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顾客的心思越来越难以把握。五六十年代,十个顾客只有一个声音,到了90年代,一个顾客就有十个不同的声音。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潮流使人人都希望通过产品或服务来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品位。因而,对于餐厅而言,其经营活动的终极战场应该是顾客的心灵,以富有个性的产品或服务接近、迎合顾客。越接近顾客,餐厅成功的机会就越大。而主题餐厅的出现,正是迎合了顾客日益变化的餐饮消费需求,它以定制化、个性化、特色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感动餐厅所选定的诸多“上帝”发挥出了巨大的魅力。21世纪是个讲求个性的时代,表现在消费行为上,大众化模式不再适合人们的口味,追求消费个性便成了一种时尚潮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以满足个性餐饮消费籍求的影视主题餐厅将会成为一种新的流行趋势。这种以满足人们享受消费环境为主,吃饭为辅的主题姿厅是在80年代由X人创造发明的,因其独特的经营方式很快风靡世界。
然而,国内影视主题餐厅在体现主题概念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影视主题餐厅的店面识别性差;影视主题餐厅设计肤浅,缺乏影视文化主题的内涵;餐厅的影视主题不能贯穿整个餐厅;影视主题餐厅在全国的餐饮界比重较小,没有得到很好发展等。
论文首先对影视主题餐厅的基本概念、声源及发展的进行了详细论述。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结合设计实例对影视主题餐厅的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分别从空间布局、空间风格设计以及色彩的设计等几个方面讨论分析,并探讨了各个空间组成部分在表现影视主题餐厅影视主题概念中的作用。最后基于本文提出的设计原则进行了设计实践。
关键词:影视主题餐厅;风格;设计
1绪论
食色,性也。“吃”自古以来是人生最大的主题。人们经历了从吃饱到吃好的阶段后,吃正演变成一种文化消费,在品尝美味佳肴的时候,开始关注就餐环境的文化氛围与个性化。主题餐厅为顾客营造出一种或温馨或神秘,或怀旧或热烈的气氛,千姿百态主题纷呈,前来就餐的顾客既可以品尝到美味佳肴,同时又能体会到某种文化氛围,顾客自然很容易就与餐厅融为一体了。餐厅形式和用餐环境的与众不同是主题餐厅与一般餐厅区别开来了,这样就能有效避开与一般餐厅的正面竞争,以己之长比其之短,优势很明显。
俗着食味,高者怡情,只有吃出食、情、意三者的绝妙交融,才能真正品味到美食深处凝练的精髓所在。文化因美食的延伸而更加鲜活,美食因文化的凝聚而更具深意,也许主题餐厅的魅力就在于此。借着美食的翅膀,附丽于主题这个华丽的形式和外壳,顾客周游在食、情、意的绝妙交融中,的确是赏心悦“口”的一件美事。深谙其味者,附庸风雅者,追新求异者都可以在主题餐厅找到想要的东西。
因为主题餐厅在中国是一种新的餐厅进营形式,所以目前长沙的主题餐厅并不多,屈指可数也就那么几家,例如以小学教室为主题的80湘苑、以武侠文化为主题的风波庄等,相对于“特色餐厅”、“风味餐厅”而言,大家对于“主题餐厅”这一概念还是比较陌生的。但曾去过的主题餐厅消费的市民都感觉还不错,并且网上的评论也还不错。
总之,在大中城市里,不论有没有冠上“主题”之名,主题餐厅已经是遍地开花。跳出传统餐厅的大众化路线,主题餐厅越来越追求标新立异。对于越来越追求精神层次追求的大众来说,主题餐厅势不可挡。
2主题餐厅设计概述
21世纪是个追求个性消费的时代。在这种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潮流中,一种新的餐饮服务形态——主题餐厅应运而生了,它在提供物质上享受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精神的盛宴。眼下,各式各样的主题餐厅、特色餐吧,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里流行开来。主题餐厅品尝的不仅是菜式的“色、香、味”,而且还有与众不同的就餐环境和独树一帜的餐饮文化,把握流行趋势,才能让人们愿意停留。
2.1主题餐厅的概念
