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考研意愿与动机的现况, 分析其相关看法、潜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趋势, 为学校及相关机构对引领本科护生考研提供参考方向。方法:对广州某本科高校114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14 名高校护生中,仅有25.4%的本科护生有考研的意愿,不同年龄段的本科护生在考研意愿、考研动机的比较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考研意愿仍然较低,学校应加大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的宣传普及,提高本科护生的考研意愿,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护理人才,同时加大考研同学的支持,完善教学模式,让护理专业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选择考研。
[关键词]本科护生;考研;意愿;动机
1992年,中国设立了第一个护理硕士学位授权中心,护理研究生教育正式启动。护理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具有广泛性、前瞻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护理学的理论体系逐步完善,临床护理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护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应用学科,护理行业门槛越来越高,学历越高,专业性更强,各大医院开始开设护理门诊,而护理领域也从传统的临床内外妇儿的基础上,扩展了老年护理、伤口专科护理、造口专科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等新领域,而护理目标也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也就是不仅仅要学会如何治疗疾病、护理患者,更重要的是预防疾病、维护人们的身心健康。对护理高等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护理本科生作为当今护理界的主流,撑起了护理行业大半个天空,所需要的学习与进修机会越来越重要,为及早了解护理本科生的考研意愿与动机,正确引领其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提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端正护理考研态度,做了本次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市某所本科院校护理专业的11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名(21.93%),女89名(78.07%)。
1.2调查方法
1.2.1调查工具
查阅文献找到相关条目设计调查表。问卷内容主要分为护生的基本情况、考研意愿与动机现况、考研的认知和行为三部分,共30个条目,其中基本情况包括护生的性别、年龄、户籍等;考研动机包括为了更好就业和更深层次发展等;考研认知及行为包括对考研的了解程度和考研行为等,检验调查问卷信度Cronbach’s α=0.89,符合量表的信度要求。
1.2.2 资料收集的方法
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通过问卷星进行网络匿名调查,发放问卷120份,有效回收问卷114份,有效回收率为95%。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5.0系统,予χ2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2.1高校护理本科生的基本情况与考研意愿
在114名护理本科生中,有29名有意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仅占总数的25.4%。护理本科生在户口所在地、年龄段及家庭年收入方面比较,考研意愿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具体见表 1。
表 1 高校护理本科生的基本情况与考研意向[n,人]
项目 | 无考研意向(n=85) | 有考研意向(n=29) | 总人数
(n=114) | χ2 | p | |
性别 | 男生
女生 | 20
65 | 5
24 | 25
89 | 0.499 | >0.05 |
年龄 | 18-20岁
20-22岁 22岁以上 | 6
65 14 | 5
14 10 | 11
79 24 | 8.136 | <0.05 |
是否为独生子女 | 是
否 | 21
64 | 4
25 | 25
89 | 1.504 | >0.05 |
户籍 | 农村
城镇或县城 城市 | 44
27 13 | 10
10 10 | 54
37 23 | 6.186 | <0.05 |
父亲文化程度 | 文盲
小学 初中/中专 高中 大学 硕士及以上 | 1
24 30 23 2 0 | 0
7 13 7 4 3 | 1
31 43 30 6 3 | 5.591 | >0.05 |
母亲文化程度 | 文盲
小学 初中/中专 高中 大学 硕士及以上 | 3
32 30 16 3 0 | 1
11 10 6 1 1 | 4
43 40 22 4 1 | 2.850 | >0.05 |
续表1
项目 | 无考研意向(n=85) | 有考研意向(n=29) | 总人数
(n=114) | χ2 | p | |
父亲职位 | 国家机关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
公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 教师/医护/律师/工程师 技术工人 个体户 商业与服务业一般员工 农民 无业/下岗/失业/退休 | 5
4 6 12 25 12 17 4 | 1
