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腹膜透析方式对患者精神抑郁的影响

[目的]通过分析了解不同腹膜透析方式包括CAPD(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和APD(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患者精神抑郁情况,从而评估影响患者精神抑郁的影响因素,为努力得到患者所期待的腹膜透析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选择适合患者个人的腹膜透析方式,降低患者精神抑郁的发生率提供参考。

[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广东省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肾内科2017-1-1至2019-10-31期间置管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包括APD和CAPD,搜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及评分。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CAPD组患者的精神抑郁发生率为3.3%,APD组患者的精神抑郁发生率为17.6%,APD 组患者抑郁发生率更高,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两组的抑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不同透析龄的CAPD组患者和APD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PD组患者透析龄>24月时,抑郁评分明显比透析龄<12月和透析龄在12-24月的患者都高。CAPD组不同透析龄患者的抑郁评分随着透析龄的增长而呈现逐渐增高状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APD组患者和CAPD组患者SDS评分偏低,证明患者心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对未来的生活和治疗效果都充满信心和希望。2.两组患者抑郁评分都处于较低水平,仅有少部分患者存在精神抑郁问题,其中,APD 组抑郁发生率比 CAPD 组高。3.在持续透析治疗下,CAPD 组患者抑郁评分随着透析龄的增长而出现逐渐增高的状况。两组患者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期待和信心,对死亡的恐惧,以及身体的不适和经济的压力随着透析龄增长而加重精神抑郁的程度。

[关键词]腹膜透析;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自动化腹膜透析;透析龄;精神抑郁

1前言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治疗常见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如由于肾功能衰竭引起尿毒症的一种相对简单安全、操作易行、疗效肯定的方式,费用较血透低。

PD主要是通过增加渗透压来进行脱水的方式,利用患者腹膜作为半渗透膜进行超滤,经过导管规律、定时将腹膜透析液灌入患者的腹膜腔,通过弥散和对流的原理,对浸入腹膜的体液和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以消除代谢物、有毒物质和纠正水和电解质的不平衡,最后将废液排出体外。

目前最受大众患者接受的的腹透方法是CAPD(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该方法对中、大分子尿毒症毒素的清除率优于普通血透,因而神经、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种比CAPD透析容量更大,且具有自动机械循环功能的透析形式——APD(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应运而生。APD机通过程序设定,在指定时间内将一定容量的透析液经自动化装置对患者腹腔进行灌入、停留和引出。患者可以在白天自由安排日常活动,夜间休息时间进行APD,这样能够减少CAPD频繁操作和并发感染的几率,保证腹膜清除率。

由于患者需要长时间持续腹膜透析治疗,长期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常会出现腹膜功能衰竭,从而导致排毒功下降,肌酐、尿素氮水平非常高,内环境紊乱,或出现腹膜炎、营养不良、感染、激素水平降低等并发症。另外,长时间持续腹膜透析治疗也会影响患者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期待和信心,产生对死亡的恐惧,以及身体的不适和经济的压力,有研究显示,负面情绪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显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医疗不再只是旨在对生命长度的延续,纵向来看,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应得到提高。因此,医务工作者也应当关注患者的负面情绪,避免其产生心理疾病影响治疗效果。

通过分析了解不同腹膜透析方式对患者精神抑郁情况,从而评估影响患者精神抑郁的影响因素,为努力得到患者所期待的腹膜透析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选择适合患者个人的腹膜透析方式,降低患者精神抑郁的发生率提供参考。

2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珠江医院肾内科2017-1-1至2019-10-31置管进行腹膜透析患者共442例,其中死亡患者31例(7.0%),转当地医院治疗31例(7.0%),转血液透析治疗30例(6,8%),已治愈患者2例(0.5%),放弃治疗患者2例(0.5%),行肾移植手术患者13例(2.9%),未成年患者5例(1.1%),失访患者2例(0.5%),电话随访调查无果患者(包括电话随访≥3次均无人接听或电话关机或空号)99例(22.4%),近半年内未返院复查患者52例(11.8%),拒绝调查患者68例(15.4%)。

(1)APD组:抽取珠江医院肾内科2017-1-1至2019-10-31置管进行自动化腹膜透析的患者,患者共 17 例,其中,男 13 例,女 4 例

(2)CAPD组:抽取广东省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肾内科2017-1-1至2019-10-31置管进行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的患者,患者共60 例,其中,男 37 例,女 23 例

(3)纳入标准:

①年龄>18 周岁;

②2017-1-1至2019-10-31期间收治的终末期肾病行PD置管透析的患者;

③半年内返院复查的患者;

