摘要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提高业务能力水平,还需要思想观念的更进一步解放,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走出来,即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由教材的使用者转变为教材的开发者,由言论的权威者转变为班级的服务者。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
Abstract
The new curriculum emphasizes that teaching is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s well as the process of mutual exchange, mutual communication, mutual understanding, mutual inspiration and mutual supplement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der the situation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teachers need to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own quality training, improve the level of business ability, also need to be further emancipation of ideology, from the traditional teacher’s role, namely by imparter of knowledge into knowledge guide, by the organizers of the masters of the classroom into a classroom, the teaching material of loyalists into teaching materials developers, by the authority of speech into class server.
Keywords:The new curriculumTeacher’s role change
第一章 绪论
一、论文缘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其消费能力也大幅度提升。在此基础上,群众对于知识的渴求度不断增长,致使教育从业者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再加上互联网技术的崛起,缩短了知识更新周期,导致教育重心发生倾斜。简单来说,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必须督促学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才能使其成为社会栋梁。而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换而言之,教师要从“授人以鱼”,逐步转变为“授人以渔”。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优质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完成角色转换。具体而言,教师要从“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究其原因,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播,忽略了知识的获取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而新课程改革政策的落实,使学生获得了更多自主权,课堂地位也发生了改变。
二、概念阐释
(一)新课程的理念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中阐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一,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确立培养‘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二,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三,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个体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四,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二)教师角色
从实际情况来看,“角色”最初应用于剧本当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并逐渐覆盖多个领域。随后,学界对角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需要注意的是,社会是由不同个体构成的。而个体拥有多个角色,每个角色代表了不同的身份。以教师为例,教育系统是体现角色地位的主要领域。在此基础上,教师角色拥有以下两种定义:1.任职于教育系统中的工作人员,即传统意义上的教师;2.从事教育行业的工作人员,也属于教师的体现方式。综上所述,教师是能够完成知识传播,且承担教育责任的角色。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经过不断研究,学者们认为教师应承担研究、学习、合作以及引导等方面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界对教师角色展开深入探究,并详细分析教师角色的现状及特点。通过这种方式,找出教师角色转变后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
2004年韦娟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分析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从专业化发展的角度看,教师应该是与学生、同事共同发展的个体;从教学的实施过程来看,教师应该成为反思性实践者;从职业专业化的角度看,教师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临床专家;从学校民主管理的角度看,教师应该成为学校和班级民主管理的参与者。”
国内学者李海洋(2004)在研究教师角色的过程中,明确提出教师角色与教育思想密切相关。而前者的转变,是后者转变的基础。当教师角色转变后,学生获得更多自主权,师生关系也会变得更加融洽。与此同时,缓解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教学质量也得以提升。
2.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自柏拉图描述苏格拉底如何在教学中提问学生的问题时,就有了最早的教师角色研究。这些年来国外关于教师角色和角色转换的研究为数不少。
2002年魏腾斯、奥斯、范登伯赫(Waeytens,Lens,Vandenberghe)针对教师对帮助学生实现“学会学习”的支持性角色的转换进行了研究。
2011帕特尼和布劳顿(Putney,Broughton)共同探讨了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在帮助五年级学生培养集体课堂效能感时所扮演的团体组织角色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关于教师角色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其教学思想异彩纷呈,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将结合实习中的经历和观察,力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研究意义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为提高教学质量,XX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对教育界实施资源倾斜。在XX的引导下,教育储备人才的数量激增。与此同时,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变化。简而言之,教师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而新课改政策落实后,学生占据了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意愿、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都得到了提升。因此,详细分析教师角色的转换影响,有助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变。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摒弃传统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相关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权,使双方保持融洽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尽快掌握所需知识。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整合梳理。随后,筛选关联性较强的研究成果,再详细研究文献内容,进而形成独特的观点,就是所谓的文献研究法。
(二)实证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选取特定的研究对象,并以专业研究方法为基础,促使相关实验发生。随后,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再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完成整个研究过程,就是所谓的实证研究法。
第二章 传统的教师角色
一、知识的传授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界多次实施教育改革,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从改革内容来看,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习方法,并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应试教育应运而生。需要注意的是,应试教育的背后是实用主义。当实用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时,学生就会失去全面发展的机会,逐步成长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此基础上,音乐、文学、画作以及其他艺术领域将会受到致命性的打击。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尽快优化教育模式,使课堂由“单向传输”变成“双向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二、课堂的主宰者
