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护生灾害应急知识及护理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本科实习护生灾害应急知识及护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不同护理院校174名本科实习护生并对其灾害应急知识和护理能力开展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结果 本科护生应急知识得分为11(9,13)分,心肺复苏相关理论知识得分最高,是否参加灾害救援、是否听说过“灾害护理”名词和是否具有灾害应变准备力影响本科护生灾害应急知识得分;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总均分为(3.56±0.55)分,是否轮转急诊科和是否参加应急演练影响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灾害应急知识及护理能力都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提高。建议 实施规范化灾害培训,优化应急演练方式,完善灾害护理学相关知识,建立灾害护理学系统化教学体系,提高本科护生灾害素养,以此提高其灾害护理能力,促进我国灾害护理事业发展。

[关键词]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灾害救援;灾害应急知识

1.前言

近年来全球灾害频发,给人类的生命和环境安全形成了严重威胁,造成全球范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我国疆域辽阔,灾害发生分布广、类型及次数多且往往造成严重损害[1]。灾害护理又称灾害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在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导致的灾害性损害条件下实施紧急医学救援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的学科[2]。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和发展,也反映了世界各国对提高灾害的应对力的重视。护理人员作为灾害救护的主要成员之一,其作用贯穿着整个灾害救援活动中[3]。同时其灾害救护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伤员的生存率以及救援的成功率[4]。而本科护理实习生作为护理队伍的新鲜血液,未来护理事业的中坚力量,其灾害护理能力也直接影响着今后灾害救护的效果。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本科护理实习生灾害应急知识情况及其灾害护理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措施,以期望有目的性提高本科护生灾害应急知识储备能力及其灾害护理能力。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20家三级甲等医院2020届的174名本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参与问卷调查的时间顺序进行编号。

2.2方法

2.2.1调查工具

2.2.1.1一般资料问卷

包括受调查者性别、年龄、所在院校全称、所在院校类型、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为全日制本科、生源地类别、实习医院全称、临床实习时间以及是否轮转过急诊科、是否经历过灾害等相关经历。

2.2.1.2灾害应急知识

采用赫继梅的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紧急救护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相关部分[5],包括心肺复苏、创伤急救处理、院外转运、现场急救等内容。共20道题,答对一题计1分,多选题错选及漏选不计分,此部分问卷满分20分。分数越高,表明灾害应急知识掌握得越好。

2.2.1.3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

采用杨美芳的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问卷[6]进行调查。该问卷的Cronbach’sа系数为0.965,具备良好的信效度。问卷包括身心素质、实践技能、理论体系3个维度,共47个测评条目。各维度取均分进行比较。得分越高表示对应维度能力越强。

2.2.2调查方法

本研究使用统一指导话语向受调查者说明该研究调查的目的及意义。通过线上匿名填写方式发放问卷。本次调查共收取176份问卷,其中174份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9%。

2.2.3统计学方法

问卷根据填写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采用IBM 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均使用描述性分析。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进行本科护生灾害应急知识和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在不同经历下的差异比较。

3.结果

3.1基本情况

3.1.1本科护生的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调查174名本科护生,年龄范围在20-25岁(21.99±0.89)。其中女性160名,男性14名。有68名本科护生来自城镇,其余106名来自农村。参加此次调查的本科护生来自中山大学新华学院(85.1%)、南方医科大学(6.3%)、桂林医学院(4.0%)等9个院校,都为全日制本科。参加此次调查的本科护生分别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19.0%)、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16.1%)等20家广东省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实习轮转。

3.2本科护生灾害应急知识各题得分情况

表1本科护生灾害应急知识各题得分情况(n=174)

