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军鼓的几种常用演奏技法与应用

打击乐器拥有很久远的历史,并且它声音也是异常的丰富多彩。同时它因为具有容易发声的特性,所有激发了很多的爱好音乐的人的喜爱,而且在学习打击乐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音乐的节奏,而且对于音乐的基础知识的了解也能够有所提高,能让他们学会如何去欣

  一、小军鼓概述

  小军鼓又被大家叫做“小鼓”,小军鼓在乐队中一般起到辅助的作用,在乐队演出的时候常常与其他的打鼓相互配合,可以算的上是别有一番自己的小小作为。在乐队的演出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部分。小军鼓有着(​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javascript:;​)自己独到的特点,它拥有较快的鼓点节奏,清脆的声音,高高的音调,这些都和大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鼓的声音就是略微的低沉写,没有小鼓的清脆感,而且频率也不高。小鼓的音响的穿透力比较强,而且小军鼓对于不同硬度的鼓槌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同的,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小军鼓是通过震动发声的乐器于,它利用对鼓膜的击打,摩擦等方式致使它发出清脆的声音,鼓膜是最主要的发声源体(​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javascript:;​)。所发出的声音多是清脆、明快的,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根据不同节奏的鼓点能够敲击出来的轻、重、缓、急的效果,可以烘托不同的气氛。

  二、小军鼓的演奏技法

  (一)小鼓槌的握法

  1.直腕式握法
  直腕式握法说的通俗易懂点就是将我们的手握在鼓槌尾端的三分之一处,当我们拿起鼓槌的时候能够迅速的找到一个支撑点。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地方作为支撑点呢,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就是如果我们拿起鼓槌在不同的位置进行敲击就会发现,在距离鼓槌末端的三分之一处是方便我们敲击并且平衡感比较强的位置。支点的位置确定后,就用我们的大拇指和食指握住这个支点,在这个握取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鼓槌的位置是在食指的第一个关节处,需要注意的是捏住鼓棒的三分之一处必须是大拇指、食指、中指要同时的捏住然后其他的两个手指头自然的并拢并且贴在后面,不能影响鼓棒的运动。在演奏的时候需要保持两只手的手掌心相对,注意它们一定是要在同一水平线上,还要确保它们的平衡,这样才能使鼓棒敲打鼓面的时候,能够将力量敲打的很集中。
  2.直扣腕法
  直扣腕的握法其实跟直腕式握法差不多,两者之间没有很大的区别。其中有区别的一处就是直扣腕法需要双手向内反转一下,将手心的位置位于下方,这样才能使鼓棒准确的击打中需要敲击的敲击点,两棒之间存在着九十度左右的角度(​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javascript:;​)。玛琳巴琴、钢片琴、爵士鼓以及室内演奏小军鼓等都均采用这种握法(​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javascript:;​)。
  3.传统握法
  传统握法其实在学习完直腕式握法和扣腕式握法之后就会相对来说容易些了、因为传统握法是利用了直腕式和直扣腕式的原理,将两种握法做一个简单的融合就形成了传统握法。传统握法是将我们的右手趋于直腕法与扣腕法之间,而左手虎口和食指的距离鼓棒棒尾端约三分之一的地方(​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javascript:;​),并搁在无名指与小拇指半握后的关节上,食指与中指自然弯曲,整个手形呈半握拳状(​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javascript:;​)。掌心向内。以虎口拇指持棒,并以无名指与小拇指将棒托住,两鼓棒呈九十度左右(​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javascript:;​)。左手以翻转力量打击。此种腕法主要用于演奏小军鼓,以及爵士鼓奏法(​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javascript:;​)。
  从以上的握法可以看出,不论何种方式控制鼓棒,均须灵活运用手臂、手腕及手指,尤其是手腕及手指,使双手与鼓棒成为一体,自然地运动鼓棒,轻松自如,才能敲击出我们想要的效果。

