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个人信贷业务正逐渐站稳脚跟,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不可或缺的一大业务。然而,在金融业不断改革、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正面临着种种考验。由个贷业务带来的信贷风险也层出不穷,频繁发生的信贷风险问题在警惕着我们研究信贷业务的风险所在以及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的必要性。
本文基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分析个人信贷业务的主要风险问题,最后在借鉴本外国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个人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及防范的建议:(1)优化信贷考核方法;(2)加强对大数据的开发应用;(3)建立风险预警系统;(4)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建设;(5)健全个人征信体系。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防范
第1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背景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体系的革新,信贷业务在各大商业银行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商业银行几大主营业务收入中,个人信贷业务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近年来,个人信贷业务得到了较全面的、迅速的发展。从单一性转向多样性、多层次创新,由原始简单的贷款买房或购车延伸到如今的医疗、教育、生产、投资、网贷等多领域发展,个人信贷业务已逐渐成为商业银行获利的一大“功臣”。因此,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路线及规模成就也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从《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由央行颁布及1980年后我国四大行推行个贷业务起,其他行也纷纷进入个人信贷业务发展行列。中国工商银行作为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也不例外,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壮大个人信贷业务取得了一定的经营业绩。
2020年1月16日,据央行发布的《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人民币贷款2019年多增16.81万亿元,信贷增加6439亿元。其中短期个人贷款增加1.9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45万亿元。说明去年这一年里个人融资需求增加,居民对金融机构热情提高,而在个人信贷业务市场中,商业银行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戏份。但值得注意的是,受新兴网络金融、同业竞争、员工素养、组织结构等环境影响,商业银行在受益于个人信贷业务的同时也面临着考核方法过时、大数据管理经验不足、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等风险问题。因此,早自2017年开始,防范重大风险问题就成为了中央防控金融风险的工作重点之一,商业银行也开始重视这一问题,风险防范工作由此拉开了序幕。
1.1.2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个人信贷业务中,风险问题一直是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持续关注和重点监察对象,同时也是一个难以把控的难题。站在个贷业务发展现状的角度看,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正处于机制调整阶段,对其风险问题的防范措施等也处于探索状态。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控制及防范管理体系。本文基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通过研究分析找出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1.2文献综述
1.2.1国内研究
玉珏(2018)研究指出,个人信贷业务作为一家商业银行的重要资产,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会严重阻碍银行信贷业务的经营道路。而邢志强(2019)认为当前商业银行业务竞争激烈,如何在各种风险中完善个贷业务是银行面临的刺手问题之一。张晓娜(2017)则通过对个人信贷的业务进行归类,分析指出业务中风险问题提出个人看法。
在风险防控方面,王海燕(2019)表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风险问题都相对棘手,因此,强化贷前贷后管理方法必不可少,同时要防范流程风险。张咸喆(2019)提出我国相较西方发达国家信贷业务风险防范仍不成熟,有待提升。丘桂玲(2018)基于现代信息网络发展层面,认为工商行在个贷业务方面缺乏大数据风险管理经验。曹鑫光,刘泽宁(2019)指出信用社会的建设离不开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完善,阐述了征信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
国内学者对于个贷业务风险问题防范大部分都持相似观点,认为目前我国个人业务风险防范措施还未做到位,但只要主动找出问题所在并积极落实改进措施就能得到长足稳健的发展。
1.2.2国外研究
Saurina J(2017)研究指出,商业银行在面临个人信贷风险时怎样把握时机,及时转化危机是商业银行需应对的现实问题。Gan, Christopher,Li, Zhaohua,Wang, Weizhuo,Kao, Betty(2012)认为违约抵押影响着银行信贷风险,一套好的信用评级体系有利于提早发现不良贷款。Jane Brown, Anders Wäppling, Helen Woodruffe-Burton, Kate Black(2017)认为银行、监督机构要深入地了解其客户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在信贷来源方面所带来的风险问题。Mishra U(2017)提出信贷风险问题是风险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关乎一国银行经济发展动脉,风险防范至关重要。
