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实习护生对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及意愿的调查

[摘要]目的 调查现代实习护生对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及意愿现状。方法 使用方便抽样法,以广州某三甲医院91名临床护理实习生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器官捐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在器官捐献知识、态度、意愿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分别为(7.14±1.5)分、(74.4±12.8)分、(2.37±0.9)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的护生,其捐献态度得分不同,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器官捐献认知与态度呈正相关(r=0.251,P<0.05),器官捐献态度与意愿呈正相关(r=0.365,P<0.001)。结论 实习护生对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意愿均有待提高。实习护生应加强器官捐献相关知识的学习,社会媒体应加强对器官捐献相关知识的宣传,同时国家应完善与器官捐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改善实习护生的器官捐献态度和意愿。

[关键词]器官捐献;认知;态度;意愿;实习护生

1前言

根据2017年全球器官捐献移植登记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统计,中国每一千万人口中,香港的器官捐献率比大陆多0.33[1]。2019年“中国人体捐献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3],捐献与志愿捐献器官比例为0.016,实现器官捐献的只有26529人。我国每年大概有30万患者[2]需要进行移植救治,但大量的患者,由于供体短缺,未能获救。大学生是最易接受新知识和新观念的特殊群体,而医学生对器官捐献知识的掌握又优先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且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人员,他们对器官捐献知识的认知、态度和意愿会影响到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成为劝捐者或者捐献协调员角色扮演,同时也会作为潜在的捐献者或作为宣传教育的主力军而影响着社会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4]。实习护生是护士这一角色中一个特殊的阶段,它代表着临床实践与学校理论的交叉点。它即代表着医学院教学的最终点,又代表着医院学习的开始点,研究这一群体对器官捐献认知、态度及意愿,可较好地代表护生阶段对于器官捐献认知的学习。因此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现代实习护生的器官捐献认知、态度及意愿,为相关XX、教育部门提出有效的建议。

2资料与方法

2.1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取方便抽样法,对广州某三甲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于实习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1)实习时间大于6个月的本科或临床实习护生;(2)自愿参与本调查。研究最终纳入91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

2.2调查问卷

(1)一般情况:包括实习护生性别、年龄、宗教信仰、曾担任过班干部、曾与家人讨论过死亡相关的问题等。(2)采用史丽珠等人编制的器官捐献量表[5],该量表包括对捐献知识认知(10道题)、捐献态度(22道题)和意愿(5道题)三个维度。①器官捐献认知维度:每题1分,共10分,得分越高表明知识掌握越好。②器官捐献态度维度:包括三个部分,即赞同捐献的价值、不赞同捐献的价值、阻碍捐献的原因,均采用李克特5级记分法,总分为22-110分,得分越高代表器官捐献态度越积极。③器官捐献意愿维度:单选题2道,多选题3道。第1道单选题为个人捐献意愿,计为1-5分,得分越高表示捐献意愿越强。其他的题目包括愿意捐器官的种类、对象等。本研究量表本中的器官认知量表的内容效度(CVI)为0.94[6];态度、意愿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893和0.768[5]。

2.3资料收集

向参与调查的护生解释研究的目的,取得其知情同意后,采用统一指导语指导问卷问卷填写。通过微信群和现场,向实习护生发放电子问卷91份,回收91份,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皆为100%。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输入及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可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分析,不满足者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一般资料

91名实习护生中平均年龄(21.2±1.0)岁。其中女生(92.3%)居多,无宗教信仰(84.6%)、汉族(96.7%)的人数居多,73名(80.2%)曾经担任过班级班干部,18名(19.8%)未曾担任过班级干部;47名(51.6%)曾与家人讨论过死亡相关的问题,44名(48.4%)未曾与家人讨论过死亡相关的问题。具体见表1。

表1 实习护生一般资料情况
人口学特征 人数(人) 构成比(%)
性别 7 7.7%
84 92.3%
民族 汉族 88 96.7%
少数民族 3 3.3%
生源地 城市 34 37.4%
农村 57 62.7%
学历 本科 7 7.7%
专科 84 92.3%
有无宗教信仰 77 84.6%
14 15.4%

