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西国际贸易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探讨

中文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全球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贸易与环境问题日益得到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政府的关注。人们意识到,虽然国际贸易会促进经济的腾飞,但全球贸易的增长正在对世界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过度地发开自然资源、危险废弃物的进出口

  中文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全球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贸易与环境问题日益得到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XX的关注。人们意识到,虽然国际贸易会促进经济的腾飞,但全球贸易的增长正在对世界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过度地发开自然资源、危险废弃物的进出口等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本文首先利用广西2003年至2009年的相关数据,逐项分析了广西近年来的贸易收入状况和环境变化状况,然后采用广西统计年鉴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的数据,运用出口总额、工业制品出口占比、排放强度指数及广西抗逆水平指数,在出口贸易的环境效应模型的基础上测算并分析了广西出口贸易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问题,分析结果显示,在1996-2007年间,环境净效应为正,负的技术效应和XX抗逆效应不足以抵消正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总体上出口贸易加重了环境的负担。因此,广西的出口贸易与环境评估的结论基本吻合。针对模型结果,本文提出,应该实现出口产品环境成本内在化,加强区际经济合作,开发环保产品,提高XX抗逆水平。
  关键词:广西贸易;环境效应;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绪论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全球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贸易与环境问题日益得到世界各国或地区XX的关注。人们意识到,虽然国际贸易会促进经济的腾飞,但全球贸易的增长正在对世界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过度地发开自然资源、危险废弃物的进出口等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在新的国际形势之下,广西如何面对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挑战;如何把握环保大趋势,趋利避害,实现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为此,需要对广西贸易与环境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本论文试图从中观层面出发,通过考察广西对外贸易状况和环境状况,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建立环境效应模型,深入探索广西国际贸易对环境影响的问题,最后,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为广西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和更深层次的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应对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挑战提供协调贸易与环境的政策建议。

  二、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相关理论

  环境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分。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本文所指的环境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如大气、水、土壤、日光辐射、生物等。
  自罗伯特逊(1937)首次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说法以后,长期以来自由贸易被认为是有利于一国经济增长的。然而,在考察贸易自由化所引起的福利变动时,经济学家大多忽略了环境成本方面的问题[1]。随着自由贸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问题的出现和人们对环境意识的提高,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被重视。国内外大致形成两种关于贸易与环境关系的观点,一是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二是污染天堂假说。

  (一)环境的库茨涅兹曲线假说

  与环境学家所认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关系”不同,X经济学家Grossman和Krueger(1995)认为,经济增长和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他们通过对42个国家横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在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人类的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低;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以工业为代表的经济活动对资源的耗费超过了资源自身的再生能力,从而导致环境恶化;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类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环保意识增强,一方面,各种力量促使实施保护环境的措施,另一方面,人们积极寻求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来发展工业,于是环境开始得到改善[2]。因而形成了一条污染程度峰值在中等收入水平的环境污染水平先升后降的倒U型曲线。由于与X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对收入分配状况的观察相似,所以称之为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EKC,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
关于广西国际贸易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探讨
  图2-1表明,在人均GDP达到之前,地区或国家的EKC呈上升趋势,收入增长引起环境恶化;在人均GDP达到并超过之后,EKC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地区或国家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不但没有使环境继续恶化,反而加大治理环境的力度,使环境得到改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总和将会超过规模效应,对环境保护有利[3]。从深层的角度来说,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说明为解决环境问题而停止经济增长是不可取的,朝着符合生态要求的方向转变技术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才是解决人类和环境关系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污染天堂假说

  该理论是以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具有丰富的环境资源,因此将出口更多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即环境污染产品;而发达国家的环境要求标准很高,环境资源相对稀缺,大量的污染性企业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聚集地,更多地从事“肮脏行业”的生产[4],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

  (三)贸易的环境效应模型

  Grossman和Krueger(1991)最早对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展开研究。在研究北美自由贸易区贸易的环境效应时,他们最早使用“贸易-环境”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种效应,这就明确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和作用方向,形成了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的基本分析框架。由于贸易的环境效应模型最适合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此模型将在本文第五部分详细介绍。

