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儋州是海南的重要发展地区,历史悠久。自从古代中央集权以来,儋州便一直留存着众多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文化形态,儋州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存和遗产给儋州带来了优质资源和丰富的发展空间,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儋州的乡村旅游开发,如何结合乡村传统文化特点来开发当地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对于儋州乃至海南东部的旅游联盟,甚至整个海南乡村旅游的格局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对儋州的乡村传统文化类别来进行分析,整合目前儋州乡村传统文化现状和存在问题,借此提出举办各类传统文化比赛等策略,希望帮助儋州的乡村传统文化和旅游开发进行保护和结合,从而促进当地的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传统文化;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儋州市
一、绪论
1.1研究背景、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已经成为了全国多数地域的发展目标,但细数向上三代,我国大多数人都是来自乡土农村的。在城市中的很多人,在回到家乡的时候总是会感觉到一种强烈陌生感。在这种背景下,2014年国家开始下达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新农村建设,试图“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再后来,习总XX在云南走访时也提出,新农村建设务必要遵循农村自身发展规律,结合当地特点和味道来保留乡村风貌。乡村包含人们的乡愁,是中国人情感寄托的最终归处。对于很多人来说,在乡村之中想要拥有特殊的休闲生活即为乡村旅游。
现阶段,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快,即便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当下,旅游业仍旧没有停滞不前,在这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我国人们经济需求与精神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果,更重要的也是目前城市化带来了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渴望。乡村旅游近些年来的发展也在旅游行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无论是市场方面,还是经济效益,乡村旅游都是不可小觑的。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表明,根据我国乡村旅游研究报告,在疫情爆发前,2018年国内乡村旅游人次超过30亿人次,获利超过7800亿元,是国内旅游业总收入的六分之一,同时也是乡村旅游市场在供给规模上的巨大扩张。截止2019年底,我国的农业和农村旅游示范县已经超过380个,同时还有700多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旅游村。这些数据都证明了如今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
现阶段,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国民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拉动乡村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落脚点。XX部门目前对于乡村旅游的重视度逐渐加强,每年都会陆续出台一些重要政策,试图进一步深化乡村旅游的发展。十九大之后,国内强调全域旅游,其中就一直强调推动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建立旅游的休闲、体验和乡村全产业链发展,要因地制宜,要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带动乡村旅游质量发展等等。这些策略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会。
1.1.2研究意义
乡村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之间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一直以来,业内和XX都投以多方的关注,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使得乡村传统文化中注入灵魂,当前,深入挖掘乡村特色,不断提升传统文化魅力,推进乡村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结合以及产品化,不断开发文化优势、资源优势等,都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继承和发扬,不断基于实践摸索出一条传统文化的新路径,帮助乡村旅游成为弘扬乡村传统文化的渠道,同时避免乡村传统文化被糟粕污染,保留原汁原味的乡村运维和产品品位,互相成为对方的核心竞争力。
儋州是海南的重要发展地区,历史悠久。自从古代中央集权以来,儋州便一直留存着众多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文化形态,儋州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存和遗产给儋州带来了优质资源和丰富的发展空间,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儋州的乡村旅游开发,如何结合乡村传统文化特点来开发当地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对于儋州乃至海南东部的旅游联盟,甚至整个海南乡村旅游的格局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2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国内研究综述
