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质量对公司效益的影响研究

 摘要:

创业板市场具有高成长性同时也具有高风险性,随着创业板市场的不断发展,创新型企业、新兴企业的内部审计和公司效益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国家监管机构对企业内部审计也更加重视,因此内部审计的质量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效益的实际影响仍需检验。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审计独立性与信息披露作为内部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研究其对总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利用Eviews软件通过相关性检验与回归分析等方法得出内部审计质量对公司效益有正向影响之结论。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在借鉴既有学者在主板市场上的相关研究的经验上,将创新型企业、新兴企业汇聚的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不仅符合我国的时代背景,同时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 公司效益 创业板

  前言

目前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上中美贸易大战继续发酵,X通过打压中兴、华为等中国科技型企业,抑制我国5G等新兴科技产业的发展,从而企图阻止我国和平发展与崛起。为了因应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除了大型科技企业以外,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必须作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自立自强发展壮大,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转型发展。

国家从严治党需要纪委部门监察,同样地,企业从严治企需要内审部门监督。内部审计是公司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一环,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工作对于企业规避风险、稳健运行进而创造价值、提升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创业板上市公司应当依据法律且按照证券交易所的规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以提升综合治理水平。创业板市场汇集了许多新兴型中小企业与创新型企业,但近年来,由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或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上的缺失,导致公司风险管控失效,以欣泰电气和万福生科为代表的一系列创业板上市公司出具了不合规甚至含有xx数据的财务报表。由于创业板市场不同于主板市场,当企业出现严重的财务xx的行为时会直接退市。

为了响应最新的《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提高公司治理与盈利水平,创业板上市公司应在企业内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并主动积极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我国对于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效益两者关系的研究,学者们的研究对象大多都是深沪两市主板企业,因此关于大型企业的相关研究已颇有成果,但是关于创业板的相关研究仍然有所空缺,本文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质量与公司效益相关性的研究来丰富相关审计理论成果。创业板市场内含很大的风险:一方面,作为市场个体的企业,盈利能力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都波动很大;另一方面,从整个创业板市场整体来讲,股价波动极大,明显有不稳定的特点。因此,深交所与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创业板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创业板上市公司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笔者在研究中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内部审计质量对于公司效益的正向影响,并给出合理的建议,对于促使创新型企业健康发展,帮助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稳健发展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分析,证明内审信息披露质量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影响下的审计质量对公司效益的影响,同时加深大众对内部审计认识,了解内部审计对于中小企业风险控制以及创业板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1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1相关概念

1.1.1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与内部审计质量

内部控制是公司实现高效管理、稳健运行、提升效益的必要手段,包括了企业内部环境建设、风险管控、内部监督等。内部审计是一种具有评价、监督、鉴证性质的服务,其宗旨在于通过提供咨询或建议,帮助组织加强内部控制,规避管控风险,提升运作水平,促进组织保值增值,可见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大体功能与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也可以说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核心,此外内部审计出现时间较晚,还可以认为内部审计是现代公司治理中“升级版”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业务开展的核心,是审计发挥作用的衡量尺度,也是内部审计部门业务水平的集中反映和综合体现,更是内部审计部门存在的意义与发展的基础。韩传模(2013)总结指出内部审计质量是指内部审计工作过程及结果的优劣程度[1]。

1.1.2内部审计独立性

内部审计独立性也就是指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即身份地位上的独立或相对独立,内部审计部门由于本身就是组织的一部分,或直接间接受利益相关者影响,其根本上的独立性取决于其与组织的隶属关系,当隶属于治理层则独立性偏低,当隶属于管理层则独立性偏高。

1.1.3内部审计信息披露

内部审计信息是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真实反映,内部审计信息披露是指透过定期报告(主要是年度报告)或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等形式对社会公开其内部审计的有关信息,主要包括内部审计部门的基本情况以及内部审计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的认定。对内部审计信息进行有效披露对企业增强内部控制、提升治理水平和增加公司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1.4公司效益

广义上来讲,公司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的是实现盈利,所以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狭义的公司效益,表现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创造的经营成果,即企业的盈利水平与盈利能力。