  三、广西的经贸状况考察

  (一)广西经济收入状况考察

  1.广西总体经济态势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联合公布的广西2010年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广西GDP增速为14.2%,CPI涨3%,经济增速创近3年来新高,连续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年全区生产总值9502.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14.2%,增速比全国快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0.37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4510.83亿元,增长20.5%,其中工业增加值3860.46亿元,增长20.4%;第三产业增加值3321.19亿元,增长11.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5%、64.8%和29.7%,其中工业的贡献率为54.5%[5]。
  2.广西在西部地区中经济增势强劲
  2010年,西部地区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发展态势良好。根据图3-1可以看出,广西经济总量达到9502.39亿元,GDP在西部地区排第四位,位居四川、内蒙古和陕西之后,排名与上年持平。经济增速14.2%,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连续第九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在西部地区排名第六位。
 关于广西国际贸易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探讨

  (二)广西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考察

  1.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据海关统计,2010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77.0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4.61亿美元,增长24.3%。其中,出口96.10亿美元,增长14.8%;进口80.96亿美元,增长37.8%。进出口总额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17位,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排第2位[6]。根据图3-2,在对外贸易方面,广西外贸增速同比增长24.3%,虽然排西部倒数第二位,但是从总量看,广西以177.06亿元位列西部地区第二。
 关于广西国际贸易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探讨
  2.广西在中国——东盟合作中彰显活力
  广西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大陆东、中、西三大交汇点,东临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中国西部唯一沿海的地区。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广西以独特的区位优势、新兴的市场优势和后发的经济优势,在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机制性支撑和贸易促进功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加强、不断提供贸易便利化设施等多项举措,广西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东盟自2001年开始一直保持为广西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并逐渐成为广西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市场。
  2001至2010年10年间(据表3-1),广西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从4.21亿美元增长到65.26亿美元,增长了15.5倍多,占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3.43%增加到36.9%。其中,广西对东盟的出口由2.61亿美元增加到45.88亿美元,增长了17.6倍;广西从东盟的进口由1.6亿美元上升到19.37亿美元,增长了12.1倍。在与东盟国家贸易中,越南多年来一直保持为广西在东盟国家中最大贸易国地位。广西与越南进出口总额51.28亿美元,增长28.7%,其中出口40.79亿美元,增长31.7%,进口10.49亿美元,增长18.3%;与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泰国等东盟国家贸易增长速度在45%以上。尽管因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广西与东盟的贸易增速有所减缓,但是依然呈现增长的势头[7]。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如期建成,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又呈现出较快增长的势头。
关于广西国际贸易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探讨
  3.工业原材料、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进出口快速增长,出口结构优化
  出口方面,广西在不断扩大出口规模的同时,继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鼓励深加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使之逐步成为拉动广西出口贸易的新增长点。在2010年广西出口贸易中,机械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等出口大幅度增加,带动了广西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全年机电产品出口35.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6%,比同期全部商品出口增速高17.8个百分点,占全区出口总额的比重也由上年的32.2%提高到37.2%。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等产品的出口带动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高速增长,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8.1%,比同期全部商品出口增速高63.3个百分点,占全区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5.2%提高到8.1%。而服装及其附件、箱包及类似容器、塑料制品、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则分别下降7.9%、47.0%、22.0%、46.6%[8]。

  四、广西的环境数据考察

  (一)广西的水环境状况考察

  1.广西近岸海域水质状况
  2007年,全国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变化不大,但普遍受到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影响。由图4-1可以看出,山东、海南和广东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海水比例达到75%以上。天津、上海、浙江近岸海域水质污染较重。广西近海海域水质轻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77.4%,三类海水比例为13.6%,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9.0%。与2006年比较,各类海水比例基本相同[9]。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
关于广西国际贸易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探讨
  2.广西的污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考察
  由表4-1得出,全自治区废水排放总量从2003年的21.48亿吨上升到了2009年的30.55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占总量之比率略有变动但大致维持在一定水平,工业废水从2003年的11.93亿吨升至2008年的20.57亿吨,到了2009年下降至16.16亿吨。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从2003年的92.69万吨上升到2006年的111.93万吨后开始下降,到了2009年降至97.63万吨,总体来看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工业来源的化学需氧量占比下降14.4%。
关于广西国际贸易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探讨

