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国际公司的审计风险研究

摘要

现如今我国经济的发展势头迅猛,但与此同时财务丑闻也越发频繁地出现在资本市场中,近年来曝光了一系列重大财务xx事件,如我国的银广夏事件等,严重危及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和投资者收益,同时由于财务舞弊手段的日益隐蔽, 传统的审计思路与策略受到巨大挑战,因此多年来,审计师们投身于风险导向审计技术与方法的提高,,也有着审计思路的创新,探寻在巩固传统审计思路的基础上创新的审计策略, 成为职业界关注的重中之重。建立能够有效发现和追查舞弊和xx行为的审计策略和审计方法从而保护投资者的收益对市场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旨在针对华信国际被上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一事件,从持续经营风险、舞弊风险因素、风险导向审计、审计风险等角度进行分析,对审计师提出一些改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的建议,从而能够有效避免错报风险。本文将研究的基础限定在中国现有的审计环境上,从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经营风险、内部控制、事务所的审计程序、建立能有效追查舞弊行为的审计手段等方面入手,在具体案例事件回顾 、理论文献查阅 、事实证据的搜集上寻找审计模式创新的突破口。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财务舞弊,华信国际,审计风险,审计程序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回顾过去几年的资本市场,一些“大事件”给业内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造成了深刻的冲击,例如九好集团借壳上市的“忽悠式重组”,金亚科技伪造财务数据,虚增利润以及大量互联网金融公司、平台的突然破产、爆雷等,在这些事件中,有的企业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亡羊补牢,有的则成了“漏网之鱼”,一段时间后才东窗事发,但损失已无可挽回,毫无疑问审计方在评估企业经营能力、财务状况,防止企业舞弊xx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未能有效识别审计风险将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还会间接让投资者和中小股民的利益受损,因此及时发现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和舞弊倾向是每个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职责所在。

然而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环境的国际化,企业经营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复杂化、多元化,财务舞弊的手段越发隐蔽,另一方面,审计行业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不管是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诸如四大还是小规模事务所,该如何扮演好“资本市场守门人”这一角色,及时有效地识别审计风险,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1.1.2 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

(1)理论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的资本市场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同时又具备了XXX制度下的特殊性,企业的经营坏境的多元化,导致了舞弊手段的非常规化和极具欺骗性,因而意味着审计手段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不可再墨守传统的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和审计方法,本文试图从近期的一桩实际案例入手,评估风险,寻找可能的改善方案。

(2)实际意义:随着资本对市场的不断渗透、金融知识的日常普及、公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参与到了投资企业的活动中,这也就意味着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将和企业的盈亏紧密挂钩,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资本市场的守门人”,有责任为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定指明方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和审计方法的更新完善有利于判别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投资者保驾护航,减少投资风险、规避财产损失。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审计风险的相关研究

(1)审计风险的基本理论研究

《柯勒会计词典》对审计风险的定义:“一是已鉴定的财务报表,实际上未能按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可能性;二是在被审计单位或审计范围中存在重要的错误,未被审计人员觉察的可能性。”

MariaMoraru(2011)对审计风险进行了详尽而精准的分类:可接受错报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测风险,并对他们分别进行了定义,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联,并建立了相关审计风险模型。[1]

(2)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丽,冯玉婷等人(2015)在《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形成路径研究》中强调了外部因素的重要性,提到行业发展趋势及监管因素都可能对被审计单位产生影响;政策的扶持政策会导致行业市场容量扩展,而限制性的宏观调控政策会使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很容易在行业间传递;此外他们还提到了企业运行态势与国家的宏观经济的萧条繁荣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2]

李莉(2012)则强调了内部控制因素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并不完全等同于风险管理,它只能控制一部分内部风险,而现如今许多审计师过于依赖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程序,存在重大的错报隐患。[3]

Waller(2009)认为企业的经营风险、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和审计风险三者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因为他们密切相关。[4]

陈曦(2012)则提出检查风险的存在,审计人员的收入来源缺乏独立性,且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较低,另外治理层和管理层的勾结也会给审计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5]

Sulliuvan经过分析研究后认为对审计风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审计的报酬制度和收费程序,这与陈曦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两者都属于检查风险。

SteveSutton(2003)认为企业在发展中不断拓展其经营规模的同时与该企业有着密切往来关系的企业也会对审计风险造成影响,应进入考虑范围内。[6]

陈正林(2006)强调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制度性风险在审计业务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这也属于检查风险。[7]

(3)审计风险的防范研究

汪寿成,刘明辉(2007)在《论经营风险分析的审计意义》中提出审计师们可以利用审计风险模型,从经营风险如何一步步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流程中得到启发,即正确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可以有效控制审计风险。而以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为目的,他就要对被审单位及其环境知根知底,从而预估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8]

程颖(2007)认为注册会计师应该有充分的准备,首先对企业的年报进行详尽的了解,并确定已有的会计政策和程序是和自己的客户的真实情况相吻合的,对认定层次的风险要先打碎再整合,继而实施风险评估和风险识别[9]

AvramMarioara(1997)从审计人员的方面入手,提出职业怀疑主义,这是一种对审计证据怀有好奇心和批判性的态度,保持怀疑态度就是要求审计人员对管理层在调查期间所作答复的合理性质以及这所提供的资料进行长期分析。[10]

1.2.2 风险导向审计的相关研究

(1)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发展与现状

张海梅(2014)在《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导向审计模式的构建》中提到了我国审计模式发展历程的三个重要阶段:账项基础审计阶段、制度基础审计阶段和风险导向审计阶段,其中应用性最广的是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从战略角度和经营角度出发,对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来评估审计风险水平。[11]

徐伟(2015)阐述了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几个原因:期望的审计结果与现实不同;经营失败导致审计失败,审计失败则增加了审计风险;传统审计模式已跟不上历史前进的车轮;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审计报酬的需要以及高度发达的现代审计技术,共五个重要的推动因素。[12]

刘芳(2012)探讨了我国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国的应用多限于以经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方法阶段。一部分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如四大已经落实了这种先进的审计模式,但更多默默无闻的事务所只是从理论角度上“精神”落实,在具体执行审计业务时,却依然按传统和较为落后的方法实施相应的传统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13]

(2)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的相关研究

王运娟(2008)在《中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审计方法研究》中提出十二个部分环环相扣,组成了现在的审计准则中与企业舞弊行为联系的内容,并最终形成了一张框架清晰的舞弊审计新蓝图,而现行审计准则也不断改进,对管理舞弊审计方法有了扩大的定义和规定。[14]

王泽霞(2004)认为查找企业的管理舞弊行为为管理舞弊审计提供了主要思路,满足投资者和公司治理层的需求是审计的目的所在,因为受托责任可由审计师接触, 所以审计师一方与公司治理层不共享、也不用争夺利益。而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的理论研究如何才能应用到实际的审计过程中去,还有待于更多学者对此开展相关的探讨与研究。[15]

