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应用于幼儿美术活动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xx幼儿园大班为例

 “摘要”:21世纪是科技与国民素质竞争的世纪。未来,地球将成为家园,人才需求将越来越高,它必须具有自己的特点。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一个民族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支撑,而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民族就不会有进步,不会有创新。”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够向世界去宣扬,才能有能力去鉴别和欣赏别国文化。因此让儿童了解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提高文化内涵、重拾传统文化的技艺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背景下本文对剪纸活动在幼儿园手工活动中的开展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对剪纸活动在幼儿园手工活动中开展的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其出现的问题有效的采取正确的策略,从而来提高剪纸活动在幼儿园手工活动中的地位。

 “关键词”:手工活动;剪纸活动;幼儿园剪纸活动

1绪论

  1.1问题提出

  1.1.1传统文化的现实诉求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留下的文化结晶,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象征。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充满信心的源泉,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文化引擎。但一个不懂得如何传承与保护自己民族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剪纸艺术是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机械化的生产更能提高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传统剪纸手工艺人的需求在不断的减少。2006年5月20日,剪纸被xxx批准列入《第-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剪纸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为了更好地继续传统剪纸工作,将幼儿园课程纳入传统剪纸艺术课程,并通过特殊的剪纸教育活动,从小就培养了儿童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意识,以滋养儿童的民族情感并使他们认同传统文化,也可以使儿童对传统手工艺产生兴趣。

 1.1.2丰富幼儿园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平板电脑和智能机器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新事物每天都受到孩子们的喜爱,而影子木偶,剪纸等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伴随着几代孩子的成长逐渐从孩子们的视线中消失了。21世纪需要创新意识,但保持卓越的民族传统也至关重要。只有当一个国家欣赏自己的传统文化时,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才能得到保证,才能够更好的将民族文化传播到世界。中国幅员辽阔,共有56个民族,而每个民族由于历史遗留、先祖、地域的差异,剪纸艺术也大相径庭。剪纸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体现出了自己民族的特色,展现当地人们的审美爱好。而对于幼儿来说剪纸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双手小肌肉群的力量和灵活度,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耐性、意志力和韧性。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同时还能够推动幼儿认识剪纸艺术,对传承民族精神有重要意义。

 1.2研究现状

张维荣[1]在《幼儿园手工教育中剪纸艺术》中提出在幼儿园开展剪纸艺术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从小就树立民族传承意识,保护传统文化。还能够满足幼儿个性化的需求,促进个性的发展;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想象力非常丰富,天马行空。在剪纸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剪纸图样,剪出展现幼儿个性的作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梁继巍[2]在《浅谈幼儿园大班开展剪纸活动的有效策略》中提到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础的。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它源于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民间艺术活动。56种民族,56种风格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如山东剪纸多表现为粗犷豪放,而扬州剪纸表现为小巧精致,这跟当地的文化离不开。那如何将剪纸活动有效地传递给幼儿呢?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在幼儿园中最有效的活动以及幼儿最喜欢玩的活动是游戏,游戏具有趣味性、活动性、灵活性、教育性等特点。寓教于乐才能是幼儿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剪纸艺术。

唐袖文[3]在《幼儿园民间美术主题活动集》中强调,由于不同民族的地域文化差异,所表现出的工艺内容也有所不同。在幼儿园中可以以剪纸活动为题专门开展一次主题活动,幼儿参与每次主题活动,动手操作,将幼儿每次的作品放进主题墙,潜移默化的来激发幼儿对传统剪纸艺术的兴趣。

韩欣桦[4]在《让民间手工艺幼儿手中绽放》中总结到使儿童参与传统剪纸活动的方法,其中就包括家园合作除此之外还包括家校联系本、建议栏等途径特。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缺乏主见,如果幼儿园和家长的教育观念不一致,很容易造成幼儿意识混乱不知道该听谁的。因此幼儿教师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积极与家长沟通,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避免5+2=0的发生。

秦红[5]在中国娃幼儿园民间文化活动中认为幼儿创意剪纸是一种艺术活动,创造力表现极大,表现出幼儿个性化的特点。此时的幼儿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自己直接感知的物体,还不能进行构思和设计,此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充分调动幼儿各种感官的参与,对幼儿智力进行开发,对创造意识进行培养,让幼儿掌握剪纸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进行锻炼,进而把各式各样剪作品创造出来。而激发创造意识这是剪纸教学的重中之重。

