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对兰州城市形象的影响

兰州国际马拉松已经成为兰州形象新名片,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双金”赛事的兰州国际马拉松,也是最年轻的“双金”马拉松。为了研究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对兰州发展整体发展的影响,本篇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就兰州国际马拉松对兰州市城市发展

  1前言

  全民健身是当下社会的热门话题,开展全民健身是国家战略,更是关乎国家强盛和民族未来发展的举措,决定着国民的整体身体素质和精神风貌,而且对国人体质与健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引起了全社会的热切关注。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此外在全民健身口号的推动下,国民对运动健身的需求日益提升,再加上马拉松本身所具有的包容性、开放性、观赏性、整合性等特征与全民健身的意义、内涵高度契合,在市场运作下的马拉松赛事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为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发展以及运作营造了充分的条件。[1]
  本文主要统计了近年来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的数据资料,从经济、文化、环境几个方面来总结分析兰州国际马拉松对兰州城市形象的影响。通过对兰州市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环境建设、文化走向世界等方面变化的分析,探究出兰州国际马拉松对我们生活的实际影响,以及马拉松赛对举办城市的影响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马拉松比赛对兰州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期望。
  兰州国际马拉松不仅响应国家全民健身的号召,也是作为兰州的又一张名片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然而兰州国际马拉松对兰州的意义不仅仅是这样,兰州城市建设得益于马拉松的综合效应。借助马拉松赛事,兰州积极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
  城市马拉松的举办城市选址通常都在风景优美并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二者相结合不仅有利于赛事的推广,也有利于提高举办城市的知名度和软实力[1]兰州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中心,也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穿城而过的黄河多年雕琢之下,不仅有了供游客游览停留的黄河风情线,沿河的健身步道的修建也为市民提供了跑步锻炼的绝佳场所。此外,马拉松公园、体育文化广场的修建也作为马拉松效应的一部分,健全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城市综合功能。这篇文章主要统计了近年来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的数据资料,从经济、文化、环境几个方面来总结分析兰州国际马拉松对兰州城市形象的影响。
  在奔跑的道路上,不仅仅提升了兰州市民的身体素质,更会激励整座城市不断的前进、积极向上。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不仅能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的健康生活理念,传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于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兰州国际马拉松赛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在各大搜索引擎和中国知网博硕士论文库、中国知网会议论文、中国知网期刊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相关资料库查阅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检索关于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和对举办城市发展的影响有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筛选和整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
  2.2.2数理统计法
  运用表格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
  2.2.3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比较、综合分析等逻辑方法,对搜集到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得出结论。

  3结果与分析

  3.1兰州马拉松的历史

  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创办于2011年,是由中国田径协会、甘肃省体育局、兰州市人民XX共同主办的一项赛事,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九届。该赛事是甘肃兰州市迄今组织的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国际体育赛事,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从2011年首次举办,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被评为"最佳马拉松赛事"和"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金牌赛事",2012年并升级为全国积分赛并于2013年被国际田联授予"铜牌赛事"称号。2017年2月13日,国际田联(IAAF)通过认定,确认将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升级为银标赛事。2017年12月12日,升级为国际金标赛事。

  3.2兰州国际马拉松的发展历史数据统计

  2011年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创办,参赛人数达到18750人。其中全程563人,共有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48名专业运动员参赛。2012年兰州国际马拉松成为全国马拉松积分赛。共有32685人参赛。其中国外高水平运动员35名,国内专业运动员65人,外国业余运动员141人。2013年兰州国际马拉松共有43600人报名参赛,其中全程选手2221人。2014年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升级为“国际铜标赛事”共有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选手参赛。2015年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共有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29人参赛。其中全程6011人。2016年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共有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41000名选手参赛。2017年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升级为“国际银标赛事”。由于参赛报名人数众多首次采用网络抽签的方式确定参赛名额。共有73118人报名,28006人报名全程马拉松。最终抽签确定40413人参赛,全程马拉松8120人。2018年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再次升级为“国际金标赛事”。作为西北唯一一场双金赛事,共吸引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133210人报名,全程马拉松有26828名选手参加。[2]2019年兰州国际马拉松共有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健康跑及家庭跑4个参赛项目,138071人参与报名,共有40007人中签参赛。其中,全程12896人,半程7172人,健康跑(含家庭跑)19939人。

