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实习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的调查

[摘要]目的 为了解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及影响因素,对于其影响因素制定有效措施来改善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以便推动优质护理的开展。方法 采用问卷星方法对广州市几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33名护理实习生开展调查。结果 护生的一般资料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结论 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应适当因材施教加以引导,临床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改善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增强护生落实基础生活护理的积极性,推动优质护理的开展。

[关键词]护生;基础生活护理;认同程度

基础生活护理是指患者住院期间由患病到治愈过程中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所接受的服务[1]。基础生活护理质量影响优质护理服务水平的高低[2]。研究表明,71.2%的护士对实施生活护理的态度较差[1]。护理实习生(简称护生)是未来护理事业的接班人,培养护生养成服务他人的意识、树立正确护理职业价值观、增强护理专业职业认同感至关重要,而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将影响其对基础生活护理的执行状况。研究目的是调查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且对于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9年12月份对广州市几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33名护生发放问卷。一共发放问卷133份,其中大专生48名,本科生85名,男生25名,女生108名。纳入标准:护理学专业,临床实习8个月以上,能自行完成问卷的填写并能清楚表述。回收有效问卷133份,问卷的有效率达100%。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问卷的设计参考相关文献[1,3]、赵志欣[4]以及《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等文件的基础上建立的。包括5个方面:①护生的基本资料;②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包括4个条目,每个条目按“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分级,依次赋分1~4分,分数越高,表示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高;③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服务内容的认识;④护生在实习中对基础生活护理的执行情况,包括11个条目,应用4级评分法计分,从“从不参加、偶尔参加、经常参加、积极参加依次赋1~4分,分数越高,表示其参与度越高;⑤影响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执行情况影响因素分析。以SPSS 21.0分析示:问卷中Cronbach’s α为0.875,其研究数据信度较高;KMO值为0.773,其问卷的效度较好。

1.2.2 统计学方法

问卷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运用单因素t检验、百分比、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护生的基本资料(见表1)

c9d296ddf84a12681769ce2ceb9a0ba7

经t检验,不同性别、居住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学历及选择护理的意愿的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识现状(见表2)

34b455c8864aefdb748154dfc93e1fd1

表2示:大部分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较高(得分>3,认同程度较好)。

2.3护生对生活护理服务范畴的认同情况(见表3)

7af325c497006be35add56f5177d86dd

除了协助病人肢体被动运动运动和剪指甲外,护生对于其他生活护理服务的项目内容的认同状况较好。

2.4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对基础生活护理的参与情况(见表4)

594c18c0388f42a2c0c4c010b1dbc114

表三示,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较高,但是在临床实习中的执行情况较差,特别是床上洗头,床上擦身以及修剪指甲等。

2.5影响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执行因素分析(见表5)

e5dc0f4236e3c4e75ca2ae6ff670027e

2.6教育层次不同的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执行因素的认识是否存在差异(见表6)

ac0d2e018d80d694cafe0c7a8d916651

由表6可见P>0.05,表明不同教育层次护生与这5个方面的项目内容无差异,说明与教育层次无关;由表5和表6对比可以看出,大部分本科生和专科生认为生活护理可以由家属或者护工完成(占68.42%)。

3讨论

3.1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调查结果显示表1,护生的基本信息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性别差异 《基础护理学》的护理学发展史中提到,护理工作多由女修道士执行,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护理学一直是“男女比例失衡”的专业;其次基因决定性格,女性天性细心、温柔及颇具同情心,出于“母性的本能”女性比男性更加懂得如何呵护以及照顾患者。

(2)生源地因素 65%的护生来源于农村,农村生活条件较城里差,更早接触家务劳动,比城里孩子更容易接受基础生活护理。

(3)独生因素 独生孩子从小是被关注被照顾的对象,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缺乏照顾和服务他人的意识[5]进入临床后,难以适应角色的改变。

