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外来务工群体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

 摘 要

随着国家城市化建设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外来务工群体的数量逐渐扩大。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成为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无疑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内容,医疗保障问题又是社会保障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因此,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十分重要。外来务工群体对城市的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XX应重视外来务工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让外来务工群体平等地享有城镇居民相同的医疗保障制度。本文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对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外来务工人员自身方面、企业方面和XX方面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对于现阶段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的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外来务工群体,医疗保障 ,对策

 前 言

外来务工人员已成为我国流动性最强的群体,也是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新生力量。他们一直是我国城市人口流动的排头兵,为我国城镇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外来务工人员在城镇的基本医疗保障却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社会对该群体的关心与保护力度不够,甚至有些城镇居民和一些地方XX对这类群体施以歧视,限制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因此,当前外来务工人员与城镇居民在其享受公共医疗服务的方式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本文的研究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目的在于发现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在基本医疗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从其实际情况出发,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探索一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推进济南市医疗保障一体化建设提供政策建议,尽快建立有效的外来务工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根据济南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随机抽样中的分群调查方法,利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法开展,对济南市十个城区和两个县各寻找100名外来务工人员填写。在十二个城区分别找一个外来务工人员最聚集的社区,通过社区工作者获得外来务工人员的联系方式。一般社区工作人员都有外来务工人员的微信群,在群内发送问卷星,收集100份左右的调查问卷。通过对调查结果研究和文献综述的阅读,将外来务工群体的医疗保障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对外来务工群体医疗保障制度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外来务工群体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最后提出解决此问题的方向和政策提案。

解决外来务工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具有特殊意义,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推动外来农村劳动者城市化,在城市工作的农村劳动者享受医疗制度的保护;有助于推动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1绪论

  1.1研究现状

  1.1.1国内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问题的研究及成果

屈毅(2021)利用2017年的流动人口数据分析农民医疗保险对企业家选择的影响,通过他的研究发现医疗保险对促进劳动者创业精神起着重要作用,医疗保险的普及有利于健康改善,减少财政限制,提高风险负担,提高就业预期,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此外,医疗保险的普及促进了东、中、西部外来务工人员的创业精神,东、西部医疗保险的推进比中部强,而去打工的劳动者创业行为有代沟,医疗保险对新一代外来务工人员创业精神的积极影响远高于老年劳动者。李小青(2019)认为,我国的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是非正规就业,因自身、雇主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该群体的参保率低。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参保率,首先,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提高自身的素质;其次,为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建立合适的社会保障制度;再次,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最后,加强公司管理层的道德教育[1]。

曾宁,苑晓杰(2015)认为,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问题,但仍然存在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参保意识薄弱、企业缺乏社会责任、社保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使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缺乏合理的社会保障[2]。应该通过完善社保体系、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完善法律法规等方式推进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的建设。常锐,魏旭东(2015)认为,现阶段,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现状不容乐观,应该通过加强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自身能力建设、增强XX的执行力,完善XX职能、强化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责任等措施推进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实现社会公平[3]。郝保英(2015)认为,解决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应该更加注重选择“进城”,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保权益。并且,作者还认为用社会保障替代土地保障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和社保制度的一种创新方式,填补土地流转的空缺。刘志军,王宏,刘天剑(2015)认为我国的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医疗保险的机会和其他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异,应该从制度层面、就业单位等客观角度以及外来务工人员自身因素这两大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和解释。

姜海珊(2016)基于2013年的CMDS数据,对“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服务利用情况有显著的影响。而其他学者对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的影响因素通过实证分析进行了探究,采用的计量模型均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其中吴少龙等(2013)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的814位外来务工人员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企业层面的各项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产生的影响是最明显的。罗俊峰(2015)利用2012年的CMDS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提出解除医保同户籍、编制的关联,逐步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同新农合的过渡衔接,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医保制度[4]。卢小君等(2018)同样利用2014年CMDS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医保转移接续中制度层面的相关政策支持可以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参保积极性。

 1.1.2国外研究综述

外来务工人员是在中国国情下特有的名词,外来务工人员这个词是指外籍劳动人员。他们喜欢人口流动、移民、迁徙等,所以在其他国家研究医疗保险制度,将其视为移居者。

Connor A , Rainer L P , Simcox J B(2007)提倡通过社区合作伙伴关系模型(即农场劳动者的家庭健康计划(FWFHP))向农场劳动者的家属提供医疗和健康服务。这是13年社区合作伙伴关系模式,通过社区和学术合作伙伴之间的跨学科合作,为移籍人口的家庭提供医疗服务。Hansen E , Donohoe M(2003)认为职业危险、贫困、标准以下的生活状况、出入境管理、语言和文化壁垒转移到人口身上无法得到公平的医疗安全措施。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对政策制定者和具有社会意识的X人的挑战。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包括应该建立一个更强大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收集更多关于转移人口健康状况的数据,了解该群体的健康现状;加强转移人口对医疗保障的认识等。Villarejo, Don(2003)同样认为,转移人口的贫困状况、缺乏医疗保险等阻碍了这些人中的很大一部分人获得卫生保健服务。从研究指标来看,大多数人都不在乎健康管理,只有当他们生病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医疗保障的重要性。