 1.2研究现状

1.2.1关于内部审计的作用的研究成果

唐瑾,杨敏和靳敏敏等(2014)指出内部审计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改善风险管理、强化内部控制等途径,增加企业效益,减少企业损失[2]。Tammy Whitehouse(2014)在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内部审计可以提高企业效益[3]。刘国常(2015)董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应当更多地发挥“制衡”的功能作用,同时也应当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都应当把握服务于增值”的大方向[4]。Michal Cangemi(2015)在实证研究中认为,企业应设立实施机构利用审计技术来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从而改善企业的管理与效益[5]。郑石桥(2017)通过价值链理论分析,在以多个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研究中发现,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会不断优化公司价值链从而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6]。刘晓勤(2017)认为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评价和审查。当发现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问题时,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利用自身的督促作用促进问题的解决,进而使企业的经营效益得到改善[7]。赵保卿和徐豪萍(2017)在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中,认为内部审计质量与投资过度、投资不足负相关,即内部审计质量越高,投资水平更合理,从而财务效益更好[8]。秋国峰和缪颖霞(2018)在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中指出,审计质量是影响内部审计发展的关键因素,应促进内部审计质量不断提升,实现公司价值增值[9]。

1.2.2关于内部审计质量与公司效益关系的研究成果

Bouckaert(2006)研究了欧洲、亚洲、美洲的一些国家的内部审计,发现内部审计对于风险控制、公司治理水平两者有正向作用,可以使企业效益改善[10]。王孜(2016)研究发现内部审计通过有效履行其审计职能,为公司业绩水平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11]。Regoliosi(2014)通过对意大利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成长机会都呈正相关关系[12]。夏鸿义和李永壮(2016)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分析了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质量、公司规模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通过一系列的回归分析得知公司规模对企业的内审信息披露质量以及企业效益都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13]。郑元(2014)采用非参数检验、多元回归方法对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效果进行验证性分析。从验证结果看,总体上设立独立性较强的内部审计的方式有利于改善内部审计的公司治理效果,表现为公司业绩的提高,即内部审计独立性越强,公司效益越高[14]。

 1.3文献评述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列举可以看出,中外学者对内部审计与公司效益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学者们都明确了内部审计的作用,认为应该加强内部审计,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第二,学者们都认为高质量的内部审计质量对于企业效益有提升作用。虽然,国内外大量学者都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研究样大多都是各自所在国家的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基于创业板的上市公司两者关系的研究却鲜有涉及,由于创新型企业与新兴企业的相关研究具有较强的可研究型,因此本文将通过研究创业板公司企业内部计质量与企业效益之间的关系,为中小型新兴企业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增强公司效益提供一些思考。

2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情况

  2.1创业板市场的成立

全球范围内的创业板市场萌芽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X,在90年代到新世纪初迅速发展,其成立的初衷是吸引不满足进入主板市场限制条件的中小型新兴企业,特别是潜力大成长性好的科创型企业上市融资,从而激活市场活力。以科技进步与创新带动经济转型发展,这与我国创业板市场诞生的原因是几乎一致的。由于我国主板市场严格的准入条件,使许多新兴企业望而却步,给他们上市融资带来困难。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我国许多优秀企业纷纷出走海外。直到2009年,创业板(二版)在深圳上市,从此我国创业板市场不断发展完善,为新兴企业融资提供了平台。

2.2创业板市场的发展

今年是我国创业板市场运行的第10年,截止2019年4月26日,已有755家公司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同比增加33家,成交金额达到972.36亿元,成交量达到82.56亿,总市值达到54172.87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915.11亿元,增长量可观。

目前科创板的设立正在逐步推进中,科创板是对创业板的补充。以后符合相关准入条件的新兴科技企业除了在深圳上市,也可以在上海上市,这完善了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设,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平台。

 3理论分析、提出假设与研究设计

  3.1理论分析

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概括来讲学者们从内部审计所处的环境,内部审计的程序,内部审计的标准等等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归根结底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大类,内因和外因素。

内因是从内部审计自身特点出发,内部审计相较于国家审计以及CPA审计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相对缺乏独立性,而独立性直接影响了审计质量,因此独立性是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关键性内因。

外因是考虑外部作用对内部审计的影响,证券交易所作为资本市场上的自律法人组织与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者,对于上市公司有监督与评价的权力。深交所为了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规避上市公司财务xx甚至市场动荡的风险,制定了内审信息披露情况考评制度,充分利用信息披露带来的公众监督、同行评判与社会舆论压力的外部作用,倒逼上市公司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在大量的以国内外主板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的有关内部审计质量与公司效益的研究中,尽管采取内部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不尽相同,但如前文所述,中外学者都普遍认为较高内部审计质量对于公司效益有积极影响,大多表现在经济效益的成长与业绩水平的提升。

