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知识在初级对外汉语综合教材中的比重与作用研究

传统文化知识现如今成为越来越多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兴趣源头。每种语言都与文化紧密相连,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知识,不仅能加深学习者对汉语的理解还能使他们更深入地认识中国。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目前国内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普遍使用的主流初级综合教材,统计出

  引言

  “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依据的主要材料,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由于每个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都要从最简单的开始,初级阶段为后面的中高级阶段学习做铺垫,因此,初级阶段的学习人数是最多的。本文之所以立足初级对外汉语综合教材,是因为综合教材不仅包含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的训练还涉及到许多文化知识,虽然市面上的对外汉语教材还包括专门的听力、口语或读写训练教材,但综合教材仍然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主要使用的教材,所以研究综合教材是本文的第一步。
  由于目前“汉语教学文化大纲”尚未出台,初级阶段的学习者因为语言能力的限制也不适合开设专门的文化课,所以即使是涉及许多文化知识的综合教材,在文化内容的编排上也只是用一些零星的“文化因素”,穿插在词汇、课文对话或课堂练习等中,但有些“文化因素”若不被学生理解,就无法进行交际,因此语言学习过程中必须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也会促进汉语能力的提高。本文着眼传统文化知识,不仅是因为其在文化学习中的独特地位,还因为其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和传播华夏民族优秀文化、激起更多人学习汉语的热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着眼于初级对外汉语综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是本文的第二步。
  本文共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选取教材中涉及传统文化知识的词汇、课文对话等其他内容及汉字,研究它们各自在初级对外汉语综合教材中的比重;第二部分研究传统文化知识在词汇、课文及其他内容和汉字中的作用;第三部分结合前两部分的反馈结果,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及教材编写提供一些建议。

  绪论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世界上每一门语言的学习都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学习语言势必也要学习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教材是教学的参考标准,它编写质量的好坏影响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因此,研究教材是极其重要的。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学术界有关传统文化知识在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中的比重与作用研究几乎为零,因此,立足初级综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研究现状:
  从中国知网搜索关键词共检索出相关文献三十二条,如卢江琳《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3]等,其中最早的文章是二零零三年的,最新的文章有五篇,均为二零一五年发表。目前有关对外汉语传统文化知识的相关研究多以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教学为主,或具体到传统文化中的某一项。又由于有些作者发表的论文时间早,如福建师范大学朱媞媞的硕士论文中选取的《今日汉语》[2]这部教材,已经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流教材了。以上搜索结果均表明目前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少,时效性也不高,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对比现今国内主流教材,研究传统文化知识在教材中的比重和作用,并引发对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和教材编排的思考与启示
  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选取《发展汉语》[4]、《博雅汉语》[5]、《成功之路》[6]、《汉语教程》[7]、《快乐汉语》[8]及《我们说中文》[9]这六套初级综合课教材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包括六套教材中的全部生词、课文对话、补充词语、课后练习等内容中体现的传统文化知识。
  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和教材的对比分析法,即先搜集相关资料,对有用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再计算每套教材中以语言要素形式出现的传统文化知识的次数,以表图的形式直观地显示出各部分数据,最终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和建议。

  一、传统文化知识和初级对外汉语综合教材的重要性

  (一)传统文化知识在对外汉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饮食文化、民间艺术文化、书法与国画、历史名人与名胜古迹、中医文化、传统节日、诗词、茶文化等多种多样的文化门类,每一门类都可以引出丰富的知识,都能追溯其发展历史。每种语言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学习过程中总伴随着文化知识的渗透,文化知识的认知程度也会促进语言的学习。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注重语言本身,还需要重视语言的文化属性,汉语课堂中也需要体现文化特色,这样可以使语言学习融入到真实的文化背景中,帮助学习者尽快说出更加地道的汉语。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可以独立作为文化教学的内容,还可以通过多种活动宣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加汉语爱好者的学习兴趣,吸引更多的人学习中国语言与优秀文化。