1.3课题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研究方法
本论文在撰写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两种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法:
本文根据论文课题及研究目的,通过收集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和成果,结合中国工商银行个贷业务的现状,提出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2、文献研究法:
本文根据对论文题目方向,通过对相关文献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阅读研究,分析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现存的风险问题,归纳这些风险问题并提出对应的防范措施。
1.3.2研究内容
本篇论文一共有五章,具体排版如下:
第1章:绪论。本课题开篇先介绍了此次研究的背景,同时对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国内外综述,最后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第2章:介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概述,并浅析其定义、分类以及特点所在。
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风险问题。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根据所收集的文献资料分析目前国内发展现状,从而引出风险问题。
第4章:对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提出一些相关建议措施。针对上文所阐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解决业务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第5章:总结。对全文内容及观点进行总结归纳,明确个人信贷业务风险问题的防范措施建议,使现存风险问题得到缓解。
第2章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概述
2.1个人信贷业务的定义
我国商业银行现经营的几大业务中,个人信贷业务是指银行为达到预期收益,将运用合规手段筹集到的资金向个体客户提供贷款所需或将资金的使用权在一定能期限内有偿地过渡给借款人,并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批准下根据合同具体内容收取本金和一定的利息的信贷活动。依据法律定义,“自然人”即为贷款对象,这一行为不仅在合法的范围内实现了银行的获利目的也满足了个人相关消费、住房、投资、教育、经营生产以及其他各类资金融通需求,并在此条件下达到了双方互利的结果。个人信贷业务是一家商业银行重要的资产业务之一,盈利空间大,涵盖范围广。其在国外发展历史至今已有过百年,在国内开展于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较国际先进银行晚,仍被分类为较新兴的银行业务,但它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消费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个人信贷业务的兴起发展自然也会带来一定的信贷风险。个人信贷业务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运营个人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受各种无法预测的环境因素影响,使银行贷款业务在收益成果这一方面遭受损失的风险问题。
2.2个人信贷业务的分类
2.2.1根据用途划分
根据个人贷款使用渠道划分,可以将其分为个人消费性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个人消费性贷款是指个人向商业银行提交短中期贷款申请,经审批后,将贷款使用于个人所需品。主要有普通消费贷款、助学教育贷款、个人购房购车贷款、个人创业贷款等领域业务;个人经营性贷款的对象则是个体经营者,个体经营者需要用一定的抵押物向银行申请相关的经营性贷款来缓解自身在管理经营过程中所面对的支付场地、购买设施、拖欠款项等难题。同时不允许个体经营者将贷款用于金融市场、证券行业或其他不相关的行为活动。
2.2.2根据担保方式划分
根据是否有个人信贷担保划分,可以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前者指借款者无需提交抵押物仅凭借自身在商业银行的个人信誉情况就可以向银行提交申请所发放的贷款,即无抵押贷款。根据《贷款通则》的叙述,这类贷款产品风险较大,极大考验银行对借款人的资信程度、经济情况、未来发展状况是否有通过严谨详细的审核工作;后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可以分为质押、抵押、保证三种贷款方式,指通过第三方财产、权利或承诺方式进行担保的贷款过程。
2.3个人信贷业务的特点
总结经济发展背景下的银行个贷业务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一直保持着层层递进、稳健前进的发展步伐,由此归纳出个贷业务的四个特点:
