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一国经济能够不断的强盛离不开公司的发展,而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组织形式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如果公司不注意自身的内部控制而盲目扩张企业经营,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不断恶化。因此,当前上市公司要想提升自己的实力越来越离不开内部控制的作用。2010年4月15日18项应用指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时更加有章可循。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在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依据以及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A公司为例,分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情况。A公司出现内控缺陷的主要原因是A公司内控规章没有切实实行,公司在对外担保、财务资助以及关联交易方面没有完全依照内控要求实现董事会审批。且A公司员工学历处于较低学历水平,员工缺乏相关的岗位培训,遵守内部控制制度意识不够强烈,公司应当强化公司职员素质教育、强化内部控制监督以及执行力度。本文提出了4个加强A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希望A公司能够尽快解决公司内控缺陷问题,健全完善公司内控相关管理工作,克服本次难关,公司能够继续蓬勃发展。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引以为鉴,做好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稳固公司实力,做到持续积极向上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A公司;内部控制缺陷;
1、绪论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司面临的风险愈加复杂,内部控制成为了公司管理的重要手段,在防范风险和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A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揭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问题,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1.1研究背景、意义
1.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内部控制处于缺失阶段,管理层没有形成相应的内部控制意识,也无暇制定规范详细的内部控制制度。1997年6月,亚洲爆发了经济危机。我国没有停滞改进内控体系的步伐,我们不断吸取别国的经验教训,以不断完善我们的规章制度,逐步形成了有关内控方面的规范及制度基础。同时,规定了公司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2007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世界经济局势出现动荡,各国公司业绩发生了波动。但我国仍然加强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在2010年,各项指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基本建成。
1.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关注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加强对此方面的重视以及执行程度,是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内部控制它贯穿于公司整个管理体系,在公司经营管理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公司管理工作的要点。本文通过深入的剖析A公司披露的问题,旨在找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潜在的风险点以及其对应的管控措施,继而在此基础上引导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朝着更加健全的方向发展。
(2)现实意义:虽然我国上市公司愈加重视建设自身的内部控制,但直至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上市公司的不断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以及资本的持续积累,所涉及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公司的风险处于一个比较高的状态。针对以上情况,不断加强我国公司内部控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积极的现实意义。
①对完善内控具有指导作用
内部控制属于综合性控制,涵盖了公司所有的事项、业务。从上市公司角度看,公司每时每刻都应当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执行。但是,公司会存在一定的因素使其不能较好执行内部控制相关规范。因而,上市公司需要加强对内控制度的深入研究,帮助公司取得更优异的经营效益。本文以A公司为案例,探究A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以引导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更加完善。
②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部分员工可能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利益输送会导致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从而误导投资者作出决策。如此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声誉与形象,也打破了市场的经营机制。所以,加强对上市公司经营业务各个方面内部控制的管理,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对保护各公司总体的利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
1.2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通过查阅各个网站信息了解了A公司的基本情况,分析A公司披露的内控报告。本文针对A公司披露的内控缺陷进行研究,提出A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执程序力度薄弱。本文通过内部控制五要素方面,更加细节化的提出改善A公司内控制度的建议。
