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中、高年纪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小学生在作文中真实表达、说真话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写作的目的、语言的表达能力、环境影响、观察用心和情感的积累影响着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诉真情。为此,提出了,加强习作命题贴近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加强语言的表达能力、指导观察方法,积累写作素材和加强与家长沟通,丰富学生情感等方式促进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诉真情。
关键词:小学习作;习作教学;说真话;真实表达
引 言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而写作也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基本技能。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孩子说话,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目前我国小学作文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小学生的写作缺乏真情实感。社会上的各种写作教材、教师教授的写作技巧,还有小学生盲从的心理,等等。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空洞,缺乏真情实感。而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使学生学会用心地去感受生活,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孩子说真话、写自己的话,让孩子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能真实的表达自我。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习作的概念界定
“习作”在《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解释:一是动词“练习写作”;二是名词“练习的作业(指文章、绘画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写作教学方面指出: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 年级)为“习作”。
(二)真话的概念界定
“真话”指对人、外界、物毫无防备时说出来的真心话。根据所看到的讲出来,无任何虚假的话。
在小学习作中就是把自己所看所感真实的写出来,不胡编乱造。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贵州省都匀市X小学的中、高年级学生和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三年级51人,四年级42人,中年级共93人。五年级60人,六年级42人,高年级共102人 ,总有247名学生。教师10人,所选教师中女教师有8人,男教师有2人,所有教师的教龄都是10年以上,获过全国、省、市、区、县级的各种各样的奖励和荣誉称号。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从习作情感态度、习作内容形式、习作习惯和习作的真实性四个维度对小学中、高年纪的学生进行了现状调查。研究样本为250名学生,采用分成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份239,有效率为95.6%。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量化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呈现了习作教学中真实表达的现状问题。
2.访谈法
为了更加了解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的真实情况和寻找解决的措施,对执教10年以上,有丰富经验的语文教师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访谈内容从习作教学的难点、习作教学的培养重点、习作的评价和培养说真话的方法四个方面来了解习作教学的现状和培养学生说真话的解决措施。
3.作品分析法
为了真实地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从贵州省都匀市X小学中抽取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整理成图片信息,通过对小学生的习作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这可以作为问卷调查法做补充。两种方法共同致力于调查中、高年级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的现状,从另一方面反应现阶段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说真话现状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对象的基本信息
学生的基本信息表 | ||||
年级 | 人数 | 总数/人 | ||
中年级 | 三年级 | 男生 | 45 | 77 |
女生 | 32 | |||
四年级 | 男生 | 38 | 68 | |
女生 | 30 | |||
高年级 | 五年级 | 男生 | 34 | 60 |
女生 | 26 | |||
六年级 | ![]() |
23 | 42 |
续表1
年级 | 人数 | 总人数 | ||
高年级 | 六年级 | 女生 | 19 | 42 |
— | 247 |
(二)学生在习作情感态度上的现状
1.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与态度分析
在附图1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写作文的态度与年级和年龄有密切关系,年级越高,年龄越大,喜欢写作的人数在减少,而不喜欢写作的人数在增加。中年级非常喜欢写作文的学生占39.9%,而高年级则占19.4%,随着年级的升高,喜欢写作文的学生在逐渐减少。中年级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的有3.9%,高年级的不喜欢写作的有8.4%,随着年级的升高,不喜欢写作文的学生也在逐步增加。对于写作持中立态度的学生占主要部分,中年级学生有52.4%的持中立态度,高年级学生有66.1%的持中立态度,随着年级的升高,持中立态度的学生也在逐步增加。特别不喜欢写作文的学生从中年级的3.9%到高年级的5.1%,随着年级的升高特别不喜欢写作文的人数也在增加。
附图1
