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一个的重大趋势。在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我国正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快信息化建设。如今,现代信息技术早已经进入了音乐课堂当中。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提到:“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科的学习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音乐教学,是新课改的要求,也将会促进乡村小学音乐课程教育的发展,是缩进乡村音乐教育与城市音乐教育的发展距离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乡村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现状调研与分析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音乐教学。是新课改的要求。随着我国现代化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城镇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呈现着让人欣喜的景象。那么在经济欠发展的乡村地区的音乐课堂教育中,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呢?乡村音乐教师在课堂是否常有使用信息技术几多媒体设备?乡村音乐教师是否具备有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为了深入信息技术在乡村音乐课堂的应用状况,同时也为了提出相应的策略,此次选取了农村区域的乡村小学音乐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问卷设计
本研究旨在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乡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本文的问卷主要采用选择题为主。问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乡村音乐教师的基本情况:年龄层次、性别、学历程度、专业乡村小学信息硬件资源建设情况:音乐教室、教师专用计算机普及率乡村音乐教师信息素养现状情况:信息技术意识、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乡村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情况现状分析此次问卷采用无记名的,问卷发放105份,回收有效问卷有100份。问卷回收率达到95%。在调查中获取的资料信息给予本次课题研究十分有效的信息。
1.乡村小学音乐教师基本情况现状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分别对小于三十岁以及三十岁到四十岁和四十一岁以上的年龄阶段的教师进行了调查,其中也包括性别和学历不同程度,调查结果发现,在小学音乐教师中,四十岁以上的大专学历以及专业不属于音乐的教职工占据了大部分。
2.乡村小学信息硬件资源建设情况
通过调查,了解到了农村学校在基础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目前所调查的农村学校中,84%的教师表示有自己的办公公用计算机。目前87%的音乐教师称学校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有52%称学校还没有实现班班通。基本上学校为了有效地推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有53名教师称学校配备有多媒体设备。
3.乡村音乐教师信息素养现状情况
内容 | 非常熟练 | 比较熟练 | 一般 | 不会使用 |
计算机基本操作 | 4% | 26% | 57% | 13% |
使用各种软件制作教学课件 | 3% | 21% | 48% | 31% |
网上搜寻相关信息 | 32% | 27% | 34% | 7% |
下载课程资源 | 14% | 26% | 17% | 43% |
使用ppt教学 | 7% | 26% | 32% | 35% |
表2 -2 乡村音乐教师信息素养现状情况表
通过表二-2可以得出:乡村音乐教师信息素养普遍不高,信息技术的操作掌握得特别熟练只是极个别。
4.乡村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情况
图2-3课堂使用信息技术情况
有关于音乐教师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有23位教师说计算机技术能满足自己教学的需要,其余教师认为自己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一般,甚至有37位教师认为自己信息技术能力差,无法将其用来教学。有68位老师说平时并不喜欢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认为多媒体增加了他的备课负担。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信息技术情况偏低,仅为12%,将多媒体视为其教学不可缺少的工具。大多数教师只选择在公开课上会使用信息技术,但是还是有36%的教师表示从来都不会使用。这表示乡村教师缺乏使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信息技术在农村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偏低。大部分老师在音乐课堂上,主要还是以简单的教唱为主。
(三)问题与析
因农村小学教育基础设施薄弱乡村小学地理位置相对于城镇小学而言,极为偏僻。经济发展落后,教育基础薄弱,农村小学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也是极为落后的。虽然我国在2009年基本实现“班班通”计划,实现每一个教室都可以连上外端网络,实现班级可以共享网络教育资源。但是,农村的基础设施远远比不上城镇,甚至很多都是用的城镇学校所淘汰的信息设备。可见,虽然一直强调要竭尽全力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教育不公平的现状一直存在。
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意识淡薄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个人的信息意识也就决定了其对待信息化的态度。经过一系列的调查我们发现,在这个被信息所包围的时代中,还是存在大部分信息意识淡薄的教师,没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所带来的促进作用,认为其可有可无。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缺乏应用计算机、影音资料、投影仪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主动性,同时仍有大部分教师从不借助现代媒体来丰富课堂促进教学效果。能够主动关心并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教师数量寥寥,他们对于信息技术多少有有着排斥或畏惧心理,缺乏勇气去探索、缺乏信心去应用。不少教师连最基本的用网络查找教学资源都不能够充分利用,其对于网络资源利用的积极性可见一斑。很多农村小学教师安于现状、教育观念陈旧,不愿意接受新生事物,习惯于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漠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不能充分利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农村小学教师落后的思想意识,导致行动上的消极。综上所述,可见多数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不能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效果的症结在于缺乏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教师信息知识匮乏教师的信息知识是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的基础,然而从调查现状可以发现,乡村小学音乐教师信息知识匮乏,部分教师对计算机操作比较熟练,但是多数教师还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很大的困难。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时代的教师重要的素养。教师道德信息能力的提现可以看出教师素养的高低。现代信息化的教育需要具备信息技术能力素养的教师。然而调查现状可以发现,乡村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非常有限,一是对于信息资源获取的能力受限,虽然纸质的书本资源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但是大多数老师十分依赖于书本等传统教学工具;二是教师信息加工的能力匮乏;三是乡村教师信息与音乐课堂的结合能力比较有限。绝大部分教师还处于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音乐课堂的演示工具基础上,教师做不到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与研究工具。具有基本的信息素养与能力,才是我们现代化教师的标准。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进行课程研究。
