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与移动终端设备的发展,保险行业与互联网大数据的结合愈加紧密,诞生出的新型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发展迅猛,以其独特的轻资产模式,从投保到理赔全程网上完成,低固定资产投入,较低的资产负债率以及低保单价格使其市场竞争能力日益加强,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但与此同时其新模式下存在的风险也逐渐显露,若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将会对公司进一步的发展乃至保险行业、金融行业造成危害。本文运用文献检索法、财务分析法、个案分析法以众安保险为例,选择典型案例,具体地分析了众安保险存在的财务风险和防控措施,并由小及大分析了我国目前互联网保险行业存在的财务风险成因和现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保险公司 财务风险 风险控制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自从世界上第一个企业诞生之时,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就一直伴随着企业的发展,比如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因机器、生产流程具有危险性而产生的安全风险,企业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收回、流动资金不足等而产生的财务风险,无时不对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扩张造成威胁。于是人们不断研究控制风险与规避风险的办法,随着企业规模、涉及行业不断发展增多,人们对风险的识别防控研究也不断深入。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也在不断受到重视,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牙买加体系的建立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众多银行、企业破产倒闭,各大企业纷纷推出各自的风险规避政策。
本课题主要研究当下成长迅猛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所存在的财务风险的识别,以及对已经存在或可能发生的风险的防控方法的研究。新兴的互联网保险业务作为传统保险行业在互联网时代的重大业务拓展,虽然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仍有许多不足。本文聚焦于互联网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控,选择典型案例公司分析它的防控方案,并由单个公司拓展到整个行业提出建议,针对目前互联网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方面的研究提出补充完善,目的在于促进新型的互联网保险行业风险规避,提高经济效益,使得保险行业在信息时代发展得更加迅速。
1.1.2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如下:
(1)理论意义:对目前财务风险的识别理论进行一定的补充与完善,为互联网保险公司所存在财务风险的防范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当前互联网保险公司的理论研究特别是财务风险分支进行理论补充完善,对财务风险规避方法进行一定的补充丰富,对过去方法在实行中的部分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财务风险规避方法提供了理论保障
(2)现实意义:为当下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所存在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给出管理方法建议,有利于促进其财务风险的降低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增强其偿债能力与融资能力,从而增长债权人与股东的投资信心,降低融资难度与融资成本,给企业的资金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稳固企业的财务杠杆与财务状况,助力新市场、新用户的拓展与营销,从而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与扩大公司规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增强企业实力。同时推进互联网发展与保险行业的融合与发展,使互联网保险这个新兴行业在大数据的支撑下走的更好、更远,促进整体行业的繁荣发展,也有利于降低目前中国的整体金融风险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与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新型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念被正式提出,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在21世纪初达到了研究热潮。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从整体行业风险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财务风险的研究也越来越专业与系统,并且可以独立出来,自成一门体系。同时,研究的方法、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也得到了拓宽。