  3.3兰州国际马拉松对兰州发展的影响

  3.3.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兰州国际马拉松赛道设置在黄河两岸,沿途有黄河风情线,风景壮观,环境宜人。五十里的黄河风情线,向世人展现着兰州的魅力。使兰州这一历史文化古城,吸引了更多参赛者和游客的慕名而来。以马拉松为契机,以兰州为中心,辐射全甘肃,乃至西北。[2]
  2019年甘肃省共接待游客3.47亿人次,增长24%,旅游综合收入2680亿元,增长30%。从2015年至2019年的五年,由于兰州国际马拉松的成功举办,带动了我省旅游业的发展。过去五年甘肃省接待游客年平均增长约24.13%。旅游综合收入年平均增长约为27.83%。2018年甘肃省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00亿元,文旅产业位居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之首。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的成功举办,为我省的旅游产业做出突出的贡献,以及深远的影响。
  兰州国际马拉松刺激了公众消费的需求,数以万计的参赛者和游客选择在兰州国际马拉松比赛期间来兰州旅游。使兰州市大多数酒店的住房率显著提高。尤其在比赛当天,数以万计的人群重新聚集在跑道旁。旅游业,餐饮业,服务业,酒店业和其他相关行业的消费人数都在增加,消费也随之增长。
  浅谈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对兰州城市形象的影响
  在“十二五”期间,全省旅游接待人数52046.5万人次,比“十一五”增长266.4%,年平均增长29.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80.5亿元,增速连续5年排在全国前5位。2019年全省接待游客3.47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680亿元,分别是2011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数的6倍、旅游综合收入的8倍。兰州国际马拉松赛9年间累计参赛总人数近30万人赛事引来了人流、聚集了人气,在比赛举办期间逐渐带动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的“集聚效应”。马拉松对举办城市而言除了显而易见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城市的自我营销。毫无疑问,马拉松已经成为一个有流量的市场热点。
  3.3.2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随着兰州国际马拉松的成功举办,甘肃体育事业发展迎来新机遇。在“双金”赛事兰州国际马拉松的引领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兰州市民积极参与到全民健身中来。与此同时,兰州市各类体育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兰州百合之路城市山地越野赛、兰州新区半程马拉松、兰州100越野赛、河湟之旅•红古山地马拉松赛等一批体育品牌赛事的成功举办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运动、健身已成为不少市民生活中的关键词。
  兰州国际马拉松比赛线路设在兰州多年精心打造的城市名片“黄河风情线”沿线,沿途景色优美,风景怡人,观光长廊、“生命之源”水景雕塑、黄河母亲雕塑、西游记雕塑、平沙落雁雕塑、百年中山桥、白塔山、黄河音乐喷泉、人与自然广场,龙源园、体育公园、水车博览园、绿色公园等沿河景观,充分展示了金城兰州的风采,可以让参赛运动员在奔跑过程中感受黄河文化的无穷魅力,在奔跑过程中可以领略到黄河沿岸所特有的自然生态景观,将马拉松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与奔腾不息的黄河文化相融合,成为西北地区独具魅力的马拉松赛事。
  绝大多数游客和参赛者选择在比赛结束后在兰州停留几日,欣赏黄河美景,观看白塔风光,品尝兰州美食,体验风土人情。甚至选择周边游,以嘉峪关、敦煌、河西走廊为主的丝绸之路精品旅游路线,平凉崆峒山、张掖七彩丹霞和大佛寺等人文景观游,以及陇上江南、甘南草原、藏族文化等民族风情旅游路线成为甘肃旅游的热门线路。
