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21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的牌子被挂上,“xxx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牌子正式被替代。这不仅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也表明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农村的新生活、新奋斗进入了起始阶段。乡村振兴的概念早已提出,国家的农村振兴工作也已经开始多年,本文致力于旨在分析已有的乡村振兴模式,比如产业振兴模式、金融服务振兴模式、重塑劣势资源模式,以案例佐证这些模式推广的成败,并最终判断其是否在接下来的乡村发展工作中继续推广实施。如若继续推广,则适当的给出整改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开发模式,金融服务模式,重塑劣势资源模式
前 言
整体而言,本文研究的是国内乡村初具雏形的乡村振兴模式。“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义。就空间而言,多年来,我国在综合国力与经济实力方面的成就愈发加大。虽然农村生产力有所攀升,但其与其他产业和其他领域相比却相差甚远。所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体现了“三农”的地位显著。在时间上而言,“振兴”是新时代的振兴。乡村建设越来越多的影响着我国21世纪的经济发展,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多的体现在农村的发展上,由此推动农村城镇化、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将是条坎坷但有希望之路。
通过以上讨论,在此展开陈述乡村振兴的时间维度,来判断本文的现实意义。对于改革开放后如何划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至今学术界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党的十六大在2020年召开,会议上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之间才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2020年成为一个分界点,大体上就是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分为集体化发展(1949—1978年)、市场化发展(1979—2002年)和城乡融合发展(2003年至今)三个阶段。集体化发展阶段是50年代土地改革和过渡时期,国家在农村将重心放在了合作化和集体化,统购统销,农村经济发展所耗费的时间的增加;市场化发展阶段是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广到整个国家,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基本制度,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城乡融合发展阶段是2003年以后,全面深化城镇化,又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实施下,农村经济已经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
然而,乡村振兴战略刚在2017年提出,历史时间较短,XX布置了三个阶段的任务目标,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政策框架和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
国家以及省市级乡村振兴规划接踵出台后,乡村振兴战略迅速实施,振兴模式的研究创新成为现实紧迫需要。根据大量的国内外实践及其研究文献可以看出,日本、中国X地区和浙江省等不少典型村庄的实践经验值得深入总结和理性借鉴。比如丘陵山区全域旅游模式、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特色种养加产业链延伸模式、地方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加工模式、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传统文化特色小镇建设模式、普惠金融试验发展模式、农村电商发展模式、乡村土地资源盘活模式等,种类非常多,有成功的有失败的,非常杂乱无章。
因此,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调查法、定量分析法等对本文来说至关重要。首先通过知网搜索主题,查询关于乡村振兴的期刊文献和学位论文,再次在国家级网站上查询相关的法规和相关政策,最后翻阅管理类专业图书。调查大量乡村振兴的资料,研究资料中的实证,并运用真实数据,以期本文研究在翔实、可靠的数据和实证下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尤其在研究中不容忽视的是,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出以来,上到国家,下到省市,各级XX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城乡融合、乡村产业振兴、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指导性政策文件。推进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地实施,探索具有较强推广价值的乡村振兴模式已成为迫切要求。
1产业振兴模式——依托特色资源减小竞争压力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也随之而来。在这中间,第一位的是产业兴旺,可见其为重中之重。所以,各地必须要依托本地的特色资源,运用天时、地利、人和,使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不管是种植、养殖,还是乡村旅游,只要有效的解决出现的问题,就有望实现百姓富裕和乡村振兴。
农民最关心的莫过于待业和收入的问题,而产业兴旺后解决以上问题便及其得心应手。从农村离开、到城市里去谋生的年轻人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农业最为第一产业,一直都是最大的就业部门,农业收入对农民来说仍然地位显著。另外产业兴旺,也促进了乡村振兴的其他方面。首先,生态宜居的比例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后,重视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增强,保护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其次,乡风文明淳厚。绝大多数情况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不对等;如果物质文明卑劣,那么精神文明一定不会很好。再次,乡村将得到有效治理。百姓在有活可干、有钱可挣的情况下,乡村秩序愈发稳定,乡村的治理就日益成熟有效。最后,生活富裕指日可待。影响生活富裕的因素有很多,一般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农民的收入情况。生活的富裕程度和收入成正比。另一方面,包括教育、医疗、保障、基础设施在内的各种公共服务都需要XX提供。产业荣华了,既能直接促进农民的生活富裕,也间接帮助农民接受和支持公共服务。