(4)学历因素 此次调查中,学历均是大专以上,这与社会越发展,对护理人员要求更高相符合[3]。本科生知识面广,年龄大,对事情理解更加透彻,有一定的优势。

(5)选择护理的意愿 态度影响学习,思想支配行动。部分被调剂的同学,大部分对护理学专业不感兴趣,不愿意去学习,难以体恤患者。

3.2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认同的现状

(1)表2结果显示,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较好(>3分,认同程度较好),这与近几年来卫生部提出的“优质护理服务”的主题相符合,重视并培养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正确认识,强化专业素质。

(2)纵观表3可以看出,护生对于基础生活护理的服务项目内容认同程度较好,其中整理床单的认同率达到80.45%;其次剪指甲和肢体被动运动的认同率较低,分别为46.62%和45.11%。与其他基础生活护理服务项目内容相比,剪指甲和肢体的被动运动的专业知识要求低,临床上这部分工作一般由家属或者护工完成。研究表明[1,6]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存在片面的认识,认为生活护理包含的专业技术少,没有成就感,不能体现其护理职业价值。护生忽略了在实施生活护理过程中,可以削弱护患之间的隔阂、陌生感和增加护患亲密感、并起到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的作用。建议:加强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教育,并将生活护理的考核纳入到实习计划和大纲中。

3.3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对基础生活护理的执行现状

临床结果示,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较高,实际上执行情况却不尽人意[4]。调查结果3和4表明护生对床上洗头、床上擦浴及剪指甲的认同程度达50%以上,但实际的执行情况却低于8.27%,这是相当严峻的。

(1)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①中国自古以来是封建的阶级的国家,受古代“男女授受不亲”思想的影响,强化了性别意识,在执行床上擦浴触及隐私部位时候,护生较害怕腼腆而患者由于涉及隐私问题会拒绝配合,使得生活护理难以开展。建议:护理队伍中多吸收男护生以缓解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局面,消除护患之间因为性别差异引起尴尬局面。②中国自古以来是“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家属认为照顾患者是自己的责任,而日常生活照料由家属承担患者感到欣慰与安心。因此相比护士,病人更乐于接受家属为其进行床上洗头、擦身及修剪指甲等。建议:在确保病人安全的前提下,提供人性化的基础生活护理,可由家属进行简单的生活护理,以满足住院患者的心理需求。

(2)本我意识的影响 ①弗洛伊德指出自我“唯乐原则”,人更加趋向于轻体力、舒适清洁度及技术含量较高的劳动。床上洗头和擦浴相对其他基础生活护理较脏较累,有的护生会产生“低人一等”的想法,进而选择躲避[7]。这说明护生角色定位不明确和价值取向问题。②相对基础生活护理,护生更加喜欢治疗性操作人数达63.91%,这与张波结果相一致[8,9,10]。调查结果示,治疗性操作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生活护理多,执行时更加有成就感和职业认同感。其忽略了基础生活护理为护理之根,根不存,则不复[1]。

4结论

4.1重视护生基础生活护理培养和强化价值取向

(1)学校方面 护生是未来护理事业的接班人,提升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价值取向及认同感刻不容缓;在《护理学基础》中,老师注重讲解护理学的发展史,并诱导学生联想护理、南丁格尔精神及基础生活护理三者之间的关系。①表6结果示41.35%的护生在执行生活护理有种伺候人和很屈才的感觉。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护理是在生活护理的基础上建立的,通过生活护理可以观察到患者阳性体征,掌握第一手临床资料,有助于病情的判断。②加以引导:教师在《护理学基础》和《护理伦理学》中注意引导护生消除传统观念和淡化性别意识[11],提倡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2)临床方面 临床教育应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临床实习8个月(8个月以上)注重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执行情况及质量评估,以强化护生的价值取向和责任感。