21世纪旅游发展迅猛,整体性的旅游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随着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旅游活动也成为了百姓经常性的生活方式[1]。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国内的经济水平、各项产业,尤其是旅游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温饱问题被解决之后,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2]。而新兴的乡村旅游深受旅游者的喜欢,乡村旅游自然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沈晰琦(2017)对于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进行了研究,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和农业为大背景的新型资源型旅游业,但是对其开发应该针对的是其文化创意,是基于当地的经济资源和乡村社会资源的文化景观为对象,从而提升游客观光和旅游体验的旅游业[3]。当前,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正在逐年变化,起初是单一的观光旅游和景点旅游模式,目前,已经基本转变为了全域旅游和休闲度假类别。这是基于许多新政策下的旅游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发展,尤其是在乡村建设和旅游扶贫、旅游升级等政策的引领下,乡村旅游开发拥有巨大机遇[4]。乡村旅游是改善农业结构,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解决办法,也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复兴的一个关键手段[5]。作为传统型农业大国,我国在新世纪以来,对乡村发展问题十分重视,相关政策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也帮助一大批乡村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十九大后,习XX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认为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心,是国计民生基石[6]。旅游扶贫在广大乡村地区的开展,更是使得乡村旅游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7]。
自乡村旅游展开以来,陆续吸引了诸多国内学者及研宄者开始积极关注这一新的形式及内容,王云才等对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进行了阐释,曾国平对于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开发驱动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李娟针对湖北省赤壁市这一研究对象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因此关于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也先后被不少学者所界定,其内涵也接连被学者们作出诠释。总体上乡村旅游研究在我国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同时内容形式上也较为全面,在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策划开发、乡村旅游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等诸多方面均有在不同的研究中涉及[8]。
1.2.2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更早,源于19世纪就开始对乡村旅游的相关内容进行研宄。EU和OECD认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游览活动”,吸引游客旅游和体验的落脚点是“乡村性”这一概念。Gilbret和Tung指出,农户提供住宿等条件提供休闲活动的状况就是乡村旅游[9],大概就相当于国内的农家乐。这种状况下,旅游者活动范围受限,基本只在农村、牧场这些场地展开,而这都是相当典型的乡村环境。Edward Inse keep认为乡村旅游和传统旅游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乡村旅游与乡村关联密切,进行乡村旅游的游客不仅直接感受到了乡村生活方式,也能体验到乡村的文化[10]。西方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无论是乡村旅游概念和内涵的界定、乡村旅游分类和特点、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者及其市场细分、乡村旅游营销、乡村旅游影响等等,国外都进行了大量研究[11]。
1.3述评
国内外的学者都是从乡村的深入而展开,但国外乡村旅游的起步较早,国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理论,他们认为乡村旅游实际上就是农业旅游,因为旅游者的活动范围是很有局限性的,往往只在农村、牧场这些场地展开。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在于经济、社会、环境。而国内旅游的起步较晚,国内学者对于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和内涵也作出了界定和诠释,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重点在于乡村旅游自身的特点,更有利于发展我们本土的特色旅游。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利用好自身的各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当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旅游脱贫致富。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界定
2.1基本概念界定
2.1.1乡村传统文化