综上,在风险导向审计方面国外的研究较之国内更为领先,首先我国的风险导向审计的诞生时间并不长,相关的论文研究更多的只是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原因,其次我国对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落实尚停留在理论阶段,且缺乏XXX制度下的特殊性,对于更新改良后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如何贯彻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笔者期待学者们在此领域中有所建树和突破。

 1.3研究内容、方法及本文框架

1.3.1 研究内容

本文先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整合综述,阐述相关概念和一些经典理论帮助理解案例,另一方面从审计角度着手,探讨风险导向审计和财务舞弊在国内的现状及存在的缺陷,随后通过回顾华信国际事件,对该公司审计风险进行研究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得出一些启示。

本文共可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囊括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内容以及国内的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为之后的阐述做一个全局的概括和铺垫

第二部分是和审计风险相关的概念、模型、定义的罗列,为之后的阐述提供一个理论基础,方便理解。

第三部分是具体的案例分析,包括了案件回顾,审计风险评估,财务报表分析,以及对具体的内部控制和审计实施程序的研究。

第四部分是针对本案例得出的对审计过程中各方的启发和建议以及该如何完善现有的审计模式和审计方法。

第五部分为结论,归纳不足之处,提出笔者的一些希冀。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

本文在写作前期,检索阅读了许多文献中有关审计风险和风险导向审计的相关研究内容,查询途径包括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EBSCO数据库,ScienceDirect全文数据库,中国证监会网站,财经网新闻等等,结合对往年一些典型案例的回顾和调查,综合各方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对这些内容进行整合消化,为本文写作提供灵感和启发。

(2)案例分析法

本文的讨论案例为华信国际被上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报告这一事件,查阅了审计报告的具体内容,了解华信国际公司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会计师事务所在此次事件中规避了审计风险,履行了审计应有的职责,但此次事件仍为我们研究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了一些思路,本文将从被审计企业的角度出发,结合财务报表数据,为审计师提供有效规避审计风险的建议。

1.3.3 本文框架

本文的行文结构可用下图概括:

华信国际公司的审计风险研究

图1-1 本文框架图

 2审计风险的相关理论

  2.1 审计风险的相关理论

2.1.1 审计风险的定义

最新公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对“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2.1.2审计风险要素及模型

(1)审计风险类别

一般情况下,审计风险可分为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其中,重大错报风险可分为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华信国际公司的审计风险研究

图2-1 审计风险的类别

如果根据审计风险影响因素的来源来分类,审计风险可分为四个种类:审计业务风险、审计主体风险、审计客体风险、审计环境风险。

(2)审计风险特征

一般来说,审计风险具有五个特征:

普遍性:在审计中,审计风险无处不在,防不胜防。

可控性:审计风险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得到降低。

潜在性:审计风险不一定能被显化,应承担的损失和不良后果可能没有成为现实,因而相关人员也可能逃脱相应的责任。

偶然性:审计风险是由某些客观因素导致而不是主观的舞弊作假行为,职业素养和能力与职业道德是有区别的。

客观性:现阶段主要采用抽样的审计方法,因而审计风险被完全消除的一天是不存在的,只能降低,无法消除。

(3)审计风险模型

由X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83年提出的:

(AR)审计风险=(IR)固有风险*(CR)控制风险*(DR)检查风险

综合考虑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我们可以将审计风险的基本模式表示为:

审计风险=审计客体风险*审计主体风险

又:

审计客体风险=财务报表风险;审计主体风险=检查风险

因此:

(AR)审计风险=财务报表风险*(DR)检查风险

以上公式可基本反映出审计风险形成的普遍规律。

2.1.3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

(1)经营风险

企业经营过程中总是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经营风险,按照来源可划分为战略风险和流程风险。

内部控制只能控制一部分的经营风险,剩下的未能有效控制的战略风险和流程风险称之为剩余风险,这些剩余风险会使企业出现许多经营问题和财务问题,当企业存在很大的剩余风险时,管理层很可能出现舞弊行为,财务xx。因此经营风险与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是密切相连的。

传统的制度基础审计更多的把关注点聚焦于审计制度上,存在诸多不足,而风险导向审计则将审计风险与企业的经营风险联系起来,可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经营风险与错报风险的关系可由如下流程图表示:

华信国际公司的审计风险研究

图2-2 经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联系

(2)舞弊风险

1、舞弊GONE理论

GONE理论又称四因素论,在1993年被X学者提出,他们认为舞弊由G(Greed:贪婪)、O(Opportunity:机会)、N(Need:需要)、E(Exposure:暴露)四个因子组成。

上述四个单词实质上是四个条件,串联起了舞弊产生的一个流程:管理层的利欲熏心,道德败坏,眼里只有金钱的价值,此时一旦有一个机会摆在他面前,就像一个板机,开出了舞弊的子弹。

GONE理论认为,只有对四个因素同时进行控制才能有效防范舞弊行为。对上述因子内容分析表明了会计舞弊行为是个人行为动机驱动、企业内部控制漏洞百出、外部监管力量缺失、社会经济大环境等多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对上述任何一个舞弊因子要素的忽视均会导致治理舞弊的失败,因此从根源上杜绝会计舞弊现象将是一个长期、综合的过程。

2、舞弊三角理论

论构成现代审计学当中的舞弊三角理论,机会、自我合理化和压力三大因素拔得头筹,要孕育一个舞弊的环境则需要这三个因素同时到场。恶化的外部环境,弱化的企业竞争力是压力因素的所在,而信息的部队成和尚不天衣无缝的法条为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此外自我合理化则更多的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心魔”。

三因素中压力因素是老大哥,机会则是指滋生舞弊的宽松坏境,在这种环境下个人或者企业更加容易发生舞弊。此外,自我合理化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舞弊者心中强行为自己的不法行为开脱,强烈暗示自己的正当性。

综上判断可得,尽早发现舞弊可以从“三巨头”的其中一个因素着手。[17]

(3)检查风险

业务经营活动的日益复杂对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审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培训制度更新缓慢,缺乏人才,优质客户被大事务所垄断。同时审计方法的发展速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速度,目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还多停留在理论方法上,审计质量控制制度还未落实,审计准则较为落后。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漏报,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决定,如果会计报表中涉及的错报漏报对投资者的判断产生极大影响,与此同时审计师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审计风险就产生了。

 2.2 风险导向审计的相关理论

2.2.1 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

核心思想理念可以概括为“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财务报告的重大错报风险,而重大错报风险主要来源于整个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的风险导向审计是在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运行的用战略全局眼光看待重大错报风险和审计活动的一种审计。

2.2.2 风险导向审计的程序

(1)风险导向审计的程序实施

风险导向审计程序分为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但在具体内容上与普通审计有较大的差别。在实务中,风险导向审计程序可被分为如下步骤:

