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间管理倾向是指个体在使用时间方式上所展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一种人格倾向。本文对2014年到2017年2886名被试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现状及四年间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1)青少年整体时间管理倾向现状较好,在初中、高中、大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在三者内部各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发展水平在2014年到2017年四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3)时间变量对青少年男女生时间管理倾向产生了显著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培养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建议,希望对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发展趋势
1问题的提出
1.1研究背景
时间作为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伴随着人们心理活动的全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时间心理学越来越受到国内研究学者的关注,它是研究个体大脑对客观事件的持续性和连续性反应的学科。时间心理学反映了人们对时间和价值观的态度,并将人类推向一定的目标。时间管理是提高效率和时效性,合理规划和控制时间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管理倾向正在慢慢成为管理学、行为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于人们来说,时间是非常普遍的,但是每个人仍然对时间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如今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如何充分利用时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一旦脱离了家长、老师们的监督后,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管理。
北师大课题组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第二块自主发展中的第四点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其中自我管理的重点是: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可见时间管理在青少年发展中的重要性。
1.2概念界定
1.2.1青少年
本文界定的青少年为初一到大四的学生。
1.2.2时间管理倾向
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的一种具有动力性的人格特征,反映人们对时间的使用计划和态度等特点,也体现了人们对时间的看法和行为倾向,由三个维度组成,分别是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时间效能感。时间价值是指一个稳定的态度和价值观随着时间推移,其稳定的态度,包括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与观念的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意义。它通常是充满了情感,驱使人们朝着某个目标而行动,它对个人的驾驭时间具有驱动或者导向作用,时间价值感是个体时间管理的基础。它通常包括社会取向的和个人取向的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管理时间的能力和观念。它体现在一系列外露的活动中,如执行一系列的监测活动,如规划,调度,目标设定,时间分配,结果检查,以及主观评估的能力。它通常包括设置目标、方针、优先级、时间分配、反馈性等。时间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支配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预算,它是制约时间监控的重要因素之一。它通常包括时间管理的有效性和时间管理行为的有效性。
1.2.3发展趋势
本研究界定的发展趋势是指通过分析2014年到2017年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情况来探究总趋势。
2研究现状
2.1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相关研究
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群体,研究工具一般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曾卉[1]研究表明: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发展水平较高,但意识和计划不够,时间结构也不够合理;时间管理对学习成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成就不是很明显;各年级存在时间管理方面的差异性,但变革并没有显著的顺序;时间管理显现性别差异,且男女生均有突出的问题;时间管理教育方法和手段等相对滞后等等。影响初中生时间管理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做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低;时间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够好;缺乏自我管理时间的自律能力;与此有关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家长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电视、网络的影响,等等。最后给出了初中生时间管理的建议:学生应当提升自我管理时间的能力,家长应加强对孩子时间管理的培养指导和监督,学校应增强对学生时间分配的管控,社会各方面应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管理时间的能力的社会环境。
2.2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相关研究
苏峻[2]对广西某市三所普通高中的高中生进行研讨,把黄希庭、张志杰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作为研究工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743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主要使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经过统计学分析,对部分被试进行了访谈调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中生在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上的发展趋势为:高二的时间管理倾向要优于高一的时间管理倾向发展水平,高中第二年到第三年则呈下降趋势。(2)高中男、女生在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上的发展趋势相同,即高一到高二呈上升趋势,高二到高三呈下降趋势。(3)高中女生在时间管理倾向和各维度上的发展水平均高于高中男生的发展水平。
2.3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相关研究
陈红[3]对江西省南昌市5所高校1603名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且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在3个维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不同专业大学生在时间价值感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家庭居住地的大学生在时间价值感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显示性别、年级和心理健康水平是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因此,陈红提议高校在开展时间管理教育时要因性别、年级而异,同时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张丽娟[4]等对303名大专生和105名本科生的研究表明,文科与理科生在时间管理倾向的3个维度之间基本无差异,但一年级与二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大专二年级的学生在时间价值感方面高于一年级,大专生在时间管理倾向方面优于本科生。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总结如下:国内关于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未能系统地将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分析出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趋势;虽然关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关系研究较多,但是关于发展趋势的研究甚少,需进一步探究;目前还没有人研究过2014年到2017年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趋势,所以决定探究这一问题,弥补不足。
3研究方法
3.1被试
被试数据调查来源:2014年为江苏省盐城、常熟中学的学生数据;2015年为江苏省盐城、南通中学和盐城某高校的学生数据;2016年为江苏省镇江中学和盐城某高校的学生数据;2017年为江苏盐城、丹阳等中学和盐城某高校的学生数据,被试具体情况如下:

