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旅游发展经验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启示

  摘要

海南岛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可观。2010年1月4日,xxx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意味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受到XX的高度重视。海南作为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措施有利于海南岛旅游业、现代农业、新型工业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旅游业的改革实践和发展,形成经济区域整体发展的新局面。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还有利于国内外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交流,对海南岛的经济以及全面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近年来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进程中却存在很大问题。例如人文资源开发不足、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交通滞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国际旅游岛巴厘岛的建立启示,提出高标准进行规划、深度开发、吸收现代文化等改进优化措施,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立,推动和加快海南岛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南;国际旅游岛;巴厘岛;启示;人文资源;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

  引言

2010年1月4日,xxx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意味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受到XX的高度重视。自2010年以来,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时间虽然不长,己经取得了许多显著成效,同时也在发展建设中存在人文资源开发不足、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交通滞后、开发与自然环境矛盾显著等问题。巴厘岛,原本处于“农业不能自给,工业仅有初级发展”的阶段,但依靠独特的海岛资源,以发展岛屿旅游为突破口,摆脱了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岛屿特性,经济实力和影响力都迅速得到提高,其走的就是特色开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并由此步入发展的良性循环。通过分析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存在的问题,借鉴巴厘岛作为国际海岛旅游胜地的经验,提出高标准进行规划、深度开发、吸收现代文化等改进优化措施,可以丰富海南岛开展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理论体系,为海南岛建设国际旅游岛积淀更为丰富的案例支持,同时也能够改变海南岛建设进程缓慢的局面,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立,推动海南岛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

  1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现状与问题

  1.1海南岛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现状

2010年1月4日,xxx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意味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受到XX的高度重视,国家给予海南一些优惠政策和较大的资金投入。海南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方面有很大的突破和进展。海南岛的旅游总数近年来有很大的增长,2011年,海南岛的旅游人数已经达到3001万。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客源来源于中国内陆市场,具有很大的客源支撑。但是,国外入境旅游人数相对较少,2011年入境旅游者占总旅游者人数2.7%。近几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还算迅速,但是在人文资源开发、地域文化特色发展、交通建设、开发与自然矛盾协调等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1.2海南岛建设国际旅游岛存在的问题

1.2.1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海南岛具有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过程中,在人文旅

游资源开发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XX在人文资源开发上的重视力度不够,海南的文化特色开发和宣传面向度不够、特征性的旅游产品开发较少、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程度和宣传力度不够。不及如此,在开发过程中,现代化进程与本地特色开发矛盾显著,二者的兼顾融合不全面,直接影响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进程。

1.2.2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海南在所有经济特区中,经济发展是相对落后的。海南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在城市基础建设和生产水平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山区面积分布较为广泛,岛内的生产水平力低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外加国家出于全面发展的考虑,在海南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力度相对较小。导致海南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时经济能力不足,建设进度较为缓慢。

1.2.3交通建设滞后

海南岛内山区面积分布较为广泛,在交通建设和基础建设方面有很大难度。省内建设高速公路系统以及铁路系统的难度较大,由于地势地理分布原因,在交通建设方面不仅要考虑地势安全问题,而且还有考虑城市规划分布格局。目前,海南省公路系统基本以东线、西线、中线三条南北过道为主,其他道路建设还在开发当中。铁路建设尤为困难,2003年粤海铁路全线通车,对海南岛的经济有很大的提升作用。所以,目前铁路交通一直是限制海南岛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受到琼州海峡的阻隔,导致珠三角地区经济流通缓慢,限制海南市场的发展。交通建设滞后导致海南岛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进程中面临巨大挑战。

1.2.4开发与自然环境矛盾显著

海南具有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但是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进程中,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开发与自然环境矛盾显著。既要高标准深化开发,又要顾及自然环境资源。海南是一个覆盖率保持55%左右的热带森林资源宝库。丰富的热带资源涵养了海南肥沃的水土。但由于在开发过程中二者不能很好的兼顾,大肆砍伐开发导致海南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恶化等。导致原本丰富的自然资源环境遭到破坏,观赏性能降低。在发展旅游岛过程中,不能协调自然生态资源与开发进程之间的关系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1.2.5游客的综合素质低

