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口老龄化对卫生支出影响分析

摘要目前,广东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不仅对经济产生影响,对医疗费用增长也有一定影响作用。另外,广东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经济、人口等因素导致医疗卫生费用不断增长,但同时也存在着卫生费用支出不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地区差异的问题。

为研究分析老龄化水平对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本文搜集了在2000年-2017年间的人口老龄化指标数据和医疗卫生费用的数据,并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广东省的老龄化水平与人均的医疗卫生费用的关系是正相关,但老龄化对于人均医疗费用影响的显著性并不高。另外,医院和卫生院数量、城市化水平以及城镇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也不同。至于人均住院费用和人均门诊费用,老龄化对这方面的影响尚未呈现。

基于此,文章提出通过优化人口政策,调整人口的结构、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大力发展经济和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等政策建议,以改善人口老龄化压力和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关键词老龄化;医疗卫生费用;经济水平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经历了大小无数次的医疗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各种重大疾病类药品如抗癌药、心血管药和糖尿病药品陆续纳入医保;医疗卫生机构数达到一百万个,医院床位数达到九百万张,解决了百姓的看病难的问题。同时,我国卫生总费用从改革开放的110.21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 811.9亿元,增长近255倍,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从1978年的3.02%提高到2017年的6.20%。尽管卫生费用尚未对经济造成影响和负担,但其飞速的增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医疗卫生费用的快速增加与多种因素相关联,包括经济发展、技术更新迭代、医改政策、人口结构的改变等各个领域。近年来,许多国家开始面临着老龄化的问题。人口老龄化不仅对经济有一定影响,对医疗卫生费用的增长也有一定关联,这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和讨论。

1999年,中国迈入了老龄化的时期[1]。经过11年之后,全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发展到了14%,开始进入深度的老龄化时期。居民的预期寿命受经济和医疗技术而得到提高,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影响着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企业用工成本和社会养老等方面。因此,老龄人口基数的不断加大使我国社会面临着的挑战。广东省进入老龄化社会比较晚[2]。不过,广东省由于经济水平、劳动人口流动和地理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其老年人口特征呈现出一定特殊性。时至今日,老年人口占比已经超过8%。老年人综合身体素质不如青年人,患病率较高。因此需要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使用药品。基于老年人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特殊性[3]。老年人口的增加对现有的经济和医疗卫生服务带来了诸多挑战。那么,老龄化对医疗卫生费用有何关系以及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本文将以老年人口与医疗卫生费用关系角度,实证分析两者关系,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实际现实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1.2 研究意义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大人均寿命的提高,可能对卫生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影响。我省在人口老龄化对卫生支出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本文利用我省近几年的卫生支出、老年人口和其他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实证验证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及影响原理。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本文的研究以及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负担问题,为未来社会政策的改革走向提供参考作用,使卫生资源得到更合理化的配置,进一步优化人口结构和完善我省的医疗卫生体系,确保我省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老龄化对卫生费用影响的研究

国外对老龄化与卫生费用关系研究开展较早,不过其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早期G.F.Anderson(2000)统计经合组织国家的医疗费用发现在1995年时65及以上人群的医疗花费大于65岁以下的人群,但没有发现其对医疗费用产生的影响。Thivierge-Rikard R V(2007)认为老年人群体的医疗费用与年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不久后,借助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VanHoutven和Norton(2008)提出不同年龄均与医疗服务需求均有呈正相关关系的观点。另外,Zweifel(1999)认为年龄因素虽有一定影响,但当个体临近死亡时会花费更多的医疗费用,因此需要着重关注个体距离死亡的时间。

基于国内人口老龄化的大环境下,许多学者对此也有研究。一般来说,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衰退,容易罹患疾病,因此老年人医疗花费要大于青壮年,加之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大体上分析认为老龄化会对卫生费用产生正向的影响。郑云萍、温小霓(2006)等研究者运用协整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论是老龄化因素对我国医疗总费用的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人口老龄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詹国辉、张新文(2017)利用全国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人口老龄化对门诊费用有影响,但对于住院费用则没有明显影响作用。童小栢(2019)则持不完全相同观点,分析认为人口老龄化对门诊和住院费用均有显著影响。