  (二)广西的大气环境状况考察

  1.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根据广西区14个设区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常规监测结果,2007年至2009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整体保持二级水平。14个城市中,达到国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目标要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城市有12个,未达二级标准的城市有2个(柳州市和河池市达三级)。与2007年和2008年相比,达标的城市数量增加了一个。14个城市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范围由2007年的0.011~0.086毫克/立方米略微变化至2009年的0.012~0.071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从2007年的0.045毫克/立方米略有降低到2009年的0.036毫克/立方米。其中,达到一、二级标准的有南宁、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来宾和崇左12个城市,柳州、河池2城市达三级标准。14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范围为0.028~0.069毫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0.10毫克/立方米),基本与往年持平[10]。
  2.酸雨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的数据显示,2009年城市酸雨污染平均水平较过去有所减轻。降水酸度pH年平均值范围为4.70(桂林市)~6.82(崇左市),平均值为5.20,较2006年的4.89上升了0.31pH值单位。酸雨频率范围为0(钦州市、崇左市)~77.1%(桂林市),年平均酸雨频率为25.5%,比2006年(40.0%)下降了14.5个百分点[10]。

  (三)广西的固体废物状况考察

  2009年,全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5693万吨,相比2003年增加了2469万吨。由表4-2可以得出:在全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中,危险废物、煤矸石大体呈下降趋势;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尾矿及其他废物表现为上升趋势。2003年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109万吨,逐年有所下降,2009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下降至12万吨。
关于广西国际贸易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探讨

  五、国际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广西国际贸易与环境的评估

  通过对广西国际贸易状况考察和广西在2003年至2009年期间的环境数据分析,广西的国际贸易实现了出口创汇和经济总体的快速增长,对环境的正面影响在于:第一,根据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EKC),当国际贸易快速增长进而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可以利用较好的经济基础治理环境污染,采用节约能源的环境技术,此外,伴随收入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升,环保意识增强。第二,为增加本地区的出口额就必须满足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这就使得区内的有关部门自觉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资源消耗,以便跨越发达国家的绿色门槛。第三,可以进口污染密集型产品来减少区内的污染程度,或进口农产品和原材料来减少区内化肥、农药、水的使用。第四,可以引进外资投放到区内的环境基础设施领域,或者引进先进的环保工艺、技术和设备,从而提高国内的环保技术水平[11]。但是,由于过于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出口较多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即环境污染产品而忽略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广西近海海域水质受到了轻度污染,尽管城市空气质量良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随着贸易的增长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是工业废水排放量、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等指标在总量上都有所增加。
  1.出口结构对广西环境的影响
  从广西向东盟国家出口商品的结构来看,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增长快速,远远超过农产品比重的增长,尽管这意味着广西出口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它也意味着留下了更多的环境成本,即生产工业制成品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相比初级产品出口,工业成品出口的环境成本更高[12]。目前,广西出口比重较大的纺织品、机械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等也是污染密集产品。大力发展这些产业会导致地区性的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加剧[13],这些产品的出口量越大,广西的环境受到破坏的可能性越大。
  2.进口结构对广西环境的影响
  广西自东盟国家的进口产品主要是矿产品和煤等资源性产品及农产品,这些产品的进口一方面有利于广西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利用东盟国家的优势资源,另一方面对保护广西自然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3.环境因素对广西国际贸易的影响
  环境制约条件的松紧对广西出口贸易的增长具有一定的反作用[14]。比如区内工业污染排放条件的放宽,在总量上出口贸易额会增加,因为一些中小企业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污染标准一旦下降,为了短期的利益,就会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求得自身的增长。