④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

⑤具有相应的理解、沟通能力。

2.2 研究方法

在向患者说明研究目的并征得患者同意后,采用SDS抑郁量表进行评估,并对数据进行详细整理和记录。

本研究发放问卷共107 份,回收问卷107份,回收无效问卷30 份(问卷填写漏选或多选)不列入研究,回收有效问卷77份信息完整,有效率为72%,全部纳入研究整理。

2.3 研究工具

2.3.1 一般资料搜集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工作情况、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医疗费用支出方式、透析龄及透析模式。

2.3.2 SDS抑郁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抑郁自评量表(SDS)是评定成年人抑郁情绪轻重程度的常用量表之一。该量表含有正向计分题(10个项目)和负向计分题(10个项目)反映抑郁的自评主观感受;采用1-4分评分制,正向计分题的得分按1、2、3、4分计;反向评分项的得分按4、3、2、1分计。在评价前,评价者应先了解量表的填表方法和每个问题的意义,然后根据评价者上周的实际感受,根据症状出现的频率对每个项目进行独立评分,并在适当的数字上标注。将各项目分数相加即为SDS总分,SDS总分≥53分评定为抑郁,总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重,其中≤62分为轻度抑郁,≤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数据用频率(百分比)表示,测量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三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CAPD组与APD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具有可比性。结果见表1。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CAPD APD t/卡方值 P值
年龄 52.42±13.12 46.24±19.81 1.213 0.239
性别 1.275 0.259
37(61.7%) 13(76.5%)
23(38.3%) 4(23.5%)
工作情况 6.045 0.051
全职 10(16.7%) 4(23.5%)
自由职业 35(58.3%) 13(76.5%)
退休 15(25.0%) 0(0.0%)
婚姻情况 1.912 0.210
未婚 2(3.3%) 2(11.8%)
已婚 58(96.7%) 15(88.2%)
教育程度 2.595 0.452
小学及以下 23(38.3%) 4(23.5%)
初中 22(36.7%) 10(58.8%)
高中 11(18.3%) 2(11.8%)
大学及以上 4(6.7%) 1(5.9%)
支付方式 1.654 0.711
新农合 3(5.0%) 1(5.9%)
市医保 50(83.3%) 13(76.5%)
异地医保 6(10.0%) 3(17.6%)
自费 1(1.7%) 0(0.0%)

3.2两组患者精神抑郁发生率的比较

CAPD组中存在精神抑郁的患者占3.3%,APD组为17.6%,APD组较CAPD组精神抑郁发生率高。两组抑郁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两组间抑郁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的抑郁率比较

组别 抑郁 卡方值 P值
CAPD组 2(3.3%) 4.470 0.068
APD组 3(17.6%)

3.3 两组患者在不同透析龄精神抑郁情况评分比较

将CAPD组和APD组按透析年龄分为3组:透析年龄<12个月,透析年龄12-24个月,透析年龄>24个月。

(1)结果显示,CAPD组不同透析龄患者的抑郁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透析年龄>24个月的CAPD患者抑郁评分明显高于透析年龄<12个月和透析年龄介于12-24个月的CAPD患者。

(2)不同透析年龄APD患者抑郁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透析年龄>24个月的患者抑郁评分明显高于透析年龄<12个月和透析年龄介于12-24个月的患者。CAPD组与APD组抑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抑郁评分比较

CAPD APD
透析龄 例数 抑郁评分 例数 抑郁评分 t值 P值
<12月 26 34.12±9.51 6 40.33±10.07 -1.430 0.163
12-24月 22 38.45±3.71 3 36.33±4.16 0.918 0.368
>24月 12 48.33±14.56*# 8 49.63±7.13*# -0.232 0.819
F值 9.698 3.977
P值 0.000 0.043

注:*与<12月比较,P<0.05;#与12-24月比较,P<0.05

结 论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病不再仅是中老年男性,女性和青少年患者也常有出现,且并发症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对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相对简单易行,疗效肯定的方法是进行腹膜透析治疗,但治疗却是要终身坚持的。在长时间的腹膜透析治疗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期待和信心,对死亡的恐惧,以及身体的不适和经济的压力等的影响,对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随着透析龄增长而加重精神抑郁的程度,患者的身心健康倍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不断下降。

本研究在排除性别、年龄、婚姻情况、工作状态、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经济水平等一般资料因素对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生的影响后,两组患者产生负面情绪导致精神抑郁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讨论如下:

1.APD组患者和CAPD组患者SDS评分偏低,证明患者心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对未来的生活和治疗效果都充满信心和希望。

2.两组患者抑郁评分都处于较低水平,仅有少部分患者存在精神抑郁问题,其中,APD 组抑郁发生率比 CAPD 组高。

APD患者因为患者需自备一台自动腹膜透析机,需要购机或租用机器,APD费用高于CAPD,且机器晚上运作时对患者的睡眠造成一定的影响,长期使用对患者的睡眠情况和经济负担造成一定的压力。