Arcury T A , Quandt S A(2007)认为,X的转移人口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繁荣,但是大多数转移人口工资低、没有医疗保险、从事危险的工作。这一群体获得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结构性以及法律和地理上的障碍,包括医疗设施有限、禁止转移人口使用某些服务和项目。作者提议完善相关政策保障转移人口的权利,并且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转移人口数据库。Dias S F , Severo M , Barros H(2008)认为,对于转移人口适当的护理应该以持续性和综合性为基础,且更要重视健康的重要性,作者建议需要进一步研究转移人口对医疗卫生的看法,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需求,明确他们获得医疗服务的障碍以及寻求克服障碍的解决办法。

整体来看,国外学者对于移居者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大多是理论上的定性分析,少数的实证分析所采用的数据样本量较小且较为陈旧。但是国外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相对完善,对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具有参考借鉴的价值。

 1.2研究意义

  1.2.1有利于推进外来农村劳动者城市化

社会保障的完善意味着医疗保障的完善,如果通过社会保障方式形成”有效供给”的优势,XX的政策符合当地流动人口的实际情况,可以被接受外来务工人员接受。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的城镇居民达到一样的就业,并且可以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同的基本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权益,以及在城市内提供住房等社会保障服务待遇。这些待遇的完善会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者进城发展。这不仅可以提供当地城市内部的各行各业的就业需求,也使他们逐渐地提升对于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度,大多数外来农村劳动者也会逐步地融入城市的社会,所以自然也就会顺利地完成了城市化的过程。

  1.2.2有利于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以城市为中心的医疗保障系统,不包括农村地区。中共中央第八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城乡二元医疗制度开始实行,形成了极具差异性的城镇和农村的医疗基本保障制度。当前,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制度远远跟不上发展形势,农村人口从进城、留在城市、热爱城市的良性城镇化机制尚未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与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还存在较大差距。

 1.2.3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外来务工群体对流入地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当他们遭遇传染病、生产事故和职业危害、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等健康问题时,若是得不到有效且高质量的医疗保障,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个人健康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社会民生问题。

 1.3研究可能创新之处和不足

  1.3.1研究创新之处

通过阅读文献发现,之前的文献对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的研究较多,有针对性地分析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的文献较少,所以对于研究角度具有创新性。但是相关数据的收集也比较困难,于是采用了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本文的完成过程中参考了2017年XXxx提出的产业工人保障等问题以及十九大的内容,与时俱进对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3.2研究不足之处

本文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后期继续完善。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还不是很系统,在运用理论分析问题、比较制度时,难免会有很多疏漏,提出的对策建议还不完善。调查数据是在12个地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得到的,样本容量为1200,数据具有片面性,容量不够大,数据结论略显粗糙。

2外来务工人员及医疗保障界定

  2.1外来务工人员的概念界定

  2.1.1农民工

农民工是指进入城市工作超过六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但他们的户籍地仍属于农村。他们不在家务农,在城市里从事一些非农业的工作,比如建筑工人,服务人员、制造工人、纺织工人、电子技术工人等。农民工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本地农民工,是农民来到自己户籍所属的城镇工作;第二类为外地农民工,他们来到并不是自己户籍所属的城镇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种类越来越多,他们成为中国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为国家城镇化的建设贡献力量。

 2.1.2外来务工人员

外来务工人员常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去其他城市工作六个月及以上的劳动人员,和农民工大体相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外来务工人员学历水平的提高,他们从事的职业不再是体力劳动和劳务工作,而是逐步向脑力劳动和资本劳动转变。外来务工人员的主体是农民工,但并不是所有的外来务工人员都是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也有从其他城市来到另一个城市发展。比如青岛市居民来到济南市工作,也被称为外来务工人员,但是近几年来,更多的济南市居民去青岛市发展。

2.1.3新产业工人

“外来务工人员”被称为让中国人民最自豪的群体,并不是他们愿意在工地打工搬砖,而是由于家庭经济问题,不得已离开家乡成为外来务工人员。虽然是迫于无奈离开家乡工作,但在真正干活的时候,他们一点不含糊,恐怕没有多少人能拥有他们那样吃苦耐劳的精神。但在城市工作中,他们还会受到一些城市人群的不尊重与偏见,为了让外来务工群体得到更多的理解与尊重,给予外来务工人员一个新名字——“新产业工人”。新称呼的诞生可以让该群体在城市中更加无拘无束的生活,成为城市主人之一。在以往,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们怕在其他城市被歧视不敢去工作,也觉得自己没见过世面丢了人,新的名字让“外来务工人员”更加正视自己的职业。

