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芪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 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学者发现,红芪中存在一种抗菌成分,还成分被称之为1-3-羟基-9-甲氧基紫檀烷,它是一种特殊的抗菌成分,在黄芪中完全没有见过,红芪因为这一成分引起来人们的关注,我国许多学者自此开始了红芪的研究。红芪是我国重要的一类中药材,属于豆科类植物,红芪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包含红芪多糖,它对于治疗上火消肿具有很好的效果,有利于固气补虚。红芪多糖(Radixhedysaripolysaccharide,红芪多糖)属于杂多糖,其来源于红芪的干燥根提取的多糖活性成分。现代研究表明,红芪多糖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抗糖尿病作用、抗肿瘤与抗癌作用、抗氧化活性、抗衰老、防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作用。

关 键 词:红芪多糖 药理作用 综述

1 绪论

 1.1选题意义/背景及目的

红芪是黄芪的干燥根,属于豆科类植物。红芪主要生长在偏干旱地区,集中分布在甘肃省的部分地区,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1]。随着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从红芪中分离出黄芪中不存在的抗菌成分1-3-羟基-9-甲氧基紫檀烷后,红芪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红芪多糖(红芪多糖)是红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一种杂多糖[2]。研究表明,红芪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和抗肿瘤、抗癌、提高免疫力、治疗糖尿病等多种药理作用,故其开发利用价值正日益受到关注[3]。笔者以“红芪多糖”“提取分离”“药理作用”“红芪多糖”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14年1月-2021年6月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61篇,其中有效文献46篇。现就红芪多糖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方法、抗氧化活性和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红芪多糖的深入研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有关红芪多糖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对于红芪多糖的分离研究的相关报道却很少。专业的红芪多糖的分离方法有很多,马丹采用了分步醇沉法分离红芪多糖,杨涛通过红芪提取红芪多糖的成分,分离提纯,陈同强等人则是通过提取红芪多糖,结合凝胶柱色谱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4]。红芪多糖中包含很多糖类成分,每一种糖类成分都可以分离出其他的糖类成分,每一种成分的作用都不同[5]。红芪多糖的成分测定主要是采用色谱法,通过分析色谱,研究红芪多糖的成分组成以及构成比例。总而言之,红芪多糖是一种杂多糖,其中的每一种糖类成分都有自己独立的组成结构,目前,国内外对红芪多糖的分离的相关研究还在持续进行中。

我国现在对于红芪多糖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我国测量红芪多糖的含量是通过比色法,对比苯酚和硫酸两种成分。苯酚-硫酸比色法简单,易操作,只需要提取红芪中红芪多糖的成分,然后加入部分硫酸,片刻之后,观察红芪多糖的成分分离,通过比色法测量其变量和多糖含量[6]。除了苯酚-硫酸比色法,还有许多其他方法测定红芪多糖的含量,比如魏舒畅等人就是采取了差示对比法,以葡萄糖为标准,测定红芪多糖的变化,这种方法被他们称之为改良差示酚硫法[7]。还有,欧阳亦华,李冰等人[8],都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进行了红芪多糖的含量测定,他们的方法各有不同,却也有所相似。红芪多糖的含量测定,都需要在测定前,通过现代的分离提纯技术,提取出葡萄糖,乳糖等多种糖类成分,然后,用色谱法进行分析对比,测定每一种糖类成分的变化与含量变动[9]。每一种方法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因此,为了降低实验误差,研究者要在实验过程中,谨慎选择研究方法,谨慎操作,提高实验成功率和准确率。色谱法测定红芪多糖的含量,是最普遍,最常用的方法,它是简单,易操作的,通过色谱分析结果,对比色差,就可以发展红芪多糖中每一种糖类成分的变化,其他的方法不如它简易,具体表现在色谱法不需要计算转换因子,但是色谱法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应该重视红芪多糖的每一个测定环节,选取恰当的测定方法。

