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以陈曼摄影创作为例

 摘 要

我们生活于快速发展的信息化年代,摄影艺术形式和表现技法日益更新,传统的摄影方式也在在这个年代下逐渐被取代,各种依靠灯光造型和后期处理技术的商业摄影得到了广泛关注。商业摄影的门类众多,而其中人像摄影是商业摄影中的重要分支,商业摄影和人像摄影的快速融合,更是衍生出商业人像摄影这一特有的摄影领域。为了追求商业人像摄影的多重视觉表现形式,摄影师逐渐依靠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后期处理技法,以求增强商业人像的多元化表现与视觉创新力,这些都要求摄影师对于自己的摄影作品要有着更高层次的思考。

商业人像摄影的呈现风格可以综合体现摄影师的审美造诣和自身艺术风格,模特可能不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镜头表现,但是作为一个摄影师,他需要具有捕捉模特真实表情和瞬间情绪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摄影中充分展示其魅力。我国优秀的商业人像摄影师有很多,而陈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她成功的将她的作品融入到了商业摄影中,她的作品充满了后现代摄影风格,她善于运用后期处理技术打破自然空间的局限性,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以她的作品一经出世,便带给了人们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魅力。但也因为过于依赖后期让她的摄影道路饱受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陈曼的出现,促进了中国传统人像摄影与商业摄影的结合与发展。

  关键词:陈曼;商业摄影;人像摄影

 引言

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人们对于新事物追求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当代中国商业人像摄影的兴起是外部和内部原因相结合的产物,外部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内部原因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效应的有效推动,国内出现了很多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摄影机构,而这其中的摄影机构和摄影师成为了商业人像摄影的主要推动力量。

近年来,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双向发展,摄影的目的与作用也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摄影从原来单纯性的纪实与记录向更多商业化的用途转变,摄影发展早期阶段的胶片技术越来越小众化,而依靠快速成像的数字化摄影技术与后期处理手段被越来越多的摄影师所推崇,这是一个跨时代的变化,摄影的艺术品质也在发生变化。商业摄影是摄影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运用前期摄影与后期处理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赋予照片商业与艺术的双重属性,商业属性要求作品具有传播和宣传商品价值的作用,从而实现摄影在商业传播与广告宣传领域的作用与价值。另一方面,艺术属性又要求作品具有艺术表现力和审美特征,从而提高品牌价值。伴随着现代商业摄影对艺术表现力的更高要求,摄影师更多的会依赖后期制作技术,打破空间的局限性,赋予照片更广的想象空间,带来视觉上的震撼享受。因此,商业摄影创作需要寻找其中的平衡点以实现商业属性与艺术属性的双重作用。

商业人像摄影通常具有以下特征,其中包括独特的摄影本体语言、独特而简练的戏剧性情节、展现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独特理解以及强烈的视觉冲击。伟大的人像摄影作品深刻地记录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是悲伤或是喜悦,或是思索或是呐喊,所以这样的摄影作品才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近年来,随着一批极富艺术表现力的青年摄影师对商业摄影的突出贡献,使得目前的商业人像摄影正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商业人像摄影是一个好的摄影师的摄影艺术价值的体现,同时,它也是摄影中很重要的部分,而陈曼的摄影作品在商业人像摄影中就做得很成功因此,本文以陈曼的商业人像摄影为例,研究商业人像摄影在现代拍摄技术中的应用。

 1商业摄影现状研究

  1.1国内商业摄影现状

在数字影像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定位商业摄像在摄影界的价值,如何让外界支持这个形式的摄影是我们现在所需要解决的难题。摄影不再是简单地通过按下快门直接截取图像的简单记录形式,而是具有艺术和商业双重属性双重价值的有效手段。随着设计理念的逐步完善,摄影技术的便捷性,以及社会对视觉冲击和图像理念的需求,两者之间的多重交集、相互依存已经成为现今社会的一种趋势[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国内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共同体变得密不可分。激烈的商业竞争势必会给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强大的推动力。广告市场作为文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竞争为广告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上海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2011年上海广告产业发展“世博会”后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15.9%),上海工商部门登记,数据显示在2011年底,上海广告业务单元58560户,同比增长10997户,增长23.1%,共计20111177.8亿元的广告收入[2]。广告仍然以视觉传达为主要的呈现方式,而商业摄影作为宣传广告产品的媒介,具有直观性与真实性的特点,所以被越来越多的摄影师所采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国内商业摄影市场的发展空间。