二乡村小学音乐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策略
(一) 加强乡村音乐课堂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
为了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的发展与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基础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额重要基础。音乐学科教学的信息化发展需要硬件设施的资源的支持。随着“校校通”的开展与实施,农村的部分学校已经有基础的现代化信息硬件设施,但是绝大部分的农村学校连基础的现代信息化硬件设施都没有。
一方面,当地XX部机关部门应着力重视乡村教育的发展,落实国家出台的新政策,发挥财政经费投入教育的最大的作用。最大限度的改善乡村教学条件、基础设施;为乡村学校配备音乐多媒体教室,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建立自己的校园网。为学校的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发展,提供物质的基础。
另一方面,学校自己也要有信息化建设反省意识,重视音乐学科,多为信息化建设筹备资金,坚持进行硬件设施的建设,逐渐的增设音乐多媒体教室,以及为教师增加基础的计算机设备。
(二)教师应树立与时俱进的信息技术观念
教师的信息技术观念的改观与跟新,在对于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极大的影响,它也决定着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假使乡村音乐教师能够充分的了解到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推动着音乐课程的教育教学,明白信息技术对音乐课堂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改善着教学过程的同时,也对教学的质量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
如果教师不能懂得现代信息技术的价值所在,认为信息技术应用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与精力,对教学不会有明显的作用。那么教师就会产生一种厌恶、抵触信息技术的心理。所以乡村教师应该树立一种正确的观念,在音乐教学中,合理的利用信息化媒介,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现代的乡村教师必须重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被动到主动地去学习更新。
鼓励教师使用现代信息化设备教学传统教学影响着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而又不发达的乡村小学教师,大多数乡村小学音乐教师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于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表现出一种抵触的态度。乡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普遍偏低,导致教师们在教学中没有信心用好信息技术,从而挫伤了教师们在教学上运用信息技术来教学的积极性。所以学校应该多多给予教师鼓励,让教师大胆的去尝试运用现代信息化设备来渗入课堂教学,将现代信息化与传统教学完美融合,共同提高音乐学科的教学质量。同时,可以开展学科教研活动讨论,让教师共同学习、探讨该如何更好的将信息技术融入音乐课堂。学校也可对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教师进行奖励。
结语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教学中合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可以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上的种种缺陷。对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确保素质教育的落实起着很大的作用。乡村小学教学的信息素养状况,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了乡村教育信息化的成功实施。因为乡村小学教育基础比较城镇来说比较落后,阻碍了乡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跟不上现代信息高速化的步伐。作为信息时代的音乐教师,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积极参加信息化培训不断的加强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当然,乡村音乐课堂信息化的实行与完善,离不开学校以及社会的投入和关注。
参考文献
[1] 黄玲芳,苏叶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问题探讨[J].科技导报,2011.2.
[2]赵磊.山东省西部农村教师信息素养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
[3] 金亚文.小学音乐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4]马若明.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5.11.
[5] 郑芳.教育信息化及其的中小学教育中的实施[J].信息技术教育,2010.5.
[6] 赵健.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综述[J].现代远程教育,2010.8.
[7]魏薇.可能的专业生活:教师与教学理论从疏离走向结合[J].中国教育学刊,2007 (10).
[8]南国农.解读信息化教育及其五大支柱[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2).
[9]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3).
[10]钟志贤,王佑镁.关于中小学信息素养状况的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3 (1).
[11]李淼浩.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D]. 西南大学,2008.
[12]张奕峥.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科教资讯.2009(1)
[13] 秦晓明,张曙光.网络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08(8).
[14] 于素云.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5(21).
[15] 林秀钦,黄荣怀.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态度与行为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09(9):17-22.
[16] Jan Elen.Geraldine Clarebout etc.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tudents Culture Specific Interpretation[J].Education Technology & Society.2010.4(13):227-239.
[17] M Cochran-Smith.SLLytle. Relationships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Teacher Learning in Communities.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2010(24).
[18] Milagros Delgado-Almonte.Hernando Bustos Andreu and Liliana Pedraja-Rejas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Higher Education: Lessons Learned in Industrial Engineering[J].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2010 :4 (13).140–154.
致谢
时光荏苒,三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这三年的大学生活让我有着许多感慨、感动与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从论文的选题、结构到最后的定稿,老师都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他严格的要求,细心的指导、还有渊博的学识,无一不让我心生敬意。感谢他的付出,才使得我的论文可以顺利地完成。
其次我要感谢那些认真协助我问卷调查的老师们,感谢你们的有效数据给予我非常大的帮助!
最后我要感谢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对我的论文进行评审的各位老师们!祝愿所有的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0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