  (二)单、双击练习

  对于双击的练习我们不要心急要慢慢的来,一般双击都是在单机的基础上来进行的,但是要注意双击具有连贯性,在最初练习的时候,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放慢好几倍的速度去练习,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真是需要腕子两次下沉,如果在双击第二个音的击打时腕子有抬的动作,就意味着腕子进行了第二次发力(​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javascript:;​)。则不是双击,而是单击。而且在最开始的练习中以每分钟40拍来练习比较适合,然后通过不断的熟练后,如果能够保持这个速度10分钟不出错的话就可以尝试提高速度,但是要在保证音色平均的基础上才可以。但是我们不要急于求成,可以通过40、60、72、96、102、128,这样递增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技巧和速度,一直到你能够找到一个你能够适应的速度为止,就可以开始下一步的练习。可以将时间调制到2分钟,还是通过平稳的方式进行练习。在这里我简单的总结了几种练习方法以供参考:(1)RLRL、RRLL、LRLR、LLRR;(2)RRLL、LLRR、LLRR、RRLL;(3)RLRR、LRLL、LRLL、RLRR;(4)RLLR、LRRL、LRRL、RLLR。

  (三)压奏练习

  压奏练习是一种表面上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困难的一种练习和演奏方式,压奏要注意的是一连串的两手交替的滚奏。在最初开始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放松手腕,不要让身体变得僵硬,这样便会带动手腕一起僵硬,要做到每只手都单独的进行训练,让鼓槌在鼓面上多弹跳几次,这样来回的机械性的练习,然后慢慢的试着加快速度,直到弹跳变成连续的滚,同时也要注意节奏的均匀,这样反复练习了多次之后再换另一只手也是同样的方式。也许会显得有些枯燥乏味,但一定要坚持打好基础,千万不可以急于求成。再练习的时候也要注意鼓槌的使用要求。不可以把鼓槌握的太紧,给它造成很多压力。

  (四)鬼槌练习

  鬼槌练习也是在敲击乐器中常见的一种的方法,是融合了Jazz和(Fusion)中练习方式,也是用手腕来控制弹跳的高度和力度而形成的一种音效,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不适合要轻轻的来演奏,不适合重击。