  兰州市通过对兰马赛事的打造,充分的展示出了“品质如兰,秉德之州”的城市形象,推动了运动兰州、活力兰州、健康兰州的城市建设。如今,兰州马拉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力引擎,并正在源源不断地助力兰州市全民健身、体育产业、文化旅游、城市开放、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深远长足的发展。
  3.3.3对环境发展的影响
  一场马拉松能改变一座城市的面貌吗?兰州给出的答案是:能。近年来,兰州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综合功能上动作不断:进行黄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改造黄河风情线、建“环母亲河”景观体育长廊……这一系列提升城市颜值、惠及百姓的工程都得益于马拉松的综合效应。
  近年来随着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事水平的提升,热度也不断攀升。兰州国际马拉松倒逼着兰州城市建设迈出了一大步。兰州市根据城市特点,发展景观体育的人民群众现实需求,进一步改造提升了黄河风情线,越来越多的跑步者选择沿风景优美的黄河风情线健身步道跑步锻炼。同时,马拉松公园、体育文化广场、自行车专用道等惠民工程也完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优化了城市的综合功能。
  原兰州市体育局局长龙富国在2018兰州马拉松论坛暨跑步文化分享会上表示,自2011年兰马成功举办后,省内及全国各城市纷纷掀起举办城市马拉松的热潮,从另一个角度看,经过9年的经验积累,以不断完善和提升赛事体验为契机,兰马也为兰州的城市发展建设形成一种倒逼机制,空气质量、绿化环境、基础设施条件、公共管理能力、硬件服务水平等都有明显的提升。塑造了宜居宜业宜游的兰州新形象。
  兰马对于兰州这座城市而言,已经成为一个高质量的输出平台,不仅仅是展示城市和谐活力、热情包容,更是凸显兰州城市建设的发展。当奔跑者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的同时,兰州城市形象也愈发清晰明了展现在世人面前。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经济方面
  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兰马的举办所形成的“聚集效应”为兰州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推动力。兰马的举办吸引了世界各地,五洲四海,数以万计的参赛选手和游客。城市人口数量的快速上升,对商家来说毫无疑问是一次巨大的商机。游客们在兰马期间的吃、住、行、游、购、娱让兰州的餐饮、酒店、交通、旅游、商场、娱乐等服务行业的消费都呈现大幅增长。消费的增长也就意味着经济的发展,兰马已经从一单纯的体育运动,变成了一个对城市经济拉动的强力引擎。
  4.1.2文化方面
  兰州国际马拉松的成功举办,催生了一大批本土体育活动和体育品牌赛事的开展和举办。引导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全民健身中来,使人们形成“加强锻炼,健康生活”的意识。城市马拉松的举办城市选址通常都在风景优美并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1]。兰州是黄河文化的代表城市,兰马吸引更多游客来感受马拉松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精神和奔腾不息的黄河文化,[3]让更多人去了解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同时,让游客们看到不一样的兰州,了解兰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软实力。兰马已经成为兰州的城市名片,代表了城市形象,为兰州的文化繁荣,文化走向世界做出巨大贡献。
  4.1.3环境方面
  由于兰州国际马拉松的举办,倒逼着兰州城市建设做出快速反应。进行黄河水环境治理、提升改造黄河风情线、建“环母亲河”景观体育长廊等一系列惠及百姓、提升城市形象的工程快速建成。经过9年的经验积累,不断完善和提升赛事体验,兰马也倒逼着兰州的空气质量、绿化环境、基础设施条件、公共管理能力、硬件服务水平等城市发展有了明显的提升。兰马已经成为一个高质量的输出平台,不仅仅是展示城市和谐活力、热情包容,更凸显了兰州城市建设的发展。当人们来到这片大地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的同时,兰州城市形象也清晰明了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4.2建议