1.3研究思路
2017年A公司公示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报告表明A公司内控制度存在缺陷。本文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A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风险点。
本文依据找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A公司内控缺陷展开论述。本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旨在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目前为止我国关于内部控制的一些相关的制度要求,以及我国上市公司内控的执行力度和内控缺陷披露的状况。第三章以A公司为例,根据A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第四章根据A公司自己公示的内控缺陷进行深入的讨论,阐述了A公司在担保业务、财务资助业务、关联交易及大额资金占用、会计差错等方面的缺陷。提出A公司内控存在重大缺陷。第五章,结合内控五要素以及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经营现状,提出优化公司内控管理的4点建议。其中包括了提升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加强公司授权审批控制以及加强对会计系统的控制。第六章对本文的研究做出总结。
1.4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查阅资料法、案例分析法。
本文查阅了大量的有关于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对比,更加深入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对公司经营的积极意义。本文了也查阅了大量A公司的财务信息资料,了解A公司的经营状况、内控实施状况以及缺陷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接着对信息进行筛选,找到本文研究的立足点。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以A公司所公示的内控缺陷为基础,分析产生内控缺陷的原因以及分析其对公司产生了多少消极负面影响。通过对A公司缺陷的阐述以及对缺陷弥补的研究,旨在提出有助于A公司改进内控缺陷的可行建议以及帮助其他上市公司加强对自身内控制度的建设。
2、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及上市公司内控现状
2.1相关理论简介
2.1.1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指一般公司的内部控制活动;内部控制是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去报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和措施。
2.1.2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
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或者实施过程中,对是否能实现内部控制目标作出合理的保证;内部控制缺陷根据其对公司的影响程度可以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以及一般缺陷。
2.2 2017年度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总体披露情况
2018年4月30日,沪、深交易所有3487家上市公司公示了2017年年度内部控制报告。
2.2.1 2017年度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披露情况
如图2-1所示。2017年322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报告,占比92.49%。其中,1.63%的上市公司非整体有效。根据数据表明,存在部分企业没有按照规定披露或者没有在规定时间按时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违反了相关的规定。且披露报告的上市公司中还存在57家披露的报告效益存在问题。因此,目前在上市公司披露内控报告方面还应当加强约束。
图2-1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及结论披露情况
2.2.2 2017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情况
2017年,932家上市公司没有披露外聘事务所出具的内控报告,占披露年度报告数量的26.73%。披露情况如图2-2所示。按规定,上市公司都应当披露,但2017年有多家上市公司没有执行,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引起重视,上市公司应当加强遵守制度的意识。而在披露了报告的企业中,有2.87%被给予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这种被给予了带强调项的上市公司应当加强对自身内控的关注,了解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改正。
图2-2 上市公司内控审计报告及意见披露情况
2.2.3内部控制评价缺陷分析
2017年,有456家上市公司公示其内控存在问题,占公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公司数量的14.14%。如表2-1所示。表中,重大缺陷占比3.18%,占比虽小于一般缺陷,但问题严重,公司应当引起强烈关注。
缺陷等级 | 披露缺陷的上市公司数量(家) | 占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公司数量的比例 | 缺陷数量(个) | 缺陷占比 |
重大缺陷 | 65 | 2.02% | 141 | 3.18% |
重要缺陷 | 53 | 1.64% | 85 | 1.92% |
一般缺陷 | 374 | 11.60% | 4 212 | 94.91% |
小计 | 456 | 14.14% | 4 438 | 100% |
表2-1 上市公司披露内控缺陷数量分析
资料来源:《中国上市公司2018年内部控制白皮书》
3、A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和现状分析
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生存能力,促进公司蓬勃发展,是公司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但从目前上市公司经营与管理一些案例中可以发现,我国内部控制体系以及管理措施还存在许多的缺陷。本章以A公司为例,了解一下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