虞永平[6]教授认为对于儿童来说,早期文化的熏陶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根据社会需求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确定,计划和有组织影响的活动。民间艺术具有生活的特点,因此将民间艺术融入儿童活动的关键在于其实用性和可管理性。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文献法,访谈法了解剪纸艺术在幼儿园手工活动中的开展情况,查阅剪纸艺术及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相关理论,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探讨剪纸艺术在幼儿园手工活动中的价值,通过分析剪纸艺术在幼儿园手工活动中的开展情况找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1.3.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剪纸艺术在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这对于培养儿童的传统精神非常重要,对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性。本文通过调查和研究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了解幼儿园手工剪纸活动中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策略。在儿童手工活动中丰富和深化剪纸活动的理论。

(2)实践意义

这项研究在概念上为幼儿园提供了指导,使他们意识到开展剪纸活动的重要性。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园和家长对剪纸活动的继承和保护的意识,它还敦促教师提高自己的剪纸水平,从而有效地指导儿童剪纸活动。同时对剪纸活动在幼儿园手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策略,为剪纸活动在幼儿园的顺利开展提供实践意义。

1.4研究方法

  1.4.1文献法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关于剪纸活动在幼儿园开展现状进行分析,为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1.4.2访谈法

本文访谈的对象大多是园长、教师和家长。在访谈前,根据研究目的准备访谈大纲,访谈中要注意适当的用语,以进行有效的提问和获取有效的信息。幼儿教师和园长以及家长对剪纸活动的认知、态度以及剪纸活动的开展情况是访谈主要核心内容。

1.5研究内容与思路

本研究以剪纸活动在当前幼儿园手工活动中的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访谈幼儿园教师对该幼儿园中剪纸活动在手工活动中开展的状况进行分析,其次对其开展的现状归纳其产生的问题,探究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产生的问题提出改进和增强剪纸活动在幼儿园手工活动中一些有效策略和建议。

1.6创新之处

本研究的创新点是解决对策上,分析剪纸活动在幼儿园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是本文的创新之处。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愈发重视,因此,在教育研究领域中,有很多关于剪纸教学活动的专门研究。传统剪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以及高等学校的剪纸教学是目前比较集中的研究课题。但研究的落脚点大多是如何保护与传承剪纸艺术,对于剪纸活动如何在幼儿园有效的开展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就是在尝试探索研究该方面的必要性。

2对剪纸活动的理性思考

  2.1相关概念

剪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至今的一份瑰宝,艺术需要传承。我们要与时俱进,同时也要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让孩子从小就有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如何使剪纸活动在幼儿园更好的展开,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剪纸活动什么是幼儿园手工活动。

 2.1.1剪纸活动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它使用剪刀或雕刻刀在纸上剪出图案来装饰生活或配合民间活动。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就会用到剪纸,剪纸不光不仅代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剪纸所呈现出来的造型格式用到的剪纸技巧都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体现了广大民众的智慧。

2.1.2幼儿园手工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各种感官积极参与,发挥其主体性,直接用手或简单工具加工,改造,制作体现幼儿个性化特点的、可直接触摸的、多艺术形象的一种活动。

 2.2中国剪纸的三大流派

  2.2.1山东民间剪纸

剪纸在山东流传很广,从造型风格上大致可分两类。

一种是渤海湾地区的原始风格,与黄河流域其他省份的剪纸风格相同。另一类是山东胶东最具特色的沿海地区,以线为主。胶东的窗花精致细腻,每个地区的窗花各具特色,因地而异。

山东民间剪纸有许多独特的形式。例如,在胶东农村,主要使用栅栏形的格子窗和正方形的格子窗。因此,女性经常将相对较大且完整的图像划分为多个点阵窗口。这就是所谓的窗越,因为窗心跨越了窗格。这种技法尤其难操作,正是因为如此,胶东的妇女才被称为“伎俩人”无论“技俩人”在哪个村庄,人们都为之感到骄傲。妇女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践能力,在活动窗口前悬挂着著名的“窗花”,“窗花”和“斗鸡花”,形成了一系列“跨文化”。与宴会厅的布局兼容,剪纸还用于装饰墙壁和天花板,以及器皿上的贴花。

