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家园互动方式及其策略研究

 摘要

学前教育是中国教育领域中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开放两个孩子的政策,幼儿园教育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参与幼教事业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涉及的人员也在不断增多,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家园互动变得尤为重要。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信息化的发展也给家园互动带来了便利,家长和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通讯设备进行全面的沟通互动,这不仅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指导能力,而且对于幼儿园自身的发展也有帮助。

本研究主要以信息化为背景,以现阶段幼儿教育中家园互动为切入点,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信息化背景下家园互动进行整理分析,从通讯信息化发展利用的现状、幼儿园方面的现状、家庭方面的现状深入了解信息化背景下家园互动的现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了解到家园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从家庭层面来看,家长参与的意愿不高、参与的频率不足、参与的效果也不佳。

从幼儿园层面来看,幼儿园提供的家园互动内容不充分,部分幼儿园在家园互动中处于独断地位,教师在家园互动中的作用不能凸显。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对家园互动问题不够重视,社会资源对家园互动也会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分析出这些问题存在的因素,家庭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幼儿园布置的任务过多,家长疲于参与,家长和教师工作时间同步,家园活动的形式大于内容。幼儿园方面的因素主要是部分幼儿园缺乏科学管理理念,家长和教师沟通机会不均等,教师互动态度消极。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的认识不充分,社会提供的资源较为缺乏。

最后在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系统地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家园互动方式与策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XX和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二是家长要提升互动意识和互动能力;三是教师要更新互动理念和营造沟通氛围;四是幼儿园要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多元互动形式;五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家园互动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家园互动;方式与策略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依据

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往往通过家长会或者短信的方式,而如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智能手机和一些应用软件方便了家园互动活动的展开,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家园互动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肯定信息技术方便了家园互动的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家园互动中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微信群、QQ群的建立,部分家长会利用微信转账功能给老师发红包,让老师多关注自家孩子,带领不良风气,家长微信群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其次,微信群家长多,老师不能同时满足所有家长的个性化需求,导致部分家长不满意,在群里抱怨,夸大事实,影响老师工作的展开。最后,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部分家长喜欢刷屏闲聊,导致老师任务传达不到位。另一部分家长屏蔽群信息,从而接收不到消息,不但影响家长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也会使家长和老师之间产生间隙。老师该如何管理好家长群,如何建立和家长之间的良性关系,如何利用科技的发展促进家园互动,这些恰巧说明了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会带来新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让老师在家园互动中面临新的挑战。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家长越来越看重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自己的孩子,不论是学界还是社会人士都认识到家园互动在教养孩子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幼儿园阶段,家园互动显得格外重要,教育学和教育管理学都非常强调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互相作用的重要性。家园互动可以帮助家长学习积累更多的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建立良好的家庭互动、家庭教育观,家园互动也是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家园互动的整体完善符合“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以质量为本的教育”目的。在家园中进行深刻的互动交流研究,不仅仅是关于教育工作的需要,并将有力的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能力,以及更好的实现中国教育目的,丰富家园互动的相关研究,促进社会和谐。

 1.2.2实践意义

在实际的学前教育中,家园互动特别的重要。当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发挥各自的优点并且合作时,这样才可以为我国的儿童创造一个幸福的家庭环境和一个快乐的幼儿园环境,保证幼儿能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里健康成长。本研究通过对信息化背景下家园互动现状的分析,以及问题的整理和原因分析,对于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积累育儿经验、促进幼儿园管理创新,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幼儿健康发展都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研究者提出的策略有助于新进教师进行学习,还有助于推动幼儿园解决家园互动中的问题。

1.3概念界定

  1.3.1信息化

在60年代,日本学者梅槕忠夫第一次阐述了他对信息化的理解,在后期的西方社会中,人们开始注重“信息社会”与“信息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信息化有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信息化包括很多方面,如电力信息化、金融信息化、生产信息化等,本研究指的是通讯信息化,人们可以通过各类通讯软件进行沟通,如微信、QQ等是现代人常用的沟通软件,在人与人互动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1.3.2家园互动

