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
[1]李艺,朱彩兰.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18.
[2]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5.
[3][4]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215.
[5]张宏.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1.
[6]赵波,段崇江,张杰.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与学科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7.
[7]高尔,屈书杰.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96-297.
学位论文
[1]马欣研.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21+184.
[2]孙素华.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河北:河北工业大学,2007:23.
[3]汪仕梦.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中学生信息素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20-21.
[4]达万吉.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师质量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78.
[5]吴卫东.教师个人知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28.
[6]王光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路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8:182.
[7]姚佳胜.并校问题政策学反思[D].重庆:西南大学,2014:123.
期刊文章
[1]周红霞.2030年教育:迈向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2015年世界教育论坛《仁川宣言》[J].世界教育信息,2015(14):35-38.
[2]宋宝和,时明芝.《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评价创新[J].课程.教材.教法,2020(5):132-137.
[3]桑新民.探索信息时代人类文化与教育发展的新规律[J].人民教育,2001(1):10-11.
[4]陈文勇,杨晓光.高等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再探[J].情报科学,2001(2):611-613.
[5]曾晓牧,孙平,王梦丽,杜慰纯.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研究[J].大学图书馆报,2006(3):64-67.
[6]仇诚诚.大学生信息素养及评估标准研究[J].图书情报论坛,2011(1):38-41.
[7]杜玉霞.X信息素养教育与研究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42.
[8][18]蔡其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6(7):79-82.
[9]王轶,石纬林,崔艳辉.“互联网+”时代青年教师信息素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3):109-114.
[10]林聪.“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及构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8):54-56.
[11]郭红霞.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内在机制及其养成[J].中国电化教育,2012(5):58-61.
[12]张洪洋.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理论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8(21):6-8.
[13][19]全宏瑞,温守轰,姚惠伶.论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方法[J].教育探索,2010(7):111-113.
[14]周建忠,申涤尘等.吉林省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提高对策[J].教育研究,2009(5):103-105.
[15]杨琰,胡中锋.“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9(4):117-122.
[16]林万新.河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9):28-31.
[17]李立新.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量化评价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9):77-80.
[20]钟志贤,王佑镁,黄琰,施虹冰.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状况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65-69.
[21]吴砥,周驰,陈敏.“互联网+”时代教师信息素养评价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1):56-63+108.
[22]程华东,张贵礼.“大学+XX+企业”: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新模式探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07-113.
[23]张针铭,胡亚琳.大学生支教志愿服务活动的若干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6(7):104-107.
[24]滕星.书斋与田野——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方法与技术[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1):14-22.
[25]黄宁宁.XXX背景下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综述[J].民族教育研究,2020(3):155-160.
[26]谢荣幸,包蓉.贵州黔东南苗族聚落空间特征解析[J].城市发展研究,
2017(4):52-58+149.
[27]陆荣清.浅议黔东南地区苗族语言的立法与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10(3):109-113.
[28]刘琳,郎维伟.川南苗族语言文字使用的历史演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4):33-39.
[29]孙立会等.日本小学教师ICT活用指导力研究及启示一一基于日本文部科学省《小学学习指导纲要说明》的统计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3 (4):70-74.
[30]赛世琼等.澳大利亚最新国家教师专业标准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12 (8):37-41
[31]杨宗凯,杨浩,吴砥.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4(3):88-95.
[32]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4-112.
[33]易红郡.日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及经验[J].教育探索,2001(7):90-92.
[34]马欣研,朱益明,薛峰.教师信息素养分析框架构建与应用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9(3):92-102.
[35]于晓雅.人工智能视域下教师信息素养内涵解析及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8):70-75.
网络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EB/OL].(2019-03-21)[2020-05
[2]贵州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安顺学院-发展规划处[EB/OL].(2018-05-23)[2020-05-14].
[3]贵州省教育厅.2019年教育事业发展概况[EB/OL].(2020-07-07)[2020-11-14].
[4]贵州省强力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综述-贵州网[EB/OL].(2019-12-19)[2020-11-14].
[5]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 (2014-06-04)[2020-11-14]
外文文献
[1]ZALA.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Literacy [EB/OL].(1974-05-12)[2020-05-14].
[2]The seven pillar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EB/OL].(2019-03-21)[2020-05-14].
[3]ISTE.ISTE Standards Teachers[EB/OL].(2017-08-06)[2020-05-14].
https://www.iste.org/docs/pdfs/20-14_ISTE_Standards-T_PDF.pdf,2020-05-14.
[4]ISTE.ISTE Standards for Educators[EB/OL].(2019-06-27)[2020-05-14].
[5]ALA.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for Teacher Education[EB/OL].(2011-05-11)[2020-05-14].
[6]UNESCO.UNESCOICT Competency Framework for Teachers[EB/OL].(2009-06-01)[2020-05-14].
[7]European Commission.European Framework for the Digital Competence of Educators:Dig CompEdu[EB/OL].(2014-11-03)[2020-05-14].
[8]ISTE. STANDARDS FOR TEACHERS. [EB/OL].(2017-06-30)[2020-11-14].
[10]Bandura A, Waiters R. 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63,23(5):634-635.
[11]Zurkowski, P.G.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Relationshipsand Priorities[M].
Washington: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1974:8.
[12]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Framework: principles, standards and practice[R].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0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