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财务分析体系建构的研究——以海南大学为例

摘 要

随着中国教育不断深入改革下,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国家开始加大对学校的投资力度,并使学校的经费结构变得更加完善,增加了多种资金来源渠道。高校的经济效益问题也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在加上近几年的财政变革,对学校的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财务工作开始从核算型转向分析型,但现行的财务分析方法并不能满足高校财务工作的需求。为了能更好地分析学校的资金使用效益和办学效益,本文借鉴现有财务分析体系,并结合高校自身特征,构建一个适用于高校的高校财务分析体系。

首先,本文针对课题相关的背景情况以及研究现状展开分析归纳,明确当前财务分析体系的基本情况,对比企业以及高校实施财务分析的异同,并分析了当前高校财务分析的现状;然后,由当前高校财务分析相关的特征表现着手,针对财务风险、基本财务状况以及资金运用等要素完成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相关的设计工作;最后,通过以海南大学为例,应用设计得到的财务分析体系展开详细的分析工作,明确体系具备较强的可行性价值。

本文在深入分析的情况下构建获得绩效中心的高校财务分析体系,具备较强的操作性以及实践性,为更好完善高校财务分析等相关工作予以有效的信息参照。

关键词:高校;财务分析体系;构建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外国,XX对于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随着改革教育不断深入进展而逐渐增大,使得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增加。这同时使得人们不仅仅关注高校社会效益,而且也开始关注高校的经济效益和办学成本。但在发展的同时,高校原先的财务管理系统就必须根据发展进行转变。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为了满足国家的宏观调控,高校财务工作从核算型转向分析型是必然趋势。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关系到多方面问题的实现,小到学校的财政秩序规范、合法利益保护等,大到教育经费的筹集、国有资产的增值等都与其息息相关。而如今高校财务工作转为分析型,这意味着财务分析成为高校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高校财务决策开始要依据财务分析结果做出结论。

高校财务分析与企业财务分析是不同的,所以不能纯粹地照搬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指标和方法。我国现有的财务类规制大多是针对企业财务而实施的规定,对于高校等事业单位的财政问题规范则相对而言较为笼统,针对那些细化的财务分析指标类型及具体判定标准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制,故而,从实际出发,基于高校本身及现有财务的特性分析来构建出一套合理有效的高校财务分析管理体系,是目前该领域工作探究者急需实现的一项重要探究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内研究综述

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真正得以快速发展是与19世纪之后,随着构建高等院校的增加人们开始关注其管理方面的实施,其中针对财务方面管理早在上世纪就已经有很多的学者致力于此方面探究,基于教育经济学及高等学校办学效益的探究共同形成了现有的高校财务分析研究机制。

新中国的成立令高等教育事业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出全新状态,此时的学习模式沿用了苏联模式,基于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形成了在那个时代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当时的高校教育为国家的发展输出了一批批可用之才,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脊梁,然而,当时高校教育管理针对财政方面的实施及认知的匮乏也是毋容置疑。

我国开始真正注重教育管理特别是办学经济效益的管理实是在十三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开始有更多的学者基于多个角度来针对高校管理中的财务管理实施探究。在市场经济改善发展的推动下XX和个人对高校投入不断增加,不断有学者对高校经济效益及财务分析的理论进行研究。

1998年在《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第三卷第六期的期刊中,宿伟玲和滕春贤在其刊登《高等学校财务评价方法研究》内容中提到的针对高效财务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给出了相应的指标明细,主要含有预算收支完成率、经费自给率、公用及人员支出在总支出的占比率、负债资产率、生均支出增减率以及固定资产应用率。[]

2000年在《技术经济》第九期相关内容中,尹子民和程英光对高校经济指标体系进行可拓展,将针对教育资源方面的利用率(含时间与空间等)、使用效果及有效性等指标视为可直接或间接映射出高效经济效益的有效指标范畴之列。[]

在杨周复、施建军等人针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探究提出了主成分分析法,并在其编写的《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一书中对它进行了明晰。该方法是将新变量的主成分通过一定数量的变换转化为原变量的线性组合,得到几个主成分(在总变异量中所占比例较大)对应信息进行重点探析的一种方法。笔者认为,将该法运用在高校财务分析中过程中因减少了参考标准值的使用,可有效规避因公共数据太少致使财政分析受限进而导致的误差存在。,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误差。[]