乡村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粹。无论是生活情调、乡风民约、轶闻事迹、工艺美术、音乐舞蹈、趣事传说、婚俗禁忌,还是民间建筑、特色景观等等,都是乡村传统文化的包含内容。这些内容基本上都具有地域性、历史性的特点,自古以来传承和发展,值得在发展过程中进行参考和研究。
2.1.2 乡村旅游文化
乡村旅游文化本质上还是旅游,不过针对的旅游对象是乡村的村庄野外,支持的是人文、生态等特色,属于一种村野旅游形式。很早之前,乡村旅游主要针对的是对乡村中的民情风俗、礼仪等进行体验,对于当地的景观、特产进行了解。旅游者通过在当地的体验,从而成为他们探索当地深层次历史的佐证。乡村旅游的概念首先是必须要发生在乡村地区,其次是当地的旅游需要体现乡村的特征。这就是乡村旅游文化的两个特征要素。2015年,国家政策强调开发农村生态休闲和旅游观光的价值,自此国内乡村旅游文化迅速发展,开始逐渐形成了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的新型农业产业链,而且其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无论是田园型乡村旅游,还是居所型、复合型、资源型、地理型、边缘型、景区型、现代型,各种乡村旅游文化一应俱全。
2.1.3旅游文化开发
旅游文化开发是指对于某些地域的旅游文化进行针对性的挖掘,从而帮助当地基于自身的城市文化,挖掘独特之处,形成核心竞争力和长久吸引力,从而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当前对于旅游文化开发还没有完全科学的体系制度,但是对于乡村旅游文化开发而言,其本质就是要将乡村的“传统性”、“乡村性”等特点完全的表达和融入到旅游活动中去,开发符合当地乡村文化内涵的产品,帮助当地散发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给游客以体验和感知,让游客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中去,在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保留当地古老的特征,体现其内在价值,同时促进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的提高和就业问题的改善。
2.2 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融合可持续发展精神合社会、经济、技术等特征。所以本质上而言,可持续理论能为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带来帮助。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保持和增强机遇,尽全力将把旅游业与乡村文化、自然特征和乡村性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协调和平衡彼此关系,全力开发旅游资源,形成满足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各种需要,又能帮助子孙后代继续进行旅游开发,最终形成良性旅游发展循环。
2.2.2 体验经济理论
体验经济理论是X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提出的,他们认为体验是指的“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现阶段,旅游业的全方位发展和旅游观念的提高使得传统的走马观花型旅游已经被体验型旅游所替代,当前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更多希望通过自己的参与或体验,来充分感受旅游地的与众不同的传统文化气息。江南水乡周庄、乌镇正是运用体验经济理论作为旅游业发展指导理论的一个成功例子。为了能够给游客提供不同的体验选择,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要从多个角度去实施。这就眼球旅游资源开发者要不断创新,将无形的乡村性、传统性的文化旅游资源,真正的转变成旅游当地的特色资源产品,转变成有型的特定主题,从而让游客对于当地旅游体验拥有更加直观、更加强烈的个人感受。
三、乡村传统文化在儋州市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儋州历史传统文化沿革
儋州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城市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素有“诗乡歌海”之美誉,是目前全国唯一同时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和“中国书法之乡”称号的市县。
儋州拥有非常繁多的乡村传统文化,乡村传统文化的类别和内容也非常之多,根据调查可知,当前主要包括四大类乡村传统文化:其一是民俗风情,无论是衣着、饮食、民居、婚丧喜庆和年俗、节日等都归属其中;其二是民间艺术,如儋州调声、儋州山歌;其三是特色文化,如儋州话、儋州诗词、楹联和状文;其四是东坡遗风,即苏东坡居儋遗迹及其影响。
目前,儋州内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有很多,比如儋州调声等,还有一些诸如儋州山歌的项目被列入了海南省的非遗保护项目,市内的就更多,如白马井舞龙、儋州粽子手工技艺都隶属于此,当地年节的各种风俗民情,如海头“二月二”习俗、中和正月十五闹元宵习俗等等,也都在进行申报工作。总而言之,儋州的历史传统文化,尤其是乡村传统文化一直是当地引以为傲的发展。
3.2 在儋州实施乡村旅游项目,将旅游与扶贫相结合
儋州当前的乡村旅游现状主要体现在当地已经开展实施了很多乡村旅游项目,而且在政策支持下,将当地的旅游发展与扶贫活动进行有机的融合,致力于发展当地的经济。儋州很多城镇都开发了乡村旅游重点发展项目,其中儋州市中和镇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中和镇的当地XX设置了乡村旅游规划策略,试图打造当地古镇风景,改造当地古镇特色,充分挖掘东坡文化遗址和内涵,不断发展高端文化旅游,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其主要的针对措施主要包括:
(1)对中和古镇进行改造。中和古镇的历史和建筑格局是有一定规模的,因此对当地进行改造是有格局和形式依托的,只需要根据一些老街区进行旅游化改造就能很好的将当地的“大宋时代”城池进行复原和展示,当地XX可以通过对城外护城河的疏通、拓展进行重现,也可以将当地古城墙和城门进行修复性改善,老街、衙门和古迹也需要被整治和完善,从而基于这些地方可以进行租赁和售卖形成各种老字号商铺,给游客更加丰富的旅游性体验。镇内的道路也可以利用古石板进行修缮和铺砌,改善当地道路,规划当地民居,修缮当地的宁济夫人庙宇、和关帝庙,在保护和继承当地传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同时,通过相关载体来传达其价值观,还可以修复当地的古代景色,比如古八景之一的天堂塘,当地的乡村传统文化还包括一些南洋的风情景色,一些标志性景点的重新修建,能让古代宋朝的商业文化特色明显的展现出来,从而给中和镇带来传统乡村文化的伟大的全方位覆盖,建造城市名片,打造宋朝主题的文化名镇。