  (二)初级综合教材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教材分为听力教材、读写教材、口语教材和综合教材等,综合教材不仅按照其它教材那样设置独立的言语技能训练,还包括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综合教材涉及听、说、读、写所有版块,从生词到课文导入、课文对话和课后练习等,将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和文化知识的渗透融合在一起进行训练。综合课教材旨在训练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初、中、高级各个阶段的汉语学习者都要学习综合教材。此外,国外很多学校并不指定教材,且安排的教学时间有限,或者将汉语课只作为一种选修课进行兴趣培养,这种情况下,教师在众多教材中选择综合教材就是最好的。本文着眼于传统文化知识,由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汉语水平并不高,因此在初级阶段就开设专门的文化课很不现实,但又因为文化知识的学习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所以综合教材通过字词、课文等对文化知识进行补充,就解决了上述问题。
传统文化知识在初级对外汉语综合教材中的比重与作用研究

  二、六套初级对外汉语综合教材中传统文化知识研究说明

  (一)选材依据

  本文共选取六套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教材,下面将每套教材的基本信息做一个简要介绍:
  第一套教材——《发展汉语·初级综合》。这套教材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荣继华编著。第一册适用于零起点学习者或只能用汉语进行基础、有限的表达的汉语学习者使用。第二册适用对象是已掌握汉语最基本的句型,可识记较多汉字,能就个人或与日常生活方面相关的话题进行交际的汉语学习者。
  第二套教材——《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这套教材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李晓琪主编。适合零起点的学生使用,全书运用多种教学理论,重在帮助学习者掌握汉语基础知识。
  第三套教材——《成功之路》。这套教材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杨楠编著,教学对象是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全书共两册,7个单元,28课。学完两册教材,学习者能说600多个词语,会写400多个汉字。
  第四套教材——《汉语教程·一年级教材》。这套教材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杨寄洲主编。教材从语音、语法、词语、汉字等语言要素入手,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四项技能,重在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第五套教材——《快乐汉语》。这套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国家汉办组织编写。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符合有关国家教学大纲的规定。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并提高汉语交际能力。
  第六套教材——《我们说中文》。这套教材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宋可音编著。适合海外初中学生互动式学习,强调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沟通能力。教材的活动设置旨在培养学生能用目的语全方位进行沟通的能力,主题多为家乡、梦想、饮食等年轻人喜爱的话题。
  以上六套教材教学对象均为初级阶段零起点学生,但年龄略有不同,除大学生外还涉及中小学生。这样选材的目的是能更全面地了解现阶段国内初级综合教材传统文化知识的编排情况。

  (二)传统文化知识的统计方式说明

  本文在统计方面,按照传统文化知识在每套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顺序、位置的方式,将教材中除涉及传统文化知识的词汇和汉字外的内容统称为课文及其它内容,因此设三个板块,即统计含有传统文化知识的词汇、课文及其它内容和汉字这三部分各自的比重。本文对传统文化因素的表述尽可能地运用教材中的原始表达,当有些传统文化因素很难用原始表达表述清楚时,便用相近的词语或话语概括。