家园互动,它更多的是强调“互动”两个字。在对儿童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很多教育工作者把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作用看作是为桥梁。家园互动是指加强家庭和幼儿园在儿童教育中诸多方面的相互理解,促进家庭和幼儿园两者之间的彼此联系和相互作用,推进儿童在身心各方面协调发展的过程。

第二章信息化背景下家园互动的现状

  2.1家园互动中信息化利用现状

  2.1.1通讯信息化的发展情况

我国通讯方式的变迁,从最开始的书信、电报、固定电话、到大哥大,再到现在的移动手机,每一种通讯工具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智能手机4G覆盖全网,无论是老人还是学生,随处可见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智能手机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功能越来越齐全。人们常说“一机在手,天下我有”,智能手机的兴起,通讯软件的使用频率增高。最先被大家广泛使用的是QQ,人们可以通过QQ聊天、视频、传文件,后来微博、微信出现,也被人们广泛使用。

现阶段,5G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各种通讯软件层出不穷,家园互动模式进入便携时代,家庭和幼儿园对于家园互动的模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在使用市面上软件时,可以享受到它带来的便利,也更能发现这些软件的不足之处,恰恰反映了目前我国通讯软件开发中的现状。

5G智能手机的应用,再加上互联网企业给予的平台支持,改变了家园互动的模式,使家园互动的内容和形式较以往更加丰富多彩。但是传统的家园互动模式并没有被淘汰,而是形成了传统的互动模式与新型软件并存一起促进家园互动的局面。

在通讯软件开发方面,我国网络技术员确实有很多人才,他们智慧过人,研究出了很多被大众所知且都在用的软件,最常见的是微信、微博、QQ,还有贴吧等。使人们有更大的交流空间,交流方式也更加的方便快捷。另一方面,有些网络技术员对未来充满希望,想要做出好的成绩,展示自己的技术,改善自己的生活。他们在工作上刚有一点成就,就想着做大做强,然而实际上,他们的基础并不牢固,在经验和技术上都有不足,结果往往是不尽人意,适得其反。使得开发的软件,不仅质量水平不高,也透露出他们在创新精神方面的缺失和市场竞争力方面的不足。就比如“家校通”软件,它较高的实现了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交流,信息传达,但是却在互动性方面没有体现出来,能够受到广泛应用但效果不高。

 2.1.2家园互动中信息化的利用

现阶段,各个行业都有用到信息技术,幼儿园教育中,家园互动也有许多地方利用到信息技术。第一款家园互动软件在2012年完成至今,有很多的科技公司联合幼儿园开发了一百多个类似的应用软件,如智慧树、贝聊、乐贝通等[[[]张绵绵.“互联网+”背景下家园互动APP应用的SWOT分析[J].河南教育(幼教),2020(11):29-33.]]。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变得丰富多样,最常见的是微信群和QQ群,幼儿园网站等。近年来,各个幼儿园都有使用各种软件和家长进行沟通,这些软件最主要的特点是:第一,沟通;包括老师通知的任务,幼儿园通知和家长交流等;第二,展示;内容有幼儿的生活照片和视频,也有幼儿在家的视频和图片;第三,学习;软件会推送有关育儿知识的内容,方便家长和教师学习;第四,管理;包括老师上班打卡,家长接送孩子签到,班级安全监控等。在家园互动中,信息化的利用是非常普遍的,它使家园互动随时可以进行,打破了时空距离,拉进了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距离。

 2.2家庭在家园互动中的参与情况

  2.2.1家长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对家长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收到了235份家长的回馈。

c4213467e4084118ae50a0591b92b701

41452f854d76a0f96f1d3c21e4b6b992

调查结果显示,71.37%的家长的文化程度是大专生,研究生家长只有5%,而且在教养孩子方面,71.16%的家长是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27.37%的家长选择自己教养孩子。家长的基本信息见图1和图2。