由于研究方法以及时空数据的差异,也有少部分研究有与之相反的结论。以人口的结构对卫生费用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郑前明(2013)利用卫生总费用增长理论模型,将卫生费用的影响因素分为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结果表明人口因素并不明显,而非人口因素是推动卫生费用增长的动力。

初可佳和侯小娟(2015)利用全国省级数据,分析得出经济是影响卫生费用的主要成因,而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则会降低卫生费用。

随着相关研究的展开,学者们开始关注经济、城镇化和技术进步等非人口因素的影响。兰烯(2014)以各省数据为样本,利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老龄化对门诊费用有显著影响,并且经济和技术进步也有一定影响。

李乐乐、杨燕绥(2017)利用北京2008-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老龄化正向影响人均卫生费用,同时技术进步也有一定影响。

颜琰(2017)通过线性回归方法的研究,认为人口老龄化负向影响人均卫生费用,而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正向影响人均卫生费用。

也有学者从预测角度来进行分析研究,杨昕、左学金和王美凤(2018)等学者预测我国老龄化增长速度将放缓,因此对卫生费用的影响将逐步降低。

1.2.2 文献评述

对已有的文献查阅分析,国内外对此均有不同层面的研究。国外研究起步比较早且取得较为领先的成果,其研究层面也较为细致,部分国内研究者实证分析时亦是采用国外的理论模型。就研究结论而言,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经济增长、收入增加、医疗机构数等因素对医疗卫生费用有明显正向作用。而在人口老龄化因素这一块却有不尽相同结论,甚至这一因素影响是不明显以至于可以忽视的。值得注意的是,各研究者结论会因研究时空不同而异,特别是国外研究者所研究一般为发达国家地区的情况,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研究较少,因此结果往往与国内研究结论不一致。国内研究者比较青睐于计量统计方法,但受具体研究方法以及变量限制,研究结论也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国内研究者从国家的宏观角度进行研究,较少从一个区域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由于中国具有城乡二元性差异以及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性,研究者往往忽视了其内部的差异性,相关省级的研究尚且比较缺乏,基于此,本文从省级区域角度分析老龄化与卫生费用支出的关系,并且采用近几年的最新数据指标,确保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的建议。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本研究借鉴国内外关于人口老龄化与医疗支出关系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从广东省卫生统计局中获得官方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可靠,建立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通过结果分析讨论老龄化对卫生费用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最后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1.3.2 研究方法

文献法:搜集并阅读相关的研究文献,对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初步全面地、正确地去了解二者的关系,并且为论文论证提供相关支撑。

计量分析法:通过收集老龄人口作为自变量,医疗卫生支出作为因变量,作回归模型分析数据,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影响程度如何。

1.4创新与局限性

国内关于老龄化对卫生支出影响的研究较多,但是某个区域省份的研究还较少,目前关于广东省人口老龄化和卫生支出的相关研究还是比较缺乏的,也体现了我省对卫生支出的研究不太重视。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补充了关于广东省老龄化和卫生支出关系的研究。从而为我省未来卫生投入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因此,本文在取题立意方面有一定的新颖性。

由于篇幅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不能对我省不同地级市区域之间的老龄化程度和医疗支出作详细研究分析,仅作宏观上的分析。另外,由于本研究分析卫生费用影响因素较多,涉及大量的变量数据,由于可搜集的数据有限且难以测量,本文未加入技术进步的因素,仅作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的分析研究。最后,由于相同的影响因素下有许多可供变量选取,因此研究结果因不同变量选取而产生一定差异。

2 概念解释

2.1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占比不断增长而少儿以及青壮年群体的比例不断下降的过程。我国老年人口的界定标准是60岁及以上人口为老年人口。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指标,判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指标是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和老年抚养比。其中,老年抚养比是指某一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除以15-64岁人口所得结果的百分比。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

按照国际的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以上,则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从国家统计局来看,我国从1990年开始沿用65岁及以上人口作为统计标准。本文在进行分析时,以65岁及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为老龄化指标作为表示。

2.2医疗卫生费用

一般来说,衡量卫生支出的程度的指标是卫生总费用。卫生总费用的定义是一定时间范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筹集的卫生资源并以货币作以衡量,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医疗服务需求。卫生费用占GDP比重是一定时期卫生费用与GDP的比值,是衡量国家地区对于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视程度。XX支出、个人支出和社会支出是卫生总费用的组成部分。个人支出是居民个体需要治疗和保健时的所花费资金。XX卫生支出主要是用于医保普及、医疗救助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支出。在XX以外的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在社会卫生领域中投入的资金称为社会的卫生支出。