  (三)每部教材中传统文化知识的统计结果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第一册)
  词汇 课文对话 阅读理解
  第二课《你是哪国人》 爸爸妈妈
  第三课《你叫什么名字》 请、请问、贵姓
  第十课《这个星期天你忙不忙》 茶馆、茶
  第十二课《你要茶还是咖啡》 太极拳、红茶、绿茶、中国菜 书法
  第十七课《我的口语和听力都很好》 饺子
  第二十六课《圣诞节快到了》 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
  第二十八课《长城有八千八百五十多公里》 八达岭、长城、万里长城 朝三暮四
  第二十九课《晚会开得非常成功》 中国画
  第三十课《我当过英语老师》 天安门、四川菜、京剧、民歌
  表1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第二册)
  词汇 课文对话 综合练习 阅读理解
  第二课《儿子要回家》 中医 叶公好龙
  第三课《卖辣椒的女孩儿》 后羿射日
  第四课《我和中国有个约会》 功夫、唐装 中国菜、中国茶、中国画、宫保鸡丁、麻婆豆腐 掩耳盗铃
  第五课《为什么我一个人站着吃》 豆浆、油条、公公、婆婆 故宫
  第八课《旧梦》 中秋节、月饼
  第十课《快乐,其实很简单》 风筝
  第十一课《书本里的蚂蚁》 此地无银三百两
  第十二课《是“枕头”不是“针头”》 绕口令
  第十五课《飞回来的信鸽》 烤鸭
  第十七课《约会》 嫦娥奔月
  第二十一课《愚公移山》 太行山、王屋山、玉帝 铁杵磨成针 塞翁失马
  第二十四课《父子长城》 烽火台
  表2
  《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第一册)
  词汇 课文对话 课堂练习
  第一课《你好》 名字、王
  第二课《你是哪国人》 姓、刘
  第四课《图书馆在哪儿》 请问
  第九课《多少钱一瓶》 师傅
  第十课《你家有几口人》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第十六课《周末你干什么》 包饺子
  第十七课《做客(一)》 请进
  第十八课《做客(二)》 豆腐、馒头 黄酒
  第十九课《现在习惯了》
  第二十一课《我喝了半斤白酒》 劝酒
  第二十四课《你吃了早饭来找我》 饺子 包饺子
  第二十五课《你得多锻炼锻炼了》 太极拳
  第二十六课《快考试了》 《春晓》、《静夜思》
  第二十七课《爸爸妈妈让我回家》 春节 《登黄鹤楼》、《野草》
  第二十九课《我们已经买好票了》 《乐游原》、《忆江南》
  第三十课《我要参见联谊会》 民歌
  表3
  《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第二册)
  词汇 扩展阅读
  第五课《这家餐厅的菜不错》 火锅
  第十一课《西红柿炒鸡蛋》 家常菜
  第十五课《请稍等》 饺子、火锅、西红柿炒鸡蛋
  第十八课《我看过京剧》 京剧
  第二十一课《黄金周痛痛快快玩儿一周》 游长城
  第二十三课《笑话》 馒头
  表4
  《成功之路·起步篇》(第一册)
  词汇 课文对话
  第三课《你家有几口人》 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第五课《我的生日是五月九号》 元旦
  第九课《你吃米饭还是饺子》 饺子、包子
  表5
  《成功之路•起步篇》(第二册)
  词汇 课文对话 综合练习
  第十五课《我从星期一到星期三有课》 颐和园
  第十七课《我不会汉字输入》 筷子
  第二十课《请你帮我还他》 象棋、书法、中国画、太极拳
  第二十二课《我25岁》 属狗、属蛇、属相介绍
  第二十三课《这件衣服是中式的》 旗袍
  第二十六课《我们国家的菜没有四川菜那么辣》 (菜系)四川菜、上海菜、东北菜、广东菜 (美食)山东菜、山西菜、火锅、烤鸭、宫保鸡丁
  表6
  《汉语教程·一年级教材》(上)
  词汇 注释
  第二课《汉语不难》 爸爸、妈妈、他、她、弟弟、妹妹
  第五课《这是王老师》 您、请、茶、姓王
  第六课《我学习汉语》 请问、贵姓 中国人的姓氏表达
  第七课《你吃什么》 馒头、饺子、包子
  第十一课《我们都是留学生》 姓马
  第十三课《这是不是中药》 中药、茶叶、毛笔
  表7
  《汉语教程•一年级教材》(下)
  所属课文 词汇 注释
  第二十课《祝你生日快乐》 属狗、属猪 属相
  第二十一课《我打算请老师教我京剧》 京剧、书法、太极拳
  第二十四课《我想学太极拳》 太极拳
  表8
  《快乐汉语》(第一册)
  所属课文 词汇 填空练习 发音练习
  第十四课《我的生日》 属相
  第十七课《他在医院工作》 喝茶
  第二十二课《这是火车站》 《春晓》
  表9
  《快乐汉语》(第二册)
  所属课文 词汇 发音练习
  第十二课《来打乒乓球吧》 书法
  第十三课《明天有小雨》 《咏柳》
  第十四课《在公园里》 太极拳
  十七课《我跟爸爸一样喜欢京剧》 京剧、书法、太极拳
  第二十二课《我去过故宫》 故宫、长城 《登鹳雀楼》
  第二十四课《吃月饼,看月亮》 中秋节、月饼、端午节、粽子、龙舟
  表10
  《快乐汉语》(第三册)
  所属内容 词汇发音练习
  第一课《我从北京来》 《无名诗》
  第四课《北京有一个很大的广场》 风筝、天安门广场、太极拳、故宫、京剧 《咏鹅》
  第七课《我的新家》 《悯农》
  第九课《他买到了纪念品》 国画
  第十课《你说汉语说得真好》 《回乡偶书》
  第十三课《他从来没吃过中药》 中药 《寻隐者不遇》
  第十五课《我们都爱吃她做的点心》 中国菜
  第十六课《熊猫可爱极了》 《七步诗》
  第十九课《有什么新闻》 《相思》
  第二十二课《我们一到假期就去旅行》 《题西林壁》
  第二十四课《在中国过年》 过年、舞狮、舞龙、中国新年、春节
  表11
  《我们说中文·初级》(第一册)
  所属课文 词汇 课后讨论
  第三课《很高兴认识你》 中国姓氏的表达
  第四课《我爱我的家》 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第六课《明天你想做什么》 中国菜、泡茶、打麻将、下棋
  第七课《长大后你想做什么》 书法家、书法
  第八课《你想唱什么》 红茶、绿茶
  第十课《早餐吃了吗》 (美食)粥、包子、馒头、饺子、油条、豆浆、豆腐脑
  表12
  《我们说中文•初级》(第二册)
  所属课文 词汇 课后讨论
  第一课《寒假你做了什么》 外公、外婆 春节
  第二课《打电话》 孔子
  第四课《小猫在哪儿》 四合院
  第五课《中国新年》 除夕、贴春联、年夜饭、春晚、春节、守岁、拜年、红包、年糕、饺子、放鞭炮 介绍新年
  第六课《你想吃什么》 炒饭、春卷、饺子、酸辣汤、包子、炒面、汤面、牛肉面、糖醋鱼 中国美食(臭豆腐、皮蛋)
  第九课《我爱运动》 太极拳
  第十课《暑假你有什么计划》 姨丈、表弟、伯父、伯母、堂弟、舅舅、舅妈、姑姑、叔叔
  表13
  通过上表统计的六套教材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按传统文化的类别大致可分为十三类:
  传统饮食文化、民间艺术文化、书法与国画、历史名人与名胜古迹、中医文化、传统节日、诗词、茶文化、姓氏表达与亲属称呼、成语及寓言、太极拳及功夫武术、传统服饰、生肖属相文化。

