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考对于国家选拔人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于整个民族文化教育水平的恢复和提高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更是做出了无法替代的贡献。近年来,我国高考在试点区不断改革,高考改革最为令人瞩目的就是高考模式。为了促进司法和教育领域的选拔,xxx于2014年9月发布了一份关于制度改革的报告,这是改革的开始。本文主要是针对试点区3+2+1高考模式的推出,研究此模式下选考物理的利与弊。
本文首先整理查阅大量与高考相关的参考文献,对3+1+2高考模式选考物理的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概述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物理在考试和教学上的地位等变化,并分析本课题研究的意义。讨论考试行为和试题改革方面的新情况。阐述教学和备考等方面需要面对的问题,对比利弊,做出分析。最后从高考整体角度,以及结合与大学物理的衔接,讨论新高考模式下物理选考的现实原因,并给出建议和启示等。
关键词:高考模式;物理学科;选考科目
1绪论
1.1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高考对于国家选拔人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于整个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的恢复和提高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更是做出了无法替代的贡献。近年来,我国高考在试点区不断改革,高考改革最为令人瞩目的就是高考模式。3+3高考模式由于物理计分规则,物理不是必修科目,物理科目本身的难度,政治、历史的文科科目学起来容易,接受快,高考新推出信息技术科目,由于学科比较新,又是首次入高考,难度系数较低等一系列原因,选考物理的人数下降严重。[1][2]
由于物理“遇冷”,各省将对高考模式进行改革,很多省份开始实施3+1+2模式。模式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修课,每门满分150分;“1”为物理、历史;“2”为化学、生物,政治和地理。物理和历史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主题。把物理和历史作为第一选择,不仅增加了物理的比例,而且有助于选考者继续攻读相关专业及其他跨学科专业。该模式下,影响高考科目选择的因素很多。。高中生受家长影响因素最大,其次是个人性格的影响,最后还有未来就业前景[3]。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家长对选科政策的了解,有利于帮助高中生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选考科目,在理性认知下做出更正确的选择。明确人生未来的发展方向。讨论新高考模式下选考物理的利与弊,研究过程中对新高考下物理考试行为,试题改革,与大学物理的联系都有一定好处,也有助于我国物理教学方法的改革。[4]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有:
(1)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物理在考试与教学中的地位。
(2)新高考下关于物理考试行为和试题改革方面的新情况,主要从物理考试形式,所占比重,试题考察范围与侧重点进行分析。
(3)比较改革前后选考物理的利与弊。
(4)了解物理教学和备考等方面需要面对的问题。
(5)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等方面了解新高考模式下选考物理的现实原因。
1.2.2研究方法与样本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1)内容分析法
这是对内容的客观、系统、定量的描述,一般是对信息的内容和变化的分析,也就是说,对有意义的词语和建议进行准确的含义分析,对内容的分析过程是一个逐步验证的过程。主要分为三类:解读式内容分析法,实验式内容分析法(主要指定量内容分析和定性内容分析),CACA。
具体来说,本文将解读式内容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介绍了新高考方案的特色和实施时间、然后对海南、湖北、上海、山东、天津等地样本的比较和定量分析。
(2)问卷调查法
是指用于统计和研究,用以表达对问题制定的疑问,问卷调查法是研究者用这种控制性测量方法来测量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为了收集可靠的数据,本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对新高考改革模式的见解和学生选考情况。问卷中的问题有两类:选择和简答题。设置简答题在于希望在得到答案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得到被调查者对选考结果的思考。
(3)访谈法
访谈法主要采用半结构方式,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目的是了解学生,老师,家长对新高考模式的认知程度和选考物理的原因。访谈内容按访谈提纲进行。
研究样本:内容包含2021年参加第二批3+3新高考模式的4个省份(北京,天津,海南,山东)和2021年四月正式颁布3+1+2新高考模式的8个省的方案(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重庆,海南,北京,山东,天津)所研究的学校是通过随机抽样确定的。
1.3相关研究综述
1.3.1国内有关物理新高考现状
xxx于2014年9月发布了一份关于制度改革的报告,这是改革的开始。截止到2021年3月,知网共检索到以高考为主题的文献70322条,以新高考为主题2872条,以新高考物理为主题只有97条。而以3+1+2为主题共有312条结果,给3+1+2后面加物理二字却仅仅有4条。通过对有关物理文献的分析,笔者发现这些文献的主题主要关于高中物理教学,高中物理的重要性,高考物理试题分析,高考物理遇冷,高中物理与大学的衔接等方面的研究,物理从一开始文理分科理科生必考[5],到3+3新高考模式下的选考[6][7],再到3+1+2模式下的物理历史二选一[8][9]。政策的变化,让物理从受到学生重视到忽视再到选择性重视。通过高校要求选考的科目比例数据分析,我们看得出选考物理的学生,将拥有更多的选择高校的机会,毕业后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会容易些。但是相对来说,物理的考试本身的难度,存在学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难的不足,使得学生想要拥有优秀的成绩势必会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有更高的要求。