2 红、黄芪多糖药理药效

 2.1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

用小鼠进行实验,把红芪多糖加入小鼠的食物中,让小鼠食用。研究表明,长期食用带有红芪多糖的食物的小鼠,其细胞损伤明显减弱,淋巴细胞有所减少,而且小鼠对于食用红芪多糖的依赖性明显的增强[10]。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红芪多糖对于改善淋巴疾病,减轻细胞损伤,增强生物体的免疫力有积极的作用。杨涛等人[11]研究指出,红芪多糖可以提取分离出多种糖类成分,每一种糖类成分的活跃程度不同,其功效的实现程度也不同。但是,从红芪多糖里分离出来的每一种糖类成分,都具有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的作用。此实验表明,红芪多糖的药理作用是积极的,良好的,红芪多糖可以有效的提高生物体机体的免疫力。红芪多糖的这一药理,对于临床医学的研究非常重要,加强对红芪多糖的研究,发掘它的药理价值。

 2.2抗糖尿病作用

通过多次实验,可以发现红芪多糖具有抗糖尿病的作用。食用红芪多糖可以有效的降低体内的糖成分和血糖指标,不仅如此,红芪多糖还可以侧面增强抗糖尿病激素的胰岛素,这才是红芪多糖优于黄芪多糖的重要之处。赵良功,郑海生等人[12]也进行了小鼠实验,研究发现,红芪多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的蛋白含量,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红芪多糖在特定作用下可以分离出红芪多糖3,维持生物体的糖分平衡。正常情况下,红芪多糖不会对小鼠的血糖有任何影响,红芪多糖只会改善和调节小鼠体内影响其血糖水平的激素,维持各激素处于稳定水平,改善生物体的血糖指标,增强抗糖尿病作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及时调节体内的血糖。加强实验探究,激发红芪多糖的有效成分的活性,为未来开发抗糖尿病药物做好准备[13]。

 2.3抗肿瘤与抗癌作用

红芪多糖中含有抗肿瘤和抗癌哦活性成分,研究表明,从红芪多糖中分离出来的红芪多糖1和红芪多糖3可以有效的改善生物体的肝功能,抑制癌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生长,其中,红芪多糖包含的五种糖类成分,都可以增强细胞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这些糖类成分都对于改善肿瘤细胞和癌细胞具有一定的功效[14]。红芪多糖还可以通过基因表达,降低肿瘤细胞和癌细胞的活跃度,阻止肿瘤细胞和癌细胞的蔓延和生长,从而发挥红芪多糖的抗肿瘤和抗癌作用[15]。通过实验表明,红芪多糖不仅可以影响肿瘤细胞和胃癌细胞,还会影响其他组织的细胞,如果不能准确的发挥红芪多糖的作用,肿瘤细胞和癌细胞就可能会扩散到肺、肝、胃等其他的身体部位,为了抑制肿瘤细胞和癌细胞的扩散与生长,研究发现,红芪多糖可以提高生物体内的蛋白含量,分析凝胶柱色谱,明显可见,增加红芪多糖以后,蛋白点的变化,此外,红芪多糖可以结合环磷酰胺共同使用,抑制胸腺细胞损伤,提高细胞的免疫力[16]。红芪多糖的含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测定,发挥其抗肿瘤和抗癌的作用,对于增强生物体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加大对红芪多糖抗肿瘤和抗癌作用的研究,分析红芪多糖的活性成分,开发抗肿瘤和抗癌药物,把红芪多糖推广应用于临床医学,发掘其经济价值[17]。

金智生等[18]研究指出,红芪多糖可通过调节db/db小鼠肾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肾脏血管增生,延缓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起到保护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的作用。魏玉娇、祁雪艳[19]研究发现,红芪多糖具有治疗db/db小鼠2型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其治疗作用不依赖于降血糖,可能是通过抑制蛋白激酶Cα及其下游因子VEGF的过度表达,并抑制db/db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上蛋白激酶C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蛋白及mRNA的表达,增强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mRNA的表达,进而减缓糖尿病肾病的病程进展。贠洁等通过低温强迫游泳并腰背部皮下注射3%角叉菜胶溶液,造成气虚血瘀模型小鼠;用红芪多糖灌胃,每天1次,连续5d后发现,红芪多糖能明显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P<0.05),缩短小鼠尾部血栓长度及降低其百分率(P<0.05),并能明显延长凝血时间(P<0.01)。邵宏奎等研究发现,适宜浓度的红芪多糖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并抑制脂多糖作用的人牙周膜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另有研究[20]表明,红芪多糖对四氯化碳造成的小鼠肝纤维化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对肝纤维化引起的骨丢失也有显著改善。此外,红芪多糖对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也具有保护作用。

