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策略——以《新闻纵横》节目为例

 摘 要

在这个新媒体的时代,人们感受新闻的方式越来越多,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节目的收听率,以及听众对节目的收听热情,和传统媒体相比较的话新媒体行业具有非常大的改革优势,虽然会给传统媒体带来很大的冲击,但是也为传统广播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广播新闻中新闻首先是节目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做到新闻的权威的定义,也就是新近的发生事实的报道,给听众最真实、最速度的报道。基于此,本篇论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为例,根据此节目改版前后做以比较,因为本节目是电台的主力节目,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本节目的水准就代表整个电台的基调,所以《新闻纵横》和电台的发展形成直接关联。在本篇论文中首先是根据新媒体时代下广播新闻存在的一些根本问题作以阐述,也包括广播新闻如何创新形式和内容、采编工作是否快速完成、提出广播新闻节目全程直播的建议等,努力使得传统广播新闻在新媒体的背景环境下还可以站稳脚跟,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并朝着更加广阔的未来前进。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媒体; 市场竞争力; 改革;创新

引言

什么是新媒体?在本篇的论文中首先针对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碰撞做以论述。广播特点是交互式通信和创新的通信形式,以及主要通过声音传播信息的传统媒体传播的路径局限,且声音稍纵即逝,不宜记忆和保存,在视觉上也缺乏直观和生动的形象,而且在车载广播中如果偶然信号不好可能就听不到新闻,不可控性很高。在我国传统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媒体行业发展缓慢,首先是在传播的路径和手段与传统媒体相较,新媒体具有非常强的优势。比如,新媒体广播可以针对不同的群体做以精确的定位,广播新闻传播更加多元多向化,这些直观的优势和特点使得传统媒体呈现断崖式挑战,在看到收听率长时间的不高、广告呈现流失和取消的现象、对节目的决定权慢慢缩小等等,人们对新闻的摄取方式也出现了太多可供选择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新闻,人们早就不是只可以通过报纸或者电视才可以获取到新闻了,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可以仅仅通过一部手机就了解当下发生的一切新闻,在手机上不同的软件上可以了解不同的新闻种类,这些可供的选择太多。其次在目前新媒体的时代下,相对于落后的传播方式不能够完全的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作为XXX下的媒体人更应该着力去改变我们目前的一切,不断地接受新鲜的事物才可以有卓效的改变。本篇论文就针对于《新闻纵横》为例做以研究,想不断地创新首先应以本节目为切入点,因为这个节目可以说是广播时代的标杆,通过这个节目可以影响一大批的广播节目,从节目时长上和节目编排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节目不断的改变自己从而迎合现在大众的一切需求。从节目的收听率就不难发现,如果是按照以往的编排收听率是以不断下滑的趋势,传统的广播新闻没有办法第一时间就吸引听众当前的注意力,而且也非常难立刻了解观众对于节目的建议和反馈。节目的收听率下降会产生连锁的反应,比如在新闻中间的广告时间会下滑也没办法完成当前一切重要规划和后期的营销,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一些非常好质量的广播节目并没有播出的可能,以及广播市场的逐渐没落。节目的编排如果不创新改变的话就会发生节目“老龄化”也就是年轻人不是很愿意收听本节目,但是我们需要明白,节目的受众是针对于所有人,老套没有创新的节目就不会给年轻人带来收听的欲望,而目前车载广播中年轻人是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要在节目的编排上必须要改变。除了节目编排,后期的推广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现在的新媒体的发展对广播行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是也不完全是不好的事情,在侧面冲击推动整个广播行业的发展,广播行业不断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线上线下都与听众做好互动,也可以开展微信的公众号,听众可以将自己想听的或者是对节目的建议都可以写在公众号里,这样也可以拉近听众与节目的距离,让听众时刻感觉到,节目不只是听到的声音而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例如官方的新浪微博,可以将即将要播出的节目整理好,每天提前了解到节目单,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听众与节目的互动。以互动和创新的形式为特征的媒体以及主要通过声音传播信息的传统媒体,如果我们想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我们不仅需要新的形式,而且还需要有创意和有价值的内容。广播新闻节目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根据受众的需要,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特色性。如果想要改变当前的困境,传统的广播新闻必须要通过不断地与媒介相融合的机会,在媒体转型的过程中不断的修缮、创新改革抢占新媒体的机会,所以怎么样才可以吸引节目的听众,提高节目的收听率成为了评判节目成功的标准之一。