①带教老师的方面:

a:选拔带教老师的标准:30.83%护生认为带教老师对基础生活护理关注不高。带教老师是护生进入临床的启蒙老师,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状况及执行情况受带教老师的影响[12]。所以,带教老师的选拔需要有严格的评定标准,带教老师应具有临床整体思维、丰富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操作技能、对基础生活护理持有积极的态度和具备引导护生正确职业认同感的能力[13]。

b:62.41%护生认为基础生活护理工作繁砸、辛苦、琐碎和厌烦。临床带教老师更应以身作则、不怕脏不怕累、细心耐心的为病人护理,减少护生的顾虑,让护生从思想上、情感上及行动上重视生活护理。同时带教老师将学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基础护理中,让护生意识到看似简单的床上擦浴其实是观察卧床病人皮肤、管道固定情况、判断意识、预防坠积性肺炎并发症发生等。

c:护理工作并非是“低人一等”,实际是“白衣天使”,通过基础护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意外的发生。以此提高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d:护生往往会忽略与患者之间的情感交流,结果表明90%护生认为基础生活护理可以由家属或者护生完成。临床上也的确如此,由于护理工作繁忙,顾及不了,给护生造成一种假象。带教老师应加以引导,进行基础生活护理会增加护患亲切感和友善感,有利于减少护患纠纷。

②管理者方面:

管理者制定带教计划时,重视各个科室对基础生活护理的量化要求和考核标准等。每季度定期对住院患者开展基础护理的满意度调查,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及反馈等。以提高护生对基础护理积极性,改善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同感,促进基础生活护理的开展。

4.2注重引导护生由本我到超我理念的改变

表1结果反映,护生一般资料影响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P<0.05)。护生一般资料中的性别、生源地、学历及选择护理的意愿等最原始因素对护生的影响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可以通过教育引导、言传身教及感同身受来改变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理念[14]。

护生在未进入大学和临床实习时,是处于“本我”一种状态。a:性别所致男生性格相对女生而言粗心、不谨慎及不温柔,通过学校专业性的教育和提倡学习南丁格尔精神的影响下,增强职业认同感,“一脚天堂,一脚地狱”的责任感会使男护生更加慎独和细心。我国获得“南丁格尔奖”的巴桑邓珠是一个由自我到本我最好的例子。

b:调查显示15.04%护生是调剂而选择护理学专业的,这部分护生大多对护理学专业不感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较差,职业认同感较差,甚至认为基础生活护理太脏太累而难以接受。面对这部分学生,引导护生打破传统观念,工作不分好坏和服务不分贵贱[15],明确自身作为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社会舆论的影响,增强护士在公众心理的美好形象,提升护士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有利于增强护生职业认同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全国医护人员自愿抗战,通过媒体对护士不辞辛苦和争分夺秒的抢救病人的事迹报道,让我们作为未来护理人员感到无比自豪,这就是职业认同感。护士由“本我”的个体到“超我——为全国人民的安全而奋战在一线”的转变。

学校教育注重因材施教,通过护生亲身体验来提高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识的重要性。在基础护理的实操课程中,可通过让学生情景模拟长期卧床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另一个学生为其进行床上洗头,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了解到基础生活护理对住院患者的重要性,会从一个“本我”从心里面抵抗基础护理到“超我”乐意为患者进行基础护理的转变,从而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4.3从本质上解决护生实施生活护理的不足的对策

(1)制定基础生护理考核和监督准则,以质控护理质量

临床上存在“滥竽充数”的情况,只重视基础生活护理数量,忽略其质量[2]。面对这种情况,运用负反馈机制,护生执行基础生活护理时,管理者对其进行考核和质量把控,考核成绩的高低反应护理质量的高低,环环相扣。

(2)实施个性化基础生活护理服务,增加护生提高基础生活护理的信心

研究表明[16],40%以上的患者希望除了铺床、卧更等由护士实施外,其他生活护理由家属来完成;66.8%护士认为在执行基础生活护理时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尊重和理解。这反映了我们需要根据临床特点进行调整。在确保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尊重患者的意愿选择基础生活护理的提供者,这有利于护患和谐氛围的构建。避免护生为患者提供生活护理遭受不合理态度而影响其后开展生活护理的窘境。这对临床上实施基础生活护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管理者完善护理体制,各层各尽其职

临床护士分高低年资,但其工作内容却一致或者高年资护士逐渐转移至门诊,这严重削弱高年资护士的积极性、创造性并造成人才流失[16]。管理者应根据各级层护士合理分配任务、明确职责、使其扬长避短,各尽所能。护生由于刚接触临床,合理分工,更能激励护生的努力完成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其更好适应和开展生活护理。