目前湖北省在进行改革方案的制订中,有较大可能采取3+1+2的模式。3+1+2的模式对比浙江已经实行的3+3模式,首先,组合减少,减少了学生,家长,老师的困惑。其次,走班课程数量少[10],使学校更容易组织课程、教师和教室。3+1+2模式既能克服老文理科分科的弊病,又能保证高考改革的稳健推进,能有效深化高考内容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11]。
张鹏、周向玲在《新高考物理选择性偏冷原因分析及干预可能性》一文中对高考“偏冷”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成因,并拟定了可能的对策。在第一部分指出了物理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学习生涯的重要性:①物理学的不断发展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一次又一次的进步。②如果在高中阶段接受了物理方面的学习,会提高进入顶尖学府的概率,还可以拓宽大学里的专业选择范围,并且在毕业后更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即使在从事非本专业工作时也相对容易适应。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了高年级学生选考中的物理“遇冷”现象。第三部分通过对新高考赋分制的简单说明,分析了其遇冷原因。第四部分主要从学生方面提出了对选考进行干预的可能途径[12]。
苏育仁,写的《试析“3+2”高考物理命题特点及对教学的启示》文中,第一部分指出了3+1+2模式下物理命题的特点①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②能力测试具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性,③实验研究更加科学化、多样化,④常规试题的转换有了新的思路。新高考物理的命题特点可以促使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学,培养其能力。这使学生对物理有了更深的了解,有利于大学学习后物理的永久性学习,[13]赵惠松和严云佳在《浙江省新高考物理试题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文中也有类似的观点。[14]
刘坤,在《新高考下高中物理的地位》一文中,第一部分通过浙江高校要求选考的科目比例得出选择物理的学生,将拥有更多的选择高校的机会。第二部分,作为新高考的另一个城市上海,对选择物理的学生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选择物理的学生很少。分析得出为什么大学要求物理越多,学生反而越是不去选择的原因:①选考物理想要得到高分会有激励的竞争,②相比之下物理试卷偏难。[15]
1.3.2国外有关物理高考现状
X、日本、英国等国的体检文献资料显示,许多国家采用的是选拔考试法[16],日本的高考分为全国统一考试和个人考试两种。后者由高考中心组织,由各大学自行组织。对于中心考试日本设置了国语,公民,数学,理科,地理历史,外语六科考试,共31门,并且大多数高校都只要求学生提供五科成绩单,并且不分文理也没有必考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学校要求的考试内容,物理学是科学选择的一部分,包括物理学IA和物理学IB。[17]在英国,多次考试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共同构成了大学入学考试,高校的认证标准主要依据GCSE成绩和GCEA水平,其中物理是科学的一部分,是在普通教育证书的高级考试中选拔出来的[18]。
2各省市高考物理考试模式及试题结构与考点变化
随着新高考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省市进入了改革的行列,近年来许多试卷也各有所长,但在类型、分数、知识点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本文对近三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物理考试模式及试题考点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19]
2.1高考物理试卷使用情况以及高考模式说明
中国34个省区,X、澳门和香港除外,其余31个省市2018-2021年试卷使用说明及考试模式如图2-1表所示。未标注省份依旧为文理分科模式。(注:目前北京和湖北还没有公布高考的时间表,如果两地不推迟高考,试卷的使用符合预期。)
新高考模式于2014年由浙江、上海两地率先启动,2018年开始实施。从表中分析可知,2021年新高考使用3+3模式的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使用3+1+2模式的有:辽宁、广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福建、重庆。2019年,浙江将采用7选3的组合方式,其中7是多了一门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省外技术,表中显示大部分省使用全国总量,而独立命题省份正逐步向全国卷靠拢。越来越多省份倾向于3+1+2的新高考模式。
2.2新高考物理试题题型结构的分析
试题题型结构是指各种类型的不同考查功能和作答方式的试题在高考试题中的数量以及比例关系,高考物理试题分为三大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选择题包括一个选择题和多个选择题,这种题型适合考查不同层次的知识和技能,回答方便,省时省力,评卷工作客观。填空题包括识记性内容和解题过程隐形了的计算题,这种情况只需将最后结果写出来,大部分情况填空题用来考查实验知识。对学生而言,填空题容易出现错误,因为在解题过程中有一步错误就会导致结果错误,丢失该空全部分数。解答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试题,在考查各种技能时,重点不同,这类试题灵活多变,能使学生充分展现不同的能力,主观性强,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20]
新高考物理试题结构与原来保持一致,了解三年来全国新课标一卷物理试题的结构有利于把握试题脉络,清楚出题规律。