华信国际公司的审计风险研究

图2-3 风险导向审计程序

(2)风险评估的重要方法

1、分析性复核方法

分析性复核的方法是整个评估程序的核心内容。从业人员采用各种方式获得重要信息,将其运用于风险评估程序。常用的方法有简易比较法和比率分析法,通过分析被审单位的一些重要指标(存货周转率,现金流量等),发现其中的异常波动或趋势,识别审计风险。

分析性复核方法自始自终都贯穿于实务操作和审计程序中,并不断得到多方的完善,将其功效最大化,分析程序纷繁复杂,在审计师事务所中主要通过考核会计信息和绩效以及战略的方式进行有效地分析。只有将几种方法结合,相辅相成,才能得到理想中的可靠结果。

2、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主要运用于发现风险的过程中,代表的四个英文字母分别是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遇)、Threat(威胁),分析的时候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用优势和劣势分析内部环境,即将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罗列出来,明确企业目前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第二部分用机会和威胁分析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明确企业可能将要面临的种种风险,对企业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多方位的剖析后,准确的判断审计风险的大小。

表2-1 SWOT分析法

内部环境 S(优势)

良好的企业形象、稳定的财政收入、流畅的资金周转率

W(劣势)

设备老化、管理混乱、资金短缺、人才缺乏、存货周转率低下

外部环境O(机会)

市场繁荣、朝阳产业、客户需求增长、竞争对手衰落

T(威胁)

竞争对手强大、行业竞争激烈

行业政策收紧

 3案例分析——以华信国际为例

  3.1案例回顾

3.1.1公司简介

安徽华信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2月13日登记成立,2004年经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批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公众股2000万股,并于2004年7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经过多次的公司股本变更后,最近一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是在2016年3月22日,变更后的公司股本为227,782.7422元。

该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为能源产业投资,货物进出口业务,投资管理,保理业务,石油设备用具及炼油技术的开发研究,房地产开发,仓储服务等。

3.1.2事件经过

(1)年报问题

华信国际公司的财务报告于2018年4月25日经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报出,经过审计该公司存在着以下问题:

1、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华信国际存在着大量逾期应收账款和逾期债务事项,因此华信国际可供经营活动支出的货币资金严重短缺,存款兑付困难,持续经营风险水平极高,潜在风险极大。

2、截止报表批准报出日,华信国际对于应收款项的减值准备计提,均未作出计提坏账准备,其应收逾期保理业务金额14.68亿元,应收帐款10.19亿元。

3、华信国际关联方和关联方交易的相关记录信息不全,也没有披露充分,公司控股股东流失严重,相关人员不配合,无法判断是否还存在未披露的关联方,导致事务所无法实施满意的审计程序。

(2)审计意见

根据上会师报字(2018)第3429号审计报告显示,上会会计师事务所认为事务所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作为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因此对华信国际公司出具了无法表示的审计意见。

(3)中国证监会处罚

根据沪证监决[2018]36号“关于对上海华信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华信国际公司称因公司面临重大不确定事项,预计无法按照原定时间披露2017年年度报告,截止2018年5月,仍未披露2017年度报告。此行为已违反了《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规定,要求公司高度重视问题,切实整改,履行披露义务。

3.1.3事件结果及影响

对于审计结果,华信国际董事会回应,承认公司受到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相关事件的影响,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对此公司的部分客户不表态,致使公司业务缩水严重,经营活动必需的资金短缺,无法补充流动性资金。

华信国际被降级为D级券商(原为BB级),内部有更换股东的消息流出,然而截至目前,华鑫证券对此说法未进行任何回应。

若公司2018年度继续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自2018年年度报告披露之日起暂定上市,这将损害到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

 3.2华信国际的审计风险评估及分析

3.2.1外部市场风险

(1)宏观经济环境风险

华信国际集团的主营业务在于能源产业,包括天然气、海洋能源等,同时也主要经营保理的相关业务,自营和代理进出口业务,也会做一些科研研发,综合一下可以概括为“能源+金融”结构。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度我国天然气的探明储量为 5.5 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的2.8%,天然气进口量与国内产量之比为 0.6:1,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因此,新能源行业在我国仍然是一个处在被探索位置的新兴行业,然而中国的科技企业缺乏XX资金的扶持,从审计报告中的XX扶持资金可以看出,更多的补助在于税费返还,例如对科研的补贴经费13,559,105元中有134,480,

105.94元都是税费返还。

而涉及到金融业务就不得不提各类应收帐款、应付账款,其中存在着很大的不明确和不稳定性,因为这是一个牵扯到三方的借贷关系的复杂结构,一旦有一个环节出现一点纰漏,就会导致多个环节的资金流动脱节,造成信用风险。

华信国际公司的审计风险研究

图3-1 保理业务流程图

综上所述,中国能源行业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但是产业成熟度还不够,并且受到大量外资企业进入内地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要在复杂的资本市场立足是一件难事,此外科研方面的投入也较为不足,因此新能源产业的投资风险水平需要被仔细地评估过后再做出谨慎的投资行为。

(2)行业政策变更风险

2017年本公司经历的会计政策变更为:原来“营业外收支”的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和损失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及损失变更为 “资产处置收益”, 在利润表中分别列示“持续经营净利润”和“终止经营净利润”。经调整变更后,华信国际收到来自XX的税费返还共计17,616,211.59元从营业外收入调整至其他收益;2017年度持续经营利润增加486,075,572.67元,相比2016年度的数据增长了75,773,419.20元,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把持续经营净利润和终止经营净利润拆开能够更好地评估企业持续经营的风险。

另一项调整变更则是将2017年年初之后发生的与日常活动相关的XX补助划入其他收益,与资产相关冲减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日常经营不相关的计入营业外收支。经调整变更后,华信国际2017年度营业外收入减少183,587.30元,相比2016年度减少的82,546.05元多出了101,041.25元,而营业外支出共减100,613.27元,几乎与2016年减少的营业外支出持平,其结果是2017年度的资产处置收益增加了82,974.03元,同比2016年度增长了119,137.85元。

(3)利率风险

银行短期借款市公司面临的利率风险的主要来源项目,公司通过与银行的互相信赖合作关系,设计授期限、授信品种及授信金额限制,从而确保银行的授信额度够用,来实现公司的各类金融业务和融资需求,华信国际的案例中短期借款为固定利率,所以利率风险很低。

(4)汇率风险

本公司面临的外汇风险主要来源于以美元、港币和坚戈(哈萨克斯坦货币)计价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期末公司外币金融资产项目有应收帐款合计2,503,923,394元,货币资金 200,366,966.02元,其他应收款44,471.47元,应付账款305,253,027.90元,短期借款1,303,076,000.00元,其他应付账款49,157.20元。其中港币汇率为0.83591,美元汇率为6.51538,坚戈汇率为0.01964。

2017年12月31日,在其他风险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当日外币对人民币升值5%,那么本公司当年的净利润将增加11,995元,相反,若外币对人民币贬值5%,则本公司当年的净利润将减少11,995元,与上一年度相比,由于外币金融资产的增加,2017年度净利润对汇率的敏感度上升。