 2.4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在生物体中,和防御系统彼此作用来让体内平衡得以维持。假如体内的代谢加快,增多的自由基会比机体的抗氧化的水平高,自由基过多会让周围分子受到损伤,包括DNA,脂质及蛋白质等,造成各种疾病的出现。所以,让机体提高及推动抗氧化的水平,能够预防及治疗被氧化所损伤导致的疾病。对于HPS来说,在抗氧化和自由基中起到清除的作用。学者杨小虎[21]选择环磷酰胺的免疫来让小鼠受到抑制,并在实验研究内使用红芪多糖粗品(为就是CHPS),从研究中能够知道,CHPS可以提升MDA(也就是肾丙二醛)及肝丙二醛,降低GSH-Px(谷胱甘肽的过氧化物的酶)及SOD(也就是超氧化物的歧化酶)的活性,由此可以证明CHPS 能够让抗氧化物提高酶活性,和使机内清除活性氧,进而使小鼠增加抗氧化的能力。学者邓文娟[22]对HPS于高糖环境中影响脐静脉的内皮细胞的分泌进行研究,从研究中可知,HPS可以让细胞中ROS的水平和高糖中细胞凋亡的概率受到抑制,考虑其是利用对氧化应激的抑制来实现,进而使细胞中的活性氧降低水平,且使高糖中减少细胞的凋亡率。上面的研究既给HPS的抗氧化的活性作用给予理论依据,还在机体受到损伤后,给研发修复的药物指明新的方向。

 2.5抗衰老

现阶段指出,衰老的机制和许多机体调节的异常息息相关,包括免疫的三大系统,内分泌,神经,自由基出现异常,端粒及其酶的变化,及DNA的甲基化。而HPS在抗衰老和损伤自由基上可以起到作用。学者黄正良等[23]在研究中指出,HPS可以让果蝇延长寿命,使老年的小鼠提高非特异性的抵抗力,让血浆内降低过氧化脂的含量,使脂褐素减少形成。深入研究可知,HPS可以让老年大鼠提高细胞SOD(让红细胞膜得到保护,防止受到活性氧的损伤)的含量,让老年大鼠升高睾酮和血清的皮质醇。学者史生辉等于实验内可知,可以让红芪组的抗氧化物的SOD和GSH-Px(属于组织中细胞衰老指标)显著增加含量,同时推动降低氧化物MAO及MDA的含量,证明HPS可以起到显著的抗衰老及抗氧化的作用。并且HPS 还可以推动凋亡蛋白 的Bcl-2 进行表达,使Bax表达受到抑制,防止细胞凋亡,进而让脑细胞延缓衰老[24]。根据这个能够知道,HPS可以利用机体提高抗氧化的能力,来让体内清除自由基,并使机体抑制脂质的过氧化的过程,延缓脑细胞的凋亡,并让细胞维持生理功能,进而起到衰老被延缓的作用。上面的研究中,由多个角度出发来对HPS具备的抗衰老作用进行证实。

 2.6防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英文简写AD)指出现在衰老期间的一种全身性的疾病,症状表现以行为异常,记忆力的损害和认知障碍为主。目前BPS具备药理的活性和AD的发病机制方面有契合点存在,包括炎症反应,细胞的凋亡,及氧化应激的反应等。学者李菲[25]从研究中可知,HPS可以在AD的细胞模型中起到保护的作用,并与转录因子的蛋白AP-2-δ,Rag调节蛋白复LAM-TOR1,及调节的胆碱激酶a,和铁蛋白表达息息相关。学者王磊等选择Aβ1-42作为诱导剂,对诱导AD的细胞模型展开研究,可知HPS能够让转录因子AP-2-δ(和神经微管的发育有关因子)下调表达的水平,可以对蛋白43及分子蛋白进行间接调节,进而起到保护神经元轴的作用。对于SH-SY5Y 的细胞来说,属于神经细胞的一种,在功能形态上,和正常的神经元相同,所以在神经系统出现退行性的疾病研究中得到广泛使用。学者王磊通过实验,一样指出HPS能够让铁蛋白下调表达,进而使Tau 磷酸化 SH-SY5Y ,和 Aβ1-42缓解损伤,起到保护神经的作用。 于AD中,PRKC属于网络内枢纽的基因,占据中心调控的地位,让大量蛋白被磷酸化,当然ERK1/2 的信号通路能够介导 PRKCB推动 SH-SY5Y 的细胞分化。学者凌军军选择 Aβ 对 PC12 的细胞进行诱导,建立AD的细胞模型,从研究中可知,HPS利用PRKCB的表达上调,起到对PC12 的细胞进行保护的作用,再者 ERK1/2 的信号介导 PRKCB 利用线粒体的凋亡途径进行调节来抑制其出现细胞凋亡[26]。以上研究从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及蛋白质的水平角度探讨了HPS的作用机制,并给予科学依据的支持,同时给研发HPS新药和其衍生物给予数据方面的支持。