我国学者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后期。汤谷良和刘恩禄(1989)在国内首次提出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对财务风险作出了定义解释以及对财务风险包含的方面与防控措施作出了说明归纳。向伟德(1994)系统地论述了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成熟的重要意义。马志娟、尹平、陆宇健(2000)详细论述了股份制企业中所存在的财务风险的类型与导致的原因,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控有了一个系统的描述,至此我国已涌现出了一大批学者,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管理方法进行着精进完善。肖云莹(2011)在保险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之下以中国人寿为例围绕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与保险公司大发展中形成的具体财务风险规避对策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就财务风险规避方法进行了具体的补充完善。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保险行业与之的结合在XXX发展势头迅猛,传统保险行业焕发出新的生机,逐渐吸引着中外学者们的注意。侯旭华和刘洋芷(2018)分析了当下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方向的大趋势以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财务风险,给出了部分解决措施,包括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盈利能力等理论方案。任菁菁(2018)对互联网保险公司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不确定性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与阐释。舒林(2018)从经营风险的视角下分析了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部分问题,并引入了法律的完善、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跟进作为促进行业发展,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
国外对风险的研究始于19世纪的西方经济学,Russell Gerard(1956)首次提出风险管理的概念,第一次提出风险管理需要纳入到企业管理之中,将财务风险管理引入人们的视野。X学者C.ArihurWilliams,Jr.和RichardM.Heins(1964)对风险识别与控制已经有了系统的研究,他们提出的风险识别与防控模型对后来的研究起着重要作用。21世纪以来,随着企业管理能力的不断精进以及管理方法的不断完善,互联网保险公司的风险规避研究有了新的突破。X保险管理协会在1983年的年会上通过的“101条风险管理准则”将风险管理科学进行了规范化与科学化。2004年,X反虚假报告委员会发表的《风险管理综合框架》对风险管理科学作出了进一步的规范与完善成熟。由X学者William Sharp、Jack Treynor和Jan Mossin、John Lintner等人(1964)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也是对风险评估与防控理论的补充完善。
1.2.2财务风险研究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尹贤平(2012)将层次分析法引入财务风险评估,从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情况入手建立层次模型完成对财务风险的划分。吴双林(2016)提出基于现金流量角度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即对财务风险的管理的评价依据和目标是看企业在各个环节是否能够保持着充足的现金流。于宛平(2017)将功效系数法运用于财务风险的评估,从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四方面选出12个指标,并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从而确定权重,最终以系数的方式直观呈现出财务风险的高低,易于比较。
Evgeny(2016)提出财务风险的识别控制需要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析,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企业运作、生产过后取得了足够的数据材料,才能够真实地评估企业正在面临的财务风险的高低,而不是企业建立之初脱离企业实际运营数据的理论分析。Sebastian(2016)提出对财务风险的研究不能但在企业环境中进行,财务风险不仅存在于企业,还存在于社会环境,从而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不能脱离对社会大环境的考虑。
1.2.3述评
总结以上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我们对财务风险的研究方法的优化探索问题由来已久,并且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研究方法与创新模式,并且在具体对策上已由理论方案朝向实际问题解决上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大体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对财务风险所处的整个风险体系的控制研究,一类是将财务风险控制结合企业日常经营控制进行,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合的风险管理方案。
虽然现有的国内外文献对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和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与防控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聚焦于互联网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针对当下互联网保险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的识别以及防控进行具体研究,从财务风险管理的角度就企业的经营风险的规避提出改进方案,从而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乃至降低整个互联网保险行业的经营风险,最终促进金融风险的规避。
1.3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围绕当下互联网保险公司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识别,探求新型专业化互联网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的管理办法,从而最终起到控制经营风险、管理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的目的,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写了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互联网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控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写了我国互联网保险公司对比于传统保险公司的特别之处,并就整个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情况用具体数据作出叙述。
