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思考

摘要:近年来,幼儿教育也越来越吸引人们的注意,幼儿的健康成长不仅受到各位家长的积极关注,我们的整个社会也开始聚焦于对幼儿健康成长起关键作用的领域,并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促进3-6岁儿童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是人身心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幼儿时期的心

  摘要:近年来,幼儿教育也越来越吸引人们的注意,幼儿的健康成长不仅受到各位家长的积极关注,我们的整个社会也开始聚焦于对幼儿健康成长起关键作用的领域,并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促进3-6岁儿童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是人身心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将会对后期成长乃至成年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巨大影响。由于幼儿成长过程中会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措施
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思考

  前言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从以上表述我们可以看出,除了看得见的肢体形态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看不见的心理发展,只有这两个方面都达到了健康水平,才可以算是身心健康。健康的心理也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更是一个人体验生活、感受幸福的基础。由于幼儿生理心理各方面发展不够成熟,生活中随时可能因外界环境因素而转向不良发展,为此,从家庭到幼儿园乃至整个社会,都不能忽视幼儿心理发展。

  一、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表现为羞怯、胆小、自私、任性、冷漠、自卑、焦虑、孤独、多动、不合群、不会与人沟通交流、攻击性行为等心理状况和外显行为。通过走访多家幼儿园和各种幼教机构,并和工作人员沟通,我了解到,大部分幼儿存在轻微的心理问题,比如胆小害羞等。个别幼儿存在较明显,而且相对来说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咬指甲、吃衣襟、眼神呆滞、精神抑郁、性格孤僻,语言障碍等。
  笔者曾经在网上看到十四岁男孩亲自杀死自己一岁多的妹妹,当面对记者的镜头接受采访时,记者几次问他:你后悔吗?他面无表情地说:“不后悔”。还有一些中小学生因为一点点小事受到父母批评,便心情抑郁、性格行为孤僻,最后离家出走。甚至有一些孩子因为和同伴发生口角,便从此怀恨在心,寻找时机伤害伙伴。诸如此类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更有复旦投毒案引人深思,为什么会有这种令人心痛的事件发生呢?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嫌疑,如果要深度探讨这个原因,可以追溯到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因素

  谈到人的发展,不能忽视遗传,人的很多心理受到遗传的影响,尤其在性格和行为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比如性格的内向与外向,行为的冲动与退缩,情绪焦虑和抑郁等。有些幼儿在出生后不久就表现出过度的胆小怯懦,在后续的成长过程中这种胆小怯懦便演变为内向、抑郁、孤僻、不合群、压力承受能力差等不良的发展倾向。