3.1A公司简介
A公司于1995年创立,公司员工总数有四千多人。其中,公司专职技能人员两千三百多人,注册总资本35.7亿元。A公司主要从事行业有:市政环境垃圾焚烧、垃圾发电工程;土壤污染治理;处置建筑垃圾;治理水资源污染;城市自来水、污水、工业废水处理;大型生产设备生产制造等。
3.2A公司内部控制组织建立的体系结构
3.2.1A公司内部控制组织建立的体系结构
图3-1 A公司内部控制组织结构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制定以及执行越来越受国家关注,并且对其制度还进行了详细的规范与部署。A公司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了其内部控制体系结构。A公司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如上图3-1所示:A公司每个部门、A公司的分公司子公司以及它们公司的部门也都有相应的内控负责人。
但根据A公司公示的2017年度内部控制报告可以发现A公司内控制度的执行以及监督情况存在着一些不足,相关负责人没有较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行驶自己的权限。且A公司缺少对内部内控实施情况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监督与关注。没有最大程度发挥公司内控的作用。
3.3A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A公司2017年内控自查发现公司运行中没有严格执行相应的内控制度,A公司发现公司董事存在着舞弊行为,董事因为私人利益,输出公司资金,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根据A公司认定标准属于重大缺陷。此外,A公司还出现了更改上一年度财务报表的现象。根据A公司定性标准,也属于重大缺陷。A公司在内控方面,缺乏对公司董事权限的约束,以及缺乏对公司资金运用的管理,使有心之人能够有机可趁。此外公司也缺乏对财务部门的管理与约束,公司出现了多笔逾期未支付的借款,使公司的信用受损、媒体出现负面新闻,对公司造成了实质性损失。同时公司面临着账户被冻结的危机。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公司财务部掌握了整个部门的命脉,是内控管理的重中之重,高效的财务部门能够为公司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4、A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分析
4.1A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分析
4.1.1对外担保
2018年,A公司开展内控自查,发现公司内部存在多起担保未合规履行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程序,其中包含了对非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非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的担保。
据A公司内控制度要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所遵循的是平等自愿、诚实守信、互利互惠、等价有偿的原则。据A公司制度,明确了担保事项的审批权限,以及如有违反责任追究机制。A公司要求,在对外担保的过程中应当秉承谨慎的原则,对被担保公司财务状况、行业前景以及被担保公司的信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之后再审慎依法作出决定。并且在担保有效期内,A公司财务部应当对被担保方采取相应的跟进措施。对被担保公司的资格、经营管理进行相应的核查,了解担保事项的进行程度,促使被担保公司相关职责的履行,做到能够提前预防损失或者在发生损失情况能够及时作出相应的决策以降低担保业务对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
但根据对A公司核查发现,A公司存在的多起对外担保未按规定审议程序,其中没有及时对外披露的涉及金额逾13亿元。截止2017年10月,A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金额为523 126.38万元(含对子公司担保379 716.50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公司经审计净资产的103.31%。远超过了证监会要求的“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不得超过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会计报表净资产的50%”。且在A公司的违规担保业务中发现,有大部分的担保来自于A公司实际控股人旗下的公司。
4.1.2财务资助
A公司存在多起对外的财务资助,且相关的财务资助金额数量大,对A公司的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根据A公司发布的《关于补充确认公司对外财务资助并整改的公告》等公告可以发现,经A公司自查,A公司对外资助了9家公司,且在2017年年初9家公司占用资金金额为人民币1289830353.88元,2017年度占用累计发生金额为2341470843.61元,2017年度偿还累计发生金额为人民币1323235305.43元,2017年期末占用资金余额为人民币2194733361.78元。2018年,A公司经营中发现,公司目前资金状况出现紧张的现象,为了保障A公司的经营与管理,公司不再适合对外进行财务资助。A公司要求公司相关责任人积极与被资助公司联系与沟通,希望被资助方能够尽快归还并且支付相应的利息以保障公司自身的利益。
4.1.3关联交易以及大额资金的占用
据A公司的内部控制标准以及制度要求,A公司应当严格执行我国对关联方认定标准,记录关联方的名单,并及时更新,确保名单真实完整。并且按照要求,A公司内部控制相关部门应当针对该类事项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审计监督。同时A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严格划分明确了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对关联交易事项的审批权限。
但根据在2017年A公司关联交易中发现,A公司因董事胡某在2017年担任B公司的董事,与B公司以及B公司的下属公司形成了关联方,且在2017年中A公司与B公司以及B公司的下属公司的关联交易未切实履行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审议决策程序。
在研究中还发现A公司存在关联人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形。根据A公司2018年公布的关联方其他应收款明细可以看到B公司占用金额较2017年度审计数额还增加了24,790.19万元。
4.1.4会计差错