2017年全年美元对人民币日均环比波动幅度为-0.02%,较2016年的0.03%下跌0.05个百分点;2017年12月31日,港币对人民汇率为0.8328;截至2017年12月坚戈汇率已跌至420/美元,2019年的数据中坚戈对人民币汇率为0.018左右。可以看出,各外币汇率都呈现出下降趋势,对企业的净利润增长很不友好,因而企业的汇率风险较大。

3.2.2 内部控制风险

(1)治理结构问题

华信国际从创立至今股权变更共计10次,处于十分频繁的状态,这对于公司的管理是不利的,因为这样不能保证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权,使得公司的发展偏离最初的设想,华信最初是由县农药厂及其内部职工近263人共同发起设立,过多的股权所有者会让决策过程缓慢,利益牵扯过多,不利于企业发展。

其次股权变更频繁可能会导致一些法律风险,包括合同签订时的风险,履行中产生的风险,导致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影响企业集中精力搞销售。

此外频繁的股权变更的背后可能存在的是避税目的,就是用新老股东股权更替来掩盖股权转让行为,频繁变动股权来迷惑外界,逃避股权转让所得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虽然只是猜测和怀疑,但这些可能性审计师在进行审计的时候都应当纳入考虑审计风险水平的范围内。

(2)销售业务分类问题

根据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管理要求及内部报告制度,华信国际将经营业务划分为5个部分,分别为内贸业务、转口业务、商业保理业务、天然气销售及运输业务和其他。公司的管理层定期评价这些报告分布的经营成果,已决定其分配资源和评估其业绩。

将旗下业务划分为几个部分的做法可以直观的看出各项业务的经营现状从而做出相应的适合的决策,但也可能会导致各业务部割裂开来,没有交流和沟通,各自只管各自的利益,形成内部竞争,争夺资源资金,缺乏内部团结和全局观念。

(3)关联方披露问题

上会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报告中指出华信国际存在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披露不完整的问题,无法保证关联方的相关信息得到恰当的记录和充分披露,中国证监会也于2018年5月发布公告责令其尽快披露关联方交易的详细内容。

公司控股股东将部分股权质押给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截止2017年12月31日,控股股东持有的仍处于质押状态的股数共计387

660,420股,占公司总股数的17.0189%。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华信集团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分别向国通信托和光大兴陇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融资2.7亿元和7,670万元,后者在报告期间仍未偿还。

2016-2017年华信国际分别向参股企业、控股孙公司、同受一方控制关联公司贷款共计10多亿元,截止财务报表批准日,仍有8.8亿元未归还。

可以看出华信国际的关联资金拆借行为还是相当频繁的,也可以看出,其与全资子公司上海华信集团的往来关系十分密切,基本上大笔贷款和股权转让都与这家公司相关,所以当上海华信出现严重危机时,对于母公司的冲击和影响也就十分巨大了,可以说华信国际对于子公司的控制和管理是有漏洞的。

3.2.3 经营风险

(1)信用风险

本公司主要面临赊销导致的客户信用风险。华信国际的大单业务由子公司完成,相应的赊销风险则由母公司控制。

上述大单业务,具体包括内贸业务、保理业务、转出口业务等客户短时间内爆发大量逾期未履行义务,主要是受控股股东上海华信的控股股东中国华信相关事件的影响,导致公司客户信用风险剧增,截止审计报告出具日,风险应对控制情况尚不明朗,且华信国际未对逾期未回首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截止财务报表批准日,公司无利润分配情况;由于上海华信国际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出现重大流动性风险,存款兑付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因此公司存于上海华信的存款共计13,062,268.29元恐难以收回;截止财务报表批准日,公司商业保理业务逾期应收保理款共计1,468,000,000.00元,逾期应收利息余额18,281,999.98元;公司转口业务逾期应收账款合计1,019,209,243.24元。

以上大量的逾期应付账款和应收帐款显示出该公司的信用风险水平极高,公司对于应收账款的回收能力很低,公司的借款对象,即客户的偿还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可能的原因有营业收入及营业毛利率下降、能源贸易业务大幅萎缩、应收帐款逾期形成大额减值计提,而华信国际称,控股股东上海华信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可能导致上海华信对公司的持股数量发生变动且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的变更,股票继续停牌。

(2)流动性风险

受控股股东上海华信的控股股东中国华信相关事件的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后公司出现大量逾期未收回债券,致使公司资金短缺严重,从而导致公司资产负债表日产生大量逾期未偿还债务,流动性风险急剧增加,且截止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风险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截止财务报表批准日,公司逾期未偿还短期借款293,600,000.00元,由于借款人,即华信国际有限公司的财务状况不断恶化,贷款机构光大兴陇信托有限公司将上述贷款提前到期,逾期贷款本金将按照借款利率的200%计收罚息,这对于公司来说是一笔很难偿还的债务;公司逾期未偿还的其他流动负债合计85,000,000.00元,逾期应付票据余额1,000,000,000.00元,公司分别于2018年3月15日逾期兑付1,000万元,2018年3月22日逾期兑付500万元,2018年4月2日逾期兑付600万元,2018年4月11日逾期兑付2,400元,仍剩下55,000,000.00元逾期应付票据;此外,华信国际公司存在重要逾期应付账款合计359,801,040.16元。

以上大量逾期未偿还债务侧面反映了了公司的偿债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资金短缺,周转流动不畅,审计师应当充分考虑到重大错报风险的可能性。

(3)现金持有量风险

根据华信国际有限公司发布的2017年财报数据,公司的现金流量净额存在很大的问题:

表3-7 华信国际有限公司2017财报部分数据 单位:元

项目 2017 2016 同比增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7,0736,171.50 -1,932,045,947.93 -124.36%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57,305,907.82 822,695,284.10 -192.05%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12,322,742.12 1,067,732,308.84 -70.75%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3,273,242.00 -39,648,737.87 -133.48%

根据对比可以看出,从2016-2017年,华信国际的现金流量净额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由于保理公司融资到期还款增加及新增结构性存款所致,公司通过兴业银行办理保本浮动收益型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产品,同时公司以相应结构性存款存单为华信天然气有限公司的融资服务提供结构性存款存单质押担保,是公司的支付能力降低,现金收入不如去年,财务状况恶化的体现。

(4)持续经营风险

根据华信国际发布的2017年财报,其2014-2017主营业务收入变化如下:

表3-8 华信国际2016财报、2017财报部分数据 单位:百万元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主营业务收入 7448 7983 19027 16798

从以上变化趋势可以看出,2017年对华信国际来说是回落的一年,在2014-20

16年连续的收入增长后突遇滑铁卢,其中原因很可能是由于突发事件,例如上海华信事件,直接导致了母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急剧减少,此外还包括了经营不善、管理层大换血、内部控制制度变更等原因,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持续经营风险水平极高,可供经营活动支出的资金严重短缺。

另外,华信出售了三家子公司(华信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洋浦石化投资有限公司、洋浦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试图筹措资金,解决债务危机。

