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研究

 摘要

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长期以来都围绕着阅读展开,如何提升在校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也是教学过程中重中之重和异常困难的一个任务。当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却存在学生阅读能力、学习兴趣不高、文本理解存在偏差、语篇衔接不足的问题。针对于此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激发、运用课堂提问来发散学生阅读思维,同时还要运用多媒体来开展阅读教学,以及将阅读部分和写作部分联系起来、及时收集阅读课堂活动后的相关反馈并进行总结,对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进行提高,使得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进而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沙坪镇中心小学

 引言

目前,社会对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为核心发展理念的教育观愈发认可,语文课堂作为语文学科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教育理念方面上变革,授课方式的转变,以及评估系统的建设上也将需要面临一个较大的变革。教育者需要摆脱传授文化知识的传统身份,并且转变为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推动者。阅读是学生是扩充知识面和摄取外界信息的主要路径。通过阅读理解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词汇积累情况,阅读的速度和理解文章的能力。阅读是汇集了词汇,语法,文本和文化知识的使用,同时也是学生发展听力,口语和写作能力的基础。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目标。但是,许多同学学习了语文很多年,还是很难掌握文章的整体内容,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在未来的语文课堂的得到解决。特别是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限于教师教学理念、认知以及手段滞后,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很难真正的提高阅读水平,如何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课堂现状,真正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困扰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棘手问题。本论文写作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农村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的分析。对于当下语文课堂阅读方面的教研的借鉴,不仅可以实现教育理论的发展,还可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训练。与无知寡闻的人相比,知识渊博的人的适应能力个工作能力往往更加出色。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能够为日后自学更多知识和技能埋下有力的伏笔。最后可以通过对沙坪镇中心学校语文课堂上所存在的问题的研究,以及方法的探讨指导笔者以后在教育教学上的方法上指导。通过研究沙坪镇中心学校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为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实践提供更好的帮助。综合查阅当前有关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一下几个方面。其一:课堂的高效性、自主性,如尹丽娜的《如何打造农村中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通过探究农村语文课堂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探究。对促进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有着积极的作用。其二: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如王莲英的《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积极、自主的阅读进行了专门的探究。其三:就现在农村语文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对于指导本论文具有指导意义

 一、新课改下阅读教学特点及重要性

首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与内容具有层次性、以课文为中心、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普通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划分为一级、二级两个目标,两个目标的教学内容相同,但是对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却有着不同的要求。一级目标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二级目标则要求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读懂多种类型的简单语文文章、基本把握文本的思想、推断出未知词汇与语篇的大意等等[1]。可以认为,在课程提纲的指导下,在特定的教育实践中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目标和实施的完成具有明确的步骤和要求,并具有鲜明的层次特征。另外,课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条件,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将课文运用在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选择、分析、归纳、总结等多种阅读能力。同时,补充比分课外阅读物也可以达到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开阔眼界的目的[2]。因此,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应该以书本课文为核心,其他读物辅助来满足教学要求,而正正也是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重点授课特征。

其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对阅读重要性的体现。依据《普通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听说读写是小学阶段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表现。同时,阅读理解在语文考题中的占比较大[3],因此,小学教师在讲授语文阅读课程时,要重视阅读理解的表达,让学生在阅读时更好的理解和运用阅读中的词汇,句型和语法,并在阅读后实现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升。

  二、沙坪镇中心小学语文课堂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1.教学内容情况

03679587dbb35951e15d0c06729e0f6b

在对沙坪镇中心小学20名教师在教案内容来源调研上,有55%的教师都是借鉴别人的教案来备课的。而自己设计的仅占到总调研人数的14%。

3b8f948c87a50a3e8843a7ca1f7875ff

在被调查的20名教师中,有8名教师(统计数据不完整)没有提交相关的备课记录,这部分的教师占到了调查主体数量的4成。提交已使用过的备课记录,所提供的记录都是上一学年或是更往前学年的;直接从互联网下载现成的教学笔记,这些笔记中几乎找不到老师自己思考的内容[4];直接复制其他人的课程准备笔记(并指出是集体讨论出来的备课结果);教案上的线条不够细致。在语文阅读的课堂上,教师往往仅关注教科书的内容,而忽略教科书背后的文化含义教学。语言可以传递出丰富的文化内容,而这些内容所呈现出来的是对文化信息系统的肯定。为了实现文化交流,有必要在整个阅读教育中强调文化学习和整合文化元素[5]。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重视课本内容,忽略了课本背后文化内涵的教学。语言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是体现文化和认识文化的一个信息系统。要实现文化交际,要重视文化学习,将文化要素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但是目前学生对于阅读课以及课本内容的理解上仅限于认出了这个字、词,但是对于内容背后的深层次内涵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并不知晓,这些问题显然不利于学生整体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发展