 3.2提出假设

3.2.1内审独立性与公司效益:

独立性原则是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原则,其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可靠性与效果。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对于企业的经营与稳健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张黎焱(2010)指出内部审计的隶属关系决定了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也就决定了内部审计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上发挥作用[15]。訚晓青(2017)认为在组织制度上,建立内部审计向企业董事会负责的工作机制,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更加突出[16]。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内控自我评价报告中有关内控缺陷的认定,也可以体现内审独立性,当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董事会或其委员会时,且被认定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监督有效时,内部审计工作被证明独立有效,对于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甚至企业效益的改善都有着积极的影响。综上,提出假设一:

H1:内部审计独立性越强,公司效益越高。

3.2.2内审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效益

内部审计信息是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真实反映,对其进行有效披露对企业增强内部控制、提升治理水平和增加公司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内部审计的信息披露质量的体现了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成果,作为资本市场监督者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从2011年起,为了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制定了内部审计信息披露情况考评制度,通过四个等级地评级(2013年之前为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及格,此后分别对应A、B、C、D)对于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评价,要求上市公司对内部审计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披露,利用外部压力,使公司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从而使得上市公司运营改善、效益提高。综上,提出假设二:

H2: 内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公司效益越高。

3.3研究设计

3.3.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研究的样本是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由于创业板内控信息披露的非强制性,需剔除审计信息不充分以及内部审计质量披露不健全的公司,创业板不存在ST警告规定,因此无需ST剔除,剔除完成后共有372家上市公司可供研究。为了数据的收集和运用,所选择的是2014-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资料数据。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相关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关于内部审计的非财务数据主要手工摘录于巨潮资讯网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官方网站上的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和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大量学者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实证方法对于我国主板市场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质量与公司效益相关性做了一些类似研究,由于研究方法相近,因此在选取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后续研究时,可在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时借鉴既有研究之经验。

3.3.2变量选取与定义

(1)解释变量:内审信息披露质量(QUA)、内审独立性(IND)

内审独立性:如上文所述,隶属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独立性,当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公司的治理层(董事会)时,动力性较高。同时在内控自我评价报告中对于。若其内审部门隶属于董事会或其委员会则为“1”,否则为“0”。本文将内审独立性作为内部审计质量的一个替代变量。

内审信息披露质量(QUA):如上文所述,内部审计信息的披露质量对内部审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从而对公司内部控制与企业的效益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内审信息披露质量作为衡量内部审计质量的一个因素,借鉴赵晓玲和雷雨嫣(2014)在主板市场上对于内部审计的研究中的量化方法,对内审信息披露考评结果进行量化,优秀、良好、及格以及不及格不合格分别取“4”、“3”、“2”、“1”。 本文将内审信息披露质量作为内部审计质量的一个替代变量[17]。

(2)被解释变量:总资产收益率(ROA)

企业效益一般指企业的经济效益,表现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创造的经营成果,即企业的盈利水平与盈利能力。中外学者通常以总资产收益率(ROA)或净资产收益率(ROE)来衡量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由于公司可以通过加大举债水平,借入更多资金以提高ROE,提高ROE合理的方式应该是增加获利,而不是变相减少净资产所占总资产比重。ROA则没有这个问题,ROA通过比率反映了企业对于所持资产的利用程度与成果,体现了企业的运营管理与盈利水平,是一个用于企业收益评估的重要的指标,因此本文以ROA作为公司收益的替代变量对公司效益进行衡量。

(3)控制变量:公司规模(SIZ)、成长性(GRO)、公司负债水平(LEV)、公司股权集中度(SHA)

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分属制造业、科研服务、信息技术等各种不同的行业,资产规模、债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控制变量的选取需要考虑通用性、可操作性、可量化性,且应满足变量能精确地获取、变量要具有较强的有效性等原则。借鉴陈莹,林斌和何漪漪等(2016)在有关内部审计与公司价值研究中的成果[18],考虑到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开的数据范围,选择了以下四个控制变量:

公司规模(SIZ):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表示公司的规模大小,以上市公司期末资产自然对数表示。由于创业板各个行业上市公司的规模不一数据波动大,对期末总资产取自然对数可去除异方差与波动趋势,使其更能符合所做的假设,方便在已有理论上对其进行分析。

成长性(GRO):用收入增长率表示,收入增长率的高低反映了企业后续潜在的成长空间与能力,营收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

公司负债水平(LEV):用资产负债率表示,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反映了企业财务杠杆的大小,高水平的资产负债率能够发挥更强的杠杆作用,相应的,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高,会对企业效益产生影响。

公司股权集中度(SHA):用前十大股东总的持股比例表示,股权集中度=∑(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反映了大小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的股权离散程度,合理的股权结构会提高公司运营与管理水平,当公司的股权相对集中时,占比大的股东的持股比例较高,可以使公司具有向心力,各大股东可以发表自己意见,及时统一地做出决策,使得公司的管理水平上升,从而很有可能使收益增多。

表1 变量表

变量名称 英文 含义 数据来源
总资产收益率 ROA ROA=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CSMAR中创业板上市公司每年年末总资产收益率指标
内审信息披露质量 QUA 考评结果中的优秀、良好、合格以及不合格分别取4-1 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内审信息披露质量的考评结果
内审独立性 IND 独立性可从内审隶属关系直接体现出来,其隶属层级越高独立性越强,若其内审部门隶属于董事会或其委员会则为“1”,否则为“0” 巨潮资讯网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等
公司规模 SIZ 为年末资产的自然对数,

Ln(年末总资产)

CSMAR中创业板上市公司每年年末总资产
成长性GRO营收增长率= (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CSMAR中创业板上市公司每年营收相关指标。
公司负债水平LEV由资产负债结构确定,资产负债率=

总负债/总资产

CSMAR中创业板上市公司年末资产负债率
公司股权集中度SHA为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股权集中度=∑(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CSMAR中创业板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加总求和

3.3.3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质量对公司效益的影响研究

 4实证分析

  4.1描述性统计分析

为了对所选数据有一个大致的直观认识,首先对所有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如表2的结果所示,本文共选取了2014年至2016年之间372家创业板公司的面板数据,观测值数量达到1116个,数据量较大,可以认为服从对回归模型的古典假定。总资产报酬率ROA的平均数为6.47%,中位数为6.58%,二者较为接近,说明平均数合理性较强,但创业板市场内出现了个别极端情况,ROA最低为-45.38%,最大的达到41.69%。372家公司内有95.16%的公司内部审计隶属于董事会或其委员会,绝大多数公司达到了内审独立。就内审信息披露质量而言,中位数为3,表明大多数公司的内审质量都达到了优秀。LEV、GRO、SHA、SIZ等四个控制变量指标正常,未出现异常值。

表2描述性统计结果

变量 平均数 中位数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求和 观测数
ROA 6.4679 6.2756 5.9204 -45.3813 41.6902 7218.1643 1116
IND 0.9516 1 0.2639 0 1 1062 1116
QUA 3.1030 3 0.6204 1 4 3463 1116
LEV 30.4380 28.4346 16.4056 1.3990 84.2534 33968.7548 1116
GRO 31.3729 21.5882 50.8752 -90.9748 568.2731 35012.1412 1116
SHA 58.2019 59.0100 11.8107 15.9500 85.7700 64953.3220 1116
SIZ 21.3780 21.3023 0.7531 19.2895 24.1963 23857.8024 1116

注:ROA、LEV、GRO、SHA等四个指标的单位均为%

 4.2相关性分析

表3和表4分别报告了个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和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对ROA、LEV、GRO、SHA、SIZ这5个连续变量,从表3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呈现低度相关,通过了1%的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控制变量选取合理。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水平均低于50%,说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全部纳入到回归模型中进行参数估计。

表3 Pearson相关性检验

ROA IND QUA LEV GRO SHA SIZ
ROA 1 0.292*** 0.318*** -0.112*** 0.212*** 0.181*** 0.139***
IND 0.292*** 1 0.277*** -0.012 0.070** 0.138*** 0.105***
QUA 0.318*** .277*** 1 -0.117*** 0.002 0.115*** 0.108***
LEV -0.112*** -0.012 -0.117*** 1 0.218*** -0.097*** 0.429***
GRO 0.212*** 0.070** 0.002 0.218*** 1 0.029 0.303***
SHA 0.181*** 0.138*** 0.115*** -0.097*** 0.029 1 -0.152***
SIZ 0.139*** 0.105*** 0.108*** 0.429*** 0.303*** -0.152*** 1