  (五)练习滚奏

  小军鼓的滚奏练习时要注意的有两点,第一点是就是我们在所有练习的过程中都要注意的速度的问题,不能急于求成,要稳步的进行,从慢慢的节奏开始,等到练习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再提升自身的速率;第二点是要注意滚奏的特点是要突出其滚奏的清晰度和均匀度,不要没有目标的去练习,而是要针对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再加以有专门性的去练习,就拿滚奏来举一个例子,我们需要注意的有以下五点。
  1、重视慢速训练
  在练习的过程中,放慢速度的练习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练习方法。放慢速度的练习是为了使学生们在刚刚接触小军鼓练习的时候能够打下良好踏实的基本功,同时在速度比较慢的情况下还能够让学生的经历更加的集中,能够认识到音乐作品中的技巧和韵律。我们以单击练习为例子,我们之前有提过双击练习,双击练习是在单击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实单击练习和双击练习一样都是在开始的时候以没分钟为一个阶段进行练习,基本是每分钟60拍的频率进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手腕和腕部的肌肉不要过于的紧张,要以放松的状态进行敲击,经过一定的练习之后,就会找到一定的感觉,然后继续练习,如果能够过在几分钟内都不出现问题的话,才可以提高速度,可尝试60、72、80、92、100、112、120、132,这样递增的方式进行练习。在慢速练习中我们是需要学生能够掌握基础,掌握敲击的感觉和技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对音色有一定的认识,这个过程在对于初级阶段学习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2、重视力度训练
  在小军鼓的演奏中力度的变化尤为的重要,它是决定旋律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在平时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对小军鼓力量的练习,强弱变化在练习的时候就要表达的很明显,因为它是表达小军鼓情绪的关键。学生(​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javascript:;​)们在平时练习力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着使用f(​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javascript:;​)、mf、mp、p、pp等不同的力度进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音乐的情绪变化,要掌握好鼓点的轻重缓急和鼓槌落到鼓面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让听众能够在听表演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一种干脆、屏气凝神的效果。
  3、重视耐力训练
  在速度和力度都练习到一定的程度后就要进行耐力练习,耐力练习是在以上两点都练习到一定的基础后才能够进行的,前两者都是属于基础练习的重要的部分。而耐力练习属于是练习的提升阶段,是属于素质训练,例如滚奏是鼓槌的敲击速率比较快,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要比单击的过程中要大的多,是从短到长的一个变化的过程,所以演奏者在滚奏的过程中是需要有一定的耐力的,如何在滚奏时能够做到轻松自如,不受到腕力僵硬等因素影响演奏的最终的效果,就是耐力练习的目的。所以在耐力的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保平双手的平衡感和力度,要进行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才能够做到运用自如,双手在经过长时间的演奏后还能够保持其连贯性和节奏感。
  4、重视手指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想滚奏这种形式是很消耗能量的,那么如何在像类似滚奏这样的演奏方法上减少能量的消耗也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发挥我们手指的作用了,在练习的过程中要用手腕作为支撑的力点,然后通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为辅助运动的方法进行练习是比较容易减少能量的消耗的,同时也能够增加滚奏的速度和保持长久的耐力。在开始手指运用的练习时,我们首先要将食指和大拇指为支点,三、四、五指紧闭贴向鼓槌,然后在做上下的收张动作,让鼓槌也进行上下的敲击动作(​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javascript:;​)。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点和点之间是等距的,要保持每个电子上的力度是相等的,同时也要保证双手的平衡感和连贯性,当手指和鼓槌之间形成很好的默契之后就可以增加上手腕的运动了。因此在演奏的时候需要很持之以恒的耐力,正因为它的灵活性所以必需要求在前期练习的时候达到严格、长期、反复这三个要求,训练才再加上手腕的运动才能够达到演奏出的效果是连绵不断的颗粒点的并且是连续的长音。
  5、重视左右手指的均衡训练
  滚奏的效果是连续的圆满的长音效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演奏者要保持左右手的平衡感,要左右的力度统一并且均匀才能够达到。在对于初期的练习者而言经常会出现右手重、左手轻的状况,显而易见这样的情况是不能够达到滚奏的效果的。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和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关,在生活中我们擅长使用右手,而且右手的灵活度和控制力相对比左手而言都比较强,所以在我们了解了这个原因之后就要在练习的过程中避免这种情况,多多的注重左手的练习,嘉庆左手的灵活性和控制力度。只有左右手的力度能够统一、均匀,才能够演奏好滚奏,才能够让小军鼓在乐队中发挥出音乐的情绪和感觉。

  三、小军鼓的演奏技法的应用

  (一)关于压奏在组合打击乐中的应用

  之前我们有提到过压奏是表面上看着比较简单实际上比较难的一项练习,而且压奏也是练习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比较难但是和双击的滚奏相对比是比较容易的,演奏的效果在组合打击乐中也是比较实用的。手腕和小臂和控制和配合时,一定要做到力度均匀和节奏稳定,因为压奏是鼓面的弹击效果,所以在压奏练习时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首先要做到将双击滚敲做到均匀,然后在加入小臂的运动,向鼓糙施压,这样才能够达到颗粒点的声音。压奏在组合打击乐中运用最多的就是康佳鼓与邦哥鼓等拉丁打击乐器,这些乐器都是因为鼓面比较紧,弹击力比较强,所以才使用压奏的方式。