3 人口老龄化和卫生支出现状分析

3.1 老龄化现状

3.1.1 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

从人口结构的角度,在2018年,广东省经常性居住的人口达到了11 346万人。其中,14岁及以下人口1 994.24万人,占总人口的17.8%;15-64年龄段的人口有8 418.73万人,占总人口比最大,大小为74.2%;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是978.03万,占总人口的8.62%(见表1)。目前,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特点[4],即中间部分的青壮年人口比重相对较高,处于首尾两边的少年儿童人口和老年人口比例相对较低。总的来说,人口结构仍处于合理范围。

120122018年广东省人口结构情况 单位:万人

年份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14岁以下 1695.04 1558.28 1649.19 1884.67 1894.67 1922.48 1949.24
15-64岁 8157.38 8216.10 8187.91 8044.05 8164.05 8283.89 8418.73
65岁以上 741.58 869.62 886.90 920.28 940.28 962.63 978.03
65岁以上占比(%) 7.00 8.17 8.27 8.48 8.55 8.62 8.62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19

在2018年,广东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8.62%,人口数量相比上一年,增长了1.5%,老龄化水平低于全国水平3.28%。2005年,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41%。从那一年起,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一直徘徊在7%至8%之间。2010年,广东老年人口比重下降到6.79%,此后渐渐开始回升(见表2)。预计2035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1700万左右,在 2050年达到 2100 万人[5]。

在2018年,广东省的老年抚养比的比例大小是11.62%,同期国内的老年抚养比是17%,省抚养比低于全国约5.38个百分点。由此看出,在全国老龄化程度加深的大环境下,广东省的人口结构稍显年轻化[6]。值得注意的是,据广东省2018年的人口结构抽样调查显示,广东省内有近四分之一的家庭中有老年人在生活。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增长速度减缓和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7],广东社会将面临着老年人口的抚养压力。

220002018广东人口老龄化情况

年份 总人口(万人) 65岁及以上人口(万人) 65岁以上人口占比(%) 老年抚养比(%)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8650.00

9194.00

9442.00

9660.00

9893.00

10130.00

523.65

681.28

698.71

734.12

781.58

810.42

6.05

7.41

7.40

7.60

7.90

8.00

8.67

10.40

10.26

10.51

10.91

11.00

201010441.00708.626.798.91
201110505.00714.006.808.91
201210594.00741.587.009.09
201310644.00869.628.1710.58
201410724.00886.908.2710.83
201510849.00920.288.4811.44
201610999.00940.288.5511.52
201711169.00962.638.6211.62
201811346.00978.038.6211.62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

3.1.2 人口老龄化特点

(1)老龄化程度低于全国

从各年份统计信息可以看出,从2010年到2018年间,广东省老龄人口指标均低于全国的指标。最新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为8.62%(见表2),比全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低2个百分点,在各省区老龄化程度排名中位列第28位。最近几年,特别是2016-2018三年间广东老年人口增长率为0.81%,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广东省人口众多,目前仍是比较有活力的城市。其主要原因是广东省地处沿海,开放程度高。其珠三角集中了大量出口制造的实体企业以及金融服务业。2017年,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的提出深化了珠三角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广东迸发出全新的经济活力和优势[8]。基于广东省的经济优势,外省青壮年劳动人口不断流入使总人口基数增加,既降低了老龄化的水平,也延缓了广东老龄化社会的继续加深。

广东省人口老龄化对卫生支出影响分析

  图1广东老龄人口占比和抚养比

  数据来源:2010-2019中国统计年鉴、广东统计年鉴

  (2)老龄化进程减缓

如图所示,全国的老龄化占比变化是一条平滑的曲线,老龄化进程明显。而广东省的老龄化进程有一定的波动。广东省2009年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重是8%,2010年下降为6.79%,降低约1.21%,降幅明显。而老龄人口经过三年的小幅增加之后,2013年到2014年老年人口占比迅速升到8.17%,增加了1.17%。在2013年后,广东省人口增速开始减缓。2013-2018年,老年人口占比的年均增长率为1.07%,远低于全国的老年人口占比平均增长率的4.69%。按照目前广东广东省的经济、外来流动人口人口以及人口政策的全面开放的影响,广东省的老龄人口所占的比例在近几年都将会以小幅度的形式增加,老龄化进程趋于减慢。