山东剪纸大小悬殊,每个地区有自己的特色,例如莱州的窗花,更准确的来讲应该叫“墙花”,墙花顾名思义它的大小约等于一面墙的大小,如著名的“三娘教子”、“断桥会”等。最高的足足60厘米高。而蓬莱的小剪纸极为出名,妇女们从纸片上随意剪出一些小动植物,如猴子、兔子、老虎每件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每件的大小只有2至4厘米,可以说是最小的窗花了。

 2.2.2安徽民间剪纸

提到安徽剪纸,人们都会想到一句话:只需一把剪刀和几张纸,再折叠几下,剪一剪那呼之欲出的蝴蝶高歌吟唱的百灵跃然纸上;朱熹,黄宾虹等徽州名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徽州的古建筑、古村落、民居住宅错落有致,浑然天成。

徽州剪纸特点是细腻精致,题材上也大胆创新,每一处都体现着徽州的自然风情,当然这与徽州古老的文明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早些年徽州剪纸多用于结婚、庙会、以及节日活动用来装饰,也有人把它作为贺礼。现如今,徽州剪纸除其本身的装饰作用外,更多地是被视为一种艺术品被珍藏起来供人欣赏。

 2.2.3扬州剪纸

扬州是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隋唐时期,那时候的人们就已经把剪纸作为一项兴趣爱好,来丰富自己的空暇时间装点生活。由此可见扬州的剪纸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郭沫若先生曾有诗称赞扬州剪纸,曰:“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工,美在民间永不朽。”扬州剪纸线条柔和流畅,构图精致独特,图像夸张简洁,工艺经过修改和新颖,形成了独特的“剪纸感”和艺术魅力。它以“美丽,灵活,柔和而优雅”的艺术风格成为南方剪纸的杰出代表。扬州剪纸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使用剪刀或小刀作为工具,从彩色纸上切出漂亮的图案。扬州剪纸的表现大致可分为“适用风格”,“折枝类型”和各种原始装饰图案,剪纸设计是扬州剪纸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张永寿大师的剪纸,疏密相间,繁中有简,虚实相生,静中有动。比如《百菊图》中,花瓣都是阳刻,叶片采用阴刻,阴阳结合;《百蝶恋花图》中,蝴蝶配上花朵,一动一静,栩栩如生。

此外,扬州剪纸还有另外一种常用的方法,叫做刻纸。顾名思义就是它以刀代剪,先准备图形,手艺精湛的传统工艺人会将需要刻的图案画出来,把画好的图案钉在剪纸上再用刻刀,刻出作品的线条与轮廓,再将不需要的部分用刻刀剔去,其技法与剪纸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代徽州剪纸将装饰性剪纸提升为艺术剪纸,将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推向更高,更广,更深的境界,以其独特的风格魅力在中国剪纸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2.3中国传统剪纸的非遗保护

在当今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社会,电子设备充斥着孩子的生活,这些传统工艺正在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野,许多孩子想要去了解却也不知道从哪了解。据统计在26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当中,男性所占比例为14%,平均年龄约为69岁。而女性传承人所占比例为12%,平均年龄约68岁。可怜传承人严重老龄化。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象征,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要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首先文化要与时俱进。因此在2006年5月20日,国家将剪纸艺术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可见剪纸的地位在逐渐提高。在提高剪纸地位的同时,对传承人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在2008年5月,国家出台《规定》具体包括有关传承人的管理办法以及对传承人进行保护与资助,详细如下:对传承人收徒传艺、购买相关工具及设施、场地、有关书籍的编写出版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并通过媒体的方式向大众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有利于传承的延续。同时国家要对那些无经济收入来源、生活确有困难的但仍坚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要保障其基本的生活需求。权利与责任是共生的,有一定的权利那就代表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传承人要无保留的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积极参与有关的学术交流,定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传承情况。

国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都是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为民间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让大众对传统剪纸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使更多人能够接受,自发的去保护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为传统剪纸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2.4幼儿园剪纸活动的价值

  2.4.1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幼儿园教育人类教育的起点,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以后接受教育奠定了基础。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幼儿时期存在着许多关键期,如果错过了关键期则后天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最好的效果。因此开展早期教育尤为重要。当今中小学课程中已经包含传统文化这门课程,由于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限制,故没有对学习传统文化这方面做出过多的要求。但是我们从试行的《纲要》中可以感受到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培养爱国意

