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这一举措对于实际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价值,也为了能够更深入的探究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对每一名幼儿健康成长所带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以张家港幼儿园为例,通过综合观察和问卷发放的方式了解到该幼儿园在课程游戏化投放过程当中的具体做法以及幼儿的相应反应,深刻探寻其中的不足之处,最终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帮助幼儿园能够在课程游戏化这条专业道路上走得越来越顺遂。结合研究结果发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着有限的外部环境限制了课程游戏化发展、幼儿教师在课程游戏化中扮演角色错误、课程游戏化开展的方式有失偏颇等三方面的错误。最终提出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建议,认为需要通过强化外部环境构建、正确幼儿教师定位、设置科学课程体系的手段予以改善。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张家港幼儿园;环境;课程体系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课程游戏化社会背景
实际上,课程游戏化并不是近些年的新鲜事了,早在几十年前,陈鹤琴先生就已经提出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基本概念,认为需要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收获智慧获得成长。随着现代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以及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在实践教学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2.课程游戏化的价值
但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绝对不仅仅是在传统的幼儿园课程当中添加一些游戏那么简单,而是需要保证幼儿园课程设置具有趣味性和生活化的要素,同时也需要在组织形式上追求丰富多样,在内容设置上追求趣味盎然,使得幼儿可以动用多种感官进行探究交往和表现,也可以使得幼儿在这种课程游戏化的环节当中获得更强的自主创新意识,其根本目标是为了能够促使幼儿的全面发展。
3.本人的研究兴趣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价值是重大的,但在观察中却发现幼儿园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而这也激发了本人的研究兴趣。
4.研究目标与意义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这一举措,对于实际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价值,也为了能够更深入的探究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对每一名幼儿健康成长所带来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选取了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以张家港幼儿园为例,通过综合观察和问卷发放的方式了解到该幼儿园在课程游戏化开展当中的具体做法以及幼儿表现,深刻探寻其中的不足之处,最终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帮助幼儿园能够在课程游戏化这条专业道路上走得越来越顺遂。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赵静(2018)认为,陶行知先生致力于教育思想的创新,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对幼儿园课程创新的一种有益补充。游戏是幼儿园学生日常活动最基本的形式,将幼儿园的课程进行游戏化,激发幼儿智力机制,通过游戏加强幼儿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Children’s National Hospital(2020)认为,虽然课程游戏化也强调知识的传授,但是更应当强调幼儿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理解,尽可能的通过点拨和引导的方式,使得幼儿从错误的思维盲点中转移出来,意识到自己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这时候教师再通过适当的知识传授使他们了解到究竟应当如何做。
(三)概念界定
虞永平指出,课程游戏化不是用游戏去替代其他课程实施活动。课程实施的途径有很多,所谓课程游戏化不是把幼儿园所有活动都变为游戏,而是确保基本的游戏活动时间,同时又可以把游戏的理念、游戏的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中。也就是说,专门的游戏活动时间要确保。确保是指幼儿每天有自选活动的机会,能自选游戏,自由游戏时间应得到保证。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张家港幼儿园内的236名幼儿。通过对该幼儿园内小班、中班以及大班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以及该幼儿园内课程游戏化的开展情况进行观察,搜集了大量的现实信息和依据,被本次论文的现状撰写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