第三章写了互联网保险公司财务风险识别方法,并对其形成原因作出分析。
第四章选取众安在线保险公司为例,包括公司简介、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现状、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方法以及执行情况、公司财务风险识别与防控方法启示。
第五章写了针对互联网保险行业财务风险的防控建议以及对未来行业发展的展望。
第六章写了本文的结论以及有待改进的不足之处,并就互联网保险行业未来的发展状况提出展望
1.3.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检索法。通过中国知网、校图书馆网站收集和研读国内外有关互联网保险企业及保险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相关文献,并结合互联网工具如wind数据库搜集财务、风险数据奠定本文的写作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分析众安保险目前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在各业务环节的制定方案与执行情况,并与其他大型互联网保险公司进行对比,分析其宏观影响;以众安保险近五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计算其资产、负债、营运资金结构及要素周转率,为发现问题提供数据支撑。
(2)财务分析法。运用杜邦分析收集计算各项财务指标,通过取得的各项财务数据进行财务风险分析,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为之后有目的地提出改进建议作下铺垫。
(3)个案分析法。选取当下互联网保险公司中具有代表性的众安保险一家为例,通过了解分析这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以及财务风险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最终拓展到对我国整个互联网保险行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提出改进建议。
1.3.3技术路线图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如下:
图1-1技术路线图
2我国互联网保险公司的行业特点及现状
2.1我国互联网保险公司的行业特点
近十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推广与实行,诸多传统的金融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互联网也给予了极大的信任,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带动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这在保险业也是如此。在线支付的实现,网络广告的普及,在线咨询业务的拓展都促使着保险公司的业务向互联网方向进军。保险公司们纷纷开设相关的网络保险平台提供互联网保险的全部相关业务,包括前期的保险项目信息咨询到中期保险业务办理再到后期的理赔审核放款,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不仅使得保险项目信息更加公开,更使得业务流程规范化、智能化。保险业务也更加具有效率。
总体而言,我国的互联网保险公司行业发展呈现出发展速度快但增速放缓、保险种类多元化、行业集中度高的三个特点。
2.1.1发展速度快但增速放缓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保险行业的保费规模在2012-2015年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每年增速接近2倍,直到2016年达到行业发展以来的最高峰,如此高额的增长率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凭借着高回报率的保险理财产品占领市场的结果。但到2017年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2018年保费规模虽有所回升,重新呈现出增长态势,但相比先前的五年增速有所放缓,主要原因是相关监管部门的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及对保险理财产品管控愈发严格,但随着时间的推进,适应程度的上升,2018年保费总额继续有了上升。
数据来源: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81228-26a9de12.html
图2-12012-2018年我国互联网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81228-26a9de12.html
图2-22012-2018年我国互联网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长百分比
2.1.2保险种类多元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于保险方面的消费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传统保险行业中闻所未闻的诸多新型险种诸如爱情险、离婚险、宠物险、外卖准时配送险、手机碎屏险等浮现于保险行业中。互联网保险行业中因为操作便捷、信息公开透明、消息传播速度快等因素,这种险种多元化现象尤为明显,成为了新兴互联网保险公司的独特之处。
2.1.3行业集中度高
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数据显示,在我国的2018年互联网财产险市场份额中,占比前三家的平安产险、众安保险和人保财险累计所占份额超过一半,前八名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所占财产险份额超过70%,可见行业集中度之高,三大龙头企业实力雄厚,占据了互联网财产险市场的半壁江山。
数据来源:https://www.sohu.com/a/232744499_201420
图2-32018年我国互联网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市场份额
2.2我国互联网保险公司的发展现状