图2.1外来务工群体名称变迁

c703d4828cea3637595155a9a9cac645  2.2医疗保障概念界定

起初医疗保障的设立是为了保障居民们防病治病方面的权利,为居民提供防病治病等问题的解决措施。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社会矛盾也发生改变,之前国家重视百姓们的温饱问题,现在更加重视百姓们的健康问题,即对医疗保障问题的重视。随着国家的重视,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制定越来越完善,现在我国的医疗保障基本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城乡医疗,从字面上我们可以分为城和乡两部分,即为城镇医疗保障和农村医疗保障,这是我国医疗保障的基础,是由XX出资强制提供。第二个部分为我们熟知的医疗保险,很多学者混淆了医疗保障和医疗保险,认为二者没有差别,但经过研究发现两者包含的范围并不一样。我国医疗保障的核心部分是医疗保险,所以医疗保险不是医疗保障的整体。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我国医疗保险主要构成方面,理论上所有的城乡居民都被包含在内。第三为补充医疗保险,它是指除去第二部分所剩下的其他医疗保险,包括但不限于商业健康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是一种高层次的医疗保障手段,它的受众群体较少,不面向所有城乡群体,只针对一些特殊群体的医疗保障。

 2.3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制度

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国民健康及国家卫生政策逐步完善,为满足公民的多方面的健康需求提供广泛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服务。外来务工群体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正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此外,学者们认为,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加,从“农村”、“农业”、“农民”引出了“农民工”的第四问题,农民工是外来务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将把“农民工”问题加入“三农”问题,由此看来农民工在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即外来务工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是不可小觑的。

我国在不断摸索和创新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的制度,它是目前保障我国外来务工群体医疗保障问题中最重要的制度。该制度的设立是国家专门维护外来务工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医疗权益的,由外来务工人员和用人单位按一定比例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用,并且通过在当地参保的外来务工人员互助共济的方式,为该群体防病治病提供经济保障。

 3我国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现状

  3.1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现状

自2006年劳动保障部和社会保障部开始推行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以来,各地XX开始探索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模式。根据外来务工群体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特点,建立相对应的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险制度。由城保模式、大病医疗保险模式、综合医疗保险模式以及农保模式四类组成。城保模式分为两种形式,一种直接将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险归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另一种是先为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制定专门的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险作为过渡,然后再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并轨实行。大病医疗保险模式是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为基础,考虑到外来务工人员群体流动性高、工作环境较差以及收入低等特点所制定的费用低、保期长、保大病的外来务工群体大病医疗保险模式。综合医疗保险模式将外来务工人员工伤或意外补偿、住院医疗费和老年津贴这三项合并为一个独立的医疗保障系统,门槛低且缴费率较低。农保模式是指农民工医疗保险与新农合的衔接问题,在学术上统称为“农保模式”。

 3.2外来务工群体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之处

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吸引很多农民工来到城市工作,他们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城乡二元制的产生和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有所不同,在城市工作的大部分外来务工群体享受不到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障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共中央出台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策略,由此外来务工群体可以购买城镇医疗保险,同等享受城镇医疗保障制度。

 3.3外来务工群体医疗保障制度建立的障碍

  3.3.1制度上的障碍

这种阻碍主要源于开国前期我们为了适应产业化道路所需要而实施的一些城乡分裂的社会体系。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迅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城乡收入差距正在逐渐淡化和缩小,但户籍制度的劳动用工方式和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同,仍标志的我国城乡收入差异依然存在。关于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城市劳动者可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国家财政补贴,当地农民可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生活服务能力相对较弱的新型合作医疗。然而,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成为一个完全自费的医疗群体。虽然管理部门提出了一些改革,但不能立刻应用实施。因此,绝大多数的农村外来务工人员还是被XX排斥在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制度之外。

  3.3.2观念上的障碍

第一个障碍来自XX。一些中央地方各级XX官员认为,XX对当地农村居民的基本就业社会保障资金负担本就是极其沉重的,国家行政财力不够足以充分支持当地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参加基本医疗保障。

二是资金来源。据相关专家估算,如果完全建立了与城镇职工相同的医疗保险体系,企业每年需要为每名职工提供5000元以上的社会保险费用(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之一),这将导致现有的成本增加30%-40%。企业会担心加大成本的投入而降低其竞争力。对于尚未发展成为一项硬任务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说,医疗保障能拖就拖,能减就减,不能保就不保。