  (二)广西国际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

  综合来看,广西的国际贸易对区内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出口方面。因此,有必要对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出口贸易是改善环境还是加重环境负担。
  1.贸易的环境效应及其分解模型
  Grossman和Kruger(1991)将贸易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分为三种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其中,规模效应指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企业生产污染强度(PollutionIntensity,单位产出排污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经济总量的增长引起污染排放总量的增加。结构效应是指在经济总量和污染强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贸易政策改变使各国将生产资源更多地向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中,由于不同行业污染强度不同,使得各国污染排放总量发生变化;比较优势产业污染强度较高的国家环境质量下降,而比较优势产业污染强度较低的国家环境质量改善。技术效应是指在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企业更新排污设备,升级排污技术,或者使用更清洁能源,从而降低单位产出排污量和排污总量[15]。在Grossman和Kruger的研究基础上,Copeland和Taylor(2003)建立了一个分解环境效应的数学模型[16]。模型如下:
  (1)基本模型
  假定一个国家生产X和Y两种出口产品,其中X是污染品,Y是清洁品。该国家生产X产品的污染排放总量是:
  Z=ex①
  其中,Z是污染排放总量,由生产X产生;x是X的产量;e是排污强度,即生产单位X的排污量。
  该国社会生产总值是:
  ②
  和是基期价格,y是Y的产量,S是按基期价格计算的社会生产总值。令基期价格为单位价格,即=1。
  则污染品所占份额为:
  ③
  其中,为污染品份额,由①和③式可得:
  ④
  对④式取对数,再求微分,可得:
  ⑤
  其中,,为环境总效应;,为规模效应;,为结构效应;,为技术效应。
  公式⑤表明,出口生产的环境总效应最终可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如果要使污染总量不增加,只有环境总效应非正,即:,这是出口改善环境的必要条件。然而,通常各国都努力扩大出口,追求。因此,要不增加污染,只有争取负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效应,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之和足以抵消正的规模效应,才能实现以出口改善环境的目的,即。反之,则出口损害环境。
  (2)引入XX变量
  各国XX一般都会努力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遏制环境恶化,改善环境质量。因此有必要在基本模型中引入XX变量。所以,①式改写为:
  ⑥
  其中,z是经过污染治理后的污染数量,是表示XX治理环境以及进行生态保护和建设努力的变量,用抗逆水平指数来衡量。抗逆水平指数是综合反映XX环境治理及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效的指标。同时,将④式改写为:
  ⑦
  ⑤式则改写成:
  ⑧
  其中,不妨称为XX抗逆条件,称为环境净效应。那么,出口改善环境的必要条件为:
  ⑨
  相应地,从公式⑨可以看出,在引入XX变量来发展出口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出口改善环境目的的路径就是争取负的结构效应、负的技术效应和正的抗逆效应来抵消规模效应。
  2.广西出口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
  选取1995——2007年广西出口总额、工业制品出口比重、排放强度指数、广西抗逆水平指数等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出口总额数据从历年广西统计年鉴中获取;由于出口贸易结构数据获取困难,所以工业制品出口占比根据历年广西统计年鉴中计算而得;广西排放强度指数和抗逆水平指数从《201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获得。广西排放强度指数是描述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情况的指标,抗逆水平指数主要说明XX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和成效的指标。
  (2)模型假定
  为了简化分析,特做以下假定:
  第一,假定工业制品为污染品,而初级产品为清洁品。该假定是合理的,因为工业制品生产不仅污染强度比初级产品高,而且在广西,工业制品的比重越来越大。
  第二,假定在工业制品内部,产业间污染强度没有差异。
  第三,假定出口生产没有乘数效应,只考虑出口活动本身对环境的直接影响,不考虑出口生产通过乘数效应促进经济增长所带来的间接环境影响。
  第四,假定出口生产和普通生产使用相同的生产技术,接受XX相同的监督,因此两类生产的排放强度指数和抗逆水平指数一致。
  (3)数据处理
  为了估算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XX抗逆效应(),特对数据进行一下处理:对于,根据公式计算规模效应;、、的计算相对简单,分别用工业制品出口比重、污染强度指数、广西抗逆水平指数等数据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与类似;和分别根据⑤和⑧式计算得到。均值是1996——2007年各类环境效应值的算术平均值,总值是2007数值减去1995年数值再除以1995年数值的结果。计算结果见表5-1。
 关于广西国际贸易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探讨
  表5-1数据显示:第一,1996——2007年间,规模效应均值达10.56%,总值达127.67%,但在三种效应中只处于居中地位,说明广西的国际贸易还有上升的空间,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外贸易还有待提高,同时也说明了广西经济相对落后的部分原因。第二,结构效应大体为正且数值波动很大,除1997年、2000年和2002年为负之外,都是正数,这是广西的工业制品出口份额不断上升的结果。第三,技术效应微弱,12年间技术效应虽为负值,起到降低污染的作用,但是数值偏小,均值只有-0.62%,总值为-8.44%。第四,环境总效应较强。技术效应远不及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导致环境总效应较大,均值达50.1%,总值达849.8%。因此总体来说,国际贸易对广西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第五,XX抗逆水平有限,均值仅为0.65%,总值仅为5.5%。虽然XX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出努力,对遏制环境恶化起到一定的抗逆作用,但总体效果有待加强。第六,环境净效应仍较大,由于技术效应薄弱,XX抗逆效应微弱,最终环境净效应较大,均值为49.68%,总值达844.3%。综上所述,在1996——2007年间,,负的技术效应和XX抗逆效应不足以抵消正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总体上出口贸易加重了环境的负担。因此,广西的出口贸易与环境评估的结论基本吻合。
  通过大量的数据考察和模型分析,本论文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广西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复杂关系问题。结合已经存在的环境问题,如何把环境变化、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三者辩证地统一起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协调广西贸易与环境的对策建议

