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元素在公共雕塑中的探析

摘要: 近几年人们进入了快节奏的生活,在单纯追求着经济水平上升的同时,传统文化被逐渐淡忘,设计模仿追随西方,缺乏自己的民族特色,鲜明的民族特色不能被同化。研究民间剪纸文化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剪纸元素在公共雕塑中的应用有利于拓展雕塑的表

  摘要:近几年人们进入了快节奏的生活,在单纯追求着经济水平上升的同时,传统文化被逐渐淡忘,设计模仿追随西方,缺乏自己的民族特色,鲜明的民族特色不能被同化。研究民间剪纸文化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剪纸元素在公共雕塑中的应用有利于拓展雕塑的表现形式。
  设计师们广泛采用简直元素加入设计,是因为其有着审美和实用结合的特点,通过总结剪纸元素的特点,对比联系剪纸与雕塑的共通点,分析研究具体公共雕塑中的剪纸元素,明确了传统剪纸元素与现代公共雕塑融合的价值和可行性。
  关键词:剪纸;公共雕塑;共通点;造型

  引言

  当今时代,伴随着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化也在迅速发展,国人的思维打开,越来越多的工具、技巧以及传统元素被设计师们运用到设计中,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现在中国的美术已经从一味的仰视西方模仿西方,全盘照搬,到达了平视西方的时期,传统设计元素被重新重视和启用,将传统设计元素加入现代雕塑作品可以显现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魅力,且符合公众的审美,比如说,将传统民族文化精髓——民间剪纸艺术元素融入到公共雕塑的创作中。

  一、 剪纸元素的特点

  (一) 剪纸的概况

  1.剪纸的概念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以纸(或皮等)为加工对象,使用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虽然在使用的工具上有所不同(如皮影用皮加工,有的用刻刀,有的用剪刀),但大致的艺术形式相同,所以通称剪纸。”①
  2.剪纸的历史与发展
  剪纸起源于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之一。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漫长的千年岁月里,技艺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不但剪纸的品质繁多,用途也越来越广泛,比如窗花,门帘,灯具等,都可以利用剪纸来装饰,逐渐成为了老百姓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近年来,剪纸艺术还被光荣的列为世界艺术文化遗产,剪纸艺术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民俗,更是一种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走出国门与世界文化接轨。
剪纸元素在公共雕塑中的探析

  (二)剪纸元素的特点

  1.独特的装饰性
  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是用简单常见的纸和刻刀之类的材料工具创作的,这也决定了它的风格特点。在民间剪纸作品中,受材料工具的限制,不能像工笔画那样细细描绘,难以表现精确的写实的形象。灵巧的民间艺人用他们高超的技艺,化劣势为优势,用最常见的工具使剪纸表现出独特的意趣。
  创作剪纸艺术作品的大多是民间艺人和妇人,他们没有接受系统的美学教育,全凭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情感,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进行创作。剪纸艺术中刻画形象常用装饰纹样,创作者的个人风格也能通过装饰纹样体现的淋漓尽致。
  ①杜媛媛:《扬州剪纸与陕西剪纸艺术特征比较研究》,硕士论文,2013年
  民间艺人不追求写实,而是重在写意,通过自身无拘无束天真朴实的思想整理美化来表达所见所闻。一般在剪纸图案中,有装饰纹样和主轮廓纹样两种,其中主轮廓纹样用以区分剪纸形象。水波纹、鱼纹、寿字纹等纹样属于剪纸的内部装饰纹样。这些纹样装饰的剪纸作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时这样的纹样还可以模糊次要特征,突出所表现对象的主体部分,使主题更鲜明,装饰效果更加强烈。
剪纸元素在公共雕塑中的探析
  2.造型的意象性
  民间美术的追求是不求形似,但求有神,这也表现在了剪纸艺术上。因为材料的限制,因为创作者多为妇女,民间艺人,专业的艺术家追求作品的真实性和严谨性,而他们是靠自己的主观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把碗口剪成圆形而把碗底剪成水平直线,民间艺人的解释是碗放在桌子上就是平的”②,这样的创作方式虽然不符合定点散点任意一种透视,却表现出民众对事物的主观直接感受,虽不合乎事实但又在情理之中。民间剪纸艺人不像宫廷艺人那样受到题材、画风等种种限制,他们的生活环境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异想天开,想怎么剪就怎么剪一切随心,而没有宫廷艺术的拘谨呆板。以“心里有”“爱怎么做怎么做”去表达自己的审美和感受,使得作品有了大俗即大雅的艺术效果。
  3.题材的多样性
  剪纸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题材非常广泛,有吉祥含义的文字和图案、美丽奇幻的神话传说、荡气回肠的英雄典故、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等。在剪纸中还能经常看到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比如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等植物,还有人们想象中的龙、凤、麒麟等瑞兽……始终围绕着民间生活的剪纸题材,是天真朴实的民间艺人祈求幸福健康幸福驱灾避祸的心理表现。剪纸艺术的内容因为题材的多样也丰富起来。
  4.图像的平面性
剪纸元素在公共雕塑中的探析
  工具、材料、表现方法的限制,民间剪纸无法写实描绘事物对象的特征,只能以平面的眼光去进行创作。中国本土的民间剪纸不按西方定点透视,也不按文人画散点透视的规律,而是通过“散点多维透视”的方法。在剪纸作品中难以表现现实事物的远近高低层层叠叠,各种物体必须互相不遮挡,从而得到充分展示。因此在剪纸艺术中任何物象都可以共同存在于一个平面内,透视和比例上往往会有所突破,水山可以等高,人鸟也可以等大。剪纸平面化的元素在公共雕塑中被巧妙运用,例如位于上海的雕塑作品《喜行》(图1.1),其外部轮廓为矩形的,镂空雕出了相同形状的正形和负形,正形和负形相互交叉,合理分部空间,又不会占去太多空间,使观者可以无阻碍的穿梭在镂空的雕塑中,既有实用性,又美观富有情趣。