(3)老龄化存在空间差异

广东的老龄化程度地理位置上存在差异。在粤西、粤北等欠发达地区,老龄化程度较高,而珠三角区域老年人口所占比例相对较小[9]。经济落后的地区已经进入了老龄化阶段,而珠三角特别是珠海和深圳等城市稍显年轻化。这主要原因是劳动人口的流动[10]。经济发达的地区常常是常住人口数量增幅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珠三角的广州、深圳和珠海等城市有着更多的工作机会、薪酬高和交通发达便捷等特点。劳动者一般选择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寻求工作,因此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从相对落后地区集中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人口,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下降,经济落后地区老龄化程度较高。因此,经济和流动人口共同导致了地理空间上的老龄化程度差异。

3.2 卫生费用现状

3.2.1 卫生费用情况

(1)医疗卫生费用与GDP情况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同时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具有不错的发展前景。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数和医疗机构数快速增加。根据广东省卫生统计年鉴,2017年广东省卫生总费用4619.2亿元,人均卫生费用4135.8元。与2016年相比,全省卫生总费用增长10.2%,占GDP比重保持稳定(见表3)。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取得非凡的成就,从人均GDP来看已经领先全国水平。卫生费用也随着GDP增长,2000年以来卫生总费用增加了13.15倍。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健康需求也随之增加。2017年广东卫生费用与社会生产总值的比值是5.2%。从全国水平来讲,广东卫生费用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较低。

320112018年广东省GDP和卫生费用情况 单位:亿元

年份 GDP 人均GDP 卫生总费用 人均卫生费用(元) 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
2011 53210.0 50807.0 1851.8 1762.7 3.5
2012 57068.0 54095.0 2185.8 2062.7 3.8
2013 62475.0 58833.0 2518.8 2366.4 4.1
2014 67810.0 63469.0 2832.3 2641.1 4.2
2015 72813.0 67503.0 3301.7 3043.3 4.5
2016 80855.0 74016.0 4193.3 3812.5 5.2
2017 89705.0 80932.0 4619.2 4135.8 5.2

数据来源:2003-2016年广东省卫生统计简明资料

(2)卫生筹资情况

在2017年间,广东省全社会的卫生总费用数额为4619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为4.5。从三方筹资来看,个人支出部分数额是1211亿元,占卫生总费用的26%,所占比例最小;社会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数额是1486亿元;其占比45%;XX的卫生支出数额为956亿元,所占比例为29%。2017年人均卫生费用3043.3元,与上一年相比有所增加。从2011年到2017年间,无论是XX、社会和个人的卫生费用都有所增加,其中XX增加了2.6倍,社会卫生费用增加了2.93倍,个人卫生费用增加了1.9倍。从比重上来看,XX和社会卫生费用所占比重都有所增加,其中社会增加幅度较大。个人卫生费用所占比例逐年减少,降幅为8.2%(见表4)。居民的医疗负担越来越小。

420112017广东省卫生筹资情况 单位:亿元

年份 总费用 XX 社会 个人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2011 1851.8 501.7 27.1% 712.2 38.5% 637.9 34.4%
2012 2185.8 587.3 26.9% 858.6 39.3% 739.9 33.9%
2013 2518.8 667.7 26.5% 1050.0 41.7%% 801.1 31.8%
2014 2832.3 803.8 28.4% 1237.0 43.7% 791.6 27.9%
2015 3301.7 956.0 29.0% 1485.9 45.0% 859.8 26.0%
2016 4193.3 1158.7 27.6% 2009.2 47.9% 1025.5 24.5%
2017 4619.2 1321.4 28.6% 2087.2 45.2% 1210.7 26.2%

数据来源:2012-2018年广东省医疗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情况简报

(3)卫生资源发展情况

伴随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医疗机构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卫生医疗事业发展较为迅速。2018年,广东省的医疗卫生机构数达到了51527个,每千人卫生机构的床位数达到了4.56个,每千人口分配到的卫生技术人员数是6.7个(见表5)。总体上各项卫生指标均有所增长,本省医疗卫生处于动态平稳增长状态,以平衡经济和人口增长带来的医疗需求压力。不过在床位数和技术人员数方面稍显不足,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520122018广东医疗资源配置情况 单位:个

