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选题目的
西安市的旅游资源充足,很多入境游客向往到此游玩。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情况主要从两个方面去判断:入境游客增长率和入境游客的数量。了解西安市来源国游客入境旅游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增长率,可以得到西安市海外游客的变化情况,有利于更好地占领入境旅游市场份额。除了北上广深之外,西安市也慢慢成为入境游客青睐的旅游城市之一。但是西安市在吸引境外游客到此旅游,提升境外游客的市场增长率上还有不足之处。找出西安市入境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核心在于提升其市场增长率和市场竞争率,解决了这些才能使西安市入境旅游业良性绿色发展。
1.1.2选题意义
理论意义:西安市入境旅游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个体的问题,还是其他市正在面临或将会遇到的问题。入境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它的稳定发展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达到这样的一个目标是我们的一个任务。
现实意义:掌握西安市入境旅游业发展状况后,可以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改善现有的情况,促进西安市入境旅游更好发展。比如更好的进行旅游管理,找到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整个西安市入境旅游市场也会受益无穷。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张彦(2005)对陕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和目的地市场的竞争态进行分析后,提出想要长远发展西安市入境旅游,必须进行科学规划,明确市场定位。
李德山(2009)也有比较西北五省入境旅游竞争力的先例,把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五个省份的入境旅游情况相比之后,发现省之间存在差异,提出五省之间要合作发展入境旅游业,优势互补,不要去恶性竞争。
杨坤(2010)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入境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那就是形成一个有效的竞争性产业组织结构,以最终提高国际竞争力。
陈曦(2015)研究了从苏州市发展入境游的优势条件,和其中出现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来推动苏州市入境旅游业的发展。
1.2.2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入境旅游市场竞争力这一名词也成为了许多国外学者专家的研究对象。
N.1eiper(1979)提出影响旅游发展的四个因素是:目的地,客源地,旅行方式和旅游业本身。
E Canestrill(1991)提出,一个地区的入境旅游市场竞争力不光由市场占有率去决定承受去决定,还取决于其发展空间。目的地的接纳游客能力也是影响旅游竞争的因素之一。
Hassan(2000)认为“旅游竞争力”除了旅游目的地之外,还要和同类市场去进行比较。观察其是否有能力创造和整合旅游产品,去增强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
知道这些学者的研究内容之后,我们可以得出入境旅游市场体系相对完善,但它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要结合本地的旅游资源走出一条特色的入境旅游发展道路还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
1.3论文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对阅读的文献进行分析,了解相关学者对西安市入境旅游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之后搜集需要用到的数据。分析入境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SWOT分析法: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分析,能够看出西安市入境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得出的结论是要清楚的定位好西安市入境游的方向,把握好机会。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入境旅游市场竞争力需要旅游业本身的发展和旅游环境的支持上。通过销售旅游产品,最后不断发展、壮大、增强其竞争力。本文主要对浙江省和陕西省的入境旅游情况作出了一些分析,论文采取提出现状——分析原因——解决方法的结构框架,根据入境旅游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在前人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并提出可行性的策略。
2.西安市入境旅游市场结构分析
本章对于西安市入境旅游市场的分析主要为对西安市不同时间段的入境人数、客源国、外汇收入、入境人数结构和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并对现状进行综合评价。
文中的资料来源是近年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