1 5 2 9 3 6 2 | 6
5 11 14 34 15 23 6 | 4.018 | >0.05 |
母亲职位 | 国家机关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
公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 教师/医护/律师/工程师 技术工人 个体户 商业与服务业一般员工 农民 无业/下岗/失业/退休 | 3
3 10 9 18 11 17 13 | 1
1 6 1 8 1 9 3 | 4
4 16 10 26 12 26 16 | 6.075 | >0.05 |
家庭年收入 | 低
中 高 | 33
46 6 | 5
15 9 | 38
61 15 | 12.491 | <0.05 |
2.2高校本科护生的考研动机现况
本科护生考研的动机主要为更好就业和不想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详情见表2。
表2 各年龄段本科护生考研动机比较(n=114人)
年龄 | 人数 | 更好就业 | 不想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 更高层次发展 | 躲避就业压力 | 其他 |
18-20岁 | 11 | 7 | 1 | 3 | 0 | 0 |
20-22岁 | 79 | 30 | 25 | 13 | 9 | 2 |
22岁以上 | 24 | 6 | 4 | 12 | 2 | 0 |
总人数 | 114 | 43 | 30 | 28 | 11 | 2 |
% | 100% | 37.70% | 26.30% | 24.60% | 9.70% | 1.70% |
注:χ2检验得 x=16.641 P=0.034
2.3本科护生考研的认知及行为构成比
表3 114名本科护生对考研的认知及行为
条目 | 人数 | 构成比(%) |
对考研的了解程度 | ||
完全了解 | 6 | 5.26% |
大概了解 | 37 | 32.46% |
了解一点 | 59 | 51.75% |
完全不了解 | 12 | 10.53% |
本科学历是否能满足我国目前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 ||
不能满足 | 28 | 24.56% |
基本满足 | 69 | 60.53% |
能满足 | 17 | 14.91% |
现阶段护理本科生是否有必要考研 | ||
非常有必要 | 11 | 9.65% |
有必要 | 56 | 49.12% |
一般 | 29 | 25.44% |
没必要 | 11 | 9.65% |
完全没必要 | 7 | 6.14% |
对我国目前护理研究生教育现状的了解程度 | ||
完全不了解 | 18 | 15.79% |
了解一些 | 69 | 60.53% |
大概了解 | 23 | 20.18% |
了解很深 | 4 | 3.51% |
续表3
您是否考虑过甚至决定考研 | ||
没考虑过 | 28 | 24.56% |
考虑过,但未作出决定 | 66 | 57.89% |
决定考,并在行动 | 20 | 17.54% |
您家人对考研的态度 | ||
非常同意 | 11 | 9.65% |
同意 | 44 | 38.6% |
一般 | 47 | 41.23% |
不同意 | 6 | 5.26% |
非常不同意 | 6 | 5.26% |
若您考研, 所选的方向是 | ||
护理教育 | 22 | 19.3% |
护理研究 | 18 | 15.79% |
护理管理 | 31 | 27.19% |
临床护理 | 28 | 24.56% |
非护理专业 | 15 | 13.16% |
若您考研,将选择的时间为 | ||
毕业后马上考 | 32 | 28.07% |
先工作再考 | 82 | 71.93% |
考研与实习之间的选择 | ||
边考研边实习,但以考研为主 | 18 | 15.79% |
边考研边实习,但以实习为主 | 30 | 26.32% |
实习结束后再考研 | 58 | 50.88% |
专心考研 | 8 | 7.02% |
你认为护理专业中,工作经验和学历高哪个重要 | ||
工作经验 | 27 | 23.68% |
高学历 | 13 | 11.4% |
同样重要 | 74 | 64.91% |
考研的想法源自于(多选) | ||
自愿 | 69 | 60.53% |
就业压力 | 81 | 71.05% |
父母要求 | 40 | 35.06% |
同学、朋友影响 | 46 | 40.35% |
考研信息源自于(多选) | ||
教师、同学 | 82 | 71.93% |
亲朋好友 | 66 | 57.89% |
网络、杂志 | 72 | 63.16% |
其他 | 22 | 19.3% |
续表3
您的考研压力(有考研意愿的) | ||
完全没压力 | 1 | 3.45% |
轻度 | 7 | 24.14% |
中度 | 11 | 37.93% |
重度 | 10 | 34.48% |
您考研压力最主要的来源(有考研意愿的、多选) | ||
考试 | 19 | 65.52% |
复习时间安排 | 26 | 89.66% |
经济 | 15 | 51.72% |
其他 | 5 | 17.24% |
您认为大学一、二、三年级是否有必要举办考研类讲座或学习班 | ||
没必要 | 6 | 5.26% |
无所谓 | 30 | 26.32% |
有必要 | 78 | 68.42% |
本科护生对考研的需求(多选) | ||
希望学校能够开设一些相关的课程 | 84 | 73.68% |
希望能够设立专门的考研课室 | 88 | 77.19% |
希望配备导师和安排合适的寝室 | 75 | 65.79% |
希望学校能开设考研相关的讲座 | 64 | 56.14% |
3.讨论
3.1护生的基本情况与考研意愿
