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元素在新农村区域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特别是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研究农村的发展变化,推动农村居住形态模式协调发展,构建农村新型社区的规划,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本文依据不同的地域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元素,针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特别是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研究农村的发展变化,推动农村居住形态模式协调发展,构建农村新型社区的规划,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本文依据不同的地域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元素,针对将地域元素有机的融入到新农村区域展示中进行探究,通过对现代新农村区域展示的现状及趋势分析,阐述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农村展示艺术的新形式。
  关键词:地域元素;新农村;展示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农村区域展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革,逐步缩小了与城市的差距,但是,在某些方面也具备了城市所不能及的优势。如地域元素、传统艺术等都发源于农村。众所周知,地域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地域元素融于新农村的区域展示设计当中,不仅发扬了地域文化之美,而且也规范了新农村区域建设的统一性、协调性。发展新农村区域展示设计就必须将地域元素作为农村区域文化开发的重点,对其进行挖掘与展现,并运用现代展示艺术的知识原理将地域元素生动的展示出来。

  一、地域元素的基本理论

  (一)地域元素的定义

  地域元素指的是一定的地域空间,由于各地域地理环境、乡土文化的不同,形成的自然景观、文化内涵也就各不相同,而这些自然景观、地域文化就构成了地域元素。它的特征包括人文性、区域性和系统性等。
  如图1-1、1-2就是地域不同所产生的文化景观—苏绣和蜀绣。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文化的差异,苏绣与蜀绣在绣制题材上有很大的不同。左图的苏绣受地域因素影响,描绘的是江南风物,配色相近,塑造出了晕染自如的色彩效果。而右图的蜀绣则以地方特色,鲤鱼为题材,塑造了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

  (二)地域元素的特征

  地域元素的特征包括区域性、人文性等。
  区域性是人们对其所在地的划分。每个地方发生的地理事件、事物不尽相同,而在这固定的时空范围内见证了世事的发展变迁,论述到具体的人群,成就了地域元素的区域性特征。
  地域元素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人文性。只要是人们所到达的地域,多多少少都预言了人文性。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产生的活动、交流都是形成地域元素人文性特征的重要因素。人类因此而存在,否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将毫无意义。由此看来,地域元素的人文性特征其实就是人类以较为科学的方式所产生的行为意识。
地域元素在新农村区域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除此之外,地域元素特征也可以用剪纸、图式、扎染等来表达,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刺绣、书法、国画、陶瓷等运用在各个地方,以不同的方式体现着自己的价值,它们都浸透了地域元素的味道,而这些独特的地域元素,也将以新的姿态运用到新农村区域展示设计中。

  (三)地域元素的传承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在有些地方地域元素正在消失,城镇基本上已无当地地域特色,完全是东拼西凑、缺乏主题及内涵的杂烩,千篇一律的简单照搬、拼接为主题。虽然,有些作品模仿、拼接得不错,能得到一些人的赞赏,但是,在时间的洪流中,这些缺乏地域元素,没有自己风格特色的作品最终也只会消逝,退出人们的视线。因此,我们应深入发掘地域特色,运用到新农村区域展示中,让地域元素得以传承。
  如图1-3是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苏州拙政园,以水为主体,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辅以植栽,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承袭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这一受地域文化影响、传承了中国文化传统的特色园林,至今仍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建筑设计史上占据浓墨重彩的一笔。
  众所周知,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研究、发展和传承地域元素,既是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示设计发展不落于俗套的重要因素。因此,地域元素的研究与发展越是深入,越是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也越是有利于展示设计的生存发展。
  基于此,新农村区域展示设计应该遵循展示设计原理,并在此前提下,加入地域元素,开发创作出更多具有地域元素与美感相结合的设计作品,让中国的地域元素在不同领域得以传承。唯有如此,中国传统地域元素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二、新农村区域展示的现状及趋势