应急知识题目 回答正确例数 百分比(%)
基础生命支持 71 40.8
胸外按压部位 144 82.8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单人抢救成人) 149 85.6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双人抢救成人) 96 55.2
心跳骤停的早期判断 18 10.3
疑有颈部损伤,不宜采用的开放气道方法 118 67.8
不正确的止血带止血方法 102 58.6
动脉出血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120 69.0
绷带包扎的正确方法 50 28.7
急性创伤性休克最常见病因 45 25.9
喷水农药中毒首要护理措施 96 55.2
安眠药中毒洗胃首选 64 36.8
煤气中毒现场首要护理措施 127 73.0
烫伤后皮肤发红,水泡属几度烫伤 131 75.3
烫伤现场首先要做 120 69.0
脊柱损伤正确搬运方法 145 83.3
脑组织膨出不正确的护理方法 136 78.2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首要急救措施 52 29.9
不宜立即转运的病人 97 55.7
现场救治措施中正确的是 22 12.6

3.3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得分见表2

表2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得分(n=174)

项目 得分(分,`x±s)
理论体系 3.05±0.31
实践能力 3.15±0.30
身心素质 3.83±0.51
总均分 3.56±0.55

3.4不同经历本科护生灾害应急知识得分和灾害护理能力总均分得分比较见表3

表3不同经历本科护生的灾害应急知识得分【M( p25,p75)分】和灾害护理能力总均分【(`x±s)分】比较

项目 选项 人数(%) 灾害应急知识

得分

ZP护理能力

总均分

tP
是否听说过灾害护理156(89.7%)11(10,13)-3.0940.0023.87±0.550.3550.723
18(10.3%)8(7.75,12)3.82±0.53
是否经历灾害74(42.5%)11(9,13)0.7820.4343.95±0.571.6810.095
100(57.5%)11(10,13)3.81±0.52
是否参加灾害培训94(54.0%)11(9,13)0.3640.7163.90±0.590.9170.361
80(46.0%)11(10,12.75)3.82±0.49
是否参加灾害救援122(70.1%)10(8,12)3.2070.0013.93±0.561.9490.058
52(29.9%)11(10,13)3.72±0.49
是否参加应急演练33(19.0%)11(9,13)-0.7560.4494.06±0.672.3380.021
141(81.0%)11(9,12)3.82±0.51
是否轮转急诊65(37.4%)11(10,13)-1.0630.2884.03±0.533.1630.002
109(62.6%)11(9,12)3.77±0.54
是否拥有灾害应变准备力50(28.7%)10.5(9,12)2.1340.0333.94±0.611.0820.281
124(71.3%)11.5(10,13)3.84±0.52

4.讨论

4.1本科护生灾害应急知识有待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护生灾害应急知识得分为11(9,13)分,说明本科护生灾害应急知识处于不及格水平,结果与陈霞等[7]的调查结果类似。如表1所示,本科护生灾害应急知识答对人数最多的前三题分别是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单人抢救成人)(85.6%)、脊柱损伤正确搬运方法(83.3%)以及胸外按压部位(82.8%)。说明此次参与研究的本科护生心肺复苏相关理论知识掌握较好。这可能与目前本科护生灾害应急知识来源有关,一方面,本科护生在学校所学习的急救理论多来源于急危重症护理学,且多以章节形式出现[8-9],而且急危重症护理学多集中于个体护理,这与灾害现场救援存在着很大差异[10]。而另一方面,本科护生的临床教学中,与其他学历的护理实习生一样,着重在帮助他们减少在校学习的护理理论与护理实操中的差异,尽快适应临床,做好临床常规护理。在目前本科院校设置课程上,急危重症护理学和灾难护理学多设置在大三的课程上,这与灾难护理相关知识学习难度大,涉及其他多科目基础知识有关,太早开设课程,不能使本科护生很好的吸收和加以运用有关。因此,在进行灾害护理理论教学的时候,应注意理论联合实际,可适当结合模拟教学如情景模拟教学[11]、虚拟现实(VR)[12]等方法,来帮助本科护生对灾害应急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此提高其灾害护理能力。同时,护理本科生应认识到自身知识面的不足,意识到灾害护理灾害救援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利用课本、书籍、网络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灾害应急知识储备。