综上所述,家长的文化水平大多处于大专阶段,在家庭教育这方面,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儿阶段,家长是有足够文化知识教育幼儿的。在实际的生活中,大多数幼儿由老人在照看,这也反映出了现代的家庭生活模式。在家园互动中,老人可能会比家长参与的次数更多。

 2.2.2家长对家园互动的态度和认识

1296f8f33806277d2215f60748a6c39d

通过图3结果显示,68.21%的家长能够做到每周和幼儿教师沟通一次,29.05%的家长也能做到至少每月和幼儿教师沟通一次。

16bd04cf9ec24e007ad1913b7d79f64c

从图4可以看出,98.11%的家长认为和家长沟通是重要的,只有0.63%的家长觉得家园互动不重要。

综上所述,说明大部分家长能够认识到和教师沟通的重要性,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愿意和老师沟通,能够做到每周沟通一次,态度是比较认真的。绝大部分家长对家园互动持肯定态度,在教育幼儿的问题上,家长和老师能够达成共识,对家园互动的认识比较深。事实上,在教育孩子方面,不仅仅需要老师的力量,更加需要家长的力量和教师的力量相结合,只要这样,幼儿的全面发展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2.3家长参与家园互动的内容和方式

bea006e5d144ee10c4886c6956e130d5  从图5可以看出,家长想要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在园的诸多情况,包括幼儿的学习情况,各方面发展的状况,以及老师针对幼儿在园的表现给出的建议和正确教养孩子的一些育儿知识子的一些育儿知识

图6家长和教师沟通的途径

fd7e119db197d2d69cb550ff2c8876e3  从图6可以看出,97.26%的家长是通过微信和老师沟通,88%的家长选择和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86.53%的家长直接打电话和老师沟通,还有85.47%的家长选择家长会的时候和老师沟通。

综上所述,现阶段家长在进行家园互动的时候,想要了解幼儿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一方面说明家长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反映出家园互动的重要性。家长只有在与教师的沟通中才能了解到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才能关注到幼儿各个方面发展情况,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图6反映出家长和教师沟通最常用的途径是微信、QQ、面谈、打电话,不同的途径沟通效果也是不一样的,途中也反映出家长对沟通方式的偏好,良性的沟通可以增加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信任度。

2.2.4家长对家园互动的评价

图7家长对家园互动的评价

2c65b995c7788e6d028c516d09a8b70c  从图7可以看出,89.05%的家长对目前家园互动处于满意的状态,只有1.47%的家长对家园互是非常满意的状态,还有4.21%的家长对家园互动感到不满意,5.26%的家长感到一般。

综上所述,家长对家园互动的评价整体上看是满意的状态,说明家园互动有一定成效,能够得到家长的认可。但仔细来看,还是有小部分家长感到一般或者不满意,说明在家园互动中仍然存有问题,是什么样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和解决策略是本研究所要探索的。

 2.3幼儿园方面的现状

  2.3.1幼儿园教师对家园互动的认识

在实习中,对班级的A老师、B老师、C老师进行了访谈,当问到有没有必要家园互动这个问题时。

A老师回答道:

“家园互动是很需要的,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家长可以了解到,也能加强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才能全面客观的评价幼儿,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寻找方法巧妙地纠正幼儿的缺点。家长也能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知,学习新的育儿知识。”

B老师说:

“很有必要,家园互动的开展有利于幼儿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C园长这样说:“家长和教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才能全面了解幼儿,因材施教。教师应该从家长那里获取幼儿更多的信息,做到家园同步,才是对幼儿最好的发展。我们每周都有家长活动日,一是为了让家长和幼儿合作完成任务,再者就是方便家长和教师进行直接有效的沟通。”

从访谈中研究者清楚的感受到教师对家园互动的认识是很深刻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对家园互动是比较看中的,也非常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教师能够坚守岗位,关爱每一位幼儿,教师也愿意和家长进行沟通。

 2.3.2家园互动活动开展情况

在访谈A老师时,A老师这样回答:“家园互动活动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两周一次或一周一次,这是要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来看的,目的是让家长学习了解,也是让家长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