从实际情况来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具体而言,教师属于课堂的主宰者,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单方面的知识传输,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究其原因,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变为“知识容器”。“填鸭式”教学法能在短期内提高学生成绩,但无法帮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学生失去了全面发展的机会,学习的积极性极差,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除此之外,教师会以教材为基础,制定详细的课堂计划。当学生获得课堂参与权后,教师很难控制课堂时间。因此,教师更倾向于独自把握课堂节奏,要求学生利用死记硬背的形式,尽快掌握所需知识。不过,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时,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再加上教师处于强势地位,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调整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使其获得更多参与权。另外,学生获得参与权之后,师生关系会变得更加融洽。与此同时,学生也会主动探究相关知识,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三、教材的忠实执行者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课堂教材是由教育界的权威专家撰写而成。而教师既不具备挑选教材的权力,也无法提供相关建议。不过,专家的教学经验有限,再加上外部研究条件的影响,致使调查结果存在误差。在此基础上,教材很可能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因此,教师要提前学习教材内容,并结合班级情况,对教材进行筛选和改动。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言论的权威者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双方的身份和地位并不对等,导致教师占据了较大的话语权。简单来说,学生得不到教师的尊重,而教师也得不到学生的爱戴。在此基础上,双方机械的完成课堂任务,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自然会产生不同的观点。而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身观点,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优化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双方各取所需,进而达成共赢。
五、教师角色转变的意义
(一)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崛起,各个行业都发生巨变。与此同时,教育界也要紧跟时代潮流,逐步融入更多现代化信息技术,具体包括区块链、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无法适应教学需求,促使教育界多次实施教育改革。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式,深化专业机能,提高教学水平。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互联网技术,利用课余时间查找相关资料,逐步扩充知识面,进而完善自身知识体系。
(二)实施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积极响应教育界的号召,持续优化教学模式,使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素质教育”的落实,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不过,“应试教育”给教育界带来的影响极深,部分教师难以转变教学理念,导致“素质教育”的结果并不理想。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时,学习效果自然较差。与此同时,其内心会对知识产生厌恶感,进而引发师生之间的对抗。再加上学生无法进入深度学习状态,纵然成为考试机器,也难以熟练应用所学知识,严重影响了人才储备数量。根据学界的研究所示,“素质教育”能够解决相关问题。因此,优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逐渐成为了教师的主要任务。
(三)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要利用专业知识,激发学生体内的潜能,使其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因此,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提高个体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究其原因,自主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观点,不能实行“一言堂”式教学。当学生无法获得尊重时,会对知识产生厌恶感,进而引发师生对立。在此基础上,教师的教学质量会受到影响,学习效果也会直线下降。不仅如此,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使其感受到集体的关爱,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成功的概率,又能推动教育行业的发展。
(四)尊重学生多元化与个性化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因此,由个体差异性造成的多元化发展属于正常现象。基于这一点,教师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制定较为详细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使其熟练应用相关知识。究其原因,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利用专业知识,激发学生体内的潜能,使其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以及差异化教学的原则才能更好地践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
(五)强调教学中师生角色相互转换
从实际情况来看,新课改要求教师放弃“主导者”的角色,专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由“主导者”变成了“引导者”。与此同时,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参与度较低。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学生获得了更多自主权,并由“参与者”变成了“主导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做好引导和辅助的工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主动探索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进而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六)提倡自主、合作、交流以及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体而言,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权,使其采用小组讨论、自主探索以及共同学习等方式,积极获取所需知识。随后,教师可以划分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评价。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升。另外,教师也要注意评价方式,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逐步形成创新型思维。
第三章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的教师角色
一、知识的引导者
正如xxxxxxxx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讲话时所指出的,“教师是培养品德的引路人,是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是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是奉献祖国的引路人。”陶行知在研究教师角色的过程中,发现国内教育体系存在较大的问题。在课堂上,国内的教育从业者始终立足于教材,而学生大多采用模仿学习法。在此基础上,学生未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陶行知认为,要想优化教学体系,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陶行知提出,真正的教学是要授之以渔。单纯复述教材内容,无法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因此,教师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当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后,才能达到终身学习的条件。简而言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绝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因此,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
二、课堂的组织者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解答疑惑,并纠正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此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优化教学模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与学生进行高效的互动。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大致分为两个角色和两种思维。具体而言,师生思维的不断碰撞及反馈,是知识传递的必要条件。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不断调整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互联网的存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便利。不过,网络学习也存在一定弊端。究其原因,网络知识较为碎片化,再加上学生的分辨能力较差,无法过滤虚假知识。因此,教师要帮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使其更好的利用网络学习相关知识。
三、教材的开发者
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和开发。究其原因,教师长期在一线工作,熟悉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此同时,教育界的权威专家教学经验较少,再加上研究成果受研究对象、研究区域以及外部条件的影响,会产生较大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提前预习教材,制定较为详细的教学计划。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特点,自主开发教材。需要注意的是,教材内容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慎之又慎。不仅如此,教育部还要对教师开发的教材进行审核。在审核通过之后,再逐步进行推广。开发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具体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学生等方面。另外,教师还要进行内部审核,确保教材内容适合学生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教材的适用性,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班级的服务者