三是外来务工人员自身。在劳动力需求供大于求激烈竞争的市场,由于经济压力,他们先是选择了找工作谋生。为此,他们可能会主动地放弃自己的其他权利,甚至会认为医保缴纳是他们找到一份工作的负面因素。

  3.3.3管理上的障碍

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服务管理的外来社会化发展程度极低,还在于缺少一套健全能够有效保证我国城乡之间相互联动转移的基本医疗保障服务关系的有效管理机制。即便在一个偏远地区或一个县市,由于大量的城镇外来务工人员临时选择失业或频繁招工换岗,社保管理部门也可能会因此变得非常疲于坚持办理繁琐的社保登记手续,管理费用高且提高成本。同时,由于服务外来务工人员的经济个体和社会群众利益差异较大,难以完全采取统一的医疗保障服务模式。

 4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现状

  4.1济南外来务工人员迁移状况

目前,人口迁移已经从个人迁移逐步转变成为家庭迁移,随迁人口规模不断增加,也成为各地区调整劳动力需求的主要途径。2016年,济南市域常住人口达到723.3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57.3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96%,两者相差10余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外来务工人员达到71万人,成为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的主要潜力人群[5]。

  4.1.1外来人口以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为主,以人才引进为先导

关于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年龄组成查阅资料发现,80后的人群占40.09%,为人数最多的年龄段;90后次之,占总人数的33.84%;00后不到0.30%,所占比例最小;50后所占比不到1.70%,比重较小。总体来看,约有75.31%的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是现阶段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力量。山东省毕业生大部分都会选择留在自己所毕业的城市工作扎根,但是根据山东省不完全的就业信息统计,发现济南市每年毕业的本科学生和研究生选择留在济南工作的人群并不多,大约仅有25%。根据2016年的调查,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男女比例为145:100,受教育水平在大专及以上的人数占35%。

 4.1.2人口迁移以鲁中西部迁入为主,沿海地市迁出为主

由于济南市人口吸引力不足,城镇化任务艰巨,流动人口数量和规模有限,人口结构优化进展缓慢。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比例在67%-94%之间,主要来自省会城市周边不太发达的德州、泰安、聊城、济宁、菏泽等山东西部地区;济南市中心城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占比较大(约为90%),反映了济南市中心城区吸引能力较强,是人才的聚集地。周边章丘市、县城和小城镇吸引外来人口较少,然而一些济南市民会迁移去东部的沿海城市,主要流向青岛、烟台、威海等城市。

 4.2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现状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九十五条内容,外来务工人员享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权利,按照法规内容缴纳相应的医疗保险费用并依法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权利。用人单位积极地依照法律规定与外来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参加济南市城镇职工医保,如社会保险法所规定的,依法由用人单位和外来务工劳动者共同缴纳济南市规定比例的医疗保险费用,与济南市居民享受有相同的城镇职工医保待遇。

4.3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调查情况

采用随机抽样中的分群抽样调查方法,利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法开展,对济南市十个城区和两个县各寻找100名外来务工人员填写。本次调查共计发送问卷1200份,填写问卷1086份,其中有效问卷1020份(有效问卷即为填写的信息有效超过80%)。

 4.3.1外来务工人员的性别及年龄

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中,男性比例大约占59.31%,女性所占比例大约为40.69%。外来务工人员以所在青壮年外来务工人员人数为主,其中30-40岁的所在青年外来务工人员中仅占首位,占外来务工人员总数的42.25%;20-30岁的所在外来务工人员中仅占第二位,占33.53%;40-60岁的所在外来务工人员中仅占22.35%;未成年人中仅占0.12%,60岁以上占1.58%。资料显示,40岁以下的外来务工人员人数是我国就业的劳动力主体,40岁以下的人口占76.07%,其中大学生人数占63.45%。

表4.1外来务工人员性别情况

性别 调查人数 占总数比例(%)
605 59.31
415 40.69

表4.2外来务工人员各年龄分布情况

年龄 调查人数 占总数比例(%)
16-20 3 0.29
20-30 342 33.53
30-40 431 42.25
40-60 228 22.35
60以上 16 1.58

图4.1外来务工人员各年龄分布情况

ccb85597490cf984365bf31fa2a2e5ef  4.3.2 外来务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

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中,具体情况如表4.3和图4.2所示,大专及以上的人数最多,占被调查人数的35.49%;最低的为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群,仅占总人数1.37%。一般来说,外来务工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相对较低,主要以中、低文化程度为主。但济南以人才引进为先导,吸引优秀人才,尽量挽留高学历毕业生在济工作,所以本次调查结果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

表4.3外来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 调查人数 占总数比例(%)
文盲 14 1.37
小学 87 8.53
初中 247 24.22
高中、中专 310 30.39
大专及以上 362 35.49