2.3新高考考试大纲考点变化情况
近年来,随着高考模式的变化,试题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力学、电磁学知识仍然是国家新课程物理考试的重点,从高校招生考试的课程来看,全国新课标1卷共有124个考点,一级要求77个,二级要求31个。其中61个核心考点,227个典型考法。测试点主要分布在力学和电磁学领域,其中力学部分有23个,电磁学37个,单位制和实验部分12个,选修3-3有16个,选修3-4有23个,选修3-5有13个。新高考模式实施后,对于物理考试,由原来的4个必考3个选考模块,转变为5个必考,2个选考模块。将选修3-5加入必考[21]。
考试大纲详细规定了高考出题的标准和范围,是高考出题和学生复习备考的依据。分析这些年来考试大纲的变化,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试题的走向。表2-3为每年考试大纲考点较上年变化情况。
从2018年新高考试点区改革实施后,尽管各省高考模式在不断的变化,高考大纲的考试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考点要求也基本未改变。从其考察的五种能力来看,更加关注这五个能力的要求并不是孤立的,在着重对某一能力进行考察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考察了与之相关的能力。此外,在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时会结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此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论证解决等探究能力的考查会隐藏在上面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3新高考模式命题特点与教学备考需要面对的问题
3.1新高考模式物理命题特点
新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就是向测试考生能力方面倾斜。考虑到近年来高校招生物理考试的试题问题,根据高考改革的一般原则,按照“考试指导书”的要求,依旧遵循以往试题的性质和数量,注意基础知识的考试,似乎不存在“复杂、困难、局部和陈旧”的问题,强调灵活运用和传授基础知识,强调全面考查学生的技能,特别是,创新能力的研究,基础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生产、生活和应用的结合,具有时代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虽然在难度和能力倾向测试的要求上有一定的差异,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特点,这是基于《考试说明》四个方面的。具体如下:
(1)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
根据考试手册中知识目录的单元计算,试题的单元率在95%以上,目的是检验学生的知识,同时注意关键知识的检验,避免多次重复考试。
(2)能力测试具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性
根据3+1+2高考模式中“促进考试能力”的原则,近年来试卷出现了一些能够更好地识别考生能力的问题,而不是基于对知识点的高要求。试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考试说明中呈现的五种能力进行综合考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同能力的范围比较广,同一张试卷考查的对象很多。从不同角度看同一能力;另一方面,试题内容丰富,能力因素含量高,同一主题不同程度地研究了许多能力。
(3)实验要求更加科学化、多样化。
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很多地方对学生的实践工作重视不够,新高考加强了实验的学习,主要体现在:实验题比例增加;题型不局限于一两道大题,而是将实验内容渗透到选填空白中,考试内容不局限于学生的实验。此外,还会调查实验演示和通用仪器的使用情况,使未进行实验或未进行实验的受试者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从一开始就没有用心学习的学生,在实验仪器的测试中便会束手无策。
(4)常规题改造,旧题有新意。
这是新高考物理试题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在考试工作中,有很多试题都是由平时优秀的试题或教学题目改编的,有的是多年来的高考试题的结合与拓展,更新物理背景或提问方式,使旧题有新思路,经过转化,试题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它们或是观念新颖,或是情境新颖,或是提问态度高明,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审视学生的能力,虽然问题不深、不难、不隐蔽,但很容易看出学生能力上的不足,使常规问题得到适当的改革
3.2新高考物理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在新的入学考试制度背景下,高中各科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物理也面临着挑战,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来说,这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适应新的大学招生制度的要求。
(1)教学组织形式的挑战
高考新制度的改革将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形式,走班课堂教学将成为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趋势,因为过去物理教育的组织形式在新高考模式中难以发挥作用,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需要改变高中物理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把走班教学和固定班教学结合,给课堂教学带来挑战。
(2)教师自身素养的挑战
在新招生考试制度下,物理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物理知识和专业的教学技能,在传统的高考制度下,教师应围绕学生的考试进行适当的培训,在新的高考制度下,教师应遵循针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这就对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提出了要求。