识,主动学习与传承中国民族文化的这个观念要从娃娃抓起,在幼儿时期传授剪纸活动,不仅能够让幼儿了解我国文化博大精深还可以使幼儿对剪纸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以后传承剪纸文化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剪纸作品时,幼儿不仅能够从中感受到中国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也能学到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激发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主动去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2.4.2培养幼儿的审美感

(1)发现、感受美

在剪纸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幼儿参与,使幼儿充分理解感受每一副作品体会其中的美。同时教师也要选择适合每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剪纸作品,各年龄段幼儿的色彩感知特征不相同。小班的幼儿能够说出最基本的颜色,如红色、黄色、蓝色等一些基础的颜色,但是对颜色的敏感度不是很强,也不能很好的将颜色的名称与颜色相对应。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大部分喜欢饱和度高的颜色且容易受到外界无关刺激的干扰,所以教师在开展剪纸活动时,要选择颜色对比强烈鲜明、幼儿能够理解的剪纸作品,这样有针对性的选材才能够使幼儿对剪纸活动产生兴趣,为学习剪纸打下基础。到了中班的幼儿对颜色的敏感度增加了,不再只是看见与红色相似的东西就把它当成红色,但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由于经验的缺乏还不能很好的运用颜色来创造作品。这就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到了大班对颜色的明度饱和度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可以很好的运用颜色去创造剪纸作品,懂得颜色的搭配。并且对开始对混合色产生了兴趣。教师只有在了解每个年龄阶段幼儿的特征之后,才能有效的使剪纸活动顺利进行,为幼儿选择适合的剪纸作品来培养其色彩审美素质。

(2)欣赏美

《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指出美术欣赏活动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幼儿欣赏美、鉴别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还有助于幼儿情感的积极发展。教师要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体验和欣赏大自然和人文景观中美好的事物,可以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如带着幼儿出去踏青,欣赏大自然的美。也可以让家长带着幼儿去一些有建筑性的地方,感受建筑美。在这个年龄阶段幼儿对于直接看到的美好的事物会更加有感触。教师也要注意在欣赏的同时调动幼儿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

幼儿欣赏活动是一种教育者借助艺术作品向幼儿传递艺术魅力的、培养幼儿欣赏能力、鉴赏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幼儿在欣赏剪纸作品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来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如了解幼儿注意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初次向幼儿介绍剪纸作品时要让幼儿感受作品中的对称、均衡等形式美,感受其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他们的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在初步了解剪纸作品之后再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同时教师也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想象和创作的环境,轻松和谐的环境更有利于幼儿发挥其创造能力。

(3)创造美

我国古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曾说过:“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不断地积累最后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只有对一个事物充分了解探索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同理,幼儿只有广泛的接触、感受、欣赏各种各样优秀的剪纸作品,才能够逐渐地把握剪纸作品的制作技巧,同时也能够通过对优秀剪纸作品的理解来积累自己的经验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创造美的水平,并从中得到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2.4.3促进幼儿向多元化发展

剪纸活动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制作剪纸作品来发展动手能力,锻炼幼儿剪、撕、贴、粘的能力,发展幼儿的大肌肉小肌肉群的力量感和灵魂度;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将剪纸活动与语言活动相结合,如可以让幼儿将绘本故事中的角色剪出来然后利用这个剪纸形象来讲绘本故事。不仅能够提高幼儿语言发展水平还能够让幼儿身临其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在剪纸活动中幼儿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剪出千姿百态的形象;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使幼儿学会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学会鉴赏和评价才能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3幼儿园剪纸活动的开展现状

研究者通过对成都X幼儿园的10名幼儿教师进行访谈,希望能够全面客观的了解幼儿园剪纸活动开展的现状,对访谈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3.1对幼儿园剪纸活动课程的分析

依据研究者对该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的访谈结果来看,幼儿园内有设置美工课,但是将剪纸活动归于美术活动,并没有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剪纸活动训练。

访谈问题一:该园是否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剪纸活动?

园长:有设置剪纸课程,但是没有专门开展A教师,只是在开展手工活动时会涉及到剪纸技巧;

B教师:园方并没有对剪纸活动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持。

 3.2对家长关于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的态度分析

依据访谈结果来看大部分家长对剪纸活动的教育理念薄弱,不能正确认识在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的教育价值,家长不支持园方也很难进行剪纸活动的开展。

访谈问题二:您认为幼儿园有必要开展剪纸活动吗?