A公司在2017年的年报编制中发现,公司2016年度的记账存在着对融资行为的少记以及迟记等现象,致使公司需要对2016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差错更正。
根据A公司发布的报告我们可以发现,A公司前期存在多个银行账户没有纳入公司的会计核算中,且这些账户存在融资的事项,所融资的资金被关联方占用。之前2016年度报告显示了对公司财务报表造成的影响。在这次更正中,A公司更正了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且根据A公司发布的前期会计差错更正专项说明审核报告我们可以发现A公司对对2016年度财务报告多项会计科目以及项目进行了数据的更正,且更正的数据金额偏高。更正如下:
(1)A公司对资产负债表的更正
A公司对资产负债表更正如表4-1所示。其中,A公司对其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数据进行大幅度调整,说明A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缺陷,公司相关负责人没有定期核查公司财务数据以及资金往来。使公司账务存在错记、漏记现象,影响了公司对内部资产的清理,不能切实了解公司目前资金水平,影响公司管理层作出最适合公司经营的决策。
表4-1 A公司对资产负债表的更正
会计科目 | 调整前2016年12月
31日资产 | 调整增加(+)
减少(-) | 调整后2016年12月
31日资产 |
货币资金 | 2 089 370 082.84 | 938 179.05 | 2 090 308 261.89 |
其他应收款 | 778 924 083.48 | 977 451 166.39 | 1 756 375 249.87 |
其他应付款 | 125 166 664.73 | 978 389 345.44 | 1 103 556 010.17 |
单位:元
资料来源:A公司更新后财务报表
(2)A公司对现金流量表的更正
A公司对现金流量表更正如表4-2所示。其中借款收到的现金调增了978 389 345.44元,所涉及资金上亿,说明A公司在针对财务部内部管理上存在很大的管理缺失。大额资金漏记并涉及到多项业务活动,且各项业务活动涉及资金都巨大,公司应当加强对财务部门的关注,核查出现错误的原因。
表4-2 A公司对现金流量表的更正
单位:元
项目 | 调整前2016年12月
31日资产 | 调整增加(+)
减少(-) | 调整后2016年12月
31日资产 |
支付的其他与 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 301 569 392.10 | 977 451 166.39 | 1 279 020 558.49 |
经营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 | -630 203 468.58 | -977 451 166.39 | -1 607 654 634.9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 2 647 887 847.61 | 978 389 345.44 | 3 626 277 193.05 |
筹资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 | -470 115 399.12 | 978 389 345.44 | 508 273 946.32 |
期末现金 及现金等价物 | 1 609 054 640.07 | 938.179.05 | 1 609 992 819.12 |
资料来源:A公司更新后财务报告
5、加强A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建议
内部控制源于风险,而风险之于公司。在当今上市公司的经营与管理中,总是面临着众多的风险,所以上市公司必须注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以及有效的实施可以帮张公司全面提升自我的实力,推动公司更加有效以及高效的经营,从而推动公司蓬勃发展。
5.1提升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根据A公司的2017年年报数据发现,公司在现有的3000多名员工中,受教育水平如下图5-1所示。A公司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不到公司总员工1%,公司普遍受教育水平是大专或者中专、技校学历。由此通过本数据看出,A公司员工受教育水平处于较低阶段,在职人员中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图5-1 A公司员工教育水平
根据这个数据, A公司应当严格控制公司入职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引进优秀的技术人才,提升公司的硬实力。同时,A公司应当对公司现有职员工作范围以及工作能力进行一定的调查与反馈。对于公司员工学历水平低且同时相关岗位技术水平也处于劣势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1、让其离职重新招聘相关高学历水平人员;2、将其调换到符合他能力的岗位;3、培训其相关专业技术水平以达到其目前所在岗位能力的要求。而对于A公司内部的高学历水平的职员或者专业技术很强的职员,应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促使员工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能力愿意留在A公司帮助公司积极向上发展,并愿意培训带动部门其他成员共同发展,形成一个强而有力的工作团体。
5.2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制定的失败可能会导致公司的消亡。
在公司经营管理中,A公司应当不断加强战略委员会的实力,制定一个适合公司自身发展的长期战略,并对公司各个方面的经营进行研究、对公司重要的决策方案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建议。A公司在对外进行财务资助时,资助金额数量较大,导致A公司在后续的经营过程中出现了资金短缺进而影响了公司正常经营的现象。所以A公司应当对公司内部资源进行正确而有效的分析,了解公司自身的资源以及能力,对短期、中长期的经营制定一个精确详细的规划,对公司长期的经营制定目标以及框架。保证公司对自身现有资源的把控以及资金的合理运用。
A公司应当加强对公司科学的战略委员会的管理,帮助A公司制定一个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目标,突出自己的发展主业,不要各个领域都盲目投入大量资金。公司应当集中精力做强自己的主业,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A公司2016年报表中我们看到,A公司主营业务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A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了4.14%,主要由于传统输送机业务逐渐剥离所致,同年A公司实现的净利润较上年相比减少了83.88%。所以A公司应当明确自己业务的发展优势,在发展中不能过于激进盲目追逐市场的热点,但也不能过于保守以至于失去宝贵的机遇。此外,发展战略应当在制定出来并通过股东大会批准后付诸实施。对发展战略内容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员工手里,并通过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发展战略有效且高效的实施。同时也应当实时的监控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对出现偏离情况进行及时的报告,对于需要调整的按照相关规定权限与程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5.3加强对公司授权审批的控制