(3)课堂教学策略的挑战.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有了新的变化,物理教学更加受到重视,通过有趣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心态,使学生通过考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正因为如此,新高考模式下,我们应该关注兴趣教育的发展,这给物理教学策略带来了挑战。
3.3新高考物理备考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物理考试的准备中,要突破传统的教与学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学生在备考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1)班级制不促进系统知识的形成。
(2)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对教师的热爱将对其学习产生更大的影响。
(3)需要学生拥有更加扎实的基础知识。
通过上面对新高考模式命题特点与教学备考需要注意的问题的分析,以及相关文献的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新高考模式下选考物理有利有弊。利在于一方面新高考模式下物理命题重点突出,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明确掌握重点知识。另一方面3+1+2模式克服了物理走班制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不系统的不足。弊端在于物理的考试本身的难度,就存在学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难的不足,现在高考命题特点更加注重旧题有新意,这使得学生想要拥有优秀的成绩势必会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有更高的要求。再就是物理高考最终得分情况,无论采用赋分制还是其他,相比另外几门学科而言都存在一些不足。
4选考物理现实原因分析与建议
4.1选考物理的现实原因
通过高校要求选考的科目比例数据分析,我们看得出选考物理的学生,一方面将拥有更多的选择高校的机会,只要选择物理,89%以上的大学生都可以报考,当然前提是高考足够,好学校的科技科目和军校有很多门槛值。物理必须在高中就接受过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在毕业后更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等优势。特别是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知道学生选择物理的实际原因是:
(1)出于国家需要,政策引导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要富强,就必须重视科技创新,我国的科技发展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3+1+2模式的实施更加引导学生倾向选考物理。
(2)自身兴趣
在引入新的入学考试方法之前,与历史相比,大多数科学家对物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3)为了进入名校以及进入大学后专业的选择
虽然说物理科目更难,但报名时我们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选择物理后,我们都要做物理试题,选物理的考生和选历史的考生应该划一条线,而不是像原来的几个地方,物理和其他学科成绩混在一起,并且得分就是自己分数。物理难度大,因此我们不准备选物理。但是物理是科学的基础。许多名牌大学要求考生有物理成绩。特别是在著名的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一样,几乎所有的学习都要求学生在高考中要有物理。
(4)听从父母
虽然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有些家长的意见还是不可触碰的。
(5)就业需要
由于科技需求大、就业好、专业发展前景好,很多学生都愿意选择理科和工科。如此,物理科是不能绕过的。
4.2对新高考3+1+2模式教学与备考的建议
(1)夯实基础,突出重点。
新高考倾向考查能力,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基础,由于学校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这两部分有重叠地方或联系不紧密,教学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水平,这样学生就可以知道,新、重知识点在哪里。根据考试说明“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的特点,在考试中要注意知识结构的安排,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后,要注重重点知识的应用。遵循老师的步骤,打好基础。
(2)从培养能力出发,加大新课教学力度,提高复习针对性
从新课程要求我们可以看出,要给学生正确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知识是一个问题,但是如何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呢?这一过程的教学包括许多基本的物理方法和能力,不能过早地缩短这方面的时间,要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和综合上。为了克服学生的学习弱点,根据测量结果,学生在高考中所经历的弱点主要有:题目所描述的物理情境是抽象思维的基础,也是解决大多数题目的前提,缺乏清晰的想象和对物理概念,去摸清物理规律和获得进一步的理解能力是不可能的。物理概念与日常概念的界限无法清晰地画出;物理过程中物理量与图像之间关系的描绘方法无法掌握;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无法抓住关键而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是无法掌握的,这些弱点都与能力的缺乏有关,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切实加强能力的培养!