商业摄影在中国仅仅发展了一二十年,从商业摄影的范围角度来看,其中包括广告摄影、工业摄影、文化传播摄影、民生摄影等等。由于扩大市场需求,商业专业摄影产业也逐渐增加从业人员的数量,许多外国摄影师继续进入中国市场[2]。同时,国内的商业摄影师也以强烈的市场占有率占据着主导地位。有了如此强烈的市场需求,摄影师们再也不会坐视不管了[3],因此许多商业摄影机构与摄影工作室应运而生。如图1.1-1.2所示。

79a8231adb1436793896890100a22cd0  图1.1葆春摄影机构(1)

0ddd9eac735b82debcb255da144a8bb2  图1.2葆春摄影机构(2)

1.2国外商业摄影现状

20世纪初在X,商业摄影的表现风格比较单一和直白,只是作为文字说明辅助的一种图像,此时的摄影和绘画的关系还没有区分明晰,摄影在一定程度上依然脱离不了绘画美学的制约。商业摄影风格的改变主要受到技术发展的影响。当一种技术发展成熟时,它自然会促进艺术风格的演变,而摄影本身就是技术的产物,所以商业摄影风格的演变会更多地依赖技术。客观主义的写实风格也是当时时代语境的一种体现,没有夸张的视觉语言和奇特的创意点子,只是为了更好地呈现产品特色。

商业摄影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入理性发展时期,那些夸张式的极端创意被理性的真实和高级的幽默所取代。而到了80年代,奢侈品跃上潮头,又重新焕发出各种摄影表现手法。在整个商业摄影领域,多元化的视觉语言侵占各大广告版面。遥望20世纪初的商业广告摄影,此时此景绝对是早期商业摄影始料未及的。如图1.3-1.5所示。

图1.3Craig McDean摄影作品(1)

285bd7f526bd3b27e080a1becd002c31a2a8947e24ac17ddabb21655d185c1eb  图1.4Craig McDean摄影作品(2)

2b85be68febb0a90cc682b90f892248a  图1.5Craig McDean摄影作品(3)

 2商业摄影的创作风格

  2.1商业摄影的特征

商业摄影是一种商业活动,它为商业整体目标服务,是一种图像符号信息传播手段,以图形的方式提供商业信息。一般来说,商业摄影的创作过程如同听命制片人要求的编剧,首先要根据客户提出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构思,确立表现的目的,选择拍摄和制作手法,创造选定的意境效果,最终让客户满意。商业摄影的艺术性尤其表现了很多特殊性,比如:清晰性、夸张性、时尚性等,不同的摄影师会有属于自己不同的创作风格,下面我以陈曼为例,介绍当今她的商业摄影的创作风格。

陈曼,出生在北京,她的母亲是一名医生,父亲是一个设计广告牌的老师。他们住在北京前门大栅栏的小巷里,在她的童年生活里感受到了最纯粹的老北京文化,从小受父亲影响,她两岁便开始进行绘画类专业的研究,她童年时期赢得了许多艺术奖项,在两到三岁的时候她开始用绘画来写日记,这些生活经历对陈曼未来的时尚摄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

1999年陈曼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的戏剧舞台设计专业,2001年,陈曼放弃了让别人羡慕的到中央戏剧学院学习的免试资格,再次选择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录取,在这里完成了两年的基础课程的学习,如果说戏剧学院的生活是一所标准的大学,那么美术学院则是一个更符合社会的“工作室”,这也成为了陈曼事业的起点[5]。

陈曼最开始接触的艺术是画画,她天赋很高,保送到中央戏剧学院。在中戏的陈曼觉得一切和自己想要的相距甚远,于是她毅然在一年后决定复读,这才有了后来中央美院毕业的陈曼。如图2.1-2.3所示。

46a73da6b4d2b45f5afa8e83b0b89047  图2.1 陈曼肖像(1)

 

dd7c45bc807ed74d8c0a20ba88d8d307

图2.2 陈曼肖像(2)

00922e970ed1d32c5ff505b0a230017b  图2.3 陈曼肖像(3)

