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卖儿童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以孙卓被拐卖案为例(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研究目的

xx著名政治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看一个国家的真实水平,就要看他们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拐卖儿童是极其恶劣的刑事犯罪,这一行为使得儿童脱离了原来幸福的家庭生活,切断了他们与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抚养、教育、保护以及管理的关系,同时也严重的侵犯了儿童受监护的权利。这一行为不仅对社会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而且对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心灵裂痕。因此,如何有效的防范和管控拐卖儿童犯罪成为当今我们社会亟需解决的痛点问题。本文以孙卓被拐卖案为例进行研究,以期为拐卖儿童犯罪工作作进一步研究、预防和治理提供参考。

研究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国内拐卖儿童犯罪研究仍然处于比较匮乏的状态,未形成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也缺乏本土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案例,完善和补充这些空缺是必要的。因此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以期促进犯罪学工作进展进一步深入,促进理论发展,增加体现我国犯罪研究案例实证,丰富相关研究内容。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开展拐卖儿童犯罪有利于维护儿童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本论文从拐卖儿童犯罪的原因及预防进行研究,能够得出客观的结论,从而为公安机关的有效治理提供参考,对我国犯罪研究与防控有积极作用。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在拐卖儿童犯罪方面,Olubukola S. Adesina对尼日利亚贩卖儿童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尼日利亚贩卖儿童的原因是国家关于拐卖犯罪法律框架不完善、国家严重贫困、国民失业及文化水平较低;Anqi Shen从女性拐卖儿童犯罪分子角度出发,分析了该群体的社会文化背景,得出该群体文化水平较为低下、工作机会少的共性特点。

国外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拐卖儿童犯罪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法学领域和社会学领域。赵长青(1992)从犯罪主体、主观方面、犯罪行为、犯罪客体四个方面对于拐卖儿童犯罪进行了论述。王志祥(2013)对于拐卖儿童犯罪的客体做了区分和研究,认为人格尊严是此类犯罪的客体,而不局限于身体安全、人身自由。这样可以更深刻地体现犯罪的本质特征。杨蕾(2015)主要研究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犯罪,并提出可以根据不同的犯罪动机而将量刑细化的建议。有一部分主要研究了拐卖犯罪的具体现状,如拐卖方、收买方特点、拐卖手段、原因、以及对策,如王锡章(2015)对拐卖儿童的现状做了探究,并对预防拐卖儿童犯罪提出了对策。王皎贝(2021)等研究了湖北省拐卖儿童拐卖的时空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收买儿童犯罪的原因。邹海庚(2016)从犯罪学视角下深入探究了收买被拐卖儿童的犯罪,对于犯罪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整理与归纳,其研究主要从历史文化方面、社会实行的制度政策方面以及犯罪个体的心理方面原因做了深层次的调查与研究。并针对具体犯罪特点、现状提出了的防治措施。

发展趋势

拐卖儿童犯罪是一种残忍的严重刑事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公安机关都一直将其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当前,拐卖儿童犯罪案件在全国范围内都呈现下降趋势,“拐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拐卖儿童犯罪仍然禁之不绝,时有发生。在此形势下,需要针对拐卖儿童犯罪的原因、现状、特点进行研究,总结分析,探究公安机关针对此类犯罪,采取与时俱进的侦查措施以及防控对策。本文以拐卖儿童犯罪的现状及其危害、犯罪形成的基本原因、以孙卓被拐卖案为例分析拐卖儿童犯罪的预防策略展开分析论述,探讨符合新形势下实战需要的侦防措施。

课题主要内容、研究方案及预期目标:

主要内容

引言

一、我国当前拐卖儿童犯罪的现状及其危害

(一)我国当前拐卖儿童犯罪的现状

(二)拐卖儿童的危害

二、拐卖儿童犯罪形成的基本原因

(一)传统观念的影响

(二)儿童保障制度不健全,监护人责任意识淡薄

(三)户籍制度上的漏洞

三、以孙卓被拐卖案为例分析拐卖儿童犯罪的预防策略

(一)孙卓案及对孙卓案的分析

(二)拐卖儿童犯罪的预防策略

结语

二、研究方案

1.文献法。课题研究,需要查阅和了解过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大量的研究成果,并对他们的成果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和其精髓,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现有理论可以启发个人的思路,但借鉴不是照搬,必须要有自己的分析。

2.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3.理论联系实际法。任何理论都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离开实际的理论也必然是空洞的理论。拐卖儿童犯罪预防是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的一项综合的社会工程,在总结运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保持切合实际、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展开拐卖儿童犯罪的预防教育措施研究。

三、预期目标

本文以孙卓案为例,分析我国拐卖儿童犯罪的现状,原因,以及拐卖儿童犯罪的预防策略问题,最终形成一篇符合学校格式规范的不少于8000字的毕业论文

课题进度计划

2022.12.26确定报告选题及案例

2023.2.20完成开题报告初稿

2023.2.28交指导老师定稿

2023.2.28-2023.3.9为开题答辩会查询资料、阅读书籍、准备讲稿

2023.3.10参加开题答辩会

完成课题所需条件及落实措施:

1.查资料,关于案例的详细资料,通过互联网,新闻报道,微博,公众号平台等搜集。关于孙卓被拐案的相关书籍、论文、报刊、新闻报道等等的获取,通过万方、知网、维普、读秀等网站下载。

2.社会调查,访谈在职社区工作人员。咨询在服人员的看法。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按照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填写)

[1]陈兴良.刑法学关键问题[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陈兴良.罪名指南[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3]韦晓婷.出卖亲生子女的刑法研究[J].法制博览,2017(19).

[4]刑红枚.出卖亲生子女犯罪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7(04).

[5]贾鲁音.拐卖儿童罪之法益的人权审视[J].法制与社会,2019(06).

[6]田丽媛.一律判处死刑是否能够有效的预防拐卖儿童罪[J].法制博览,2018(04).

[7]董文辉.拐卖妇女、儿童共同犯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01).

[8]杜耀星,朱子兰.出卖子女入罪的必要性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7(12).

[9]于伟峰,崔纯、张建.拐卖儿童犯罪问题的研究[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

[10]邹世鹏.出卖亲生子女行为的定性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6(05).

[11]黄小龙.拐卖亲生子女犯罪刑罚适用思考[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9(02).

[12]董文辉.拐卖妇女、儿童共同犯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01).

[13]朱娅妮.论拐卖儿童罪防治的若干问题[J].辽宁师专学报,2019(03).

[14]蔡曦蕾.拐卖儿童罪:设刑与动刑——兼论“轻处”倾向的背后因素[J].北京社会科学,2016(07).

[15]吴荷荷.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之“亲卖”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16]许璐.论刑法中的儿童权利保护——以《儿童权利公约》为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

[17]杨瑞芝.被拐卖儿童家庭的社会再适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8.

[18]吴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死刑适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19]游稀.结构性创伤:被拐卖儿童回归家庭后亲子关系研究[D]. 西南大学,2017.

[20]薛艳华.重型主义的法理思考——基于拐卖儿童加重处罚的分析[D].西北大学,2016.

[21]张会雅.拐卖妇女、儿童罪中疑难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6.

[22]张婕.出卖亲生子女行为的定性研究[D].广州大学,2019.

[23]关爱麟.拐卖妇女、儿童罪认定的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4.

[24]王书悦,李楠.文明社会的恶疾——浅谈《亲爱的》[J].时代文学,2015(12).

拐卖儿童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以孙卓被拐卖案为例(开题报告)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4年9月2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11131.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4年9月19日
Next 2020年8月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