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的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其中建筑施行业也不例外。然而我们在为当前的建筑施工行业取得的不凡成绩感到喜悦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安全管理问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安全问题贯穿了整个工程的各个施工阶段,因此,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在工程建设的各项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描述了当前施工行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并以西安某住宅楼地下人防工程的拆除为例,提出了一些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飞速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行业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跟据有关资料的显示:2010年,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产值为96031.13亿元;2011年,该产值在此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已达到117059.65亿元;2012年,实现了135303亿元的产值,比上一年又增长了15.58%[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的问题已经成为关乎到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保证施工安全是保证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的前提,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和特别重大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会使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受到直接的影响。所以施工企业在谋求其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有必要加强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的深入研究。
因此,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对其安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所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问题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进一步加强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意识,科学合理地来设计安全管理的制度和安排安全管理的流程。抛弃被动的、经验型的安全管理的传统思想,将其转变为主动的、系统型的管理的XXX思想。此类研究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利于提升施工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空间,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 建筑施工过程安全管理概述
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是指: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或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环境或问题不够重视,再加上施工现场本身所要求的露天高空作业就多,且多个工种的施工工人联合作业,造成人员的流动性大,因此常常会造成物体打击、坍塌、中毒、高空坠物、以及触电等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2]。
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就是安全生产的管理,它也是安全科学方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安全生产管理,即对工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管理。安全生产管理需要我们整合有效的资源,依靠我们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来进行管理活动的计划、决策、组织安排和控制等,进而保证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和物料、机械设备和环境的安全和和谐[3]。生产安全就是要尽量地减少和控制住生产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尽可能地避免生产过程中因为生产事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人身伤害、环境污染等其它方面的损失。
施工企业的有关人员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这些主要对象涉及到施工企业全部的相关人员、物料与机械、财务与信息等各方面。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责任制的建立、管理机构和管理成员、安全生产的有关规章和制度、培训教育以及安全生产的档案、安全生产的策划等方面。
二 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现状
我国目前的建筑施工行业的规模之大可谓是史无前例。但由于有关的XX部门以及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还没有树立起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概念,因此导致了当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问题日渐突出的局面。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和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又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状况十分堪忧。虽然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强化,但就目前的安全管理状况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4]。
(一)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意识不强
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安全生产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到位,片面的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或者是生产的进度,认为安全问题不是大问题,导致了极为重要的安全问题停留在形式上。比如:由于建筑施工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也被不断的压缩了,这些企业为了降低开发的成本,在取得工程的建设权之后疏于配备安全施工所要求的劳保器具以及必要的机器设备,大大地降低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水平。施工企业的安全意识不强,往往会导致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章的不完善或者规章和制度难以落实的后果。、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从安全管理意识的树立和强化入手,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强化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为保障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的施工人员以及机器设备的安全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还应该对施工过程中的全部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工作,使参与职工的所有人员都能牢牢的树立安全观念意识。
(二)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上过于落后和死板。在施工过程中,坚持使用老旧的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不敢尝试新的管理只是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导致施工中安全管理的水平得不到提高。一旦事故发生,只能采取事后补救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不能未雨绸缪,将危险的因素扼杀在摇篮里,导致安全管理的工作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损失和财产损失。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学习新的管理模式或引进新的管理技术,放弃事后管理的办法,占据主动的地位,将危险因子尽早消灭。
(三)建筑市场的环境恶劣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环境比较恶劣。建筑施工企业的数量远远多于建筑项目的数量,因此,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往往会在招投标的过程中通过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达到承揽建设项目的目的。另外,为了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往往会将安全管理方面的费用压缩,来达到控制经营成本,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目的。这样一来,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就无法顺利的进行,无法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管和控制,将会导致重大违规行为的发生,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埋下了风险因素。
因此,加强建筑市场的监控和管理也是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发生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四)主管人员安全意识不够,缺乏对危险的认知
一项工程的顺利完工离不开施工人员的昼夜努力,但更离不开主管人员的决策管理,对于安全施工来说更是如此,对于建筑行业来说,不管是房地产项目还是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在一些业主或者说承包单位的主体参建人员看来,最终还是落在“钱”上。作为项目的投资方,一味的催赶工期,降低成本,造成了工人的疲劳作业,不仅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问题,也给施工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而对于承建方来说,很多承包商通过低价竞标而获得项目,而中标后又层层分包,为了扩大自己的利润,一味的降低成本,使得现场安全施工费用层层缩减加上缺乏安全意识,同样给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隐患。
(五)施工人员普遍素质偏低,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滞后
建筑行业的欣欣向荣,各地开建项目不断增加,加之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人员密集型的产业,结合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建筑项目需要大量施工人员,另外,随着建筑业企业用人制度的变革,致使很多施工工人不再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几乎很少是来自专业的技工学校,很多工人来自偏远地区的农村,往往受教育程度偏低,对于危险源的认识不够,缺乏安全施工意识,此外,由于多数施工人员学历程度很低,也没有相应的法律维权意识,对于工地管理人员要求的高强度施工只能言听计从,而且出了安全事故也不知道如何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这也就造成了管理人员变本加厉的“剥削”,给施工安全带来隐患。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一个针对施工人员的重要因素就是,相当多的施工人员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从家出来后直接进入工地,投入高强度的工作,在操作前都没有经历技术交底工作,更谈不上企业为他们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这种现象在我国建筑业内随处可见,可以说是一种大众认为的普遍现象,这种对于安全施工的忽视态度,是安全管理形式面临巨大的困难与挑战,形势严峻。