如何选择产业类型是产业振兴模式首先要考虑到的基础性问题。“乡村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今年3月在福建考察沙县小吃的习总XX如是说。一直以来,总XX都非常关心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近些年曾先后考察黑龙江伊春的万亩蓝莓产业园、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的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陕西柞水县金米村的木耳展销中心等多地。这些特色产业都是依据本地特有的资源自发形成,依托不同资源发展的农产品具有不相类似的特点,如下图1.1分为了地理标志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和同质类农产品,本图对本章一二节将有一定的作用。
以上是资源和乡镇之间的关系,有了可以依托的资源,乡镇可以充分、合理得使用来达到致富的目的。在该模式里还有一个主体,即XX。产业振兴模式需要的就是“政企民”合作兴村,而合作需要XX、乡镇、农企和产业之间亲密配合。XX承担着政策支持和引导的责任,企业负责引进资金和打造品牌,乡镇的村民参与流转土地和产业建设,三者之间各有分工并缺一不可。其实多个主体合作就是彼此促进,达成利益共识,形成命运共同体,从乡村的资源禀赋、地势优势出发,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增强了乡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章内将详细阐述各主体在该模式中的关系和发挥的作用。
图 1.1农产品的分类分层
资料出处:农业部农产品分类标准公告
本章分别在一二三产业中选择了传统茶叶种植业、葡萄酒加工贸易业和乡村休闲游展开阐释,三个产业代表了不同的产业模式,自然出现的问题也不完全相同。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三种案例的分析,论述各自产生的问题,为其他地区模仿借鉴时提供一些经验教训,以便更好的促进国内乡村振兴目标的达成。
1.1传统茶业振兴效果不减
喝茶具有延缓衰老、天然防晒、抵御辐射等神奇的功效,并且其适宜生长在降水充沛的山上,所以我国南方在政策的引导下,茶叶种植的面积不断增加,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福建等地的茶园面积相加已达到67.47%,因种植茶叶而致富的农民更是数不胜数。以下图1.2和图1.3为2013—2019年7年间国内茶园面积的变化和国内茶园的销售总额,本文以此来证明茶叶种植的价值所在。
另外,在XX、乡镇和产业这三个主体的角度来说,XX是乡村发展的引导者和政策支持者,在乡村做出发展茶业的决定后,XX便可以为乡村派遣技术人员、帮助从银行融资、落实乡村振兴政策;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在党委班子的带领下,在银行贷款和保险的支持下,村民积极响应;茶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种植高品质茶叶,这就需要借助资金、技术和其他地的经验教训。本文将探讨典型的几个问题,以促进茶业更好发展。
上面两张图的数据证明,茶园面积和茶叶内销总额总体上都是呈增长趋势。中国的茶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农民目前也抓住了这个机会,正在扩大茶叶种植的规模。如果农民能够做到可持续性发展,那么乡村振兴的三个阶段目标便能够如期甚至提前完成。以下为一些典型地区在发展茶业时遇到的共同问题。本文在指出问题的同时也会借鉴成功改进的地区的经验给出努力方向。
首先,资源与产业融合度不高。虽然茶叶种植和旅游业有了一定程度的结合,但很多地区对茶文化深度挖掘不够。比如说,安吉县溪龙乡以建立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园等方式推动了“安吉白茶”种植的规模化和专业化。不过在后来的转型升级过程中,技术、资金的投入不足,虽然在乡镇上开发了以白茶为主的销售、品尝、体验等为一体的为特色性交易市场—白茶街,还建设影视基地,吸引了一批游客旅游观光。但是这些项目却没有特别之处,任何产茶的乡镇都可以如此效仿,所以并不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然而,也有很多地区充分将茶业与文旅业结合在一起,构建了一种别人完全复制不来的产茶模式。比如,江西省资溪县“强”在其充分延长产业链,形成了三种明晰的茶叶模式。第一种为“茶+生态旅游观光+体验”模式。首先是创意茶体验:游客参与采茶、泡茶、炒茶过程,提高互动感,增强深度体验感;其次是创意茶产品体验店:为游客提供茶食、宴会、茶艺美容、茶浴等项目等。第二种为“茶+民俗文化活动”模式。资溪县已经开展多次主题文化游乐节活动。在活动中开设茶文化论坛,让游客学习了茶道礼仪等。第三种为“茶园+互联网+民宿”模式。依托茶山环境,资溪县建设了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用不同的茶艺主题装饰民宿,带动农家乐精致化、主题化发展。又比如,杭州市余杭区“强”在其茶道源于宋代径山茶宴,也是“禅茶第一镇”,这是本地独特的、不可复制的特色。基于此,本地村民研究了宋代相关茶道,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仿宋汉服点茶体验,古式射箭场、径山汉服迎春盛典等也使游客们纷纷驻足。
其次,乡村环境和生态严重受损。只关心自己的手中利益的地区不在少数,不加评估地投资发展,最终破坏了自然环境。人工智能与生态循环技术投入不足的现实下,温室效应不断加重,碳排放激增,茶树品质受到严重影响。相当多的数据表明,部分茶区限于技术条件,在加工茶叶时,仍以柴、炭为主,导致能耗大、污染多,有时还存在浪费细嫩茶青原料的现象。另外,技术水平低,种植环节使用农药、化肥问题严重。这不仅对茶叶生长的土壤、水源等生态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而且增强了害虫的抗药性,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造成威胁,不利于对优质茶叶品种的筛选,以上都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了负面连锁反应。
对于此问题,很多茶业地区已经采取了对应的措施,却只是集中在表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比如安徽歙县植树刷墙,却未对空间肌理进行维护;水系河流仍然严重富营养化、大量生活垃圾堵塞,闲置绿地垃圾堆放现象屡见不鲜。比如贵州部分茶区XX和企业在原料利用上想了很多招,如用茶叶喂鸡,做饲料喂鱼,用古树茶籽榨油,但效果不甚理想。
再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监督保护力度不足,行业标准缺乏。有些茶叶的生产经营中鱼龙混杂,大多农企各自为政、盲目生产,中小茶商“搭便车”,侵权使用不属于他们的商标,导致生产的茶叶品质参差不齐,品牌形象遭到质疑,严重损害其大众口碑。归其原因,便是大多数乡村缺乏生产技术标准,XX对茶园的品质监管不到位,对茶叶质量安全检测过少。对此,湖北省英山县XX构建了英山云雾茶叶生产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茶叶生产全程质量可追溯。到今年为止,英山县获得SC标识、GAP农业种植规范认证、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分别为31家、1家和3家。仍有一些小企业打着“英山云雾茶”的牌子,使用农药、化肥,严重影响云雾茶的口碑和声誉。就是因为XX没有在监督中起到该有的作用,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在这一问题上,贵州湄潭茶业严格实施遵照欧洲标准从提升安全标准上建设茶园的思路,并启动了1.2万亩欧标茶园示范点建设。另外湄潭不仅有了欧标认证,有机认证和雨林认证也投入实施,茶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唯一之路。茶叶原料质量安全问题在欧标认证下有了保障,有机认证进一步提升了茶叶品质,雨林认证进一步解决了整个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打造“健康”茶叶,促进湄潭茶叶高质量发展,在实施“欧标+有机+雨林”三认证下成为可能。
