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教育同样也在不断地革新。在当下,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坚决摒弃“应试教育”而走向更为人性化的“素质教育”。当代师生关系对于教师教学质量也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是否良好,学生是否对于教师的教育工作有学习的兴趣点与热情,这决定了教育工作是否成功,是否有效。良好的师生环境,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方便于教师发现学生的薄弱之处,因材施教。将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本文主要对师生有效互动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和策略,希望能够对将来的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互动;沟通;教学
一、当前师生互动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的互动意识不够强烈
虽然国家教育改革后,要求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但我国依旧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把考试的成绩当作评判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凭证。一些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理念依旧停留在应试教育最初,教师说什么,学生记什么,规定好一个标准答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情况下,教师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的思考方式,没有沟通,只将自身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成为了教师教学的记录者,而非学习主体。这种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于当今教学中,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教师的互动意识不强,或者说,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没有深入贯彻。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教育,缺乏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受教育者无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受教育者会对教育产生抵触心理,丧失兴趣点,以至于教师教学产生问题。
(二)互动的方式不够灵活
由于我国的国情现况,师生之间的沟通存在空乏无味,毫无思想等严重问题。在课堂上,数学教师通常会采用提问的方式来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但是提问的方式存在很严重的问题。比如讲到“长方形面积”的教学内容时,教师会直接提问“长方形的面积是什么”,学生只能按照课本上将公式念出来,缺乏了互动中的乐趣性,如果教师这时让学生们对动画演示进行观看,那么这堂课就会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教学成果能够深入学生脑海中。
(三)互动的时机把握不到位
在教育教学中,并不是教师需要随时随地的展开互动沟通。人都是有惰性,教师的另一项责任便是督促与监督学生进行学习。一方面,教师的互动时机把握不到位,随时随地的开展沟通活动,会导致学生出现散漫,任性的状态。另一方面,是当教师发现课堂学习氛围非常沉闷的时候,才急忙开始展开互动,提问沟通,想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两种情况下,沟通时机有误,沟通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很难去达到教学的效率和指标。
二、师生有效互动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施方法
(一)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互动意识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坚持以新课改作为自身的教育理念。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因此在沟通中教师不能提出只针对于优等生的问题,对于学习进度慢的学生,理应做到一视同仁。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很多学生因为数学的抽象性特点,缺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需要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但并不能一味地强行灌输“标准答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数学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教师只有提高互动意识,就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水平。
(二)提高互动方式的灵活性
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提问与回答的传统沟通模式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做到教学观念的与时俱进,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采取多种互动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灵活的互动式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知识,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老师手中的这个角辨别这个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呢?”这时学生就会进行猜想,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回答,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在猜测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原因,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灵活的师生互动模式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师需要对互动的时机进行把握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开展互动的时机,教师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把控能力。小学生的注意集中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那么教师应当中途就需要开展互动环节,一方面,缓解课堂的压力,另一方面,能够重置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由听、写转移为听、说。在互动中,教师也应当注意,如果学生之间因为数学问题在互动讨论时出现争执,教师应当维护好学习纪律,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讨论方向上。再者,教师可以适当加入学生的讨论中,作为一个临时旁观者,偶尔提出指明灯式的建议,为学生提供解题思路,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通过自我反省,弥补自身的薄弱之处。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对教学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沟通能够使师生之间相互了解,能让学生知道,教师想要传授的是什么,需要学习的地方在哪里。帮助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如何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如果教师的沟通意识不强烈,依旧采用应试教育中的强加灌输式教学方式,会极大地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思维和想象力的发散,使学生兴趣点偏离,严重影响教学的目的与成果。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传统教学模式上不断地开拓创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维护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焕华,张金凤.例谈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有效使用电子白板技术——以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一课为例[J].中小学电教,2015(03):25-27.
[2]汤伟珠.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例谈小学数学的结课艺术[J].数学教学通讯,2016(16):9-10.
[3]李燕葱.余音绕“课”,“思”犹未尽——小学数学艺术化结课例谈[J].数学教学通讯,2017(04):35-36+76.
[4]朱上华.小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模式[J].文教资料,2006(26):165-166.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1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