从附图2可以发现,在写作兴趣方面,女生与男生相比,女生要更为喜欢写作。女生特别喜欢习作的人数有30.5%的人,而男生则有25.8%的人是特别喜欢习作的。女生不喜欢写作和特别不喜欢写作的有人数有9.1%的人,男生则有12.6%的人。但一半以上的男生和女生都对习作持着中立的态度,既不喜欢写作,也不讨厌写作。
附图2
从附图3可以看出,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写作的目的性也越来越强。中年级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而写作的人数占45.6%,高年级的人数则占44.1%,中、高年级相差不大。中年级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写作的人数占14.4%,高年级占18.5%。通过研究发现,中、高各年级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抒发情感与他人沟通,符合我国《课程标准》中对习作的情感要求。其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一目标逐渐成为了学生写作的主要动力和目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写作越来越有目的性,越来越缺乏真情实感。
附图3
2.学生在习作内容的现状
由附图4可知,学生较为喜欢写自由的作文题材,尤其是想象类的和无范围的。学生最喜欢写的作文题材是想象类的作文题材,其中有56.5%的学生喜欢写。其次是题目自拟类的作文题材,有18.9%的学生喜欢写。学生对于题材比较局限、死板的作文类型大多是不喜欢的。通过研究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上习作课。中年级有74.7%的学生认为习作课是轻松愉快的,有18.4%的学生认为上习作课是单调的,不喜欢也不讨厌。高年级则有55.9%的人认为上习作课是轻松愉快的,有36.4%的学生认为上习作课是单调的,不喜欢也不讨厌。
附图4
3.学生的写作习惯现状
通过附图5可发现,学生在习作的行为习惯上这一方面做得比较好,有四分之三左右的学生都会在课下进行自主练习,在观察习惯这一方面,也有一半的学生的能够做到观察,只有少数学生没有做到。但是通过详细了解后发现,学生观察是非常粗略的,并不认真和仔细。在习作的撰写过程中,则有44.9%的学生会抄袭文章内容,有21.2%的学生则会偶尔抄袭或借鉴文章内容。可见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没有办法把景物、情景或情感转化为书面语言。
附图5
4.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的现状
从图6可以看出,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随着年级的升高人数在不断减少。中年级学生在习作中描写自己生活中的事有44.7%的学生,表达真实情感的有46.6%的学生,而高年级在习作中描写自己生活地事有39.8%的学生,表达真实情感的有35.9%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愿意在习作中说真话、表真情的学生人数逐渐减少,而且通过研究发现女生在习作中说真话的人数会多于男生。但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年级有74.8%的学生反映语文教师在进行习作指导时会要求或强调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诉真情,高年级的则达到了92.3%。教师都比较注重学生写作的真实性。根据对语文教师的访谈发现,所有被访谈的语文教师都认为让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很重要。
附图6
四、习作中缺少真情实感的原因分析
(一)观察粗略,情感体验不足
1.观察不用心,体验不到位
小学生的在日常生活中的好奇心比较重,会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从而吸引学生去观察。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会留心观察的,但是大部分学生在观察时,只用眼睛去看,而不用心去观察、感受和思考。这样的观察,学生即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会产生特别的情感,甚至对于有的学生来说,看过了就忘了。以至于在习作中,需要描写和表达时,就犯了难,写不出来。这时就只有根据习作题目进行编造了。例如,观察一棵树,大多数学生只会写,春天树发芽了,是嫩绿色的;夏天,树更绿了;秋天,树叶变黄,从树上落下来了;冬天,树上一片树叶都没有。学生只会观察到变化比较明显的,而不会去观察树的整体形态,树干、树枝、树叶的形状等等。学生缺少有方法、有计划、用心的去观察。
2.情绪认知不足,情感体验少
学生本身的情绪是很丰富的,但是学生却对自己的情绪认知不足。尤其是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通常表现出来的情绪只有喜欢、讨厌、开心、快乐等一些比较简单的情绪。他们不会对这些感情分等级。例如:我第一次坐飞机,飞机好大呀。明显学生是想表现出第一次坐飞机的激动心情,但是他在表达时,没有把握好自己的情感的词语,而是用来口头语言来表述,学生的真情就没有很好的表达出来。其次,一些更复杂的情绪,如:孤独、不安、心灰意冷、怅然若失……,这样更为高级的情绪学生们通常是通过课本来了解的,没有真正的去体验到这样情感,所以学生在表达时不能准确体现当下的情感。
(二)语言表达能力差
在对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访谈时,他们都不约而同的谈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太差。小学阶段,学生对字词的掌握不到位,不是很熟悉它们的用法和意思,加上学生的体验和在情景中的感受不足,不能把自身的经验转化为书面语言。还受到了一些地方方言的影响和老人带孩子时老人语言的影响。因此,常会在习作中,学生常常出现语序不对、语句不通顺和说白话等等的情况。因此学生在写作时容易仿照范文,把主人公换成自己去写一篇习作。这样学生把范文中的情感当成了自己的情感,习作就缺乏了自身的体验和情感,习作所表现出的情感就变得虚假了。
(三)受到坏境和自身情绪的影响
1.班级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习作中也同样有影响。当班级里的部分同学在习作中说假话,胡编乱造的写作时,其他学生就会产生想要去尝试的心态,在这样的氛围下,其他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就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在习作中说假话了。学生的作业基本上都是在家里完成的,家长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刚开始接触作文时,家长对作文的态度和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方法对学生日后在习作上的兴趣和真实表达很重要。当家长敷衍的指导或者让学生自己翻看作文书时,学生也会变得敷衍、不认真,所以写出来的作文就没有缺乏真情实感。