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过程中,对游客的制度性要求较低。游客存在破坏景观设施、乱涂乱画等不文明现象。市场监管粗放导致一些旅行社、导游、旅游司机等景区景点存在服

务质量低下、素质低下、水平管理低下、价格竞争不合理等问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人们将海南旅游形象建设抛之脑后,极大程度影响了游客的忠诚度和回头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南的旅游形象建设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进程。

  2巴厘岛成为世界海岛旅游胜地的优势与经验

  2.1巴厘岛的发展基础与优势

在地理位置和气候方面,巴厘岛位于印度尼西亚,人口密度仅次于爪哇。巴厘岛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温度和湿度都特别适中,年降水量在部分地区约为1500mm。而且巴厘岛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巴厘岛的自然资源被誉为鬼斧神工,吸引大量游客。在人文资源方面,巴厘岛注重开发本地特色的人文资源,所以,具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唯一一个信奉印度教的地区,具有浓厚的印度教文化。岛上具有特色的土著庙宇和建筑艺术风貌。岛上的巴厘人精通雕刻、绘画、音乐、纺织、歌舞等各色各样的特色文化技能。不仅如此,巴厘岛的客源主要来源于国际,目前巴厘岛每年的旅游总人数保持在500万左右,入境旅游者总比高达60%,对国际旅游市场的开发力度较强,涵盖了以东南亚地区和欧洲地区的各个大小国。

  2.2巴厘岛的发展模式与机制

巴厘岛依靠独特的海岛资源,制定特色开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并以发展岛屿旅游为突破口,摆脱了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岛屿特性。巴厘岛利用丰富的海岛资源和独特且多姿多彩的土著文化交互方式,增加巴厘岛的游客吸引力,在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地方实行全域旅游制度,包括旅游业、农业、渔业、餐饮业、SPA、互联网、酒店业、交通业、艺术产业多方面的交互式发展。凭借独有的特色人文资源和浓厚的艺术氛围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制定出符合巴厘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独特交互融合发展模式。

  2.3巴厘岛的发展战略与政策

2.3.1高标准深化改革,宣传文化特色

巴厘岛进行高标准深化改革,宣传巴厘岛文化特色发展战略。20世纪70年代旅游业发展初期,巴厘岛在发展国际旅游岛的同时邀请国外旅游规划专家进行长达30年的旅游规划。在发展国际旅游岛的同时进行高标准深化改革,在实践的同时注重理论政策的转变,

要求理论指导和实践相互适应。严格要求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准则。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巴厘岛特有的土著文化。既保持了深化改革的活力,又保证了巴厘岛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的进程。在突出土著文化的同时,重点塑造文化品牌,规划巴厘岛“艺术宗教岛”的形象。给乘客展现土著居民的原始风貌和特色建筑。将绘画、木雕、舞蹈、弹唱等民族艺术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游客面前。

2.3.2开发符合巴厘岛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纪念品

巴厘岛开发符合巴厘岛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纪念品。由于巴厘岛的人种多为巴厘人,多信奉印度教,艺术建筑和生活习俗具有浓重的艺术特色。土著庙宇和印度文化给游客们一种焕然一新的体验。雕刻、绘画、纺织、音乐、歌舞等各种各样的特色文化,既能吸引大多游客来此观光旅游,又能对外宣传巴厘岛,建设巴厘国际旅游岛的形象。为此巴厘岛开发符合巴厘岛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纪念品,形成了特有的巴厘岛文化,利用民族特色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例如,游客可以参加巴厘岛传统的婚庆仪式,体验巴厘岛的芳香之旅,还可以带走巴厘岛的特色旅游产品留作纪念。

2.3.3保持本地特色基础上融合现代文化

地方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如果一味的保持本地特色不注重与现代化进程建设的互相融合,将会造成乘客的视觉疲惫,无法较大程度上满足乘客的旅游需求,对乘客的旅游体验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建设旅游岛的同时,不仅要保持本地特色,而且还要引入现代化元素。二者相互融合,才能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巴厘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就是利用本地特色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既保持了本地特有的印度文化,又引入了城市的霓虹灯与娱乐设施。岛上还保留了被称为“文化艺术村”的马布绘画中心,还引入了各个著名的国际酒店。这样既可以满足旅客的旅游要求,又可以为旅客展现本地的旅游特色。