  (一)新农村区域展示的现状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农村区域面貌正逐步缩小与城市的差距,并且在很多方面达到了城市未达到的高度。因为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保存完整的文化遗产,农村成为地域元素生产发展的根源地,所以,发展地域元素就要求我们将农村作为根据地,深入其中,发现和挖掘地域元素。运用现代展示艺术的手段,将传统地域文化生动深刻的展现出来。
地域元素在新农村区域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现如今,新农村区域成为展示设计生存发展的重要场地,因其良好的自然环境、文化资源等,吸引力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家、艺术爱好者们前来,为地域元素与新农村区域展示设计的交融献出自己的想法创意,将地域元素在新农村区域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图2-1是位于浙江杭州的外桐坞村,在总体布局上,建成独立的综合体。风格庄重、大方、美观,体现地域特色。在信息展示上,设置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等板块,以图片、文字、实物或多媒体等形式,向参观者们展示新农村区域的景观风貌、了解新农村区域的文化背景、地域特色等。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文化,提高村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从新农村区域展示的现状来看,地域文化展示亟需得到传承和提高。尽管,在某些农村展示设计中,大量使用地域元素依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如在充满现代化元素的展厅中放置传统地域元素图案,造成不伦不类的效果。更甚者,有的作品直接复制粘贴了地域元素图案到展厅中,使展厅的立体效应大打折扣。再加上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域元素出现在现代农村区域展示设计中,人们贪恋一时的新鲜感,对其追捧,但是陈列过多,时间越久,人们便会对这样的展示作品失去兴趣,感受到一种视觉上的污染。像这样的展示作品,就是“山寨版地域元素”作品,没有任何特色、平凡而缺乏生命力的作品。
  “山寨版地域元素”作品的出现,追根究底,就是因为人们对地域元素的不理解。人们想要制造出有创意的、有生命力的作品,就要到地域元素生存和发展的根源地-农村,发现、挖掘地域元素的形成、发展和应用。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展示艺术元素,提高作品价值。发挥农村地域文化的源头性,将地域文化展示研究与应用活动在农村长期的坚持发展下去。

  (二)新农村区域展示的趋势

  在现代社会,农村的发展成为繁荣经济不可或缺的条件,而人类自存在伊始就出现了展示活动,并成为人类交流沟通的重要形式。如今,新农村区域已注入新鲜的血液,展示设计的发展如火如荼,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势,如参与互动性等。
  如图2-2、2-3是浙江海宁城北村的文化礼堂,整个礼堂被村民们布置为展馆的模样,因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们有更深层次的追求,举办展示活动必不可免,图中所展示的剪纸活动充满了地域、民族味道,整个展馆一派热闹喜庆的景象,红透了观者们的情绪。而在布置展馆的过程中,村民们也都参与了进来,此次新农村区域的展示活动打破以往单一的静态展示、封闭式展示方式,变为鼓励村民们参与到展示展览中,身临其境,去理解体会展示作品,并让村民们以自己的想法动手制作、陈列展品。以这样的方式调动了参与者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参加展示活动的兴趣。

  三、域特色的新农村区域展示设计新形式

  (一)深入挖掘农村的地域文化资源

  新农村区域是地域文化的起源,它的每件物什都诉说着不同的文化历史。在XXX的今天,我们要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就要对农村的每个角落、每片土地深入挖掘、悉心整理。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深入了解其中的故事,从而应用到新农村区域展示设计中,让设计作品拥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地域元素在新农村区域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二)引入新的文化,为新农村区域展示注入新血液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内外的联系越发密切,西方文化开始侵入我国艺术文化领域。对此,我们应以良好的心态,持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理,大胆地将现代文化融入到地域文化之中,借助外来文化为我国地域文化插上翅膀。在发展我国新农村区域艺术文化的同时,与外来文化交互切磋。由此可知,我国新农村区域艺术文化的发展应既注重地域文化艺术,又关注现代文化艺术,使两者完美结合,让地域文化不再闭塞,展现出一个与时俱进的、有生命力的艺术新形式。在新农村区域展示中,也应邀请海外艺术家、艺术爱好者等人才,尽其才干,为新农村区域地域文化的发展出谋划策。
  如图2-4、2-5就是地域元素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现代风格的建筑上,镂刻了充满地域风情的剪纸图案,这样的表现方式,在现代元素四溢的建筑中独树一帜,给人不一样的观感。

  (三)以丰富的新农村艺术形式为平台,将地域特色融入到新农村展示中

  从农村的地域文化发源史来看,展示设计艺术可以应用到农村的各个节庆之中,以不同地域为点。不断的挖掘其特色,并在此过程中,将现代因素融入进去,这样让每个地域都能发现、展示其地域文化特色。以“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原理,实现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地域元素在新农村区域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如图2-6是海南椰田古寨的房屋建筑,正逢“爱情节”的来临,在依山傍水的船型屋上,贴上了深具地域特色的植物、牛角图案等。椰田古寨在“爱情节”的到来中,给人们展示了当地深具特色的地域性图案,和最富有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跳竹竿。这是新农村节日与展示的融合,我们将以这样的方式挖掘出越来越多的地域文化特色。