在访谈B老师时,B老师态度很坚定,她很希望开展一些活动来加强与家长间的互动,以便从各个方面了解孩子的情况。

在访谈C园长时,她是这样说的:“我作为一个园长每次去市教育局开会比较多,会上也会明确提出对家园互动的重视,目前我们园活动开展的次数不少,每月有月主题活动,是由每个班班主任策划的,根据节日和节气小活动开展的也不少,能够保证家园互动活动的展开。”

综上所述,教师对家园互动活动是重视的,其次,从结果来看,该幼儿园家园互动活动的开展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能积极的组织活动,对活动的期望还是比较高的。

 2.3.3教师参与家园互动的内容和方法

家园互动方式比较多,比如说QQ、家校通等,家园互动的内容侧重于幼儿在园的健康状况、学习情况、情绪变化、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各个方面。

在访谈和观察的过程中,老师更偏向于电话联系,面谈和接送时交流。

在和A老师谈话过程中,她明确表示她最喜欢面谈,最不喜欢的是微信:

“面对面的交流显得更真实,空间距离小,沟通的效果更好一点,有什么就说什么,所传达出来的感情和打电话是不一样的….我个人还是觉得面谈合适一些,偶尔也会打电话和家长沟通。最不喜欢的是微信,一般家长下班给我发微信,我上了一天班回家要给孩子做饭,教孩子学习,没有时间回家长信息,自己也想休息会….”

B老师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喜欢微信沟通:

“每个孩子在一天中都会有值得表扬和需要改正的不足,我是比较想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一整天的表现。一般我会在下班后给家长发微信或打电话,时间充足,能够将幼儿一天的表现详细的告知家长,家长也会回复我幼儿回家后的表现,我觉得下班后用微信回复在沟通的内容和时间上会比较富裕。我最不喜欢的是和老人家沟通吧,有的年纪大了,电子产品不熟练,回复信息慢,就沟通效果不好。还有就是隔代亲,我们老师指出孩子的问题,老人就不爱听,不能够理解我们的工作,我们也很头疼。”

综上所述,面谈、微信、打电话是教师在参与家园互动中常用的方法,这也反映出老师个人的喜好,每种方式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从访谈结果中,可以看到老师在沟通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侧面反映出信息化背景下,家长在与老师沟通时和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家长和老师上班时间一致,家长下班和老师沟通时是老师下班休息时间;家里老人带孩子,沟通效果差,对孩子较宠溺,老师不好展开工作等。

 第三章信息化背景下家园互动方式的问题分析

  3.1家庭层面问题分析

  3.1.1家长参与的意愿不高

家庭和幼儿园的联合加上家长参加到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对幼儿的全面成长有很大帮助。但是在幼儿园的工作开展中,家长参与的意愿不是很高,部分家长对于幼儿园活动持无所谓的态度,不积极参加,以自我为中心。在对幼儿园老师进行访谈中,研究者也了解到,部分家长在面对家园活动时,会让家里老人参与一下,或者直接表示不愿意参加,使家园互动的工作很难展开。

 3.1.2家长参与的频率不足

家长是家园互动的的重要参与者,良好的家园互动有利于家长将一些好的教育建议反馈给幼儿园,可以有效地监督幼儿园不断不完善。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提高家长家园互动的参与率,可以有效提高家长的参与水平,使他们在家园互动中处于有效地位。但是问卷结果表示仅有0.42%的家长是经常参与家园活动,剩下94.74%的家长是不能够经常参与的,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举办的活动会在时间上带来不便,还有些家长无法准确的了解幼儿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当幼儿教师向家长反馈幼儿情况时,家长并不在意,认为教育幼儿全是教师的问题,没有认识到教育幼儿不仅仅靠教师,还需要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见图10.