注:*、**、***表示分别在10%、5%、1%的水平下显著。

对于IND、QUA这两个离散变量,从表4可以看出,与被解释变量的相关关系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统计检验,说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内部审计信息披露质量确实与企业业绩存在相关关系,可以初步认为前文假设合理。

表4 Spearman相关性检验

ROA IND QUA LEV GRO SHA SIZ
ROA 1.000 0.229*** 0.308*** -0.045 0.343*** 0.171*** 0.141***
IND 0.229*** 1.000 0.223*** 0.007 0.137*** 0.144*** 0.106***
QUA 0.308*** 0.223*** 1.000 -0.094*** 0.073** 0.097*** 0.098***
LEV -0.045 0.007 -0.094*** 1.000 0.222*** -0.099*** 0.409***
GRO 0.343*** 0.137*** 0.073** 0.222*** 1.000 0.032 0.320***
SHA 0.171*** 0.144*** 0.097*** -0.099*** 0.032 1.000 -0.142***
SIZ 0.141*** 0.106*** 0.098*** 0.409*** 0.320*** -0.142*** 1.000

 4.3实证结果

4.3.1模型一的实证结果报告

忽略残差项随时间的变化,考虑个体随机误差分量,先设置随机影响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由于Hausman检验的P值为0.0000,所以拒绝原假设,设置成固定效应模型。最后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在统计意义上,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在1%的水平下显著,回归结果良好。在经济意义上,内部审计独立性每提高1%,总资产回报率就提高11.65%,说明内部审计独立性确实对公司效益具有正面影响,假设1得到验证。

表5 内审独立性与ROA

变量 参数估计 标准误差
IND 11.65*** 1.2436
LEV -0.03* 0.0178
GRO 0.02*** 0.0032
SHA 0.06** 0.0283
SIZ -0.54 0.3718

4.3.2模型二的实证结果报告

如前所述,依然首先对随机影响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到Hausman检验量的P值为0.0001,放弃原模型。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当内部审计信息披露质量提高1%时,总资产报酬率将提高1.36%,所以内部审计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效益之间也存在正向关系,假设2得到验证。

表6内审信息披露质量与ROA

变量 参数估计 标准误差
QUA 1.36*** 0.2914
LEV -0.05*** 0.0185
GRO 0.02*** 0.0033
SHA 0.06** 0.0295
SIZ -0.46 0.3877

综合模型一与模型二的实证结果,可以认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质量对公司效益具有正面影响。

 4.3稳健性分析

为了使实证结果更加可靠,需要进行稳健检验,本文选择替代性指标回归与内生性测试两种稳健性检验方式。

4.3.1替代性指标回归

替代性指标回归即重新更换被解释变量。前文的被解释变量均为总资产报酬率ROA,可以视作一个企业的会计业绩,可以作为替代性指标的还有企业的市场业绩托宾Q值,净资产回报率ROE,由于托宾Q值数据残缺较多,会影响回归效果,所以本文采用净资产回报率ROE作为替代性指标。虽然较之于ROA,ROE的可操纵性更高,但二者之间可以通过一个正的权益乘数线性变换得到,计算出ROE之后,也可以计算出ROA,故可以认为替代性指标选取合理。

表7和表8分别报告了对模型一与模型二的替代性指标回归结果,如表所示,IND与QUA两个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统计检验,并且ROE的 影响方向均为正,稳健性检验结果支持了前文结论。

表7内审独立性与ROE

变量 参数估计 标准误差
IND 0.28*** 4.9095
LEV -0.0002 -0.2864
GRO 0.0002 1.5605
SHA 0.003** 1.9923
SIZ 0.007 0.4257

表8 内审信息披露质量与ROE

变量 参数估计 标准误差
QUA 0.03*** 0.0084
LEV -0.0008** 0.0003
GRO 7.26E-05 0.0001
SHA 0.002*** 0.0004
SIZ 0.02*** 0.0078