在114名调查对象中,有29名护生有考研意愿,占25.43%。有20名决定考并在行动,占17.54%;有66名考虑过,但未做出决定者,占57.89%;有28名没有考虑过考研的学生占24.56%。根据对基本情况不同、考研意向不同的护理本科生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年龄段、户籍、家庭年收入存在差异(P<0.05);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愿意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城市户口护生比例要高于城镇或县乡和农村户口,而城镇或县城户籍的本科护生比例较高。此外,本科护生考研意愿也因年龄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18-20岁年龄段的护理本科生考研意愿比20-22岁及22岁以上的护生较为强烈,而22岁以上的本科护生考研意愿又比20-22岁护生较为强烈。家庭年收入高的本科护生考研意愿更为强烈,由此可见,护生考研意愿的强烈程度与经济基础相挂钩。由整体数据分析可见,现阶段护理本科生考研人数较少, 对护理研究生的教育了解不足。
3.2本科护生对我国护理研究生的教育了解不足
某些发达国家比如说X,这个拥有最世界上最发达的护理教育的国家,护理系统相对比较完善,并具有成熟的护理专业组织、健全的护理管理体制、繁荣的护理学术活动与护理科学研究、宽广的护理实践领域、雄厚的师资力量、成熟的课程设置系统 已形成一个较完善的护理教学培训体系。而在中国,长期以来,护理工作处于医学的附属地位,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一级专业学科,在那时,护士是医生的助手,协助医生完成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其教育活动是在医疗的影响下进行的。所以人们的思想也大多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时期,包括护理专业的本科生,都有部分人认为护士从属于医生,不需要研究生甚至更高的学历。此外,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尽管自1992年建立护理研究生教育以来,护理研究生人数也随之有所增加,但是,其效果不足,无法获得普遍的效应,护理研究生教育仍未被过多关注。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14名本科护生中,对我国护理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不了解的占15.79%,有局部了解的占60.53%,对有深厚了解的占3.51%。 本科护生对护理研究生的教育了解不足也是造成考研意愿低的一个原因,学校应加强对护生的考研认知教育培训,以提高本科护生考研意愿,培养更高学历的优秀护理人才。
3.3护生考研动机和考研方向调查
由数据可知,本科护生的考研动机主要为能更好就业(37.70%),说明目前本科学历的护士已不再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就业情况也没有以往那么乐观。还有相当部分本科护生(24.60%)的考研动机为为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可见当今护理行业的要求已是越来越高。徐雪妍【14】等在研究中指出,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社会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护理学已发展成为医学门类下属的一级学科,它必须具有一组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思考能力的建造者,并具有明确的学科自主意识。而不同年龄段的护生的考研动机有显著差异,18-22岁的护士考研动机大多数为更好就业,这与当今社会对护士学历越来越高,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有关,而22岁以上的护生的考研动机主要是为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在临床,医学高新技术的应用对护士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更高更多的高素质护士从事更多样复杂的护理实践工作,提供更高质量得护理服务,专科化发展将是我国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护理学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能提供一批能够满足专科化护理实践需要的高级护理人才。114名本科护生中,考研方向主要为护理管理(27.19%)与临床护理(24.56%),这与徐辉全【12】等研究有差异,选择为了更高层次发展的护生人数依然保持平稳,而选择临床护理为考研方向的本科护生逐渐增多,说明当今护理知识结构水平层次发生了变化, 护生的意识观念也相应有所调整。但仍然有13.16%的本科护理专业学生选择非护理专业,也有26.30%的本科护生的考研动机是为了脱离临床护理工作,这个数据应引起重视。许多护理本科生认为临床护理工作很繁重很忙碌, 很多医院不分教育水平、工作技能进行排班, 自己的优势和价值没有机会得到体现,本科的学习毫无用处,因而想要通过考研来脱离临床护理工作。因此,学校及其他相关机构应正面导向, 巩固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思想,减少人才流失,。
3.4考研与实习之间的选择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有50.88%的本科护生选择实习结束后再考研,有26.32%选择边考研边实习但以实习为主,有15.79%选择边考研边实习但以考研为主,有7.02%选择专心考研。而护理临床实习着重培养护生医学与护理理论体系、基础护理操作评判性思维和护理决策,也是培养护生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敬畏生命的一个时期,更是护理本科生将理论结合实际、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阶段。哪怕是考上护理研究生,也离不开实际临床知识,护理临床实习对一个护生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协调好护生临床实习与考研之间的关系。护理本科生在备考期间同时承担毕业实习的任务,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考研与毕业实习的关系。