  三、传统文化知识在教材中的比重

  为了更清晰地看到每类传统文化在六套教材中出现的次数,下表统计了每套教材中每类传统文化知识在词汇和课文及其他内容中总共出现的次数:
  传统饮食文化 民间艺术文化 书法与国画 历史名人与名胜古迹 中医文化 传统节日 诗词 茶文化 姓氏表达与亲属称呼 成语及寓言 太极拳及功夫武术 传统服饰 生肖属相文化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 词汇 5 2 1 8 4 4 3 2 1
  其他内容 5 2 1 1 1 1 1 8
  《博雅汉语·初级起步》 词汇 10 2 1 15 1
  其他内容 3 1 6 4
  《成功之路·起步篇》 词汇 2 1 2 1 1 6 1 1 2
  其他内容 9 1 1
  《汉语教程·一年级教材》 词汇 3 1 2 1 2 12 2
  其他内容 1 1
  《快乐汉语》 词汇 3 6 3 4 1 5 3 1
  其他内容 1 11 1 1
  《我们说中文》 词汇 13 8 2 2 3 17
  其他内容 9 1 1 2 1 1
  合计 词汇 36 20 10 13 2 13 9 53 9 2 3
  其他内容 27 1 2 3 1 2 18 3 7 8 1 2
  图表14