2. 国外研究综述

相对于国内善不成熟的高校财务分析,国外的高校财务分析较为成熟,也拥有较多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因实行市场经济,所以很早就关注到高校的经济效益。

在世界各国中,发展与经费之间的相对短缺矛盾是其在高等教育这块共同所要面对的难题。为了有效解决西方经济学家提出,要尽可能在确保提高和维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每个学生教育成本的最低化,换言之,应基于经济效益的提高来提升学校的办学效率。

在国外,他们根据高校财务管理问题构建了完整的绩效指标分析体系作为实现其财务分析的有效手段,该法由于其特定的系统、简单及方便等优势被在西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被普遍推广使用,其作用之大在西方高校的管理和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

二、高校财务分析体系理论

(一)财务分析体系概念

财务分析是针对经济团体实施项目(含企业在过去和现在的投资、筹集、经营及分配等各种活动)的各种指标(如,盈利能力、还债能力以及增值管理能力等)现状,借助专门系列性的分析手段与技巧,基于相关会计核算、报表资料及对应相关数据等,来实现对其实现经济价值的管理分析工作的探究。

目前,主要基于企业在盈利、运营、偿债以及发展这四个方面的能力进行探究,来实现其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其中,企业在一定时长内获得利润的能力即为其盈利能力;企业在外部环境的约束下,为实现生产目标所采取的内部资料与人力资源的调配组合策略在该过程中发挥作用大小可表征为运营能力;企业本身所具备的偿清其所欠债务的能力即偿债能力;企业在未来商业活动的趋势和潜力即为其发展能力。

(二)高校财务分析与企业财务分析的区别

高校和企业的财务分析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经营目标不同。企业经营是为了实现利润收入或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学校则更看重的是教育投资的社会效益(可由所培育出人才的质量及结构来映射);产出不同。企业直接产出的是可在市场经济中直接体现出来的产品或服务,学校则主要是为社会进步输出各种人力资源及科研成果,由于人的特性使然该部分价值不可直观的进行衡量估计,且在科研成果尚未转化成实际产品时其价值亦不可估量;经营业绩的表征不同。企业的经营业绩可借助每股净收益来映射,学校的经营业绩同其产出价值一般无法具体衡量。此外,还在投入来源、评价主体以及会计计量标准等多种方面均有所不同。

(三)高校财务分析制度文件

随着中国教育不断改革下,XX加大对高等院校的投资力度,高等院校近几年来在XX的支持下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XX对高校财务绩效进行评估已经迫在眉睫。2012年12月19XX协同教育部共同推出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指出了以学校预算管理、财务风险管理、支出结构以及财务发展能力等方面为依托的各项指标被归列为财务分析指标范围之内。该规定正式在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生效的时间为2013年1月1。主要实施的目的是希望可从财务行为、资金利用率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强化改善来促进高校的健康持续性发展。[]

三、构建高校财务分析体系

(一)高校财务分析体系的原则

为了实现高校财务综合分析和优秀绩效分析的目标,可通过将不可比拟类型的条件装化成相对可比类型进而构建一个可突出财务绩效分析效应的相对可比分析系统,以此来达到高效管理分析高校财务综合状况的目的。即构建实现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设计,该过程需谨遵下列原则:

(1)客观性原则。高校财务分析体系的建立必须立足于高校财务活动的客观现实,确保所有资料的真实有效。

(2)科学性原则。即系统中所使用指标的代表性和与完整度,系统构建应用指标的择取需要满足可映射财务分析体系主要特性的要求。

(3)整体优化原则。由于财务分析系统属于复杂性的多变量输出体系,且对应的评价管理体系的目标决定因子也相对多元化,因此,分析工作不能局限于一个单一的目标,而是借助多个相互关联且有各侧重点的指标集(考虑到分析的重点突出性,故而指标的个数不易过多)来构建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实现,但指标不宜过多,以免失去分析的重点。故而整体优化原则的核心实现有限目标的凸显化。