图4.2外来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

fc05a50fc3f33b08839735716f84b946  4.3.3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中,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情况如表4.4和图4.3所示。1年以下的占13.63%;1-3年的占37.35%;3-5年以上的占31.18%;5年以上的占17.84%。54.22%的人表示,他们去济南之前曾在外地打工;45.78%的人是第一次外出,半数以上的员工在城市工作经验丰富。

表4.4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情况

工作情况 调查人数 占总数比例(%)
1年以下 139 13.63
1-3年 381 37.35
3-5年 318 31.18
5年以上 182 17.84

图4.3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情况

e70b120489afecad27c71826c9f3e1a2  4.3.4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

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中,外来务工群体所从事的工作范围类型比较多,问卷调查结果中从事商贸、服务行业的人员约占总体24.31%;个体工商户及家庭私营业主比例占17.35%;工业及建设企业技术人员约为24.61%;交通运输行业的技术人员约占5.20%;自由外来者(包括律师/会计/审计人员)的比例为13.43%;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在岗从业人员仅为8.63%;其他外来仅为6.47%。

表4.5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情况

职业情况 调查人数 占总数比例(%)
商贸、服务行业 248 24.31
个体工商户、家庭私营业主 177 17.35
工业、建设企业 251 24.61
交通运输行业 53 5.20
自由外来者(包括律师/会计/审计人员) 137 13.43
机关、行政事业单位 88 8.63
其他 66 6.47

 4.3.5 外来务工人员月收入状况

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中,外来务工人员平均每个人的月可以获得的工资收入大约确定为如表4.6所示。经计算,济南市各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平均薪酬约4000元,低于全国每年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半数以下职工每个月的收入比例低于全省社会平均水准。

表4.6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状况

收入状况 调查人数 占总数比例(%)
2000元以下 84 8.24
2000-3000 270 26.47
3000-4500 215 21.08
4500-6000 217 21.27
6000-8000 110 10.78
8000-10000 54 5.29
10000以上 70 6.87

 4.3.6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花费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中,外来务工群体中医疗花费1500以内的占比最大为34.41%;多数外来务工人员近一年都有医疗花费,只有16.27%的人群没有医疗花费;26.18%的人群花费在1500到5000元之间;近23.14%的人群在医疗问题上花费超过5000元。相比较外来人员的收入情况,他们的医疗花费占比较大。

表4.7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花费情况

医疗花费情况 调查人数 占总数比例(%)
无花费 166 16.27
1500元以内 351 34.41
1500-5000 267 26.18
5000-10000 148 14.51
10000元以上 88 8.63

图4.4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花费情况

aff6caf55804a9671cec9a63bf8671e8  4.3.7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需求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需求如图4.5所示,73.43%的人认为他们需要职业病的保护;其次68.63%的人认为需要呼吸系统疾病的保护;近半数的人认为他们需要关节炎和消化系统疾病的保护,各占53.23%和53.43%的人群;肿瘤问题占42.45%;心血管疾病占37.25%;意外伤害占34.31%;肝炎占32.55%;残疾仅占22.65%。随着年龄的增长,外来务工群体的身体健康程度会有所下降,所以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医疗需求有所不同。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建立工伤保险十分有必要,这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问题有很大的保障。

图4.5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需求

283313d029bfe80ccd139b3f65389ee1  4.3.8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费用来源

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费用主要来源为务工者自己的收入,占80.29%;其次是XX的补贴,有74.61%的人享受了XX的医疗补贴;再是单位的补贴,占40.29%;仅有26.27%的人在医疗费用上花费自己的储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借钱看病的人群越来越少,仅有14.31%,因此,XX还是要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情况,消除借钱看病的现象;还有6.86%的人群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医疗费用。

图4.6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费用来源

7d3fb3fede195a005fe36e833f134881  4.3.9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险的参与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中,外来务工人员中92.65%的人都参加了医疗保险,只有7.35%的人群没有参加医疗保险。虽然数据不是很大,但在国家呼吁全民参保的时代中,应该消除未参保的现象,加强该群体的参保意识。具体参保情况如表4.8和图4.7所示。

表4.8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险参与情况

参保情况 调查人数 占总数比例(%)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585 57.35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78 7.65
新农合 216 21.18
其他 66 6.47
没参保 75 7.35

图4.7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险参与情况

9fe4c22c3400a7fdfb0a499b68ef8b8e  4.3.10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险满意程度

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满意程度如表4.9和图4.8所示,55.87%的人群对医疗保险感到比较满意;其次,13.24%的人群感觉一般;只有12.84%感觉非常满意;7.75%的人群感觉不太满意;5.69%的人群感觉非常不满意,比重还是比较大的,说明我们的医疗保障制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还有4.61%的人不清楚,落实医疗保障意识势在必行。