年份 医疗卫生机构数 每千人口卫生机构床位数 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2012 46556 3.09 4.9
2013 47855 3.55 5.2
2014 48087 3.78 5.5
2015 58367 4.02 5.7
2016 49124 4.23 6.1
2017 49926 4.41 6.4
2018 51527 4.56 6.7

数据来源:2013-2019年广东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3.2.2 卫生费用支出存在的问题

(1)卫生费用投入不足

广东省卫生建设取得巨大的进步。城乡医疗保险已基本完成全面覆盖,医疗卫生机构普及城乡,卫生费用也一直在快速增加。尽管广东省对卫生事业的财政性支出逐年增加,卫生总费用的增幅明显,但广东省的卫生费用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仍低于全国水平(见表6)。这反映出广东省在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不足。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卫生费用投入在国际上仍是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11]。另外,在三方筹资结构中,由于XX卫生投入和社会投入不稳定,以致个人卫生支出比重在近几年亦是不稳定,个人卫生费用所占比重没有下降。广东省对于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仍需要加大。

6卫生费用增长率与占GDP比重 单位:%

时间 广东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 全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
2011 3.5 5.0
2012 3.8 5.2
2013 4.1 5.3
2014 4.2 5.5
2015 4.5 6.0
2016 5.2 6.2
2017 5.2 6.4

数据来源:广东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

(2)卫生资源分配不均

卫生资源配置具有城乡差异性。由于广东省自然地表环境的差异化,农业和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加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广东城乡经济结构存在“二元化”的特征[12]。在卫生资源区域配置上也存在着城乡的差异。2018年,乡镇的床位数量为60589个,病床位使用率54.5%。县级以上医院床位数量88512个,病床使用率82.1%(见表7)。县级以上医院床位数量和病床使用率占有绝对优势。原因在于,城镇相比农村有着更好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尽管乡镇诊疗费用和住院费用远低于县级以上医院,但县级医院有着比乡镇更好诊疗水平,因此居民比较愿意选择在县级就诊。反映了乡镇医院的医疗资源不足,医疗资源利用率不高。

7广东省乡镇卫生院和县级以上医院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床位数(个) 54450 56054 58822 60589
病床利用率(%) 53.3 55.0 54.2 54.5
诊疗费用(元) 53.3 55.2 59.4 64.3
住院费用(元) 2104.1 2283.2 2598.9 7170. 8
县级以上医院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床位数(个) 69484 77213 82785 88512
病床利用率 80.9 81.0 81.5 82.1
诊疗费用(元) 144.2 151.7 162.6 177.3
住院费用(元) 6190.9 6655.4 6877.4 2824.1

资料来源:广东省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3.2.3 卫生费用增长原因

(1)经济因素

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GDP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城镇化水平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普及。

近年来,我省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居于全国首位。从2011-2017年间全省GDP增幅68.59%,经济的增长带来XX的财政收入增加。XX卫生部门可以承担更多的医疗费用预算以改善城乡居民医疗服务水平。这部分的预算包括财政费用增设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医疗技术的发展等,因而增加了卫生费用。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显著得到提高。收入的大幅提高带来居民的消费结构改变,消费结构正在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13]。消费生活必须用品占收入比重越来越小,对服务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越来越多。居民亦愈发重视更好医疗保健:药品保健消费支出增加以供家庭预防备用;当患病时寻求更好的诊疗,支付更高昂的医疗保健费用。

城镇化水平方面,广东省一直以来在努力降低城乡的差异化[14],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XX用于公共建设的投入也在加大力度。在楼房改造、道路建设、基层社区建设和卫生医疗机构普及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其带来的改变是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随着城镇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机构的数量也同时得到增加,以适应城镇化的需要。同时,城镇化的提高使得交通更为发达,节省了通勤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居民上医院看病更为便利,因此也潜在增加了医疗费用。

经济的发展使得全民医保成为了现实。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深化改革,医保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15]。近年来,我省的医保已经实现了跨越城乡的深度覆盖,居民的参保率超过95%。医保政策对卫生费用也有一定影响[16]。这是因为,医保的普及需要XX的资金的推广和扶持,因而增加了财政性的卫生支出,增加了卫生费用。