2.1.西安市入境旅游地区结构
从西安市2010到2018年入境旅游人数来看,西安市的入境旅游人数除了在2014年人数有所减少之外,大体上是增长的,2010到2018年入境游客增长了有100万人次。西安市入境游客数量由港澳台地区同胞和国外游客两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外国游客,港澳台地区的游客所占的比重是较小的一部分。国外游客从2010年的73.21万人到2018年的165.81万人,增长的幅度很快,而港澳台同胞从210年的10.97万人次到2018年的18.45万人次,虽然人数也在增长,但增幅较小。可以看出西安市入境旅游对港澳台地区同胞和国外游客的吸引力之间的这种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西安市入境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2西安市入境旅游客源结构
2018年,西安市接待的国外游客中,前三个主要客源国依次为:韩国,占外国游客的18.21%,入境人数是33.53万人;X,占外国游客的12.74%,入境人数23.48万人;马来西亚占外国人5.29%,入境人数9.75万人;前三位客源国,占到全部外国入境游客的36.2%,共接待入境游客66.76万人。西安市入境旅游中第四至第十位的客源国分别为,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
2.3西安市入境旅游构成结构

从性别上看,男性游客所占比重大于女性入境旅游游客,从年龄上可以看出入境游客集中年龄多在25-44岁之间,65岁以上和14岁以下年龄段的游客数量少。根据旅游目的情况得出,观光休闲的游客是最多的,占37.1%,接下来是其它、服务员工、会议/商务、谈亲访友这些。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西安市入境旅游游客主要是以24到44岁的男生为主,主要是来观光旅游。
2.4西安市入境旅游外汇收入

西安市入境旅游花费水平显著提高,从2010年的424000万元到2018年的1432000万元,增长了1008000万元,增长速度十分快,说明西安市的入境旅游发展前景有很大的潜力。
2.5西安市入境游客的消费支出
入境游客的消费项目不仅是食、住、行这些基本的内容,更多的应该是娱乐,购物等这些内容。以西安市2018年入境游客的消费构成来看,消费占主要的内容还是在基本消费支出上,购物和娱乐只占不到20%。

对西安市的入境旅游情况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西安市在游客人数结构、客源结构和消费结构上有着一些问题,入境人数大体上都是在增加的,不过港澳台地区的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国外游客到西安市入境旅游的增长速度,说明西安市对港澳台地区入境旅游的倒二八结构。还有就是西安市的客源国结构比较单一,总体上是一韩国、X、日本或马来西亚这几个国家为主,这样在面对类似经济危机这样的外部威胁时会遭到重创,因此要扩大客源市场结构。还有就是怎么带动更多的外国女性和不同年龄阶段的游客来到西安旅游也是要面对的问题。还有就是消费结构单一,国外游客在西安市的消费主要用于基本的交通费用上。让游客真正的游在西安市,而不是走马观花的当一个过客是我们要去做的事。
到西安市旅游的游客明确的希望能够与当地的人民进行更多的交流,从而能更好的了解西安市的特色文化,但实际上却很难达到他们的期望。还有我们要开拓出西安市特有的文化底蕴,借此来增强游客到西安市的这种欲望。
3.西安市入境旅游市场SWOT分析
3.1优势
西安市历史文化悠久、自然资源丰富,人文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西安市有31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称号。自然景观主要集中在秦岭以北,以森林观光旅游度假为主,最著名是华清池,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结合,人流较大,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3.2劣势
西安市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城市,对外交通主要靠陆运和空运,并且各文化景点的区域连通性差,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景区的特色也不鲜明。除了交通上,西安市还缺少大型的水上游乐园这类给游客直观体验的活动场所;人文旅游景点已经不能满足境外游客的需求。
3.3威胁
与西安市临近的成都、武汉等城市与西安市的客源市场有着共同性,且各地都有知名的旅游品牌,对西安市的入境旅游造成威胁,所以西安市要在旅游产品上进行创新,有自己的特色,才能更好的发展旅游业。
3.4机遇
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是西安市入境旅游发展的重要机遇,二者带来的不仅仅是XX政策上的支持,还有资金和整体一个良好的环境,西安市想要发展旅游业要抓住机会,趁此发展特色的旅游文化。
根据以上分析,西安市在发展入境旅游的过程中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和劣势,西安市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4.西安市入境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4.1西安市入境旅游的“倒二八”结构