  (一)传统文化知识在词汇中的比重

  由上表统计数字可计算出每套教材中传统文化知识在总词汇中的比重: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第一册共计词汇829个,第二册共计694个,传统文化类词汇所占比重为2.17%
  《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第一册共计词汇684个,专有名词22个,第二册共计778个,专有名词16个,传统文化类词汇所占比重为1.87%
  《成功之路•起步篇》第一册共计词汇273个,第二册共计349个,传统文化类词汇所占比重为2.73%
  《汉语教程•一年级教材》上册共计词汇307个,专有名词23个,下册共计292个,专有名词7个,传统文化类词汇所占比重为3.66%
  《快乐汉语》第一册共计词汇164个,第二册共计200个,第三册共计279个,传统文化类词汇所占比重为4.04%
  《我们说中文•初级》第一册共计词汇159个,补充词汇62个;第二册共计词汇232个,补充词汇68个,传统文化类词汇所占比重为8.64%

  (二)传统文化知识在其它内容中的比重

  《发展汉语》两册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课文对话共3篇;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阅读理解共9篇;综合练习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占4项。通过计算得出传统文化知识占本套教材中其它内容的比重为18.9%。
  《博雅汉语》两册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课文对话共1篇;综合练习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占8项;27篇扩展阅读中有1篇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介绍。通过计算得出传统文化知识占本套教材中其它内容的比重为11.5%。
  《成功之路》两册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课文对话共2篇;综合练习中出现的传统文化有1项。通过计算得出传统文化知识占本套教材中其它内容的比重为7%%。
  《汉语教程》两册教材中共计25条注释,其中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注释有2条。通过计算得出传统文化知识占本套教材中其它内容的比重为8%。
  《快乐汉语》三册教材中,第一册共21道填空练习,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填空练习有1道;三册教材中发音练习共28个,其中有关以传统文化知识作为发音练习的有11个。通过计算得出传统文化知识占本套教材中其它内容的比重为24.5%。
  《我们说中文》两册教材中有18个课后讨论,其中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课后讨论共7个。通过计算得出传统文化知识占本套教材中其它内容的比重为44%。

  (三)传统文化知识在汉字中的比重

  汉字中的传统文化知识主要从造字法方面去考察,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以《发展汉语·初级综合》为例,本套教材需掌握249个汉字,据统计,其中象形字20个,指事字6个,会意字27个,形声字153个,
  象形 不、风、告、公、几、口、马、女、人、日、山、十、四、心、行、衣、又、雨、月、子
  指事 八、少、五、小、一、七
  会意 笔、穿、典、二、法、分、关、光、加、间、麻、买、明、男、闹、取、三、生、突、兴、需、学、意、早、找、制、坐
  形声 安、爸、搬、帮、杯、备、边、饼、病、部、常、场、超、衬、吃、床、词、次、错、打、袋、当、到、得、地、第、点、定、动、饿、饭、放、费、服、辅、感、歌、跟、共、馆、惯、贵、还、很、红、坏、欢、机、急、家、简、教、蕉、饺、叫、较、经、刻、客、课、空、裤、蓝、累、冷、辆、聊、零、路、律、绿、妈、吗、慢、忙、帽、么、没、们、哪、难、脑、呢、你、努、排、跑、陪、啤、苹、期、起、汽、前、钱、歉、轻、请、球、然、热、认、绒、衫、谁、什、时、识、拾、室、收、瘦、数、树、思、他、她、堂、趟、特、踢、同、图、玩、望、位、闻、问、习、现、箱、想、校、谢、星、选、雪、样、医、银、应、语、远、院、澡、照、这、职、种、专、准、租、作
  从传统文化角度分析所有汉字,通过数据计算可知:《发展汉语·初级综合》中象形字占8.03%,指事字占2.41%,会意字占83.1%,形声字占61.45%,其中形声字比重最大。