3.2工具
黄希庭[5]等编制的“时间管理倾向量表”(TMD),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62~0.81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0.71~0.85之间。本量表有3个分量表构成,包括时间价值感量表、时间监控观量表和时间效能感量表,每个分量表所包含的项目数分别为10、24和10。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时间管理倾向的较理想结构是由3个因素构成,即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6],其中时间价值感由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个维度构成;时间监控观由设置目标、计划、优先级、时间分配和反馈性5个维度构成[7];时间效能感由时间管理效能和时间管理行为效能两个维度构成。
3.3程序
以各初中、高中和大学每个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问卷装订好以后发给每一个被试,在和被试说明清楚填写问卷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后,被试完成问卷作答。
4研究结果
4.1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总体现状研究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现状主要对2017年采集的被试数据进行的分析,得分为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总分除以项目数后的情况。
4.1.1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描述性结果

表3显示,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在各级部间没有差异。对各级部内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4.1.3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性别差异研究
对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中的性别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5。

由上表可知,2017年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在是否独生方面不具有显著差异。
4.2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总体发展趋势研究
该部分分析的是2014年到2017年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调查情况的数据,这部分数据分析用的是总分。
4.2.1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年级发展趋势研究

从图3中可以看出,初中和高中的学生从2015年到2017年时间管理倾向发展趋势较为接近,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在近几年也有缓慢上升的趋势。
下面对青少年的年级差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下:

由表9得知,F统计量的P值达到小于0.05的显著水平,表示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在各年级上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其中,初中各年级之间的时间管理倾向存在及其显著差异,初三时间管理倾向得分最低;高中各年级之间、大学生各年级间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显著差异,高中阶段,高一时间管理倾向得分最低,大学阶段,大四时间管理倾向得分最高。
4.2.2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时间发展趋势研究
上述本文以年级作为对比依据,横向分析了混合的时间管理倾向,以下进一步将调查样本以时间2014-2017年为分类依据,纵向深入分析随着时间变化年级组别的时间管理倾向发展趋势。

由表12可知,F统计量的P值达到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在时间上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4.3男女生时间管理倾向发展趋势
对2014年到2017年男女生时间管理倾向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见图5,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发展趋势,男生和女生表现出相同的发展趋势。
随着时间的发展,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中,男生在不同时间段上的差异比较显著。对其进行事后检验,具体情况见表14,各时间段之间差异均比较明显。