(4)时效性原则。在各大高校中经常将其财务分析工作集中在学期末实施,然而因财务管理的实施和办学效率的提高等工作的指导实施都与财务分析结果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故而及时性尤为重要,一旦由于财政分析滞后所导致的浪费失误已成事实将无从弥补。

(5)效益性原则。一切经济建设开展的基础就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是执行财务管理的本质。效益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所在,所有的财务分析工作都应该以其为中心点进行实施,采取合理科学的财政管理强化策略,来确保在有限的条件和合理的调度下,尽可能的降低支出增加收入实现社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6)可比性原则。在探究分析学校财务状况数据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证相应指标的可比性和会计范围、会计政策的一致性。需要从全局出发,不能只看问题的一面,需面面俱到的思及每一事物中的关联性,确保不会有孤立数据单独分析状况的出现,将整个财务问题串联起来综合分析,规避一切可能的片面性分析,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

(二)高校财务分析指标的构建

1.根据相关制度进行指标构建

《高等财务分析指标》(后续简称《指标》)涉及到预算管理、财务发展能力、财务风险管理以及支出结构四部分的指标相关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内容。

财务表现能力可以对高校实现的综合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直接地反映,这也是评价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标准。财务业绩直接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并通过量化数据更好的映射出来。主要是针对综合实力、绩效以及发展能力实现的分析测量。学校每年的总收入直接映射了其实际财力情况,针对此方面工作的开展,需确保学校各项 财务收支和资金活动得到全面反映。

实现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辅助使用财务报表的管理者实现对其中相关财务信息的理解,在掌握学校经济的历史过往及未来前景的基础上做出准确科学的决策。学校政策制定者除了要掌握整体财务状况之外,还需明确学校各部分的效益状态,即对应的投入产出比率,以便更好的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实现有限资源的利益最大化。故而高校财务分析体系应将实现学校内部单位占用资源及产出的有效分析作为其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有效提升学校的整体边学水准。然而在现有的分析体系中缺乏可映射高校内部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方面的指标。

所以根据《指标》和笔者的探究,构建了高校财务分析体系,包括基本财务状况、预算绩效指标、财务风险指标和资金利用指标共四项内容。

2.基本财务状况指标设计

在特定时期内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都可以通过财务状况来直接映射出来。广义的财务状况还涵盖了收入、支出和利润方面信息。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来反映,并通过计算一些具体的财务比率,来分析和判断其好坏。作为非盈利组织的高校可对损益表进行编制,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实现对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的编写,同时制定对应的计算指标参量,来辅助财务分析。如学校经费总收入、收入结构比率和支出结构比率等。

2bd3a0e98f84e1afae8a1f89769a6295

收支分类改革后,高校的总收入、收入构成,无论是财政拨款还是收取的学杂费、科研经费还是银行贷款,都将得到清晰的反映。根据新的收入分类方法,可以计算出收入结构比,以反映改革后各项收入的来源和性质。

6940bb418e0987957dedc645f2fa7d71

分类改革建立了新的支出功能体系和支出经济分类体系。在分析中,根据新的分类方法计算支出结构占收入的比例,可以清楚地看到支出的内容和方向,分析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其趋势。采用比较分析法对指标进行分析更注重对当期与历史的比较。

3.预算执行情况指标设计

学校实施财务工作的关键信息参考就是预算,而且也是学校事业任务以及计划的完整展现。因此,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水平会对其事业计划的落实情况以及资金的实用效果等带来最为直接的影响作用。在学校内,展开财会工作的初衷就是能够给事业发展保驾护航,预算本质上就是学校事业借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表现,是实现事业发展工作的经济基础所在。伴随部门预算体制实现的革新发展,新型预算相较传统分析而言,无论是在坚持的编制原则方面,还是在其服务的对象内容方面等都呈现有根本性的改变。为此,高校方面需要积极做好观念转变,真正认识到部门预算工作的重要性,并努力落实相关的预算要求,强化预算执行控制分析。