图10家长是否经常参与家园互动

b5a6b05723ef4687da0f34b6e8eacf14  3.1.3家长参与的效果不佳

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家长和教师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家长同样也是最清楚自己孩子的,

这样看来,教师想要更好的了解幼儿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家长。在幼儿园日常的活动中,班级里的教师少,家长多,在沟通的时候,教师短时间内没有办法一个个回答家长的问题,导致面对面的沟通效果差。再加上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年轻的家长忙于工作,由老人带孩子,但老人毕竟年纪大了,在拉近社会距离,维持学习能力方面仍比不上年轻人。大部分由老人带的幼儿,在家园互动这方面明显没有优势,导致家园互动的效果差,互动不通畅。

 3.2幼儿园层面问题分析

  3.2.1幼儿园提供的家园互动内容不充分

家园互动是幼儿教育观念其中的一种,幼儿园能够清楚地认知到家园互动比较重要,但在实际实施上认识不够。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不能起到有效的沟通交流,与家长的沟通不够深入,只是简单地工作汇报。整体上没有展现出平等的原则和双向互动,家长被动的参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家园互动过于表面化。

 3.2.2幼儿园在家园互动中处于独断地位

长期以来,教师这一职业是被人尊重的,但也有一些教师经常以专业人士自称,心高气傲,他们将家长看做门外汉。在实际的教育中,园长也更加相信幼儿教师,在家长给出的意见和建议中,最终的决定权还在幼儿园这边,导致家长给出的意见和建议没有发挥实效。

 3.2.3幼儿教师在家园互动中的作用不能凸显

幼儿教师和家长是家园互动的主要参与者,在幼儿班级的三位老师中,主班老师协同其他两位教师共同管理班级,其中主班老师在家园互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班老师有充分的知识储备,但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没有充分发挥主动作用,没有珍惜和家长交流的机会,从而未能激发家长参与家园活动的热情。在主班老师管理的家长群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回复信息不积极甚至遗忘,家长群信息混乱,当教师发布通知时,有些家长会吹捧,然后不断的刷屏,导致其他家长看不到群信息。逢年过节时,家长群出现了发红包的现象,部分家长进行攀比,教师不作为不提醒,助长了家长群的不良风气,教师在家园互动中的作用不能凸显。

 3.3社会层面问题分析

  3.3.1社会对家园互动不够重视

现阶段,素质教育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幼儿教育中,有一部分重要的工作就是家园互动,家园互动对幼儿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都有帮助。目前社会能够认识到家园互动的重要性,但是对它重视度还是不够的,在家园互动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在实践中,社会更加重视的是孩子取得的学习成果,过度的强调孩子的分数,导致一些幼儿园小学化。过早的让幼儿接触小学的知识,没有意识到家园互动的作用,使家园互动在幼儿教育中变成了一个薄弱的环节。

 3.3.2社会资源对家园互动产生负面影响

教育是一门学问,教育问题具有复杂性,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影响着不同群体对教育的认知。现阶段社会发展很快,平台应用软件疯狂输出,不同平台软件一起使用,家长也会接触到不良圈子的不良信息。受功利社会的影响和教育观念偏差,对家园互动持否定态度,产生负面影响。

 第四章信息化背景下家园互动方式的原因分析

  4.1家庭层面原因分析

  4.1.1幼儿园任务较多

在家园互动中,教师一般喜欢布置任务,需要家长配合完成。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教师会通过班级群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也会通过班级群布置作业,让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任务一般有按要求带材料到幼儿园、帮助孩子一起完成手工、在家教幼儿学习蔬菜益处等。可以说,现在很多幼儿园对家长都有这方面的要求,长时间家长就会感到无奈,参加家园互动的意愿降低。正如一些家长调侃道,孩子上幼儿园好像自己也在跟着上一样,莫名多了份手工作业。

 4.1.2家长和教师工作时间同步

幼儿园老师与家长在工作时间上经常会发生冲突,这同样给家园互动带来了不便。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很难有时间交流,上班的时候都上班,下班之后时间又有限,都有各自的事情。家长在工作日无法参与的情况下,只能让家里老人参加,这也就造成了家长在家园互动中参与的频率不高。