3.2实习护生器官捐献的认知情况

实习护生器官捐献知识总得分(7.14±1.5)分,处于中上水平。同时仍有53.8%的护生对于脑死亡的知识不够明确。得分较高和较低的题目得分情况详见表2。

表2 实习护生器官捐献认知的得分情况(±S)
项目 条目 得分(分)
较高得分
有任何疾病的人均可以器官捐赠 0.95±0.2
人死后任何时间都可以器官移植手术 0.90±0.4
任何医师都可判定脑死亡 0.88±0.3
较低得分
任何年龄的人均可以捐献器官 0.47±0.5
除非死者生前同意,否则不可把死者器官取出来 0.44±0.4

3.3实习护生器官捐献的态度情况

实习护生器官捐献态度总得分为(74.4±12.8)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赞同、不赞同捐献价值和阻碍捐献意愿总得分分别为:(20.3±3.4)分、(12.5±2.2)分、(41.7±10.7)分。其均分由高到低排列:赞同器官捐献价值(4.1±0.7)分,阻碍器官捐献愿意(3.2±0.8)分,不赞同器官捐献价值(3.1±0.6)分。不同维度条目的较高和较低的题目详见表3。

表3 赞同、不赞同捐献价值和阻碍捐献意愿的较高和较低得分情况(±S)
项目 条目 得分(分)
赞同器官捐献的价值
我认为器官捐献可以挽救很多人的性命 4.30±0.9
我相信人的身体只是灵魂和思想暂时的家,死后可把身体器官捐出来 3.69±1.0
不赞同器官捐献价值
器官捐献与我的价值或宗教信仰并不违背 4.14±0.8
我不能确定我捐出的器官会不会移植到需要移植的人身上 2.59±1.0
阻碍器官捐献意愿
如果我答应器官捐献,在尚未确定我死之前,医生们就迫不及待地把我的器官取出来 3.60±1.1
如果家人知道我死后把器官捐出来,他们会不高兴 2.90±1.0
我不喜欢想死亡的事 2.74±1.0
我害怕我的器官会移植到一些坏人的身上,反而危害社会 2.65±1.1

3.4护生器官捐献的意愿情况

本组实习护生的器官捐献意愿总得分(2.37±0.9)分。结果显示较少的护生表示同意个体捐献(14.3%),和同意捐献家人的器官(41.8%)。意愿维度其他题目详见表4。

表4 护生器官捐献的意愿情况
题目 人数(人) 占比(%)
愿意捐献器对象
家人 83 91.21%
朋友 70 76.92%
不认识的人 57 62.64%
若签署捐献同意卡时,会考虑谁的意见
自己 66 72.53%
家人 79 86.81%
朋友 28 30.77%
愿意捐献器官的种类
眼角膜 48 52.75%
心脏 37 40.66%
肝脏 30 32.97%
肺部 27 29.67%
胰腺 27 23.08%

3.5影响护生器官捐献态度及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将护生按性别、年龄、学历、生源地、民族、信仰、曾担任过班干部、曾与家人讨论过死亡相关问题分组,运用单因素方差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方法,分别与器官捐献认知、态度、意愿的总分相比较。结果显示汉族护生器官捐献的态度得分高于

少数民族护生(P<0.05);无宗教信仰护生器官捐献的态度得较高于有宗教信仰者(P<0.05),无宗教信仰的实习护生的捐献意愿得分也高于有宗教信仰者(P<0.05),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实习护生器官捐献态度及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n=91,±S)
因素 人数

(人)

器官捐献态度器官捐献
得分(分)P得分(分)P
性别
766.4±15.60.0862.0±1.00.145
8475±12.42.4±0.87
民族
汉族8875.0±12.00.026*2.4±0.830.569
少数民族358±26.32.7±1.5
生源地
城市3474.6±15.00.9312.3±1.10.389
农民5774.3±11.32.4±0.8
文化程度
本科8474.8±12.80.3012.4±0.90.735
专科769.5±152.4±1.0
是否有宗教信仰
7775.8±11.70.010*2.5±0.90.012*
1466.3±16.01.9±0.9
曾经担任过班级干部
7374.9±13.10.6352.4±0.90.341
1872.3±11.72.2±0.7
是否与家人讨论死亡相关问题
4775.6±12.70.3292.4±0.90.701
4473.0±12.92.4±0.8
注:*P<0.05。

3.6 器官捐献认知、态度及意愿的得分相关分析

将器官捐献量表的三个维度进行S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示器官捐献认知总分与态度总分、态度维度与意愿总分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说明知识得分更高者,其态度越积极;同样拥有越正向的态度,其也会更加愿意捐献。见表6。