 1新媒体时代下广播节目存在的问题

运营机制不够灵活在当今的新媒体社会,传统的广播信息传播模式不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有效地确保人们在交流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确保传统的广播信息传播方法揭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出现了新的媒体,对广播新闻节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通过新媒体的使用,音效和图像技术可以有效的融合。视觉体验和受众情感体验都能有效弥补传统媒体的缺陷,为受众创造更多的互动机会和传播机会。例如,为广播和电视新闻节目选择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已不再适用,因为公众对节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在编辑制作方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存在技术问题,而且存在许多刚性现象,不能在紧急情况下灵活调整,制约了广播新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广播和电视新闻节目不能继续利用传统媒体来扩大其传播范围。与此同时,很难及时了解公众。目前,我国的许多广播和电视新闻节目很少重视制作过程中的商业化[2],从而使某些广播新闻节目无法播放。和高质量的电视相比较而言,无法得到观众更多的关注,广播和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和传播不充分,但有些广播和电视节目质量差,从中国广播网就可得知,正在直播的中国广播网如图1.1所示。

6aa8a60709d647afe5caa9348c99761f  图1.1正在直播的中国广播网

因此,如果电视新闻节目的内部反馈机制不符合其制作原则,这将严重影响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并将严重影响许多出版商和制作人。这对广播和电视新闻节目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采编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如果从广播新闻节目来看,编辑人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对听众收听率来说会有很大的影响。在当今新媒体时代,社会对媒体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编辑人员需要继续坚持学习心得,才能创新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目前,我国采编工作者许多技术水平低[3],总的能力需要提高。他们无法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创新和改进,尚未了解和掌握新媒体节目的制作技巧,严重影响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质量。在媒体一体化的背景下,不同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只有通过制作高质量和创新的节目才能打破竞争。同时也是媒体表达其对信息的态度和实现其传播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无线电广播的信息是通过声音传播的,而瞬时的声音特征使得信息的传播很难进行,传播信息以向公众传达有效信息的节目。在传统媒体中,广播新闻是最直接的,其传播速度远远快于报刊杂志。作为媒体整合的一部分,广播信息的传播必须既全面又迅速,向公众通报最新情况,又使接收的信息与事件同步,在充分利用无线电覆盖和提高对事件各个方面的认识的同时让听众可以了解新闻事实[4],不断的提高采编工作者的专业技能,通过直播可以更加迅速直观的提高采编工作者现场直播效率如图1.2所示。

eb888d08cb7962bde85e61a9dd4ff555  图1.2采编工作者现场直播

 1.3 节目的形势滞后

《新闻纵横》于1994年10月1日诞生,它是一个广播时代的标杆,主要侧重于传播和传播广泛的信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从2009年起,《新闻纵横》为生存进行了多次更改,从控制公众舆论转向综合新闻业。从一个单一的事件转变为一个多重的事件,然后转变为一个大规模的信息节目,收集信息、评论,《新闻纵横》栏目片头如图1.3.1所示。

图1.3.1新闻纵横片头

2e1d3639cd991376909cd00b0aefc385

至于目前广播和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这可能是传统的运行机制之间的有效匹配。广播单元系统是一个企业管理系统和一个企业系统,因此,目前广播和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不再满足新媒体的需要[5]。广播和电视新闻节目在制作时继续研究传统的逻辑和方法。这意味着广播新闻节目的形式过于落后,无法有效地增加听众和受众。许多地方电视台定期播放关于会议、领导和其他主题的报道,没有任何指导、影响力和吸引力,除了确保与XX优先事项和兴趣中心的有效协调之外,可是针对于收听率而言没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年轻观众来说,低俗、刻板、循序渐进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没有吸引力。相反,这类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将成为老年人的最爱,特别是老年人是当地电视台的主要受众[6]。从第一次开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就没有改变播出方式,让人觉得枯燥、单调、太老套、低俗、缺乏新鲜感。《新闻纵横》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央视新闻纵横不断改变节目形式,从之前二十分钟增加至两小时,时间上就可以看出来,时间的增加就是代表这节目形式的不断丰富,节目过程照片如图1.3.2所示。

323eba6d758007244f14de0982d53df8  图1.3.2节目过程中

《新闻纵横》是整合新闻和评论的新闻节目,对于有关社会的负面报道,它坚决致力于通过多种渠道调查和分析事件,请专业人士发表评论。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不惊讶,不试图影响节目,专注于分析事件的性质[7],并提出解决方案。