表4.9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险满意程度

满意程度 调查人数 占总数比例(%)
非常满意 131 12.84
比较满意 570 55.87
一般 135 13.24
不太满意 79 7.75
非常不满意 58 5.69
不清楚 47 4.61

图4.8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险满意程度

bf343234d7d83edaf9d8e36e0c8385f1  4.3.11外来务工人员认为基本医疗保险需要改善的方面

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中,外来务工人员认为基本医疗保险需要改善的方面有保费缴纳额度、手续简化提高效率、起付线降低、保障范围扩充、XX补贴增加、转移接续便捷、其他等,分别有40.69%、74.71%、57.25%、43.63%、36.76%、23.63%、18.43%、8.63%的人群。

图4.9外来务工人员认为医疗保险需要改善的方面

905329743a1899525b628196d6a545a0  4.3.12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需求的改变

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需求变化最突出的为其提供免费体检,83.63%的人都认为需要提供免费体检;其次,76.57%的人群认为需要免费筛查慢性疾病;防御大于治疗,这方面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意识较好,因此54.61%的人更加重视慢性病防治;42.65%的人认为医保制度的报销比例需要提高,根据医疗花费的结果来看,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花费较大,需要提高比例;36.59%的人群认为看病应该更方便,科技的发展下,看病越来越数字化,对一些年龄较大的人群来说,看病反而不如之前方便了,但是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数字化的医疗,更能节省时间;还有35.59%的人认为需要提供更好的妇幼保健;最后,23.53%的人认为需要增加基本药物目录里面药品种类,这样医疗报销范围更广,外来务工群体的医疗保险支出更少。

图4.10外来务工人员认为医疗需求的改变

57dffb003d94b141360dd5c256d66da4  4.3.13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险服务认知

在本次调查的样本中,外来务工人员认为有必要提供医疗保险服务的人数占84.32%,该群体中有6.27%的人认为没有必要提供医疗保险服务,最后9.41%的外来务工人员不知道是否有必要提供医疗保险服务。由此可得,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对医疗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表4.10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险服务认知

医疗保险服务认知 调查人数 占总数比例(%)
有必要 860 84.32
没必要 64 6.27
不清楚 96 9.41

图4.11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险服务认知

1202508c1f43cc4ad57d733af1d05806  5济南外来务工人员基本医疗保障所面临的问题

  5.1外来务工群体自身产生的问题

  5.1.1文化程度较低

被调查人群所接受的教育水平普遍相对较低,主要是集中于高等院校及以下阶段,仅有35.49%的人群为大专及以上的学历。大多数外来务工群体不关心政策,对基本医疗保险了解不够,认识不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部分被调查者并非由家庭成员转移到工作岗位,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将有利于户籍内其他家庭成员的参加。其次,当外来务工人员患重病时会到户籍所在地享受重病医疗保险,导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与人数少,但是,很多外来务工群体文化水平底下,不知道参加医保的重要性,认为异地参保报销繁琐,会放弃新农合的缴纳,导致两个保险都不参加。

 5.1.2工资水平低下

被调查者的月薪大多在3000-6000元之间。除了生活必需品的开支,他们每个月剩下的钱很少。被调查者工资的增长跟不上医保费用的增长,迫使部分外来务工群体放弃对医疗保障的资金投入,还有部分外来务工群体因为经济压力的增加会放弃续交医疗保险费用。

 5.1.3参保意识淡薄

外来务工人员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认为他们年轻而又无疾病,不需要参加医保,也就不会因此而买单。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意识到现在的就业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所以他们愿意放弃购买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从事的工作比较辛苦,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其中有很多职业病的隐患,但是外来务工人员们大多缺乏医疗保障的安全意识,很容易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常常会导致维护权利困难,一旦事故发生,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参保意识淡薄,都不知道工伤保险的存在。有的人自认倒霉,自费治疗;还有一部分人,会找企业或者相关部门讨说法,但这些都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5.2企业产生的问题

  5.2.1企业积极性不高

通过阅读文献,发现一些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由于外来务工群体的就业不稳定、流动频繁,他们不愿意为该群体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在他们看来,给外来务工群体缴纳基本医疗保险会增加企业财政支出,而且当该人员辞职或者跳槽都会影响医保的缴纳情况,会迫使医保的缴纳中断。还有外来务工人员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认为他们年轻而又无疾病,不需要参加医保,也就不会因此而买单。

 5.2.2企业参保意识淡薄

企业通常忽视社会利益以及有关法律责任,只追求利益最大化。一部分企业心存侥幸,不通过正式程序,利用外来务工群体的工资参保,损害外来务工群体的正当利益。在告知工伤保险方针之前,工伤保险保险通常被置换为意外伤害保险。因此,很多企业使用意外伤害保险代替工伤保险避重就轻地回答此类问题。