表1张家港幼儿园幼儿分布情况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通过不横加干涉的方式进入到某一地区,去观察其中的人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从寻找到其中的一般性规律和优势与不足,而在本研究中,笔者所选取的观察对象是张家港幼儿园内,通过观察该幼儿园所实施的课程游戏化行为准则,并对其效果进行记录,获得了大量的现实依据。
2.问卷调查法
通过创设不同问题并编撰成文的方式,将其下发给受调查的对象,了解到受调查者对于问题的回答情况和一般看法,本次论文的调查对象是张家港幼儿园内的多名幼儿教师,通过向他们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到张家港幼儿园目前所实施的课程游戏化策略,以及教师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三、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有限的外部环境限制了课程游戏化发展
个体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称为环境,本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环境的占地面积和材料投放两个方面。和传统的游戏活动有所不同的是课程游戏化,更多的是依托于教室环境或室外环境,并不能够让孩子们带领入不同的区域使他们展开有游戏,否则也会丧失课程游戏化的根本内涵。然而通过对张家港幼儿园的实际走访调查,却发现到该幼儿园在课程游戏化发展过程当中,并没有强调对外部环境的设置,无论是教室环境还是室外环境,在专业器械和软装修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表2张家港幼儿园的教室面积及人数调查表
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相关规定,生均(学生平均)占地不低于15平方,生均(学生平均)建筑面积不低于9平方,户外活动面积不低于6平方,绿化面积不低于2平方。
通过选取不同年级各一班级作为调查对象,笔者在测量和询问中发现到在张家港幼儿园中存在着生均面积严重不足的情况,小班一般的幼儿数量为36名,班级总面积为45.32㎡,生均面积达到了1.25㎡;中班3班的幼儿人数为27名,班级面积为51.66㎡,生均面积为1.93㎡;大班一班的幼儿总人数为43名,教室总年纪为58.94㎡,生均面积仅为1.37㎡。通过这项调查可以直接了当的发现,目前张家港幼儿园能够提供给幼儿们开展课程游戏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每个孩子的可游戏范围被控制在了1~2个㎡面积之中,这样对于教师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教师在选取课程游戏项目和内容的时候,要考虑到场地和教师面积所带来的限制。
(二)幼儿教师在课程游戏化中扮演角色错误
有些幼儿教师错误的将课程游戏化和游戏课程化等同认为就是在传统的课程中加入一些游戏化的元素,使得孩子们能够边玩边学,这种想法是对课程游戏化概念的误解,同样也是一种比较浅显的认知,这使得幼儿教师在课程游戏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呈现出完全的错误,有部分教师会将自己定位为传统的教师角色。有部分教师会将课程游戏的主导权归还给每一名幼儿。
表3幼儿教师在课程游戏化中的角色调查表
结合实际的调查结果发现,42%的幼儿教师仍然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教师和指挥者这一个角度,却忽视了将游戏的主导权归还给每一名学生的重要性,没有考虑到幼儿在课程游戏中主观意识的发挥,反而是通过各种要求和规则来束缚住幼儿的手脚,当幼儿在课程游戏中表现出一些错误行为或违规行为的时候,这部分教师往往会单刀直入的进行制止,或者通过严厉的批评方式使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是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的,久而久之更会使他们对课程游戏产生抗拒心理。
案例一:
王老师是幼儿园内的一名幼儿教师,在观察中选择王老师作为跟踪观察的对象进行重点研究。在观察中同样也发现王老师所执教的班级内幼儿的饮食习惯是相对较差的,在午餐时不仅出现了明显的挑食和偏食现象,同样还对成人有过度的依赖性,表现为需要教师进行哄和喂饭才能够进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原因呢?笔者进行了进一步的观察——发现王老师在帮助幼儿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时候,以单纯的说教内容居多,也就是通过讲道理和摆事实的方式告诉孩子们:“如果不好好吃饭就会长不高、就会长得不漂亮”等,这样的教育方法孩子们虽然当下看起来听懂了,但是很快就会忘记。所以就导致王老师在午餐期间需要一直不停的去强调这些内容,当王老师强调一次吃豆腐会变得白白嫩嫩以后,发现孩子们都拿起了自己碗里的豆腐,开始咀嚼了起来。可是过不了两分钟,孩子们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就忘掉了这句话,于是又开始把豆腐放到一边。在这个案例当中可以发现,王老师所扮演的是指挥者的角色,以简单的直接干预和单纯的说教教育来作为方法。