“西安市发展入境旅游较早,并且还很受国外游客的喜爱。近10年来,西安市入境游客主要是国外的游客,港澳台地区游客的增长幅度很小。这种占比结构阻碍了西安市入境旅游业发展,港澳台游客是西安市入境旅游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客源市场,所以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结构,找到并解决这些不利条件,是西安市入境旅游业快速发展要解决的问题。
4.2客源国结构单一
西安市入境游客中大部分来自X、韩国、马来西亚这些国家,像欧洲的一些国家就对西安市的旅游资源感兴趣程度不高,客源国只集中在一些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坏事,但当这些国家面临危机或对西安市的感兴趣程度降低后,西安市的入境旅游发展面临的冲击就很大。对整个入境旅游行业甚至西安市的其它行业也会存在影响。一个正常的旅游客源市场结构,需要几个重要的客源市场,但这些市场之间的关联度要小,这样当某个客源市场发生危机事件时,不会对旅游目的地产生毁灭性的影响。马来西亚来西安市的比重看似在增加,但原因是马来西亚的华人比重较高,真正消费水平高、出境旅游发达的欧洲国家却不能成为西安市的主要旅游客源国。
4.3旅游产品类型单一,缺乏文化内涵
西安市入境游以观光旅游为主,缺乏休闲度假和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不能满足当前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市场需求。游客在进入景区后主要是观光历史文化,但体验类的活动较少,相关的体验活动也只是购物以及品尝当地美食,而这些活动在其他地方也能够实现,因而缺乏吸引力,不能够使游客留下深刻的感受。这导致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少,难以增大旅客对旅游体验的满意度和旅游对经济的贡献率。
西安市的历史文化丰富,从戏曲鼻祖之称的秦腔,到凉皮、肉夹馍这些美食,但除了《梦回大唐》之外,很少有入境游客了解的其它的戏曲。西安市的文物旅游资源在全国居于首位,但来西安的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与其它城市(如杭州、南京)相比还有差距,旅游产品特色不强,旅游产品和同类市场的产品大同小异。体现了产品类型单一,缺乏文化内涵。在入境旅游发展的前期这样是可以理解的,但旅游业发展了这么长的时间之后,没有相应的售后去带动国外游客的体验感,这样的入境旅游可以说很难让境外的游客再次来到西安市。因此要注重旅游产品的开发,如旅游工艺品、剪纸、字画等满足国外旅游者的需求。入境游客希望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支付能力去游玩,“娱乐”的个性化也很重要。要努力发展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优质的文化活动。
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是自然人文旅游景观和风光旅游景观数量逐步减少,度假旅游逐步发展。所以在西安市周边的地方,可以建造更多具有自然风光和文化氛围的度假村,以形成远足和骑自行车、观鸟、狩猎、漂流、动植物研究、森林探险等一整套完善的旅游产品。建设民俗文化馆、科技馆、俱乐部等场所,在文化、科技、娱乐等多个方面推出旅游产品。
4.4入境游客消费结构不合理
交通费用是入境游客花费较多的一个部分,占22.5%,消耗在游玩上的费用反而没有多少。基本旅游消费占比大,而非基本旅游消费支出占比小。总之,入境游客的消费结构表明西安市入境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真正的入境旅游应该把消费放在非基本支出上,这样才能增强体验感,而不是只游不玩。
在交通上花费多的原因是:西安市处于内陆,交通不便,还有景点分布不集中。但要明白的是非基本旅游消费的多少才是判定一个国家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应当作为提高旅游业经济效益的首要目标。
旅游消费结构的改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调整旅游产品结构要一步步来,从而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
4.5客主文化交流少
根据调查可知,入境游客中有很多的游客想要和本地人交流,但一般只有导游及很少的人愿意与之交流,这并不能满足入境游客的旅游需求。

境外游客来到西安市就是想要了解西安市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但通过上述的调查可以看出这他们的期望难以达成,因为对西安市最了解的还是西安市本地人,这种因无法交流和沟通过少的原因导致境外游客根本无法深入的去体会当地特有的文化,最终的结果就是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不好,留不住境外游客是西安市面临的问题,因为西安市最主要的资源是人文景观,这种旅游资源最主要的是看能否留住游客,诚然西安市在这一点做的差强人意。
5.提高西安市入境旅游竞争力的策略
5.1改善旅游发展环境,提升整体竞争力
“倒二八”结构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港澳台地区游客更加偏向于商务休闲旅游,另一个原因是交通的不便利性。因此西安市想要发展入境旅游除了增加休闲娱乐方面的内容,还要增强交通便利性。要尽快加强西安市的航空条件,西安市现在开通了57条国际航线,但这些航班次数较少,且价格上较贵。境外游客来到西安市游玩被交通障碍,如果短期内国际航线数量增加不了,可以增加到杭州,深圳和广州的国内航班,这也是一种缓解西安市交通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这种”倒二八”结构的问题,要改善交通环境,还要拓展旅游内容丰富多样。
5.2制定入境客源市场宣传计划