2.3.4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巴厘岛的文化底蕴,形成特有的巴厘岛文化

巴厘岛的发展战略还包括加大力度宣传提升巴厘岛的文化底蕴,形成特有的巴厘岛文化。巴厘岛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成型的初期,利用营销手段宣传巴厘岛的旅游特色,面向广大的客源市场。这样既可以吸引游客的旅游,又可以树立巴厘国际旅游岛的形象。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对巴厘岛的自然风光、特色文化以及风俗习惯进行大力宣传。旅游者可以从宣传手册或网站上获取巴厘岛的全部旅游信息,可以制定巴厘岛的旅游攻略,进一步提

升巴厘岛的文化底蕴。独有的特色文化以及风格形成了巴厘岛文化。让旅游者更好地接触和感受巴厘文化,从而吸引更大的客源量。

  3_巴厘岛旅游发展经验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启示

  3.1走特色开发,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

巴厘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启示之一是,海南岛可以走特色开发,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海南岛具有地理位置优势、气候优势、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海南岛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是多国航线的必经之处。而且海南岛地处沿海,位邻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区内,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经济战略中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海南岛属于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富,而且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包括海洋景观、海岸森林景观、地势、瀑布、水库自然景观、稀有动物景观以及拥有奇特的溶洞火山和地热资源景观。不仅如此,海南岛居民包括汉、黎、苗、回、侗、瑶等30多个民族,具有浓厚的少数民族风俗和特点。海南岛可以凭借自身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以及民族特色开发特色海南国际旅游岛。在进行开发建设的同时,不仅要深化改革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立,而且也要顾及丰富的自然资源,避免破坏,在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旅游资源的开发。走人与自然和谐相统一的开发道路,开启良性循环的开发。

  3.2高标准深化改革,制度与实践相统一

海南岛建设国际旅游岛,要在人与自然和谐相统一的基础上,高标准深化改革。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实践中,探索符合海南岛开发的相应制度,严格按照相应的制度实践开发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南岛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岛是提高海南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且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受到国家和XX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一定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改革措施,严格要求,高标准的进行深化改革。不仅要在实践中探索经验,而且还要借鉴巴厘岛开发的经验,在开发初期可以聘请国外或国内知名的旅游专家进行旅游发展规划,在后期的时间过程中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措施。既要保持海南岛的旅游发展特色,保持开发的活力,而且可以引入新型元素,规划突出海南岛的特色。建立“丰富资源岛”和“少数民族宗教特色岛”。

  3.3大力开发人文旅游资源

巴厘岛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时候,注重人文资源旅游的开发,而且巴厘岛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提出整合性发展策略。所以,这启示海南岛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时候,大力开发人文旅游资源。首先要加强对人文资源管理的开发的重视。对海南岛的人文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纳,制定合理的计划,划时间、划区域、分段逐层开发。其次要对海南岛的人文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可以制定和颁布保护措施和法律。例如少数民族遗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少有的特色建筑等。再次,一定要重视人文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旅游岛的开发是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为载体,外加人为的修饰与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才能体现一个旅游岛的旅游价值。最后,要挖掘海南岛具有的人文资源特色。树立海南岛国际旅游品牌,大力宣传,对外打响海南国际旅游岛,面向广大的游客市场,这样才能扩大每年的游客量,也可以面对国际旅游市场,增加入境旅游者。