家长A:没有必要,孩子还太小剪纸多危险呀!

家长B:都可以吧,听幼儿园安排;

家长C:有必要,可以锻炼一下小孩子的动手能力。

 3.3对开展剪纸活动的过程分析

依据访谈结果来看在开展剪纸活动时幼儿存在很大的问题,表现在幼儿自身协调性和肌肉力量发展欠缺,缺乏设计作品的能力,不能正确理解剪纸的技巧。

访谈问题三:在开展剪纸活动时有什么困难?

教师A:在进行剪纸活动的初期,汗多幼儿表现为对剪纸活动产生兴趣,在还没有掌握任何剪纸技巧时就想动手操作,导致剪纸活动初期开展的没有条序。同时还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幼儿在进行剪纸活动时大部分需要自己去动手操作,由于对工具的不熟练程度以及手部肌肉发展的不足,会导致幼儿在进行创造作品时受到阻碍。如,把纸剪破、撕坏、颜色不均匀等问题;

教师B:在剪纸活动中,了解基本的剪纸技巧是基本的,但是大部分幼儿对剪纸活动了解不是很多,经验匮乏,这对剪纸作品的设计和构思造成了困难。所以在进行剪纸活动时大部分幼儿表现为模仿老师的作品或随意进行裁剪,没有规则,自己参与创造的成分少之又少;

教师C:剪纸活动最重要的两个技巧就是挖空和连接,也就是阳剪、阴剪。所谓的阳剪就是沿着轮廓剪,把多余部分去掉;而阴剪就是把图案抠出来只留线条。但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幼儿很难把一个事物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且观察力洞察力也发展的不完善,在剪纸过程中对于把这挖空,把那连接起来就不是很理解,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成为剪纸活动顺利开展的一大阻碍。

4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的对策

  4.1提高幼儿教师在剪纸活动方面的整体专业水平

  4.1.1丰富幼儿教师在剪纸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

幼儿园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深入学习剪纸方面的理论知识。如剪纸活动的起源、艺术特色、剪纸的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等,只有教师充分了解,才更有利于幼儿园剪纸活动的展开。

 4.1.2加强对幼儿教师剪纸活动的专业培养

剪纸活动看似简单,但是如何使幼儿对剪纸活动产生兴趣,将剪纸技巧用一种轻松而又能使幼儿理解的方法传递给幼儿,这成为了教习过程中极大的难题。也是深深困扰着幼儿园剪纸教学的主要问题。剪纸看似简单但种类及其丰富,如中国剪纸三大流派:山东剪纸、徽州剪纸、扬州剪纸。不仅种类丰富,剪纸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阳刻、阴刻、阴阳结合以及剪影。剪纸看起来简单但真正操作起来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因此要想使剪纸活动在幼儿园顺利开展就更需要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养。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去专门的传统手艺人那里学习,也可以自己通过网络传媒进行学习。只有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引导幼儿,促进幼儿的多元化发展。