(3)加强实验教学,注重自己实践能力
新高考十分重视实验技能的学习,但实验一直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从实验测量结果来看,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实验原理认识不全面,如何阅读,如何记录和整理数据,如何理解错误及其原因,在实验操作中没有经验,遇到实际经验和问题时无能为力。我们重视知识教学和问题解决训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高考前进行开放性实验,让学生自己参与、参与,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补偿、巩固和提高。出于国家需要,政策引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要富强,就必须重视科技创新,我国的科技发展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3+1+2模式的实施更加引导学生倾向选考物理。
结论
3+1+2新的高考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省份的欢迎,新高考并没有改变高考试题结构,考点也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但在命题上有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能力测试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实验考查更加科学、多样化。常规题改造,旧题有新意等特点,新高考物理教学与备考出现很多新的挑战。物理的选择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因此有必要对高中物理是否被选择进行理性的分析。
参考文献
[1]袁致丹.“3+3”新高考模式下“弃物理现象”的思考[J].智库时代,2018(15):91-92.
[2]余俊文.“六选三”高考模式下高中物理的滞销与思辨——基于浙江2018年高考选考物理考生锐减现象的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8(10):25-28.
[3]YükselÇırak.University Entrance Exa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tudies,2016,9(4):177-185.
[4]杜训宏.新高考模式下影响学生选科的关键因素探析[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754-756.
[5]廖元锡.新课程高考方案及考试大纲对高中科学领域模块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0.
[6]冉洁,戴浩,陈克超.3+3高考制度须厘清的几个关系[J].教学与管理,2019(07):74-76.
[7]郑刚.高考“3+3”模式下的生涯规划指导:如何选科[J].辽宁教育,2016(11):79-80
[8]罗晓燕.三圈理论下高考改革“3+1+2”选考模式分析[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1,9(01):7-12.
[9]熊丙奇.“3+1+2”高考改革方案评析[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9,8(03):25-28.
[10]周富磊,张佳欣,石黄萍,李波.走班制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实施探讨[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9,39(06):112-114
[11]田雪玫.关于新高考中3+1+2模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1(09):348-349.
[12]张鹏,周向玲.新旧课标下高中物理必修部分课程难度对比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9(30):24-26.
[13]苏育仁.试析“3+2”高考物理命题特点及对教学的启示[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7(11):23-24
[14]赵惠松,严云佳.浙江省新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J].物理教师,2018,38(03):74-78.
[15]刘坤.新高考下高中物理的地位[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二——教学探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10-11.
[16]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Moving precision communication,metrology,quantum applications from lab to chip[J].NewsRx Health&Science,2021.
[17]Nobuo Shimahara.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policy issues in Japa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1988,1(1).
[18]朱臻.英国现行GCSE、A-Level物理课程纲要及评价目标简介[J].物理教学,2018,40(06):72-76
[19]桂润金.高考改革过渡期物理选考行为及试题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9.
[20]陶萍萍.同步评价创新思维的中学物理试题编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致谢
本文是在原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编写的,从选题、构思到论文的修改和完成,原老师都为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老师为我提供所需材料,帮助我解决了很多遇到的问题,同时也不断的督促我按自己计划保证质量的完成了我的论文。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做事要用心,做事要严谨,做事要持之以恒。我深深钦佩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态度和高尚的品格。也感谢大学四年老师对我的教导,让我学有所成。
同时,我也要感谢同学们和朋友们在这段时间的鼓励和宽容,并在任何困难中支持我。
再次感谢所有帮助我的老师和朋友。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0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