1.2葡萄酒加工贸易前景好
由于葡萄的适宜性较强,且其对气候的要求并不是很多,所以现如今葡萄几乎在各个省市均有栽种,已经在中国树种分布里排名前茅。据国家农业部统计,截止2015年底,中国葡萄的栽种面积达1198.5万亩,产量1366.9万吨,葡萄酒产量114万吨,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随着全国种植葡萄的村庄和村民越来越多,人们普遍意识到,只是种植葡萄,附加值太低,可持续性不强,所以很多人逐渐研究起葡萄的产业链,比如葡萄饮品、水果糖、葡萄果酱、葡萄布丁、葡萄干、葡萄酒、果醋等等。但其中,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利润应该是最高的。法国酿酒大师让—克洛德·贝鲁埃曾发表观点:“考虑到中国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和消费增长速度,中国很快将成为大众葡萄酒主要的消费市场。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相反,现在国内的葡萄酒酿造产量非常低,所以村民们加工葡萄酒是有利可图的。
表 1.11978-2016年葡萄种植面积、产量和葡萄酒的产量一览表
年份 | 1978 | 1988 | 1998 | 2016 |
葡萄面积(万亩) | 38.3 | 219.9 | 266.94 | 1198.8 |
产量(万吨) | 17.5 | 79.2 | 235.8 | 1262.94 |
资料出处:世界葡萄品种分布报告
图 1.42016-2019我国葡萄酒产量一览表
资料出处:2016-2020中国葡萄酒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如表1.1和图1.4所示,从1978-2016这近40年的时间来看,葡萄种植面积、葡萄产量和葡萄酒的产量总体上都是呈递增趋势的,这说明葡萄市场前景广阔;但是从图1.4来看,葡萄酒的产量总体上又是呈下降状态的。数据证明,我国葡萄酒的销售并没有达到所预期的效果。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二:要么是国内对葡萄酒的喜欢度降低了,要么是国产葡萄酒品质低,国人更喜欢进口葡萄酒。
表 1.22015-2017我国进口葡萄酒情况表
年份 | 进口量(万千升) | 进口金额(亿美元) |
2015 | 55.5 | 20.39 |
2016 | 63.8 | 23.64 |
2017 | 74.6 | 27.89 |
资料出处:2016-2020中国葡萄酒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如表1.2所示,2015-2017年间,葡萄酒进口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所以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得出:可能因为我们自产的葡萄酒存在一定问题,导致产量越来越低。如此,本文便简要分析问题出在哪里。
首先,产业生态化和环保较为薄弱。多数人认为,葡萄酒企业是农业,从种植到装瓶出厂,整个过程没有污染。事实上,从葡萄种植到加工出厂的产业链里,在每一个环节里都存在着环境风险和生态危机。比如大部分果农出于产量的考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极大的污染了泥土、地下水资源,对葡萄酒质量和安全带来了挑战。另外在洗瓶、冲刷发酵罐、管道以及橡木桶等环节,产生的废水随意排放,对于葡萄皮梗、葡萄籽等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不够,还有过甚奢侈华丽包装等,对环境与生态影响很大。
其次,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葡萄酒产量的东西部占比来看,东西部之比约为17∶5。由于气候的差异,新疆、甘肃、宁夏等西部土地、光热等风土条件有利于葡萄种植,而东部相对来说自然条件差一些,但资金、市场、技术等方面优势较大。因此东部大企业多,生产经营状况好,而西部小企业多,经营业绩大都追不上东部企业等。不平衡、不协调成为产业发展的短板,制约国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着村民的持续性收入。
再次,产业融合效率效益低下。葡萄酒产业是一个综合性高的产业,也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尤其是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各地大张旗鼓地发展葡萄酒庄、开展葡萄酒旅游、打造葡萄酒小镇等,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但是多地发现规划了五年的葡萄酒影视基地不见踪影、葡萄酒小镇还是矗立于田野中的一片烂尾楼;更有甚者大搞面子工程。葡萄酒产业融合旅游文化,为农民就业、收入的增加拓宽了途径,但项目久久不能落地,直接影响了当地建设美丽富裕乡村的进程。
在这么多问题的背后,XX和乡镇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XX未能尽到检测葡萄酒质量的责任、也未能为乡镇提供技术指导人才,帮助产业转型升级;乡镇未能保护环境,抛弃了生态利益换取经济利益,未能用技术将葡萄酒做成绿色、环保的产业。
综上所述,贸易加工确实需要比传统种植业多投入一些技术和资金。但这些问题不是朝夕就能改变的,还是需要相关人员循序渐进的改进。在生态保护上,建议葡萄酒产业运用“互联网+”、数字农业等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推行葡萄种植有机化,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维护生态平衡;建议利用葡萄皮梗、葡萄籽等进行深加工,生产保健品、化妆品等产品,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利用。在东西部合作上,可以使东西部对接帮扶,使得产品在西部生产完后运输到东部。在产业融合上,重点以葡萄酒和旅游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为突破口,大力开展葡萄酒旅游文化推广活动,比如湖南澧县就已经建设以葡萄酒为主题的公园、葡萄酒展示中心、葡萄酒小镇等,促进消费者与乡村的互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1.3乡村休闲游成振兴大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农业在二十年间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逐年下降,而第三产业一直呈上升状态。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只有7.7%是第一产业增加值,有37.8%为第二产业增加值,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只占到54.5%。就目前数据来看,服务业更会让人掏腰包,所以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并且第一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也会更大的提高附加值。具体来说,乡村旅游根据依托资源的不同可以分为8种开发模式,每种模式的应用比例也完全不同。