 2.教学方式情况

0c002f207be66565bc73987aea8f5842

从表中显示,教师的教学方式主要以前一种方式为主,后两种方式没有教师使用。通过和几位教师的交流谈话可知他们基本上都是这样上阅读课的,往往在上课前匆匆看看教材,上课也不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很差。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仍被用于语文阅读理解的课堂教学中,这种方式缺少现代教学方法和设备的使用。一般情况下就是老师首先讲解与阅读文章有的新词汇,接着老师播放词汇录音,学生就只是在机械的反复聆听和拼读。如果老师察觉到学生并没有完全搞懂录音的内容,那么一般就会反复的给学生播放录音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录音内容。在一些理解难度较高的科普类文章阅读教学上,教师通常都是直接对录音内容中涉及的难点进行讲解,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疑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助于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6]。可以说,在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听力课变成了精读、细讲的知识点讲解课,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的最多的就是为学生播放录音。学生在这种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中,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一些学生干脆不听。除此之外,当前依然有部分地区的教学设备还停留在录音机这种传统的设备上,传统的阅读教育设备目前已经不能与现代语文阅读教学完全匹配,缺乏集视力,听觉和感官多功能混合的多媒体授课器械,使得教师在讲授阅读课程时单一无趣,而这些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水平的提高。

在本次教学实验过程中,教师主要依据教学的课件,创新力不足。尤其是设计的一些背景知识相关的问题以及填空题,都是直接采用教材内容,从而降低了问题的趣味性和层次性,进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互教学的效果[7]。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评价环节重视不足,从而使得其忽略了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导致教学的效果无法对学生实际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产生有效影响和促进作用。

 (二)基本技能掌握不足

  1.学校基础设备不足

尽管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但是因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8]、教育基础设施依然不完善,从而使得一些学校即使配备了现代教学设备。由于教师本身缺乏操作知识,从而使得其难以将现代设备充分的运用到阅读教学实践中。另外,一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上就只关注学生听力技能训练,在写作上、口语上也都是片面注重单一技能培养,而并未将听说读写进行综合教学。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少数民族学生整体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

 2.学生阅读文本时存在理解偏差

一些学生无法对语篇分析形成正确理解,甚至有些学生不能够运用语篇分析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在一些段落大意、文章主旨的理解分析上,根本无法耐心看完全文,只是依据背景知识以及语篇分析的一些技巧去分析解决问题,但是这种过于表面化的阅读方式,则降低了阅读的质量[9]。

  3.学生在语篇衔接上存在不足

首先是一些学生在文章的段落衔接掌握不足,从而使得学生不能够准确、全面的理解文章作者的主要观点,甚至有的学者仅凭借一个段落的内容就武断的认定这就是文章作者的观点,从而使得其在文章理解出现了以偏概全的现象。

其次是由于交互式教学法在实验班只实施了一个学期,所以学生对于语篇分析策略掌握的并不牢固,而语篇之间的衔接又是这一策略有效应用的重要条件。但是当前很多学生受以往传统教学法的影响,所以在全文阅读上还会按照以往方法进行阅读、理解,从而也影响了其在语篇衔接以及语篇分析法的运用[10]。

 (三)缺乏迁移意识

  1.课程认知情况

f9a5fd85e2610041e397d1ed1fc9faf6

从上表可知,认为阅读课重要的有10人,占总人数的22.2﹪;认为阅读课不重要的有30人,占总人数的66.7﹪;认为可有可无的有5人,占总人数的11.1﹪。从所占的比例上可以看出沙坪镇中心小学的农村小学生大部分认为阅读课是不重要的。

目前,学生在教师的教授下,按图索骥式的问题解决方法,虽然在技巧上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但是却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率和独立思考能力[11],长此以往就会使得学生产生依赖教师解决问题的心理,进而就会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其对于语文阅读技巧、策略的学习兴趣也会下降。可以说,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已经变成了语言知识,只注重枯燥的语文知识的灌输,但是却完全忽略了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师将语文阅读内容的范围只限定在课本上,过少的信息也不能够满足学生的期待,长此以往也会使学生丧失阅读兴趣。

33dbe77a156804202cff5c19562e0922

从表中可知,25﹪的教师认为重要,75﹪的教师认为不重要,这说明大多数教师并未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调查中还了解到之所以教师不重视,主要是因为很多教师认为阅读课就是读一些课外书而已,并未认识到阅读课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与素养的重要性。