  (二)环境因素

  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既能对人的成长起积极的作用,在某些条件下,环境可能会滋生一些不健康的,对人的成长不利因素,甚至阻碍人的发展。幼儿各方面都不如成人成熟,对环境的抵抗能力也更弱一些,所以,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幼儿生活的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和幼儿园,另外,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幼儿来也对幼儿有着很大的影响,要想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家庭环境
  (1)家庭教育方式
  幼儿最依赖最熟悉的环境就是家庭,家庭中的各个方面都将对幼儿产生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教育环境都会对幼儿心理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且很难改变,成年后的很多烙印都是幼儿时期留下的。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的《家长教育学》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行业、专业、工作,有数十种、上百种、许许多多:有的是修铁路、有的是盖房子、有的是种庄稼、给人治病、缝衣服等。但有一种包罗万象、最复杂、最高尚的工作,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而同时在每个家庭中又是独特的、不会重样的工作,那就是对人的养育和造就。”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常用的教养方式和教育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和行为。现在很多家长在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上存在很大的误区,除了身体上的过度养护,比如营养过度,对孩子的其他要求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父母为了避免孩子哭闹,也会立刻满足。在当下社会中,这样的父母并不少见,对孩子百依百顺的教养方式看似爱孩子,却不曾思考这种爱的背后将会带来怎样的结果,长此以往,便使孩子养成了惟我独尊、固执己见、过度依赖、缺乏独立、没有同情心、自私自利等不良性格。这些孩子不会懂得关心父母和他人,一味地要求别人满足自己的要求,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自私偏执的性格,当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产生过激的情绪或者异常的低落,体会不到认同感和幸福感,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养成。本文的研究主要采用辽宁师范大学教授杨丽珠在1998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成的四个维度:民主型、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不一致型。
  (2)家庭结构
  我们经常会看到电视上或者网络中报道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让我们体会到他们内心的孤独,从那些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是对爱的渴望,他们渴望完整的爱,希望父母能够陪在身边。另一个孤独的群体便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儿童在智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情绪障碍、自我控制和问题行为方面”与完整家庭儿童相比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单亲父亲或者母亲本身压力大,很多时候顾及不到孩子的感受,可能会忽视孩子成长中的某些需要,比如爱的需要。完整的爱往往基于完整的家庭之上,享受不到完整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可弥补的缺憾,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三世同堂的家庭,孩子的抚养人除了父母以外,还有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往往会出现全家宠爱一个孩子的现象,幼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容易形成独立性差、不会忍耐的性格,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在这种家庭中,特别容易出现教育观念不一致的现象,当父母按照新型教育观念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例如培养独立能力,父母要求孩子自己吃饭穿衣服时,老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便会上前阻止,甚至在父母不在的时候,偷偷代替孩子做这些事情,还说孩子不要告诉爸爸妈妈。一旦孩子做错事情,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老人会认为太过苛刻,“护犊子”行为往往会出现。当这种现象经常发生时,会对孩子造成一种心理上的混乱,不知道该听谁的,不会分辨对错,内心焦虑,甚至当两方发生争执时,孩子会认为自己是矛盾发生的罪魁祸首,产生内疚、自责心理,在以后的生活中都小心翼翼,不敢显露自己的个性,长此以往,便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形成胆小、自我归因倾向严重等性格。
  (3)家庭环境氛围
  和谐轻松的家庭环境,能够带给幼儿愉快的成长体验,使幼儿获得成长的安全感,性格得到自由良好地发挥,幼儿的心理也能健康发展。相反,有些家庭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出现打骂现象,孩子幼小的身体和心灵得不到安全的保护,缺乏温暖和关爱,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形成害怕、怯虐、内向、抑郁、不愿与人交往等自卑心理。
  2.幼儿园教育环境
  (1)幼儿教师专业水平
  目前社会上很多幼儿园的老师是初中毕业,甚至都没有受过专门的幼儿教育培训,因为有些幼儿园还持过去的思想,认为幼儿教师不过就是看孩子的,只要能够让孩子吃饱,让幼儿安全回家,就完成了任务,他们在招老师的时候,条件过于宽松和随意,并没有对幼儿教师的幼儿教育专业知识进行考核。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表明:强迫症状、敏感、焦虑、恐怖、偏执是当前幼儿教师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再乱动就把你送公安局”、“再哭老师就不喜欢你了”等语言来吓唬孩子,更有个别教师对幼儿进行打骂,以此来告诫其他孩子,在班级里形成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缺少幼儿园该有的欢声笑语。幼儿教师的这些言行,根本达不到幼儿教育的效果也不能缓和气氛,不利于幼儿正常的学习与发展。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
  由于幼儿园教育课程有很大的自由性,有关部门并没有专门的幼儿园教育课程做出明确的规定,所以很多幼儿园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出现不良心理和行为的时候,老师只是严肃的对幼儿进行矫正,甚至以幼儿身体不舒服为由让家长把幼儿接回家休息,缺乏系统的心里健康教育课程与方法。
  (3)幼儿园环境创设
  陈鹤琴先生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近年来,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系统性和新颖性成为各个幼儿园吸引孩子和家长的重要因素,但是还存在不少幼儿园由于场地的限制,在环境创设这一方面不断缩减,比如没有户外活动场地,使幼儿得不到充足的室外活动,没办法很好地释放孩子爱玩的天性,因此压抑了孩子活泼开朗性格的养成。还有一些幼儿园为了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将幼儿安置在比较闭塞的环境里,这样的环境带给幼儿一种沉闷的气息,长此以往,将会对幼儿心理发展构成威胁。幼儿园教室内的环境创设应该是丰富多彩,充满童真童趣,与幼儿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并且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应该定期更换,但是有些幼儿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往往对班级内环境的创设应付了事,且长时间不更换,这样不利于幼儿发现新鲜事物,影响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也不利于幼儿感受环境带来的幸福感,容易造成性格单一,缺乏创新思维。
  3.社会影响
  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加之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大多住在单元房里,与外界接触较少,快节奏的生活使父母忙于工作,无法带孩子出去玩耍,陪伴孩子的便成了电子产品,而幼儿也非常乐意在家里和这些电子玩伴在一起。长期处于这种生活状态,得不到和同龄人相处的机会,从而缺乏交往技巧,更令人担忧的是幼儿从网络上获得的信息并不全是适合他们的,言情类、攻击性动画片冲击着幼儿的眼球,幼儿成长期间,很容易被这些不适宜的文化带偏,幼儿的心灵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三、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在家庭中加强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