另外,在观察中还发现了另一个教师采取的干预方法更值得借鉴。程老师所执教的班级内部,一开始也有幼儿不爱吃蔬菜的情况,这时候幼儿教师所采取的策略是以课程游戏化为依据的,并积极扮演起了引导者的角色——当发现幼儿不爱吃胡萝卜时,那么程老师就会在上午的课程中组织小动物主题游戏,让幼儿扮演小白兔,告诉小朋友们为什么小白兔长得这样可爱呢?是因为它们非常喜爱吃胡萝卜。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角色扮演游戏,使得幼儿饮食习惯的培育课程带有更多游戏化的因素,也真正使幼儿接受了胡萝卜这一蔬菜,改善了幼儿的不良饮食结构与习惯。在这一案例中,程老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
同样在调查中也发现39%的幼儿教师采取了完全放任性的手段,无论幼儿在课程游戏中表现出了怎样的违规行为,或者呈现出了怎样的错误举动,他们都不会制止,采取这部分措施的幼儿教师大部分都表示他们认为就而有着自我修正的天赋和能力,尤其是在课程游戏中可以与其他又而发生互动行为,令他们能够在冲突与碰撞当中增强社会性认知,增强自我能力。最后仅有19%的幼儿教师能够在课程游戏中表现出引导者的角色,面对幼儿有失偏颇的行为举动,能够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逐步引导他们,使得幼儿既能够快速的融入到游戏情境当中去,又能够在一筹莫展的时候获得教师的关键提示。
(三)游戏材料的使用与投放依赖成品
在当前的课程游戏化进程中,能够发现教师所采取的教育手段是有失偏颇的,大部分教师更愿意去使用一些成品材料来促使幼儿参与其中,面对这种高结构性的成品材料,虽然容易获取也比较精美,但是却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发展。为此笔者也进入张家港幼儿园进行详细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发现64%的幼儿教师表示相较于半成品材料,自己更愿意使用成品材料,而73%的幼儿教师表示,在课程游戏化的进程当中,自己所使用的大部分都是成品材料。
表4幼儿教师在课程游戏化中使用的材料调查表
除此之外,幼儿教师在选择废旧材料和废旧材料的利用方向上,也存在着刻板化的情况,常见的利用率较高的废旧材料。就那么几种,多次使用下来,幼儿也会变得兴趣低迷,感到索然无味,是不利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开展的。同时由于教师无法用创新的视角对废旧材料进行改造和更新,所以利用废旧材料所创造出来的成品作品也只有那么几种,并不能够推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进程,更不能够满足不同游戏中对多种多样材料的需求。
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一)强化外部环境构建
外部环境的构建主要在教室环境和室外环境两个方面。从教室环境上来看,目前张家港幼儿园必须要保证的是,生均面积在平均标准以上至少应当达到3~4个平方以上,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幼儿园课程化顺利的开展下去,对于张家港幼儿园这种已经建成多年的老幼儿园来说,重新修建校舍似乎是不太限时了了,为此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措施,一是打破多个教室之间的墙壁阻碍,将多个小教室拓展成为一个大教室,以供固定班级使用;二是通过削减每个班级幼儿数量来达到生均面积达标的目标,通过将原本三四十人一个的幼儿班及削减成为20人,甚至是十几人一个的幼儿班级,这样每名幼儿所能够使用的教师空间自然也就会增大了。而对于那些正在新建校舍或正在建设的幼儿园来说,则需要引以为戒,尽可能地提供更加充足的活动空间,使得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能够顺利开展下去,必须要保障每个班级的生均面积都在3~4个平方以上,为了能够满足未来生源量不断扩大的需求,可以在新建校舍的过程当中,尽可能将各个班级面积都不见得修建一些。
从室外环境来看,目前各大幼儿园为了能够保障课程游戏化体系顺利的开展下去,那么必须要拨付更多的资金,在这一方面不仅需要购买更多的课程游戏化所需的材料,也需要保证这些材料的安全性。在幼儿园的建设和规划环节当中应尽可能的达到充分利用的目标,在室外体育场或室外操场中设置更多的器械来吸引幼儿,使得幼儿能够在室外环境也自由自在的玩耍。而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则需要创造出适合每个幼儿平等合作的游戏氛围,使得孩子们在这种和谐的氛围当中放开自我,与同龄人快乐的玩耍,这样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协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正确幼儿教师定位
和其他教育活动一样,课程游戏化的开展离不开每一名教育工作者背后的默默付出,只有教师首先明确了自己的正确定位,那么才可以在课程游戏化的开展过程当中扮演正确的角色,帮助幼儿提高综合素养,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一般来说建议幼儿教师在课程游戏化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可以通过语言的引导方式使得幼儿意识到游戏的规则,也可以通过适当的参与其中帮助幼儿顺利度过一些思维盲点更可以通过,更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和适当点播的方式令幼儿在游戏中汲取知识的力量。