 4.1.3活动的形式大于内容

每个幼儿园都有开放日、家长会、主题会等,这是教师和家长进行互动的途径。实际上,这些活动也存在一些形式主义问题,在互动中教师组织不到位,导致家长不能投入,教学展示失败等。在家长会上,一般是教师讲,家长在下面听,面对面也没能达到很好的沟通效果;家长会的内容基本也是教师的教学计划,强调家长要如何配合,对于家长想要了解的说的很少。教师在介绍幼儿情况时,一般只提及表现最好的和表现最差的,对于表现一般的孩子家长只能猜测。一些幼儿园将家园互动仅看作一项公事任务,认为只要做了就行了,有表面化、形式化迹象。

 4.2幼儿园层面原因分析

  4.2.1部分幼儿园缺乏科学管理理念

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对园长的要求比较高,园长在业务能力、管理能力等必须要出众。但也会有园长能力欠佳,在管理幼儿园时,以自己主观思想为主导,导致幼儿园的管理理念受到影响。若是园长没有重视家园互动会直接影响家园互动的开展,幼儿园在家园互动中也不会发挥出具体的作用,导致家园互动内容不充分。园长在管理中不能发挥积极作用,管理培训好自己的师资队伍,教师在组织活动的时候出现怠慢态度,学习能力变弱。由此可见,幼儿园科学管理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未来的发展。

 4.2.2教师和家长沟通机会不平等

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一定是双向性的,作为幼儿教师应该主动和每一位家长沟通。但是在实际的沟通中,还是会出现,沟通机会不均等的现象。教师会对喜欢的幼儿关注比较多,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频率也会多一些,对班级表现不好的幼儿家长沟通少,沟通的内容比较浅。还有部分家长想要主动和老师沟通,但他们觉得老师在教育上更专业,产生恐惧心理,又不敢和老师沟通。现在部分幼儿园出现了教师对班级贡献大的家长沟通多,对班级贡献较少的家长和教师交流频率比较低,导致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机会不平等,教师具有一定的任意性。

 4.2.3教师对互动持消极态度

幼儿园老师在班级管理中认真负责,只要幼儿在幼儿园,教师能够保证幼儿的安全,教授幼儿知识,但是下班之后就不想在谈及与工作有关的事情,不愿意和家长沟通。部分教师单纯的认为幼儿在家归家长管,教师只需要在幼儿园内管幼儿,对家园互动的认识不深刻。在家长向教师询问幼儿情况时,教师回复不积极,不愿意与家长互动。教师态度比较消极,认为自己也有很多要做的事情,需要休息,不想被打扰,教师在家园互动中的态度不能凸显。

 4.3社会层面原因分析

  4.3.1社会的认识不充分

近年来,国家比较重视幼教事业,家园互动作为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得凡响。但社会对家园互动的认识是不够的,说起家园互动,人们只是理解它字面上的意思,对家园互动更深层的认识不充分。家园互动不仅是家长和教师的交流,有效的家园互动可以实现教育上的互补,形成合力教育。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情感、知识、技能等的最佳时期,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配合好了,才能共同推进幼儿发展。

4.3.2家园互动中的资源较为缺乏

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不断地改革和发展中,幼儿教育是最重要的基础教育,教育部门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在新课改的推行下,家园互动享有重要地位。教育部门给出的家园互动策略中,仅仅只是策略,没有具体的指导落实到位,没能引起社会大众的重视,部分幼儿园在家园互动中只做到了形式上的家园互动,实际效果不明显。

这些年来,二胎政策开放,不少家庭都生了二胎甚至三胎,城市上出现了幼儿入园难上学难的问题。虽然国家XX颁布了政策城镇居住区要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但是情况复杂,并且缺乏具体的操作标准,这一政策很难全面实施,只有部分地区得到了国家XX的支持。XX对幼儿园给予的资金支持是不够的,还有很多幼儿园设施不够完善,导致家园互动的资源也缺乏。在教师队伍方面也分配不均匀,部分地区师资力量缺乏,教师工资低,教师在工作中也缺乏动力。

 第五章信息化背景下促进家园互动的策略

影响家园互动的原因有很多,包括XX、家庭、教师等,本研究通过对家长的调查和研究者在幼儿园实习期间所了解到的情况,针对家园互动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5.1XX和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