 2.2陈曼在商业摄影的创作风格和影响

陈曼是一位年轻的女性摄影师,在中国时尚摄影圈刮起了强烈的热潮,她拥有自己的工作室,日常工作是为很多明星拍照,被VERSACE、CHANEL等一线时尚品牌看中,也给《ILOOK》、《时尚》等杂志大刊拍封面。

早期的陈曼是摄影界的异类,当时的摄影界极度排斥后期修片,认为经过电脑修片的摄影都不能称之为摄影。而陈曼不同,非常注重后期修片,与先锋《视觉》杂志合作的系列封面,让陈曼迅速有了知名度。

在那个时期,陈曼的摄影风格受到了很多争议,她的作品过于科幻和偏向后期制作,但是当时的摄影风格还趋于传统,更注重人物本身的色彩,但在陈曼的作品中,她更偏向借助后期色彩的制作而弱化了本体,很多人并不能接受这样的照片。由于设计的超写实表现,陈曼的形象对传统商业形象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6]。对于这种“破坏性”的视觉效果,使企业和观众都有一种恐惧和新奇感,但陈曼最终还是如愿以偿地保留了自己的风格,所以陈曼最后才能得以在摄影界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如图2.4-2.8所示。

b5c4f7b5861b26ebcb5f28172a2d229c  图2.4 陈曼商业摄影作品代表作(1)

362f78529339e0a5ada51c3d3fbfe2e1  图2.5 陈曼商业摄影作品代表作(2)

93616a6d320816a1137968c2c6ab3104  图2.6 陈曼商业摄影作品代表作(3)

3285e3fa633c3b1d9db937963396579b  图2.7 陈曼商业摄影作品代表作(4)

41cf66a3c4eb9b90f9995713cc9113ec  图2.8 陈曼商业摄影作品代表作(5)

 3人像摄影的创意表现形式及重要性

  3.1人像摄影的创意表现形式

当今社会是一个商业化的时代,不管是产品的设计还是营销渠道的设计,都需要创意,创意甚至成为一个产品能否占领市场的关键。简单地说,“创意设计是由创意与设计两部分构成,是将富于创造性的思想、理念以设计的方式予以延伸、呈现与诠释的过程或结果。”对于人像摄影来说,应能在真切地描绘与刻画出被拍摄者的形和神的同时,又能够传达出摄影师的拍摄理念,这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创意设计。如果人像摄影中图片的色彩,构图以及元素的搭配,能给人很强烈的视觉感受,还会让人过目不忘,这便是创意设计所传达出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就如国内当代女摄影师陈曼,她艺术形式不同于其他人,她同时打破了传统摄影对于画面元素表现的限制,将拍摄思维向设计化转变,由传统的人像摄影到把各种矢量图形放在一幅画中,提高摄影艺术的视觉表现力,让照片的风格化得以更丰富的体现。在陈曼摄影的第一阶段,她的图像呈现出一种由矢量图形带来的错觉。这种风格在第二阶段大大减轻了它的份量,但它仍然存在,比如面部化妆的后期造型和皮肤纹理的变化[7]。到第三阶段更多的是色彩与元素的融合,至于空间感的表现需求慢慢减弱下来。陈曼自己也说过,软件和相机永远只是工具,如果你不能控制它们,你就只能成为特技的跟随者,永远无法站起来[8]。如图3.1-3.6所示。

c5be15c15bf16d390b1a9689d131c864  图3.1 陈曼矢量图形错觉摄影(1)

49f1067e3a875cb39e0261bf9d2a4a12  图3.2 陈曼矢量图形错觉摄影(2)

e60f33b2e4b3b538c31bb7a4867d6c22  图3.3 陈曼矢量图形错觉摄影(3)

dbd2ce3e2968bdb78c4ed16dda88ea51  图3.4 陈曼矢量图形错觉摄影(4)

c46e62f7f343979093757f7ecac79cbb  图3.5陈曼矢量图形错觉摄影(5)

1e502883598f0439b0022b8d8bc3248a  图3.6 陈曼矢量图形错觉摄影(6)