教师是班级服务者,是学生的协作者,为学生创造发展空间。简而言之,学生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教师仅仅是“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并赋予对方平等的地位。双方在尊重彼此的前提下,齐心协力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使双方能够平等的参与课堂。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学习、探索、研究、讨论以及评价教材内容,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的表达、沟通、观察、分析以及判断能力都会得到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所需知识,逐步推动教育行业的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师生相互协作,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实际情况来看,师生关系不同于其他关系。在封建社会,教师的地位极高,不仅可以干涉学生的学业,还会对其日常生活构成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的地位逐渐减弱,师生双方的地位日渐平等。究其原因,师生既可以互相成就,又能引发彼此对立。而互联网技术的崛起,使学生获得了更多学习机会。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不比教师差。因此,教师要放平心态,既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又要充当学生的引路人。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定期补充专业知识,提高个体竞争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所需知识。
第四章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的策略
一、积极参加培训,丰富知识储备
在实现现代化教育以及教师角色转变的过程中都注重教师的培训。教师只有积极参加培训,才能够在不断地培训学习中认识新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够与时俱进,适应XXX新课程下对教师的要求,更好地教书育人。
二、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业务水平
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充当着“主导者”的角色。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以教材为基础,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简而言之,他们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与此同时,教师的思想被传统观念束缚,不会对教材内容提出质疑。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在教学工作中,教材内容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教师的角色存在于学生与教材之间。因此,教师要对课程进行研究,并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随后,教师要将课程化难为易,帮助学生掌握所需知识。总而言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经验与教材融于一体,并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以新的观念对课程进行变革。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当中。
三、立足教育实践,加强教学反思
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及知识接受能力,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深入研究课程理论,主动反思不足之处,掌握多种教学技巧,逐步提高课堂质量。教师要将课程知识化难为易,深入研究课程理论,做一名创新型教师。新上岗的教师要想快速驾驭课堂和专业知识,必须从内部和外部完善自己。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通过随堂听课和同课异构等形式,汲取不同教师的教学经验,学习各教师对学生学习氛围的调动和教学重难点的处理。在教学活动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研究新的教学内容,保持持续学习的心态,能够有效的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新教师应该通过课程预讲,听课等方式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课前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参加自己的新课讲授,听取老教师对课程提出的建议和调整。课堂上,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听课,认真学习对知识掌控和调动学生氛围的能力。教学活动结束后,根据教师提出的意见,进行教学总结和课程调整。从教学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学习教学技巧,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
四、坚持终生学习,完善教师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本着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应及时补充专业知识,将工作和学习紧密相连,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所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定式思维,努力研发新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教师学会学习,才会有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同时,教师学会学习是应对教育改革日益变化的本质要求,也是教师角色转变的核心。教师教学观念由知识“传授者”转向核心素养“引路人”需要教师学习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和本质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响应XX号召,立足于新课程改革政策。不仅如此,教师也要及时调整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观念。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及时补充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综合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发挥教学主导作用,带领学生参与各项活动,使其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所需知识,并减轻自身教学负担。
结论
综上所述,教育是人类的希望,也是延续文明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学模式、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极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整体质量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要承担更多责任,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机会,逐步成长为社会栋梁。
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是推行教育改革的关键要素。究其原因,教师是优化教学模式的执行者。因此,XX要加强监管力度,督促教师严格遵守教育部的规定。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养成强烈的求知欲,并积极探索相关知识。当学习兴趣较为浓厚时,学生的学习效率会直线上升。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又能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只有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改革了教学方法,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找到正确的教师角色的定位,才能尽快适应了新课程改革,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焦炜,赵宗孝.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冲突透视[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5):16-19.
2.李玲英.反思与重构:后现代主义对教师角色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45-47.
3.曹朝阳.教师角色修养[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2.
4.罗伯特·斯滕伯格,陶德·陆伯特.创意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9:5.
5.全面贯彻落实XXX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N].人民日报,2016-09-10(1).
6.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6:259.
7.傅道春,徐长江.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8.刘惠军,张雅明.新课程与学生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刘效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研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4(8):123-125.
10.陈霞.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11.胡吉蔚.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剖析[D].扬州:扬州大学,2006
12.孙千惠.高校入职教师角色转换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200-201.
13.谷木荣.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8(11):65-68.
14.于燕婷,吴迪.高校新教师角色转换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43):20-21.
致谢
人生就是一个关于离别的漫长故事。我的大学时代,亦是这样的一段故事。
所有故事都会有结局,无论悲喜,无论黑白。纵使身犹在,却在某时,某刻,与过去的时光,过去的自己挥手告别了。做毕业设计的这些日子,常常辗转于宿舍和实验室之间,走在校园里,来来往往的人群,行色匆匆。阳光炽烈,透过海棠广场的树叶,停下脚步,深呼一口气,如此美好。日历跳转到六月,宣示着毕业季的来临。
我感谢老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我感谢朋友和同学。各位师兄师姐的包容和帮助同样让我学得自在,获益匪浅。我感谢感谢我的家人。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欲报之德,昊天罔极。“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成长亦复如是,不断的和自己告别,和过去告别,和时间告别。相会是缘,同行是乐,共事是福。
论文写到这里,心里惴惴不安。是时候为过去写上一个句点了,就如这首歌词里所说,“今别离,永相依啊,且行且珍惜。”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9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