(4)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主要发生在场外交易中,主要是由于合约无法履行而引发的诉讼和合同纠纷,也是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的侧写。

截止财务报表批准日,上海华信所持公司股份处于司法冻结状态的共计1,384,501,534股,占其所持公司总股数的100%;上海华信所持公司股份处于质押状态的共计868,688,757股,占其所持公司总股数的62.74%上海华信所持公司股份被执行司法轮候冻结状态的股份数合计为10,363,040,515股,超过其实际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数。

此外,上海华信与多家公司存在合同纠纷,包括成都国元石化有限公司、东南中新房实业有限公司、黄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共四个案件,并均于2018年4月19日立案,由于公司应当于2018年4月25日支付诉讼费,但公司董事长书面批示不支付,所以实际并未立案成功,截止财务报表批准日,公司尚未收到被起诉的法院传票文件。

身陷多桩诉讼案件并拒不配合,包括大量股权被质押、被来自全国各地的法院司法冻结,足以证明该公司的管理混乱,对于市场交易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没有防范,企业交易行为管理是一个合同从订立到执行的持续过程,因此,交易行为实际更偏向于是一种过程管理大于法律管理,很显然,华信国际的过程管理做得并不好,这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法律风险。

(5)股权转让中的风险

根据2017年6月1日签署并盖章的转让契约,公司全资子公司华信天然气(上海)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华信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以人民币8739.1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华信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上述股权转让注册登记已于2017年6月1日完成,截止2017年12月31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华信天然气(上海)有限公司尚未收到股权转让款。

公司拟将持有的上海交烨景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2%股权以现金方式转让给其另一股东上海纳齐企业管理合伙(有限合伙),股权转让价格总额为220万元。截止财务报表批准日,此转让合同仍在签订流程中。

股权转让的行为透露出公司有意将一部分风险分散出去,也有可能是出于资金周转的目的以暂缓债务危机和资金短缺,然而股权转让的款项迟迟未到位,从某一方面也显示出该公司的资金流转是非常不通畅的。

(6)SWOT模型的风险评估

通过上述对华信国际整体财务经营状况的一系列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利用前文提到的SWOT模型对该公司现状进行一个全面粗略的评估:

表3-9 华信国际的SWOT风险评估

内部环境 S(优势)

内部控制制度较为完善

金融+能源的结构有利于资金的流转

主营业务种类多样化,发展较为全面、综合

W(劣势)

缺乏有竞争力的独家技术

对子公司的监管过于松散

管理混乱,高层道德存在问题

资金周转不畅,债务危机频发

信用风险很高

外部环境O(机会)

享有国家扶持政策

金融环境尚未完全定型

朝阳行业,技术进步迅猛

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

T(威胁)

竞争对手实力强劲

行业竞争越发激烈

XX扶持资金到位困难

1、优势-机会(SO)分析

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即新能源+金融的经营模式,迎合国际化程度加剧的中国资本市场,利用好扶持政策,抓住机遇。

2、优势-威胁(ST)分析

利用公司的优势回避外部威胁的影响,以柔克刚,将威胁转化为机遇,相比其他的能源企业,华信国际更好地发扬了能源投资产业,将能源和保理业务结合,因此华信可以取长补短,多着力发展金融方面的业务。

3、劣势-机会(WO)分析

可以利用外部资源来弥补公司的内部劣势,应当在新技术的开发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尽量开发出独具竞争力的经营领域,多多争取XX的高新技术补贴。

4、劣势-威胁(WT)分析

面对内忧外患,华信必须从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上完善自己的管理体系,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资金监管,洗牌高管层,加强企业的道德建设,在将企业自身的制度规范化后再投入行业的竞争中,攘外必先安内。

3.2.4 舞弊风险

上海华信国际公司涉及受贿案件,企业诚信堪忧,甘肃省委原XX王三运被公诉机关指控受贿共计人民币折合6685万余元的新闻近期登上报纸,其中就涉及了上海华信叶简明的贿赂丑闻,此举目的是要王为上海华信公司入股海南银行提供帮助,一份公开的数据表明,海南银行2016年共发生四笔重大关联交易,总额高达6.55亿元人民币,且给予上海华信集团商业保理有限公司4亿元授信额度,并于2016年与公司签订了4,000万元的贷款合同。

下面根据前文提到的舞弊相关理论对华信的舞弊风险进行分析:

(1)压力/需要(N)

根据舞弊三角理论,压力是企业产生舞弊行为的重要起因,猜想华信国际的恶化的财务状况和能源行业的衰落对于公司的发展起到了负面的冲击和影响,根据财务报表可以发现,华信国际长期投资下的两个子公司,内蒙古蒙铁华信润滑油实业有限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2017年度该公司年产10,000吨润滑油项目处于停工状态,因此期末华信对其的长期股权投资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对合营企业上海实华格胜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也亏损了195,939.04元,在这样亏损的压力状态下,舞弊的动机产生了。

(2)机会/暴露(O/E)

根据舞弊GONE理论,舞弊的发生需要opportunity,即对舞弊有利的环境,纵观近年来已曝光的舞弊事件,可以发现我国目前的监管环境还不是十分完善、成熟、严密的,我国审计准则相对落后,审计制度尚在探索状态,这和迅速发展的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的经济环境是不匹配的,因此良好的市场环境更需要靠企业的自觉维护,但巨大的利益诱惑也给了一些黑心企业可乘之机。

(3)贪婪/自我合理化(G)

通过管理层的贿赂事件我们可以看出,该公司的企业道德培训存在问题,上梁不正下梁歪,管理层的行为对整个企业没有起到表率的作用,常听到一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为自己的舞弊行为套上“为了员工和企业利益着想”的冠冕堂皇的帽子,实则是推卸责任的自私本质,只要舞弊,就构成了信用的缺失。

3.2.5 财务数据分析

根据华信国际公司发布的近两年年报,不仅可以得到2016-2017的各项数据的比较,更重要的是结合上文公司内外非财务信息的反馈和分析,评估公司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

(1)偿债能力

表3-1 偿债能力指标

2017年 2016年
流动比率 1.925 1.339
速动比率 1.924 1.336
现金比率 0.097 0.048
应收帐款周转率 24.53 22.34
资产负债率 0.475 0.658

从上表可以看出,华信国际2017年的流动比率处于正常区间,而速动比率略高,说明其拥有较多的货币性资产,资金的运用效率不高,2016年度华信国际的偿还债务能力就是很有问题的,各项指标都偏低,同时资产负债率偏高说明该公司财务风险较高,可能带来现金流不足时,资金链断裂的不良后果。

(2)营运能力

表3-2 营运能力指标

2017年 2016年
三项费用率 0.736 0.517
存货周转率 1348.22 1722.70
固定资产周转率 85.16 89.23
总资产周转率 1.99 2.49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0.12 1.38