  (二)关于鬼槌在架子鼓中的应用

  鬼追主要是在架子鼓中应用的最为广泛,是在爵士乐和一与芬克音乐中常见的演奏形式,主要是手腕来控制弹跳的高度和力度而形成一种若有若现的音色效果。

  四、浅谈《波莱罗舞曲》中小军鼓的演奏法

  (一)掌握律动,稳定节奏

  笔者认为在《波莱罗舞曲》中打击乐器有着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且其中的小军鼓的演奏表现力也很丰富,而要想将小军鼓的作用在这个作品中展现出来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要注重律动。一个好的演奏作品中律动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始终存在的,律动是整个乐队演奏者的核心内容,它控制这个整个乐队演奏者的节奏,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到如果在演奏的过程中出现了律动突然消失或者间断的状况的话,那么所产生的后果,恐怕就会让听众为之“震惊”了。下面我们就以《波莱罗舞曲》为例子来研究一下,在这部作品中是如何抓住律动的。律动其实并不是速度,也并不是保持一定的速度就能够控制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曲子的风格。有些曲子是可以通过速度控制的,有些曲子通过速度就不能控制住其中的效果,例如在拉威尔《波莱罗舞曲》中,就是在控制速度的情况下演奏的,在第一小节的第一拍中,由八分音符和一个三连音的节奏型所组成;第二拍同样和第一拍一样。到了第三拍的时候整个拍子的律动虽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节奏型变成了两个八分音符。到了第二小节,前两个节拍和第一小节的前两个节拍都是一样的,是八分音符与一个三连音组成的节奏,到了最后一个节拍就变成了三连音(​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javascript:;​)。因此我们可以看的出,在《波莱罗舞曲》中,它的节奏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改变,只是这两个拍子一直的重复。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律动单位。当我们发现了律动单位的规律之后,相比之下就会很容易的掌握整个曲子的节奏。再掌握了整个曲子的节奏之后,我们就可以适当的加入小军鼓的演奏了,加入小军鼓演奏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得先熟悉一下整个乐队的步伐,因为这样才能够达到统一,演奏出优美完整的乐章。
  第二,如何来控制稳定节奏。虽然《波莱罗舞曲》看似节奏简单,但其中另有奥秘。在它的整个篇章中加入了大量的打击(​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javascript:;​)。要想在这个作品中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小军鼓的表现力,不仅要掌握整个作品的律动还要控制好其节奏,对于节奏而言我们已经很熟悉了,这个作品的节奏型就是在八分音符和三连音之间的不断的变化的过程,但是对于打击乐器的人员来讲三连音的一种非常不容易表现的节奏型(​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javascript:;​),在表演的过程中最容易让演奏者表现出比较“赶”的感觉,会让演奏者在毫无感觉的情况下就将速度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所以在演奏这个作品的做成中一定要稳定好其中的节奏,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会让整个乐队感觉不叫着急,太慢也会让听众听起来很不舒服,所以对于这个快慢度的掌握一定要控制好。笔者认为,在排练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配合节拍器唱谱的形式来提高自身对于节奏的稳定性,只要做到唱的准,那么手就自然而然的能够跟上了。
浅谈小军鼓的几种常用演奏技法与应用

  (二)控制力度,注重层次

  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这个作品在技巧和艺术方面非常有创造性,其形式是在C大调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不同的乐器来进行多次的重复演奏。我们都知道音乐的流动对于一个曲子的结构来讲是极其的,而《波莱罗舞曲》这个作品在整体上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增强的过程,因此这就对打击手的技法要求更加严苛了。那么在《波莱罗舞曲》中,打击乐手应该注意什么呢,应该掌握什么技巧呢?首先是要保证好整体的节奏和速率不要乱,然后再次基础上在逐渐的增强,然后在达到持续增强的效果。但是这个作品是一个在时间上比较长的作品,所以要想达到这个中逐渐增强,再到持续增强的过程是非常的困难的,所以我认为,可以换一个其他的乐器来代替主旋律的地位,并且节奏上逐渐的增强,这样说不定会达到意想不到的巧妙的效果,不仅仅可以增强整个曲子的旋律性,就连稳定性这一方面也可以得到保障。在这个作品中小军鼓的演奏是通过两个人切换来完成的,那么在这个切换的过程中,如何能够做到不影响演奏的效果(​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javascript:;​),有能彼此顺利的衔接呢?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在切换的过程中,第二个人接力时可以把力度稍微的加强,待等到第二只小军鼓完全融合进来之后在减弱,这样就可以保证整个曲子的稳定性,不会让整个演奏效果产生间断,或者脱节的效果。阅读总谱跟随节拍器反复练唱,将整个速度稳定下来,将节奏铭记在心中,而且要把开始增强的部门做好相应的标记进行提醒(​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javascript:;​),作好完美的掌控,这些事作为一名演奏者应有的职业素颜和一名演奏者最基本的职业要求。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要想演奏出这个完美的曲目,就需要打击乐手掌握很多的技巧和内容,而本文就几个比较重要的缓解进行了解析,在实际的演奏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打击者的自身的素质和实际情况来决定。