  四、传统文化知识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知识在词汇中的作用

  首先可以举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我们可以从表格中清楚地看到,《我们说中文》第二册第十课《暑假你有什么计划》中涉及诸多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如:“舅舅、舅妈、公公、婆婆、姨丈、表弟、伯父、伯母、堂弟、姑姑、叔叔”等,而在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的母语中,往往只需要几个词来概括这些亲属,如英语中的亲属称谓就很少,仅“uncle”一个词就可以代指汉语中的“舅舅、姨丈、伯父、叔叔”等。因此,汉语学习者要想和中国人流利地聊天,这些繁多的亲属称呼首先就得了如指掌。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这些亲属称呼的时候可以利用画家谱图、归纳法和学生模拟表演等方法,使学生更快了解这些称呼。
  此外,属相也多次出现在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中。教师对属相文化讲解时,如《成功之路》第二册第二十二课《我25岁》,不仅可以利用剪纸,还可以在课堂上讲解生动简明的属相故事或播放相关动画视频,这样不仅可以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十二生肖,还能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再根据学生自己的年龄,帮他们找到自己对应的属相,加深印象,从而运用到日常交际中。
  最后,对于中国饮食、中国茶和名胜古迹等,笔者认为可以和学生本国相应的文化做比较,得出异同点,可以加深学习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除了图片展示法之外,亲身实践也是最好的办法,制作中华美食、品中国茶、浏览名胜古迹、学习太极拳和武术等,请学生参与其中,和自己国家的文化进行对比,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与组织能力,还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会。

  (二)传统文化知识在课文及其它内容中的作用

  本文将教材课文中的语句、课后扩展阅读和课堂练习等板块中出现的传统文化因素均视为其它内容。从表格中统计的每部教材的知识点来看,比重最大的是成语与古诗,在初级综合教材中成语作为课后练习中的阅读理解,古诗则设置成发音练习。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中选取的成语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如《发展汉语》第一册第二十八课《长城有八千八百五十多公里》的课后练习设置了“朝三暮四”这样一个阅读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这个成语时,可以利用教材上的成语故事,还可以播放成语故事动画片,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便于学生了解成语的内容,讲解完毕,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学生自己国家对于该成语相同意思的俗语表达等,通过对比,加深印象。教材中将成语作为阅读理解,并没有给出成语标题,直接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想要理解成语故事的含义并做对教材后面的练习题,就需要学生对成语故事的含义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成语故事的含义,这对学生中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快乐汉语》中选择的古诗都是简短、郎朗上口的,适合作为初级学生的发音练习,且《快乐汉语》的教学对象是初级阶段的小学生,根据儿童的心理特性,由于他们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持续集中注意力听讲,因此教师就需要将语言学习与课堂活动结合在一起。对于作为发音练习的古诗来讲,教师可以找一些录音,让学生跟读,帮助他们流畅地朗诵整首诗,也可以用反应诗词内容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大意。此外,对于课文中选取的《回乡偶书》和《寻隐者不遇》这些表演性强的古诗发音练习,也可以请学生分组上台表演。其中有些诗词已经被后人谱曲,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切身感受中国古典文字的魅力。

  (三)传统文化知识在汉字中的作用

  根据汉字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给学习者进行汉字教学或学习者学习汉字时可以借鉴以下几个方法:
  第一,象形字图片示意法。汉字最初的文字符号在形体上仍能较清晰地看出其原始的图画形态,利用这样的图画形态,学习者不仅能看到汉字的来源、发展变化,还能引发学习者学习汉字的兴趣,从而帮助学习者认读、识记汉字。如图1中给出的“人、木、田、口、火、日、月、水、山、力、目”等这类象形字,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图片或在黑板上画出来,也可请学生根据图片画在黑板上,教师讲象形字图画对应的汉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找朋友”。
  第二,会意字和指事字的分析法。在教授会意字和指事字时,教师可以给学习者分析会意字和指事字的结构,这样可以加深学习者对汉字的识记。如图2中会意字“明”可以解释为:日和月连在一起表示明亮。图3指事字“本”可以解释为:在“木”下加一横,表示树根的位置。
  第三,汉字文化故事法。如“家”字是“宀”+“豕”的组合,“家”字的本义是:养着猪的房屋,猪需要人养,因此必定有人居住,这样不仅向学生介绍了这个字的构造、来源,还以故事的形式使学生在放松快乐的状态下掌握了汉字。