从上表可以看出,华信国际作为以投资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几乎属于零存货的状态,直接费用化处理,所以存货周转率会呈现出畸高数值,属于正常情况。此外,变化最剧烈的应该就是营业收入了,费用率升高,各项数据的周转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华信国际的资金链确实出现了某些环节上的问题,这与上文经营风险中的情况是能够对应起来的。

(3)盈利能力

表3-3 盈利能力指标

2017年 2016年
销售毛利率(%) 4.3 4.1
税后利润率(%) 2.9 2.2
主营业务利润率(%) 3.7 2.9
总资产回报率(%) 6.9 4.2
净资产收益率(%) 13.2 12.2

从上表可以看出,华信国际在2017年的利润率略有上升,总体呈现出平稳的趋势,总资产回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也变化不大,收益率则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甚至没有超过15%,说明华信国际的投资行为带来的收益近两年并不高,毛利率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个数据也从侧面反映出产品经过生产部分后增值的部分有限,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利润。因此需要对此处利润率的增长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存在较高的错报风险。

(4)各营业部门业绩

表3-4 各营业部门营业收入指标

2017年占营业收入比重 2016年占营业收入比重 同比增减
能源 69.17% 79.07% -22.76%
保理业务 2.33% 1.73% 19.32%
化工 27.22% 18.09% 32.86%
液化气运输 1.27% 1.12% 0.16%

表3-5 各营业部门毛利率指标

毛利率 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 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
能源 2.47% 0.18% -22.76% -22.90%
化工 1.93% -0.46% 32.86% 33.48%
保理收入 63.62% -8.34% 19.32% 54.81%
液化气运输 45.56% -5.90% 0.16% 12.33%

从上两图可以看出在华信集团众多的销售业务中,能源部分在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急剧减少,但毛利率却处于较为定的水平;其余三项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虽然营业收入比重得到了增加,但保理业务收入和液化气运输的营业收入减少比例和营业成本减少比例严重失调,这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异常的情况,说明华信国际的销售业务遇到了异变,影响到了公司的收入构成。并且保理收入等业务并不能取代能源产业为企业带来的收入,因为他们的毛利率是在下跌的,所以企业整体的毛利率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5)与竞争对手的横向比较

同为能源行业的企业,我们将华信国际的财务数据与比亚迪集团和华锐风电集团2017年的年报数据做了对比以评估其行业竞争力,后两者都是中国新能源行业中的巨头企业之一,并入选了中国新能源企业30强。

表3-6 华信国际与其他两家同类型企业的财报数据对比

比亚迪 华信国际 华锐风电
流动比率 0.978 1.925 1.33
资产负债率 0.66 0.48 0.81
净资产收益率 7.76 13.2 9.27
销售毛利率 19.01 4.3 18.0

从以上各项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若排除财务报表xx的可能性,相比较比亚迪,华信国际的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都是处于优势地位的,华信国际的净资产收益率高于其他两家企业,这说明该公司投资带来的收益是很高的,和上文的公司呈现出的实际状态大相径庭,其销售毛利率远远落后其他两家,这不仅说明华信国际可能存在产品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也有必要对数据间的异常反差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3.3 重大错报风险识别的程序设计

3.3.1控制测试

对于华信国际内部控制制度中可能存在的疏漏和没有切实落实的地方,应当实施控制测试来评价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有效性,确定为相关认定提供证据的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1)询问,可以通过询问华信内部会计人员如何进行银行余额调节表的复核,当发现不符事项时该如何处理,应收帐款的减值测试方法等,询问应当与其他审计程序结合使用,对象不应局限于会计人员,还可以包括公司的法律顾问,以便了解可能存在的法律诉讼及合同纠纷,审计师在过程中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谈话过程中应注意谈话技巧和语气。

(2)观察,可用于测试公司内部不同岗位是否职责分离到位,空白支票是否妥善保管,存货盘点是否存在纰漏等,生产过程中内部控制有无落实,要注意被观察时的控制可能有别于平时的情况。

(3)检查,主要是对记录和文件进行审查,如检查销售发票是否有复核人员签字,长期往来的客户资料,获取华信编制财务报告的会计政策依据,判断是否符合华信的真实情况,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取决于文件的来源和性质。[18]

(4)穿行测试,在每一类交易循环中选择一笔或若干笔业务进行测试,例如可以针对华信的成品油、天然气销售与收款业务流程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此循环过程中各环节的实际执行情况是否与其所了解的内部控制是一致的。

下面分别针对华信国际的各项潜在风险和以销售与收款环节循环测试为例进行一个审计测试设计:

表3-10 控制测试设计

华信国际公司的审计风险研究

华信国际公司的审计风险研究

 

图3-2 销售与收款循环测试设计

3.3.2实质性测试

(1)细节测试:目的在于直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是否存在错报,能够直接发现错报金额,手段包括监盘、检查、查询、计算、函证,对所有账户余额和披露具体细节进行抽样测试,针对华信国际的各项风险,可以用不同的细节测试的组合进行有效识别,发现错报的金额。根据前文内容,金融业务,尤其是保理业务占据了华信国际公司将近1/4的份额,因此对其应付账款等项目应当设计复杂的细节测试程序,下面就应付账款和预付票据做一个设计:

表3-11 细节测试设计和作用

华信国际公司的审计风险研究

(2)实质性分析性程序:采取分析性复核法,目的是直接发现重大错报风险,包括分析财务报表数据,分析程序主要有比率分析、比例分析、趋势分析等,分析识别异常,细化财务报表风险,缩小风险范围。另外还会用到抽样审计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缺陷,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方法。运用抽样方法可以由点及面,管中窥豹,推测出华信账面金额和实际金额的大概差距。下面以应收帐款为例做一个抽样审计程序设计:[19]

表3-12 抽样分析方法

华信国际公司的审计风险研究

图3-3 应收帐款抽样审计程序

 3.4 审计风险的创新型评估方法

3.4.1 爬虫技术

网络爬虫,是一种“自动化浏览网络”的程序,这种程序的运行可以实现自动的、高效的读取、收集网络数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爆炸式发展,爬虫技术为审计信息整合和证据采集应用提供了全新的技术。网络爬虫技术在企业历年数据分析、行业垂直搜索等诸多领域已有深度应用,助力传统审计模式转型成为了解自身、了解被审单位、了解企业环境的高科技审计模式。[20]

华信国际公司的审计风险研究

图3-3 爬虫技术的工作原理

目前,审计部门主要依赖于自有数据进行分析,为审计工作带来了诸多限制。以华信国际的信贷信息为例,企业的信贷信息主要来自于公司自己报送,以及行内累计交易历史。审计部门在材料真实性审查中,面临着企业的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搜索整合困难,尤其是某些小微企业的财务信息难以核实,难以识别资料信息xx、粉饰真实信息等一系列问题。

爬虫技术,作为大数据前端的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配合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语义甄别等高新技术,可以实现外部海量的数据收集,包括企业对外公开数据、企业股权变更信息、和企业有过合作关系的其他企业等等。审计部门通过企业动态数据的获取,可以对审计企业建立一个全景画像,对其进行全面视角的分析和剖析,并对其实际业务、运行情况与报送材料进行一致性检查,协助评判审计证据的真实性,从而使得审计方在审计范围、时效性、前瞻性等方面得到有效改善。

