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量未成年人在校园内遭受欺凌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行为不仅会给受害人带来身体上的伤害,更会对其心理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抑郁、孤僻、厌世和自杀等悲剧。未成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如何有效地监管校园欺凌并保护他们健康成长已经成为我们必须全力解决的问题。虽然XX发布了一系列针对校园欺凌的法规和政策,但大多数都是倡导性的规定,难以实现长期的规范效果。
本文通过调查昆明市的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收集了足够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学校在校园欺凌规制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接下来,我们将对我国未成年人校园欺凌的法律问题现状进行反思和归纳,寻找有效的措施,以保护他们的幸福和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调查情况
(一)调查时间
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20日
(二)调查地点
昆明市
(三)调查方式
文献法
三、调查单位部门
昆明市中小学生及教师
四、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研究对云南省昆明市的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的共1000名未成年学生进行校园欺凌的法律调查问卷,得到了以下数据:其中关于“你曾经是否遭受/看见过校园欺凌”的问题,有308份问卷认为是受到过校园欺凌,占比30.8%;看见过校园欺凌有132份,占比13.2%;48份是上述两种情况都有,占比4.8%;有512份问卷显示既没有受到过校园欺凌也没有看见过校园欺凌,占比51.2%。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问卷中未成年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占比达到了30.8%,其较高的占比足以引起家庭及校方乃至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未成年学生遭受过或看见过校园欺凌的占据48.8%,其几乎占据一半的比重,形势严峻,迫在眉睫,亟待规制。
(一)未成年人校园欺凌的法律问题
1.家庭教育和父母陪伴的不足
从上述问卷调查数据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由于未成年学生的心智、生活经验、沟通能力等各方面的不成熟,导致他们对校园欺凌的定义也好还是定性也罢,都没有正确的认知和判断。无法正确认识校园欺凌明显具有非常严重的后果,这导致实施校园欺凌的未成年学生无法意识到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一而再再而三地实施,并认为这种行为只是轻微的“嬉戏打闹”或“简单的欺负”行为,长期以往对其身心健康的发展贻害无穷。而对于校园欺凌的未成年受害者,因为离开自己熟悉的家来到稍显陌生的环境,再加上面对突如其来的校园欺凌,他们的不知所措完全是在情理之中。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和社交经验,未成年受害者无法正确应对这样的事情;同时因为没有相当的法律知识,他们也无法正确认识校园欺凌的性质和危害,甚至部分未成年受害者都不知道他们正在遭受的“欺负”是校园欺凌,更别说寻求有效的帮助了。
家庭是未成年人最依赖和信任的地方,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未成年人来说都将是以后行为的示范,给予的教育对孩子的道德品行发展也有着筑基的作用。但目前,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陪伴因为工作和其他原因而明显不够,更无法谈及对孩子关于校园欺凌的法制教育。除此之外,父母因为对孩子的陪伴不足,给予孩子的关爱也随之不够,未成年人自然容易走上不正确的方向。
2.学校对校园欺凌的法制教育和宣传不够
在未成年人对校园欺凌缺乏法律认识的情况下,法制教育和宣传显得非常重要。根据数据调查和访谈了解,目前中小学虽然对校园欺凌的重视程度具有一定的提高,但还是有待加强。一些学校在进行某一时间段的校园欺凌法制教育之后,后续便不再进行定期教育和宣传,这样的松懈导致未成年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没有更进一步,从而导致校园欺凌行为在法制教育期间了无踪迹,但在一定时间又突然死灰复燃。甚至有些学校,将原本设置的定期法制教育课程换成了学科课程,这使得学生应有的法制教育更加薄弱。
3.法制机关对学校周边环境安全的保障程度不充分
大多数校园欺凌不是发生在校园内,就是发生在学校周边。校园欺凌容易发生在校园周边的原因,一是因为校园周边脱离了学校的监管,二是因为学校周边容易纠结其他学生甚至其他社会闲散人员。因此,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显得异常重要,但目前法制机关对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保障是不够的,而有效规制校园欺凌重在持之以恒,一段时间的高强度整治是无法完全熄灭校园欺凌的火苗的。
(二)规制校园欺凌的建议
1.加强网络法律监督,净化网络环境
在目前社交工具和网络的发达情况下,校园欺凌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肢体、言语碰撞,越来越多地呈现在网络上“键盘”的文字暴力甚至心理施压。其实我们稍加留意,承受“网络暴力”的人并不罕见,并且因为网络言论而走向极端的人也不在少数。网络对于成年人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对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来说,更是如此。同理,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传播,还有一些不怀好意的网络分子利用网络的疏漏发布一些违法犯罪的信息内容,这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将是颠覆性的。[4]再退一步说,某些信息的发布虽然在成年人看来毫无过错,但我们也要考虑到网络上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和心理承受能力,这无疑对网络信息的上传和筛选把关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故而,我们应该完善相关网络立法,加强网络监督,坚决抵制一切黄赌毒信息传播等网络违法行为,强力打击一切网络犯罪,净化网络环境,宣传和倡导网络正能量,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积极正向的信息渠道。
2.家庭多加陪伴并施以法律教育
家庭是孩子最初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应该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在陪伴之中施加爱和法律教育。再者,父母是未成年人最信赖的人,因此其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更加容易接受和消化。所以,父母若能够对孩子施加陪伴和关爱,使其在和谐有爱的环境中成长,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在这种氛围下,父母对孩子进行法律教育,必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花时间陪伴孩子定时收看法制栏目、并为其解释其中的法律道理,孩子在轻松有趣的情况下,更加能接受其中的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
3.学校定期举行法制课堂,教授学生法律知识
在法制教育的道路上,学校的作用尤为重要。第一,各地中小学应该长期加强对校园欺凌的重视程度,定期开展法制课堂,教授相关法律知识,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明白校园欺凌的违法性和危害性。第二,学校可以加强对教师有关校园欺凌规制的相关培训,让老师掌握规制校园欺凌的相关法律知识和教育技巧,使其更加有效地处理学生之间的校园欺凌行为,妥善处理好学生之间的相处关系和心理健康。第三,学校可以定期举行法律知识竞赛,加强学生对法律的了解和参与,坚决抵制校园欺凌,形成人人知法、人人守法的学习氛围。
4.法制机关定期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巡逻,强化安全保障
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是防范校园欺凌的重要屏障。相关法制机关应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巡视,有条件的也可以在相关地点设置巡视站台,可以起到监督作用的同时也可以发挥警告、及时发现校园欺凌行为的作用。法制机关也可以定期进行有关校园欺凌的法制宣传、张贴法制海报,呼吁社会各界人士认识校园欺凌、了解校园欺凌,携手共创安全校外环境,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五、调查结论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校园欺凌所带来的伤害和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衡量或者评价的。这些欺凌可能是一些暴力行为、威胁行为、言语上的羞辱、排斥等形式,除了对受害者本人造成心理和身体上的创伤以外,还可能给整个家庭、班级和社会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制止。规制校园欺凌并非是一日之功,它需要长期而艰巨的努力。除了法制方面的努力之外,更需要每一个人的关注和携手合作。通过认真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和规章制度,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的发生。同时,我们也需要给予未成年人足够的关注和关爱。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让孩子们感到安全和尊重,从而在校园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何谓校园欺凌、法规及其危害,增强他们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策略。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关注身边的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要袖手旁观。让祖国的花朵在美好、爱的氛围之下茁壮成长,不仅可以促进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和谐,也可以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规制校园欺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77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