发展迅速的互联网技术存在运营效率高、信息透明程度高、资讯覆盖范围广等诸多优点,已经逐渐成长为传统保险行业的主要新兴业务拓展地。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注重互联网保险平台建设,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保险行业也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一是保险行业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推出了越来越多新的险种,更好地迎合了消费者需求,也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档次。二是随着保险行业于互联网交织的紧密,越来越多的业务操作放在了互联网上进行,诸如很多保险的投保环节、审批环节都采取网上进行的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提高了效率。三是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撑下,保险公司可以根据每个客户的行为习惯量身打造专属保险组合服务,既可以提升客户的保险体验,也能增加保费收入。
从保费规模上来看,截至2018年底,行业中有117家从事互联网保险的公司,传统保险公司入网数量已经过半。保费总额也从2012年的110.7亿元发展至2016年的2347亿元的巅峰期,在四年的时间内增长比例达到了惊人的2020%。虽然在2017年有所跌落,主要是因为相关监管的跟进,提高了互联网保险的准入标准所致,但经过一年的适应期,到2018年底互联网保险保费总额回到了17.09%的增长额。总体来看,互联网保险保费总额预期仍将高额增长。
从保费结构上来看,同传统保险和公司一样,互联网保险公司业务依然可以分成两块即互联网人身险和互联网财产险。总体而言,中途虽有波折,但互联网人身险逐渐成为互联网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业务占比从2011年的31%增长至2018年的72%。同时,互联网财产险业务所占比例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数据来源: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81206-9c692ed9.html
图2-42011-2018年我国互联网保险公司业务份额比例
3 互联网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识别及成因分析
3.1互联网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识别
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因素和微观个体因素的存在,导致企业预期的经营成果存在的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可分为五类: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可以说财务风险贯穿着企业经营业务的始终,进行投资业务,分配股利等活动都会产生财务风险。针对于互联网保险公司的特性,本文主要研究互联网保险公司的筹资风险、经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3.1.1筹资风险
互联网保险公司在筹资活动中很容易遭遇筹资风险。筹资风险的大小于公司的偿债能力直接挂钩,偿债能力主要包括流动比率、资产周转率和利息保障倍数等。
(1)流动比率计算公式如图所示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式(3-1)中, CR为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CA为流动资产(Current Assets);CL为流动负债(Current Liabilities)。
流动比率越高意味着流动资产越多,公司资产可变现能力越强,流动负债越少,公司财务压力越小,偿债能力越强。但流动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流动比率过高意味着公司有大量流动资产处于闲置状态,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也有可能是存货堆积所导致,一般来说理想比率为2/1。
(2)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为
式(3-2)中,AT为资产周转率(Asset Turnover);TR为总营业额(Total Revenue);TA为总资产值(Total Asset)。
资本周转率是考察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利用现有资产的能力与效率,也同时反映了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资产周转率越高意味着企业资产利用效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偿债能力也就越强。
(3)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为
式(3-3)中,IPM为利息保障倍数(Interest Protection Multiples);PBIT为息税前利润(Profit Before Interest and Tax);I为利息费用(Interest)。
利息保障倍数的大小反映了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正常情况下若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小于1则将不能保障企业的正常偿债、正常经营。
3.1.2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在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因为企业在战略决策、产品定价、销售策略等供销环节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对企业的未来盈利收入产生影响,乃至对企业价值造成影响。对互联网保险公司来说,经营风险时刻影响着企业的日常经营与筹资活动,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其计算公式为
式(3-4)中,DOL为营业杠杆系数(Degree of Operating Leverage);EBIT为营业利润,即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为营业利润的变动额;S为营业额(sales);△S为营业额的变动额。