 2.学生阅读能力情况

d5bd71cd9cd293ed86afc84befe6a0cc

在进行的一项关于“学生对汉语阅读的兴趣”研究时,调查一个班级的学生发现,班上只有9名学生说他们喜欢阅读,占比仅仅为20%,而在这9位同学中,非常喜欢阅读的只有1位,占比为2.2%,剩余的都为喜欢,占比则为17.8%。在这份调查中表示出自己“不知道是否喜欢语文阅读”的同学数量最多,有将近19名占到调查比例的42.2%。此外,有37.%的学生选择了不喜欢进行语文阅读,数量达到了17名。

d8fd72829e3bd065b63dc21bed265f85

在一项针对“学生对语文阅读的信心”的调查中,结果显示班上只有约8.9%,4名学生表现出对语文阅读非常有信心和有信心。而约有28.9%,13个学生在回答此事时表示不知情。同时,更是有高达62.2%,即班上大半部分学生,都回答对于语文没有信心,甚至是非常没有信心。而这些结果即表明出该班大多数学生对阅读语文都没有足够的信心[12]。

让学生能够进行日常的交际时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生需要全面发展他们的各种语言技能。但是,有些老师在教授阅读课时仅要求学生完成阅读和相关练习,以完成课程进度的任务。而在一些学生相对难以理解的内容上,教师通常会通过重复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13]。而学生只能够通过记笔记、背诵知识点等机械式的记住一些阅读技巧。但是实质上,这种教学课型并未考虑到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实际学情情况,进而造成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效率也不高。开设阅读课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但是,许多阅读课老师只是盲目地专注于阅读测试,并且他们并不了解阅读课的性质。这种现象也导致学生对阅读课出现了误解,让他们觉得学习只是为了考试,学生们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在争夺科目分数高低上,十分关心自己的分数,为了获得更高的分数甚至违反学校的规定。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学校教学目标不明、存在误导性,使得汉语阅读教学上出现了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汉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14]。

396199f693e978358151a26ddd9c3b4a

在进行“阅读是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这一问题的调查中,对这个问题表示同意的两名学生班上只有两名,仅占4.4%,而这两位中没有一位表示出非常同意阅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理解文章的意向。此外,在对这个问题的认同上,班上有8名学生表示不知情,更是35名学生对该问题表现出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这些数据也表明出学生并不认为阅读在提高阅读理解和理解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c7862be10509364d22f6086c97ff2cc

在“我能够通过文本关键信息理解文章”调查上,班中同样有25名学生表示同意、非常同意,占比达到55.6%。而表示不同意的学生只有8名,占比为17.8%,表示不知道的学生有11名。这组数据说明,班中大部分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则不具备这种能力。

 三、应对措施与解决办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将阅读理解与写作结合起来,因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能够将阅读理解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例如,在学生阅读文章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文章中出色的部分记录到笔记本中,并让他们自己尝试模仿这些文段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又比如,在进行《鸟的天堂》这篇文章教学时,文章的后半部分有一个句子是这样表述的“起初周围是静寂的”,这句话对于前文的联系不大,但这句话旨在为下一个场景进行铺垫。作者结合点线面来对鸟的形状,颜色和各种行为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学生完成文章的阅读后,就可以引导他们对其他动物进行仿写,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他们的模仿和阅读理解的能力,进而有效的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语文阅读理解的课堂上,教师是帮助学生实现独立学习的支持者,领导者和指导者。因此,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15],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效果、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笔者认为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方面,需要指导和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阅读学习目标,同时还通过写日记、汇总成档案等多种途径对学生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划分小组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以监督、督促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阅读策略提供发展基础。另外,在强化语文阅读活动的评估效果时,对学生语文阅读任务的完成度要作及时且客观的评价,对于完成任务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对于学生所完成任务中存在的错误,要给予指导,让学生自主修改,以此加深印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同时,在开展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关注同学们之间的相互评价,并通过小组活动中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和互相监督的方式,来提高他们运用语文阅读的策略能力,而这也有助于教师掌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情况,为今后教学方法优化提供参考。