个人信贷业务具有发展迅速性的特点。个人信贷业务从20世纪90年代成长至今,经历了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从小范围扩大至2019年业务基本占据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15%。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及核心支撑点。个人信贷业务具有风险分散性的特点。个人信贷业务的主要面向对象是自然人,单笔贷款数额小,客户群体多,包含范围广。因个人贷款一般以消费贷为主,贷款金额相对较小,贷款笔数数量较多,可以有效地分散贷款风险,在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贷款的集中性风险。个人信贷业务具有种类丰富性的特点。根据上文对个人信贷业务的分类可以得出个贷业务品种丰富、类型多样。目前个人信贷业务含括个人购房贷款、个人创业贷款、个人助学贷款等模式,多层次、多方位地满足了客户的不同需求所在。个人信贷业务具有贷款便利性的特点。随着商业银行及互联网发展,借款人可以随时在其官网或业务中心进行线上办理业务,有任何疑惑也可利用电话等媒体中介询问贷款注意事项,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风险问题——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3.1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在金融体系不断发展壮大以及国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的契机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个人信贷业务已经突破传统经营模式, 从单一性向多层次、多方位发展。如线上信贷、教育信贷、创业信贷等多种消费信贷。个人信贷业务正以其强大的市场驱动和未来发展趋势,拉动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铺好前进道路。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1月1日,作为我国国有银行四大行之一,集客户资源雄厚、资产质量优质、创新精神先进等其他优点于一身,从工商银行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经营状况来看,个人信贷业务发展呈现出持续增长、稳中有进的状况。
3.1.1信贷投放均衡稳健
根据全景财经网数据显示,2019年个人信贷投放量整体呈现均衡稳健发展趋势,其中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仍持续其迅猛扩涨模式,9月末消费贷款提高17.4%,规模达13.34万亿元。借贷记录数量在个人征信体系中也一路爬升,截至2019年1月,达到9.9亿人次数据量,覆盖率达38%(与总人口对比)。以工商银行为例,依据上半年年报数据显示贷款项比2018年多增了8513亿元,新增贷款均衡率为66.3%,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增速超40%,其中新增个人客户超2000万户,总量记录为6.27亿户,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工商银行行长谷澍在《证券日报》中表示关于工行个人贷款投放总量要保持适度增长,平稳有序,做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控制好信贷风险。
3.1.2信贷发展空间大
在金融业整体去杠杆大背景下,我国个人信贷业务市场规模处于高速发展车道,但与X个人消费信贷相比,发展提升空间较大。根据美联储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个人债务增幅远超预期,消费信贷额数同比增长233亿美元,人民消费信贷同比增长10.3%。X居民的信用卡使用率处于上行趋势,创下了从2017年1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9年上半年个人消费信贷数据则整体呈现收缩趋势。工商银行个人消费信贷1927.87亿元,比上年末减少了113.75亿元,个人贷款中占比从3.6%下降到3.2%。不难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速度较发达国家还是相对滞后的,仍有广阔的空间有待探索。
3.2个人信贷业务存在的风险问题——以中国工商银行的风险为例
3.2.1缺乏统筹的信贷考核方法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核管理方法,主要以考核个人营销业绩为主,信贷风险管理及资产质量为辅。如工商银行内部在进行业绩考核时分为分行考核及各支行考核。客户经济营销业绩由分行考核,不良贷款率、贷款资产质量由支行考核。这种由各网点上传到支行再到分行最后上交到总行的考核流程,难以汇总各方面信贷资料,评估信贷风险。导致各支行在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时,只能根据上一级机构的要求进行生硬化照搬传达,耗时长,速度慢,未能很好地适应自身发展需求。在这种考核体系下,基层信贷部门和信贷员极其重要,在处理不良贷款、资产质量等方面缺乏一套标准的指标制度,给分行风险管理考核增加难度,无法较为准确地预测信贷业务风险。
3.2.2缺乏大数据信贷产品风险管理经验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成熟及发展壮大。各大银行纷纷利用其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满足了客户信贷“小额、高频”的资金需求,并且不断创新个人信贷产品,如中信银行的“信e付”、建设银行的“快贷”、工商银行的“融e借”越来越大年轻客户群体转向线上金融领域。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线上信贷业务仍处于初级阶段,工商银行虽然拥有大数据和信息网,储蓄信息量超过700万GB,而真正用在数据分析上的只有30万GB,很大部分都处于搁置状态。在处理大数据方面经验较为匮乏,在系统处理、从业人员以及经营结构等方面的管理较滞后,原始方式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批、贷后管理无法满足客户线上贷款需求。
3.2.3缺乏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在针对个人信贷风险方面有一定的防范措施,但是在风险预警指标、人员岗位、流程沟通等方面不够完善。当前工商银行的风险预警指标只依据贷款人的财务指标分析,很少涉及非财务指标,无法全面了解客户的贷款风险问题;而负责个人信贷的风险预警人员的工作重心主要在贷款数量、贷款额度等业绩方面,而非贷后维护,缺乏后期督查,责任划分不清,难以反映预警信号;在预警流程方面,大多数贷款手续都是通过人工操作完成,信息传递复杂,效率慢,传递到管理层的信息整体速度慢,导致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沟通。
3.2.4法律体系不完善