信息化背景下XX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环境能够很好的促进家园互动,帮助教师和家长平等的进行沟通。加上现阶段幼儿园创办量不断增加,XX部门更应该加大对幼儿园资金的投入,帮助幼儿园解决硬件设施和人员经费的问题,保证幼儿园能进行高质量的教学。比如对新办幼儿园提供资金援助,帮助新办园完善硬件设施,鼓励优秀教师到新办园进行教学展示,分享教学经验和传递家园互动技巧。

教育部门在对待幼儿园家园互动的问题上应该高度重视,制订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请专家进行指导。要开展教研活动,培养更多优秀的幼儿教师,要能够引起社会的认可。比如,可以建立评选制度,对家园互动开展好的幼儿园给予奖励,提升幼儿园的竞争意识,更加注重家园互动活动的开展。教育部门定时组织教研活动,将幼儿园园长召集一起学习,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组织幼儿园教师进行集体学习,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

 5.2家长要提升互动意识和互动能力

家园互动的目的是为了家长和教师更好的了解孩子,加强孩子各个方面的发展。孩子的茁壮成长主要来自父母的细心照顾和鼓励,同时也影响着孩子的教育质量。所以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家园互动,避免让他人代劳,提升互动意识。比如幼儿园有活动需要家长参与时,家长要亲自参与,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如果实在没办法参与时,尽量让方便自己沟通的亲人去,事后要与当事者和老师沟通,了解活动情况,增强家园联系。

另一方面,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素养,与时俱进,学习新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家园互动新发展。比如家长可以读一些育儿书籍,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学习育儿知识,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给幼儿提供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家长也可以向老师请教,多参与幼儿园微信公众号的活动,分享自己的疑惑,解答别的家长的疑惑,提高和幼儿园和其他家长之间的互动。

 5.3教师要更新互动理念和营造沟通氛围

家园互动中家长和教师是相互联系的,他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幼儿成长进步,所以家长和教师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要注意调整好心态,真诚的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内的学习生活情况,有问题及时和家长沟通。在家长反馈幼儿问题时,教师应该耐心听取,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从专业的角度给出合理的建议,更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比如当家长提出问题时,教师一定要抓住问题的重点,使用柔和的语言沟通,跟家长说明幼儿的成长情况,获得家长的信任。

班有班规,家有家规,教师在管理班级群时,必须树立好规矩,避免群内矛盾的发生,创造和谐美好的班级群,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教师自己也要做到回复信息及时,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家长,拒绝和家长有私人关系从而影响班级群的管理原则。教师要利用好班级群,引导家长参与班级活动,鼓励家长总结育儿经验,相互学习。比如可以在群里建立规章制度,要求每位家长遵守,对于不遵守规则的家长,教师私下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同时也要利用好微信和QQ的个性化功能,建立和谐的美好的家园关系。最后教师也要提高专业素养,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在教学工作中,明白自己的职责,以饱满的情绪参加到工作中。

  5.4幼儿园要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多元互动形式

幼儿园要重视家长和社会平台的作用,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更加乐意参与到家园互动中,形成合力教育。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探索研究新的家园互动形式,积极的组织不同形式的亲子活动,增强家园互动的效果。比如设计“家园小屋”,根据课程进度,让家长和孩子在家寻找资料,这样家庭资源就可以综合利用变成班级资源。还可以举办家长会教研活动,创设家园之间共同研讨的机会,通过对班级主题环境的研讨,让家长了解到班级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家长可以出谋策划,提供更多信息。

鼓励幼儿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教研的讲座和实践活动等,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个人素养,给每位教师留有上升的空间。幼儿园要丰富交流的内容,设计有自己特色的内容,定期将内容推送给家长,满足家长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和家长交流,方便家长积累学习育儿知识,关注幼儿全方面的发展,家长和教师从中也能得到发展。