首先,加大宣传的力度,用国外的宣传媒体及客源市场的主流传播媒体对西安市的旅游状况进行宣传,来引起境外游客对西安市游玩的需求,从而吸引海外旅游者。另外,XX要大力支持发展西安市入境旅游业,举办各种对外文化活动。西安市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可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共同举办旅游活动的方法,推广西安市入境旅游业。承载着汉唐盛世的千古长安,曾经是历史上最繁华的都城,引各国使节前来朝拜,如今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在中西部联动与对外交流方面同样扮演者重要的枢纽角色,西安要充分发挥丝路起点和文化源流优势。
分析西安市入境旅游客源国市场之后,可以把客源国分为主要市场、重要市场和机会市场;主要市场包括韩国、X、马来西亚、日本,重要市场包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机会市场包括俄罗斯、印度这些国家。从2010年到2018年西安市入境客源结构变化不大,主要市场比重在70左右波动;重要市场在20%左右波动;机会市场在10%左右。
从三个市场的结构得出日本、欧美及东南亚游客对西安市的旅游有不同的需求。日本一直是西安市的客源国,西安市与日本之间有着悠久渊源,交通上也相对便利,应成为西安市首选目标市场,X也是这十年以来西安市的主要客源市场,欧洲市场的客源国家主要有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瑞士,是西安市入境旅游发展中很有潜力的一个目标市场,同时还要做好南美、印度等客源国的开发,让西安市入境旅游市场成为一个多元化客源市场。
5.3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进行产品创新
可以对西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延伸,发展出更多的寓意与内涵。其次,将这些寓意和内涵与XXX元素与文化有机结合,形成既不丢失古意也具有新意与生机的新内涵,并加以宣传。
打造特色度假区和自驾营地可以填补西安旅游业缺少度假旅游的空白,同时将会很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将单个旅游景点进行扩展和补充,带动周边地区和产业发展,使其发展成旅游景区。并且对景区进行多元规划,多主题划分,以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求;根据西安市以及各个景点的特色,打造出属于自己地方特色以及景区特色的精品;要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从生产到销售进行严格的筛选。以创建国际旅游枢纽为目的,重点打造各类旅游产品,形成特色突出的多元旅游产品体系,实现从旅游大市到旅游强市的转变。
①历史文化类旅游产品。建设兵马俑秦文化片区项目、改造小雁塔历史片区项目、建设丝绸之路国际博览园等项目。
②生态休闲类旅游产品。建设秦岭国家植物园、渭河水景公园项目、石川河阎良段栎阳湖风景区项目、泾河城市中心公园项目等项目。
③乡村度假类旅游产品。依托葡萄、猕猴桃、石榴、樱桃、核桃、大杏、桃、草莓、甜瓜等特色农产品,发展生态农园、田园农庄、民宿客栈,将秦岭北麓沿山公路及两侧培育成“中国最美最长乡村景观廊道”。
④养生度假类旅游产品。根据温泉养生、温泉水疗康体的特点,开发骊山温泉、楼观温泉,结合生态休闲景观形成特色农业观光园。
⑤曲艺演艺类旅游产品。提升《梦回大唐》、《长恨歌》等演艺节目的质量,对秦腔、鼓乐等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展现当代文化的包容性,建设大唐不夜城的音乐节,让境外游客体验西安市的特色音乐。
⑥餐饮购物类旅游产品。推动钟楼、小寨等商圈升级转型,加快时尚咖啡街区建设。打造环城墙时尚餐饮购物带,推进永兴坊二期建设。以北院门为核心,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餐饮购物一条街,做响做亮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旅游美食节。依托西安领事馆区及周边免税店、文化交流中心、涉外商贸街区等,加快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际购物中心。
⑦商务会展类旅游产品。参与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举办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博览,鼓励高校举行国际辩论会等。
西安市有着“文化之都”的美称,在入境旅游建设中,要在结合西安市特色旅游文化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使西安市入境游旅游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品牌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面对入境旅游中遇到的问题,西安应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
5.4优化消费结构,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优化入境游客消费结构。第一步要做的是完善旅游景点的交通条件,第二步是从入境游客的消费需求出发,推出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带动游客的需求。
人文旅游景点之间不仅要加强其单个景点的辐射作用,还要注重各景点间在地理位置等方面的联系,要对旅游景点的路线进行合理规划,提高效率整体宣传,将各处景点连成线整体宣传推广;同时,完善交通体系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首先可以设置旅游专线,将各个景点连接,寻找最短最优路线,增强入境旅游的便利性。在旅游推广时可以着重解决线路问题;最重要的是完善交通管理,避免拥堵提高效率,交通是旅游中给游客最直观感受的重要环节之一,若是道路通畅、方便高效,有利于西安市正面的旅游形象的建立。