  3.4本地特色与现代元素结合

海南岛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包括海洋景观、海岸森林景观、地势、瀑布、水库自然景观、稀有动物景观以及拥有奇特的溶洞火山和地热资源景观。不仅如此,海南岛居民包括汉、黎、苗、回、侗、瑶等30多个民族,具有浓厚的少数民族风俗和特点。这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无疑是巨大的财富和自然景观基础。结合巴厘岛发展国际旅游岛的经验,既注重巴厘岛传统的本地特色,又吸收现代元素,既可以看见保持原有风格的土著图案文字,也可以看见城市的霓虹建筑。所以,这启示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时,可以利用自身拥有的旅游资源景观以及独特的少数民族风俗和习惯为发展基础,融合现代化元素。在保证海南岛本地特色的基础上,积极满足游客的旅游要求。既要保证游客的视觉冲击感,又要顾及现代旅游者的文化心理特点。可以适当的增加游客体验项目,例如游客可以体验各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如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节、苗族的花山节、等等。

不仅如此,还可以在少数民族的建筑中加入少量现代化元素,既能保持原有建筑的神秘特色,又能给游客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给乘客带来一种新型的旅游体验。

  3.5大力宣传,制定旅游攻略

自2010年以来,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己经取得了许多显著成效。结合巴厘岛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经验,启示海南岛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时,要大力宣传,制定海南岛旅游攻略。据统计,海南岛每年的游客量在逐年增加,但是,相对其他旅游岛到来讲,游客量还是比较低。而且海南岛的游客主要以内陆为主,客源市场面向度不够,

国外入境旅游者寥寥无几。这不仅说明海南岛建设力度不够,而且,还说明海南岛在宣传方面的力度也不够。海南岛应该借助现有的电视、网络、广播以及app等软件,大力进行宣传。在此基础上,海南岛可以制定自己的旅游攻略。根据不同地方,不同区域的人们制定不同的旅游攻略,以供旅游者的参考。现代旅游者的旅游心理不仅在于观赏风景,而且最重要的是舒适度的体验。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时候,既要发展海南特色,又要兼顾游客感受。这样既能吸引游客的眼球,又能提供游客舒适的体验,会大大增加游客量。不仅如此,海南岛应该开发和挖掘自己的特色旅游产品,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提升海南岛的文化底蕴,宣传特有的海南岛文化。与此同时,可以探究海南旅游业的新产业链,例如游艇旅游等。

  结论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受到国家和XX的高度重视。结合巴厘建立国际旅游岛的经验,启示海南在建设旅游岛的同时可以由岛核心向外围发展,积极带动副业的发展。走特色开发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吸取国内外发展经验,高标准深化改革,结合自身旅游资源特点出发,提出整合性发展策略。大力开发人文旅游资源,将海南岛的本地特色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开发海南岛独特得旅游文化和特色旅游产品,为游客贴心的制定旅游攻略。进一步高效地推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进程。大力宣传可以增加游客的数量,面向更广阔的游客市场,可以推动海南岛旅游业,现代农业,新型工业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促进海南岛经济快速增长。对树立海南岛的国际旅游形象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梁宇清.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6.

[2]陈绪海.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8.

[3]徐游.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模式分析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5):26-27.

[4]张晗.浅析XXX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优势[J].新西部,2018(11):27-28.

[5]李昭.巴厘岛对海南国际旅游岛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启示[J].商,2016(9):12.

[6]曹绘嶷.巴厘岛等国际度假旅游地给海南旅游业的启示[J].海南大学学报,2018(7):16.

[7]张雯.济州岛、巴厘岛的发展及其对海南自由岛建设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6.

[8]高舜礼.对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思考[J].南海学刊,2018(3):24-25.

[9]周伟.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陆海统筹”与“蓝绿互动”[J].海南大学学报,2017(9):15.

[10]夏冰,刘茂媛.海南国际旅游特区建设国际经验借鉴[D].现代营销,2017(9):17-1.

  致谢:

时光飞逝,我的大学四年的生活即将结束。在创作论文的这几个月中,我遇到过很多的困难。但是,我身边的同学和老师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他们在此期间,很耐心的帮助我,我非常感谢他们。而且,我更感谢我的老师,是他细心和耐心的指导才帮助我完成此次创作。我也非常感谢我的亲人对我此次创作的支持。这次创作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坚持不懈终会克服所有的困难。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坚持不懈,努力克服所有的困难。最后,我还是特别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们给我的帮助,再次诚恳的感谢他们!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8645.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0月1日
Next 2022年10月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