在进行主题餐厅设计创作中,主题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它是指在设计作品中通过具体的室内造型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也称作主题思想。它是主题餐厅的灵魂,任何一间成功的主题餐厅都必须具备鲜明的主题,并且,题材的选择,符号元素的塑造,情节的安排,结构的组合,设计语言的锤炼都应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面对薪新的世纪,步入XXX的餐厅,也必须创设一个鲜明、独特的主题,才能在众多的同行中脱颖而出。那么,什么是主题餐厅,主题餐厅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从本质上来把握主题餐厅,这些都是餐厅在创设主题时首先应解决的基本问题。
主题餐厅是通过一个或多个文化主题为吸引标志的饮食场所,希望人们身临其中的时候,经过观察和联想,进入期望的主题情境。主题是该类餐厅的核心概念,它是餐厅经营者与设计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完美的构思和艺术创造而展现出来的历史与未来、自然与人文、理想与现实的认知与评价。
2.2影视类主题餐厅的相关信息
影视类主题餐厅是以影视作品中的元素为主题,再运用到主题餐厅的设计中去。这些影视作品包括欧美、日本、东南亚以及中国的各类优秀影视作品,影视作品一般选取那些比较受观众喜爱的作品,这样能吸引更多的影视迷。利用影视作品中的元素进行主题餐厅的设计,使人走进餐厅便仿佛走进了电影的场景之中。
主题餐厅概念源自于服务行业发达的欧美地区,大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位于伦敦梅费尔的主营美式美食的“硬石餐厅”,X明亚尼波里斯以环保为主题开设的“热带雨林”餐厅及满足人们体验梦工厂明星梦的“好莱坞餐厅”,都是早期成功并且在世界都拥有众多“粉丝”的主题餐厅。XX甚至将其作为旅游资源,推向更多的观光客。
而主题餐厅在中国内地的兴起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而影视类主题餐厅的兴起则是在本世纪初,由于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投资环境相对稳定,潜力巨大,餐饮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顾客在餐饮消费的过程中越来越强调文化的享受,各地的主题餐厅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最早被国人所关注的是北京的一家以某一影视作品中的监狱为主题的“禅酷餐厅”,之后相继出现了很多影视类的主题餐厅。而许多成熟的国外品牌也看好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纷至沓来。在冲击中国民族品牌的同时,也对国内主题餐厅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2.3国内外影视类主题餐厅的现状
2.3.1国外影视类主题餐厅的现状
国外对于餐饮空间的研究和实践从广度和深度上都较为深入,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地理论体系。对于主题的理解国外也似乎先于我们一步,主题酒店,主题公园,主题广场等等,都要领先十我们。设计师与经营者对于“主题”的把握相对于我们来讲也要成熟的许多。成功的“主题”实际上就是对十空间的理性规划,而这种理性的规划更加具有人性,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国外影视类主题餐饮空间设计的个性化相对比中国的主题餐饮空间要更加另类一些,夸大一些,现在也有关于影视类主题餐厅理论以及实践的书籍,比如,(美)佩格勒编著的《娱乐餐饮空间》一书,收录了50多个激动人心的主题性餐厅/酒吧设计实例,讲述了娱乐、休闲、就餐三者合一的新概念,使读者深刻领略到这些餐饮空间设计的精华所在。他在《主题餐厅》一书中收集了世界上60多个著名的主题餐厅设计实例。它们或以音乐电影为主题,或以广播电视、体育运动、体育赛事、生态环境、旅游与运输为主题,每一实例均附有精美的彩图和准确的文字叙述,并附有设计细部图和平面图。全书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对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人员及餐厅经营者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LieslGeiger编著的《欧洲餐厅设计》一书中,罗列展示了21世纪欧洲顶级酒店中的影视类主题的餐饮空间,另外还包括一些经典的在亚洲的新酒店,像在奥地利、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中国、印度尼西亚、X、新加坡、柬埔寨的影视类主题酒店餐厅的介绍。