 3.2创意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人像摄影领域中创意设计的地位愈来愈高,创意设计在人像摄影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创意设计可以帮助摄影师刻画被摄者真实的内心世界。人像摄影不只是简单的人物形象再现,而是一种伴随着摄影师创意发挥而体现的,还应揭示被摄者的内在性格和精神面貌,这对于当代人像摄影起着很重要的影响[9]。据此,可以将人像摄影的基本要求概括为三个层次:正确表现外形特征、正确揭示性格特点、正确把握时代精神。如果摄影师在创作过程中加以创意设计,让原本普通的照片更具特点,把整幅照片的水平由仅表现外部特征的层次,提升到揭示其性格特征和把握时代精神的层次上,并且能够让被摄者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更加鲜明,那么这张作品就很容易真正达到“形神具备”[10]的境界,让观众更能深刻的体会到照片的内涵。如图3.7-3.9所示。

0c3039a2a5d07b559487819c5660e83c  图3.7 陈曼:2003-2010年作品集(1)

c554e7c4603d538861e54b2b4ed910ca  图3.8陈曼:2003-2010年作品集(2)

d911b9870cc287379cb7a74524ca5f8a  图3.9陈曼:2003-2010年作品集(3)

 4人像摄影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

  4.1人像摄影的意义

摄影能记录世界,让千变万化的事物静止。人像摄影则是被拍照者本人的肖像,它可以记录被拍者当时的表情色彩,摄影的发展路线对商业摄影的发展路线有着必然的指导作用。

人像摄影的意义在于能够带动情感,让观众具有思考。以陈曼为例,她的成功得益于她独特的视觉视角和对图像的敏锐观察,以及对审美形式的独到见解。正是这种独特的影像思维,使她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达语言和思维方式,这也是商业摄影行业中摄影师所追求的创新。摄影作为沟通的媒介[11],本身就是向公众表达,而商业摄影是摄影的一个分支,不仅仅是一种表达,还要求摄影师掌握商业和艺术的两个组成部分,其中,缺乏创造力是许多摄影师在商业摄影中缺乏艺术表现的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摄影师缺乏商业摄影的正确认识和有着错误思想,他们反对现代主义趋势的不同集成,同时他们觉得业务不需要具有艺术性,也不需要维护艺术的“纯度”等等[12]。但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纯商业形式并不只是对商品探索,比如西方流行运动使欧洲和X的商业摄影师开始应用有艺术表现力的大片[13],商业摄影中商业和艺术表现力是分不开的,要把人像摄影和商业摄影相融合,才是人像摄影的意义。如图4.1-4.5所示。

2aec71756a3f0ab8f37505bacf4dcfa7  图4.1陈曼人像摄影作品代表作(1)

017fb91fb2ad316f0580b0741262c624  图4.2陈曼人像摄影作品代表作(2)

3f85a1f3919d4f13449e4a8e8c2756bc  图4.3陈曼人像摄影作品代表作(3)

c1c330cc57be56dc92041f34bbef2fb0  图4.4陈曼人像摄影作品代表作(4)

2729ea76b56988bc5880a0de2b76a1e6  图4.5陈曼人像摄影作品代表作(5)

  4.2人像摄影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人像摄影在中国起步较晚,透明的现代理论尚未达到饱和,由于当时现代主义很快就来了,所以在中国,摄影师一直做的是外国图像形式的剽窃行为,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的形式概念。在这个时候,商业摄影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在广告中的比重逐渐增加[14],传统的现代主义认为艺术不能与其他类别相结合,为了维护艺术的纯粹性,那些批判理论家以现代主义为骄傲,把商业和艺术完全对立起来。但在现在,我们要将后现代主义理论融入在商业摄影中,并且将各种艺术形式聚集在一起,使艺术和商业慢慢融合,这种融合也是一种中国形象的转型[15]。

商业人像摄影的主要目的是向消费者传达商业信息,只有从商业目的的基础出发,注重艺术表现[16],才能使商业人像摄影具有更多的视觉感染力,达到传播商业信息的目的。商业人像摄影的商业属性在创作过程中更直接地为受众服务[17],但这种直接性又限制了摄影师发挥的空间,这正是商业摄影所需要解决的难题,因此,摄影师将抽象的主观心理物化就显得尤为重要[18]。这里的主观心理空间是一个由摄影师自己的情感、意境、志向和兴趣组成的世界,在摄影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19]。现如今,在摄影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像摄影对商业、新闻等领域产生了推动作用,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0]。如图4.6-4.10所示。

17137787433af64beffbb090af0eb31b  图4.6 陈曼作品《人像》表情的纹路(1)

