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小井村香榧的生态栽培技术探讨

香榧属红豆杉科榧属,为常绿乔木,集果用、药用、材用、保健于一体的珍稀干果树种。本文阐述了莲都区小井村的分布与发展状况,阐述了香榧的生长发育特性及适生环境,并提出了比较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如整地、养实生苗、栽后管理、防治虫害等方面的技术措施进行

  1引言

  香榧属红豆杉科榧属,是集果用、药用、材用、保健于一体的珍稀干果树种,以营养价值高、保健功能强闻名。其种仁入药对高血压病人尤为适用,具有止咳、润肺、驱蛔虫等功效。香榧材质纹理细腻,耐水腐,宜应用于造船、家具、建筑等工业。香榧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最佳礼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概况

  丽水市莲都区小井村位于丽水市的西南部、距市区46公里,海拔200-1800m,气候温和、湿润。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以中山为主,有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东北部以低山为主,间有中山及河谷盆地。小井村现有一片香榧林,有香榧树约4 000株,树龄20~300年生。大别山区的舒城、霍山也有零星分布。种植的香榧垂直分布在海拔200-1400 m的地方。

  3香榧的生态特性

  香榧为常绿乔木,特别喜爱阴凉,酷爱高湿环境,过冷、暑热都会对植株造成伤害。比较耐寒、幼年特别耐荫,早中期又具较强的萌芽更新能力。自然生长的香榧实生树,直立高耸,一般形成挺拔的尖塔形树冠。香榧树树皮有纵裂。小枝近对生或轮生。叶片披针形,革质。花单性。雄株树冠高耸,枝粗长,叶片长而色较淡,雄球花着生于枝条叶背面,单生于叶腋,每一花枝有雄花芽12~28个。雌球花生于结果枝中上部,成对着生于叶腋间,每结果枝有雌花6~9对,少者仅1~2对。果实椭圆形至长圆形,在植物学上属于种子。香榧种子即果实剥去假种皮部分,通常称香榧子,也称种子。
  从种子发芽起,到植株开花时止,是香榧是个体发育的幼年阶段。幼年阶段营养生长又慢到快再逐步变慢,植株由小到大,枝叶茂盛,只有营养生长,没有生殖生长,不见性器官。植株耐荫性,也由强逐步变弱。一般4年生后,就可进入旺盛生长期,每年的胸径生长量也能达到1厘米左右,高生长量达到60-80厘米。20年生的植株就能开始孕花结实。
莲都区小井村香榧的生态栽培技术探讨
  从植株第1次开花起,到植株衰老开始自然更新为止,是香榧的成年期。年年开花,年年结果,这是成年期的主要特点。植株同化作用的产物开始大量的消耗于开花结果,营养生长速度变慢。50年后的香榧植株,已经进入大量结果阶段。优良品种、适量授粉并加强管理,可以做到高产、稳产,经济寿命一般超过100年,最长可超过600年。
  植株出现自然空心,骨干枝开始自然断裂,出现由上而下的自然更新时起,植株进入了衰老期。一般出现于200年生以后。
  香榧的根系周年生长,不存在明显休眠期,正常生长结实的香榧树,一年中可见到3次根系的生长高峰期。一般地温5-6℃时,就能见到根系活动。
  香榧的发芽过程延续时间较长。从3月下旬开始,当日平均气温上升到10-15℃,并能连续保持3天以上时,顶芽开始萌动,一直到4月10日前后,当气温到15℃以上时,叶芽萌发才开始加快。
  新梢露出顶端后,顶端的叶芽开始加快发育。从露出顶端到芽发育完成,一般需要20-30天。从萌芽到枝条发育基本成熟,至少要经历2.5-3个月。当年新梢一般要到6月中上旬以后,出现了肉眼可以辨认的芽时才能用于嫁接。嫁接香榧苗,香榧萌苗,一年内往往能抽梢2-3次。

  4香榧的生态栽培技术

  4.1整地

  最好是冬季就对造林地进行砍灌、炼山、整地、挖穴。坡度大的山坡应水平带状整地,以减少水土流失。栽植穴密度在每公顷300个,口径80厘米,深50厘米即可。有条件的,密度可提高至每公顷450个,以降低补植风险,提早郁闭,增加产量,待成林后植株过密影响光合作用时,再有目的的间伐或移植出去;栽植穴大些更好,以利根系生长。栽植穴过深、排水不良的地方,要开导水沟防积水腐根。穴内施足腐熟有机肥(每穴5公斤),盖土过冬,保墒增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

