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Obiective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awareness of nurses on the prevention of blood borne diseases.MethodsI developed a questionnaire of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for nurses, including demographic and sociological data, occupational exposure history and knowledge of prevention of blood borne diseases. I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cluding 156 clinical nurses, nursing interns and school nursing students. I search for information. SPSS20.0 statistical software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In the score of knowledge about prevention of blood borne diseas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respondents with different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whether they had occupational exposure.(all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knowledge about prevention of blood borne occupational exposure among the respondents with different gender, education background, exposure history and infection history before contacting the patients.(all P>0.05).Conclusio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nurses with different clinical experience, the awareness of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among school students is the lowes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mprove nurses’ awareness of self-protection and decreasethe blood occupational exposure rate of nurses,nursing colleges need to provide long-term study of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for nursing students, hospitals shoul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nurses and vaccination,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systems and measures and the equipment of protective equipment.Inaddition,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management system.
[Key words]Occupational exposure;knowledge of prevention;related factors
一、引言
血源性职业暴露是指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破损皮肤、眼、口、鼻及其他黏膜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1]。血源性职业暴露中以丙型肝炎病毒(HCV)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最为常见的[2,3]。多项研究显示,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多以锐器伤为主[4,5],而往往此类针具可能残留血液,增加感染血源性病原体的机率[6]。与此同时由于护患比、医护比的严重失衡,以及医疗环境的日渐恶劣和医疗行业的多方位竞争等,使护士对日常防护行为的不重视以及省略的情况日益加重。因此,本研究对护士血源性疾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状况进行调查,以期对减少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率提供数据支持。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60名在校生、62名实习生和34名新入职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护理在校生、实习生、新入职的护士(近2年内入职),学历为大专生和本科生。
(二)研究工具
根据被调查者自身的实际状况,查阅大量文献,咨询相关专家自行编制“护士职业防护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资料,内容包括学历、性别、临床经验;第二部分:研究对象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内容包括接触病人前了解病人传染病史、职业暴露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环节、职业暴露地点、暴露部位、职业暴露方式、是否清楚在发生职业暴露时应如何上报、获得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途径;第三部分:研究对象对于血源性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内容包括哪些属于血液性传染病、脱去手套后有没有必要再洗手、使用完的注射器是否双手将针头套回针帽、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口罩注意事项、职业暴露分级、相关锐器伤后血清学检测预处理知识、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后的处理方式、被患者的血液或分泌物溅入鼻后处理方法、预防性用药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时间限制。共9个条目,采用单选题或多选题的方法,每个条目回答正确得1分,满分为9分。
(三)资料收集方法
使用问卷星软件发放和回收问卷,在分发问卷之前向调查对象阐明研究目的和内容,在征求调查对象的允许后,发放并回收问卷。问卷为匿名调查。
(四)统计研究方法
将数据导入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再次核查。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一般资料
156名调查对象中,女性有147人,占总数94.2%,男性有9人,占总数5.77%。其他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n=156) | |||
变量 | 分类 | 人数 | 构成比(%) |
性别 | 女 | 147 | 94.2 |
男 | 9 | 5.8 | |
学历 | 本科 | 148 | 94.9 |
大专 | 8 | 5.1 | |
临床经验 | 在校生 | 60 | 38.5 |
实习生 | 62 | 39.7 | |
新入职护士 | 34 | 21.8 |
(二)血源性职业暴露率
本次调查的156名对象中,排除在校生60名,实习生和新入职护士合计96名,有19名调查对象发生过职业暴露,占总数19.8%。19名调查对象发生过职业暴露的人员中,有11名是护理实习生,8名是新入职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的具体情况见表2。
表2职业暴露一般情况(n=19) | |
职业暴露情况 | 人次 |
暴露发生地点 | |
病房 | 13 |
病房外(走廊/治疗室/换药室) | 8 |
急诊室 | 5 |
续表2 | |
监护病房 | 1 |
手术室 | 2 |
门诊 | 1 |
抽血室 | 2 |
检查室 | 1 |
暴露部位 | |
手部 | 19 |
眼睛 | 6 |
鼻子 | 1 |
脚部 | 1 |
何种暴露源 | |
乙型肝炎 | 6 |
梅毒 | 1 |
丙型肝炎 | 2 |
艾滋病 | 1 |
其他(多重耐药菌、不清楚感染源) | 14 |
暴露方式 | |
针刺伤或其他锐器伤 | 17 |
血液/体液暴露接触 | 8 |
密切接触 | 3 |
暴露发生的环节 | |
按针或拔针时 | 11 |
清理废物时 | 7 |
输液操作过程 | 8 |
采血过程 | 5 |
手术过程中 | 2 |
更换引流袋 | 1 |
是否了解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上报系统 | |
完全清楚 | 6 |
部分清楚 | 10 |
完全不清楚 | 3 |
接触病人前是否了解病人传染病史 | |
总是 | 1 |
经常 | 7 |
偶尔 | 11 |
(三)护士血源性疾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
本研究中,156名调查对象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情况见表3。调查结果显示,对“下列哪些属于血液性传染病”这一问题正确率最高,占60.9%,对“在日常的工作中,使用口罩应注意事项有哪些 ”这一问题正确率最低,仅有1.3%。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识问卷满分9分,结果显示,最高分7分,最低分1分,平均值4.13±1.41。