(2)深度挖掘东坡书院的文化内涵。所谓东坡书院,本质上就是宋朝时苏东坡被贬职期间在儋州留下时候的习俗和景观,历经多年发展,东坡文化和当地的乡村特色文化,传统文化已经不可分割。当地一直在不断扩大东坡书院的规划面积,试图不断的增加当地景观,增加动态内容,开发书籍、饮食和纪念品等一些特色产品,最终形成当地古镇和书院的一体化打造。
3.3已经举办多届旅游美食博览会
儋州开发当地乡村旅游资源的一大措施是不断举办旅游美食博览会,至今为止已经举办了四届,儋州很多传统文化都是非遗项目,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其他方面,总而言之,儋州的传统乡村文化已经全方位覆盖了儋州的人们,这都是儋州风土人情的体现。儋州通过举办多届旅游美食博览会,使得这些文化遗产都完全从无形中走到百姓身边,让百姓自己能了解到儋州的文化遗产,从而希望让文化遗产真正重新“活”起来。根据体验理论来说,百姓只有体验和了解到当地的文化遗产信息,并且体会到儋州经由岁月积淀的魅力,才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
2020年,儋州举办的第四届旅游美食博览会是由北部湾承办的,相对已其他的旅游美食博览会,此次博览会的时间更长,覆盖面积更大,跨度也更多,而且还开发出了许多新模式进行互动和宣传,相对于之前的活动而言,此次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甚至还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合的多角度的儋州旅游文化现状,通过路演、直播、旅游等形式不断展现内容给游客,帮助游客更深入的了解到儋州的旅游业情况和旅游内容现状。
3.4 举办椰级乡村评选活动
儋州为了开发当地的传统文化旅游乡村,一直以来就开始评选椰级乡村旅游点,这是2014年正式实施的一个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含对海南省乡村旅游点(区)进行等级的划分,一共包括五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一椰级、二椰级、三椰级、四椰级、五椰级,这些评级意味着当地传统和乡村旅游文化发展的选择性,有助于更好的根据这些来管理和规范乡村旅游点,从而帮助海南省进行旅游项目的融合,当前儋州就有包括儋州屋基村、儋州石屋村、儋州力乍村、儋州铁匠村等众多传统文化展示村,且这些乡村旅游点已经成为海南乡村旅游的主力军。
3.5儋州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是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到位。在人们考虑海南旅游的时候,首先映入脑海的是海南三亚的旅游活动,对于儋州几乎没有更多了解,这是因为当前该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到位所导致的。无论是东坡文化,还是当地民俗,甚至是旅游美食博览会、椰级乡村评选活动,都是局域性的,毫无波澜的活动,无法让人们了解到儋州。
二是传统文化旅游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以东坡文化而言,海南儋州的乡村文化资源开发在大力发展高端旅游。希望能不断促进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当地的高新技术和市场,从而售卖高效产品,完成小区域治理,并且发展精品观光农业,建设生态示范园区和科技农业观光、果树采摘、品尝等观光生态旅游项目,这些文化对于市场是较为高端的,但是对于儋州的传统文化而言,这些文化旅游产品与当地市场需求可能不尽匹配。
三是区域联动不够,当前三亚的旅游人口多,而其他的地区的旅游人口少,儋州更是不为人知,无论是省内、国内市场。儋州与周边城市的区域联动都是不够的,更遑论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而合作营销,因此儋州的客源市场相对较少,和知名目的地之间没有达成合作,使得当地的吸引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四是营销力度偏弱,儋州的营销不够现代化,在各种互联网网上宣传中,很难看到儋州的身影,儋州在传统媒体上很少见,在新媒体营销,区域联动营销上更是无人认知,这种营销的不重视,使得儋州一直都没有得到更好的旅游发展,当地的乡村旅游开发自然举步维艰。
四、乡村传统文化在儋州市中未来可以运用推广方面建议
4.1举办各类比赛以开发乡村文化旅游资源
(1)可以举办大型活动弘扬东坡文化的文化比赛
为了让更多的民众认识并了解东坡文化,让东坡文化真正活起来,儋州可以选择不断举办大型弘扬东坡文化的专题活动。与眉州、黄州、惠州等地加强文化合作交流,当东坡文化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符号之一,深层次的组织东坡生平路线图各地的文化旅游机构和组织,加强组织、纪念和联合活动,分享东坡文化的旅游体验。
(2)可以以调声文化旅游产品作为对象举办传统文化比赛
旅游本质上就是为了体验迥异于自身的生活。儋州的民俗文化独树一帜,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调声作为代表,显示了热带岛屿热情奔放,能歌善舞的欢快氛围。调声表演形式灵活,包容性、互动性强。调声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可以打造多种形式的表演方式,正式的如建设调声剧场,打造经典调声歌剧、经典曲目驻场演出,随性的可以在旅游区定点定时演出,同时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如服饰,唱片,明信片等。同时策划调声狂欢节,将其与中和原有的洗夫人诞辰、关岳庙祭祀活动结合起来,造节造会,打造儋州独有的旅游“旺季”。
4.2加强媒体和互联网营销传播儋州乡村传统文化
知名度是旅游吸引物的重要因素,故此而言,旅游宣传是旅游发展的开路先锋。而在旅游发展的今天,儋州必须要加强自身的旅游营销,不仅需要依靠“东坡文化”这个名牌和传统,更要通过营销不断开创资源开发新模式,尽全力的将儋州的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展现出去,提现其深厚和博大、古朴而雅致,宣传儋州的多姿多彩的文化形式,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潜在游客。当前,儋州可采取如下策略来宣传当地的旅游资源。