图 1.5乡村旅游模式的推广比例
资料出处:中国文化和旅游部
如上图所示,并不是所有的旅游模式推广机会都是均等的,这也要依托本地的资源进行选择。产业经济型所占比例最大,为25%,即开发渔业休闲、果业休闲产品,品尝乡村特色,体验垂钓等项目发展乡村旅游;其次是历史文化依托型,为23%,即古村古镇旅游,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古香古色的历史建筑遗迹是吸引游客的制胜法宝,比如安徽宏村的徽派明清民居建筑群保存基本完好;福建初溪村的明清土楼为现存最古老的土楼;福建屏南村依靠“妖怪传说”和兄弟故事建立了一个“妖怪村”;排名第三的是民俗依托型,主要依靠民俗文化,展示自身IP,比如杨子荣牺牲地的威虎山成为一处红色文化旅游地。全国那么多的村庄发展乡村旅游,但是家喻户晓的村庄却没几个,大多数村庄寂寂无名,且村民收入未达到预想中的状态。本文总结了几个典型的问题,试图讨论其解决方案。
首先,产业融资渠道狭窄,金融支持不足。产业融合项目持续性投入较大,但是普遍存在资金支持不足问题。特别是由于投资见效不快或不明显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导致农业产业发展中常常遭遇融资难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来可以说,贷款难已经成为制约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瓶颈”。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就主要原因而言,以下两个方面无疑是重要的:一是由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推进迟缓,金融机构提供满足多种农产品产业化发展需求的信贷服务的能力不足;二是很大比例的农业生产加工企业通常因为规模小和信用等级低而无法收到产权抵押贷款,同时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及小规模生产者信贷意识不强,绝大多数靠自有资金维持运转,且持续性投入意愿不强。此问题将在本文的第二章进行详述。
其次,文化内涵挖掘过浅。虽然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产业正在不断开发中,红色旅游、文物旅游等也开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整体发展形势较为单一,主要是以农家乐、观光游览等形式为主,没有深层次挖掘红色革命精神、文物文化等内涵,并不能从旅游中感受革命精神与文化的启迪。国内红色旅游盛行后,浙江台州市修缮了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中共台属特委机关旧址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师革命烈士陵园等一大批革命旧址、遗迹,不断推出红色精品路线。另外,以烈士陵园为核心,利用红色小剧场和红色舞台剧推动红色元素延伸,让游客多方位学习红色精神,形成了集红色教育、产业拓展、研学旅游于一体的红色文化旅游模式。
综上所述,传统茶叶的种植需要注重品质,葡萄酒的加工需要注入技术,文旅业的发展需要提出创意。每种产业的选择都有一定的难度,也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三种出现的典型问题都是大同小异的:产业融合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问题、质量标准问题和地区发展差异问题等。办法总比困难多,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有这些问题,并且如上举例,已有不少地区已经很好的解决了,那么其他地区只需要根据本地选择的旅游模式有所借鉴地改进便可即可。
2重塑劣势资源模式——搭配资源化劣为优
本章中的“劣势资源”指采矿区、油井区等存放不可再生资源的乡镇,而本文主要以废弃采矿区为例。几十年间,矿产事业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中的健康运行。由于早期未加控制的开发方式,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频频出现。在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下,关注废弃矿区的生态修复及改造利用的人越来越多。为解决现实的矛盾与问题,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全面推进矿山的生态修复。从目前的工作来看,废弃矿山治理后的土地可以有7种不同的用途。
图 2.1废弃矿山治理后的土地用途比例图
资料出处:废弃矿区情况调研报告
由上图可知,不管是改造成景观,还是投入技术改造成耕地和养殖用地,或是减少国防支出改造成军事用地,只要重新盘活资源,原来的废弃用地都可以重新创造价值。盘活资源,既具有避免资源浪费、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的能力,也能在直接意义上增加农民收入。本章引用一个新的理论—资源拼凑理论,通过对手头资源的组合创新,让乡村在劣势环境中获得创新发展,其实拼凑过程就是资源创造性运用,包括重新定义资源、组合资源、选择资源、使用闲置资源等。不同的资源搭配方式,会形成不同的创新绩效,通过绩效的高低可以决定最佳的资源组合方式,从而实现使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
另外,在本模式中主要出现了乡镇和资源两种主体,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联系的。乡镇没有资源可供利用,便不能发展特色产业,即使创造资源,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这对于一般乡村来说成本是比较高的,推广的比例低。主体之间的关系将在每节中具体阐述。
目前已有多地通过资源再利用、挖掘备用资源或创造资源等方式使村民富裕起来,不同地区可以依靠的现有资源和潜在资源都不同,并且在利用资源时也一定会产生许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XX资金不到位、同质性强等,但是只要根据本地实际学习成功的经验,最终乡村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具体的解决措施则需要具体地区具体问题分析。基于这么多的借鉴经验,本章会从已经开发的资源、备用资源和创新资源三个方面来探讨重塑劣势资源模式的方法及可以推广的价值所在。
2.1利用既有资源对话
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三大采矿国,大约有15万个大大小小的矿山,其中70%-80%已经到了成熟期或衰退期。认识到挖矿不能使村民们增加收入后,乡村就需要在乡村振兴阶段开拓更多渠道。如图2.1所示,废弃矿山整改后,用作旅游景观和旅游用地的比例为28%。若想使废弃矿山能够得以重新利用起来,则将矿山本身塑造成景点是最有效率的方法。矿区作为最重要的主体,需要先有专业人员评估其周围环境的受损程度,判定其具有重新再利用的价值后,再由乡村依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开发。