涉及到预算分析相关的指标有预算差异以及实际收入与支出等诸多内容,经由针对这些指标展开的分析工作,能够更好地明确预算收支详情以及出现预算差异的原因表现。

1e4e704bef45c608e61df9a5fd9bf4e3

该项指标能够用以衡定高效收入预算相关的实际完成情况。该值越高的情况下,明确高校实现的收入预算相关工作的完成水平越高,学校方面选择合理的措施完成收入组织管理,以便让支出预算能够有更加坚持的资金保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出现收入预算完成率较高的现象,也有可能是制定的收入预算过于保守带来的,需要详细的深入分析后方能够确定。在实现收入预算完成率相关的分析工作中,需要对各明细收入相关的预算完成加以分析研究,获得完整信息资料的情况下展开管理工作,强化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

d480e609b09e04532543bb979087203b

通常,该项指标越小的时候,明确节支率更大,呈现出来的经济效益水平更加突出;反之,则明确高校的经济效益不佳。针对此项指标展开分析研究的时候,会由诸多因素对其带来影响作用,需要能够构建在合理有效的支出预算的情况系啊,联系学校事业计划以及其任务完成情况展开综合研究。若是任务完成度较高并且发展计划也能够很好地落实,则通常支出预算完成率对应也是较高的状态;但若是任务完成率偏低并且各项计划也没能够很好得到落实,所得到的支出预算完成率却很高,则明确高校出现资金使用效率不足以及支出预算不具备科学性等相关问题。在实现支出预算完成率相关的分析工作中,需要对各明细支出相关的预算完成加以分析研究,获得完整信息资料的情况下展开管理工作,强化支出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

4.财务风险指标

伴随教改工作的持续深层次发展,高校能够在管理工作期间具备更多的自主权,但是这些也给高校长久的运营发展带来诸多风险影响。出于更好地规避风险的目标,需要对财务风险部分的指标加以考虑,以便能够更好地把握高校风险现状。

资产负债率为高效的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两者的比率,用以衡定高校借助从债权人获取到的资金展开业务活动工作的能力,积极展现出债权人资金安全的保证程度,明确高校资产负债详情。运算公式是:

7bc19daf6b16b098ce38011736fb6e7c

此项指标能够对负债偿还相关的物资保证情况进行反应。该指标越大的情况下,明确高校会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债权人给予的资金维系学校的各项业务活动,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很强。由此可见,该项指标越小越好,较低的指标水平明确高校实现的偿还债务更加稳定,安全性也更强。现阶段,高校为追求更大规模的扩展所需,主动由银行借贷的方式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办学实力也在持续增加。值此之际,尤为需要重视针对资产负债率方面的分析研究,明确其呈现出来的变化趋势情况。

5.资金运用情况指标设计

与此相关的指标能够对学校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完全地反映,明确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此部分指标的设计能够尝试由以下方面进行:

(1)科研经费增长率。该项指标能够对高校科研水平以及办学实力进行有效的衡量分析,相关的公式情况是:

f27f916ae13e3f04a10a6ef169daa407

(2)经费自给率。该项指标能够衡定高校收入与其支出的满足情况。相关公式是:

d22d5d0eeccefd8b3134d2aa28e12344

当该值更高的情况下,明确高校具备更强的组织收入的能力,并且其收入与支付两者的相符程度更大,XX需要的资金投入占比下降。

(三)高校财务分析体系

fd853721898a91b312ad0ef7b2ec6383

  图3-1 高校财务分析体系

  四、案例分析

(一)海南大学的介绍

海南大学(简称“海大”),属“211工程”,下辖二十余个学院,八十余个本科专业,硕博士学位点各十余个。现有教职工三千余人,在校生近四万人,其中,本科三万余人,研究生四千余人,博士两百余人。

经由与同地区相关院校对比分析明确,这些年海南大学持续深层次发展教育改革工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出与国家发展与社会需要相符合的高水平人才,全方位增强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水平,承担1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和16项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在进行教学期间,诚邀数百位院士以及长江学者等专家来校授课,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优质资源;举办文理科实验班,探索精英人才个性化培养发展;积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寻求与天津大学等诸多院校的联合培养,发展中航特玻等名企相关的订单人才培养。新近开启研究生相关的创新能力培养计划,构建开放式的培养模式,发展创新团队以及联合培养基地,遴选大量研究生到名校以及重要科研机构访学互动,科研成就逐年攀升。