4.2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的总均分为(3.56±0.55)分,处于中等水平。与陈永惠等[13]研究结果一致。此次研究中,本科护生身心素质维度得分最高,说明其拥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来应对灾害;而实践技能维度得分高于理论体系维度,则可能与本科院校增加操作课程安排,以及本科护生进入临床轮转实习之后,实践技能能力有所提高有关;理论体系维度得分最低,则可能与目前护理教育缺乏对应的系列课程有关。我国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14],才认识到灾害护理学教育的重要性,而目前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主要源于院校教育的培养。但时至今日,我们仍未建成完整的系统的灾害护理体系,灾害护理课程仍然只在少部分本科院校开设,这也导致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未得到很好培养[4]。李玉乐等[15]学者提出开展灾害护理相关教育应选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及方法,例如理论学习法、案例讨论分析法、PBL教学法及观看视频等。培训方法应以现场模拟演练为主[16]。因此,护理本科院校应意识到自身在灾害护理学的建设及发展中的作用,重视灾害护理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运用现场模拟演练的培训方法,建立全面化系统化灾害护理教学及培训工作。

4.3影响本科护生灾害应急知识得分的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是否听说过“灾害护理”名词、是否参加灾害救援和是否具有灾害应变准备力的本科护生灾害应急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与曹莹等[17]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与本次研究人群为本科护生,未考虑不同学制的实习护生差异有关。听说过“灾害护理”名词的本科护生灾害应急知识得分较没听说过“灾害护理”名词的高。这可能与听说过“灾害护理”名词的本科护生对灾害应急知识了解较多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未参加过灾害救援的本科护生灾害应急知识得分比参加过灾害救援的高。这与石岚[18]的研究结果不同,有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存在一定误差有关。因此我们也需要重视参与灾害救援对丰富本科护生应急知识储备所起到的作用。本研究中仅有33名(19.0%)本科护生参加过灾害救援,仍有81%的本科护生未有机会参与到灾害救援中。这体现出本科护生参与救援的机会少。考虑到灾害救援对救援人员素质要求高,且灾害护理工作涉及院前急救护理、外科护理、重症监护等多护理分支学科[19],而本科护生缺乏救援经验,因此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灾害救援中。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本科护生的灾害应急知识,丰富其灾害救援和灾害护理知识储备,我们应做到在学校教育及临床课堂上,帮助本科护生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并重,才能增加本科护生参与到灾害救援的机会。

本研究中仅有50名(28.7%)本科护生认为自己具有灾害应变准备力,说明本科护生对自身所具备的灾害救援和护理能力认可度较低。这与曹莹[17]的研究结果相同。这可能与本科护生缺乏相关灾害应急知识而导致自信心不足有关。灾害应变准备力作为本科护生应对灾害事件时对自身具备的灾害救援和护理能力的客观评价,反映了其应对灾害的生理和心理素质[4]。灾害应变能力越高,所具备的灾害应急知识掌握越好。因此,建议在学校学习和临床实习期间,运用灾害护理课程、灾害相关培训、应急演练等方法,提高本科护生灾害应急知识的同时,重视本科护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在相关的人文学科例如护理心理学上,帮助其增强自信心和提升应对灾害的自我调节能力。

4.4影响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的因素

本研究结果中,是否轮转急诊科和是否参加应急演练的经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轮转过急诊较未轮转过急诊的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总均分要高,参加过应急演练的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总均分比未参加应急演练的高。这与张文奕等[4]的研究结果略有不同,可能与调查地域不同有关。参加此次问卷调查的174名本科护生中,仅65名轮转过急诊,占37.4%,轮转率较低。而陈永惠等[13]研究显示,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总体高于本科护生。由于医院在轮转科室安排上考虑较多,特殊科室例如急诊科、手术室、监护室等都无法在为期八个月及以上的实习期间内保证每名实习生进行轮转。但我们不能忽视轮转过急诊科对提高灾害护理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为了提高本科护生的灾害意识以及灾害护理能力,应合理安排本科护生实习期间科室轮转,尽可能增加本科护生急诊科轮转率。