像以上这类作品集系列的书籍还有很多,有《ChineseRestaurant》、((RESTAURANTATTHEENDOFTHEU》、《inDetail08shoprestaurant》、《INTERIORWORLD33BAR&RESTAURANTNEWPROJECT》、《INTERIORWORLD40BAR&RESTAURANTNEWPROJECT室内设计40》、《FacadeNO.2Restaurant&Cafe》、《RestaurantDesign》、((AsianBarandRestaurantDesign》等等这些书籍都对影视类主题餐厅进行了理论上的描述和大量的实践展示。
2.3.2国内影视类主题餐厅的现状
影视类主题餐厅在中国内地的兴起则是在21世纪初期,由于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投资环境相对稳定,潜力巨大,餐饮行业的竞争口趋激烈。顾客在餐饮消费的过程中越来越强调文化的享受,各地的影视类主题餐厅如雨后春異般破土而出。在今天,中国餐饮空间的影视主题性概述已经变得广泛。设计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设计,图形和色彩上的推敲。对设计的传统理解往往会导致设计形式化、表面化。目前国内有关主题餐饮空间设计的书籍相对较少。理论体系尚未完善。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系教授刘蔓编著的《餐饮主题空间设计/二十一世纪设计家丛书》一书中阐述:餐饮影视主题空间设计已成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课题和内容,从社会发展的全新视角,从影视文化的角度阐述了餐饮主题空间对人们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需求呈现出的文化现象),设计师应如何把各种审美理念和价值取向转化为相应的餐饮文化主题,形成独特的个性风格,在传统与现代、时尚与民俗、餐饮环境与文化之间引起共鸣,营造一个个独特影视主题的就餐环境,创造一个能使现代文明与影视文化内涵共存的空间氛围。
黄浏英的《影视主题餐厅设计与管理》一书从分析影视主题餐厅的内涵着手,抓住影视主题餐厅的两大本质特征——差异性和文化性,分六个篇章介绍了影视主题餐厅兴起的源泉、寻找影视主题的前提、影视主题餐厅成功的关键、影视主题餐厅发展的根墓、影视主题餐厅活力的体现以及部分影视主题餐厅个案设计。西安交通大学的陈洋,张定青所编著的《论餐饮空间环境的主题表现》提出了主题是餐饮空间的灵魂。陈觉在其编著的《餐饮连锁集团经营管理案例与点评》中对英国主题餐饮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我国的主题餐饮的经营提供了借鉴。郭华在其编著的《新装饰主义》中以广州的影视主题餐厅为研究对象,对影视主题餐厅的营销方式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黄澄,马勇,贾方编著的《宴遇(餐饮空间Ⅱ)》辑录了众多杰出的餐厅设计方案,用清晰的实景图片和平面设计图全面直观地展现出设计师原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旨在说明如何创造出能够提升餐厅吸引力的、设计独特的餐厅空间。高巍在《餐厅设计法则100》中指出餐厅设计旨在为顾客创造一个优雅的就餐环境,使顾客在生理和心理需求上同时得到满足。本书选取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00个最具特点的餐厅案例,每个案例都包含了有趣的创意,本在书中强调了影视主题形象应该如何创意性的表达,才能使餐厅空间的氛围营造与餐厅主题以及经营理念之间的更好的关联起来。周成许在其硕士毕业论文《餐饮空间的主题性设计探究》中指出餐饮空间的主题性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围绕一个中心思想来营造场内的经营气氛或表达一种主题情景。都是试图拉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以特殊的室内环境与氛围,来吸引某个特定的消费人群。
总体来看,大部分关于影视类主题餐厅的研究更偏重于应用而非理论的构建、侧重定性研究而非实证分析,这也是我国餐饮研究普遍存在的问题。
2.4电影主题餐厅在室内设计方面与传统餐厅的差异
2.4.1主题鲜明
主题是一个电影主题餐厅的点睛之笔,也是它区别于传统餐厅的地方。餐厅首先要突出电影主题的特色,立足于影视文化,跳出了一般饮食的传统,通过餐厅的建筑风格、室内装饰、平面甚至服装、音效等设计,加上独有的服务、影视文化理念,由内而外的体现主题特色,促进自身餐饮品牌的形成。相较于普通餐厅,影视主题餐厅更能够吸引眼球,令人印象深刻,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2.4.2消费群体比较有针对性