(2)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可分为人口基数和人口结构等。其一,理论认为人口数量的增加意味着更大的消费需求。广东省是人口第一大省,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8.1%,随着人口的增长,配套的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医疗服务人员数量和药品的产量也随之增加,并且随着二胎政策的持续开放和外来劳动人口的流入,其人口增长医疗卫生费用的支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其二,从人口结构角度,现有理论认为,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卫生费用支出有一定影响尤其是老龄人口对卫生费用需求较大因而影响更大[17]。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差,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尤其需要占用一定的卫生资源。据研究,65岁以上人口的医疗花费是65岁以下的3-5倍[18]。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所需的占用医疗资源也同时增加,因此卫生费用也会随之增加。另外,医疗制度改革是一项民生活动,目的在于促进居民身心健康以提高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和医保的深度覆盖,医疗检查效果提高,重病变得可控可治、城乡就诊看病的差异化程度越来越小以及个人就诊成本不断降低,人均预期寿命得到延长,由此造成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加深[19],也给予卫生费用一定负担。

4 人口老龄化对卫生费用影响实证分析

4.1 变量选取

国内学者颜琰提出的我国医疗卫生费用主成分因素理论中认为卫生费用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经济水平、人口老龄化 、城镇化水平、卫生人员和卫生设施等[20]。本文参照颜琰的研究理论,选取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作为因变量,以Y1作为表示。进一步分析老龄化对人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的影响,以Y2和Y3作表示。关于自变量,本文选取评价老龄化指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X1)作为自变量。另外,选取非人口因素的经济指标城镇化水平(X2)、医院和卫生院数(X3)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4)作为额外相关变量。模型的截距项为C,随机误差项设置为μ。

4.2 模型建立

根据以上选取的变量,构建计量模型如下:

Y=C+β1X1+β2X2 +β3X3+β4X4+μ

为减弱异方差的影响,对模型进行取对数处理,模型如下:

lnY=C+β1*lnX1+β2*lnX2 +β3*lnX3+β4*lnX4+μ

4.3 数据描述

本文变量数据来自于各大官方统计网站及统计年鉴,包括国家统计局官网、《广东统计年鉴》和《广东卫生统计年鉴》。选取2000-2017年作为人均医疗卫生费用样本年限,共18年。样本个数总共90个。人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样本年限选取2003-2017年,共15年,样本个数总共各75个。

8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变量 变量名 单位 均值 中位数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X1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 7.69 7.83 0.69 6.05 8.62
X2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22402.13 20653.79 9992.56 9761.57 40975.14
X3 城镇化水平 % 58.52 63.39 13.33 31.18 70.70
X4 医院及卫生院数 2467.94 3436.00 93.00 2391.00 2745.00
Y1 人均卫生费用 1625.96 1256.75 1155.07 377.30 4135.80
Y2 人均门诊费用 157.32 153.70 50.00 94.7 245.3
Y3 人均住院费用 7682.22 7532.50 1955.84 5346.9 11374.4

4.4 回归结果及分析

在获得变量数据后,先将数据导入到Eview的软件之中,然后对所有变量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最后对变量进行最小二乘法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结果如下所示。

4.4.1 老龄化对人均医疗费用影响

9人口老龄化与人均医疗费用关系回归结果

自变量 系数 标准误差 t值 显著性
lnX1 0.480 0.167 2.880 0.013
lnX2 0.266 0.104 2.547 0.024
lnX3 1.640 0.586 2.801 0.015
lnX4 1.315 0.074 17.675 0.000
C -20.761 4.158 -4.993 0.024
R平方0.995
P值0.000
D-W1.596

人口老龄化(lnX1)的系数为变量的P值为0.013,在 0.05和的置信水平下认为人口老龄化与医疗卫生费用有一定相关性,但其显著性不高。lnX1系数为正,即认为老龄化与人均卫生费用呈正相关关系。lnX1系数大小为0.480,表示老龄化水平提高1%,人均医疗费用增加0.480%。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费用的影响程度较低。其原因在于:由于广东省经济发达,吸引青壮年劳动者跨省流动谋求工作,外省劳动者的流入使总人口数得到提高,降低了老龄化程度和削弱了老龄化的影响。由图1可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大小在2009年至2013年出现了上下的波动,老年抚养比亦是如此。正是由于人口的流动导致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增长不稳定,导致老龄化对医疗卫生费用显著性不高。