 5.3国家立法和政策的不统一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社会历史的原因和XX制度,外来务工群体的医疗保障缺乏法律保护”。到目前为止,我国实现的《医疗保障法》基本没有关于全国性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的国家立法。关于确保城乡外来务工群体基本社会保障的相关立法很少且笼统,缺乏实际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很难及时得到有效落实,导致严重侵害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权益现象的普遍存在。虽然很多地方都有保护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的法律和政策,但规定不统一,不易统一管理。此外,这些法律制度既不充分又无效,针对外来务工群体的基本医疗保障权益几乎没作用。目前在我国许多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大病医疗保障已纳入职工医疗保障体系,但该体系尚未全面实施,对于不同地区的适用的时间、标准、经验和效果有所不同,不利于直接向全国推广。这意味着外来务工人员不能全部享受基本医疗保障待遇,XX很难将外来务工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6完善济南外来务工人员基本医疗保障提出的建议

  6.1外来务工人员方面

  6.1.1正确对待劳动力成本

针对当前地方XX和外来务工人员企业普遍担心的外来务工人员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将大大增加其劳动力的成本,失去市场竞争优势等问题,要进一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对医疗保障的重要性认识,着力于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增强其竞争能力切实地尊重和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根本权利。

西奥多舒尔茨曾经指出:实现经济增长必须依托资本、劳动力的增长,这些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不适应当今事实[6]。在现代经济方面,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水平的改善远比其他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水平的改善重要得多。建立切实可行的城镇化外来务工人员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显然将更好地有利于充分保护外来务工人员的人力资源,提升外来务工劳动力总量和综合素质,进而增强我市乃至全国的竞争能力。

 6.1.2积极推动外来务工人员观念转变

针对没有稳定工作、固定收入、流动性强的外来务工群体,应采取自我感知的原则鼓励参与。而且,XX和其他相关的社会公益组织机构要对其提供资金支持方面进行一定比例的补贴,尽量降低外来人员的财务和经济负担。

 6.1.3加强宣传提高参保意识

济南市社保局可以号召各工地、私企等地方广泛地开展各类宣传和教育活动,多渠道地让外来务工人员认识到医疗卫生,提高其参保意识,降低投机性行为。具体来说,可以在外来务工人员身上设立专门的现场报名和专栏,宣传医疗保险参保必要性和其重要性,并通过现场报名和专栏为群众提供医疗保险相关知识网上咨询,对存在问题的群众进行解答,有效地使医疗保险相关的知识被外来务工群体所接收和理解。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群体的维权意识,也大大方便了对XX工作的监察。除此,希望还能设立一个相关的短信和公众号,及时向社会提供医疗保障信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医疗保障的内容以及宣传医疗保险的意义和重要性,采纳他们对于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建议和意见。

 6.2企业方面

  6.2.1积极推动企业观念转变

对于一些具有稳定性工作的外来务工群体,依照政策规定由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用,主要比例是由企业承担,费用缴纳具有强制性,这是外来务工群体的相应的权利。

 6.2.2建立可行的工伤保险

外来务工人员大都是从事艰巨、危险、繁重劳动,各种严重的工伤和事故层出不穷,工伤、职业疾病后就诊和治疗困难。同时,经济补偿等其他一些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引发了强烈的劳动争议。如今,外来务工群体的社会保障影响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保护外来务工群体的权利和利益,不仅是他们自身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通过这一阶段中国的发展趋势,怎样才能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利和利益以及如何妥善解决工伤事故等问题,都要求加快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改善,改善相关法令和规章制度,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外来务工群体的权利保护意识,保护外来务工群体的利益。

 6.2.3加强对企业的执法力度

持续贯彻外来务工群体基本医疗保障政策的宣传教育,积极地宣传引领外来务工群体了解医疗保障制度,对外来务工群体广泛普及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内容以及实质性作用。对于不给予外来务工人员申领基本医疗保险、逃脱责任的用人单位,要继续强化执法惩戒,确保其医疗费用和基本养老金优惠政策顺利落实。

  6.3XX方面

  6.3.1积极推动XX观念转变

建立健全的外来务工人员医疗卫生保障机构体系,有利于降低疾病治疗的风险,提高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体素质,促进了企业的生产,保障了社会的全面进步。XX及用人单位需要主动为外来务工人员缴纳相应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减轻他们的负担,促进参保服务主体的壮大。