4.2合理安排幼儿园剪纸活动的课程设置

  4.2.1丰富幼儿园剪纸活动的内容

(1)剪纸的种类

剪纸的种类多种多样,一般包括:1)彩色剪纸:彩色剪纸一般又称套色剪纸,简单的来讲就是在主稿上拼贴上所需要的各种彩纸,采用阳刻的方法来完成剪纸。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主稿用的纸要有一定的厚度,因为要采用阳刻的方法难免会破坏作品的美感,所以主稿一般采用的是绫缎、绒布等高级材料,而且颜色宜用深色,这样才能凸显彩纸的颜色,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2)点色剪纸:也称染色剪纸,顾名思义就是在已经剪刻好的成品上,根据作品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工具,如用毛笔或水彩笔、勾线笔等。蘸取颜料在已剪刻好的成品上点染各种色彩。我国河北蔚县点色剪纸极为出名,河北蔚县的点色剪纸其他地区的点色剪纸的不同在于色彩层次更加丰富,颜色更加鲜明,体现着浓浓的乡土气息;3)填色剪纸:填色剪纸又称“笔彩剪纸”,简单的来说就是把已经剪刻好的作品粘在一张白纸上,再将作品根据需要上色,也可以在白纸也就是底稿上添上几笔,与剪刻的作品相呼应,形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如广东佛山的“铜凿”;4)分色剪纸:分色剪纸基本上属于单色剪纸的拼贴,近似剪贴。就是剪出一个个独立的作品然后拼成一幅画。分色剪纸看似与填色剪纸相似,但两者有着实质的区别,填色剪纸是先建好作品再上色拼贴,而分色剪纸是在彩纸的基础上进行剪刻再拼贴。在幼儿园开展分色剪纸时,可以剪幼儿熟悉的卡通人物的形象拼贴在一起。例如剪一幅熊猫吃竹子,熊猫用黑纸和白纸剪刻拼贴而成,则竹子就可以用绿色的纸剪成或深颜色的纸剪成,然后再把剪刻好的熊描、竹子拼贴在一张纸上;5)衬色剪纸:通俗的来讲就是以浅色纸为底稿,选取最好能够进行阴刻的图案。剪刻的图案的颜色应该选取那种深颜色,这样才能衬托出作品,形成颜色上的强烈对比。

(2)应用形式

剪纸活动的应用形式多样化,不仅用于美术活动中,在特定的节日中也可以通过剪纸来烘托节日气氛,使幼儿身临其境。还可以用于生活装饰中,如剪一些小的剪纸贴在杯子、碗等一些器皿上用来装饰。有些地区还将剪纸用于祭祀活动中,这跟当地的风俗有关。如,我国云南民族剪纸的内容就十分丰富,有用于祭祀的,也有记录民间民族风俗、传说故事的剪纸,云南人平常穿的服饰(绣花纸样)、生活中用来装饰的花、鸟等中也体现了剪纸。这些剪纸因地区与民族的不同,风格也大相径庭。

 4.2.2探索多样化的幼儿园剪纸教育途径

(1)与绘画技术相结合

绘画在幼儿园是非常受小朋友喜爱的一种活动方式,但一直绘画也显得比较单一,如果将剪纸与绘画相结合,不仅使活动变得更加有趣,激发幼儿的兴趣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那如何将剪纸活动与绘画相结合呢?方式有很多,如我们可以先在纸上画上一些简单的自己喜欢的图案,再根据所画的图案的需要剪刻与之相关的作品最后再拼贴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幼儿主体性还可以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也使幼儿对剪纸和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剪纸与绘画结合方式有很多,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

(2)与手工活动相结合

其实剪纸活动是属于手工活动的一种,是一种可以直接动手或操作简单工具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需要所创造的作品。在开展手工活时要注意按照各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如小班的幼儿手部肌肉发展不完善,起初可以让幼儿剪一些不规则的图形不过分要求,到后来可以逐渐增加难度,让幼儿都剪出有规则的图案。将剪纸活动与幼儿手工相结合,不仅能够促进幼儿手部大肌肉群的力量发展和小肌肉群的灵活性的发展,还能够带动幼儿大脑的发展,提高其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的发展。促进幼儿的多方面发展。

(3)与语言活动相结合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尤其4至5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作为教育者要抓住教育时机,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将剪纸与阅读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还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还带动了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幼儿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干扰。小班幼儿注意的时间只能保持在5至10分钟左右,在进行语言活动时感官参与其中,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但将剪纸与语言活动相结合,将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设计成剪纸图案,绘本中的人物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有更加直观的体验和更深的感触,还使得想更进一步了解绘本内容。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掌握好剪纸与绘画结合的优点并把它运用到活动当中去,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利用好这一特点的前提是教师要激起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这样才能使阅读与剪纸得潜能发挥到最大。例如:讲述绘本《小红帽》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幼儿阅读绘本,再将绘本中的人物形象剪出来,还可以将剪出来的人物形象做成发饰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幼儿不仅可以熟知绘本故事的内容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传统剪纸艺人走进幼儿园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科技迅速发展,电子产品充斥着孩子们的生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如对民间剪纸作品的制作过程就一概不知。因此,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剪纸艺术活动,制作剪纸作品。幼儿园应该专门请民间剪纸的手工人来幼儿园给孩子们上一节生动的剪纸活动课。