国内有徐州市贾汪城将韩桥煤矿遗址上一些有遗产价值的手工艺品、机械、图片或其他重要物品保存下来,建设煤矿文化博物馆,共游客参观欣赏,并将生产工序纳入博物馆序列中来,形成多层次、多视角的展示单元。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由“中国近代工业博览园”、“老唐山风情矿区”、“开滦现代矿山工业示范园”三大矿区及“龙号机车游览线”(象征着中国第一条准轨铁路的唐胥铁路)串连组成。矿区有着休闲娱乐、历史文化科普、旅游地产开发、观光体验等综合功能,是中国国家矿山公园模式中属于上乘。国外的德国厄瓦尔德1/2/7/矿区在XX对空气污染进行专项治理后,开发商对矿区进行了综合性多样化的开发:将废弃坡地改造为山地自行车运动场,将保留的建筑打造成特色文化演出场地,将废弃高炉变成攀岩探基地,将钢厂冷却池改造为潜水训练场,将河边的旧瓦斯罐,变成潜水训练塔,将旧厂房变身露天音乐广场,通过事件营销,利用文体活动来提高矿区对公众的吸引力。虽然有如此多的成功经验,但是每个矿区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就避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其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乏经济考量。首先,由于过分追求示范效应,那些矿区不顾当地实际状况,盲目修建观赏景观。究其根源,主要是财政负担修复工程费用,乡镇未考虑成本。其次,当前地方XX把账面指标作为唯一追求。自然资源部规定,矿山建设用地必须复垦为耕地才可以享受相关政策,才能作为挂钩周转指标用于城市建设。地方XX为为满足上级要求,盲目复垦,不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成本。更严重的是,一些并不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土地也复垦为耕地,结果产出不够抵消农民种植成本。再次,多数资源枯竭型乡镇旅游转型形象定位不明确,多用“之都”,“之乡”等词汇,缺少新意和创意,无法增加游客的规模,效益甚微。所以,不能凭空杜撰旅游定位,也不能只喊口号,而需要以一定的旅游发展基础和市场知名度作为支撑。
2.2挖掘备用资源复兴
当废弃矿地已经被污染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投入大量资金、技术解决水体、大气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而发生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时村民们却无计可施,或者说投资方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解决以上问题。另外,若本地的矿区只是一个并无特别之处的普通矿区,那么就没有必要投入大量资金建造景观,这时村民就需要种植作物、养殖动物等发展一二三产业来重新获取收入。
南京市安基山矿区在水体、土壤生物修复的基础上,重点保护自然植被和动物资源。现在主要以梯田雨花茶种植为主、时令蔬菜水果与水产品养殖为辅的特色种植;还发展了包括农副产品的储藏和物流在内的配套产业;最后,开发农事体验、果蔬采摘、养生度假等休闲娱乐项目。辽宁抚顺作为曾经的“煤都”,产业转型升级后,开始发展多样化的产业。东洲地区利用多样的土特产,比如榛子、红蘑菇,萝卜坎香瓜,展开种植业;通过民俗风情比如高脚秧歌、旗袍秀、满洲鞑子火炕等满族特色春节等来吸引游客。与抚顺同样经历的还有江苏省马庄。1987年开始建煤矿,全村通过开发煤炭资源促进其工业经济迅猛发展。但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导致马庄村陷入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后续发展动力不足的逆境。并且煤炭过度开采产生了村内坑塘遍及、道路断裂及农田被毁等问题。为了转型升级,马庄村发展起生态修复发展模式,发展新型绿色替代产业,并依靠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香包手工制作,带动当地村民致富。
当乡村开始转型时,其实种植一些对气候、土壤等无特殊要求的农作物,或者养殖一些禽类畜类等,都是对农民最好的选择。但是,当村民发展产业,那么该乡镇就成了产业振兴模式,那么在该模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产业链和产业融合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东西部条件差异问题、资金投入不足问题等等。那么解决问题的措施也可以借鉴产业振兴模式,这里将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特色资源是当地最宝贵的财富,即使一种利用途径未能达到效果,XX和村民也可以尝试组合资源、拼凑资源和重新选择资源等不同的渠道来开采利用。同时不仅可以发展第一产业,二三产业的价值可能会更高。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可以用来发展旅游业,拥有特色资源的地区发展旅游业才可能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2.3创造新资源寻求新机遇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XX对农业分外支持和保护,发展农民为主体的特色农业是农民的理想选择。特色既指的是地域特色,也可以指文化特色。地域特色一指青山绿水,二指丰富的珍、野、稀、名、特物种资源,三指河谷热、坝区暖、山区凉、高山寒等立体气候;文化特色指桑蚕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面食文化、水田文化等。但如果当地没有这些优势资源,村民只能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创造资源,化劣势为优势,促进收入的提高。本文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大棚技术和民宿文化来探讨如此创造资源的方式的可行性和持续性。
大棚种植其实是,调整湿度、温度、光照以及二氧化碳等生长环境,找出最适宜植物生长环境的种植方法,并通过计算机等各类软件设备的配合,对大棚种植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通过遮光板、水帘以及风机等大棚设施的控制,以形成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常见的新型设施大棚主要为塑料温室大棚、玻璃温室大棚以及自动化温室大棚。在福建支援宁夏永宁县福宁村的案例中,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林占熺教授,将他发明的菌草带到了宁夏,这种草可以作为树木的替代品种植各种食用菌,还可以防风固沙,对于生态环境顽劣的宁夏来说,它就是“治病的良药”。十年时间,参与种植菌草当地百姓已达到1.75万,平均每户年增收5000多元。如今,连非洲的总统都对菌草种植的方法非常感兴趣。
近年来,乡村民宿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形成了独特的产业发展特点,呈现了从低端单一的产品到同质化开发再到个体经营以及分散布点的趋势。民宿是旅游业兴起的产物,凸显的是乡土文化的内涵,是一种“有温度的住宿,有灵魂的生活体验”,众多游客都作为第一选择。2019年4月,大数据公司公布了《2019年中国在线民宿预订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16—2019年因为旅游消费人数的增加,中国在线民宿房源数不断攀升,截至2018年我国在线民宿的房源数达到了107.2万个;此外,2016—2019年中国在线民宿交易额也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2019年中国的在线民宿交易额达到了209.4亿元。虽然受疫情影响,全球内人们的消费水平都有所下降,但是疫情影响降低后,消费回温后,民宿经济将会增长。
3金融服务振兴模式——资金充裕免除后顾之忧
金融对乡村振兴的赋能助力凸显出不可缺少的作用,没有资金,任何产业都得不到后续的发展。所以无论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还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均对金融资本提出更高的多元需求。具体来说,金融服务大体上由储蓄、信贷、证券买卖、商业保险和金融信息咨询等组成。在本模式中,XX还是起政策支持和引导的作用,而银行主要给乡镇提供资金,以便其扩大规模、提高品质。