本研究结果中,是否参加过应急演练与灾害护理能力总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参加过应急演练的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总均分比未参加应急演练的要高。这与娄伟的研究结果[20]相同。本研究中有122名(70.1%)本科护生参加过灾害应急演练。而在我国,以防震防火等主题为重点的应急演练体系发展的较为成熟,遍及范围广,但仍有29.8%的本科护生表示未参加过应急演练。这也侧面体现出我国目前所普及的防震防火应急演练体系仍存在缺陷,为了更好提高应急演练的效果,应急演练的教育方式应该有所革新,教育力度也应该有所提高。因此,我们不能忽略灾害应急演练在培养和提高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灾害应急演练应该做到表演式、展示式与检验性、考核性演练结合[21],做到规范演练、日益普及,逐步提高本科护生应急演练的参与率,以此提高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

5.小结

综上所述,本科护生灾害应急知识及灾害护理能力均有待提高。因此,为了更好应对灾害频发的环境,增加本科护生灾害应急知识储备及提高灾害护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首先应针对本科护生实施规范化灾害培训[22],提高本科护生对灾害护理现状的认知。同时XX应继续改进应急演练形式,帮助本科护理院校开展以注重个人灾害应急知识储备及护理能力培养、组织超前的灾害培训及演练,打造灾害护理学系统化教学体系,以此提高我国灾害医学救援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宗晋,稿庆华,方蔚青,等.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Z].国家科委、计委、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2000.

[2]李书梅,王玚,韩金凤,等.国内外灾害护理学继续教育现状及展望[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1):3835-3837.

[3]王虹.灾害护理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03):52-54.

[4]张文奕,李媛媛,陈兰,张蓉蓉.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9,19(03):177-179+183.

[5]赫继梅.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紧急救护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技术素质要求及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

[6]杨美芳.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评价指标构建及研究[D].南昌大学,2013.

[7]陈霞,柴雪珺,姚苗,卢琦.实习护生对灾害急救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天津护理,2018,26(04):409-412.

[8]乌仁,我国灾害护理教育与培训的现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2):303.

[9]张群,童玲.我国灾害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展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05):38.

[10]杨燕妮,肖东霞,程红缨,朱京慈.护理人员参加汶川地震现场救援体验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5):5-7+13.

[11]秦芳,史蕾,方雅璇,闭晓君,代辉娟,郑薇,谢娴.情境模拟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07):524-528.

[12]Farra S,Miller E, Timm N, et al. Improved training for disasters using 3-D virtual reality

simulation.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2013,35(5): 655-671.

[13]陈永惠,王婷,王彩,王霞.合肥市某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2):54-56.

[14]戴娇娇,王玲.我国灾害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07):14-16.

[15]李玉乐,李凡,史冬雷,冯秀敏,刘爱辉.我国灾害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01):115-118.

[16]吕芳菲,毕怀梅,赵洁,郭趣,傅映平.本科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05):346-349.

[17]曹莹,方慧姬,刘玉蓉,杨航,王冬华.实习护生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的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15,29(23):2840-2843.

[18]石岚,何进椅,简钢仁,喻海燕,黄平辉,金爽.福建省紧急医学救援队护理队员灾害护理能力的现况调查[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7,5(12):666-670.

[19]许树强.关于XXX灾害护理工作发展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07):868-869.

[20]娄伟. 医学院护生对灾害护理的认知现状及医学院校开设灾害护理相关课程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辽宁医学院,2011.

[21]王庆伟,李雪峰.我国应急演练开展现状综述[J].中国减灾,2019(23):18-21.

[22]Si-Mu Li,Xiao-Rong Li,Dan Yang,Nai-Wei Xu.Research progress in disaster nursing competency framework of nurses in China[J].Chinese Nursing Research,2016,3(04):154-157.