  广西在国际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中要获得真正长足而良性的发展,保持经济不断增长的势头,就必须协调对外贸易增长和环境优化的关系。本论文在以上广西出口贸易的环境效应分解模型基础上,提出以下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对策建议。
  1.利用经济手段实现出口产品环境成本内在化
  环境成本是指在生产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等给环境带来不良影响进而产生的成本。广西区内大多数产品的出口并没有将环境成本纳入产品总成本,因此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低成本很容易遭到国际社会的反倾销指控[17]。在对外贸易量的增长带来的可能却是质的降低,因为区内环境的恶化将对工农业产品质量产生影响。把环境成本排除在产品生产总成本之外所获得的国际竞争力,最终将因环境污染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企业将丧失竞争优势,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将环境成本包含在产品的总成本中是很有必要的。综合运用排污收费、环境税收、排污许可证交易、押金、环境损害责任等经济调节手段[18],能够促使企业改变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减少其污染行为。
  2.加强国际和区际合作,善用国际贸易,实现负的技术效应
  为实现负的技术效应,加强国际和区际合作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国际和区际合作能够引进国外和区外先进的治理污染技术,借鉴国内外环境保护措施和经验。基于现有的国际贸易基础,广西应结合具体的区情,充分考虑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受力,处理好经济建设、国际贸易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积极引进环境标准水平较高的投资组合,改变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生产方式,寻求适合广西的环境保护措施,同时,要加强对进口产品或国外区外投资的检测,对于存在污染行为的经济合作,要及时制止。
  3.改变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开发环保产品,实现负的结构效应
  粗放式的、数量扩张式的外贸增长方式与不合理的出口商品结构虽然能使广西在外贸总量上获得增长,而实际上,贸易利益有可能下降的,因为为此可能已经付出了资源流失和环境恶化的巨大代价。广西要根据比较优势,同时借鉴国内和国外的经验,按照区内的实际情况发展环保产品,树立广西在国际贸易中良好的环境形象。改变出口产品、进口产品的结构,减少区内能源和资源消耗和废气排放,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这将对提高整体经济增长的质量和节能减排起到促进作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19]。
  4.提高XX抗逆水平,发挥XX在环境保护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环境保护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在现实中,企业主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不惜损害、破坏环境;消费群体为获取质优价廉的商品而忽视环境;农民不惜通过乱砍滥伐等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行为满足其需求。环境保护对全社会而言有强烈的需求却无法形成保护环境的合力。因此,XX由于其特殊的权利而作为主导力量,应该推动环境立法的发展,加强环境行政立法,制定促进环境保护的配套法规,优化环境执法方式,从而加强环境保护的领导、协调和指导[20]。广西XX认真贯彻落实xxxx关于节能减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将污染减排列为工作重点,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减排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进节能减排,并加强关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宣传教育和积极推进公众参与,提高XX抗逆水平。