但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游戏化和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有所不同,教师不能够紧张自己的目光,局限在知识的传授这个方面,而是需要考虑到幼儿是否能够接受,是否能够快乐的学习,因为学习者在主动接受信息的时候,其学习效率是最高的,虽然课程游戏化也强调知识的传授,但是更应当强调幼儿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理解,尽可能的通过点拨和引导的方式,使得幼儿从错误的思维盲点中转移出来,意识到自己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这时候教师再通过适当的知识传授使他们了解到究竟应当如何做。对幼儿教师来说,在课程有游戏化中需要起到良好的引导和指引作用,对幼儿的所有评价也应当基于这一层面,提供更加全面且准确的评价,不能够总是让幼儿与其他的孩子进行对比,而是应当把幼儿放在自我成长的时间轴上进行纵向对比。
(三)设置科学课程体系
当前课程游戏化的体系构建应当借鉴幼儿园传统课程的体系,需要包括语言健康社会科学和艺术5个方面,针对传统的5大课程体系,幼儿教师在其中融入更多的课程化元素,将传统严格的教育方式转变成为趣味性较强的游戏化体系,从而更多的去吸引幼儿们的参与兴趣,并通过逐步引导的方式应用而充满热情,更多的在课程游戏化体系中提供给幼儿动手实践的机会。
为此笔者也建议在科学的设置课程游戏化体系的过程当中,应更多的去强调使用一些半成品材料,其中废旧材料就可以当做幼儿。作为一种低结构性的半成品材料,废旧材料的搜寻需要来自于实际生活,需要来自于学生们随处可见的事物和垃圾打造变废为宝主题为根本的课程游戏话题
为此笔者也建议在科学的设置课程游戏化体系的过程当中,应更多的去强调使用一些半成品材料,其中废旧材料就可以当做幼儿。作为一种低结构性的半成品材料,废旧材料的搜寻需要来自于实际生活,需要来自于学生们随处可见的事物和垃圾,打造以变废为宝主题为根本的课程游戏化体系,既强调了对环保教育理念的遵从也更多的带给幼儿实践动手的机会。通过重组的方式可以将废旧材料制作成为截然不同的作品,甚至成为环境布置的重要工具。这种加工的手段,在当前的幼儿园课程游戏活动当中是比较常见的,所以教师在投放和使用废旧材料的过程当中,应当采取丰富多样的加工方式,使得废旧材料的利用利用率显著提升。举例来说,家家户户都有用不着的布头,或穿旧了的衣服,将这些废弃于一旁的布料进行裁剪,重新缝制成为沙包和沙袋,让幼儿向其中填充进棉花,通过不同形状沙包和沙袋的拼接以及其他辅助费日旧材料的添加,完全可以将这些废弃的布料变成可爱的玩偶。例如娃娃的眼睛就可以用废弃的纽扣代替,娃娃的双手可以使用家里不要的矿泉水瓶。
五、结论与不足
总的来说课程游戏化是当前学前教育领域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得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程当中去以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带给幼儿独特的知识体验,这是传统教学手段难以企及的,但由于本人学术水平的限制以及研究对象选择的单一性,导致在此次研究当中仍然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尤其是本次论文的张家港一所幼儿园当中,所以在该幼儿园的现状分析上可能比较充实,但是却有可能因为偶发性现象或张家港幼儿园自身的特殊问题导致实验结果有失偏颇,最终的建议策略普适性也不够强。
参考文献
[1]赵静.浅谈《指南》引领下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149-150.
[2]关登红.废旧材料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的运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9.
[3]张丽娟.探析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25):75-76.
[4]陈颖.促成课程游戏化,提升幼儿幸福感[J].教育观察,2018,7(20):69-70.
[5]曹东方.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6]张真真.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8.
[7]孙斌.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游戏化实施的行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
[8]柯婧妍.幼儿园教师对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研究[D].扬州大学,2018.
[9]杜运景.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10].Children’s National Hospital;Just don’t eat it:Play Doh,dry pasta show little gluten transfer when used for play[J].NewsRx Health&Science,2020.
致谢
直到论文的完成,才真正意识到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也抛弃了许多。大学的教育让我学会了从更多方面去思考一件事情,论文写作的过程十分漫长也很枯燥,由于自己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浅陋,往往一个很简单的概念都得翻阅好多资料才能理解。老师针对我提出的问题以及论文中所出现的不规范之处,都及时回复,解开了我在论文写作时的许多疑惑。虽然这次论文选题有点仓促,但我却很享受论文写作这个过程。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在这次论文中老师孜孜不倦的学者态度令我钦佩不已,值得我去敬仰和学习。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