  四、地域元素在新农村区域展示设计中的体现

  (一)剪纸的应用与创新

  剪纸艺术源自民间,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情义,是民间艺人们将生活中的“真”向艺术中的“美”的升华过程,它以及强地装饰性、趣味性显现出独特的生命力。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方的文化也有着较大的差异,而剪纸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和外在表现,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剪纸的风格也各不相同。现如今,新农村区域承袭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域元素,将剪纸文化带到新农村区域展示设计中,使新农村区域展示设计别具风格,绽放不一样的风采。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大桥镇的甜水村,以区域元素—剪纸为特色,塑造了不一样的新农村。刚走入这个村庄时,眼前的一切很难让你将这里与农村联系起来,整洁的马路、统一的灰裙白墙、路边整齐摆放的垃圾桶,还有宽敞的广场和健身器材供农民使用。而最吸引眼球的是墙上的大红剪纸画,这些剪纸展示为村庄增添了不一样的民俗味道。
  剪纸艺术根植于乡土,充斥着浓郁的地域元素,对村民而言不仅是童年回忆的再现,也让村民有着同根同源的归属感和亲切感,当然,这份特殊的展示方法也吸引着外来的游客们。
  甜水村所处的环境贴近自然,具有独特的乡土文化,房屋建设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创造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农村住宅,如图3-1、3-2是甜水村的房屋建设展示,规整统一的灰裙白墙,醒目的红色剪纸跃于其上,并且每幅剪纸都有讲解,每幅剪纸都是一个故事。甜水村的剪纸墙主要分布在村内主干路以及中心广场,这样的展览方式,让更多的人都能了解甜水村的乡土文化、地域特色。

  (二)扎染的传承与发展

  扎染-地域元素特征的表现方式,不仅流传在少数民族区域,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亦四处可见。人们在保留传统手工艺的同时,也融入了诸多现代元素,让扎染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手工艺,让扎染融入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服装制作、展厅应用等。现在,扎染这项传统手工工艺,在人们心中已成为特殊的地域文化标志。扎染艺术起源于民间,在一些新农村区域,村民们运用展示设计手段,将扎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并传承下去。
地域元素在新农村区域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如图3-3是大理周城村的扎染展示,因为地理环境的缘故,周城村扎染显色青里带翠,凝重素雅,精工制作,图案清新,色彩绚丽,为新农村区域展示创造出独度的风景。图3-4是周城村的墙院,巨大的龙形扎染图案穿梭其上,以经典的白底蓝印表现,而用文化墙这样的展示方法也更为醒目,使整个新农村都呈现出深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氛围。不一样的新农村因此得以展现,而新农村继承发扬的区域文化传统,也在这里传承发展下去。

  (三)地域图式的延续与革新

  中国地域图式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文化长期发展的积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主题的体现,更是给予我们当代设计发展的珍贵材料。而不同的区域由于自然气候、民族风俗、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图式的形式与文化内涵也有所不同,如东北大花图式、西北的辟邪图式等。
  如图3-5是陕西礼泉县袁家村制作的具有西北地域特色的图案展示,整个墙面贴满了各式吉祥图案,古韵的味道从画面中悠悠传来。虽然展示的方法并不规整精致,但是新农村对于地域图案文化的保留与传承,使得展示设计艺术在现代化社会中有一方不一样的天地。
  如图3-6、3-7是新农村房屋建设中屋顶的造型展示,灰色系的瓦面上建造出各种图式样式。这些图式不仅是一种造型的设计,更代表了新农村所在地域的文化内涵。朱雀玄五的趋吉避凶、吉祥文字的祝福等,让新农村房屋规划展示有了更深的高度。
  所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是中国地域吉祥图式所蕴含的深意。中国地域图式的创新,不单是形式上的再设计,也可以民间谚语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艺术新形式。从而使新农村区域的展示设计艺术不落俗套,拥有自己的地域特色。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区域展示越来越受到广大艺术界人士的关注,与之相关联的地域元素的运用也备受重视。为了完美的体现不同地域的新农村区域展示的风格、主题及人文魅力,将地域文化与地域元素融入到新农村区域展示设计中,以此来凸显其地域元素的独特性,实现地域元素与新农村区域展示的完美结合,强化新农村的新形象。这是对地域元素的传承与创新,展现新农村独特魅力的一道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朱淳:展示设计[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
  [2]韩斌:展示设计学[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8
  [3]吕胜中.中国民间剪纸(上、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
  [4]姜群.信息时代的展示设计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5]任仲泉.会展设计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7(2)
  [6]张晓凌.中国原始艺术精神[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7]柴京津、柴京海.中国剪纸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8]符远陈炬:展示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赵海频林思涛:现代商业展示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10]韩子栋:展示设计[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991.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0年9月20日
Next 2020年9月20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