图 3.1金融服务各个部分所占比例
资料出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
如图所示,农民对于金融服务的选择里,保险、信贷、储蓄排列前三,比例分别为24%、22%和19%。本文将重点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对乡村发展的作用。在商业保险方面来说,发展农业固然会有一定的风险,而有风险就会有损失,而小小的损失对农民带来就是灭顶之灾。农业保险可以使投保农户在遭受灾害后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尽快恢复农业生产,有利于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稳定,有利于减小我国经济的动摇。在信贷方面来说,在村的农户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在小额贷款的支持下,农户获得了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将资金投入到到种植业、养殖业等其他自己所选择发展的产业上,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如果想要扩大规模也可以缓解融资难的问题。在储蓄方面,我国现在应该重视调节利率对农民收入支出的作用。大多数农民通过产业或其他途径增加收入后,会存入银行,银行的存款增加后,加快存贷款转化,农民就可以贷到更多,这样将贷款投资于有较高收益的项目,收入继续增加,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目前,随着乡村振兴的逐步开展、农村经济的日渐繁荣,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民收入的储蓄效应、保险效应和信贷效应越来越强。因此,进一步发展农村金融,扩大农村金融发展成果和规模,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乡村发展、乡村振兴不可缺少的强大力量,应当不断完善、持续增强。
3.1保险护航短期效益高
中央XX出台关于银行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的通知,要求提高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政策旨在发挥保险“压舱石”与“助推器”的作用,提高农业保险补偿能力,推动乡村振兴。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主要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其补贴力度更大,保险体系更完善,保障措施更有力。具体地区的问题则需要具体分析,不能以偏概全。
“保险+期货”利用了保险产品与期货工具,在期货市场的风险分散的优势下,转移农户价格风险的金融产品。该模式既可推动粮价管理市场化,又可分散粮价风险,从而保护农户收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险+期货”模式受到XX高度重视,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表示要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支持重点地区特色农产品期货期权上市,以完善支农保护制度,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活力。“保险+期货”的运作流程见图3.2。
图 3.2“保险+期货”运作流程图
资料出处
根据文献自制
辽宁省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随着我国粮食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农民收入受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对于辽宁省来说,“保险+期货”以规避价格风险的探索势在必行。辽宁盘山县玉米种植区确保农户保底赔偿57万元,利用资本市场提高了我国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能力。但是“保险+期货”在长期合作、产业对接、产品种类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缺陷。
作为农业大省之一的河南,“保险+期货”模式经过不断探索已经有了遍地开花之势头。周口市太康县以养殖生猪和蛋鸡为主,新湖期货给与养殖利润保险60%的补贴。“太康模式”是从经营主体、蛋鸡生产全链条扶持等实现绿色生态深度探索,真正做到了种养一体化。参与各方在XX的带领下进行项目试点,采用“种业+种植+养殖+订单+保险+期货”模式,为养殖户就近洽购豢养原料提供便利,促进养殖全产业升级。
虽然辽宁和河南的“保险+期货”模式目前已经实现了其应用的价值,但是如果想要实现长久的发展,则必须解决本身存在的问题。其最大的问题就是财政负担过重。目前“保险+期货”模式的试点是在补贴下进行的,但是补贴的方式和模式却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看来,财政方面的补贴资金是粥少僧多,若“保险+期货”模式继续推广下去,则必须解决补贴资金的来源。XX对“保险+期货”试点补贴金额从2016年不足0.2亿元到2018年的3亿元,涨幅达2.8亿元,补贴资金日益增加,这种模式一旦在全国推广势必需要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持续补贴,财政负担压力大。
完善“保险+期货”模式首先就要从财政补贴方面进行考虑。各省应根据不同的农情制定符合本省地区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鼓励大型私企和个人参与进来,推动“保险+期货”模式的推广,切实保证财政补贴政策的连续性,提高“保险+期货”服务三农、解决农村地区现状的能力。
3.2信贷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希望
实施乡村振兴,必定产生巨大的金融需求。而相较于传统农业经营主体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与流动资金量较大,金融需求也更为旺盛。该模式需要银行能够积极地帮助农村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奉行服务创新、产品创新、担保创新,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绵绵不断的资金支持,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湖北荆门农商银行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地方特色,量身定制了旺农贷、富农贷、惠农贷、小微企业互惠贷等一系列创新产品,荆门农商银行也全面推广小微贷款,创新乡村家庭消费系列贷、微贷助农系列贷、乡村通用系列贷等各种种类的贷款,大大满足了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另外开发线上信贷服务模式,客户网上即可申贷办贷,减少客户往返银行的时间成本,同时贷款重组后、贷款展期等方式,便可减轻还款压力,过桥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就迎刃而解。至今荆门农商银行已经帮助7019户农户、112个农村经营新主体解决了经营资金短缺的困难。