  4.2苗木质量

  香榧适生于中、低山,海拔500~700 m的开阔河谷两侧的山坡下部,以及低山河岸坡地和村旁。在莲都区小井村主要以片林、纯林为主,土层深厚肥沃,光照适中,天然更新状况良好。榧树造林有实生苗和嫁接苗2种繁育方法,实生苗繁育的概树所结的果实往往品质不佳,因此通常采用嫁接苗繁育,其所结果实质、量俱佳。用2年生香榧实生苗作砧木,用结实3~5 a粗壮枝为接穗,采用劈接法嫁接,接后以塑料带绑扎,接口部位培土,并进行遮阴,于1月底和4月底分别调查成活率与保存率。香榧2年生实生苗嫁接平均成活率达92%,保存率75%。

  4.3栽植

  秋末冬初和早春均可种植,定点挖穴,穴的规格为0.6m×0.6m×0.6m,株行距为4m×6m,穴内施足腐熟基肥。技术措施:选择阴天或下雨前种植,因香榧苗为肉质根系,易折断和失水,最好随起带土球移栽。苗木调运要带土球包扎,遮阴保湿,保证根系完整。山场栽植,要注意做到苗木正面朝阳,一提二踩三埋,根系舒展,下紧上松。特别要注意苗木栽植的深浅度,以原土球表面与地水平面基本平行为宜,然后在根基处回填表土成馒头状。有条件的浇一次定根水,使根系与土壤密接。绘制栽植定位图,便于今后调查、观测、统计、补植等工作。香榧为雌雄异株,以风为媒,应在雌榧树的上风口按3%~5%配植适量授粉树。栽后要在苗木周围覆盖嫩草,保持土壤湿润,同时每株苗木要搭遮阳网,防止夏季干旱苗木失水,提高造林成活率。

  4.4栽后管理

  由于香榧嫁接苗直立性不强,为了让苗木生长直立,必须在定植后,在苗木基部附近插一根树杆,然后将苗木主枝宽松地梆在树杆上。栽后要及时抹去砧木部位的萌芽,修剪下垂的弱枝、病虫枝,以保证幼树健康快速生长。要及时遮荫,遮荫可降温并防止强日照,以减少苗木水分消耗。香榧在整个幼年期都要求有一定的侧方庇荫,因此,带状整地或块状整地的要尽量保留带两侧或块周围的植被,以造成侧方庇荫,不仅提高造林成活率,而且有利于水土保持。
  造林后1-2年夏、秋季削草覆于根际,以降低地表温度,且根际不要频繁动土,以减少地表蒸发,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

  4.5科学用肥

  每年施肥2~3次,第一次结合深翻施入,亩施腐熟厩肥2 000~2 500 kg,或株施饼肥0.5 kg;第二次在5月上中旬,施以磷、钾为主的“保果肥”,以减少生理落果;第三次在香榧采收后,为促使翌年花芽的形成和幼果的发育,加快恢复树势,施以氮肥为主的速效肥,争取翌年丰收。特别注意,新种植的苗木成活前不施重肥,可薄肥勤浇;投产后以土杂肥为主。

  4.6病虫害防治

  每年4-5月份,在潮湿阴坳处香榧幼树有介壳虫危害。可用虫线清1∶300-400倍溶液配制喷雾防治;灭幼脲Ⅲ号悬浮剂喷雾防治,以1∶2 500倍溶液配制;吡虫啉农药,以1∶1 000倍溶液配制防治。每隔1周连喷2-3次。7-8月份香榧苗易感染紫色根腐病,又名紫纹羽病。可配制50倍液菌毒清或100倍的硫酸铜溶液,进行苗床开沟浇灌,经过2-3次消毒杀菌,可达到较好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敏.香榧的栽培技术浅析[J].南方农业,2008,(01)
  [2]梁淑云,丁之恩,胡文翠.安徽香榧资源概况及栽培技术[J].经济林研究,2006,(02)
  [3]朱大海,王俊,张欢喜.香榧的栽培与管理技术[J].安徽林业科技,2008,(03)
  [4]傅君晓,傅武胜.香榧栽培要点[J].中国林业,2007,(21)
  [5]徐金仁,程肇基.香榧及其应用研究[J].农技服务,2007,(10)
  [6]王辉,陈力耕,童品璋.香榧的适应性及其栽培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05,(06)
  [7]刘越秀.香榧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8,(01)
  [8]叶传伟.洞桥香榧的气候适应性研究与种植推广对策[J].安徽林业科技,2008,(2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899.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5月15日
Next 2021年5月1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