比如幼儿园可以组织家长助教活动,各行各业的家长利用他们自身的特长,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交警家长就可以给孩子们讲解交通规则和安全演练,医生家长可以给幼儿讲解预防疾病的知识等,通过家长助教可以丰富幼儿知识和发展幼儿的兴趣爱好。

 5.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家园互动效果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视频、聊天、语音等,互联网工具让我们的沟通变得更加方便,互联网也是联系家园的一个重要方式。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空间,教师和家长在沟通时才会没有压力,家长也更愿意向教师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同时也会对教师表示感谢和关心。现阶段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家园互动的效果,比如设计“家园信箱”,通过网络平台设计网络信箱,家长可以随时写信反馈孩子在家情况,这样新颖的方式使家园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还可以建立幼儿园自己的网站,宣传幼儿园教学理念,家长也可以给幼儿园提出合理的意见。建立班级网站,教师可以展示幼儿在园活动的照片,比如秋天来了的户外探索活动等,向家长分享班级里的大活动,提高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兴趣和互动效果。

 总结

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好的幼儿教育可以使孩子的智力、表达能力、身体素质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本文根据对家园互动的理论研究成果,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家园互动的对策:XX和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家长要提升互动意识和互动能力;教师要更新互动理念和营造沟通氛围;幼儿园要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多元互动形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家园互动效果。

论文以信息化背景下家园互动为研究切入点,并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调查和研究,为促进家园互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为幼儿园提供了实际操作的策略借鉴。

由于笔者的能力有限,对研究内容的论述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笔者会继续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时俱进,通过对家园互动问题的探索,提出更好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刘静.基于网络的家园互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9:3.

[2]陆姣.基于手机APP应用的家园互动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17.

[3]常俊英.基于网络的家园共育交互平台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8.

[4]胡睿.昆明幼儿A园家园共育管理沟通研究[D].云南大学,2011:23.

[5]袁飞飞.幼儿教师与祖辈家长沟通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47.

[6]许凡英.中班亲子阅读活动家园互动问题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7]马文静.基于网络微信平台的幼儿教师与家长互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8]罗丽娟.幼儿园网站中“家园互动”栏目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13.

[9]杨烨.幼儿园网站在家园共育中应用的研究一一以Z园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4.

[10]苏婷.不同家园合作形式下家长参与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W幼儿园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7.

[11]史文超.家园互动促进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行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12]肖力.家园共育的七大策略[J].2005(5):18.

[13]刘明.英国家园合作的特点及启示[J].当代学前教育,2008,02:44-48.

[14]赵淑英.幼儿园教育中家园互动的有效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2(13):31.

[15]牛纪明.互联网+家校互动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2):179-181.

[16]戈柔.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剖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3(2):52-53.

[17]由文翠.互联网技术与幼儿教育融合的实践模式探析[J].现代交际.2015(05):255.

[18]何秀凤.微信公众平台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与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14(11):58.

[19]何红漫.邓丽霞.顺应时代要求,建立新型家园合作关系的探索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2009(03):65.

[20]朱晓红,周霞.网络平台下家园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6(06):45-46.

[21]鲁肖麟.幼儿教育家园互动研究述评[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05.

[22]张绵绵.“互联网+”背景下家园互动APP应用的SWOT分析[J].河南教育(幼教),2020(11):29-33.

[23]曾碧,李霞.家园互动:促进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03:11.

[24]陆姣.“互联网+”背景下家园互动APP的应用思考[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7(02):54-56.

[25]冈萨雷斯米娜.儿童、家长和社区——家庭中心的早期教育[M].郑福明,冯夏婷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社,2012:13.

[26]中共中央xxx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8-11-16(001).

[27]Nicholas J.Sauers.Leading by Following:An Analysis of How K-12 School Leaders UseTwitter[J].NASSP Bulletin.2015,99(02):127-146.

[28]Mathews Nkhoma.Facebook as A Tool for Learning Purposes: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 Leading to Iimproved Students’s Learning[J].Active Learning in Higher.

信息化背景下家园互动方式及其策略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家园互动方式及其策略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23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0830.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11月23日
Next 2023年11月2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