  五、对教师的启示与教材编排的建议

  (一)对教师的启示

  由于目前国内并没有专门的传统文化知识教材,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信息来源,就要根据需要补充新的材料和信息,还要开展相应的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促进学习者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以下是几点建议:
  首先,教师要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有扎实的了解,能够制作或找到传统文化知识相关的实物、图片等。如介绍民间艺术文化中的风筝时,教师可以带一个北京扎燕风筝的模型,课外活动的时候可以教学生制作扎燕风筝,大家评比谁的风筝做的好,也可以进行放风筝比赛。此外,传统美食和茶文化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品尝,教学生制作或请学生去当地采茶。
  其次,教师能够对教材以外的传统文化知识加以补充,学生课下可能接触到的传统文化知识就成了教师课上补充的题材。如传统服饰的介绍,除特定节日或活动,平时学生很难看到中国人穿着传统服饰,因此,在不违背学校的规定下,笔者认为教师穿旗袍或唐装上课,不仅可以给学生展示中国的传统服饰,还便于向学生真切地介绍相关内容,也可以多带几套请学生试穿,此外,这些服饰也能做成手工折纸,学生之间也可以制作汉服折纸并进行评比。
  最后,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传统文化,并能使学生参与其中,切身体会。另外,教材中有些传统文化知识是比较乏味的,比如说课堂练习,这时就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论是使用媒体教学还是其他手段,都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对教材中传统文化知识的编排建议

  通过对本文六套初级综合教材的比较可以发现:每套教材中选取的传统文化知识都涉及方方面面,但每套教材又各有侧重。对教材中传统文化知识的编排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对于六套教材中出现最多的传统饮食文化,笔者认为除在教材中多插入相关图片外,还可以简单追溯这些传统美食的历史,对某些流传许久的老字号美食,可以附上相应的门店信息,不仅方便学生假期品尝美食还可以游览当地。
  其次,笔者了解到多数初级综合教材都配备了光盘,但这些光盘几乎都只是词汇和课文的朗读音频。国家现如今致力于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我国传统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都很好地向国际友人展示了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丰富教学,光盘中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视频,如传统美食的介绍和制作方法,民间艺术文化及书法与国画、太极拳的入门教学视频、成语故事的动画短片等,丰富,补充教材内容。
  再次,笔者认为,现如今二维码已经运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扫码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因此将二维码运用到教材中也是一个好方法。但考虑到学校、家长等对未成年人的手机限制或未成年人自制力差等原因,这种扫码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更适合应用到成人教材中。教材中的需要音频或视频的地方可以做一个二维码,学习者通过扫码能立刻获得有关学习资源。
  最后,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日本语初级综合教材》[10]就是特别好的语言学习教材,特别是光盘内容,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跟读词汇、课文等,每节课后还有小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智能评分并说明错误原因。此外,光盘中还有单独介绍文化知识的板块,结合丰富的图片给学习者以美的享受,这对对外汉语相关教材的编排有很好的借鉴。

  结论

  本文计算统计了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中传统文化知识在词汇、课文及其他内容和汉字中的比重,分析了传统文化知识在这三部分的作用,并给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引发了教师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国内对外汉语教材中传统文化知识编排的启示,为更好地传播与弘扬传统文化打下了基础。
  现今对外汉语教学界普遍使用的六套主流初级综合教材是本文的研究对象,笔者统计了每套教材中词汇、课文及其他内容和汉字中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用表格的形式呈现每套教材的统计结果。先选取所有涉及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再列表格统计,最后进行分类和计算。虽然统计数据庞杂,但笔者尽力做到准确,对于统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纰漏,希望大家指正并提出更好的建议,也期望引发大家更多思考。

  参考文献

  [1]吴捷.绕口令及其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D].广州大学,2014.
  [2]王东蕾杨万程.外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与文化资源差异性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2):235-236.
  [3]卢江琳.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D]江苏:苏州大学文学院,2015.
  [4]荣继华.《发展汉语•初级综合》[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
  [5]李晓琪.《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第二版.
  [6]杨楠.《成功之路·起步篇》[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7]杨寄洲.《汉语教程•一年级教材》[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第3版
  [8]国家汉办组织编写.《快乐汉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9]宋可音.《我们说中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0]李妲莉.《日本语初级综合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822.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0年11月16日
Next 2020年11月2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