互联网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的大小可以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系数体现了利润变动和销量变动之间的变化关系。经营杠杆系数越小,表示公司经营杠杆作用越小,经营风险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则表示公司的经营杠杆作用越大,经营风险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3.1.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的资产不能实现可预期的变现以及债务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可分为偿付能力风险和变现能力风险。对于互联网保险公司来说,若公司资产若不能确定性的转变为流动资产则会发生变现能力风险,若公司不能正常偿付债务则会发生偿付能力风险。
3.2互联网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3.2.1筹资能力欠缺
筹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起点,业务的拓展,市场的开发,产品的推出,日常费用的支出等等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一不需要充足的资金的支撑。充足的资金支持是企业正常经营的“血液”,若没有充足的资金,则企业无法正常发展甚至生存。筹资能力的欠缺将限制企业的良好发展。在互联网保险公司中,筹资能力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保险公司的日常运营和资金管理是分不开的,而融资则是资金管理的起点。互联网保险公司作为新兴行业,行业内诸多公司成立时间较短,品牌效应不足,虽然最近的几年中无论是融资渠道还是融资总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当下和传统保险行业对比依然存在筹资能力欠缺的问题。此外虽然互联网保险公司普遍是轻资产的运营模式,负债压力较小。但是同时也存在负面影响,固定资产所占比例小于传统保险行业,导致可抵押资产不足,最终也限制了抵押贷款的能力,限制了公司的筹资能力。
3.2.2盈利能力不足
为了在竞争中赢得市场份额,互联网保险公司普遍采用“负利润”的发展模式,同很多其他新兴行业一样,比如打车行业和外卖行业的两巨头——滴滴和美团,二者互相在各自的行业中抢占市场,采取的就是低价营销策略,发放了大量的优惠券,“烧”了大量的资金最终抢占了市场份额。又如庞大的电商品牌京东,成立初期是名副其实的“负债帝国”,通过大量的营销手段抢占市场。互联网保险行业亦是如此,作为保险行业的新型业务市场,在大量资金被用于拓展业务、发展自身的同时,互联网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也被削弱了,应引起重视。长此以往一方面将会挫伤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会对公司未来的吸收投资能力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公司的盈利模式尚未完善,得不到充足的利润,也会导致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不足的风险。
3.2.3定价风险高
对于互联网保险公司,在互联网平台上新推出的诸多保险业务无法直接套用传统保险的定价数据,同时互联网保险业务开展时间较短,也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产品的定价问题容易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再加之互联网保险公司一方面需要低价抢占市场,另一方面要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才能吸引市场资金的注入,二者之间取得一个合适的均衡点存在难度。同时,学术界对互联网平台上的保险业务定价模型也仍处于初级阶段,直接套用传统定价模型又是不可取的。综合诸多因素,互联网保险业务存在定价风险。
3.2.4骗保风险大
互联网保险公司与传统保险公司的不同之处在于有一系列程序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这样的做法尽管拥有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和云技术的支持,但是涉及到大额支付保单时,依然需要其他平台的帮助,长此以往将导致形成依赖,有一部分能力无法成长壮大。例如众安保险和平安保险联合经营的汽车保险业务是以平安保险的服务为基础的,在保险理赔流程中,众安保险的员工无法确认平安保险提供信息的可信度,服务的外包将导致骗保风险的上升。
3.2.5财务管理制度面临挑战
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日常运营依赖互联网平台的新型互联网保险公司存在着与传统保险公司不同的金融风险,需要建立起专门针对于互联网保险业务的财务管理系统。但是互联网保险公司还存在发展时间较短,时间不足的问题,所以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目前存在的财务管理疏漏将导致财务风险控制出现薄弱环节。
4案例分析——众安保险的财务风险识别与防控
4.1众安保险公司简介
众安保险公司全称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销售超过72亿份保单,服务超过4.92亿名客户,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
表4-1 众安保险发展过程一览表
日期 | 事项 |
2013年9月29日 | 蚂蚁金服、腾讯、平安保险作为三大股东共同发起成立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2014年12月16日 | 累计投保件数破10亿 |
2014年12月20日 | 累计服务客户数突破2亿 |
2018年3月 | 保费同比增长超过100% |
资料来源:众安保险官网
4.2众安保险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分析
(1)存在的投诉纠纷较多,会对公司的品牌和保险产品的评价产生负面影响。互联网保险具有多种特点,例如购买频率高,信息碎片化等。同时在产品描述中存在很多保险服务行业的专业用语和内容,需要消费者自行理解,所以存在很多的合同纠纷与投诉。投诉数目的增加会对品牌和产品声誉造成不良影响,这一点在互联网时代尤为明显。
图4-12018年度亿元保费投诉量前10位的财产保险公司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2018年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数据显示,关于众安在线的合同纠纷有2135件,在财产保险公司中排名第5位。财产保险公司亿元保费投诉量平均值为4.14件/亿元,而众安保险为19.10件/亿元,远超平均值,在财产保险公司中排名第3,可见众安保险存在的投诉纠纷较多。