内蒙古通辽市各金融机构围绕建设“中国草原肉牛之都”,为打造千亿级肉牛产业,金融产品的花样不断增多,给肉牛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全市银行里有近30种融资产品,包括“惠农e贷”、“肉牛E贷”、“诚信养殖贷”、“邮农贷”等产品,同时为满足农企的需求,“肉牛活体质押”“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订单、保单”质押等方式应有尽有,缓解了小微企业缺少抵押担保物、融资受限的困境,另外各金融机构运用科技手段,比如掌上APP、微信银行等“线上+线下”服务,不断提升融资主体申贷、放贷服务质效。
综上所述,虽然农村信贷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贷款主体信用比较低、信贷机构规模小、机构支持乏力等,但是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角度来说,信贷是农户短期融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农户贷款这种方式应用在任何地方都会出现各种小问题,因此XX就要做好相关的法律准备,给金融机构充分的政策支持,更好的为乡村振兴服务。
3.3闲款储蓄安全且多样
我国老百姓偏爱存款,中国已成为全球居民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正是因为中国百姓从贫穷到富裕的路程非常不容易,再加上理财风险很大,普通百姓大多认为存款更安全可靠。尤其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基本面严重受挫,所以居民储蓄体现出了强劲的态势。具体表现2020年1月居民储蓄增加42015.22亿元;3月份居民存款大幅增长23775.56亿元,与严峻的产业状况相悖;5月份住户人民币存款增加4819亿元,仍旧处于较高水平;6月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仍在增长。下图为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发布的调查问卷统计数据。
图 3.3居民储蓄意愿(内环为第一季度,外环为第二季度)
资料出处: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问卷调查
如上图所示,2020年第一季度“更多储蓄”的选择者占到了53%,52.9%的居民在2020年第二季度选择了“更多储蓄”,仍然保持高水平。从这个调查中可以直观地看到,新冠疫情的爆发激起了居民强烈的储蓄意愿。
除中老年人最喜爱的银行存款以外,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平台强势崛起,余额宝和零钱通等互联网型理财产品成为年轻人的首选。但是,存款的增加势必会影响市场上的消费,久而久之,我国的经济就会处于低迷的趋势。XX为了拉动消费就可能降低存款利率,刺激消费,倒逼百姓减少存款。但是百姓减少存款则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银行在负债端吸收存款,就代表资产端存款准备金的增加,有利于此后拓展资产业务,创造数倍存款货币,因此,居民存款增速的下降会抑制商业银行贷款增速。其次,居民存款增速与银行盈利多少成正比。就规模来说,当居民储蓄增速下降时,信贷投放能力也会下降,限制了银行的结余增长。从以上两点来看,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都是不利于居民的持续性发展。
综上所述,银行储蓄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农民存款的多少,利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够过低。因此,在本文看来,农民储蓄存款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XX、金融机构和相关专家需要做好相关平衡,必须符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标准。
结论
当前,我国的乡村振兴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需要在乡村振兴模式上发展创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既要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更要全民奔小康。因此,解决贫富差距、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就变得非常重要。文中以多个实例为基础,针对3种乡村振兴模式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指出了不足,以此为根据,探索今后乡村振兴工作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本文将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得到的研究结果:第一,乡村旅游业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最重要的产业,即使发展种植业或养殖业,也要与旅游业实现产业融合;第二,乡村可以将资源化劣势为优势,甚至可以创造资源,但需要有资金和技术等的扶持;第三,不管乡村通过什么方式来振兴,都必须有资金的支持,贷款和保险是最有利于乡镇的两种类型;第四,将开发乡村与保护生态相结合,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把产业开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倾向的同时,也要把区域自然、生态的保护作为发展乡村振兴产业的出发点,时刻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致 谢
值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向帮助我的所有人敬上诚挚的祝福。首先,真诚地感谢老师对我的无私帮助。在选题之初,他就结合我最初的想法,选择了一个既符合我国现实情况且能够满足我求知欲望的题目。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他也帮忙选定了我的研究的主要内容:精准扶贫模式与路径。另外老师主动关注相关最新政策,及时帮助我修改论文题目:乡村振兴模式研究。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副教授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专门为我答疑解惑。
其次,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在论文的写作中给予的帮助与建议,使我开垦研究思路。谨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同时我还要感谢学院的领导以及我们的班主任、辅导员老师这几年来对我的关心、帮助与支持;感谢山东交通学院给我提供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最后,我还应该感谢我自己,因为只有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才换来了论文的答辩通过和顺利毕业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魏后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EB/OL].2010-11-24/2021-05-21,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pinglun.youth.cn/ll/202011/t20201125_12591657.html.