  (三)演奏精确,把握平衡

  关于拉威尔《波莱罗舞曲》这个作品中小军鼓的部分包含了很多的难点,而且还要掌握很多的技巧。其中首先要掌握的就是稳定性,稳定性在任何一种练习方法中都是很重要的,不论是之前我们提到的单击、双击、还是压奏、滚奏等都需要掌握其中的稳定性,而且不论是初学打击乐器的人员还是成熟的打击乐手都要不断的进行稳定性的练习,它是从我们学习打击乐器开始就一直要注意的。《波莱罗舞曲》在演奏时稳定性也是很重要的,为了在表演的过程中保持稳定,我们可以在每一条基本功中加入节拍器,来观察每一个表演者的速度,来进行节奏的调整(​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javascript:;​)。在演奏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不要产生偏见,不要认为技术好的演奏者的稳定性一定是好的,对于打击乐来讲,节奏的稳定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才能够演奏出优美的曲子,而在这个曲子中稳定性最难控制的就是三连音的练习(​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javascript:;​),对于三连音我们在演奏时既不能快也不能慢,如果我们能够在全曲72的速度下将三连音打的很稳定那么我们就算是成功了一半。在开始练习是我们可以先把节拍定在50至70,然后进行不断的重复的练习,这样在演奏是才能够让听众感觉到不那么的“赶”,然后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在进行强弱的练习,在这个曲子中只有一个逐渐变强的力度变化过程,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在滚奏是先将节拍定在50至70的速度,然后8拍滚奏渐强接着8拍渐弱。这样练习的原因是在滚奏的过程中因为不容易掌握渐强的这个力度,如果采用8拍8拍的强弱的变换的过程进行练习的话,就可以让我们在意识上逐渐的找到幅度的变化。对于三连音的强弱的掌握,也是采用这个方式,每拍一个三连音,8拍8拍的强弱的变换来练习,长期以往就会找到感觉,然后在加强练习就会将强弱把我的很准确,在表演时也会比较的自如和轻松。

  结语

  在乐队的演奏中小军鼓的滚奏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其表现效果极其的丰富,但是其中的演奏的技巧和内容也是很多的。那么如果想学好打击乐器,首先就是要掌握好小鼓的技巧。而本文主要针对小鼓练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巧,以及在练习过程中握鼓槌的握法和练习的速率和时间上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当然因为笔者的能力有限,而且小鼓的技巧难度也比较大,所以本文还有很多的不足。笔者只是想通过自己的认识和见解给正在学习打击乐器的学生,或者正准备学习的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明明.小军鼓演奏概说[J].戏剧之家.2010(02)
  [2]刘平.小军鼓的双跳技术[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02)
  [3]国虹霞.小军鼓[J].音乐天地(生态音乐版).2014(07)
  [4]袁晨斐.国际标准小军鼓基本功40条练习要求[J].科技信息.2014(10)
  [5]于朦.小军鼓与乐队[J].音乐生活.2007(02)
  [6]杨艺.作品析读的艺术与教学视角——对一首小军鼓独奏曲的赏析与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1(04)
  [7]王静.打击乐器小军鼓与马林巴之比较[J].大舞台.2012(07)
  [8]昌继红.小军鼓演奏技巧之我见[J].音乐天地.2010(0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053.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0年11月27日
Next 2020年12月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