(2)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收集的数据尚不充足,保险赔付率以及定价存在风险。可靠的大数据支持是保险产业的基石,准确充足的数据积累是应用定价模型的必要条件。众安保险虽在业内算是元老级公司,资历在业内较老,但相比于传统保险行业来看依然还是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尚不拥有充足的数据,造成了经营风险的增加。
同时,通过第三章公式(3-1)可得以下数据:
表4-2可比企业净流动比率
年份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
流动比率 | 众安保险 | 2.67 | 5.45 | 3.77 | 6.89 | 3.92 |
中国人寿 | 1.11 | 1.13 | 1.13 | 1.15 | 1.15 | |
中国平安 | 1.11 | 1.10 | 1.10 | 1.10 | 1.10 | |
平均值 | 1.63 | 2.56 | 2.00 | 3.05 | 2.06 |
众安保险五年来的流动比率变动较大,但始终远超2,并且远超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由此可见一方面企业资产流动性较好,但同时也暴露出尚不拥有很好的投资机会,资金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3)产品同质化高,竞争激烈。互联网保险产品虽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但为了适应网络销售,往往主要业务都是比较简单的标准化产品,成为了激烈的行业竞争的诱因。激烈竞争的结果是低价成为了主要的抢占市场的武器,最终导致利润率的持续走低。同时越来越多的传统保险公司进军互联网保险行业又无疑又加重了竞争压力,众安保险盈利能力受到考验。
表4-3可比企业净资产收益率
年份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
净资产收益率(%) | 众安保险 | -11.3 | -5.82 | 0.14 | 0.64 | 3.62 |
中国人寿 | 3.54 | 10.49 | 6.16 | 11.56 | 12.83 | |
中国平安 | 20.91 | 20.72 | 17.36 | 17.12 | 18.3 | |
平均值 | 4.38 | 8.46 | 7.89 | 9.77 | 11.58 |
由表中的净资产收益率可见,众安保险近两年来处在亏损中,而且存在加重的趋势,净资产收益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18年因为以低利润的定价策略抢占市场,净资产收益率进一步降低,这无疑给投资者发出了消极信号。
同时,通过第三章公式(3-3)可得以下数据:
表4-4可比企业利息保障倍数
年份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
利息保障倍数 | 众安保险 | -41.03 | -7.02 | 67.09 | 19.36 | 6.42 |
中国人寿 | 1.29 | 0.22 | 0.52 | 0.60 | 0.96 | |
中国平安 | 1.25 | 1.18 | 1.20 | 1.84 | 1.78 | |
平均值 | -12.83 | -1.87 | 22.93 | 7.27 | 3.05 |
因为近两年众安保险亏损严重,导致利息保障倍数极低,这削弱了公司以债务方式进行融资的能力,需要引起重视。
(4)众安保险的营业收入的大部分来自于和众多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公司推出的互联网保险产品主要是通过潜入各大互联网平台的页面进行销售,由各大平台带来的流量推动业务量的提升。为此,众安保险需要为各大平台的特点设置不一样的销售方案,在合作中处于弱势地位,定价权不足,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5)储存的网络数据存在丢失风险。众安保险几乎所有保险信息、客户信息、公司业务活动数据存储均在网络上收集获取。一旦涉及到数据的丢失、客户信息的泄露、网络病毒攻击或操作失误,公司将受到非常严重的损失。
(6)面临各大互联网平台公司的直接竞争。目前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包括京东都有进入互联网保险行业的打算,众安保险面临的行业竞争呈现出加剧趋势。各大互联网平台的高流量也将对众安保险的业务拓展造成威胁。
(7)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众安保险成立时间较短,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主要体现在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够明确,很大程度尚阻碍了财务管理中各项共工作的顺利进行,降低了财务管理中做的效率,相关财务风险职责划分与制度建设的缺陷也使财务风险暴露程度提高。
4.3众安保险面对财务风险的对策
针对上述财务风险暴露的问题,众安保险制定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如下:
(1)强化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风险的防范意识尤为重要。众安保险对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在宣传工作方面众安保险正在不断强化,要求公司的每位职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树立起防范风险的意识。对于众安保险来说,其财务风险涉及范围较广,所以在各个环节都有不同的注意点,众安保险目前在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方面的宣传正在跟进。
(2)完善财务风险的预警系统
众安保险成立之初由于技术不足、数据不足等因素,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存在问题较多,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数据收集的跟进。现在众安保险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能力去强化财务风险的预警系统。对公司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适当的评估并且分类,逐渐形成财务风险的预警体系,防御潜在财务风险,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完善处理财务风险制度,提高公司偿债能力与筹资能力。
(3)改进财务管理系统
为应对财务风险的暴露,众安保险不断改进自身的财务管理系统,针对碰到的具体问题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降低各种财务风险方案的积累是改进财务管理系统的重要内容。众安保险财务管理系统方面的持续改进有助于抵御潜在的财务风险,在发生财务风险时可以降低对自身的影响。
5 我国互联网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防控对策
