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之后IASB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成为各国会计界关注的热点,截止到2016年全球有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纷纷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中国也于2006年2月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2011年,中国制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路线图》,表明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渐进趋同的历程。在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中,国内学者对会计准则的研究也逐渐由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研究深入到会计准则实施经济后果研究,对会计实务和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完善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7年是中国新会计准则实施第十年,十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如今在“互联互通”和“一带一路”的推动下,国别会计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以及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研究会成为会计准则研究的主要方向,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和各国经济互联互通进程的加快,会计作为商业通用语言、会计准则作为会计行业规范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会计准则的研究也会呈现多角度、深领域和大范围的趋势。
4.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4.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股权融资是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方式之一。从投资者角度来看,股权融资成本其实是一种放弃其他投资机会获得收益的机会成本,指的是投资者对其权益投资要求的风险报酬率。[21]资本资产定价理论通过探讨资产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来计算股权融资成本,即风险越小,投资者要求的补偿越小,风险越大,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也就越大。投资人所承担的风险主要来自于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表现为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即代理问题。上市公司为了筹集到资金,往往会有夸大公司价值的动机,隐瞒不良信息而向市场传达“好消息”,在信息披露不规范、透明度不高的资本市场,这种行为会带来更高的道德风险,投资者往往无法判断真正的“好消息”和“坏消息”,就会增加风险预测要求更高的资本回报,这样就会增加股权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表现为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于大股东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有时也会干扰会计信息质量的披露,就会造成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啄食。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投资者往往会通过寻求价格保护机制来降低代理成本,这样就产生了逆向选择问题,而这种逆向选择则会增加企业股权融资成本。[22]
Lambertetal(2011)认为,可以通过改进会计信息系质量来提高投资者对会计信息判断的精准度,来降低资本成本。[23]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公司管理机制来降低信息不对称,公司综合治理机制的提高能够促进股权融资成本降低,[24]公司治理机制越完善意味着该公司有较低的代理冲突,投资人的利益也就更有保障。代理人有向市场提供更加透明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动机,愿意自动提供更多的信息传递给潜在投资者,这样潜在投资者就会降低风险预测,从而减少所要求的回报率,达到降低股权融资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产生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前提。完善的准则对会计处理提出了更严格、更规范的操作要求,也使会计信息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现状,从而为会计信息需求者提供更加透明的信息。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新会计准则在内容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除了增加了若干条具体会计准则,还对已有的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与补充,并且将重要的经济业务准则单列,突出其重要性,这样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能真实地反应企业经营活动情况;除了准则内容的变化,会计理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为(1)财务报告目标的转变,由受托责任观转向决策有用观,能够更好地满足了投资者的需求,降低信息不对称;(2)计量属性的转变,由历史成本观转向公允价值计量,这一理念的转变使股东能够及时了解股权价值的变化,满足股东对会计信息的需求;(3)会计收益确认的转变,由传统的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这样能够更及时反应企业的真实价值。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不仅表现在形式上的趋同,2011年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已达到实质趋同。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后采用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所带来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变能否降低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代理冲突,使得企业股权融资成本降低,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文提出相关假设:
假设1: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能够降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
然而,由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涉及到较多的财务工作人员的主观判断和估计,这样就为公司盈余管理和操纵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反而不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赵耀、乔贵涛等人(2014)的研究表明是是新会计准则后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反而有所降低。[16]罗劲博(2014)研究发现在不考虑公司治理因素的情况下,会计准则变迁导致了股权融资成本有一定程度的增加。[25]据此我们提出本文的第二个假设:
假设2: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增加了企业股权融资成本;
现有文献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机制和治理水平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产生影响,企业较高的财务性息披露水平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机制,降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并且中国特色的控股机制会提高股权融资成本,[23]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而言,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形成了特有的中国特色控股机制。强调社会稳定、就业扩大以及社会整体财富增加的XX部门有可能将上市公司作为实现政策目标的工具,从而与追求股东利益的企业目标产生矛盾(白重恩,2005)。[26]国有企业采用国家绝对控股或者设置相对控股的股权模式,由于国有企业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控股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也会更加突出,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带来更高的会计信息质量或许能够缓解这一代理问题,从而对国有企业股权融资成本产生更显著的影响,因此我们提出本文的第三个假设:
假设3: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带来的会计信息质量变化对国有企业股权融资成本产生更显著的影响。
4.2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变量说明