(二)海南大学相关报表及结果

表4-1 海南大学2016年收入情况

科目名称 金额(万元)
财政拨款收入 84287
事业收入 27935
经营收入 38581
其他收入 10321
合计 161124

表4-2 海南大学2016年支出情况

科目名称 金额(万元)
教育支出 110813
科学技术支出 2252
经营支出 10236
农林水支出 37823
合计 161124

学校经费总收入为161124万元,占比最大的财政拨款收入,对应是52.31%;学校总支出对应就是123301万元,占比最大的是教育支出,为68.78%。

表4-3 海南大学2016年预算收入情况

科目名称 金额(万元)
财政拨款收入 50270
事业收入 29010
合计 79280

表4-4 海南大学2016年预算支出情况

科目名称 金额(万元)
教育支出 69995
经营支出 9285
合计 79280

参照表4-1以及表4-3获悉:

0d7b5ee9c9571ef39378192004fac236

  表4-5 海南大学2016年资产负债率

项目 负债总额(万元) 资产总额(万元) 资产负债率(%)
2016年初 541 26367 2.05
2016年底 657 27328 2.40
差异 116 961 0.35

表4-6 海南大学2015年支出情况

科目名称 金额(万元)
教育支出 39322
科学技术支出 1773
经营支出 6312

表4-7 海南大学2015年收入情况

科目名称 金额(万元)
财政拨款收入 87717
事业收入 25666
经营收入 4410
其他收入 10594

根据表4-2与表4-6可知:

海南大学的科研经费增长率=(2252-1773)/1773ⅹ100%=27.02%

根据表4-6与表4-7可知,学校2015年的经费自给率为89.1%,根据表4-1与表4-2可知,学校2016年的经费自给率为63.48%。

(三)运用高校财务分析指标进行分析

1.基本财务状况指标分析

海南大学2016年的收入是由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与其他收入构成。在总收入中,财政拨款收入占了较大比重,这意味着海南大学现如今还是依赖财政拨款,若是遇到财政拨款减少,则会影响学校的运转。而在总支出中,教育支出占了较大比重,这意味着海南大学在师资力量与教育设施及教育方面花费许多心血,该校十分重视学校的办学效益。

2.预算执行情况指标分析

通过结果及报表可知,该校在进行收入预算时对财政拨款收入的预算过低,没有重视到营业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相关情况。当收入预算完成率处于高水平的情况下,明确高效实现的收入预算完成水平很高,经由各类有效的措施安排对其收入进行组织控制,确保支出预算能够具备坚实的资金保障。但是经由对目标高校实施的预算收入分析明确,其收入预算完成率高的根本原因就是在进行收入预算的时候倾向保守状态,得到的预算收入不具备科学性意义。并且经由支出预算完成率展开分析明确,该校经济效益较低。但该校发展计划与事业完成度高,所以该校的预算支出完成率是正常现象。

3.财务风险指标分析

参照表4-5明确,该校呈现出来的资产负债率很小。若是在企业的视角对待该指标,明确该校在后续的成长中还存在很强大的财务发展空间。只是学校并非生产单位,建设的目标就是实现科研以及人才培养,在收入方面依靠财政拨款。故而,其偏低的资产负债率属于是常规现象,而且这意味着学校债务偿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大。

4.资金运用情况分析

通过科研经费增长率上升可知,学校对科学研究方面的投资力度增长,这也说明学校对科研成果的重视度增长,学校的办学效益也在增长。通过学校经费自给率在下降可知,学校对国家财政拨款的依赖性十分严重,如果国家财政拨款减少,会对学校造成极大的影响。

(三)海南大学的评价

运用对海南大学使用新构建的高校财务分析体系来看,海南大学的预算管理较差,对预算结果过于保守与谨慎,从而导致无论是收入预算完成率还是支出预算完成率都过高,且因为预算有不合理的情况下,根据指标我们无法准确分析该校是否对资金进行合理地使用,因此该校必须要加强对预算的管理。