2.自我意识的发展
中年级以后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发展成熟,开始意识到被嘲笑,害羞,不好意思等情绪,当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表露在习作中,被同学说笑或被老师否定时,会感到羞耻、不好意思,学生就再不愿意在习作中说真话了,这也是学生不喜欢在习作中说真话的一大原因。二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越来越注重自我的隐私,不愿意把自己的隐私暴露给同学老师,所以,学生只好选择编造一个情感,说假话。
(四)写作的目的性强
1.限定习作题材,想象空间少
调查发现学生喜欢的习作命题范围是无范围的,可以自由想象的,这样学生能随便发挥,选择自己最有感触,印象最深的来写。但是小学的作文大多都是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当遇到学生不知道的、没有经历过的习作题材时,学生为了完成写作任务,得到高分,只有胡编乱造了。
2.学业负担重
现在学生作业负担重,习作对学生来说又太难了,太耗时间了,所以他们会想尽办法尽快完成作业,反而不去注重作业完成的质量,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较强的自制力,面对游戏、电视、外出玩耍等等的诱惑时,花在学习上心思就少了,因此在兼顾其他的学习任务时,花在习作上的时间就更少了。而家长为了让孩子的作文写好,得到高分,从而去让学生去背作文,给学生买了很多的作文书,在这样的形势下,学生就很容易对习作产生厌恶的心理,不会投入时间和情感去写作。
五、习作中说真话的有效性策略
(一)观察生活,体验情感,积累素材
1.指导正确的观察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让学生观察,积累素材,是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表的第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是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观察。 其次是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可以观察那些事物。第三,观察的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更计划、有方法的去观察。例如,观察人可以从外貌、性格和行为来观察,观察植物则可以从形状、颜色,四季的变化等来观察。第四,教师要经常督促学生去观察。教师在班级里可以举行每一周一次的观察的分享会,让学生分享在这一周里观察到的新鲜事物,在浓厚的氛围里让观察养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积累习作素材的好帮手。
2.加强与父母的交流,提高情绪情感认知
小学生对情感情绪的认知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交流和情感体验。加强学生与家长之间交流,能促进学生的情感的增加,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课外也要进行训练。这需要教师做好家长的工作,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的时间或者单独开设一堂课,与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让家长认识的交流的重要性,指导家长交流的方法。在学生方面,要引导学生多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校园生活。这样学生与家长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才能创造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只有学生敢于表达,学生的情感才会丰富,对情绪的认知也更为清晰,只有学生会用口头语言表达了,才会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写作文才会得心应手,也会更具有真情实感。
(二)提供语言环境,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师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供自由表达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会说,再会写。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预留给学生表达的时间。例如,在比喻修辞手法的教学上,四年级下册课文《桂林山水》中的“漓江的水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说,“漓江的水绿得还像什么”“什么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让学生会说了,流利地表达出来了,再让学生动手写。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每周进行好句、好段的评比和奖励,以此来激励学生练习写作,从而慢慢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营造良好写作氛围,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观念
1.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和家庭环境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学生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学生对写作有恐惧的心理。教师要营造良好的班级写作环境,减轻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放开胆量,大胆写作,在轻松的班级氛围中写出好文章。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让学生自由发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要给过多限制。对学生的写作练笔、日记等,教师只需大致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写,可写哪些方面,至于其他教师不可多做要求,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写作天地。这样,学生在写作中找到了乐趣,真挚的表达情感,也会更主动积极地去练习写作。