1.股权融资成本。根据现有的研究表明公司股权融资成本主要包括显性成本(即企业融资的资本成本,包括筹资费用和资金占用费用)和隐性成本(包括代理成本、寻租成本、有效市场下信息不对称成本、机会成本、股权稀释成本等)。[27]关于股权融资成本的度量还未完全统一,但对我国学者大都是借鉴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度量方式对我国股权融资成本进行度量,常见的主要有在借鉴Gebhardt,Lee,和Swaminathan(2001)多元回归基础上的剩余收益模型,[28](曾颖和陆正飞,2006;蒋琰和陆正飞,2009;王生年和徐亚飞,2016)徐向艺、方政(2010);[29,23,30,31]叶陈刚等(2015)则使用数据获得性强、易于计算的OJN(2005)经济增长模型来计算股权融资成本;[32]邱玉莲、张雯雯(2014);李争光等(2016)则使用传统的CAPM模型计算股权融资成本,[33-34]以上股权融资成本各有优劣,分别从事后和事前两个不同方面估算股权融资成本,由于剩余收益模型需要使用至少十二期的预测期间,而我们需要考虑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时间因素,所以,本文使用传统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来衡量企业股权融资成本,本文借鉴李敏、张志强(2016)[21]公式如下:
(公式一)
其中,表示无风险报酬率,使用10年期国债的年收益率来代替;未上市公司的系统风险系数;表示股票市场年收益率,本文选用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综合年市场回报率(等权平均法)。
2.会计信息质量及其代理变量。参照燕玲(2013)的做法,我们使用盈余质量来衡量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带来的会计信息质量变化,[35]借鉴李敏、张志强(2016)的算法来计算盈余质量,使用扩展的Jones模型来计算盈余质量的代理变量,即操控性应计利润(DA),[21]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二)
其中,表示i公司第t年的总应计利润,表示i公司第t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变动额,表示i公司第t年的应收账款变动额,表示i公司第t年的固定资产原值,表示i公司第t年的无形资产其他费李东资产的价值,表示i公司第t-1年的总资产,表示模型估计的残差,取其绝对值即i公司第t年的操控性应计利润,操控性应计利润与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即操控性应计利润越低,所代表的会计信息质量也就越高。
3.控制变量。参考(曾颖和陆正飞,2006;蒋琰和陆正飞,2009;李争光等2016)[29,23,34]本文选取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产生显著影响的公司治理因素作为控制变量,主要有β系数(Beta)、公司规模(Size)、账面市值比(BM)、资金周转率(Captur)、换手率(Hls)、负债率(Lev)、股权集中度(Herf)以及行业控制变量,具体变量分析见表1。
表1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及其变量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样本主要财务数据来自于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CSMAR数据库,上市公司Beta值及股票换手率数据来自于Resset数据库,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数据和行业分类来自CCER数据库。选取2003-2015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为确保数据的有效性,本文按照下列标准对样本进行了筛选:1.由于金融业类上市公司与企业类型的上市公司财务行为和财务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本研究将剔除具有较大财务异质性的金融业上市公司,最终按照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布的分类原则,在样本中剔除11家金融类上市公司;2.通过查阅公司年报和网上资料对数据库中数据不全的公司进行补充后,仍然发现一些上市公司的部分指标数据难以补缺,为了确保研究资料的一致性,故将这些数据缺省公司予以剔除。最终,我们得到了7940个财务数据作为本论文的研究样本。
(三)模型设计
为了检验假设1,首先考虑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构建模型如下:
(模型1)
吴克平、于富生等(2013)利用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从整体上揭示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现新会计准则并未显著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36]李敏、张志强(2016)以盈余管理质量作为会计准则变革的代理变量,比较了会计准则变革前后盈余质量的与企业融资成本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盈余管理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进而强化了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融资成本的关系。[21]通过对以上学者的研究思路及结论分析,发现在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时,除了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事件对融资成本的影响外,会计信息质量被广泛作为传导机制来进行研究,也就是用会计信息质量来表征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为了强化和检验我们的假设,因此,分别加入会计信息质量及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会计信息质量的交乘项来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
4.3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3给出了股权融资成本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为了排除极端异常值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文将所有变量进行了Winsorize作了1%水平的缩尾处理。从表3中可以看出,股权融资成本(Costequity)的均值为0.6432,中值为0.4121,标准差为0.6303说明样本中股权融资成本这一指标的总体分布比较均匀。会计信息质量的代理变量DA均值为0.7845,标准差为0.5294,中值为0.6941,也可以看出DA这一指标的总体分布比较均匀。因此,该变量样本分布总体上比较均匀。
表2股权融资成本样本总体描述性统计
(二)变量相关性分析
表3给出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从检验结果来看,解释变量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股权融资成本相关系数为-0.1379且显著负相关,初步验证了假设1,DA与股权融资成本相关系数为0.1098且显著正相关,也就是会计信息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负相关;从各变量相关性检验来看,各变量之间相对比较独立,不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3股权融资成本变量相关性检验
(三)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表4汇报了对本文假设1的检验结果。通过分析多元回归结果发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事件本身CAS的回归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能够降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验证了我们的假设1;会计信息质量代理变量DA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即会计信息质量越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越高;会计信息质量代理变量DA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CAS的交乘项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需要注意的是,加入该变量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CAS变量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变大,说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后会计信息质量的变化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更大,更有助于企业降低股权融资成本,从而检验了我们的假设1,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除了本身能够对股权融资成本产生影响,还可以通过准则趋同带来的会计信息质量变化来影响企业股弃权融资成本。这也说明了,上市公司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后新会计准则的执行比较积极,投资人更加相信新的会计准则能够带来更加透明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表4股权融资成本模型回归结果