之后要做的是建设参与感强的旅游项目,如在民俗风情街开设流水席,建设游乐园,通过高科技的方式将历史情景演绎出来,这些使旅游文化更加有层次性。
5.5加强客主文化交流
影响游客文化交流的因素包括两个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因素,第二是个体因素。(一)文化因素,因为很多游客来源于不同国家(地区),自身有不同文化背景,即使有一模一样的收入、年龄或旅游需求,由于国家文化的差异会表现出不同的结果。活泼开朗的国外游客希望和东道主之间进行交流,而东方人自身的稳重内敛性格会阻碍这种文化交流。(二)个人因素,包括生活习惯和交往能力这些内在原因等。相对来说,旅游经验越丰富的境外游客,更容易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各种西式特色项目或西式活动,带动游客在西安的游玩。更重要的是让游客感受到当地人民对他们的欢迎,可以不时组织书法比赛等活动加强东西方各国的交流。要提升市民的旅游意识,鼓励他们与游客进行交流,从而建立一种友好往来的客主交流文化。
结束语
旅游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本文以入境旅游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为基础,在借鉴相关学者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安市入境旅游的发展现状,并从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也进行了分析,发现西安市入境旅游中的问题,对此进行分析后得出西安市市场竞争力整体水平较弱,要结合西安市的旅游特点,提出合理的发展策略,解决入境旅游市场竞争力上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景宜,周旗.区域入境旅游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3):79-82.
[2]陈希.苏州入境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J].现代商业,2015,(34):54-55.
[3]崔新平.河南省入境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4.
[4]杨坤.中国入境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产业组织视角[D].苏州大学,2010.
[5]何叶.陕西入境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探究——基于云南、陕西的入境旅游市场比较[J].价值工程,2011,(3):125-126.
[6]李德山,韩春鲜.西北五省区入境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17-621.
[7]李艳花.陕西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1):34-37.
[8]张彦,徐昔保,赵宗锁.陕西省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75-478.
[9]1990年以来陕西省入境旅游市场特征及其趋势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5):27-34.
[10]何其彦.细分入境市场强化整体形象——陕西入境旅游的发展思路初探[J].科学咨询,2007,(3):30-31.
[11]王秀兰,甘枝茂.陕西省入境旅游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41-44
[12]孙根年,冯茂娥.西部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与资源区位的关系[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459-464
[13]张瑜,马耀峰.基于西安、深圳旅游对比的西安入境旅游探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65-68.
[14]基于游客感知的西安入境旅游驱力因素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12):1128-1130.
[15]王璇.西安市入境旅游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魅力中国,2014,(1):399-400.
[16]张化丽,曾立伟,张磊夫.基于SWOT分析法的西安入境旅游市场分析[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5,(2):28-32.
[17]黄芳,连传鹏,黎洁.西安市国际旅游竞争力态势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10):947-949
[18]马爱葵,曹荣林,管蓓蓓.影响中国区域入境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分析[J].河南科学,2008,(7):874-877.
[19]瞿华,刘荣荣.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中国1985~201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8):13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