广播电台受到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严重影响,在这方面,广播电台必须对形势进行全面分析,并通过概念上的改革,自主创新,同时提供大量信息、咨询,全面提高广播新闻节目的水平,促进广播新闻节目的发展,重要的是要了解社会利益协调的规则,并在新的背景下准确地确定国内冲突的新趋势,同时不忽视或任意地鼓励这种趋势[8]。在了解新法的基础上,根据建设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做出了具体努力,使公众舆论监督更加准确、适当和科学。为了改善公众舆论的监督,改善广播和电视媒体。《新闻纵横》节目因为社会的竞争所以不断的改版,力求达到最好的播出形式,在内容形式上,由单个角度转化为多元化角度,使得新闻层次更加鲜明,将新闻的报道与评论集合在一起,给听众多角度的感受。

2 改变整体风格

  2.1 播报风格

谈话方式的传输也可以使公众对节目更有吸引力和兴趣。交流的过程会有引力,并增加听众们对节目的兴趣,《新闻纵横》将多个声音联系在一起,不止是听主持人播报新闻,更是增加了热心听众针对新闻本身的看法,与主持人一起讨论,给听众多角度的听觉体验,也更加拉近听众与主持人的距离感,使得听众不再觉得节目只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切身处在听众身边的好朋友。在许多活动中,主持人与记者、接受访谈者和演播室观察员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经常性对话[9]。这种传播性的新闻广播,让观众感觉更亲切,更容易接受。广播新闻的创新编排以它的独特优势吸引了广大公众。出版商必须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组织新闻内容以取得最佳效果。为此,首席信息编辑必须集中精力于信息内容的规划和创新,努力使新闻节目更有吸引力[10],正在编辑的工作人员如图2.1.1所示。

d3e0ff22633a052ca76feef3205a8f0e  图2.1.1在剪辑的工作人员

因为广播是靠声音来进行的,编辑要创新新闻编排,突出广播的优势,让观众听得更清楚。根据新闻价值,广播新闻节目最重要的是时事标题。标题的选择是以其重要性、兴趣、专有性和时事原则为基础的[11]。编辑在选稿时必须根据受众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一个好的标题是可以很好的吸引听众,可以激发出听众往下继续听得欲望。广播电台的主要编辑不止是应该在地方XX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如果广播电台的主编只注重行政、经济和活动,则新闻节目将成为单一的、干燥的节目。不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也不利于电台新闻节目的发展。为了改变传统的单一广播模式,必须继续丰富其内容。我们可以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主持人也更应该加以改变,他们总是过于依赖编辑,缺乏自主性和创新。另一方面,我们仍然过于依赖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我们没有足够的自我思考,所以我们没有新的想法。只有通过继续思考、实践和探索、创新和创新,主持人的语言才会更加清晰、丰富和方便用户[12]。作为新的广播节目的主持人,他必须有勇气,探索创新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水平、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现场应变能力,记者现场采访如图2.1.2所示。

de596f9e730e2e65aae8b66d8a71f47b  图2.1.2记者现场采访

作为电台和电视专业人员的第一道防线,重要的是提高他们对竞争的认识,使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不断的超越自我,而收听率对于电台和电视的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这就要求主持人要有良好的亲和力,拉近观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听得懂、爱听[13]。

 2.2加强推广手段

在一个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里,无线电广播必须侧重于新的媒体,将新技术纳入发展进程,尽管新媒体的发展对广播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它是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不是创业精神,而是不断吸收新思想、采用新技术、不断丰富方案和促进创新[14],《新闻纵横》节目新浪官方微博如图2.2所示。

7478229d1206f99f9484280ba49d3317  图2.2《新闻纵横》节目新浪官方微博

《新闻纵横》节目反映了新的广播技术的整合和应用,并改善了与公众的互动。开设微博帐户和开设微信公众号大大丰富了节目内容。最新的节目侧重于微博和微消息。微博和微博订阅允许每天转播和解读重要信息。这使得那些错过了节目的观众可以重新查询。每条新闻都与官方的微博同步。听众可以通过听微博来表达自己。这可以改善观众与节目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加不同的内容以满足观众的需要。当新闻采编人员确定新闻的主题、拥有丰富的新闻素材,并根据受众和新闻的特点撰写新闻时,下一步就是将其带入演播室进行播报和编辑[19]。广播是一种声音载体,一种与公众沟通的创新方式,一种向公众传播信息的声音载体,这也是优势和缺点。其优势在于观众会跟随播音员的声音,激发自己的兴趣,而劣势则是通过与其他传播媒介的比较而获得的[15]。其他媒体可以利用图片、动态视频和声音来刺激人们的听觉和视觉,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