表6 器官捐献认知、态度及意愿的得分相关性分析
变量 M SD 1 2 3
1器官捐献认知总分 7.14 1.52 1
2器官捐献态度总分 74.41 12.80 0.251* 1
3器官捐献意愿总分 2.37 0.87 -0.083 0.365** 1
注:*P<0.05,**P<0.01。

4讨论

4.1器官捐献认知的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现代实习护生对器官捐献知识的认知程度处于中上水平,

表明实习护生们对器官捐献的知识有了较深的了解,但是并不全面。这与杜妍莹、党雯[7-8]等人研究结果一致。总体来看,实习护生在器官捐献相关法律知识上的得分较低,缺乏器官捐献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因此,提高实习护生的器官捐献法律法规知识一项重要举措。此外,较多的实习护生并未掌握脑死亡的概念,与李小杉等人的研究一致[9]。与波兰相比(脑死亡知晓率为75%)[10],低于波兰的认知水平,这说明国内现代对于脑死亡相关知识的普及仍然不全面,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国内应该加大普及脑死亡的相关知识,以增加对脑死亡标准的认可。

4.2器官捐献态度的现状

本研究结果表示,现代实习护生的器官捐献态度处于中等水平,这与国内同类研究相似[11],说明实习护生的捐献态度为正向。

4.2.1赞同或不赞同器官捐献价值现状分析

得分最高的部分是“赞同器官捐献的价值”,研究中大多数的实习护生赞同器官可挽救人们的性命,说明现代实习护生对于器官捐献的价值持有肯定的态度,认为器官捐献是可以造福人类的。得分最低的部分是“不赞同器官捐献的价值”。然而在此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条目是“认为器官捐献价值与宗教信仰并不违背”,究其原因可能与本研究中84.6%的实习护生是无宗教信仰者有关。得分最低的条目是,“担心否会移植到不需要的人身上”,表明实习护生对器官捐献的流程和法律法规的认识不深,才会对接受器官移植人持有怀疑的想法,担心自己捐献出去的器官不能被他人很好地利用,并产生了一种觉得自己的器官不适合移植的怀疑想法。

4.2.2阻碍器官捐献意愿的现状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器官捐献态度维度中条目均分位于第二的是“阻碍器官捐献意愿”。然而在此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条目是“在同意捐献,而未确定死亡之前时,医生不会急迫地想取出我的器官”,这表明实习护生是肯定医生的工作的,与张俊贤等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结果相悖[5],这可能是由于实习护生们已经进入临床,对于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程序、态度等有一定的了解,不会产生医生盗用捐献器官的错误想法。得分较低的条目包括,实习护生不喜欢想死亡的事情,害怕自己的器官捐献到坏人的身上,并且觉得自己如果捐献出了自己的器官家人可能会不高兴。“死亡”在中国文化上是敬而远之的,在面对死亡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逃避,但是谈到器官捐献这个话题时又不能避免谈论到死亡,所以就会直接影响到器官捐献的顺利进行[12]。我国是一个传承的大国,虽不断有新的观念传入,但是仍然保留着一些陈旧的观念,而且我国又是一个以家庭为本的生活模式,个人的意愿经常需要考虑到家庭的因素,又因我国法律中表明在签署器官捐献同意书时,若家人反对已知捐献着意愿,应尊重家属的意愿,所以在家庭中如果有人对器官捐献持有消极的态度就会对器官捐献意愿产生阻[13-14]。

4.2.3影响器官捐献态度的原因分析

不同宗教信仰的实习护生,对器官捐献的态度也不一样,无宗教信仰的实习护生更认可器官捐献的价值,其器官器官捐献态度表示为越正向。在现实情况中,大多器官移植的受体者均是陌生人,而生命对于大家来说人人平等。但是例如佛教、印度教、基督教等教会认为如果帮助有罪的人是在犯罪,这会间接降低器官捐献的正向态度,会让可能的捐赠者产生器官会捐献给坏人,而危害社会的错误想法。同时伊斯兰教会认为死后应保持遗体的完整,这些均会阻碍器官捐献的意愿。[15-16]