由表15得知,时间变量对女性组别时间管理倾向产生显著影响,随着时间发展,女性组别时间管理倾向发展会有所不同。
5讨论
5.1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现状分析
5.1.1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年级差异分析
从2017年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年级发展趋势图来看,初二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远低于初一学生,初三和高一的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水平又高于初二学生,初二是整个初中阶段时间管理倾向水平最低的年级。根据我在教育培训机构兼职的经历来看,初二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年级阶段,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基本适应了初中的生活。另外,这个阶段的孩子因为离中考还有一段距离,所以缺乏紧迫感。由于时间紧迫感不强,那么必然存在做事拖沓、无计划性、盲目行动、不讲效率的现象[8]。也有的学生坦言,由于老师、家长具有支配自己时间的强烈惯性,因而形成了被动接受时间安排的惰性。还有的学生坦言,自己虽然懂得管理时间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和毅力,管理时间时会经常产生自责和焦虑的情绪。再看高中阶段,同理,高二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处于最低水平,原因与以上所述大同小异。
从2017年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年级差异方差分析表的结果来看,大学阶段各年级之间的时间管理倾向发展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从趋势图来看,大四的时间管理倾向处于最低的水平。推测原因是由于大四正处于即将毕业的时期,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从而影响时间管理倾向水平。
5.1.2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性别差异分析
表5显示,青少年时间监控观和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在性别上具有显著差异,且女生优于男生。此研究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一致。在访谈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实际利用时间方面,男生比女生花了更多的时间在游戏上和体育运动方面。另外,从性格特点上分析,男生没有女生听话、勤奋、负责任。因此要从男女生性格特点差异来对青少年进行时间管理培养。
5.1.3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在是否独生方面的差异分析
表6显示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差异不显著,说明,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和是否独生子女关系不大。
5.2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在各个年级和时间上具有非常显著差异。本文将样本分为初中、高中大学三组,并根据调查问卷按照年份进行对照,纵向比较各组别时间管理倾向得分随时间发展的变化。研究表明,初中、高中的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均有明显提升。然而,学生在从初二到初三的发展阶段中,时间管理水平有所下降。推断此下降原因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此时家长与老师也处在过分关注孩子的阶段中,因此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自主管理时间的能力自然也就下降了[9]。其中,大学的各量表分数普遍低于其他年级。潘颖秋[10]等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分量表上学习策略中的得分低于其它年级。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
研究结果中,图3显示高一和大一的时间管理倾向得分较低,由于青少年从初中刚步入高中时,受到环境变化和学习方式变化的影响,时间管理能力有所下降[11]。同样的,青少年在从高中步入大学的过程中,环境与学习方式发生变化,从自主时间较少的高中一下子过渡到轻松自由的大学,使得青少年短期内不知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12]。因此时间管理倾向总分较低。同时,大一组别的学生所体现出来的时间管理水平处于最低的阶段,但是随着大学年级的增长,学生的时间管理水平又逐渐上升。这可能是由于大学活动的丰富以及不得不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得大学生在时间的推移中,时间管理能力逐渐得到提升[13]。因此,每个年级有不同的学习任务,所以学校及家庭应该适当在这几个关键期给予学生一些实用、具体的指导。
5.3男女生时间管理倾向发展趋势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女生时间管理倾向在2014到2017年四年间发展趋势大致相同。然而从整体上看,女生时间管理倾向水平要略高于男生时间管理倾向发展水平。根据社会现状的分析,现行学校教育强调顺从多过强调选择[14]。这样的环境更适合性格表现为依赖性、认知方式属场依存型的女生成长,对性格表现出较强支配性,认知方式属场独立型的男生的成长不利。还有学校里普遍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男生没有女生听话,勤奋、负责任[15]。因此,要提高高中男生时间管理倾向发展水平,对男生时间管理倾向的教育培养需符合男性特点[16]。同时,从男、女生时间管理倾向在时间上的方差分析来看,最近几年的时间管理发展具有显著差异。近几年教育局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求青少年加强自我时间管理[17]。所以,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经常出现较大的波动是很正常的现象。
6结论
6.1对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现状的探索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青少年整体时间管理倾向现状较好。通过对时间管理倾向在各年级内部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我们发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在各年级内部间没有差异。但是对各年级内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我们发现,初中各年级之间的时间管理倾向存在及其显著差异,初二时间管理倾向得分最低;高中各年级之间、大学生各年级间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显著差异,高中阶段高三时间管理倾向得分最高,大学阶段,大三时间管理倾向得分最高。通过对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中的性别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我们发现,2017年青少年的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在性别上不具有显著差异,时间监控观和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在性别上具有显著差异,且女生优于男生。同样的,通过对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我们发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不具有显著差异。
6.2对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总体发展趋势的探索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的各量表分数普遍低于其他年级,初中与高中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发展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均有所提升。同时,高一和大一的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年级。
6.3对男女生时间管理发展趋势的探索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在2014年2017年这四年中,时间管理倾向水平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同时,在初中到高中的发展中同样如此。男生和女生的时间管理发展趋势较为接近,年级上是同在高一和大一年级水平最低,时间上是同在2016年水平最低。同时,女生的时间管理水平要稍微高于男生的时间管理水平。这与过去的研究人员所得出的“女性时间管理倾向高于男生”这一结论相同[18]。