8047bc0f1b48e9a9eaf3f527908d72e3  图4.7 陈曼作品《人像》表情的纹路(2)

2897d29e205c88794f0e038950ab0570  图4.8 陈曼用华为p10 plus拍摄(3)

7a374319246a7c1d7d97b56d8f30fb49  图4.9陈曼用华为p10 plus拍摄(4)

701b79e85278dd6bbffe78b4a0e41155  图4.10陈曼用华为p10 plus拍摄(5)

 结论

在当今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商业影像的发展越来越快,商业摄影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在整个广告系统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陈曼的人像摄影是成功的,她的作品有更深层的内容,如外国摄影师艺术表达的意义、中国元素的含义、旧的图像时代等等。特别是她近年来的照片,老北京的气息越来越浓厚,具有强烈的中国风。同时,与国外摄影师相比,陈曼的作品更多的是通过模仿和融合来创造,这正是一种后现代的表达理念。这一点上,陈曼从艺术家的角度发现了人像造像中美的意义,整理出美的形式感,然后进行各种创作。每一组照片都被商业化,每一组照片也是一组艺术品。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时代文化转折点的转换,是文化中质量与数量的相互作用。经过百家争鸣之后,自我意识必然会从外部意识中剥离、融合和重新出现。从侧面看,陈曼的形象在中国商业摄影的发展中呈现出一种现代主义的表现趋势。她将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现代摄影艺术表现很好的相融合,并关注艺术的表达,使图像在视觉上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她的创作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贝,陈曼. 将自我表现进行到底的时尚摄影师陈曼[J]. 美与时代(上半月), 2008(09) :86-87

[2] 郑虹. 摄影的历史[M].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9:3-5

[3] 陈贞旭. 浅谈中国时尚摄影的生存现状[J]. 摄影艺术交流:2011(11):45-47

[4] 王小丽. “陈曼式”美学[J]. 东方艺术, 2011(09) :128-131

[5]许行行. 直觉与艺术——陈曼摄影语言风格的学习与探究[J]. 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11(11) :32-36

[6] 张幸. 人像摄影的创意和表现手法[J]. 大众文艺, 2016(016) :178

[7] 李强. 摄影画面要素解析[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1.7:20-23

[8] 吴双. 论摄影中的新兴产业——淘宝摄影[J]. 艺术科技, 2015(02) :228

[9] 金卓. 浅析商业广告摄影的创意与表现[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8) :142-144

[10] 韩程伟, 朱良靓. 人像摄影案例解析富有创意的用光方法[J]. 照相机, 2010(11) :70-72

[11] 吴丹. 试析商业广告摄影中的商业性和艺术性[J]. 金田, 2011(09) :99

[12] 林路. 女性摄影XXX[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3:12-20

[13] 苏盛鑫. 人像摄影用光实战指南[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5:45-60

[14] 孙家迅,刘亚夫,张楠. 商业摄影用光[M]. 英国: HarperCollins UK , 2012:90-110

[15] 黄丽娜. 摄影师陈曼:无他,但职业尔[J]. 西南航空田, 2009(02) :21-23

[16] 陈绘. 论商业摄影的创意构思[J]. 现代视听, 2009(06) :71

[17] 郁剑. 商业摄影的审美心理[J]. 中国摄影家, 2007(08) :45

[18] 刘冰. 商业摄影的实用性与艺术性[J]. 艺术科技, 2011(02):85-86

[19] 洪铭. 浅析摄影的商业性、艺术性及价值[J]. 艺术与设计, 2011(04) :28

[20] 黑尔格. 摄影美学[M]. 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5:2-17

 致谢

时光匆匆,在论文写作的结束之时,才发现四年时间已经过去了。这段时光让我学习到了更多,知识变得更多,生活自律性更高。

在这里我首先感谢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以及在论文写作中孜孜不倦的指导,老师的教诲使我终生难忘。我对学校的指导老师们致以最真挚的感谢,谢谢各位老师的辛勤培育。

感谢我的父母这些年来对我的鼓励、教诲以及生活上的资助和照顾,感谢老师同学们在论文校对过程中的帮助与大力支持,感谢我可爱的同学们四年的陪伴!

人像摄影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以陈曼摄影创作为例

人像摄影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以陈曼摄影创作为例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6月1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8838.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6月12日
Next 2023年6月1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