公司领导层不可能事无巨细到公司发展经营的每一项业务。所以在公司经营过程中,“授权”便是不可或缺的。
在A公司的内部控制公告中我们可以发现,A公司在对外担保的业务中存在多起对外担保未履行合规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程序。而根据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要求,A公司的对外担保业务需要董事会认真审议被担保人的财务状况、营运状况、行业前景以及信誉情况,再审慎作出决策。A公司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应将被担保方的详细情况书面报告提交给A公司,初审意见通过后,A公司财务部向公司董事会提交相关的资料,并由A公司决定是否要提供担保。但A公司在担保业务执行中并没有严格按照公司的担保程序执行,业务内部管理人员超过了自己的职权范围行驶了权利,业务经办人员也没有在授权范围内管理办理业务。
A公司应该加强对授权审批的管理,关于授权的范围可以在公司岗位说明书中加以明确,不可授权范围过大而削弱了内部控制制度。且授权后应当对相关人员进行适当的监督以及管理,如果长时间放任不管不对被授权者或其他员工加以约束可能会导致越权或者滥用职权的行为。同时适当的监督与管理可以有效的预防下级“先斩后奏”的行为,避免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负面影响,抑制公司的发展。另外,A公司也应该制定严格的奖惩,给予员工合理的报酬避免管理松散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形同虚设。
同时,A公司要明确审批的原则,不得随意审批。在A公司过去的经营中,通过了多项财务资助的审批,导致公司出现资金短缺影响公司正常经营与发展的状况。因此,A公司在往后进行审批时,应当明白审批控制目的是为了保证公司的经济行为可以为公司带来有利的经营与发展。即使审批人具有一定的审批权限也不得随意审批。
5.4加强对会计系统的控制
A公司编辑2017年年报时发现, 2016年度的记账存在着少记以及迟记的现象,致使公司需要对2016年度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差错更正。
会计系统控制,是要确保公司的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且会计系统控制在公司的担保业务、筹资投资业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会计系统的控制:
(一)应当全面对资金的运动进行全程的控制,且把管控的力度渗透到公司的每一个部门以及部门的每一个员工;
(二)A公司应当根据会计系统控制的方法,进行会计复核控制,也就是对公司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采取复查核对的方法进行控制。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公司避免出现差错和舞弊的现象,帮助公司能够及时发现在会计记录中的错误,保证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可靠性。A公司应当选择熟悉会计原则、责任心强且坚持原则的人员担任复核人员,且需要对公司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所附的单据、会计人员记录的会计凭证账簿认真的进行复核,检查在记录中是否有差错,且避免多次重复使用确定的复核人员;
(三)A公司会计部门存在人员工作职责分工不明确,疏忽有些细节,导致在会计工作进行当中出现记账差错,对有些公司经营业务所取得的资金等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记录,且公司存在有银行账户没有纳入公司会计核算的现象,也不符合会计记录的规范,也造成了公司会计记录出现问题。
(四)A公司也应当对所测量的经济活动经济业务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了解经营实际的进行情况,把控经营过程的资金用度以及使用的正确性有效性,发现使用偏差及时进行纠正,减少公司的损失。
6、结论
我国在上市公司发展会不断出现新问题、新矛盾,所以公司加强对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重视已经迫在眉睫。内部控制像公司的财务报告审计一样,公司每年都需要讲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对监管机构以及公众公布。公司需要拥有严格的内部控制缺陷定性以及定量的标准。公司每年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披露公示有利于督促公司合规合法的进行经营。
6.1本研究结论
本文先认识了解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以及内部控制缺陷的相关理论,接着本文以A公司为例,根据A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现A公司存在的内控缺陷,并对产生原因进行研究,了解到在实行内部控制管理的工程中应当秉持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五个原则,合理对公司各个阶段业务、公司各个部门实行相应的全面控制。且公司在实行内部控制体系中应当加强对公司应收应付账款、公司融资担保业务、公司专用设备等可能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方面的关注。
通过本文研究也了解到,对内部控制却显得披露可以将问题透明化,更有针对性的说明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有利于公司更好地、更快地发现公司在内部管理中的偏差或错误;有利于公司更有效率地工作;有利于公司更好地解决问题,不断优化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完善法律追究责任机制。这样才可以将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6.2本研究不足之处
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本文对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案例选择只选择了以A公司为案例进行分析,没有全面的研究A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控股公司;第二,本文分析的数据大部分来源A公司公布的相关年报以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报告,因此本文研究的准确性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公司信息披露的准确性;第三,本文在对A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业务选择时,没有涵盖A公司全部的业务管理,可能存在分析依据不够充分。