5.1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互联网保险公司应根据行业特点建立起专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有针对性地化解财务风险。具体的预警系统建设应包括以下几点:
(1)注重筹资能力的保持。互联网保险行业竞争激烈并仍处于发展初期,业内诸多公司盈利能力比较薄弱,大量互联网保险公司的市场战略处于通过设定低价让利来获取市场的阶段。长期的亏损或是盈利低迷会挫伤投资人的投资信心,这就使得互联网保险行业存在潜在的筹资风险。公司应做好筹资准备工作,未雨绸缪,有计划有预算地吸引新的资金注入,对亏损严重却依旧难以占领的市场应予以割舍。制定充分的筹资计划与营销计划,并根据不同市场、不同产品销售情况作出适当调整,从而确保企业资金储备充足。
(2)预防投资风险,注重盈利能力的提升。经过激烈的行业初始竞争,互联网保险行业正在蓬勃发展,但不少公司仍处于低盈利能力,筹资能力不足,现金流短缺的恶性循环之中。就如同先前的共享单车市场,能笑到最后的是建立起成熟的盈利模式的公司。所以说低价不是唯一出路,根据业务情况有针对性地作出取舍,在以及取得优势地位的市场可以适当地提高定价,最终以利润再投资。从长期来看,盈利能力的提升是企业长期占据市场的必要条件。
(3)预防骗保风险。前文已经介绍到,当下很多互联网保险公司因为自身力量不够,很多保险业务依靠服务外包,尤其在大额保单的人工确认上,很多互联网保险公司依赖传统保险公司的既成体系,这会导致骗保风险的上升。已采用这种外包形式和有外包计划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必须建立起严格审核体系,对金额大的外包保单进行抽查,对金额特大的外包保单进行普查,用严格的审核体系抵御骗保风险。
(4)预防赔付风险。互联网保险公司随着业务范围的拓展,由于行业依托互联网平台,推出的保险产品具有购买频率高信息碎片化等特点,加之在产品描述中存在保险术语被消费者错误解读风险,结果是业务投诉量居高不下,涉及投诉的保单金额不断攀升。公司应注意赔付风险的提升,优化保险产品的描述,使其更为清晰透明。同时认真解决投诉问题,通过服务质量的提升带动品牌效应的增长,从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良好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将有助于财务风险的降低,从而带动公司市场规模、盈利能力的提升。
5.2利用大数据技术降低财务风险
对于互联网保险公司来说,大数据技术是其不可舍弃的优势所在,这主要体现在大数据可以降低定价风险和赔付风险上。
(1)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定价风险。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保险产品定价方面的应用可以在源头上降低定价风险。通过大数据信息的收集,同时建立起详细的计算公式,并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给出不同的保险产品同时给出不同的定价,有利于缓解在公司成立初期行业数据、定价经验不足的窘境。大数据技术可以非常详尽地将各式客户群体的各式信息聚合在内,从而给出更为合理的定价,既不会因为定价过高损失潜在客户群体,也不会因为定价过低而导致企业盈利能力流失。同时在大数据的不断应用中,保险产品的定价模型也将得到优化,从而有能力进一步降低定价风险,抢占市场先机。
(2)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赔付风险。通过对客户群体资料大数据库信息的采集,有助于提供差异性服务,从而更多更好地了解客户情况,有针对性地给出保险方案。面对一些赔付风险过高的客户群体公司可以利用大数据加以甄别,从而有选择地拒保,最终有效降低赔付风险。
5.3加强互联网保险公司财务制度建设
互联网保险公司应该站在防范财务风险的角度加强符合互联网保险业务模式的财务制度建设。通过对互联网保险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财务流程和规章制度进行细致的把控,完善内部控制,降低由于制度建设不足而导致的财务风险提升。提升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并为操作失误以及失职行为建立完备的责任落实机制。同时在相关岗位上引进专业人才,在财务风险识别控制上加强识别能力。同时对已发生的财务风险做好应对措施。设立内部监督委员会对关键财务流程进行审批监督管理,保障财务制度的正常运行。
6 结论与展望
6.1主要结论
本文主要专注于研究我国新型互联网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情况,通过一系列数据反映了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总体上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财务风险升高的问题。本文同时点明在财务风险方面存在筹资能力欠缺、盈利能力不足、定价风险高、骗保风险大、财务管理制度面临挑战的问题,并选取了一家标志性公司——众安保险作为案例进一步分析,具体研究各项反应财务风险的财务指标,通过数据分析与研究,最终从防范财务风险的角度提出了三点建议,互联网保险作为一种新型经营模式,与传统的保险行业承担相同的职能,但是手段和工具更多元化。具备成长速度快、场景化、行业集中率高的特点,面临的财务风险对比传统保险行业更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为防范财务风险,互联网保险公司需要建立起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同时加强大数据技术在保险产品定价和客户群体拓展方面的应用,以完善的财务制度来完成降低财务风险的目标。要从预警体系的建立、大数据的使用范围、互联网保险财务制度等多方面改进,推进传统商业模式转型,保障互联网保险健康发展。
6.2展望与不足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聚焦于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并以一家有代表性的公司众安保险分析具体问题,由单家公司扩展到整个互联网保险行业。
本文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诸如只针对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公司进行研究,提出的建议可能具有一些局限性,同时所用的研究方法上比较侧重于事例研究,技术性的数据分析有所欠缺。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会注重互联网保险公司的这个大行业中的不同公司的对比,通过比较最终提出更有建设性也更有普遍性的对财务风险的防控建议。
参考文献
[1]符玲雅.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19):22.
