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机构与电子商务的融合

我国检验行业的起步较晚,很多检验的方式和模式都是直接借鉴于国外的大型检验认证机构,而对面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尚未形成独立的、具有针对性的电子商务的检验机构和模式,电子商务的相关检验依旧保持着传统检验的模式和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

  引言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迅猛,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极大便利。据统计,2014年,全国交易额达到3.75万亿元,预计2015年交易额将达到2478亿元。按品类排名,海淘服饰、鞋包、奢侈品等消费品的需求量第一。但是,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存在诸多质量安全隐患,消费者质量安全维权困难重重,而检验监管由于制度的不健全,造成监管盲区,无法适应跨境电商新业态高速发展。

  一、我国检验机构的现状

  预防和降低质量安全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是检验的职能所在。如何发挥检验职能,完善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检验监管,与电子商务较好的融合,是现阶段我国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检验机构要抓紧完善监管措施,为跨境电商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检验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制度不健全,监管有盲区

  目前,针对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检验监管只是出台《质检总局关于加强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消费品检验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缺乏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检验监管工作规范及配套的制度,没有明确具体监管措施和操作要求,使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监管缺乏科学性,无法完全跟上跨境电商发展趋势。

  2.2执法尺度不一,存在灰色地带

  目前,各地检验机构在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监管方面因缺乏现有法规和制度的支持,执法的标准不统一,让跨境电商入境假冒产地、假冒品牌的消费品有机可乘,给消费者带来隐患。而且,跨境电商贸易纠纷解决机制尚未完善,跨境交易的维权渠道不畅,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3信息化建设滞后,没有全口径数据

  检验部门尚未建成与跨境电商平台无缝对接的信息化系统,对入境消费品的品种类别、货值、消费信息等情况,不能完整准确掌握,因而难以对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实施风险评估和全面有效监管。
检验机构与电子商务的融合

  三、完善电商入境检验措施的建议

  3.1建立完备的检验机制

  检验部门应结合消费品特点,建立和健全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检验监管机制,加快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及其配套制度,如:制定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检验监管工作规范,以及配套的风险布控查验制度、质量安全追溯调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并应采取以下措施,实现对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的“源头可溯、责任可究、风险可控”的有效监管。

  3.2对消费品实施清单分类管理

  各检验机构利用国家质检总局和直属检验局对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的质量安全风险等级结果,建立禁止入境类清单、重点监管类清单和一般监管类清单,对入境消费品实施清单分类管理。并根据国内外消费品质量安全监测状况信息,及时进行重点监管类清单的动态调整。

  3.3对经营主体实施备案管理

  针对跨境电商(B2C、C2C)入境消费品品种多而杂的特点,检验机构以对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备案管理为主,把经营主体的身份证明、质量诚信经营承诺书及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等备案信息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系统内共享。

  3.4建立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平台

  向消费者、跨境电商经营主体、监管部门发出相关预警,导入线上12365投诉举报热线,保护消费者权益,降低跨境电商的质量安全风险,提升检验服务效能。平台应以信息化系统实现经营主体和商品质量信息数字化功能;以信用管理和风险管理为核心,以信息化系统为依托,按照“源头可追溯、过程可监控、流向可追踪”原则建立质量安全信息流;按照“前端开放、中间可控、后续抽检”原则建立质量安全监管流。

  3.5提供检测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检验机构要充分利用雄厚的技术力量,打造跨境电商的检验与国内外监管机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统一的监管信息化平台。在跨境电商领域与主要贸易国家建立监管互认制度。建立执法互助的市场治理现代化体系,对内依托信息共享平台,与相关监管部门进行网上联合执法;对外通过信息互换机制,交换执法信息,共同打击进出口假冒伪劣产品。

  3.6加大公众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向公众大力宣传检验有关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规定,帮助消费者提高对入境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意识,让消费者明白什么能买,什么不能买,什么消费品买了要自担风险;提高公众对检验的认知度,引导社会全员共同监管,共同守法。将跨境电商入境消费品没经检验而在市场上流通的危害性及风险广而告之,加大查获的案例公开报道力度,使公众能直观生动地意识到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检验公正严明的良好形象。

  结论

  我国检验机构的现状表明,只有建立完备的检验机制、对消费品实施清单分类管理、对经营主体实施备案管理、建立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平台、提供检测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以及加大公众宣传力度才能真正地使得检验机构与电子商务融合。

  参考文献

  [1]田建红.新形势下我国检验机构管理存在问题简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5)
  [2]闫浩春,石新勇,陈璐.检验机构的专业化发展思路[J].中国建材.2011(08)
  [3]陈永煊.创建学习型检验机构探讨[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1(04)
  [4]钱宁,陈锴.检验机构管理沟通若干问题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6)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055.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5月19日
Next 2021年5月2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