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古以开今
张大干先生之所以在山水画方面得法非常大成功,因为吸取了我国早期的绘画的优点,结合所有画家长处于一身,又敢于创新的结果。其向别人诉说其对于传统的学习,和外出进行实地绘画的时候说:“薄负时誉,逐事壮游。凡举名山大川,幽岩绝壑,南北二京,东西两海,笠屐所至,舟舆所经,又无不接其胜流,睹其名迹’可见张大千非常注重临摹古代名家和推陈出新之间的关系。
张大千先生临摹古代名家和推陈出新,达到“借古以开今”作画高度。他讲:“继承传统,不能亦步亦趋。仅限于摹拟为足,则无画矣!”随后,其还说:“终乃古人与我俱亡,始臻化境。”以上的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其用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对于美的追求,这些观念在其晚年的时候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青绿之美
青绿山水画自宋代之后渐渐地衰弱了下去,文人水墨画占领了当时的中国画介。以明代董其昌他们的相关的论点,即南北宗论,最为推崇,这就让很多人都对有关于绿水青山的绘画没有了兴趣。与张大干先生同时代的知名画家,如李可染等人,他们都在绘画这一条道路上找到了自己的创作之路。但是张大千一人坚守山水画这一传统的道路,并将之发扬光大。有很多的代表作品,其中在其晚年时期的《振衣千仞冈》这一幅画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些画卷里面,绿色以及青色就和宝石相差无几,一样的绚丽,它们在墨色的映衬下更加鲜艳夺目。泼彩而成的绘画方式是其独创的绘画方式,是推陈出新并且吸收西方创作方法之优点自主开发出来的,独有而又符合审美的艺术美感与青绿之美。这种绘画方式是以唐宋时期的泼墨画的绘画方式为基础演变而来的。其将当时的画法转变为泼、积以及破等多种绘画方式,从而创造出了这一新的创作方式。在之前,其指出:“我所创新的绘画方式,基于我国传统的创作方式,但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进行了一定的改变而已。”通过这句简短的语言蕴含了一定的哲理在其中。从此代表了他山水画最高成就的泼墨山水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也是张大千先生美术画技的具体呈现。

三抽象之美
张大千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国度过的,喜欢游历世界各地了解各种艺术风情,而且在这期间,和当时的抽象派的大师人物—毕加索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他非常喜欢取长补短,因此,西方画派的精华一定会被他所吸收利用,这就是其创作的绘画方式的成分。同时,他对于抽象具有其自己的理解,以下三个观点可以说明:
(1)在3000年以前的中国,就有了抽象,但是这仅仅是表现在精神层面的,并不是表现在表象上面的。
(2)最近在西方,非常引人关注的抽象,实际上是从中国的绘画中摸索出来的。
(3)在近代,西方的绘画基本都倡导抽象画,马蒂斯等抽象派画家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受到中国话的影响才有了一定的改变的。
因此,在中国的创作,最重要的是写意画,从苏轼一直到齐白石、黄宾虹等大师的作品都可以看出抽象画的影子,只是与西方画派的抽象有了“中国颜色”。就像我国著名的画家所说的一样:“画的好最重要的就是抽象。”张大千非常赞同中国话的没主要在于抽象这一观点,因此,他的创作作品就很好的体现了中国抽象画的精髓。其中《雨过岚新图》这一作品就是很好的体现,这些作品都没有相同的,色彩随心的泼洒在画纸上,与整个画面交融,都具有了很强的抽象色彩并且浑然天成。
四阳刚大气之美
张大干能穿针引线也有大气一面,雄浑大气,墨汁飞洒是他泼墨山水画的有一特点。之前,著名的作家对张大千的一幅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指出:“如果说景物的话,尤为的壮观,美轮美奂;如果谈及蕴意的话,将情感寄托在山水之中,表达了其对祖国的缅怀之情。如果要进行这样的作品创作,并且要将作者的感情包含在作品之中,并表到思国之情,之非常的困难,并不是一般的作品能够做到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作者应该具有广阔的胸襟以及具有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张大千作品具有的特点被叶浅予先生这一段话描绘的淋漓尽致。在中国,对于绘画而言,主要的观点就是作品要具有一定的气势,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阳刚美的特点,在唐代以前都是这么理解的,在宋代,随之人文画的不断进步,因为当时的国情把“阴柔、静、净”一类的作品奉为了座上宾,并且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是在我国的绘画进程中,出现了很多的著名作家,他们都具有一定的阳刚之气。例如黄宾虹、齐白石、吴昌硕、等。在青年运动之后,张大千等很多的作家将中国画发扬光大,改变了所有认识对中国画的认识,这种骄奢淫逸的绘画风格是没法使民族振兴的。对于阳刚风格的作品而言,这一艺术风格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对改变当时画坛风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对泼彩艺术的影响
对于泼彩画而言,由于张大千先生长时间居住在国外,在这期间,他仔细研究了中国传统的创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从而创造出了新的创作方式。不仅在驾驭笔、墨、色、水、纸等方面达到了传神于无形的境界,不仅如此,还在一定程度上给后来的创作者提供了一定的创造基础。
这种创作方式主要步骤是:
(1)选取需要的颜料,并在调色板上将选定的颜料调至相应的浓度;
(2)将调好的颜料泼洒在准备好的画纸上,利用颜料自然流淌渗化的这一特点,在这基础上,将要创作的画的整体结构呈现出来;
(3)通过色彩的渗透的相关原理,形成一定的纹路以及想要的画面;
(4)用画笔将以上的画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从而完成一幅完整的画;
这种创作方式有一定的缺陷,因此,通常要经过一定的调整,合理的安排布局。
这一创作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进行创作的一种手段,这不是仅仅只是在纸上随性的乱泼,而是应该在创作之前进行一定的构思,什么部位泼什么样子色彩,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泼墨,最终的效果应该是怎样的,在之后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一定的调整,这些在创作之前都应该有一定的构思。除此之外,在进行泼墨的时候,不是乱泼,而是在这一时期,用一定的方法将泼墨进行一定的引导以及调整,这样才能够将构思的效果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的处理,进行局部的调整,在泼墨不应该渗化的地方,要用一干净的纸将其吸干,同样,需留下来的地方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固定。
在绘画的过程中,还要呈现一定的色差。同时,在泼墨过后没有达到色彩的要求,感觉太淡,又或者在某些地方需要将色彩做出一些改变,那么可以再次泼墨,如果感觉还不行,可重复操作。在这一环节,要求创作者具有一定的技巧,在这期间,不能破坏了绘画的损坏,同时还要注重色彩的变化以及明暗的对比程度,要顺其自然,迅速的完成这些操作。
参考文献
[1]萱草园主人.《艺术品市场》[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期.
[2]刘昱午.《寻根》[M].安徽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3版.
[3]杨芳.《丝绸之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4期.
[4]杜文.《收藏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03版.
[5]马金梅.《丝绸之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期.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