与传统餐厅最大的不同,主题餐厅会有针对性的面向特定的消费群体。如坐落在日本银座的《海贼王》主题餐厅——黄金梅丽号,就是这样一家针对热衷《海贼王》的动漫迷而开业的餐厅。该餐厅不仅拥有《海贼王》中出现过的美食,《海贼王》的漫画及周边产品也应有尽有。室内设计参考漫画中草帽贼团的船舱布置,各种可爱的海盗风格小挂件也随处可见。独到的细节之处,堪称是动漫主题餐厅的成功案例。设计师在设计主题时就需要对业主及其所要面对的顾客群体进行深入的分析,抓住顾客的消费心理,创造出富有独特文化的餐饮空间。
2.4.3影视文化内涵丰富
随着现在影视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看电影,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喜欢追剧,他们对于电影的喜欢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影视文化是影视主题餐厅的本质特征,也是影视主题餐厅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所在。除了一般的色香味俱全的菜品要求外,人们更要求获得精神满足。这就需要影视主题餐厅富有影视文化内涵。除了菜品和服务,餐厅空间环境设计的文化性更能为食客们带来直接的感受。
3魔法糖果主题餐厅设计构想
3.1蒂姆伯顿的作品风格分析
蒂姆伯顿幼年孤独的成长经历造就了他电影事业的整体风格与取材倾向,又因其受到经典好莱坞电影创作的影响,在他的电影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不断努力并尝试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那就是将传统极具商业效益的好莱坞电影与导演自身的独特构思相结合。这一理念贯穿在他的所有作品之中,随着创作的深入,这咱结合愈加地娴熟自然,作品本身在散发着伯顿气质的同时,又赢得了商业成就。然而,这种情形在他早期作品中并不明显,和传统好好莱坞类型电影相比,他早期的作品徘徊在实验性、叛离性和颠覆性并与好莱坞类型电影相平行的创作道路上。
在蒂姆伯顿的作品《Vincent》中,用动画方式记录了一个内心阴暗孤独的男孩的心理,全篇氛围因为太过阴暗而遭到当时迪士尼公司的拒绝。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些作品已经体现出导演将现实与幻象整合在影视画面中的艺术努力。在主题上,伯顿将昔日被认为恐怖和邪恶的东西赋予单纯与善良,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与讽刺,并且这种取材手法和主题表现也越来越明显地延续至他后期的创作中。
从《剪刀手爱德华》开始,伯顿则完全为他的作品贴上了独特的个人标签,并形成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而在导演后期的作品中,这种批斗性表现出对政治体制、社会现象的不满,更是深入人性的情感世界,利用各种表现形式,将这种反抗精神在或纯真、或黑暗的影像中表达出来。
3.2《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简介
小男孩查理·巴克特和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巴克特一家居住在一栋摇摇欲坠的小木房里,相互之间和睦融洽。虽然每个夜晚,一家七口吃的晚餐都是卷心菜汤,可是小查理却乐意与自己最心爱的人一起分享。
从巴克特一家的窗子望出去,可以看到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厂―旺卡巧克力工厂。工厂由一位天才巧克力制作者兼生产商威利·旺卡所拥有。那是座神秘的工厂,大门紧锁,15年来,从来没有看见有工人从大门进去或出来过,可是却能闻到浓郁的巧克力香味。工厂出产的旺卡牌巧克力销往世界各地,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小查理也不例外,在每个夜晚的梦乡中,他都幻想自己可以亲身进入那座工厂。
有一天,威利·旺卡先生宣布了一个告示,他将向五位幸运的孩子开放充满“奥秘和魔力”巧克力工厂。除了得到参观工厂外,他们还能得到足够吃一辈子的巧克力糖和其他糖果。全世界购买旺卡牌巧克力的孩子都有机会,只要发现藏在包装纸里的金券,谁获得金券谁就是幸运儿。不过,旺卡先生一共只准备了五张金券,小查理的机会微乎其微。全世界一下子掀起了购买旺卡牌巧克力的热潮,幸运儿一个又一个地出现了,媒体们也都在播报孩子们发现金券的新闻。首先是喜欢暴饮暴食的奥古斯塔斯,一个不爱思考但是喜欢每天往嘴里塞甜食的胖男孩。接下来一位是被家人宠坏的小女孩维鲁卡·索尔特,要是她爸爸不给买她想要的东西,她就会耍赖,又踢又闹吵个没完。第三位幸运儿是嚼口香糖冠军维奥莉特,她只在意往自己背包里不断地装战利品。最后一位是迈克,一个喜欢打电玩,总是喜欢炫耀自己比别人聪明的小男孩。