 2.7其他作用

学者金智生等[27]于研究中表明,HPS 能够在 db/db 小鼠的肾组织内血管内皮的生长因子(英文名称VEGF)及色素的上皮细胞的衍生因子(英文名称PEDF)中抑制蛋白的表达,进而让肾脏血管的增生受到抑制。进而减慢肾间质的纤维化和肾小球的硬化时间,对于糖尿病小鼠而言,可以在保护肾脏上发挥作用。学者魏玉娇和祁雪艳等在研究中指出,HPS能够在db/db小鼠患有2型糖尿病和肾病上起到保护的作用,此类治疗方法没有依靠降低血糖,而是利用抑制BEGF和蛋白激酶的Cα表达过度,同时抑制此类小鼠细胞中信使RNA,MMPs,P38MAPK及蛋白激酶C的表达。让TIMP-1增强信使RNA表达,从而减慢糖尿病的肾病发病的进程。学者贠洁等在低温内进行游泳,把3%角叉菜的胶溶液通过皮下注射到腰背部,创造出气虚血瘀的小鼠模型;灌胃选择HPS,1次/天,持续使用五天以后可知,HPS可以明显让小鼠增加游泳的时间(0.05>P),减少尾部血栓的长度,和百分率的较低(0.05>P),同时显著增加凝血的时间(0.01>P)。学者邵宏奎等在研究中指出,HPS合适的浓度可以推动人牙周膜的细胞增殖,同时抑制其对白细胞的介素1β,和白细胞的介素-6的分泌。从别的研究可知,HPS既能够改善小鼠由于四氯化碳导致纤维化的情况,也能够改善肝纤维化造成骨丢失的情况。除此以外,HPS可以保护高糖导致内皮细胞出现凋亡的情况。

结论

红芪多糖的药理药效作用明显,对于医学治疗有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对于红芪多糖的研究还在逐步深入,红芪多糖的分离提取法越来越来,我国多取用水提醇沉法来进行成分提取,其他的分离提纯法还有酶提法和超生提取法等,每一种分离提纯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因此,在红芪多糖的分离提纯过程中,要注意提纯方法的选用。我国主要采取苯酚-硫酸比色法进行红芪多糖的含量测定,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但是由于太过于简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同样,测定红芪多糖的含量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选取哪一种方法因情况而定。总之,对于红芪多糖的研究,不是一时的,红芪多糖对于改善各种医疗疾病具有良好的作用,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深入发掘红芪多糖的中药理价值,加大研发力度。

致 谢

从论文选题到收集资料,再到写提纲,其中经历了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五味杂陈的。开始选题时很迷茫,不知该怎么选好,幸而在同学和任课老师的帮助下,才得以确定。然后就是最难的找资料,由于首次写论文,不懂该怎么着手去收集、归纳资料,因而花费了好多时间在这上面,但收集到的资料真正能用上的却没多少。这时得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他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从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老师以其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

[1]牛江涛,曹瑞,司昕蕾,辛二旦,张育贵,张淑娟,李越峰.红芪与黄芪免疫调节和抗氧化作用对比研究进展[J/OL].中华中医药学刊:1-7.

[2]马承旭. 当归红芪超滤物防治实验性大鼠放射性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20.