致谢

论文的写作,是四年时间里的最后一次系统的学习。在论文写作的字斟句酌过程中,真正将过去四年对专业的一知半解和所学的分散的知识点转化为准确且为自己所用的知识。因此在我看来,论文的完成既是一次考验,又是一次收获。

在整个四年学习过程中,我不仅仅收获了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学会如何思考、实践、表达,以及战胜自己。很庆幸在这段时光中所遇到的恩师益友,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和指引,让我在诸多方面都有所成长。感恩四年里留给我的这笔宝贵财富,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都将使我受益匪浅。

再次,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导师陈玉平老师!感谢老师从开题报告、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再到论文写作对我的指导和帮助!在为期半年的学习和研究中她都给予非常专业和悉心的指导,我也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了丰富的学养、严谨的作风、求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和专业的风度,让我看到自己在护理科研上的不足,也让我产生了向上学习的动力,这些都是我前进路上的动力和标杆。也特别感谢我的辅导员陈壮艳老师,在过去四年里,无论是学业还是生活对我的悉心照顾!

其次,感谢四年里的同窗好友,一直以来在学习中互相沟通和帮助,在生活中的包容、理解和鼓励,我也同样从你们那受益良多。

感谢家人,感恩之情非言语能表达。

导师的教诲,同学间无瑕的友情,家人深切的期望,都是我今后人数道路中不断前进的最大动力!

附 录

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问卷

亲爱的同学:您好!感谢您参与关于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的问卷调查。为了保证调查的科学性,请您在回答问题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本测试仅用于科研,不做其他用途,请您不必顾虑,如实作答。本测试没有时间限制,但对测试题目无需反复考虑,只要如实选择即可。填写完成需要五到十分钟左右。

请务必回答每一个题目,有疑问可以在问卷最后注明,不要遗漏。谢谢您的合作!

一、基本资料,请在相应的后面打勾。

1.性别 :A 男 B 女

2.您的年龄 :___________

3.是否是独身子女:A 是 B 否

4.所在院校全称:___________

5.所在院校类型: A民办院校 B公立院校

6.是否为全日制本科:A 是 B 否

7.生源地类别:A 农村 B 城镇

8.实习医院全称:___________

9.临床实习时间:第___________个月

10.是否轮转过急诊: A 是 B 否

11.是否听说过“灾害护理”这个名词:A 是 B 否

12.是否经历过灾害(灾害:一切对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人们的生命财产等造成危害的天然事件和社会事件,如 地震、风灾、火灾、水灾、旱灾、雹灾、雪灾、泥石流、疫病等):A 是 B 否

13.是否参加过灾害知识培训班、研讨会或进行过相关的继续教育课程:A 是 B 否

14.是否参加过应急演练: A 是 B 否

15.是否参加过灾害救援: A 是 B 否

16.您认为自己现有的急救知识是否能适应现场救援的需要:A 是 B 否

二、灾害护理能力部分

指导语:下面各题是对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的描述,本测试的目的是了解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现状。共有47各条目。请您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选择最符合您本人意思的数字选项。针对每一个问题都按照5 个等级进行评定:

5:代表做得很好 4:代表做得好 3:代表做得一般 2:代表做得差 1:代表做得很差

例如:您认为自己“熟悉灾害的概念”做得很好,则选择数字“5”,如果您认为“做得一般”则选择数字“3”。

项目 程度(5 表示很好——1 代表很差)
5 4 3 2 1
1.熟悉灾害的概念
2.正确判断灾害类别
3.了解灾害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4.了解灾害发生后引起的相应危害
5.拥有鉴别伤情的基础知识
6.熟悉对伤员进行准确分类的原则
7.掌握搬运的基本方法
8.熟悉搬运的注意事项
9.熟悉伤员转运顺序的原则
10.熟悉伤员转运的指征
11.掌握危重症病人常规护理的知识
12.能对医疗物资进行一般管理分配
13.能配合管理者,协助救灾人员的合理分配
14.熟悉救灾的一般流程
15.可对伤员进行初步的心理评估
16.能对伤员进行基础性的心理疏导
17.通过发放宣传册、讲座等途径向大众灌输卫生健康知识
18.指导灾民做好灾后饮食卫生和用水安全
19.指导灾民对垃圾和粪便进行卫生学处理
20.熟练操作心肺复苏技术
21.可对伤员熟练地清创、止血操作
22.可对伤员熟练地进行包扎、固定操作
23.可对不同的伤员选用与之相适应的搬运方法
24.掌握了吸氧术
25.在紧急救援情况下,可迅速进入急救护理人员的角色
26.能在救援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警觉性,及时发现环境中潜存的危险因素
27.能较快地对伤员的伤情进行评估
28.能及时发现伤员病情的变化
29.在灾害救援现场,对伤员病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0.了解检伤分类的具体标准与方法
31.可对分类后的伤员安置在相应的区域提供治疗
32.评估工作环境中潜存的危险因素对自身和伤员健康的影响
33.积极与团队人员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34.在团队中,对自己正确角色定位
35.可对与灾害有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判断、处理
36.可积极与灾民及家属沟通
37.可熟练使用心电监护仪
38.可熟练使用无菌敷料、止血带
39.可熟练使用骨折固定材料(如夹板、颈托)
40.熟悉常用急救药品的种类及具体用法
41.可熟练使用不同种类的担架
42.可熟悉特殊灾害用品的使用,如防毒面罩
43.可合理调适自身的心理状态
44.遵守职业道德,诚实,慎独
45.富于人道主义精神,充满同情心,爱心
46.身体健康,体能良好
47.自觉能尽快适应灾后工作环境

三、灾害应急知识部分

指导语:下面是灾害应急知识部分,有20道题,请您看清题干以及题目类型,选择您认为正确的答案,请仔细答题。

1.基础生命支持(BLS)包括(可多选):

⑴口对口人工呼吸 ⑵ 开放气道 ⑶ 胸外心脏按压

⑷除颤 ⑸建立静脉通道

2.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单选):

⑴心前区 ⑵ 胸骨柄 ⑶ 胸骨中下 1/3 交界处

⑷胸骨中上 1/3 交界处 ⑸ 胸骨正中

3.单人抢救成人法,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单选):

⑴5:1 ⑵ 15:1 ⑶ 30:2 ⑷ 15:2 ⑸ 4:1

4.双人抢救成人法,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单选):

⑴5:1 ⑵ 15:1 ⑶ 30:2 ⑷ 15:2 ⑸ 4:1

5.心跳骤停的早期判断(可多选):

⑴心音、脉搏突然消失 ⑵ 呼吸张口点头样 ⑶ 意识丧失

⑷瞳孔缩小 ⑸ 皮肤苍白或紫绀

6.怀疑有颈部损伤的病人,开放气道时,不宜采用(单选):

⑴仰头举颌法 ⑵ 仰头抬颈法 (3)使用吸引器清理气道 (4) 双手托颌法

7.创伤动脉出血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单选):

⑴血流急,呈喷射状 ⑵ 出血多发生在血管断裂的远心端

⑶可找到出血点 ⑷ 血色鲜红 ⑸ 出血多发生在血管断裂的近心端

8.创伤时,用止血带止血时,哪一项不正确(单选):

⑴适用于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

⑵扎止血带的部位应尽量靠近伤口

⑶止血带可直接扎在皮肤上

⑷按时放松止血带,应每隔 30 分钟或 1 小时放松一次

⑸扎止血带时,不可过紧或过松,以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宜。

9.用绷带包扎时,正确的是(可多选):

⑴包扎方向,一般从近心端向远心端

⑵包扎方向,一般从远心端向近心端

⑶绷带起端在伤口上部,自下而上包扎

⑷绷带起端在伤口下部,自下而上包扎

⑸包扎时,指(趾)端最好露在外面,以便观察肢体血运情况。

10.急性创伤性休克最常见的原因(单选):