学校过于依赖财政拨款,从而导致学校自身经费自给能力下降,而学校也开始往教育与科研方面加大自己的投资力度,但如果财政拨款减少,则会使学校瞬间周转不行,因此学校应加强自身经费自给能力,不要对财政拨款过于依赖。

五、结论

实施财务分析的目标就是在完成学校已有经济活动相关绩效评价分析的情况下,衡定当前的财务情况,并且对将来的财务发展施行预测分析。通过高校财务分析体系的设计与建设,能够完成高校财务情况的详细评估分析,以便能够更为精确完整地把握财务信息,明确后续学校实现发展的潜力情况。在现有财务管理以及核算体系等相关信息数据的支持下,由财务视角评价研究高校财务管理情况以及绩效,将人财物等相关资源的利用情况经由完整指标的方式加以展现,让高校能够更清晰地把握问题所在,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案,确保各项资源能够更好地投入运用。在强化高校财务监管工作的同时,推动高校财务工作更好地落实自我约束以及自我评价要求,由此获得更好地成长进步。

经由本文的分析明确,伴随教育改革持续深层次发展,公众对待学校的办学效益越来越重视,人们逐渐意识到高校财务分析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也制定了相关的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但高校财务分析工作因为长久以来没有被学校所重视,所以指标并不完善。本文通过高校特征对现有指标进行完善,构建一个适用于高校的财务分析体系,并通过案例对高校财务分析体系展开相应的研究工作。

经由本文实施的研究分析,可得下述结论内容:

(1)伴随经济以及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层次发展,高校相关的自我约束以及发展机制得以形成完善,高校财务分析渐渐朝着绩效中心的模式发展转变。

(2)在实现的高校财务分析体系内,占据核心地位的就是分析指标体系,由其实现分析内容的详细规定,对财务工作水平的评估起到决定作用,对后续工作的展开起到导向作用。在整体性以及科学性等相关设计原则引导下,由资金运用、预算执行以及基本财务状况等着手设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得到合理的绩效分析模型,并最终获得绩效中心的高校财务分析体系。

(3)实施分析工作期间,不仅要对财务指标相关的财务状况情况加以详细考虑,而且还需要将数据背后的信息加以详细考虑,突出展现出财务分析以及绩效分析的意义与作用,合理预估与评价高校现有资源的利用以及收益情况,帮助高校财务工作更好地实现发展。

参考文献

  • 宿伟玲,藤春贤.高等学校财务评价方法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1998(6):29-31.
  • 尹子民,程英光.高等学校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探讨[J].技术经济.2000(9):49-51
  • 杨周复,施建军.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 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S].财教.2012(488).
  • 肖虹霞.高校财务分析体系构建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24):170-171.
  • 季晓燕.高校财务分析的优化研究[J].当代会计,2018(3):39-40.
  • 江雪梅.高校财务分析的探讨[J].经济师,2004(8):111.
  • 赵炳起,李永宁.高校财务分析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5(2):25-27.
  • 黄静.试论如何提高高校财务分析水平[J].财经界,2009(9):107-108.
  • 贺相英.浅析现行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完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0):66-67.
  • 谢潜.“高等学校财务综合评价体系”的再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 Deepak R; Kavitha 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in India using Du-Pont 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Commerce Innovations,2018,6(1):355-364.
  • Junda Yang;Yun Xia;Liu Yang.The Application of excel in the analysis of  financial system[J].International Journal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Review,2018,6(8):43-52.

致 谢

本论文是在刘筱韵老师的全力指导下完成的,感谢她一直以来对我的谆谆教诲。在写论文这段充满奋斗的历程中,它让我的学生生涯中充满无限激情与收获。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不少的困难,但幸亏有老师和同学们,让我攻破难关。我要再一次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没有她对我进行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帮助,无私的为我的论文进行修改和改进,就没有我这篇论文的最终完成。在此,我向指导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再一次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也要感谢本论文所引用的各位学者的专著,如果没有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启发和帮助,我将无法完成本篇论文的最终写作。

最后,由于我的水平有限,文中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进行批评和修正。

对高校财务分析体系建构的研究——以海南大学为例

对高校财务分析体系建构的研究——以海南大学为例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5月19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1603.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5月19日
Next 2023年5月1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