2.正确引导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教师要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正确引导学生。当学生在课堂或习作中习闹出笑话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其他学生的看法,和鼓励被笑话的同学。无论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孩子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表扬。学生有时会在习作中表达出一些很奇思妙想或者不切实际的想法,教师应到去接纳学生的想法和情感。在批改作文时通过评语进行鼓励,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想法是被认同的,甚至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法,与学生进行交流产生这一想法的原因,去肯定学生的想法。学生所经历和产生地这些真实的感受都会成为写作的第一手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把他们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这样学生会对习作更有信心和兴趣,也更愿意在习作中说真话。
(四)淡化写作的目的性,生动表达情感
1.让习作命题的范围更贴近学生的经验。
把习作的命题范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要出学生不了解,不知道,没有经验的命题,让学生有素材可写。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出命题,这样学生会给出他们自己有兴趣的,感触比较深的命题。学生写这样的命题他们自己也有素材可写,也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教师减负,引导诉真情
学生的作业负担重,教师在布置习作时,其他相应的作业可以减少,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构思作文,才能让学生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真实的写好习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说、去表达。学生在思考一个命题的如何去表达时,会联想自己亲身经历、体验过的事情,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验和情感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引导他们真实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说真话,诉真情”的条件,强调是什么写什么,想什么说什么,不虚假、不编造。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要我写作文”转 变成“我要写作文”,在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里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六、结语
要使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诉真情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引导。在新课标的要求和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去了解学生的素质和想法,重视学生习作的真实性和真感情。积极主动的探讨一条让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的道路,去寻求一种新的习作教学思路,采用更加灵活的教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去真实表达,展现真实的自我。
致 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朱忠梅老师。朱忠梅老师对我的论文的研究方向做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及时对我遇到的困难和疑惑给予悉心指点,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在此,对朱忠梅老师对我的帮助和关怀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此外,也要感谢实习学校的老师以及同学们在论文编写中向我提供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也要感谢参考文献中的作者,通过查阅、研究他们的研究文章,是我对研究课题有了很好的出发点,在遇到瓶颈时有了更多的角度撰写论文。最后,谢谢论文评阅老师们的辛苦工作。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朱坤. 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D].沈阳师范大学,2017.
[3]杨瑞. 小学生习作“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4]王惠英. 指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例谈[J]. 新教师,2018(05):80.
[5]孙百权. 习作中如何让学生说真话吐真情[J]. 成功(教育),2008(04):59.
[6]张秀珍.真情实感出佳作——谈写作教学中真情实感的培养.北京教育学院学报[J].2001(03).
[7]胡仁泉.作文如何写出真情实感.中学文科[J].2001(09).
[8]戴建明.让文章充满真情实感.中学语文园地[J].2003(23).
[9]曹振国.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写作[J].2009(18).
[10]魏小娜.语文科真实写作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
[11]刘双清.论学生真实作文及其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9.
[12]李华玲.还给作文真实的生命——作文如何写出“真情实感”.教育研究[J].2010(03).
[13]胥翠芳.要善待学生的情感——对一节作文指导课的反思.新语文学习(教师.小学专辑)[J].2005(02).
[14]李淑华.把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作文成功之路(下)[J].2014(06).
[15]徐守中.习作要写真实的感受.语文学习[J].1954(04).
[16]李白坚.生活中的“真实”与作文中的“真实”.写作[J].2005(18).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8]马正平.作文真实性与文学性的关系.语文教学与研究[J].2011(01).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2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