4.3器官捐献意愿的现状

本研究结果表示,实习护生的器官捐献意愿处于中下水平,愿意捐献器官的实习护生为14.3%,略高于国内党雯[8](10.5%的护生愿意捐献器官)。但是低于国外相似的研究[17](66.7%名的护生愿意捐赠器官)。这可能与国内外的文化差异有关。在签署器官捐献同意卡时,实习护生以自己和家人的意见为主,需要器官捐献时,多数实习护生愿意捐献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其中仍有62.6%的实习护生愿意给陌生人捐献。说明实习护生的捐献意愿极易受到亲近人器影响。多数的实习护生愿意给陌生人器官捐献,这可能是由于护生在临床的实习中接触到器官移植案例,多为非亲属活体移植有关,以致于让实习护生较易接受的非亲属活体器官捐献。在意愿捐献器官类型上,多数的实习护生愿意眼角膜捐献,这可能是与社会对眼角膜移植成功案例的宣传有关。

研究表明,对器官捐献的知识掌握率越高的实习护生,他会越认可器官捐献价值。同时越认可器官捐献价值的实习护生,越有可能成为器官捐献者。这一结果与国内研究的研究结果相似[18,11]。表明知识是行动的基础,只有提高实习护生对于器官捐献的认知,才能产生积极的态度,而后用于行动中,提高国内的器官捐献率。

5提高实习护生的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和意愿的对策

5.1加强社会宣传,促进器官捐献知识传播

现代网络通讯技术迅速发展,从网络、电视的传播媒介上获取器官捐献知识相关也成为了实习护生主要信息来源手段[18-19]。所以可通过引入媒体支持,在电视、网络等媒体通道,加大推送并播放有关器官捐献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及案例的报道,营造出有力的宣传氛围和正向的舆论社会,以提高实习护生对器官捐献知识的全面认识。同时,在宣传时,大众媒介宣传时应遵循适度原则,避免产生“见死不救”等不良的道德绑架言论的攻击。

5.2重视生命教育,加强器官捐献知识学习

医学院校是培养实习护生的摇篮和教学资源地。大学教学中经常使用大量的器官捐献的标本,来为护生们提供接触器官标本的机会,以此帮助护生们在人体解剖、疾病课程等方面的学习。所以在医学院校直接向护生们传递器官捐献的知识,更容易让护生们亲身体会到器官捐献的重要性,从而增加护生对器官捐献认同感。

在学校实施生命教育[20],可增加实习护生对器官捐献的认知,促进正向的器官捐献态度。同时还可以通过临终视频欣赏、案例讨论、分组表演的形式,来开拓实习护生思维,转化思维模式,从而理解生命教育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此外,医院也是实习护生主要学习基地,在医院可开设器官捐献教育及人文精神相结合的课程,运用角色置换与问题式教学,促进带教老师与实习护生对器官捐献知识的学习。培养实习护生的利他主义精神,激发实习护生关爱和珍视生命的情感体验,以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间接提高正向的器官捐献态度[21-22]。

5.3完善法律体系,确保器官捐献有法可依

现我国在器官捐献上未见专门性法律,仅仅只有一些行政法规,尽管也有允许地方进行立法,但是法律效力低,而且各个地方立法之间也存在差异,会产生混乱,同时我国对于死亡标准的描述也不够明确,这些均会阻碍器官捐献进程的进行。所以应完善的法律法规,简化器官捐献的流程,给予捐献者更加明确的器官捐献知识,减轻并消除捐献者的顾虑[23-24]。