城镇化水平(lnX2)在0.05的置信水平上与人均医疗费用存在相关性,且系数为正,认为城镇化水平与人均医疗费用成正相关,人均医疗费用随着城镇化水平增加而增加。当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人均医疗卫生费用相应提高0.27%。

医院和卫生院数(lnX3)在0.05的置信水平上与人均医疗费用存在相关性,该系数为正,即医院和卫生院数与人均医疗费用成正相关,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提高1%,人均医疗卫生费用相应增加1.64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lnX4)的系数大小为1.3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卫生费用呈正相关关系。符合一般理论认知,人均收入增加会促进医疗卫生费用的增加。该变量P值远小于0.05的置信水平,即人均的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医疗卫生费用显著相关。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人均医疗卫生费用的弹性是1.135。

4.4.2 老龄化对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影响

10人口老龄化与人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关系回归结果

变量 Y2 Y3
系数 标准误差 P值 系数 标准误差 P值
lnX1 0.145 0.203 0.492 0.147 0.193 0.463
lnX2 -0.288 0.204 0.186 -0.392 0.194 0.070
lnX3 0.391 0.521 0.470 0.671 0.495 0.205
lnX4 0.849 0.071 0.000 0.673 0.067 0.000
常数项 -5.677 3.55 0.141 -1.765 3.378 0.613
R平方 0.981 0.973
P值 0.000 0.000

由分析结果可知,人口老龄化对人均门诊费用(Y2)的P值为0.492,在0.05的置信水平上可认为人口老龄化对门诊费用没用显著性的影响。老龄化水平对人均住院费用(Y3)的P值为0.463,在0.05的置信水平下认为老龄化对人均的住院费用亦没有显著的影响。这和一般的经验认知不符,本文尝试作出如下解释:由于广东省农村有不少的老年人口。加之省内的城乡二元差异,乡镇的医疗资源配置不如城市且交通不发达,导致了农村老年人患病上医院就医的积极性不高,甚至病而不治。此外,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老人常常也会采用一些民间偏方进行诊疗治病。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老龄化对门诊以及医院费用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

另外,城镇化水平、医院及卫生院数量的P值较高,认为两者均不会引起人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的变化,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人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有显著性影响,这与一般认知相符。并且其系数的值分别为0.849和0.673。预测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提高1%,人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分别增加0.849%和0.673%。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水平密切相关,可以认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医院人均住院费用和人均门诊费用的增长。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第一,广东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的影响初见端倪。通过实证分析可知,现阶段人口老龄化水平对卫生费用影响力较小。究其原因是跨省劳动人口的流入增加了青壮年人口占比,减缓甚至是降低老龄化的占比,削弱老龄化对于卫生费用的影响力。

第二,目前,在人均住院费用和人均门诊费用分析中,老龄化的因素没有呈现出影响。其原因在于省内城乡的二元化结构的差异。城乡医疗差异大,农村交通不便捷和思想观念等原因,导致农村老人患病就医的积极性不强。而经济水平是影响医院的人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的重要因素。

第三,既有学者的研究表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导致医疗卫生支出增加。分析结果显示,老龄化水平、医院及卫生院数量、城镇化水平以及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有正向的影响。收入水平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其次是老龄化水平、医院和卫生院数和城镇化水平。尽管人口老龄化显著性不如人均GDP。但实证分析表明老龄化对于医疗卫生费用的影响要显著于城镇化的水平和医院和卫生院的影响。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卫生费用将受到更大影响。

本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医疗技术进步是一个难以量化的指标,相关数据比较缺乏,因此没有分析医疗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

5.2 政策建议

5.2.1优化人口政策,调整人口的结构

尽管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费用的影响不是十分显著,但其影响力已经凸显。长此以往将对医疗卫生体制造成压力。对此,广东省需要科学全面地调整人口政策,稳定人口增长,减轻老龄化带来的压力。首先贯彻落实生育政策,鼓励优生,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放开计划生育的制约,增加新生劳动人口,有助于释放老龄化的压力。其次,充分利用发掘利用人力资源。现阶段关于退休年龄的界定不能一刀切决定。采用弹性的退休工作制度,尊重老年劳动者的工作意愿,鼓励老年技术人员再就业。最后,劳动人口的流动有助于加快使就业者与工作相契合,增加了生产效率。鼓励劳动人口的流动,降低省市间的劳动力流动壁垒,加快医保社保的全国一体化。