(二)创设阅读环境

由于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所能够阅读的文本以及所掌握的文本阅读技巧并不是很多,再加上阅读教学的内容较多,这就极易造成学生产生抵触或者乏味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授阅读相关课程时,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致力于创造出有效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在文章“永恒的白色勇士”的阅读课堂上,为了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尝试创造出以下的场景来进行教学:在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事,但是有一件却是难以忘却的。接下来教师跟随音乐为学生朗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在2003年春节广州市爆发的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护士站叶欣所在的广东省中医院忙的不可开交,而医院的科室中、走廊里似乎依然回荡着这位白衣天使爽朗的笑声,但是年仅47岁的护士站叶欣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在这种情境下,老师提出大家一起对课文进行朗诵的要求,并在学生们诵读的时候穿插这几个问题:“文中的白衣战士指的是谁?为什么要称她为永远的白衣战士呢?”经由这种自然引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也会对文章内容产生好奇,而这样就能显著的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16]。

 (三)培养创新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用问题作为加强师生沟通的桥梁,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交流方法。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就要带上准备好的问题,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小组合作,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使他们的阅读思维更多样化,并提升他们的协作能力,以此来实现课堂高效化的目标。例如讲授《灰雀》这一篇文章时,在老师指导同学们阅读文章之后,还可以适当地提出以这些下问题:“大家在读完课文后都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其他内容呢?”然后,有学生回答到:“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发现列宁对文章中的三只灰雀非常喜欢,所以我想弄清楚列宁找不到三只灰雀会不会非常担心?”,还有的学生回答到:“我知道那只灰雀很受欢迎,但是我也想知道那只灰雀最后去了哪里?”老师对同学们的答案进行了整理后,带着问题和学生们回到文章当中去,并且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这样不仅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还可以引导他们形成发散式的阅读的思维。

 (四)运用多媒体来开展阅读教学

由于多媒体具有动静结合、照片和文本同时呈现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更好的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语文阅读的教学,通过别具一格的照片内容和新鲜的多媒体文件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自发的参加到阅读的课堂上。例如,在《最佳路径》这篇文章的阅读课堂上,老师首先可以使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诸如唐老鸭和米老鼠之类的动画内容,然后向他们介绍他们迪士尼乐园,丰富他们对迪士尼乐园的了解,并通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一系列照片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阅读兴趣,为他们营造出一个快乐的阅读氛围。此外,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和兴趣选择最合理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和快乐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到达提高语文阅读教育的效率与质量的目的。

 结语

语文阅读教育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纽带,不仅对学生个人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在提升学生的写作和写作能力上也有显著作用。本文着眼研究乡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后得出一下结论: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学情、树立学生主体地位,还要引导如何运用阅读能力从文本中获取新的知识点和技巧。但是当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却存在学生阅读能力、学习兴趣不高、文本理解存在偏差、语篇衔接不足的问题。针对于此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激发、运用课堂提问来发散学生阅读思维,同时还要运用多媒体来开展阅读教学以及要将写作和阅读联系起来,加强对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课后评估,对教学课堂的效率进行提高,使得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进而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贡如云.语篇阅读教学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

[2]蒯秀丽.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研究[M].新华出版社,2015

[3]王莲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24)

[4]陆小平.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S1)[J].

[5]谢玉梅.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语文建设,2013(30).

[6]孙世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成因及解决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20)

[7]田艳琼.小学语文课堂深度教学研究——以阅读教学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4.

[8]邹敏.试论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以小学语文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1.

[9]何红梅.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6(01):11.

[10]熊海英,梁伟.农村中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索——基于在恩施州L中学的教学实践及反思[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04):123-126.

[11]熊孝才.立足课堂“巧”阅读——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18(12):67-68.

[12]郑国民,任明满,赵利曼,钱荃.八年级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某地测试为例[J].基础教育,2018(02):66-72.

[13]周慧端.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应关注的三个问题[J].教师,2015(32):32-33.

[14]陈金义.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一些探索[J].学周刊,2014(22):101-102.

[15]李发.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影响[J].成功(教育),2013,(4).

[16]古秋云.以课外阅读为契机,活化作文教学——浅谈课外阅读对作文教学的影响[J].语文月刊,2012,(6).

 致谢

直到论文的完成,才真正意识到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也抛弃了许多。大学的教育让我学会了从更多方面去思考一件事情,论文写作的过程十分漫长也很枯燥,由于自己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浅陋,往往一个很简单的概念都得翻阅好多资料才能理解。老师针对我提出的问题以及论文中所出现的不规范之处,都及时回复,解开了我在论文写作时的许多疑惑。虽然这次论文选题有点仓促,但我却很享受论文写作这个过程。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在这次论文中老师孜孜不倦的学者态度令我钦佩不已,值得我去敬仰和学习。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研究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26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1408.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11月26日
Next 2023年11月2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