爬虫技术可获得的企业画像是较为翔实全面的:

华信国际公司的审计风险研究

图3-4 爬虫技术建立的企业画像

例如在对华信国际公司可疑贷款的审计中,需要针对客户的基本信息、经营状况、法人资信情况、关联关系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审核,而这一过程相当耗费时间及精力,因此可以引进网络爬虫技术,利用此项技术收集XX网站、企业官网、社交媒体网站等渠道中跟该华信国际相关的信息,形成外部数据,然后将采集到的外部数据与内部数据进行对接整合,丰富公司信息维度,形成公司全景画像,可以协助审计部门进行公司信息审查,提高审计效率与审计风险发现的及时性。

3.4.2 语音识别技术

自动语音识别(简称ASR) 是一种将语音转换为文本的技术。ASR通过将语音转化为数字信号,结合语言模型,解码器将输入的信号匹配出对应的词串和句子。再对语音中上下文进行语义分析,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词汇进行智能纠错。

ASR技术能够帮助审计师对语音数据自动转写、分析,并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及特定风险事件。在提升审核覆盖率的同时,还能降低人工成本、更准确地捕捉潜在的风险、提升审计效率。

目前此项技术仍属于新兴高科技技术,应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

华信国际公司的审计风险研究

图3-5 ASR技术应用范围

举个例子,在调查华信国际的保理业务的违规风险时,可从华信国际的全部语音数据中逐条抽取出语音记录,声纹识别去除环境干扰,再通过语音转写模型以文本形式输出交易双方的语音对话。此时,ASR技术已经将语音数据转化为文本数据,后续工作就是对文本进行分析。

可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文本检索提取到诸如“理财亏损”、“损失本金”等关键词,得知重点内容与“理财产品销售”有关,标记该条语音为“需跟进”。对语音文本进行分析,提取其中涉及的“销售事件”、“销售时间”和“销售人员”。投资咨询均有录音,根据业务发生的时间和相关人员获取这条录音并转写为文本,确认了该工作人员有无违规行为。若有违规,则可再次使用ASR将该人员的近两年的录音全部转写为文本,类似于细节测试的作用一样,来识别可能存在的其他违规风险。

与传统方式相比,ASR技术对于审计效率的提高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由于分析平台可以在短时间内代替多名审计员对语音类信息进行审核,在不影响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4.总结与启示

  4.1 总结

经过以上一系列对华信国际公司审计报告内非财务信息的剖析和解读以及风险评估SWOT模型,可以发现该企业存在较高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经营风险、舞弊风险,频繁更迭的股权,运转不畅的流动资金,低下的偿还债务能力,大量预计难以收回的账款,负增长的营业收入和销售毛利率,漏洞明显的孽控制度,使企业信用和形象严重受损的舞弊贿赂丑闻,大量被质押和司法冻结的股权,异常的财务报表数据,薄弱的行业竞争力,残酷的外部环境等等,综合比较其给出的财务数据,会发现很多数据其实和企业的真实情况存在出入,因此其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很高,足以引起审计师的注意,对华信提供的财务报表提出质疑。

 4.2 启示

4.2.1对审计客体的启示

(1)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的意义是重大的,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企业能否正常有效地长期运转,而通过本文案例可以发现,华信国际公司内部的结构存在着很大的不安定因素,通过反思和回顾,改进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调整公司的权力结构,改善、维护股东权益,公司不应当是一家股东独大,话语权高度集中在某几个人手中,这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规律,应当多引进其他投资者,同时应当构建起包含董事会、股东代表大会、高管层在内的治理结构,形成各方制衡,并且制度应该得到实质地运行,不能只做摆设。其中监事会的所扮演的监督角色尤为重要,监事会成员不能和董事会成员有太多的利益挂钩和牵扯,以保证其执行力,减少管理风险的产生。

企业的物资和资源应当得到合理规范地使用,来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包括了劳动力的充分使用,固定资产的及时盘查、折旧,促进企业活力运转。

建立起安全管理和经营体系,并且全面实行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的实际执行者不应当是公司管理层,即监管者应当和决策者彼此独立,可以有效减少内部人员运用管理制度漏洞监守自盗的可能性,同时在第三方进行审计时,应当对管理层实施监管,避免其干扰审计,从而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21]

(2)对管理层采取的措施

从华信国际的案例中可以看出,高管层的素质与财务舞弊高度相关。

因此人事部应注意高管人员的组成,避免高管团队平均年龄过小,同时注重高管团队整体学历水平和素质的提升。

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建立极富凝聚力的正能量企业文化,以影响企业员工,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

此外,公司应当注意高管层的性别比例,华信国际公司披露的高管层中,女性仅有一人,企业不能使这一比例出现严重的失调,适当增加女性高管的人数可以对企业管理层的决策风格起到一定的调和作用。[22]

(3)对子公司的监管建议

从华信国际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华信国际各项业务遭受重创的一个重要关键原因就在于其全资子公司上海华信集团受突发事件影响,导致大量股权遭到质押和司法冻结,对母公司的财务状况形成了负面影响,因此,母公司对于子公司的财务状况有必要进行适当的监管和监控。

可以充分利用内外部审计相结合的办法,统一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流程,以实现对子公司财务的制约和控制,还可以加强对子公司资金支出的管理约束,如网银账户分级共同控制等,可以有效防止子公司异常的资金流动和支出,同时企业应当加强对子公司债务的披露和风险评估。

此外,集团公司还应当充分跟紧信息化的步伐,使用高科技创新智能技术,建立起一套现代信息化管理体系,配套的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对子公司的监督。

4.2.2 对审计主体的启示

(1)注册会计师与“谨慎人”

对于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发现审计风险中承担的责任,X学者莫茨和夏拉夫提出了“谨慎人”的概念,“谨慎人”是指能够理智运用所学知识,作出符合职业水准的判断,富有经验并且能灵活熟练地应用专业技能的人,注册会计师在发现舞弊行为的实践中应当承担多大的责任也应该是业界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如果会计师对可疑现象已经保持了高度的关注,则即使没有发现隐藏舞弊行为,也不能说会计师就是绝对失职并且应当承担全部审计责任,如果一名审计师能够达到“谨慎人”的标准,那么他就是一个合格的审计师。此次事件中,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可以说达到了“谨慎人”这一标准,这一标准对于解决注册会计师发现舞弊和差错的责任问题,确立注册会计师的责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达到以上的“谨慎人”标准,审计师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不能考完相关证书,获得执业资格就停止学习,因为行业是瞬息万变的,会计准则和相关政策也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更新地越来越频繁,审计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不能一味墨守自己的经验来做出判断,应当根据对象的特点定制个性化审计程序,设计量身定做的特别审计程序,更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被利益所诱惑,被金钱蒙蔽双眼,职业道德出现问题。[23]