  六、结语

  本文以贸易与环境理论为研究基础,把广西经济增长与贸易、环境的关系作为为研究中心,在大量的官方数据的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广西2003年至2009年的相关数据,逐项分析了广西近年来的贸易收入状况和环境变化状况,然后从实证的角度,根据环境效应分解模型,使用了工业制品出口比重、污染强度指数、广西抗逆水平指数等数据进行计算,从中观层面对广西的国际贸易状况和环境状况进行实践考察和比较研究,探讨了贸易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得出了由于技术效应薄弱和XX抗逆效应微弱,广西环境净效应较大,总体上出口贸易加重了环境的负担的实验结果,并从环境效应分解模型中的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XX抗逆效应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协调广西贸易与环境的政策建议。但是,由于受资料采集及研究能力的限制,本研究有待完善及继续深入探讨。环境效应的各个分解效应从计算公式来看结构并不复杂,然而数据样本的采集却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出口贸易结构数据获取困难,所以工业制品出口占比根据历年广西统计年鉴中计算而得,计算公式中又存在着比除关系,得出的计算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说服力有所减弱,这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继续深入分析,总体来说,计算的结果所呈现出的环境效应与其他学者的所得的结果还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何正霞,许士春.我国经济开放对环境的市政研究:1990-2007[J]国际贸易问题.2009(10):11-15
  [2]周亚敏,黄苏萍.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基于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1):22-26
  [3]Lopez,R.(1997)‘EnvironmentalExternalitiesinTraditionalAgricultureandtheImpactofTradeLiberalization:thecaseofGhana’,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pp.17-39
  [4]Hettige,H;Locus,R.E.BandWheeler.(1992)‘TheToxicIntensityofIndustrialProduction:GlobalPatterns,TrendsandRadepolicy.AmericanEconomicreview’,papersandproceedings,pp.473-481
  [5]桂经网.http://www.gxi.gov.cn/
  [6]中国海关网.http://www.chinacustoms.gov.cn
  [7]韦朝晖,陈万华.面向可持续协调发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0-54
  [8]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us.gov.cn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数据.http://datacenter.mep.gov.cn/
  [10]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http://www.gxepb.gov.cn/
  [11]俞海山.广义国际贸易环境理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2):154
  [12]陈晓东.中国出口贸易与环境问题探索[J].商业经济2010(7):100-101
  [13]谷祖莎.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9(3):190-192
  [14]张学敏,徐立清.浙江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互动关系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0(8):138-143
  [15]曲如晓.贸易与环境:理论与政策研究[M].人民出版2009(9):315-319
  [16]Copeland,B.RandM.S.Taylor:“Trade,GrowthandtheEnvironment”,NBERWorkingPaperSeries,9823,No.2003
  [17]陈昭,徐世长.中国对外贸易与环境质量关系检验——基于An-C-Tayor一般均衡关系模型的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0(12):69-73
  [18]周玉梅.WTO框架下我国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北华大学学报2003(6):54-57
  [19]王海鹏.对外贸易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研究[J].国际贸2010(7):55-59
  [20]刘晓芸,王小萍.论XX的环境保护责任——兼谈《环境保护法》修改中XX责任的规定[C].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兰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40-24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4754.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3月13日
下一篇 2020年3月1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