1.传统媒体营销
一是在旅游杂志上进行专题宣传,例如在《旅游纵览》等国内旅游杂志上发布游记、攻略形式的软性广告,通过图文并茂的专题宣传,让读者能直观地了解儋州;二是在影视传媒上进行广告宣传,例如在主要客源地选择有影响力的电视频道、报纸、广播电视台投放儋州传统文化旅游的形象广告;三是利用海南省交通广播以及各市县交通广播等地方电台投放音频系列广告。
2.新媒体营销
一是改进儋州旅游官网,旅游服务中应详细介绍儋州的概况、交通提示、住宿指南、网上预订、游览导引、BBS论坛、投诉热线等。并及时更新和解答游客疑问或投诉,处理预订房间、景点门票、车票等事务,还要在海南省、海口市、三亚市的官方旅游网站建立链接。
3.联动营销
通过海南省的销售渠道,进入省内、国内市场。加强儋州与周边城市的联合营销,共同分享客源市场,特别注重与海口、三亚、万宁等知名目的地的联动推广,尽可能延长游客在海南的停留时间和旅行线路,提高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整体吸引力。
4.节事营销
依托儋州市的传统文化旅游产品,结合有影响力的节庆赛事活动,每年有目标针对性地开展节庆主题营销活动。一是重新包装每年举办的儋州调声艺术节,整合儋州有关的传统文化资源,邀请国内外著名艺术家和演出团体参加,围绕儋州调声艺术文化主题,辅以书法展览、摄影展、美食活动等,力争在海内外形成巨大的影响力。二是与西部其市县联合举办“军坡节”,在纪念洗夫人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活动,开展花灯展、舞狮、踩高跷、诗词歌赋大赛等一系列围绕洗夫人主题的文化活动。
4.3完善当地旅游配套以满足游客旅游需求
儋州市必须要完善当地的旅游配套,不断的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随着世界经济朝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人们对于旅游需求的要求越来越高。儋州旅游项目少,旅游产品单一,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儋州在传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过程中,一定要要坚持区域联合发展的理念,把不同内容的旅游区连在一起,致力于形成多样化的产品组合,丰富旅游内容,尽量的帮助旅游者在一次旅游中尽可能享受到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旅游活动内容,从而提高旅游者的兴趣,增加儋州市的旅游吸引力。比如可以与西部旅游区和东部各大旅游区进行整合,优化旅游资源配套,将各方的资源合理配置,还可以与东坡沿线进行联动,再就是依托自身的东海岸优势,开发特色海岸旅游产品,不断的丰富旅游内容。
五、结论
通过对儋州传统文化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分析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儋州市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旅游优势,必将会给儋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作用。儋州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引进有实力的传统文化旅游开发品牌集团,通过大手笔、精品化的开发,提升儋州传统文化旅游知名度,从而将儋州打造成海南西部文化旅游新地标。
(2)儋州传统的乡村文化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帮助不言而喻,通过对儋州目前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情况,以及当地当前资源开发的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了举办各类比赛以开发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媒体和互联网营销传播儋州乡村传统文化、完善当地旅游配套以满足游客旅游需求等建议,希望帮助儋州的旅游资源不断开发,促进当地的旅游业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秀平, 翁钢民.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J]. 旅游学刊, 2019, 34(4): 96-105.
[2]李杨. 乡村旅游开发中的XX作用研究[D].
[3]沈晰琦. 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
[4]沈晰琦. 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
[5]王云才等‚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曾国平. 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开发驱动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9.
[7]李娟. 湖北省赤壁市乡村旅游开发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
[8]王雨曦 基于乡贤文化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2020.
[9]Gilbert,D.&TungL.Public.OrganizationsandRuraiMarketingPlanninginEnglangandWaies. Tourism Management,1990.28(9).
[10] InskeepE-Tourism Planning:An Integrated and Sustainabie Develo pmentApproach.US:VanNostrandReinhold,1991.11(1).
[11]朱益芳. 苏南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策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
[12]朱益芳. 苏南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策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7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