3.5影响高校本科护生考研的因素
由数据可知,护生的考研压力大多为中重度,而压力来源中,最主要为考试与复习时间安排,由于本科护生数越来越多,考研人数也随之增加,课程多或实习时间长,没有复习时间,导致自信心不足,而正在临床实习的护生,因工作与实习医院的考核任务繁重,不够时间复习,造成焦虑紧张的心态,考研压力也随之增加。也有部分护生的考研压力是来自经济方面,特别是家庭年收入低的护生,不管是研究生考试备考期间或是攻读研究生, 都必须要有坚强的经济支持。为了获得良好的成绩, 需要买参考资料, 需要参加辅导班, 而且价格不菲, 自费攻读研究生费用尤其高。近年来,国家的政策不断完善,对于高校全日制研究生会有相应的补贴以及适当增加奖学金、助学金,且如今大学生以及研究生读书可通过学生身份进行银行无息贷款,以顺利完成学业。这一方便也说明大学生了解相关政策的意识较为薄弱,因此,XX以及相关机构应该向大学生大力说明讲解和宣传国家对研究生的资助政策,为广大学子提供可靠的参考,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考研观, 鼓励并支持学生攻读研究生学位。
4.小结
综上所述,很多护生对护理考研缺少正确认识,甚至有很多学生不了解考研过程和考试内容,以及护理本科生攻读硕士的观念存在一定偏差,学校应加强对护生的考研认知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护本学生对护理考研的认知,而且有利于护理学科的地位提高。传统观念认为社会对护理的认可度偏低,只是输液打针,导致很多护生想要通过考研来摆脱临床。诚然,教育者应选拔优秀的护理人才,正确积极地引导学生,以此来端正护生的考研动机,学校教学单位应该努力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护理教育应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使护理学生的积极和自信的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并鼓励护理学生希望进入研究生入学考试继续深化护理科学的勘探和开发,同时,学校和相关机构应该为护生提供继续学习、继续教育、更好的发展和充实自己的能力的有效途径。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科研能力和兼备护理技能的优秀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蔡熙文.大学生考研动机调查分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4(03):66-68.
[2]陈瑶,王立红.我国护理本科生考研现况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8,15(02):145-147.
[3]丁全菊,许乐,王玉军.本科护生护士专业承诺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03):7-10.
[4]杜琳,卢公标.护理本科生攻读硕士意向及动机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5):3161-3165.
[5]韩莉华,戴道明.当代农村与城市大学生考研动机差异的调查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8):119-120.
[6]李晶晶,孙悦.研究生自费政策对大学生考研意愿的影响[J].科技经济市场,2015(11):253-254.
[7]刘天军.大学生考研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陕西省6所高校抽样调查的实证分析[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16(04):71-75+81.
[8]欧金丽,邱桂淑,潘浩津.影响大学生考研的因素分析——以广东省高校为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0(05):185-188.
[9]潘佳雁.当代青年考研动机因素结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04):388-392.
[10]王丽娟,张海莲.高校护生的考研意向与考研动机现况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2):119-120.
[11]伍薇,戈倩,沈梦菲,鞠宁,周利华.本科护生考研认知、意愿及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02):33-35.
[12]徐辉全,刘媛航,陈宝玉,卢英花,梁玉娇.广西护理本科生考研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9,24(04):81-83.
[13]徐漫欢,施秀剑.护理本科生考研意向及考研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0,24(19):1715-1717.
[14]徐雪妍,杨佳怡,韩焱,龚戬芳.护理本科生考研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07):60-61.
[15]Mullen AL,Goyette KA,Soares JA.Who goes to graduate school?Socialand academic correlates of educational continuation after college[J].Sociology of Education,2003,76(2):143-169.
[16]Tanner C A. Developing the new professorate.[J]. The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1999,38(2).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3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