2019年7月22日,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因个人消费贷款违法用于购买理财产品,触犯《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5)项法律法规,银保监会云南监管局对其罚款人民币25万元;11月6日,百色分行因存在违规发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行为,银保监会百色监管局依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罚款百色分行人民币50万元。目前,我国对于个人信贷业务的运营操作违规主要依据《中国人民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合同法》、《担保法》或其他相关法规等,专属个人信贷业务的法律少之又少,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而《贷款通则》也只是对信贷业务部门有个浅层面的解释,难以联动其他法律一起发挥统筹作用,满足个贷业务复杂性、系统性需求。部分违法行为无章可循只会造成市场不易规范,甚至容易导致矛盾的发生。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维护,将成为个人信贷业务创新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3.2.5信用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个人征信系统主要为银行的贷款业务提供个人信息资料,用以个人信用行为的规范。但先比X征信体系的完善性,我国信用体系仍有待健全。在“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会上公布了一则案例,三明市盛旺贸易有限公司刘某联合于某利用不实财务报表、纳税证明及购销合同骗取工商银行列东支行贷款款项1300万元。银行对借款人过往的信用程度主要通过对征信记录、家庭信息、财务情况进行贷前判断调查,缺乏全面地识别风险,有效核实、追踪、督查方法,间接增加了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征信部门的信息资源不共享也容易误判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无法有效地达到控制借款人恶意逃债的联动性效果。滞后的个人信用体系和高速发展的信贷业务矛盾性日渐凸显,因此,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也成为了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主要风险之一。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4.1优化信贷考核方法
个人信贷业务基本上是靠基层信贷部门及工作人员开展,扎实的基层工作及合理管理是个贷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工商银行想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贷考核机制首先要大力构建信贷人员学习平台。对本行个贷员工进行定期培训,贯彻传导信贷安全知识,提高基层信贷人员整体素质水平,激发员工工作的创造性和联动性,以适应新的信贷业务工作;其次要坚持奖惩结合,采用公平、公正的考核原则建立个贷客户经理职责体系,明确其从业规定、业务信念等,更好地推进职业化建设。以合规法律为方向,本着“客户至上”原则,专职从事业务的营销、拓展及贷后管理督查,实行直通式考核,形成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4.2加强对大数据的开发应用
对于商业银行个贷业务来说,大数据的开发应用手段仍不成熟,提高大数据有效应用迫在眉睫。对于工商银行尚在搁置的数据信息进行筛选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数据收集,为风险监测打好基础。在大数据背景下,建立自己的信贷风险管理大平台,结合自身拥有的数据库资料,打破传统常规网点个贷工作,应用线上平台及互联网技术与系统风控体系,再结合客户以往个人信用程度以及资产质量情况,实现小额在线实时审批。如在今年2月份工商银行关于做好我国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推出了六项措施,其中一项提出了要做好线上贷款,网贷通、自助质押等都可以在线申请,并提供各种线上查询服务,减少人员聚集防控疫情的同时方便了客户授信,同时全程进行风险预警监测排查,及时辨别风险。
4.3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进一步完善工商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预警机制,要从风险预警指标、人员岗位、流程方面入手。(1)制定全面风险预警方案。持续勘察客户资产信息及与客户相关的其他信息,设置本行预警维度及不良贷款率指标。对筛选分析出的授信客户进行分类,将优质客户、普通客户、有可能产生不良贷款客户区别开来,更好地降低不良贷款率和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等级;(2)组建风险预警小组,由专人负责风险预警工作。细化前后台职责分工协作,分散工作压力,全面开展个贷客户贷前、贷中、贷后督查工作,进行每日客户风险排查工作,多维度了解客户存在的真实风险问题,切实保障工行资金安全;(3)优化预警工作流程。利用大数据信息网络资料库,在线上对客户风险进行筛选、分析和评估。及时进行风险信息传导,确认预警应对措施并落实执行。
4.4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目前,我国专门针对个贷业务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对匮乏,难以满足当今个贷业务的发展需求。推进我国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借贷担保等制度体系的优化完善要清晰明确提出个人失信违规行为所带来的相应惩罚,防止拖欠、逃债行为出现给个贷业务带来的风险信号,降低个人信贷业务不良贷款率。实现个人信用与贷款业务有法律保障的双挂钩模式,优化个人贷款资产质量,用法律来规范借贷市场,让违规案例有法可依,自然人有法必依,监督者执法必严,从而分散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同时法律政策的推进要与时俱进,如2月份疫情期间工商银行推出的针对本次疫情工作曾提供重要帮助的相关人员或者确诊病人等合法条件的客户,如果因本次造成房贷、个人信用卡等未能及时还款,不登记不良征信记录,可适当延期的政策。
4.5健全个人征信体系