前四张金券都有主人了,最后的机会会降临在小查理身上吗?奇迹终于发生了,小查理在雪地上发现了钱币,于是他奔向最近的商店迫不及待地买下了旺卡牌的巧克力。很久没有尝到巧克力的小查理正想着这块巧克力会是什么味道时,拆开包装纸,发现下面露出了金色。没错,这是最后一张金券。查理就要去巧克力工厂了,他的爷爷、年迈的乔·巴克特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地从床上跳下来,他回忆起旺卡先生在关闭塔楼之前自己在巧克力工厂工作时的美好时光。全家决定让爷爷陪伴小查理去,一块去度过即将到来的精彩纷呈的冒险时光。
参观巧克力工厂的过程是一次奇特的经历。小查理、爷爷和每个参观者都被眼前的景象和扑鼻而来的香味惊叹不已,他们的体验充满了无限的着迷、狂喜、好奇、惊讶和迷惑不解。说得夸张一点,即便是做最荒诞的梦你也想象不出这样的事情。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满山遍野的牛奶糖。巧克力工厂里的工人全是来自蛮荒丛林、酷爱巧克力的矮人国的小矮人。
巨大的“糖衣炮弹”让其他四个孩子都失去了自制,他们有的掉进了巧克力河、有的变成了糖果,有的被送进了废品炉,有的钻进电视变成了信号微粒。对于这一切,小查理不为所动。最不可思议的事发生在了最后。
3.3我所做的《魔法糖果主题餐厅》的内部构造
本次毕业设计所做的是一个魔法糖果的主题餐厅,设计灵感来自于蒂姆伯顿的作品《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希望能将各式各样的魔法糖果元素融入到主题餐厅的设计中去。如图1是魔法糖果主题餐厅的建筑框架图纸,从总体上看,整个餐厅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最下方是大堂和休息等候区,主题餐厅的正中间是一个方形区域,属于室内植物景观观赏区以及散座区,左边靠下方的一部分是散座区,空间右侧和上方为包厢区,而厨房区则放置在上方和右下方包厢区的中间。另外,整个餐厅的最上方为后堂大门,设置了三处卫生间区域,分别位于包厢区、散座区以及包厢区与散座区之间的区域,设计十分合理,非常人性化。
3.4《魔法糖果主题餐厅》中的设计特色
魔法糖果主题餐厅的设计风格主要为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巧克力工厂的风格,属于哥特式风格。下面我们对主题餐厅的每一个区域的设计特色进行讲解。左下方的散座区部分的设计风格与《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坚果区及电视区的风格保持一致,并且我们会对电影中的哥特式风格元素进行提炼,并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进行放大后来融入到餐厅的设计中去,这种夸张的手法很容易吸引人的眼球,给人一种十分轻松可爱的感觉。
中间的室内植物景观观赏区以及散座区域的设计风格则与《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主广场的设计风格保持一致。如图3所示,在这一区域的设计中,我们大量地采用了电影中的色彩以及糖果元素,走进植物景观观赏区,我们仿佛走进了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中的童话世界,让人产生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这一设计最能吸引人,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
如图4为上方及右下方的包厢区域的设计图。这两个区域的设计风格与《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巧克力河流所经的“河道”以及两旁房间的形式相符合,包厢的门面和命名形式都采用电影中的这种形式进行设计。走进这个区域仿佛走入一个梦幻般的空间,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不禁让人有一种神游的感觉。

如图5为进门的大堂以及休息区的效果图,这里的设计风格与《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通道位置的形式相似,我们在其中增添了一些另类的元素,这样就使得电影中的元素与现实的设计结合得更加紧密,浑然天成。

3.5《魔法糖果主题餐厅》的色彩搭配
