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当前的教学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是处于一种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之中,以生活化为方向的课堂教改正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方向之一。如何在实践中对这种模式进行有效探索,这是事关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促进课堂教学生活化,这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这种模式就更加彰显出其自身所蕴含的科学性与生命力。这是一种把生活和知识有机相联,让学生强化对知识的理解的举措。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对拓展思维、创新理念和以生活化为方向的新的课改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探索
引言
让课堂教学和生活发生某种联系,使学生于学习中体会生活,又在生活中学到知识,二者相得益,收到的学习成效也必然事半功倍。在教学中必须对实施生活化的方式进行系统分析与探究,特别是对其实施机制与路径进行归纳与总结。这是一种将生活与学习合二为一的机制,因而使理论和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是一种从生活中的兴趣入手,最终达到学习知识的目标,因而是一种既科学又有效的方法。
一、推进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果要使课堂教学真正收到预期效果,就必须对教学的生活化模式给予足够的重视。寻找到生活内容与教学内容二者相契合的地方,使该模式所具有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只要对这种模式要进行科学规划,使之与语文课堂教学水乳交融、浑然天成,就能使这种模式本身所蕴含的较强的表现力得到充分地发挥,同时也能使这种形式所具有的其他方面的优势真正得以凸显。通过对过去教学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在筑牢学生的知识基础的同时,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能,就会使语文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是极为必要的。这种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这种方式对教学方法进行提炼,可以完成对日常生活的有关元素进行归纳与总结。通过学生对相关元素进行分析,使之产生与某些知识信息的联系,进而实现掌握知识的目的。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对学生能力进行有序地、渐进地提升。以归纳课堂教学切入点的办法,对语文知识完成由抽象到具象的过渡。通过将学到的知识点和鲜活的生活相联系,学生的思维不觉间实现了发散,也更加容易对语文这门学科的精髓深刻理解与把握。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还可以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对知识点进行精准把握的同时,也会深切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现存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在当前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国家对学生在综合技能方面的培养尤为关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素质是新时期对教育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为了在教学中体现这一要求,就必须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摆正。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小学语文教学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课堂教学形式依旧如原先一样呆板,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硬性灌输依然是主要形式,处于主体地位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至于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得到发挥。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占居了课堂的主体,学生独立表述自己的思想机会太少。作为教师只顾按自己的意图授课,而对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所忽略。在教学计划制定的过程中,教师未能着眼于学生的实际,这使得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课堂教学排斥的心理。
(二)教学形式过于呆板
现在的课堂授课形式一方面为教师讲述,一方面为学生学习。这是一种陈旧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的存在就是以学生的被动学习为前提。既枯燥又沉闷的气氛使学生感觉到一种压抑,甚至产生尽快摆脱这种环境的想法。曾经有位教师对《春晓》这篇诗歌进行讲解,按大纲要求这首诗的讲解必须辅以学生的绘画进行。可是教师并未涉及到绘画的内容,只是就文字而讲文字。教师对学生提出记好笔记的相关要求,却没有对学生根据诗意进行绘画的要求,同时又没有声情并茂的朗读。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受到抑制,也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教学气息欠缺生活化
小学阶段特别是低龄阶段,正值其心理、生理进行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孩子正是对一切未知的事物充满强烈好奇心的时候,他们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事实证明,对语文的课堂教学做到生活化与情趣化是最易使学生的注意力受到吸引的,学生学习也会变得更加高效。然而,从实际教学情况看,现在的教学并未能体现这一特点。因为课堂教学生活化程度缺失,致使学生的兴趣为之大减。
三、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一)凸显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育
在所有的人文学科中语文的人气是最旺的,所以,小学语言的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必须特别注重学生在人文精神层面的有意培树。没有一种人文情怀,一个人很难成为于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材。
(二)注重教学中的情境模拟
在课堂教学中近些年来引入了情境教学的理念,自从这一理念引入之后确实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这是一种对情境加以摸拟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置身于某情情境之中去对环境氛围进行感受,去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同样会被调动起来,教学效率也会有效提升。模拟这种情境,对学生而言其效用是巨大的。这就要求教师对相关的能够体现生活气息的案例进行搜集,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三)增强教学中的生活体验
把学到的知识在实际中加以应用,这是新课改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体验感受生活气息。比方,通过媒体对相关的生活内容进行展示,让现实中鲜活的生活案例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就会为之精神一振。通过展示相关的知识与案例,就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让学生从中增长见识。这种体验的渠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以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是语文这门学科的优势,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同时也是对那种传统的、缺乏生气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的有效路径之一。
(四)丰富教学中的游戏内容
将游戏引入教学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对教学效率的提升依然是十分明显的。教学游戏化,是依据教学要求由教师对相应的情境加以有针对性的设计。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让知识的学习融入轻松的游戏之中。进行游戏化教学时,教师对课堂的设计和引导是关键。要使游戏的成分保持适度,方法要保证科学,以防在教学中滥用。如果不能对这种游戏进行有效规范,也容易适得其反。
结语
和过去的语文教学相对比,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生活化教学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需要对这种方式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让生活化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其宗旨在于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同步提升。为此,要求教师必须彻底转变观念,为学生营造一个优良的课堂氛围,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沈炎真.发挥教师主导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J].教育教学论坛.2017(38)
[2]向兴艳.浅谈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化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8)
[3]魏茂军.如何创建活跃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J].教育现代化.2017(32)
[4]何利.小学语文课堂小组互学的有效性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08)
[5]吴晓娣.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24)
[6]岳春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后记[J].中国校外教育.2017(24)
[7]高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9)
[8]武羊.基于快乐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2)
[9]魏惠玲.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对话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
[10]苗金梅,韩蓓蓓.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4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