 2.3增加音乐丰富节目效果

如果想要丰富节目的效果首先先从节目入手,设置片头和导语,调整原有的老套的节目结构,加入当下的流行歌曲,在不断收听节目的同时也可以给听众不同的听觉体验。为了保证观众能够收到整个新闻信息,同时,还可以在节目中加入情节,使内容跌宕起伏,激发观众的听觉,并继续关注节目。对于时效性很快的新闻可以使用网络技术直接编辑,而不经过上述步骤,然后以非常简单的内容播放。这是一种新的程序形式。创新节目的编者需要对节目进行包装,在节目播出时设计背景音乐,使用不同的音响效果,营造节目氛围,使新闻更有感染力,这对原来播出的新闻来说是不可能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内容[16]。从目前的的市场看,越来越多的音乐编辑软件上市,剪辑工作者必须要熟练的使用剪辑软件,使听众达到更好的听觉感受。所以,为了可以给听众带来最完美的听觉感受除了在播报新闻之外《新闻纵横》也穿插了音乐,不断的调取听众的积极性,所以剪辑工作者必须要熟练的使用音乐的剪辑软件,音乐剪辑软件如图2.3所示。

2860083cf44ed472e0bd7e2337a70096  图2.3音乐剪辑软件

如果是车载广播,长时间的新闻播报会造成司机的疲劳驾驶,所以不断的穿插音乐,给听众带来不一样的听觉感受,使听众不论何时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3 树立创新意识

  3.1 观念的创新

针对编辑的创新活动体现在内容创新上,这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主要之处,也是时代对广播的要求。广播电台保持公众注意的能力取决于节目内容满足公众需要的能力。如果节目接近时代、现实、社会和生活,那么它们很容易被公众接受和欣赏;如果节目没有很新颖的环节就很难留住听众的心。听众的需求也在改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今天的新事物很快就会过时。所谓“新”只是相对的,由于编辑审时度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拓宽节目的覆盖面,并从公众的注意力中获得新的成果[17]。根据公众的兴趣和需求,我们可以以容易理解或公众可以接受的方式编辑新闻,使广播节目与社会经济生活同步,适应人们的收听需求,而现场直播更能激发听众的收听兴趣也能更快速的掌握一手新闻,现场直播如图3.1所示。

a9e8cb054ef5c30b706ec5171b68c2d5  图3.1现场直播

 3.2形式创新

传播的最大好处之一是速度,这是正式传播信息所必需的。传播速度越快,信息量越大,公众在第一时间收到的最新信息越多,信息就越有价值和吸引力。随着媒体时代和因特网时代的迅速发展,新闻广播必须以持续的速度进行,从文章开始。每一种提高新闻节目传播速度的方法,尤其是在现代移动通讯非常发达,记者只要到达新闻现场的时间,就可以直接通过电话将新闻以最快速度传回直播室[18]。也就是说,广播的发展取决于它自己的变化,无论是在广播理念还是节目编排的框架内,它伴随着一种创新的人格意识[20]。必须适应公众的心理需要,并通过对文化传播、创新和促进文化发展的作用的某种形式而得到广泛接受,我们要在新媒体时代下努力让广播行业繁荣发展。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使我懂得了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只有不断的创新、改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可以更好的让广播行业快速的发展下去,新媒体技术的进步,未来广播的发展,将使媒体更具特性,更多的多媒体,在与媒体激烈竞争的气氛中,传统的主持人别无选择,只能适应这种变化。继续提高他们的知识和生活技能,随时了解事态发展,成为高质量和合格的广播节目的主持人。媒体已使传统广播方式多样化,并扩大了传统广播的发展空间,这是传统广播主持人在新媒体中的一个真正的“测试”。因此,只有我们新一代通过不断的实践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使传统的广播主持人才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要掌握好镜头感,传统的收音机只能听到主持人的声音,看不到主持人的样子。如今,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直播的普及,视频直播已不再仅仅是电视的专利。为了得到观众更大的反响,视频直播也开始在广播节目中使用,这使得广播直播室不再那么神秘和遥远,而是家喻户晓。特别是主持人必须在摄像机前准确地输入语言环境,并根据节目风格调整其语言表达和独特性。不仅如此,还要以积极的姿态面对观众,通过镜头中的眼神和肢体语言与观众交流摄像,活跃节目气氛,增加观众参与度,熟悉新媒体工具。在曾经的传统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当时的听众也只可以通过短信与主持人有互动,但是由于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发达,听众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与节目互动,例如微信的公众号以及微博留言等等,无形中拉近了节目与听众的关系,使得节目不再蒙着面纱,而是真实可以存在在听众身边的“朋友”,主持人需要掌握微博、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工具的操作规则。目前,不仅包括传统电台在内的网络电台也要求节目片段化,因此音频处理软件主机需要熟练使用,节目设置也应模块化、标准化,以便于以后对节目的编辑、制作和上传网络平台。