3.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CAPD 组患者抑郁评分逐渐增高。

经分析数据得出,在透析晚期APD组和CAPD组患者精神抑郁评分均处于偏高状态。可能存在的有关因素以下:①患者对治疗效果的信心和疾病痊愈的希望降低,对死亡的恐惧造成的负面情绪在治疗后期开始出现;②疾病和透析给患者带来不止精神上还有身体上的不适,因为腹膜透析患者需自己学会操作,且次数频繁,对无菌操作及环境无菌要求高,患者大多居家休养,当操作不当或环境无菌未达到要求极易引发腹腔感染而出现腹膜炎或者并发其他并发症,甚至需要立刻返院进行手术。③社会功能和角色的改变,调查患者多为中年人,处于家庭支柱位置,患病后对身体精力的耗损需要长期卧床休息,不能进行过劳活动,患者丧失了劳动力,家庭重心的转换,以及治疗疾病而带来的经济负担等,均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在腹膜透析患者的随访过程中,医务人员应重视透析龄较长患者的心理状况评估,及早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采取个性化、针对性干预措施,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和治疗重要性,主动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透析患者精神抑郁的发生。

综上,不管是选择APD还是CAPD进行透析,都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影响。在长时间的透析治疗中,两组患者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期待和信心,对死亡的恐惧,以及身体的不适和经济的压力随着透析龄增长而加重精神抑郁的程度。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能做到因人而异地为患者选择适合其个人的腹膜透析方式,降低患者精神抑郁的发生率,努力得到患者所期待的腹膜透析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本研究在两组患者的样本量不均匀、问卷调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对调查对象中存在小部分患者出现精神抑郁问题的干预方面做得不够,希望日后有机会改进完善数据后,与专业人士一起研究。

参考文献:

[1]陆玉婷,陆云霞,陈璐凝,孙婷婷,苏宁.两种腹透模式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观察和评价[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133.

[2]卢素玉, 李哲, 穆霖, et al. 腹膜透析患者产生抑郁的风险因素分析[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10):1117-1117.

[3]谌璐, 尹飞挺, 王青尔, et al. 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中国护理管理, 2015, 15(2):253-256.

[4]卢素玉, 李哲, 穆霖, et al. 腹膜透析患者产生抑郁的风险因素分析[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10):1117-1117.

[5]成龙. 腹膜透析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与其病情变化的相关分析[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6(s2).

[6]徐苗, 吴粉琴, 高桂英. 综合干预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37(19):2687-2690.

[7]赵静. 不同透析方式患者希望水平与 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D]. 青海大学, 2015.

[8]庹素馨, 钱一欣, 杨丽, et al. 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上海医学, 2014(9):798-801.

[9]Jung H Y , Jang H M , Kim Y W , et al. Depressive Symptoms,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ver Time in Automated and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Propensity-Matched Study.[J]. Medicine, 2016, 95(21):e3795.

[10]Zhang Z J , Zhang C L , Zhang X G ,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fficacy beliefs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student nurses[J].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2015:S2095771815000468.

[11]俞冬梅. Study on correlation between depression and somatic symptoms of older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情绪与躯体症状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 016(5):334-335.

[12]李梦阳, 宋颖, 赵岳, et al. 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焦虑障碍认知情况及与身心疾病识别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 22(15):2139-2143.

[13]曹丽鹏. 心理护理干预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J]. 医学信息, 2015, 28(22).

[14]张映君. 心理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98).

[15]俞颖, 田园, 潘斌斌, et al. 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前准备与居家护理的效果分析%The effect of discharge planning and home care o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itoneal dialysis[J]. 中国基层医药, 000(19):2931-2935.

致 谢

诚挚感谢我的论文导师——尊敬的朱艳副主任护师这些日子对我的悉心指导。感谢朱艳导师在开题报告及论文修改方面给我提供的帮助,我才能顺利完成论文撰写,在此,我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广东省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肾内科全体老师,在临床调查和实践中对我的指导、关心和帮助。

感谢来自四海八方、朝夕相处、互帮互助的同学们,能与大家相遇、相识、相伴,并在彼此最美好的年华一起学习、见习、实习,这段岁月将是我一生最难忘的时光。

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谢谢二十余年来对我一如既往、无微不至的照顾,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爱以及永远与我并肩的支持和鼓励。

不同腹膜透析方式对患者精神抑郁的影响

不同腹膜透析方式对患者精神抑郁的影响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6月15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9159.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6月15日
Next 2023年6月1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