[2]王亚华.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如何实施[EB/OL],2018-04-09/2021-05-23,央广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7266162080859500&wfr=spider&for=pc.
[3]张占仓.河南乡村产业振兴的典型地域模式探析[J].区域经济评论,2021(03):151-160.
[4]陈昊.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 白朗奋力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J].新西藏, 2020, 000(001):P.34-36.
[5]陈紫函.如何理解产业兴旺的重大意义?[EB/OL].2018-05-16/2021-05-21,农业之友网.https://www.nyzy.com/shouye/7073.html.
[6]XX.乡村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N],人民日报,2021-03-23.
[7]张洁.乡村振兴中的集体行动机制研究——基于鲁家村“政企民”合作兴村模式的考察[D].浙江财经大学,2020年.
[8]三九养生堂.喝茶的好处有哪些6大好处告诉你[EB/OL].2018-04-19/2021-05-21,百度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5929249792810717&wfr=spider&for=pc.
[9]陈晨,杨贵庆,徐浩文,王昱菲.地方产业驱动乡村发展的机制解析及规划策略——以浙江省三个典型乡村地区为例[J].规划师,2021,37(02):21-27.
[10]黄春,陈蕴茜.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茶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西资溪县为例[J].农业考古,2021(02):84-89.
[11]陈峰,金晶,龚淑英,胡剑光.余杭径山茶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21,62(03):635-638.
[12]孟桂敏.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歙县美丽乡村规划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20.
[13]朱清剑,周之路.乡村振兴背景下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困境及破解路径——以英山云雾茶为例[J].乡村科技,2021,12(04):77-78.
[14]李文路,徐正君,高鸿.基于强化质量安全的茶产业转型升级实践探索——以贵州湄潭县为例[J].茶叶学报,2020,61(04):194-199.
[15]劳道.全国葡萄种植面积扩大趋势强,来年怎么种才能脱颖而出?[EB/OL].2018-10-07/2021-05-21,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258060631_225946,.
[16]钟汉龙.法国国家级酿酒大师让-克洛德·贝鲁埃表示中国将成为主要葡萄酒消费市场[EB/OL].2020-10-23/2020-05-21,葡萄酒网.https://www.putaojiu.com/news/202010292025.html,.
[17]韩永奇.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20(11):70-77.
[18]彭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南澧县葡萄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0.
[19]程益民.乡村旅游开发分析[EB/OL]2020-10-19/2021-05-21,360百科网.https://baike.so.com/doc/6064952-6278011.html.
[20]韩秀平.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旅融合协同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以浙江台州市为例[J].中国商论,2021(09):150-152.
[21]马卡洛夫.废弃矿山治理后土地的七种用途[EB/OL].2016-10-17/2021-05-21,新浪博客网.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5483640102xcry.html.
[22]李志敏.资源贫乏型乡村的拼凑式创新发展策略[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04):23-27.
[23]姜雪纯.资源枯竭型地区乡村振兴路径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
[24]王倩.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传承红色基因高质量发展的思考[N]. 中国经济时报,2019-03-29(006).
[25]陈浮,曾思燕,杨永均,张绍良,侯湖平.从乡村振兴视角引导新时代矿区生态修复[J].环境保护,2018,46(12):39-42.
[26]项安琪.基于生态修复的矿区再生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8.
[27]王弘彦.乡村振兴战略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色小镇培育方案——以抚顺市东洲地区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0(02):94-96.
[28]一诺农旅规划.没有特色的乡村该如何发展乡村产业呢?[EB/OL].2020-09-14/2021-05-21,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242869815,.
[29]李瑶.农业机械在新型设施大棚中的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05):25-26.
[30]陈郁.现实比剧情还震撼!《山海情》演员原型的故事,你需要了解一下[EB/OL].2021-01-27/2021-05-21,腾讯网.https://xw.qq.com/amphtml/20210127A01WW300.
[31]Trustdata.2019年中国在线民宿预订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2019.
[32]张杰英,朱晓娟,李玉峡,朱刚强.基于“民宿+”发展模式的乡村振兴探索——以荥阳市石洞沟村为例[J].管理工程师,2021,26(02):10-17.
[33]秦寅臻.我国“保险+期货”模式的现状及未来[J].上海保险,2021(04):15-17.
[34]郑军,杨柳.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比较及政策启示[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5(01):1-7.
[35]赵鹏飞.乡村振兴视域下“鸡蛋利润保险+期货”模式研究——以河南省太康县为例[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01):82-83.
[36]王小宇.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研究——以湖北荆门农商银行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01):76-77.
[37]何锡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金融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以通辽市为例[J].北方金融,2020(12):89-92.
[38]叶德珠,罗霜梅.新冠疫情导致了居民存款激增吗[J/OL].南方金融:1-11[2021-05-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479.F.20210506.1649.004.html.
[39]李义举.我国居民储蓄增速下降带来的金融风险及应对研究[J].现代金融导刊,2021(04):23-27.
[40]关锐捷.中国农村改革20年[M].河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1]魏后凯、黄炳信.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6-2017)[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42]Benessaiah Karina. (2021). Reconnecting to nature amidst crisis: harnessing capacities and mobilities for livelihood and land transformations in the Greek back-to-the-land trend.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84pp. 76-89.
[43]Prabhakar S.V.R.K.. (2021). A succinct review and analysis of drivers and impacts of agricultural land transformations in Asia. Land Use Policy,102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7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