随着广播接收设备的多样性,广播的类型和质量正在发生变化。同时,随着广播媒体的互动率逐步提高,许多广播媒体的互动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他们更多地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而不是过去唯一的热线,倾听观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节目内容和形式。在过去,只有传统媒体的时候,我们想听收音机,这是唯一的选择。而且,收音机体积大,携带不便,大多数人只能在家里听收音机,活动范围极为有限。如今,在新的媒体环境下,能够接收广播的设备逐渐多样化,比如手机,方便您随时随地收听广播。此外,无线电已经成为司机和朋友的必需品。当他们开车时,他们选择听收音机打发无聊的驾驶时间。有许多私人广播频道专门为汽车设计,可以减轻司机的疲劳。通过以上几个方面,不难发现,在当今新媒体时代,各大媒体必须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和修改。当然,在摸索进步过程中,压力和竞争力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一阶段,大众媒体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公众的兴趣,以便创建反映方案的特殊性和时间的独特节目。

参考文献

[1]张颂. 中国播音学[M]. 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7

[2]闫玉. 中国广播电视学[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0.9

[3]吴玉玲. 广播电视概论[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6.6

[4] 王少权. 全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人才需求及发展趋势[J]. 新媒体研究, 2016,24:175-176

[5] 贾喻翔.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创新发展[J]. 新闻知识, 2017,5:60-67

[6] 藏珈翊. 新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性探讨[J]. 新媒体研究, 2017,5:160-162

[7] 高飞, 杨力力. 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现状与改进措施[J]. 西藏广播电视, 2017,03:108-129

[8] 敖峥嵘.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样态的发展[J]. 新闻世界, 2017,05:46-49

[9]郭玉萍. 基于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创新发展[J].今传媒, 2017,04:110-113

[10] 张琼. 广播电台新闻播音主持创新探索[J]. 西部广播电视, 2017,04:137-142

[11] 刘心怡. 新时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J]. 西部广播电视, 2017,04:153-162

[12] 孙晓妍.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戏剧之家, 2017,08:231

[13] 郭红梅. 消费文化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传播的特点[J].新闻世界, 2017,06:28-30

[14] 马瑛. 全媒体语境中电视播音主持发展探究[J].新媒体研究, 2017,08:146-149

[15] 窦晖. 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传播与版权, 2017,04:110-112

[16] 欧薇. 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策略分析[J].传播与版权, 2017,02:105-106

[17]刘笑盈. 中外新闻传播史[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1

[18] 刘丽霞. 当前广播新闻节目的播音主持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 2015,03:25-26

[19] 王悦宁. 浅谈当前中国广播新闻节目的播音主持创新[J].青年文学家, 2015,12:178-179

[20]郑宗. 当前中国广播新闻节目的播音主持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 2015,05:40-41

 致谢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首先非常感谢我的指导教师,两位老师对我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老师的渊博的知识以及无尽的耐心都使得我深受启迪,老师不仅丰富我的知识体系,更造就了我坚韧正直的品格。毕业论文的制作也真的给了我很多很多难忘的回忆,每一次在图书管里查找资料的时候、自己亲手打上论文的每一字每一句的时候等等都是我值得珍藏的。我更感谢我的学校沈阳城市学院,非常荣幸可以在沈阳城市学院学习四年,四年的时光飞逝给了我无尽美好的回忆。

随着我这篇论文的结束也标志着我大学四年的生活即将结束了,通过四年的学习积累,我相信我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奉献社会,最后向我的老师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策略——以《新闻纵横》节目为例

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策略——以《新闻纵横》节目为例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6月19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0648.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6月19日
Next 2023年8月1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