⑴创伤 ⑵ 出血 ⑶ 疼痛 ⑷ 心力衰竭 ⑸ 感染

11.某病人在喷洒农药时发生中毒,护士到达现场后,第一步需要做的是(单选):

⑴立即除去污染衣物 ⑵ 催吐 ⑶ 简要体检

⑷留取毒物以备检验 ⑸ 洗胃

12.某病人服用安眠药自杀,洗胃液应首选(单选):

⑴生理盐水 ⑵ 1:10000 的高锰酸钾溶液 ⑶ 2%~4%的碳酸氢钠溶液

⑷温开水 ⑸ 1%的硫酸铜溶液

13.某小家发生煤气中毒,护士到达现场后,第一步需要做的是(单选):

⑴立即冲进房间,就地抢救病人

⑵穿好隔离衣,戴好防毒面具进入房间抢救病人。

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进房间先打开门窗通风,确定安全后抢救病人。

⑷将病人搬出房间,立即进行抢救。

⑸将病人移至另一房间,就地抢救病人。

14.某人被开水烫伤,局部皮肤明显发红,出现水泡,疼痛明显,您初步判断他属于(单选):

⑴I 度烧伤 ⑵ 浅 II 度烧伤 ⑶ 深 II 度烧伤 ⑷ III 度烧伤

15.对于 14 题所述的烫伤病人,现场救护应首先(单选):

⑴脱掉受伤处的饰物或衣物 ⑵ 冷清水冲洗或浸泡伤处,降低表面温度

⑶烫伤部位涂抹烧烫伤膏药 ⑷ 刺破表皮水泡,抽出渗液

⑸用干净清洁的敷料或就便器材,如方巾、床单等覆盖伤部,以保护创面

16.脊柱损伤伤员正确的搬运方法是(单选):

⑴两人分别抱头抱脚平放于硬板上后送

⑵两人用手分别托住伤员头肩、臀和下肢,动作一致将伤员搬起平放于门板担架上后送

⑶一人抱起伤员放于门板担架上后送

⑷二人用手分别托住伤员头、肩、臀和下肢,平放于帆布担架上后送。

⑸无搬运工具时,可背负伤员后送。

17.某病人发生颅脑外伤,部分脑组织向外膨出,下列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单选):

⑴注意观察病人神志、意识改变,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射等病情变化

⑵立即用无菌纱布将膨出的脑组织还纳

⑶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入 20%的甘露醇液,以降低颅内压

⑷立即给氧吸入 ⑸监测生命体征

18.某病人发生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现场急救首先要做的是(单选):

⑴询问受伤原因 ⑵监测生命体征

⑶立即用厚棉垫或干净衣物、被单局部加压包扎

⑷观察呼吸的形式、深浅及节律的变化和胸痛的情况

⑸立即给氧吸入

19.以下哪些病人不宜立即转运?(可多选)

⑴现场救护后伤情基本稳定者 ⑵ 颅脑外伤,可能出现脑疝者

⑶颈部损伤有呼吸功能障碍者 ⑷ 现场救护措施已全部实施者

⑸特殊伤病已按规定处理妥当者

20.现场救治措施中正确的是(可多选):

⑴对心搏呼吸骤停者,应先复苏后固定骨折端

⑵对有大出血又有创伤的病人,应立即包扎伤口。

⑶受伤人数教多时,应优先救治重伤员,后抢救较轻的的伤病员

⑷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先将病人用急救车运到医院再进行救治。

⑸在搬运和转运病人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应严格分工,各司其职。

21.感谢您的参与!请问您对本问卷有什么疑问或意见吗?期待您的反馈意见。

​​​​​​​

本科护生灾害应急知识及护理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

本科护生灾害应急知识及护理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6月15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毕业论文下载,本科研究生论文范文下载网-晓磊文化工作室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9137.html

Like (0)
9888的头像9888游客
Previous 2023年6月4日
Next 2023年6月1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