  1.家长要形成科学的教育方式
  现代一些家长对幼儿的衣食与身体保健大量的投资,而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不仅仅是孩子身体的养护者,更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因此,家长形成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在幼儿人生最初的几年里,鼓励必不可少,犯错误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家长要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做一个有智慧的教育者,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一步一步的去理解孩子,以宽容的心态去交流和沟通,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用无私爱和可贵的耐心去帮助孩子成长,如此,不仅可以促进亲子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促进孩子的自信心,这将是孩子一辈子的财富。
  2.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
  幼儿作为身心发展不健全不成熟的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总是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与挫折,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所要做的不是为了不让孩子受到伤害而替他们包办一切,而是应该作为一个引路人,不断指引着他们超越困难,一步步地成长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给孩子自己成长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其自信心,这将有利于孩子将来顺利度过困难和挫折,收获成功。
  3.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幸福,享受爱的气氛
  其实与成人相比,孩子的内心更需要被关怀。孩子的感受是非常敏感的,在家庭中任何不和谐的气氛都会冲击到孩子幼小的心灵,所以家庭成员之间要经常性地表达自己的爱。很多时候,家长和孩子之间不好意思表达自己的爱,因为羞涩或者认为没有必要,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家长要有智慧有方法地让孩子明白自己的爱,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父母爱的,被家人珍视的。陪伴也是表达爱的好方法,父母要舍得倾注时间,不能一味的给孩子创造物质财富而忽视了最重要的精神陪伴,要让孩子充分体会到父母的爱,这样,心灵上的安全感便存在了,也有助于孩子去爱别人,怀一颗有爱的心,是快乐的法宝。

  (二)幼儿园要积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1.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拥有心里健康地幼儿教师,是一个幼儿园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幼儿园长期发展下去的必要条件,所以,选择幼儿教师要严把质量关,不仅要有专业的幼儿教育学科知识,也要有健康的心理素养。入职之前,要对幼儿教师的心理进行测试并及时纠正,开展专门的幼儿心理学讲座,帮助幼儿教师学习专业的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与知识。另外,要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结合日常教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2.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教育对象,由于其心理发展的特殊规律,教育活动的组织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既不能超过幼儿的接受水平,也不能让幼儿很容易就学会,而应该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使幼儿既能体验到这个过程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成就感,而避免受到挫败感的打击,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3.创设健康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
  孩子从家庭中来到幼儿园,可以说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庭,所以要让孩子在幼儿园中体验到家的温馨幼儿园环境创设,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比如说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可以在教室里贴一些家庭合照,让幼儿时时刻刻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存在,形成一种安全感,避免入园焦虑的困扰。另外,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要营造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教师要和幼儿做朋友,让幼儿充分释放自己的天性,自然的成长。教师还要做班级人际关系的协调者,积极组织集体游戏,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参与其中,体会到爱和归属感。

  (三)社会要支持幼儿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

  每一个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大力支持,尤其是现在城市的格局造成了孩子与外界隔离的现象,幼儿基本上除了家庭和幼儿园便没有其他的去处,也没有小伙伴一起玩耍,容易造成孩子社会行为发展障碍,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成人可经常带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幼儿切身体验,增强自信心,融入社会,体验自我实现价值和成就感。。社区应该多组织一些幼儿活动或者亲子活动,让孩子在这些活动中发展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也能开阔视野。另外,社区也可以针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邀请专家对家长做讲座,也为家长之间进行交流开创了平台,丰富家长的育儿经验。社会中的一些机构,比如养老院,可以定期向孩子开放,让家长带领孩子去帮助养老院里的老人们,使他们从小养成尊敬老人的优良品格。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山东教育,2001,(10):4-8.
  [2]张静漪.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121-122.
  [3]张志建.社会学概论(试讲本)[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94.
  [4]万明钢.论父母的教养方式研究[M].西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89-91.
  [5]林崇德.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01):54-61.
  [6]邢少颖等.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迈向21世纪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优秀论文集,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61.
  [7]王嫚.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J].品牌,2015,(06):271.
  [8]李越.家庭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J].成功(教育),2013,(22):279-280.
  [9]李传瑛,杨秀清.影响在园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柳州师专学报,2013,(03):80-83.
  [10]蔡静.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04):352-353.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72.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9年9月28日
Next 2019年9月2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