6.3研究展望
根据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规章以及举措来看,要想使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蓬勃向上发展还需要公司正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积极健全公司内控审计的建设,加强对公司内控制度的完善、加强引用优秀的改善方法以及提升改善的效率。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是否能够高效的运行取决于公司是否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我国的发展状况,我国监管部门应当不断探索研究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范围,以及不断加强对公司内部控制规范的监督与审查,促使公司也加强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审查的力度。使我国公司内部能够形成一个长期有效且高效运转的内部控制管理监督工作机制,使我国内部控制能够成为给公司、给社会带来好处的制度,成为让公司都愿意自觉遵守的制度。
参考文献
[1] 席龙胜.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管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3.
[2] 吴定光.内部控制质量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研究——基于内部控制五大要素视角的实证检验[D]. 西南财经大学:, 2013.
[3] 纪芳杰.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控制问题研究——以HJ公司为例[D]. 安徽财经大学:, 2017.
[4] 田甜.关于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审计的研究——以A公司为例[D]. 中央民族大学:, 2017.
[5] 王子一._A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D].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7.
[6] 王锐.国有公司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及对策[D].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7]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EB/OL]. 东方财富网.2017.5.20-.
[8] 张漫游.[EB/OL]. 北极星固废网.2019.3.10-.
[9] 于而立.民营公司内部控制环境与控制模式研究[D]. 中南大学:, 2009.
[10] 肖光红.公司内部控制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14.
[11] 马小添.BM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案例研究[D]. 辽宁大学:, 2017.
[12] 李铁宁.担保公司集团内部控制机制研究[D]. 中南大学:, 2013.
[13] 樊迪._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研究——基于深圳赛格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D]. 山东财经大学:, 2014.
[14]邵见远.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内部控制评价及应用研究[D]. 西南石油大学, 2014.
[15] 朱丽娜.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与诊断[D]. 上海徐汇土地储备有限公司:, 2018.
[16] 王孟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违规行为的相关性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14.
[17] 贺海晨.我国软件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及实践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
[18] 刘兰馨.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 2011.
[19] 慕昊辰.整合审计在实践中的应用[D]. 云南大学:, 2015.
[20] 邓军.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D].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4.
[21] 田玉.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D]. 集美大学:, 2018.
[22]深圳市迪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院.中国上市公司2018年内部控制白皮书[Z]. : 中证网,2018.
[23]KITORA Yuko.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Development and Its Impact on Improving Timeliness of Annual Earnings Announcements: Focusing on Basic Policy Announcements on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Development[J]. Socio-Informatics,2017,6(1).
[24]Dragomir Dimitrijevic,Vesna Milovanovic,Vladimir Stancic. The Role of A Company’s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 Fraud Prevention[J]. e-Finanse,2015,11(3).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4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