临床上年资较低的护士和护生年轻、动手能力较强但缺乏临床经验,其实施生活护理能积累临床经验和获得锻炼;年资高的护士临床应对能力强、技能牢固、见识广,观察力敏锐,能快速有效的进行病情判断和处理。这对临床护理管理者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打破传统提供依据。既有利于解决基础生活护理执行不足的情况,也能激励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

5总结

本次调查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与前人研究相比,不同点是:如表6,教育层次不同的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识没有差异(P>0.05),这与[4]本科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认同程度高于大专生不同。这说明社会越发展,人们的意识普遍得到了提高,也反应我们前人所做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但其执行的情况还有待后人继续努力,献计献策,以提高护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执行状况。

6展望

基础生活护理的执行情况影响护理质量,当前对于改善其执行状况的措施临床上善不明确的。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基础生活护理对于患者康复的重要性,针对于推动基础生活护理的实施成为护理研究的重点。此外,个性化服务和完善管理体制将成为今后研究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丁炎明.护士对生活护理认识现状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20-122.

[2]方建梅,姜飞飞.护理实习生对生活护理的认知情况与管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1):74-76.

[3]张琰,安玉洁,陈秀云.临床护士对基础生活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08,8(2):26-29.

[4]赵志欣,王晓林,张静,等.护理实习生对生活护理认同程度的调查[J]教育教学论坛,2019,11(46):80-82.

[5]高小玲,曾小云.实习护生临床适应障碍的原因及指导[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B):68~69.

[6]解超芳,蒋仁莲,廖容,等.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7,4(33):1007-1009.

[7]高小玲,曾小云.实习护生临床适应障碍的原因及指导[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B):68~69.

[8]张波,张琰,许亚红,等.高等护理专业学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现状及态度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3):5-7.

[9]裘晓霞, 苏爽, 叶丽.新毕业护士对基础护理认知的调查 [J].护理研究,2009,23(11):2939-2941.

[10]刘月琴,黄宗琼.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的调查分析[J] .华西医学,2009,24(4):1027-1029.

[11]杨玉洁,邵黎芳,余亮.高职护生实习期间对生活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7,7(23):29-31.

[12]曾桂珍.情感因素与护理临床教学[J].现代护理.2005,11(15):1245-1246.

[13]董超群,陈先华,任海蓉,等.护生关爱能力的培养与评价[J]. 护理学杂志,2008.23(1):67~69.

[14]庄佳嘉,史瑞芬.临床护士对生活护理认知的调查与分析[J].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 : 26-28.

[15]杨辉,王斌全,罗延清.护理服务营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21.

[16]肖秀英,杨玲,李嘉怡,等.护士和患者选择生活护理提供者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2):1-5.

致谢

本论文从讨论确定论文题目到顺利完成,离不开我的导师杜振亚老师的帮助。杜老师作为此次论文的导师,她具备丰厚的护理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科研思路、对科研孜孜不倦的态度以及善解人意的态度,这让作为学生的我倍感欣慰。感谢杜老师从我确定论文题目、问卷的设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论文的撰写以及论文修改一路来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对于每次我提出的问题,杜老师都会非常耐心的引导我,给我指点迷津。

同时感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护理学院,是学院给我们提供优质的学习平台,让我们勇于表现自己;是学院给我们坚强的后盾,让我们在临床实习中不断获取临床知识和经验。感谢学院老师们对我们辛勤的付出,你们辛苦啦!

还有护理学院的所有同学们,和你们一起奋斗的日子历历在目,护理实操时我们相互帮忙、相互指导以及相互交流经验的情景让我刻骨铭心,真诚可贵。另外还要感谢南方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纪志国同学对我的支持。

最后真的非常感谢我家人对我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帮助,在我的背后默默支持我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护理实习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的调查

护理实习生对基础生活护理的认同程度的调查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6月16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9678.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6月16日
Next 2023年6月1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