[3]燕玉奎. 红芪治疗UC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及作用机制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20.

[4]叶文斌,宫峥嵘,何玉鹏,陈耀年,赵庆芳,周紫鹃.纹党和红芪加工废弃物中的活性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0,55(02):32-39.

[5]何军刚,李成义.中药材红芪开发潜在优势分析及策略[J].中兽医医药杂志,2020,39(02):29-32.

[6]靳贵林,陈正红,罗珍,张雪.红芪和黄芪的药理药效研究比较[J].西藏科技,2020(03):51-55.

[7]寇帅,刘小云,李拥军,程妍.甘肃不同产地红芪中主要功效成分及有益元素含量的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04):1141-1144.

[8]蔺兴遥,张艳霞,张毅,李雪燕,樊秦,胡蓉,马平川,程晓丽.红芪黄酮气溶胶给药与灌胃给药对肺纤维化大鼠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20,33(02):1-5.

[9]燕玉奎,郭玫,邵晶,张,周尚儒,王君梅.红芪及其不同提取部位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J].中兽医医药杂志,2020,39(01):20-23.

[10]陈雪娟,安方玉,颜春鲁,刘雪松,王彦博,靳安顺,成新平,杨晓蓉.玫瑰红芪当归水煎剂对围绝经期大鼠IL-2含量及Sparc表达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0,37(02):149-154.

[11]燕玉奎,王志旺,郭玫,周尚儒,王君梅.红芪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其物质基础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21):2698-2701.

[12]金川.红芪临床应用举隅及作用机制浅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08):74-75.

[13]李越峰,牛江涛,曹瑞,边甜甜,司昕蕾,辛二旦,张爱霞,严兴科.不同干燥工艺对红芪中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含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中药,2019,21(07):941-945+950.

[14]蔺兴遥,张艳霞,李雪燕,樊秦,张毅,马平川,程晓丽.红芪黄酮气溶胶给药与灌胃给药对COPD大鼠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9,32(06):15-18.

[15]白瑞斌,杨平荣,王燕萍,张静,刘景龙,马铭,胡芳弟.蜜炙红芪饮片的现代炮制工艺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5(03):21-27.

[16]李研,骆亚莉,刘永琦,冯彩琴,靳晓杰,朱永昌.基于分子对接探讨红芪中小分子拮抗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的可能性[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17):173-180.

[17]陈茂鑫,侯敏.黄芪与红芪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与比较[J].中医药导报,2019,25(08):126-128.

[18]杨秀娟,吉秀家,李越峰,杨志军,李硕,海云翔.基于体外抗氧化法优化红芪总黄酮提取工艺[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9,46(04):306-310.

[19]袁菊丽,刘东玲,黄钰芳.超声提取红芪总黄酮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9,38(02):53-56.

[20]蒋虎刚. 基于益气活血理论探讨当归红芪多糖干预放射性心肌损伤的作用及分子机制[D].兰州大学,2019.

[21]方瑶瑶,薛志远,杨秀艳,杨亚飞,赵良功,封士兰.红芪中5种黄酮类成分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成骨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J].中草药,2019,50(03):632-638.

[22]张,周尚儒,燕玉奎,郭玫,王志旺.红芪杂多糖及其透明质酸水凝胶对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J].免疫学杂志,2019,35(01):65-70.

[23]杨亚飞. 红芪复方对肝损伤防治作用的筛方、拆方研究和HPLC图谱定性分析[D].兰州大学,2019.

[24]杨思霞,李纬,孙美花,张文君,张高林,程卫东.含红芪、黄芪的益气养血汤与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对SAMP8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39(03):335-341.

[25]王靖思,吴洁,孙桂芝,张秋云,刘玉琴,陈兰羽,朱宏伟.桃红芪术软肝煎对肝纤维化大鼠病理及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8,13(06):1499-1505.

[26]邵晶,刘欣,王志旺,王瑞琼,郭玫,吴国泰.红芪不同提取物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8,34(03):104-107.

[27]朱琳菊,寇炜,李竺娟,孙少伯,梁冰.当归红芪超滤物对紫杉醇诱导体外大鼠肾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1):1601-1603.

红芪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红芪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9月7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4098.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9月7日
Next 2023年9月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