Beta系数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这一结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叶康涛、陆正飞(2004)研究结论相一致,企业系统风险系数越高,投资人要求的风险回报率也就越高;企业规模Size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也就是企业公司规模越大股权融资成本越高,这一结论与叶康涛、陆正飞(2004)研究结论相一致,可能是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小盘股效应”导致规模较大的股票价值往往被低估;企业账面市值比BM越高企业股权融资成本越低,说明在我国股票市场上账面市值比较高的公司股票价值往往也会被高估,或者是由于投资人认为账面市值比较高的企业面临较小的系统风险,因此融资成本就会较低;[37]资产周转率Captur可以看做是企业经营效率的代表,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Angetal.(2000)将资产周转率看做企业经营效率的代表,[38]也就是经营效率越高的企业股权融资成本也越高,可能是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严重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在投资人看来,经营效率越高往往期待有更高的投资回报,因此而增加企业股权融资成本;股票换手率Hsl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说明股票流动性越高可能会存在较高的和风险,因此股票融资成本也会较高;企业负债率(Lev)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在投资人看来负债类较高的企业往往会有更高的财务风险,投资人会要求有更高的风险补偿,因此股权融资成本也就越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Herf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正相关,由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更容易出现“一股独大”的现象,投资人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从而增加企业股权融资成本。
5.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不同产权性质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
6.结论与展望
该部分对本论文进行了总结,具体来讲该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主要概括了本文的研究结论。第二部分主要就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经济后果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影响向XX、企业以及中国债务市场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三部分是本文的创新点。第四部分是本文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6.1研究结论
本文在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及其经济后果研究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整理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路径和机理,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综合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结论1:结合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回归检验,本文认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及其带来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变化能够降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是为了提振全球金融市场的透明度,问责制和效率,并通过增强全球经济中的信任、经济增长、和长期金融稳定来服务于公众利益。企业管理层和股东以及债权人的信息不对称又是典型的代理成本问题的根源。因此,从信息关联角度来讲,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能够通过会计信息质量的变化来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和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产生影响。进过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事件会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产生负相关的影响,也就是随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的推展,相应的能够降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一方面这是由于全球经济发展需要个国家会计信息披露趋于统一化,选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以及债权人对高质量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需求,这样一来债权人就会面临较低的违约风险,从而降低资金回报率,降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
从实证回归结果来看,会计信息质量的代理变量DA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都显著正相关,说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越高,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就相对越高,也就是企业盈余管理水平越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越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也就越低,而基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能够带来更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前提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能够降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
结论2: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对国有企业的影响程度。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以及我国企业性质管理的特殊性,XX在进行资源配置时往往会为国有企业提供更多的隐性担保,尤其是企业在进行债务融资时“债务软约束”现象的存在,使得国有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质量要求要低于非国有企业,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下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对非国有企业产生更大的影响是因为债务人对非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高,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则会带来更加透明和高效的会计信息质量,因此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会因产权性质不同有所差异。
6.2对策建议
根据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影响路径和实证结果的分析,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稳步提升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
全球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势不可逆转,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选择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势在必行。从2002年中国进行会计制度改革以来,中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逐步完善,并且不断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目前已经形成和完善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由于新会计准则理念的引进以及我国会计专业人员专业发展水平的限制,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理念在实施的过程中目前并未达到预想的效果,这就需要从制度层面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加强会计人员的从业教育和再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2.加强新会计准则的监管和实施,发挥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指导作用。