结 论

实习护生的器官捐献的认知得分为中等偏上水平,对于器官捐献的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对脑死亡标准的判定任较模糊。器官捐献的态度得分为中等水平,器官捐献的意愿得分为中等偏下水平,为促进器官捐献的发展,建议开展社会媒体宣传,开展学校生命教育课程,人文精神课程,器官捐献课程,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简化器官捐献流程,改善实习护生的认知、态度和意愿。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样本量不够大,未能探究不同性别的实习生的知信行,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 李雨泽,曾立波,姚宁,房慧莹,焦明丽. 器官捐献认知与态度研究现状及热点透析:基于CiteSpace可视分析[J].中国医院.2019,23:38-41.
  • 刘红.某三级教学医院医护人员对器官捐献工作的KAP分析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中心.http://www.rcsccod.cn/
  • 赖彦华,杨建荣.我国器官捐献现状及展望.中国临床新医学[J]. 2019,12(15):1045-1048.
  • 张俊贤,陈学顺,杨一苇等.330名大学生器官捐献态度及意愿水平分析[J].护理学报,2018,25(24):21-24.
  • 焦怡琳,高丽,金艳鸿.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器官捐献知识、态度的现状调查. 2013,27(7b): 2100-2102.
  • 杜妍莹,孙俐,吕毅. 天津市大学生器官捐献认知、态度及意愿调查[J]. 2018,31(9):59-62][党雯,姜贺. 护理学专业学生器官捐献意愿与死亡态度现状的调查分析[J]. 器官移植. 2017,8(6)460-464.
  • 党雯,姜贺. 护理学专业学生器官捐献意愿与死亡态度现状的调查分析[J]. 器官移植. 2017,8(6)460-464.
  • 李小杉,缪俊艳,胡迪,钱共萄. 公民对脑死亡标准立法的态度和现状的调查[J]. 器官移植. 2020,11(1):87-91.
  • Mikla M, Ríosb A, López-Navas A, Kasperh M,et al. Brain death:is it a misunderstood concept among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south of Poland?[J]. Transplan Proc,2015,47(9):2578-2580. DOI:10.1016/j.Transproceed.2015.10.1016.
  • 吕彦妍,曾蕙,刘竹韵,高玲玲. 护理本科生 器官捐献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 护理学报. 2018,7(3):89-94][张俊贤,陈学顺,杨一苇,尹秋钰,康唐惠子,侯正童.330名大学生器官捐献态度及意愿水平分析[J].护理学报,2018,25(24):21-24.
  • 阎茹,邱鸿钟,黄海. 大学生器官捐献意愿的文化心理特征[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22(4):600-605.
  • 林建锋,刘维,黄君婷,戴振峰等. 家庭视角下器官捐献现状及对策——基于湖南省长沙市、浙江省温州市的实证调查[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50(1):84-87.
  • 陈蔚. 谁有权决定继续遗体器官?——浅析遗体器官捐献的决定权归宿问题[J]. 中国新高区. 2018: 274-275.
  • Paraz CM, Truong HT, Sai DK, et al. Knowledge and attiudes toward corneal donation among singaporean youth: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Eye Vis(Lond0), 2016,3:17. DOI: 10.1186/s40662-016-0049-3.
  • Tumin M, Tsfran K, Tang LY,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edical and nursing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donate organs[J]. Medicine(Baltimore), 2016,95(12): e3178. DOI:10.1097/MD.0000000000003178.
  • Kocaaya A.F, Celika S.U, Ekera T et al. Brain death and organ donation: knowledge, awareness, and attitudes of medical, law, divinity,nursing, and communication students[J]. Transplantation Proc. 2015,47:1244-1248. DOI: 10.1016/j.transproceed.2015.04.071.
  • 刘琴,王晓霞,李慧,陈少科,刘荣. 新疆某高校医学生对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的认知现状调查. 继续医学教育. 2018,32(6):45-46.
  • 马国花,刘晓慧,刘志梅,马红. 医学生对器官捐献的认知状况和态度的调查研究[J]. 哈尔滨医药,2017,37(6):571-572.
  • 陈显武,戴王颖,李长瑾. 生命教育对医学生器官捐献的影响[J]. 中国高等教育. 2016,9:27-28.
  • 高晓妹,黄朝晖,张博,路洋. 医学院校器官捐献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的协同推进研究[D].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4:319-320.
  • 方程钰,沈桑露,苏文静等. 器官捐献教育对大学生认知和态度的影响[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10: 49-95.
  • 周粤佳,冀笑琰,强美英. 我国高校学生身后器官捐献意愿的Meta分析[J]. 医学与哲学. 20199,40(8):22-25.
  • 张嘉欣. 我国人体器官捐献者的权益保护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9,12(中):20-21.

致 谢

我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和护理学院的老师们。我的指导老师——黄珍霞老师对我的论文研究方向做出了指导性意见和推荐,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对我遇到 困难和疑虑给予悉心指点,提出许多有益的改善意见,投入了很多的心血和精力。在此,我向珍霞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

此外,还要感谢家人、朋友以及同学们在论文编写中带给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才得以顺利完成此论文。

现代实习护生对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及意愿的调查

现代实习护生对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及意愿的调查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6月20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1134.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6月20日
Next 2023年6月20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