7教育意见
7.1建立青少年系统连贯的时间管理倾向的教育培养机制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我们可以推断出,学生在高一和大一阶段,时间管理倾向水平最低是由于孩子刚进入高中或者大学时,学校没有针对青少年发展的特点建立较为系统的教育培养机制[19]。因此学校应该建立以自我价值感、个性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来培养时间管理的专门化时间管理取向教育体系[20]。由于青少年时间管理水平在年级上和时间上都存在差异,因此学校应该分年级来对学生进行培训。并且每一年都应该进行几次,持之以恒才会产生效果[21]。从而教会学生如何管理时间,这是青少年学习和做事的内容,青少年应该适应社会学习的必要品质。学校应该在学科教学和心理调整的有机结合分管工作与时间管理倾向的老师[2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从而提高时间管理倾向水平。
7.2将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培养与学习动机的培养相结合
通过访谈发现,青少年的时间管理倾向发展水平呈下降趋势,与学习动机有关[23]。也就是说,如果学习动机水平降低,那么时间管理水平也会降低。影响学习动机水平的因素有作业的难易程度、老师和家长的态度、学校的制度等。因此,要想培养好青少年的学习动机就需要学校和家长密切配合[24]。比如说,孩子遇到作业当中不会的题目,我们需要对孩子进行及时的鼓励,让孩子保持对学习的信心,那么孩子就不会浪费写作业的时间去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培养青少年学习动机的活动,可以以此达到提升时间管理倾向水平的目的[25]。
7.3把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培养与应对压力心理指导相结合。
通过访谈,本研究发现部分青年学生在时间管理上的水平呈下降趋势,与他们面临的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有关。上文中提到初二到高一阶段发展趋势下降,此阶段的学生经历了中考。面临升学压力,学生自我管理时间的能力降低。因此建议在学生准备中考的阶段,可以经常对学生进行考前心理辅导,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样的,研究中的图3显示,学生在进入大学毕业的阶段,时间管理倾向水平也处于较低的阶段。此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那么各高校可以针对这一情况,在大四这一年中,不定时给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
总之,时间在我们生活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培养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水平尤为重要[26]。这需要学校、老师、家长以及青少年自身的共同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享受成功管理时间的喜悦。
参考文献
[1]曾卉.初中生时间管理现状研究[J].南昌大学.2010,15(6):126-128
[2]苏峻.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发展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2003,29(6):24-26
[3]陈红.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影响因素[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11(6):5-7
[4]张丽娟,董好叶.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研究[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0(4):60-62
[5]魏俊彪,张静,张坤等.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1):35-37
[6]阮昆良.中学生心理控制源和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149-150
[7]薛伦.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进展及教育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246(7):8-10
[8]MichaelaRiediger,AlexandraMFreund,PoulBBaltes.Man-agingLifeThroughPersonalGoals:IntergoalFacilitationandIn-tensityofGoalPersuitinYoungerandOlderAdulthood.ThejournalofGerontology.2005
[9]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10]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24(5):516-518
[11]高丽娜,李丽娜,闫亚曼.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控制源、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7):838-840
[12]戴雯菲.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现状及其对学生工作的启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7):158-161
[13]张雲芳,薛明伦,张锋.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研究进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1):7-9
[14]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1992).Ethicalprinciplesofpsychologistsandcodeofconduct.AmericanPsychologist,47,1597–1611.
[15]赵婉莹.中职生时间管理倾向现状及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22(5):164-168
[16]刘燕.时间管理倾向研究述评[J].心理研究.2008(02):70-73
[17]李怡先.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研究的元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1):120-123
[18]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6):649-653
[19]付爱兵.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付爱兵.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8):81-84
[20]Hafner,Stock.Timemanagementtrainingandperceivedcontroloftimeatwork[J].TheJournalofPsychology,2010,144(5):429-447.
[21]支富华,杨志红,樊琪.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4(4):10-13
[22]郑涌,黄希庭.时间透视的自我整合:心理功能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2000,33(1):36-39
[23]BehaviouralEffectsofFluoxetineandTianeptine,TwoAntidepressantswithOppositeActionMechanisms,inRats,2000,10(1):31-36
[24]陈圆圆,石伟.应对方式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A型人格的调节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3):38-42
[25]钟慧.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J].心理学报,2003,26(4):747-748
[26]黎兵,杨嘉乐.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效能感、学习归因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4,24(4):67-7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