表3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识问卷回答情况(n=156) | ||
护士职业防护知识 | 正确人数 | 正确率(%) |
下列哪些属于血液性传染病? | 13 | 8.3 |
脱去手套后有没有必要再洗手? | 95 | 60.9 |
使用注射器后,是否双手将针头套回针帽? | 92 | 59.0 |
关于相关锐器伤后血清学检测处理,错误的是? | 31 | 19.8 |
在日常的工作中,使用口罩应注意事项有哪些? | 2 | 1.3 |
职业暴露分为几级? | 60 | 38.5 |
发生血液性病原体职业接触后下列哪些处理措施是错误的? | 61 | 39.1 |
被患者的血液或者分泌物溅入鼻后,应当如何处理? | 15 | 9.6 |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几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几小时? | 50 | 32.1 |
(四)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程度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临床经验、护士是否了解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上报系统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得分上均有差异(P<0.05)。不同性别、学历、有无暴露史和在接触患者前是否了解病人传染病史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得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识 | |||||
变量 | 分类 | 人数 | `X±S | F/t值 | P值 |
性别
(n=156) | 女 | 147 | 4.00±2.12 | -0.19 | 0.854 |
男 | 9 | 4.14±1.36 | |||
学历
(n=156) | 本科 | 148 | 4.11±1.41 | 0.508 | 0.612 |
大专 | 8 | 4.38±1.51 | |||
临床经验(n=156) | 在校生 | 62 | 3.75±1.35 | 3.72 | 0.026 |
实习生 | 34 | 4.32±1.49 | |||
新入职护士 | 60 | 4.44±1.24 | |||
暴露史
(n=96) | 有 | 19 | 3.89±1.37 | -1.648 | 0.103 |
无 | 77 | 4.48±1.39 | |||
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上报系统(n=96) | 完全清楚 | 29 | 4.59±1.35 | 2.812 | 0.044 |
部分清楚 | 57 | 4.46±1.35 | |||
完全不清楚 | 10 | 3.20±1.40 | |||
接触病人前了解病人传染病史(n=96) | 总是 | 23 | 4.13±1.46 | 1.133 | 0.326 |
经常 | 34 | 4.65±1.30 | |||
偶尔 | 39 | 4.26±1.45 |
四、讨论
(一)影响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知晓程度的因素
本文调查显示,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实习护士有11人(18.3%),新入职护士有8人(23.5%)。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地点以急诊室、病房外(走廊/治疗室/换药室)和病房为主,职业防护知识得分方面上,在校生的得分为(3.75±1.35)分,实习生的得分为(4.32±1.49)分,新入职的护士的得分为(4.44±1.24)分,趋势是随着临床经验的延长,其防护意识也是不断增强,但是同时说明护生在进入临床之前,并无进行系统多面的学习。另一方面,据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国内大多数的医学院校也有涉及职业防护知识的课程,但是绝大部分是在《护理学基础》中个别章程中学习培训,而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没有统一的教材[7],更没有将其列入人才培养计划。因此,对于刚进入临床的实习生往往缺少较强职业防护意识,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使用、技能操作的练习上,而疏忽医院上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因素对人体造成的伤害[8]。
本文研究显示,护士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上报系统的知晓程度上,其中完全清楚上报系统的护士职业防护的得分(4.59±1.35),部分清楚上报系统的护士职业防护得分(4.46±1.35),完全不清楚上报系统的护士职业防护得分(3.20±1.40)。这表明越了解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上报系统的护士越重视平时的职业暴露的防护,防护意识也越高。
(二)提高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程度,降低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的建议
1.加强职业卫生防护教育和培训
锐器伤一直是作为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严重威胁。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重视,我国护士因锐器伤而导致职业暴露显著下降,但总体依然严峻。据多项调查表明,护士感染乙型肝炎即高达18.2%[9-12];另一方面护士在职业暴露前进行疫苗接种给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较职业暴露后少很多[13-15],因此接种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实惠且最有用的方法,但因各种原因,接种乙肝疫苗在医护人员中并没有达到全覆盖[16]。因此,加强实习护士和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是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关键环节[17,18]。其次,虽整体是往好的方向发展,但这两类群体职业防护知识积累以医院培训为主,其特点分散性和间断性。因此容易忽视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和较大的工作强度对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相关防护学习[19],主动性差。另一方面,传统理念过于强调护士的奉献精神,将注重自身安全的防护树立为奉献精神的对立面。而忽视护士引导患者的健康进行维护的重要因素,两者并非对立面,而是相互促进。所以建议在学校期间开展长期全面系统的职业防护的学习和教育,其次医院应为其提供充分防护用品如手套,隔离衣,一次性口罩等和更为多方面职业卫生防护培训。
2.完善职业暴露的管理体系
我国目前没有统一完善的上报管理体系,不同级别、地区医院对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认知水平各有不同,我国也仅有极个别的医院进行过个案调查,另一方面我国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存留某种程度的漏报[20]。在本研究调查显示,只有约30%的护理人员完全清楚熟悉血源性职业暴露上报系统流程,另有约59%的护理人员部分清楚了解其上报流程,更有约10%的护理人员表示完全不了解,其上报流程与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密切相关,而医院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对护士防护意识起的直接因素。因此,各级医院管理层应充分重视职业暴露管理体系的建设,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如监督报告机制,医疗锐器伤报告登记制度,并由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管理负责。而实习护士由于进入临床,积极性高,但是经验不足,且缺乏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意识,其感染的概率更高,因此有必要针对性建立实习护士的职业暴露管理体系,加强带教老师的监督和规范指导,从而有效减少实习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产生[21]。
结论
本研究表明,在校生的职业防护意识最低,为提升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的知晓程度,减少护士血液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护理院校需要为护理专业学生提供长期职业防护的学习,医院要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和接种相关疫苗,重视职业防护制度和措施的落实以及防护用具的配备,同时建立完善职业暴露的管理体系。本研究不足之处;由于人力、时间有限,采集的样本较少;问卷调查设计可能不够完善。后续研究的建议:关于各个医院职业暴露的管理体系的研究,为实现统一规范的上报管理系统,减少护士职业暴露率提供理论支持。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9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