  二、民间剪纸元素介入公共雕塑的创作

  (一)剪纸元素介入公共雕塑创作的背景

  因为中国艺术的起步比较晚,“西化”问题在我国艺术的发展中一直存在。随着中国艺术的发展,雕塑家们逐渐意识到,盲目的一味模仿西方不能促进我国雕塑的发展。许多雕塑家们试图摸索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使中国雕塑寻找出一条独特的新路。

  (二)剪纸与公共雕塑的共通点

  雕塑是一种立体的艺术,剪纸艺术是一种平面的艺术,虽然似乎不相及,但是两者之间也是有共通点的,这些共通点为剪纸元素介入公共雕塑奠定了基础,创造了可能性。
  1.题材的共通性
  和剪纸一样,中国古代传统雕塑创造的事物对象大部分来源于百姓生活,丰富多样。经过搜集整理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吉祥寓意题材、戏剧神话、历史典故等,与民间剪纸的题材十分类似。永裕陵的瑞禽雕刻(图2.1),主体形象由马头,凤羽,鹰爪等组成,是典型的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中国古代传统雕刻。
  现代雕塑中,湖南艺术家雷宜锌的雕塑作品《怪神骑兽》(图2.2),创作灵感源于屈原《山鬼》中“乘赤豹兮从文理”的诗句,描述的是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这些题材在民问剪纸中也被广泛地应用,可以说两者的题材几乎是通用的。
剪纸元素在公共雕塑中的探析
  2.造型的相似性
  传统雕塑是将现实中的事物对象经过自己的主观提取,然后进行整理概括,经过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美化。我国传统雕塑比较常用的技巧是夸张变形和装饰效果。在雕塑中,常常可以发现许多使用圆形曲线等方法进行装饰的,有的装饰图像作为造型功能使用,有的图像与雕塑联系作为装饰运用,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
  在现代公共雕塑中,王小惠的作品《美甲系列》(图2.3),运用花卉、飞鸟、树木等剪纸中装饰性的图像,使雕塑和装饰完美融合,整个作品因为女性独特的视角非常文艺优雅,又充满强烈的民族特色。
  3.创作思维的相似性
  剪纸艺术、传统雕塑都来源于百姓生活,都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对客观事物的某一部分某一物的直接感受后,经过整理美化后的主观观念。传统雕塑不单纯只是对具体事物的写实,更是对某一时刻事物对象的情态、动作等特征的捕捉,这要求创作者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捕捉能力。民间剪纸的创作思维方式是同样的,强调用剪纸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主观观念。比如在剪纸中出现侧面的人头有正面的眼睛,老母鸡的肚子里有蛋的造型等。这种创作不受限制,大胆质朴,想象天马行空,突破了现实制约,反而有一种鲜活灵动的艺术感。
  民间剪纸和传统雕塑在创作过程中都采用了象征性手法,将民俗民风哲学文化等贯穿在作品之中。由此可见,剪纸艺术与雕塑艺术有非常多的共通点,为剪纸元素加入雕塑的创作奠定了基石。