个人信用制度的健全和落实,能够弥补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不对称方面的缺点,在借贷源头上防范信贷风险。健全个人信用体系要全面覆盖我国各个地区的个人信贷行为,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管理机构将征信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并有效落实信息转移,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其次要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风险等级评级机制,工商银行在进行个贷业务时必须对借款者真实财务情况进行谨慎准确的调查,按照客户的信用记录、资产质量、担保方式等进行评分,划分信用风险等级;最后要加快建立本行客户信用数据库步伐,拓宽多渠道网络,从而更好地管理客户和防范风险,为本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第5章 总结
随着金融数据及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在跟上发展步伐的同时要面对各种接踵而出的风险问题。另一方面,在目前各大业务激烈竞争的趋势下,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既要均衡稳健又要控制和防范在信贷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才能使之在金融行业站稳脚跟。
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及文献的研究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以工商银行为例:银行内部存在缺乏统筹的信贷考核方法、大数据风险管理经验、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外部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政策及个人征信体系。工商银行发布2019年上半年报副行长胡浩在《证券日报》中提到:银行的发展应与时俱进,切实从客户的金融需求出发,推出更好产品的同时也要关注服务意识,更要防范贷款业务风险。银行风险问题管理得不到合理的建议及落实处理就会阻碍自身经济的发展,因此,银行要给予个人信贷业务风险问题高度重视,加强信贷风险防控意识,并不断革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合理配置资源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有效应对危机冲击。
综上所述,本文选取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为主题并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展开研究分析。但同时,受限于所学知识及银行环境相对复杂,加上我国在个人信贷业务方面的具体法律法规还未出台,很多银行数据难以收集,缺乏研究数据的支撑。因此,本文只是在浅层面分析个贷业务的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应防控措施,还有待深层次研究。
参考文献:
[1]玉珏.上海浦发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探究[J].现代商业,2018(5).132-134.
[2]Saurina J.The research on individual credit risk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7,2(7):219-231.
[3]张晓娜.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探究[J].经贸实践,2017(10).138.
[4]杨丹,衣蓂,沈炳熙. 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促进消费信贷业务更快发展的策略[J].当代金融家, 2018(9).5.
[5]高歌.工商银行J分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方案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6]王海燕.银行信贷业务贷后管理体系优化研究[J].投资与创业.2019(2).226-228.
[7]易莎.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互联网信贷风险预警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8]张咸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27).168-169
[9]曹鑫光,刘泽宁.浅谈个人征信的重要性[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8).135-136,140.
[10]丘桂玲.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个人信贷风险控制[J].经济师.2018(7).142-143.
[11]邢志强.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27).164-165.
[12]王秋慧.论商业银行个人贷款风险的控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9(17).155,179.
[13]杨文彬.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管理[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8(5).13
[14]Mishra U.The research of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manag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faceted and Multilingual Studies,2017,1(2):13-29.
致谢
美好的大学生涯即将结束,在这四年里,我学习了很多知识,也明白了待人接物,为人处世道理。非常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在我写作过程中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以及辅导员这四年来的关照,其他任课老师的教导,同学们的相互帮助关爱。我会铭记这段美好的时光继续前进,感谢大家。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0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