[2]冯正华.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财政监督.2018,(24):81-85.
[3]侯旭华、刘洋芷.互联网保险公司财务优势与风险探析——以众安保险为例[J].会计之友.2018,(03):112-115.
[4]侯旭华、刘洋芷.互联网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38(06):47-51.
[5]刘金霞、贾兰.“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相互保险的发展[J].河北金融.2018,(11):45-50.
[6]李晓晴.“互联网+”时代保险金融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J].现代商业.2018,(19):84-85.
[7]李娜.浅谈保险公司财务集中管理[J].经贸实践.2018,(18):21-22.
[8]李卫.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风险及控制对策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8,(25):43-44.
[9]林洪义.论保险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7):232-233.
[10]裴帅军.我国互联网保险风险及其防范[J].时代金融.2018,(21):272-273.
[11]邱丹凤.互联网+环境下保险公司业务创新与风险管控[J].现代商业.2018,(25):34-35.
[12]任菁菁.互联网保险发展现状及关键问题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6):58-61.
[13]宋占军、李海燕.互联网保险风险防范与监管[J].中国保险.2018,(05):7-10.
[14]田素敏.保险公司会计核算及财务风险剖析[J].财会学习.2018,(33):91+94.
[15]王丹莉.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及其应对策略探析[J].时代金融.2018,(21):269+273.
[16]晏羚钧.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6):107.
[17]许健.互联网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风险管理视角[A].浙江保险科研成果选编(2017年度)[C].:浙江省保险学会.2018:11.
[18]庄梅芳.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及对策分析[J].纳税.2018,12(32):108+111.
[19]Guozhen Sun. New Trend of Life Insurance Marketing under the Tide of Internet Financial Development[A]. Singapore Management and Sports Science Institute,Singapore、Academic Conference Institute,USA.Proceedings of 2015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s and Social Science(ICESS 2015 V86)[C].Singapore Management and Sports Science Institute,Singapore、Academic Conference Institute,USA: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2015:4.
[20]Kadar. Analysis of China Mobile Internet Insurance Marketing Channel[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cience(Volume 5, Issue 4, August 2016)Part III[C]:香港新世纪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16:4.
[21]Moskowitz D B. Marketplace. The entrepreneurs who hope to cash in on Internet-based health insurance plans.[J]. Medicine & health (1997).2001,54(46).
[22]Naiyan Sun. Solutions to China Internet Insurance Development of the Six Difficulties of the Environment[A]. Singapore Management and Sports Science Institute,Singapore、Academic Conference Institute,USA.Proceedings of 2015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s and Social Science(ICESS 2015 V86)[C].Singapore Management and Sports Science Institute,Singapore、Academic Conference Institute,USA: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2015:4.
[23]Stofor Ovidiu-Ilie.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INSURANCE SALES SUPPORT[J]. Annals of the University of Oradea: Economic Science.2012,1(1).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9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