5.2.2 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老龄化与卫生费用的关系中,老龄化是其影响性因素,老年人容易罹患各种疾病导致卫生费用的增长。由于省内的城乡医疗水平和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性,农村的医疗水平相对较差且交通的不便捷,农村老人对于看病的积极性不高。基于此,首先应加快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降低城乡差异,继续推行实现城乡医保一体化。其次,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降低城乡的卫生资源配置差异。最后,XX适当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在城乡增设基层体育设施。鼓励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口多进行户外运动。鼓励体育事业的发展,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全面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卫生费用的成本。

5.2.3 大力发展经济

尽管通过实证分析分析经济水平对卫生费用有显著影响,经济的发展会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但对于目前广东省卫生费用支出水平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当前广东省的医疗卫生费用占GDP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卫生费用投入不足,居民的看病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医疗费用的支出仍需要加大。以经济补贴卫生事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发展提高XX财政收入,XX可用于公共卫生的投入增加,对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目前继续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加强招商引资的工作,吸引国内外投资;继续完善产业配套,促进工业发展;鼓励技术型人才的流入,增强科技软实力;大力支持技术的创新,以科技带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5.2.4 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

针对老龄化的加深,应鼓励老龄化产业的发展。既减轻家庭照顾老人的压力,又有利于提高社会的就业率。更重要的是,相比居家养老的方式,老龄服务产业的发展如养老机构的建立,优势在于其社区式管理和专业护理的模式能够让老人获得更好的社交圈、护理照顾和医疗服务,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老年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疾病的发生,切实减少了医疗卫生费用的支出。因此,由XX牵头,鼓励社会资本在老龄化事业的投入,加快建立全面成熟的老龄化产业。首先在社会中建立相应养老机构和护理设施,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其次社会增设护理类事业岗位;学校开设护理型专业,增加护理工作人员,加强养老事业人才的培训,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多关注老人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促进老年人群体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郑前明.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卫生总费用增长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3.

[2]纪召涛. 广东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2.

[3]Marik P E . The Cost of Inappropriate Care at the End of life: Implications for an Aging Popula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2014, 32(7):703.

[4]李德友. 基于人口红利的广东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5]庄俊义.广东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其对策思考[J].南方人口,2008(03):20-23+3.

[6]马斌,奉莹.广东省人口老龄化特征与影响因素[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06):109-112.

[7]钟敏,周洁珺,刘海金.广东城乡老龄化现状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3):70-72.

[8]周春山,罗利佳,史晨怡,王珏晗.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热带地理,2017,37(06):802-813.

[9]胡建勇, 赵冠伟, HUJian-yong,等. 2000-2010年广东省老年人口空间分布演变研究[J]. 西北人口, 2014(6):30-35.

[10]钱晨,解韬.广东省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及其人口学原因[J].老龄科学研究,2017,5(01):46-56.

[11]童小栢.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费用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9.

[12]未江涛.广东城乡经济结构的二元化特征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7(03):93-95.

[13]左晓斯,张桂金.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社会变迁大趋势: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6):13-34.

[14]万俊毅,曾丽军.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城乡协调发展的时空新变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5):11-21.

[15]姜虹,陶琳,杨方集,周尚谦.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现状实证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8(02):83-89+96.

[16]Meara E , White C , Cutler D M . Trends In Medical Spending By Age, 1963-2000[J]. Health Affairs, 2004, 23(4):176-183.

[17]邱杨.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支出的影响研究[J].人口与社会,2015,31(02):95-102.

[18]殷俊,李媛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宏观经济及福利效应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06):60-71.

[19]王土贵.广东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原因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11,26(02):14-15+22.

[20]颜琰.我国人均卫生费用的主成分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7,36(12):43-45.

广东省人口老龄化对卫生支出影响分析

广东省人口老龄化对卫生支出影响分析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2月16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7454.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2月16日
Next 2023年2月1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