色彩是室内设计中最为生动,最为活跃的因素,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有着美观的作用,还可表现和调节室内的气氛同时还可通过人们对色彩的感知产生心理与生理影响。人们在观察空间色彩时会自然地把眼光放在占大面积色彩的陈设物上.这是由室内环境色彩决定的。
室内环境色彩可分为背景色彩、主体色彩、点缀色彩三个主要部分。从色彩关系上讲,主题餐厅的整个空间背景以蓝色系的主色调,让整个环境非常放松,适合小聚聊天。而餐厅的主题主体色彩(家具陈设的主体色)也采用了与背景色比较协调的绿色和红色,稍微将素雅的背景色提亮了一点。而餐桌上的不诱钢小餐具也在与环境色相协调的前提下做了适当的点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设计中不论是从灯具的选择,还是从家具的搭配上,无论从墙面背景的处理上,还是从环境色彩设计上,都紧密围绕着“自然原生态”这一主题展开设计。使整个环境显得协调有意境。
4结论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餐饮行业中,影视主题餐厅以其独特经营理念、设计思路在众多餐饮企业中脱颖而出。随着餐饮行业的发展,形形色色各具代表的影视主题餐厅也逐渐成为年轻时尚的新宠。成功的主题营造,应基于全面的市场评估分析,结合先进的管理模式,巧妙的设计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现餐厅的主题思想。主题氛围的营造也逐渐由传统的具象表现发展到抽象创作上来。作为当代设计师,应当尽可能多的为特定的就餐者考虑,结合实际的使用情况,消费习惯,挖掘主题餐厅的文化魅力,以独到的视角展现出形式多样的餐饮特色,从而使更多的餐饮企业拥有自己品牌形象,在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章海荣、方起东著,休闲学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10
[2]李伟诗.环境教育的主题教学模式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环境教育的有效路径探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5
[3]韩光煦韩燕著,会所及环境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4
[4]英浩.谈室内设计中空间的分隔.《艺术与设计》.总第14期.2006年12
[5]英浩.给空间增值.《美与时代》.2005,4
[6]扬?盖尔著,交往与空间(M],北京,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伯恩德?施密特.体验营销[M].北京:三峡出版社,2001
[8]陆邵明著,建筑体验一空间中的情节「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1
[9]马义爽,王春利.消费者心理学[M].第3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10]李海廷.体验产品定价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04
[11] 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2]曾武英.试论饭店体验服务产品及其幵发[J].集美大学学报,2003
[13]房亮.主题酒店文化氛围营造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
[14]张川.基于地域文化的场所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06
[15]郑卫星.浅论体验营销的模式选择[J].市场与营销,2009
[16]詹和平编著.空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17][美]C.S.霍尔,V.J.诺德贝著.冯川译.荣格心理学入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
[18][意]阿尔多?罗西著.施植明译.城市建筑[M].台北:田园城市出版有限公司,2000
[19][美]C?亚历山大著.赵冰译.建筑的永恒之道[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20][挪威]诺伯特?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M].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