 6.3.2整合医疗保障内容

在各个行业,外来务工人员大都是处于一种比较差的生产和服务环境,容易得职业疾病,其中职业疾病多属于慢性疾病。许多人在这一点上的认识并不够,导致这种职业疾病不容易引起重视。目前,我国由慢性疾病引起的各种疾病承担约占全部疾病承担的70%。世界银行估计,到2030年,随着中国人口的快速退化和老龄化,中国的慢性疾病负担有望再次增加40%。如果不对我国的人口医疗保障问题进行治理,势必会引起医疗费用的激增,进而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我国提出应当加强对除慢性疾病以外的各种疾病的防治和管理,其中一般包括数量比较少的慢性病。我国应该根据医疗服务行业的性质,形成相应的行业标准,通过整合医疗卫生保障的内容,以满足不同类型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服务需求。每个外来务工人员都具备自己特殊的生产条件,不同生产条件对于医疗卫生保障的内容具有不同的限制。因此,要根据各个相关行业的特征,在全国各地区之间研究和制订各相关行业的标准;医疗保障服务内容的完善与整合,形成了社会和地方XX共同认可的外来务工群体医疗保障标准,不会直接影响至全国整体规划,同时还能够满足各种类型外来务工群体的医疗服务。

 总 结

随着社会不断前进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称呼不断升级,从最初的“农民工”到现在的“新产业工人”,无不体现着外来务工人员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国家XX对该人群的重视。2017年XX总XX在十八上提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对产业工人提供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其中外来务工人员是产业工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外来务工人员对国家的发展和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国家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必不可少,十八大强调着力加大对产业工人合法权益维护。保护好其权益才能促进该群体在国家城镇化的建设中积极主动地贡献力量,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要贯彻落实保护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工作。医疗保险作为分担未来可能出现的疾病风险的重要保障,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来说尤为重要。十九大中医疗保障问题为中心话题,外来务工人员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扣,纽扣群体的医保问题更加重要。在城乡结合的时代,更加注重和促进医疗保障的落实。

通过对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问题的调查研究,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仅有35.49%的人群是大专及以上的学历,很多人认识不到医疗保障的重要性,他们会放弃缴纳医疗保险的权力去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因此可以通过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外来务工群体对医疗保险的正确认识和观念转变。还有一些企业不想增添自己的支出负担会放弃对外来务工人员社保地缴纳,对此可以加大处罚力度,出现该现象的企业严惩不贷。由于很多外来务工人员都是异地参保,当需要医疗报销时,程序较多、比较复杂,会降低外来务工人员的参保积极性,因此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采用线上报销,不用外来务工人员两地奔波,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外来务工群体从事多为险峻的工作,为他们建立工伤保险势在必行,加快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努力完善,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维权意识,维护外来务工人员这一群体的利益。

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涉及经济、社会、法律等多个方面。只有在合适的宏观环境下才能正常运行,各级XX都要自觉地承担和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针对不同时期适时地调整外来务工人员的相关医疗卫生政策,为促进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顺利推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条件。

致 谢

在这篇学位论文顺利撰写完成之际,历时四年的大学生活也将要圆满地结束。回想当初步入交通学院的时刻,仍记忆犹新,让我情不自禁地感叹时光飞逝,光阴似茬。充实而又紧张的大学时光,给我留下了许多无法忘怀的美好回忆。

首先,我要真诚地感谢我的导师。从前期论文的选题,到中期论文的撰写以及后期论文的深入研究改正。每一个阶段都得到了老师细致的指导和宝贵的修改建议,而且老师治学严谨的态度以及循循善诱的高尚师德都潜移默化地激励着我。同时也使我受益良多,在此向老师表示发自肺腑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其次,感谢那些一直都不吝赐教地辅导我的老师,感谢管理学院所有老师的细心栽培和教育。特别是老师,他们在我整个大学生涯都曾给予我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对我每一个问题都耐心地给予了解答。在课业学习、论文撰写、思想建设和日常生活都曾给过我指点。

再次,感谢大学期间的同窗好友。在生活和学习上我都得到了他们的帮助及支持,大家一起学习成长,一起攻克学业上的难关。在一次又一次的大作业合作中共同进步,不断地磨合并培养默契,这些都是我难得的人生经历。

最后,感谢这三年多来所有给过我帮助和支持的人,衷心地感谢你们为我所做的一切!

参考文献

[1]李小青.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险状况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15):167-168.

[2]曾宁,苑晓杰.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困境及对策[J].理论界,2015(01):31-35.

[3]常锐,魏旭东.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3(06):109-113.

[4]罗俊峰. 农民工享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影响因素研究[J]. 调研世界, 2015(03):42-46.

[5]王志宝. 人口市民化背景下的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现状研究[J]. 特区经济, 2018, 000(004):141-144.

[6]郑夏楠. 权利意识、风险认知还是人力资本?[D]. 浙江师范大学.

城市外来务工群体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

城市外来务工群体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7月23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6747.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7月23日
Next 2023年7月2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