  4.2.1对经济发展的建议
  兰马作为兰州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我们应该更好的去利用兰马对兰州经济的推动作用,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的结合。以兰马为契机,扩大兰马的影响力,引进游客发展旅游业;引进人才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的进步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树立城市形象,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让经济“走出去”走向全国,面向世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2.1对文化发展的建议
  兰马是继一条河,一碗面,一本书之后兰州又一张名片,已经成为一个高质量输出的平台,我们应该提高重视并且把它的作用最大化。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兰州的知名度,让兰马成为兰州最响亮的名片。我们应该赋予兰马更多的内涵、意义以及城市形象,让人们有欲望来感受西北城市的雄壮、体验黄河文化的浪漫、亲历西北人民的豪爽。
  4.2.1对环境发展的建议
  兰马的综合效应倒逼兰州城市建设大步前进。我们应该不断完善和健全惠及百姓,提升城市形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管理能力、硬件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和提升兰州国际马拉松的赛事体验。使兰马展示城市和谐活力、热情包容、运动健康,使兰马凸显兰州城市建设的发展的成果,使兰马将兰州城市形象清晰明了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5结语

  兰州国际马拉松经过九年的发展,最突出的影响是展现了兰州市的城市形象,扩大兰州的知名度。也在发展旅游业,拉动经济增长,提高第三产业,促进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持续为兰州做出巨大贡献。马拉松国际马拉松对兰州的影响不仅仅在比赛的当天,马拉松的影响也不会因为比赛结束立刻消散。它像一则广告,更像一则名片,让人们忍不住去了解不一样的兰州。如今兰州被世人铭记的,已不只是那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而通过跑一场马拉松感受西北城市的雄壮、体验黄河文化的浪漫、亲历西北人民的豪爽,将成为更多人不远万里奔赴兰州的意义。
  从2011年第一届马拉松赛到现在,兰州因“马”而变,已成为让本地人重新审视兰州、让世界更加了解兰州的新窗口。2019年是兰马的第九个年头,作为中国田协金牌赛事与国际田联金标赛事,九年间,我们见证了一位位跑者在赛道拼搏的身影,见证了兰马一步步走来的成长,也见证了这座城市因马拉松的成功举办带给我们持续不断的惊喜。

  参考文献

  [1]胡刚,陈清.马拉松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以厦门马拉松赛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02):141-142+144.
  [2]吉伟.马拉松效应对举办城市的影响研究——以兰州马拉松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1):56-57.
  [3]孙鹏杰.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的发展现状及对兰州市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
  [4]马元琪.马拉松赛事对举办城市体育、经济、文化的影响研究——以兰州国际马拉松为例[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7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7:363.
  [5]孙天星.城市马拉松与城市品牌的关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6]杨鑫.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对上饶市城市发展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6.
  [7]黄钊.西安市马拉松比赛现状及其对城市发展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8]辛耀翔.从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看城市品牌的塑造[D].广西师范学院,2011.
  [9]王树,翟丰.扬州国际马拉松赛对举办城市的影响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6,38(03):10-13.
  [10]李广英.关于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的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7,22(03):76-79.
  [11]胡书芹.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品牌知名度的影响机制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
  [12]孙泽野.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1.
  [13]蓝照光.马拉松赛事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以南宁市为例[J].运动精品,2019,38(08):77-79.
  [14]王艳芳.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品牌的打造[D].厦门大学,2009.
  致谢
  本论文在王田祖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已完成。首先我想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田祖老师。感谢他在忙碌的教学工作和科研项目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从一开始的选题,中间的调查,到最后的定稿,老师一直都在细心的指导我,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改善性意见,帮助我尽快完成了我的毕业论文
  不积硅步何以至千里,本设论文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论文中得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忙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兰州城市学院,体育学院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
  学生:师明杰
  二〇二〇年四月二十二日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492.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12月16日
Next 2021年12月1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