三 施工过程安全管理案例应用
(一)案例概况
2010年11月17日,西安市某工厂住宅楼的地下人防工程在拆除时发生了严重的坍塌事故,造成4人死亡,3人受伤。该工厂住宅楼是六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3300㎡,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该工程是由西安某建筑公司施工,于2010年10月25日进场。在做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时,施工人员发现地下有已废弃的长17m,宽3.2m,深7.5m的防空洞。西安某建筑公司在对该基坑工程的工程情况没有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制定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案的情况下,将该拆除工程转包给了暂无施工质资的四川南江县某私人的包工队,并没有对该施工队进行监督和管理,完全任由其自行组织施工。11月17日,包工队派施工员清理防空洞底部的砖基础时,基坑边坡发生坍塌(塌方量约为60m³),造成了4人死亡、3人受伤的重大事故。
(二)案例分析
对该事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后,得出造成该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下:
(1)施工工人不懂缺乏施工技术,7.5m属于深基坑开挖,首先应该进行基坑支护;
(2)基坑工程的施工没有进行详细的勘察,没有制定严格的施工方案,从而导致违章施工。
(3)建筑施工企业擅自将工程分包给无施工资质的私人包工队,并放弃监理,完全由农民工私人组织施工。
(三)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对策
1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体系又叫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5]。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为目标,将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以及各个部门的安全工作组织结合起来,利用系统的方法和理论,将其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具备明确目标、智能和权限的有机整体。
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明确的安全目标、方针以及计划。只有制定了这些方面的规则和内容,才能将安全工作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充分地发挥优势,相互协调高效运作。其次,还需要建立责任制度。通过制定责任考核制度,使零散的责任都有了归属,让责任真真正正的落实到个人身上,便于规范员工的行为方式。第三,需要设立特定的安全管理机构。该机构的主要工作应该是负责组织和协调其它各个部门的工作,并进行监督和控制,使得生产工作能够有序并安全的进行。
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
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还是建筑施工的一线工作人员,他们的行为规范和安全意识直接影响到安全事故是否发生。然而,这些一线的工作人员目前来说大部分都还是来自农村的工人,他们的受教育程度较低,虽然有些可能具备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都还比较缺乏,对于施工进场前的安全教育并不十分的重视。
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这些最直接影响到安全事故发生的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从最基础的佩戴安全防护器具进场做起,并定期的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采用先进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也随之到来,利用这些新技术来进行安全管理是时代的要求,是与时俱进、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的有效办法。
比如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应用在安全管理方面。现代建筑的建设施工中,往往由于所要达到的施工技术的复杂性高以及施工现场条件的限制,会发生许多安全事故,导致施工企业人员和财产的损失。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创造一个与施工现场相交互的虚拟图像世界,使现场的参与者能够体验到所处环境的变化。该技术还可以模拟事故发生的过程和事故发生可能导致的后果,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就可以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通过展示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所带来的防护效果,施工企业也可以进行安全措施的优选。这样的技术可以给施工企业带来更为高效的安全管理模式,使安全管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总结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建筑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反衬出的是安全施工事故频发的窘境,我国目前对于安全生产的管理监督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的建立上,往往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试图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情况表明,虽然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普遍提升,我们的安全施工状态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事故数逐年降低,但仍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不仅在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上,在安全施工的管理水平上,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地区相比仍显得相当落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XX应该在完善安全立法、加强安全执法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服务指导功能,减少对于市场的行政干预,更多的应该通过政策性的引导,使相关企业能够自觉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吗,保证市场平稳高效运行,这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才是建筑市场健康发展的模式。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加强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直接关乎到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由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作,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一定要细致的安排好各项工作,组织好各个环节,并且加强监督和控制,运用新的管理模式,系统地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和实施以确保施工企业的人员安全问题和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加强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直接关乎到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由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作,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一定要细致的安排好各项工作,组织好各个环节,并且加强监督和控制,运用新的管理模式,系统地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和实施以确保施工企业的人员安全问题和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秀成.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分析[J].2007,4.
[2]张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与剖析[J].建筑机械,2006,07(上半月刊):73一75.
[3]吕乐胜,潘利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2010,5.
[4]杨亭.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2008,5.
[5]陈超荣.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J].科技咨询导报,2007,05:102.
[6]江虹.中外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之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26~77
[7]黎旭标.中外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比较分析[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7~56
[8]Jesus M.dc la Garza,Donn E.Hancher,Lisa Decker.Analysis Of Safety indicators in Construction[J]journal of constructing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1998(8)
[9]李建璞.建筑施工危险辨识和安全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6~57
[10]赵宁.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安全管理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4~32
[11]张克兵.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30~44
[12]黄世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9~51
[13]金倩.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与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3~50
[14]任敏.基于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系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5~37
[15]李元曦.基坑工程安全控制的研究与探讨.[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8~17
[16]D K HChua.Incident Causation Model for Improving Feedback of Safety Knowledge[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Management,2004(6)
[17]陆总兵.浅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存在的问题及安全做法[J].建筑安全,2009,(4):31~32
[18]孙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分析[J].火灾科学,2011,(2):81~84
[19]杨延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相关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5~40
[20]董睿.基于风险分析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评价与对策[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2~62
[21]曾中兴.建筑安全防护设施的标准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3~35
[22]李太权.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0~45
[23]吴耀兴.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研究.[D]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