(2)会计师事务所与“怀疑假设”

资本市场中存在着“风险中性”这一概念,即审计师对待被审计方和审计风险的态度是中立的,现建议要改变这种假设,即假设被审计方管理层是不可信任的,因而在这种“管理层不可信任”的前提下,审计师不能因为信任管理层而缩小审计范围, 偷工减料,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宣传“怀疑”假设到审计师中,鼓励审计师保持怀疑态度,尽可能地抽取多的样本,增加审计证据数量。[24]

现阶段国内审计业的状况是,大多数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仍旧使用传统的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因此在我国的事务所中全面普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并使其得到具体落实,会对防范企业财务舞弊行为有很大的效果。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规范用人制度,全面了解所内每一位审计师的个人风格和审计历史,建立不同的个人档案,因而在审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审计师的档案资料,对可能出现疏漏的环节进行一个预判,也可以明确审计责任所在。[25]

4.2.3对审计环境的启示

(1)证监会监督体系的优化

证监会存在的作用在于监管上市公司的市场行为,频频爆出的舞弊丑闻,与证监会的监督漏洞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证监会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从华信国际发布在网上的企业年报可以看出,很多数据例如从业人数都不透明,写着“企业选择不公示”,上市公司披露重大公告中既有强制披露的部分又有自愿披露的部分,对于后者公司想方设法隐瞒,这就给企业有了虚报数据的可乘之机,证监会应当加大对这部分内容的审查或扩大强制披露的信息范围以更有效地起到监管作用,及早发现端倪。

另外,相关的民事赔偿机制尚不够健全,因此公司即便被发现舞弊xx等行为而被处罚,无辜的投资者会因为股价下跌而失去资金,利益受害,而对于真正“祸首”大股东或管理层影响不大,同时罚金数目不够大,威慑作用不大,因此监管部门应当加大惩罚力度,完善民事赔偿机制,以保护投资者利益。[26]

(2)中注协相关制度的改进

中注协起到的作用则多在于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上,拟定职业规则、准则及相关制度并监督执行。

我国的会计市场目前呈现出外资会计师事务所低垄断的局面,以四大为首的外资大所因其稳定良好的客户资源获得了极高的收入,无形中打压了本土的事务所,也使得审计师人才高度集中在某几大所中,小所的注册会计师质量和数量堪忧,不利于市场的良性竞争,为了缓解这种现状,中注协可加大对本土事务所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加强对外资事务所的审查力度和怀疑态度。

我国的相关法律还不足够完善,审计准则不足够完整严密,导致会计师违法的成本极低,很少会被提起民事诉讼,而多为行政处罚,因此中注协应当制定相关制度提高会计师违规成本,约束会计师的行为,净化执业环境。

 5结论

综上所述,在结合了多方的文献证据,分析其不同观点和看法后,对审计风险和风险导向审计已有了较为全面的初步的理解,减少企业财务舞弊行为发生 和经营危机的发生概率,是基于公司管理层和内控系统、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和外部机构多方努力的结果,虽然文章只是基于一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管中窥豹,且对于检查风险方面的关注度还不够,在很多方面的阐述多有不到位的地方,但可以肯定的是,企业的经营风险因素对审计风险的影响作用正在不断加大,这也从另一面应证了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投入实际操作的迫切性,但是目前国内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还未完全成熟,不过相信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素养的不断提高,公司管理层对潜在舞弊风险的不断增强防范措施和外部监管机构处罚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的资本市场会朝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和成长,审计体系和制度也会越发成熟健全。

致谢

经历了几个月的奋战,终于完成了这篇近2.5万字的论文,从刚刚开始考虑题目的毫无头绪、犹豫不决,到收集数据时的迷茫、不知所措以及“万事开头难”的起步阶段的纠结,是老师全程帮我厘清思路、开拓视野,给我提供了非常多宝贵有用的建议,在她的耐心引导下,我对自己的行文结构和写作思路终于定下了一个粗略的架构。案例分析论文的工作量是容易被诟病的一个地方,因此老师推荐了一些范文,并分析其中值得借鉴的想法和切入角度,同时提倡大胆创新的精神,建议加入行业背景分析比较来对文章进行充实,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同时我也要感谢负责开题答辩和中期检查的老师,他指出了我论文中许多硬伤和值得加强的地方,提供了很多打破陈规的点睛之笔,对我的论文写作和改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外,我还要感谢所有在本科四年中教会我专业知识和学习思路的老师们,如果没有他们,我不会具备完成此篇论文的基本知识储备和写作技巧,在此我要向以上所有老师表达我深深的敬意与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Maria Moraru,Franca Dumitru.The Risks In The Audit Activity.Annal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sani. Economics.2011(3).

[2]王丽,冯玉婷,刘红芬,卜伟国.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形成路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8).

[3] 李莉.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J],企业经济,2012(3).

[4]Waller.W.S. Auditors’Assessments of Inherent And Control Risk In Field.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9,68(4):783-804.

[5] 陈曦.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11).

[6]Steve.G.Sutton. Model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Perspective. Manegerial Finance.2013(1).

[7] 陈正林.审计风险、审计师风险与制度风险[J].审计研究,2006(3).

[8] 汪寿成,刘明辉.论经营风险分析的审计意义[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10)

[9] 程颖、汪寿成.论经营风险分析的审计意义[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10).

[10]Avram Marioara,Avram Veronel,Avram Alexandru.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inancial Auditors’To Detect The Frauds.Faculty of Economy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2007(4).

[11] 张海梅.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导向审计模式的构建[J].经管空间,2014(5).

[12] 徐伟.试论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审计研究,2015

[13] 刘芳,周新静.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2(7).

[14] 王运娟.中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审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15] 王泽霞,论风险导向审计发展创新—管理舞弊导向审计[J].会计研究,2004(12).

[16] 秦荣生.审计风险与风险导向审计[J],当代财经,2003(7).

[17] 崔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识别财务舞弊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安徽财经大学,2017.

[18] 喻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优化探析——以华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例[J],财会通讯,2018(9).

[19]Joost van Buuren. Evaluating the Change Process for Business Risk Auditing: Legitimacy Experiences of non-Big 4 Auditors, Auditing. 2018(5).

[20] 陈伟,孙梦蝶.基于网络爬虫技术的大数据审计方法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7).

[21] 贾云洁.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及审计[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22] 卢馨.高管背景特征与财务舞弊行为的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6).

[23] 谢盛纹,王泽霞.注册会计师的管理舞弊审计责任[J].当代财经,2007(3).

[24] 温胜精.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能够发现管理舞弊—基于A企业舞弊事件的案例研究[M].济南: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

[25] 刘洪波.管理舞弊识别及其审计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8.

[26] 付晶.审计失败与证券审计市场监督——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8(1).

华信国际公司的审计风险研究

华信国际公司的审计风险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1月10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4402.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1月10日
Next 2023年1月10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