  三、剪纸元素在公共雕塑中的应用

  (一)西方公共雕塑中的剪纸元素

  西方剪纸艺术推崇剪影和轮廓的表现,多使用黑纸来进行创作。一些艺术家在摸索新的雕塑表现方式时,开始尝试运用平面元素,研究剪影轮廓与周围环境的联系,让剪影从平面走向体积化,也让剪纸元素介入雕塑创作中。剪纸是在纸上剪出或刻出的,花纹一定是镂空的,因为剪纸要整体相连,如果有一部分剪断开了,整个剪纸作品就会断,成不了完整的画面。沙多·宾人维是著名的艺术家,他擅长运用平面元素创造了一系列的剪影式雕塑。他的雕塑作品《人就像原野里的一棵树》,从远处一眼看上去时是一棵树,近看才发现组成这棵树的是无数个形态各不相同的小人,非常有趣味且引人深思,小人之间线线相连,互相支撑,是非常有趣味的剪影式雕塑,是剪纸艺术剪不断的特点与雕塑的完美结合。
  西方的剪影雕塑往往可以见到使用剪影的主要特点——正负形,轮廓线进行创作。“乔纳森·博罗夫斯基的作品《提公文包的人》,矩形钢板是正形,提公文包的男子是钢板中镂空的负形,男子以剪影形象来表现,而轮廓线就是用矩形钢板来界定的。”③雕塑的镂空处是提公文包的男子的剪影形象,被填充了周围的景观,随景观变化而变化,矩形的钢板几乎是被忽略的,雕塑和环境互为弥补,互相衬托,相辅相成,完美融合和升华。
  西方的剪影雕塑形式特别,新颖有趣,因此逐渐受到艺术家和公众的青睐,剪纸元素在中国雕塑中的运用可以借鉴西方剪影雕塑。

  (二)中国现代公共雕塑中的剪纸元素

  和以肖像、风景为题材的西方剪影不同的是,中国本土的剪纸艺术大部分用动物、植物和人物为对象进行创作。西方的剪纸作品大多不仅比例合理还透视合理,具有写实性,中国的剪纸作品夸张概况注重某一部分的表达,别有一番风味。剪纸独特的元素被灵活运用到现代公共雕塑领域,为雕塑的发展开展了新的形式。
  位于西安的寒窑遗址是我国第一个以爱情婚庆为题材的大型主题公园。刘艺杰等雕塑家设计的大型景观浮雕《惊世情缘》(图3.)总面积约2800平方米,分布在约高11米的挡墙上,雕塑选取了梁山伯祝英台、罗密欧朱丽叶、伏羲女娲等家喻户晓的世界十大爱情故事,以剪纸式样分组呈现出来。设计师充分利用其精神文化内涵,采用镂空的雕刻形式,将能体现中国圆满、喜庆的婚庆剪纸直接布置在墙面上,红色的浮雕覆于青砖之上,传统剪纸元素与人文背景、现代设计、地理环境相结合,带来视觉上的震撼效果。它是对原有公园景观进行的创新塑造,以民间故事和具有浓厚民间色彩的剪纸形式结合,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摸索。
剪纸元素在公共雕塑中的探析
  皮影作为一种改良的进化的剪纸艺术,也为艺术家们创作提供了许多灵感。安徽艺术家钱步辉的雕塑《影子》系列,将剪纸元素加入雕塑中,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精心重组,巧妙的运用皮影的人物形象,结合古代雕塑的造型手法,用各种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路,创造出一系列既有民族特征又有当代人文气息的充满了浓郁的东方色彩的优秀作品。
  王小慧的作品《过天桥》运用剪纸技法在大型钢板上,镂空雕刻出一个轮廓的两个造型,作品的正形是皮影形象的女子走在天桥上回头向后看,皮影形象的女子代表传统文化,天桥代表现代社会,作品非常有深意,是民族性、当代人文精神以及现代设计完美融合的优秀雕塑作品。
  雕塑家们抓住剪纸艺术的特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经过思考再用现代化的技艺去创造,理性化地,使得雕塑更具特定性和民族性,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四、结语

  在漫长的岁月里,勤劳智慧的民间艺人不断创造不断改进剪纸,剪纸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通过讲述剪纸的概况,探析整理后总结出剪纸元素具有四个大方面的特点。剪纸艺术是平面的艺术,雕塑是立体的艺术,将两者联系对比整理后,总结出了两者在三个大方面的共通点,这些共通点为剪纸元素与公共雕塑创作结合奠定了基石。联系实际研究剪纸元素在公共雕塑中的具体应用,对民间剪纸元素进行分析整理提炼,用当代雕塑创作思想和表现技法与剪纸元素互相结合来拓宽雕塑表现形式,使雕塑既有民族性,又有当代设计理念和人文精神。平面和立体如何结合,如何将民族文化与现代雕塑结合,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如何应用于雕塑创作还需要广大的专业人士不断去研究,去探讨。
  参考文献
  [1]朱福临.关于中国当代雕塑现状的思考[J].艺海,2009(1):16—21.
  [2]刘磊.当剪影介入雕塑:剪影艺术在雕塑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2009(2):64—65.
  [3]常宁生.传统文化与现代雕塑[J].雕塑,2004(5).
  [4]邢开.中国当代雕塑作品中的传统文化精神[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
  [5]吕胜中.中国民间剪纸[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23.
  [6]毛丽萍.迷人的剪影艺术[J].美与时代,2009(7):110—112.
  [7]李增平,曹宁.民间艺术的设计再阐述——浅谈曲江寒窑遗址公园大型景观浮雕“惊世情缘”设计.旅游纵览月刊,2012.10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956.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0年9月19日
Next 2020年9月1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