4.3.2内生性测试

内生性是指解释变量可能与被解释变量相关,也可能与随机误差项相关,但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解释变量在模型中不独立。在本文中,造成内生性的原因可能是内审信息质量与企业效益存在双向影响关系,较高的审计质量不仅会提高企业效益,反过来,那些效益表现优良的公司更有可能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制度,从而提高内审的独立性以及内审信息披露的质量。可能的解决办法有寻找工具变量,间接最小二乘估计法、二段最小二乘估计法等,由于寻找工具变量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并且不易界定是否外生,基于此,本文选择二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内生性测试。

首先,构建联立方程,为了让方程可以识别,必须要满足模型识别的秩条件。根据相关性分析,在引入方程时只纳入与ROA、IND、QUA三个内生变量相关系数通过了统计检验并且相关性较高的外生变量,综上,构建的联立方程组如下:

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质量对公司效益的影响研究

如表9所示,ROA与IND、QUA之间均存在正向影响关系,且都通过了统计检验。内生性测试的结果依然支持了内审信息质量对企业效益存在正向影响的结论。

表9内生性检验结果

ROA IND QUA
IND 43.84***

(4.27)

QUA2.68***

(-2.70)

ROA0.02***

(2.54)

0.02***

(-2.20)

GRO-0.0002**

(-1.99)

SHA-0.0002

(-0.25)

SIZ-0.04

(-0.93)

LEV0.0004

(0.16)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检验,得出了内部审计独立性与内部审计信息披露质量对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公司效益有正向影响,即较高的内部审计质量有助于公司效益的提高。

 5.2建议

基于此结论,建议:(1)创业板上市公司,应该完善内部审计,不断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保持并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建立隶属于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虽然深交所最新的有关规定要求新上市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必须设置隶属于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但对于已经上市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并无要求。目前仍有少数公司没有建立这样隶属机制,对此建议这些公司应该转变自身的治理观念,转变公司内部审计隶属机制,以提高内部审计质量;(2)内部审计信息披露质量可以倒逼企业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与内部审计质量,建议创业板上市公司应该继续按照深交所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披露内部审计等有关信息,并及时对考评结果做出积极地反应,此外深交所可以建立“红黑榜”制度,对于考评结果优秀的企业进行通报表扬,对于不及格的企业进行通报批评,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与舆论作用,使创业板上市公司必须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以取得较好的考评结果。

 参考文献

[1]韩传模.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全国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理论研讨论文综述[J].中国内部审计,2013(01):30-33.

[2]唐瑾,杨敏,靳敏敏,史粉英.内部审计对组织价值增值作用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4(11):38-42.

[3]Tammy Whitehouse.Internal Audit Attempts to Serve Many Masters [J].Compliance Week,2014(11):37-65.

[4]刘国常.优化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功能作用的路径分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5(09):15-20.

[5]Michal Cangeal.Views on Internal Audit and Internal Audit’s Using of Technology [J].BDPACS,2016(1):1-9

[6]郑石桥.增值型内部审计: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J].会计之友,2017(5):131-136.

[7]刘晓勤.浅析内部审计与企业价值的关系[J].经贸实践,2017(07):250.

[8]赵保卿,徐豪萍.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J].南京审计大学报,2017,14(03):95-104.

[9]邱国峰,缪颖霞.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J].中国内部审计,2018(02):30-35.

[10]Bouckaert G.A Comparison of Internal Audit Functions [J].The Internal Auditor,2006(8):45-47.

[11]王孜.审计治理、高管腐败与资本配置效率[D].博士学位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12]C Regoliosi,AD’ Eri “Good”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Quality of Internal Auditing Departments in Italian Listed Firms.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in Italian Listed Firms [J].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2014(18):891-920.

[13]夏鸿义,李永壮.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内部审计质量、公司规模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6):71-78.

[14]郑元.契合性:内部审计提升改善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4(11):34-37.

[15]张黎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

[16]訚晓青.企业内部审计提质增效升级途径探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7(07):34-39.

[17]赵晓铃,雷雨嫣.再论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J].财会通讯,2014(16):85-87.

[18]陈莹,林斌,何漪漪,林东杰.内部审计、治理机制互动与公司价值——基于上市公司问卷调查数据的研究[J].审计研究,2016(01):101-107.

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质量对公司效益的影响研究

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质量对公司效益的影响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1月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2166.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1月4日
Next 2023年1月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