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是对新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的准确解释,为会计人员和公司财务人员提供了具体的会计实务指导。新的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如何?XX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新制度落实实施的监督,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制度的实施和落实,应该采取定期检查核查的方式,定期做好汇报工作,及时指出新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有针对地进行修改,从未是新会计准则结合我国转经济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努力提高会计人员和监管干部的技术水平。
3.注重会计学和公司财务交叉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和大数据时代浪潮的赶进,基本财务信息和会计信息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会计学的研究和发展应该紧跟财务发展的需求,会计学研究应该密切关注信息技术对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的影响,努力加强会计学与财务交叉学科的联系,通过会计学研究和发展为财务管理提供高质量的要求和会计准则,并且会计学应该紧密关注财务学科的时代诉求,二者不断砥砺前行。
4.重视公司治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文献梳理和实证研研究结果均发现,公司治理的诸多因素均会对企业融资成本产生显著的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成长性、企业规模、上市年限、盈利水平、财务杠杆等体现公司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综合因素均会影响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究其原因在于投资人和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严重的信息代理冲突,债权人处于对自己利益的保护,提高风险报酬率来作为防御,如果企业具有高效的管理机制,公司治理层面能够表现得更加透明,信息更加公开,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代理风险,企业在进行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时将会更加有利于企业的资金筹集,降低融资成本。
5.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不断提升会计准则制定的话语权。
目前国际会计准则治理结构中主导力量正在分化,X在IASB治理结构中的地位正随着其对趋同目标的放弃而逐步下降,以欧洲和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正在稳步增强,中国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是中国巩固影响力,提高国际话语权的最佳时机,现阶段是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中国扩大增强话语权的最佳时机,,中国应该培养相关人才在国际平台开展相关工作,表达中国经济发展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诉求,掌握主动权。
6.3研究不足
本论文受到一些客观因素和研究水平的限制,依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选择不均衡。由于我国2002年开始实施会计制度改革,2007年开始实施新的会计准则,本文在样本选取上选择了2003~2015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会计准则变更前后的样本数据不能够均衡分布,导致文本无法进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前后的对比分析,从而使得文章无法充分体现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后的经济效果。
2.股权融资成本衡量的局限性。由于剩余收益模型需要使用至少十二期的预测期间,而我们需要考虑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时间因素,所以,本文使用传统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来衡量企业股权融资成本,这种衡量方法可能会对实证结果产生影响。
3.本文采用了简单的VIF多重共线性检验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虽然本文通过VIF多重共线性检验检验了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但是不能完全排除变量之间的内生性问题,以及模型的稳健性问题。
6.4未来展望
鉴于本文的理论分析、实证检验和研究不足,在以后研究中方向更加明确,也会尽量克服以上不足,从而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经济后果研究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首先,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经济后果研究依然有很广泛的研究角度有待发掘,并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经济后果研究对会计制度的完善和企业财务管理均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其次,随着公司治理因素的变化,在变量的选取和衡量上应该切合实际,选取能够对企业融资成本影响紧密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此外,应该充分考虑变量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克服变量自身因素对模型的干扰。
参考文献
BarthME,LandsmanWR,LangM,etal.AreIFRS-basedandUSGAAP-basedaccountingamountscomparable?[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12,54(1):68-93.
BartovE,GoldbergSR,KimM.ComparativevaluerelevanceamongGerman,US,and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s:AGermanstockmarketperspective[J].JournalofAccounting,Auditing&Finance,2005,20(2):95-119.
BharathST,SunderJ,SunderSV.Accountingqualityanddebtcontracting[J].TheAccountingReview,2008,83(1):1-28.
BiddleGC,HilaryG.Accountingqualityandfirm-levelcapitalinvestment[J].TheAccountingReview,2006,81(5):963-982.
BurgstahlerDC,HailL,LeuzC.Theimportanceofreportingincentives:EarningsmanagementinEuropeanprivateandpublicfirms[J].Theaccountingreview,2006,81(5):983-1016.
EmenyonuEN,GraySJ.ECaccountingharmonisation:AnempiricalstudyofmeasurementpracticesinFrance,GermanyandtheUK[J].AccountingandBusinessresearch,1992,23(89):49-58.
FlorouA,KosiU.DoesmandatoryIFRSadoptionfacilitatedebtfinancing?[J].ReviewofAccountingStudies,2015,20(4):1407-1456.
FontesA,RodriguesLL,CraigR.Measuringconvergenceof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swithinternationalfinancialreportingstandards[C]//Accountingforum.Elsevier,2005,29(4):415-436.
FrancisJ,LaFondR,OlssonP,etal.Themarketpricingofaccrualsquality[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5,39(2):295-327.
Prather-KinseyJ.Discussionof”IFRSadoptioninEuropeandinvestment-cashflowsensitivity:Outsiderversusinsidereconomies”[J].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Accounting,2010,45(2):169-172.
LeuzC,VerrecchiaRE.Firms’capitalallocationchoices,informationquality,andthecostofcapital[J].2005.
NaranjoPL,SaavedraD,VerdiRS.Financialreportingregulationandfinancingdecisions[J].2016.
RahmanA,PereraH,GaneshanandamS.Measurementofformalharmonisationinaccounting:anexploratorystudy[J].AccountingandBusinessResearch,1996,26(4):325-339.
SenguptaP.Corporatedisclosurequalityandthecostofdebt[J].Accountingreview,1998:459-474.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6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