 5结论

  5.1幼儿教师在剪纸活动方面的专业技能尚不足

当前幼儿园虽然存在剪纸活动,但是教师对剪纸艺术活动的历史、种类、方法、技巧等没有深入的了解。再加上幼儿园关于剪纸活动的体系没有完善,也没有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剪纸训练,

 5.2剪纸活动内容太单一不够丰富,缺乏系统性

当前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都是包含在美工活动中,内容方面也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幼儿只能通过撕、剪、粘等技巧来完成最简单的剪纸作品,然后将其放在美工区展览,没有接触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剪纸活动。

 5.3剪纸活动的用途相对单一

幼儿园剪纸活动的用途比较单一,主要用于在日常美术活动,节日中。没有考虑到剪纸活动的多样性,没有看到剪纸活动与其他活动结合的价值,对于该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发展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因此幼儿园应该要充分利用剪纸活动的价值,将它与其他活动结合共同促进幼儿多元化的发展。如将剪纸活动与语言活动结合,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剪出绘本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再通过人物形象来叙述故事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剪纸技巧,还有助于幼儿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5.4剪纸活动并没有被列为一门正式的课程

幼儿园内有设置美工课,但是将剪纸活动归于美术活动,并没有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剪纸活动训练。

  5.5家长教育理念薄弱

大部分家长对剪纸活动的教育理念薄弱,不能正确认识在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的教育价值,家长不支持园方也很难进行剪纸活动的开展。

  致谢

大学四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回想当初刚踏入校门的样子还历历在目,一转眼就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候。

首先非常感谢唐若琦老师的辛勤指导,论文从选题、开题报告、问卷以及论文最后的完成,每个环节都渗透着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对于唐若琦老师我是从论文指导时才认识的,虽然只有几个月的相处时间,但老师对我的影响令我受益匪浅。每次遇到问题找老师探讨时,她都会温和而又耐心的为我解答,从不同角度给予我思路的启发与指导,老师非常尊重我的一些想法。在老师的不断认可和肯定下论文一点点的撰写直到完成,老师对我的充分信任与勉励让我不断冲破内心的障碍,勇于面对困难,从唐若琦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作为老师的严谨务实认真负责的精神,也看到了青年教师的活力与朝气,在此深深的向唐若琦老师表示我的敬意。

同时也要感谢其他老师和舍友们的帮助与支持。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正是你们的关怀与鼓励让我顺利完成了论文的写作,同时更要感谢成都X幼儿园的老师和园长配合我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再次感谢大家!

 参考文献

[1]张维荣幼儿园手工教育中剪纸艺术[J].掌桥科研,2017

[2]唐袖文主编.幼儿园民间美术主题活动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2014.09.

[3]梁继巍浅谈幼儿园大班开展剪纸活动的有效策略[J].2019

[4]韩欣桦.让民间手工艺幼儿手中绽放[J]2014.06

[5]秦红主编.中国娃幼儿园民间文化活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6.

[6]李贺.中国剪纸艺术语言研究[J]鲁东大学,2012

[7]虞永平.把促进幼儿发展作为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根本目标[J].2018

[8]程小梅兴趣常伴:让幼儿快乐剪纸[J].儿童与健康、2015(09)

[9]赵雪琴.大班幼儿剪纸艺术初探[J].考试周刊,2016.8

[10]杨文晶幼儿手工制作指导方法探究(J),幼教天地,2013.39

[11]张义蕊.浅谈满族剪纸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社.2019

[12]张玮幼儿园民间美术欣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13]L.Marshall.Preference of Guinea Pigs for Bedding Materials:Wood Shavings versus Paper Cutting Sheet[J].Research Gate,2016

[14]Hui.S.C.Incorporating abstract generation into an online retrieval interface for a library newspaper cutting system[J].EBSCO,2013

[15]Parvathy.A Probabilistic Generative Model for Mining Cybercriminal Network from Online Social Media:A Review[J].Research Gate,2016

[16]Ryan.Paper cutting:contemporary artists/timeless craft[J].SPIE,2016

[17]D,Esen.Effects of the short-cutting treatment of different degrees on survival and growth of 1-year-old transplanted seedlings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J].Research Gate,2019

剪纸应用于幼儿美术活动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xx幼儿园大班为例

剪纸应用于幼儿美术活动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xx幼儿园大班为例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4年3月10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1227.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4年3月10日
Next 2024年3月1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