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分析研究 ——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

 摘 要

本文对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从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等角度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了我校存在的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实践教学环章薄弱、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是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最核心的任务。笔者通过对完善与岗位需求相匹配的培养机制,加强与实践单位的深度合作、找准优劣,实现人才优势性差异化培养及用项目带动产学研用结合、实现教学方法的有效过度等方式为该校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提出部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行政管理,发展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出台,明确高校要提现人才培养的重点地位,并强调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大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由于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全国山东交通学院都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作为新时期整体实力提升的关键要素。我校为适应现状,课程也做了调整,但仍然与社会市场需求有距离。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由于设置时间较短,发展不够成熟,且我校在该专业部分课程设置存在偏差,对于学生而言,其实践机会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我校行政管理专业为例,主要研究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并就更加健康合理的发展我校该专业提出合理的建议措施。

 1.2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于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及现状等相关问题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我国学者为例,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领域:

行政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其优化路径方面:黎敏(2020)在《行政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困境与优化路径》中提出在专业教育中不断提高创新和创业教育是实现高等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管理领域培养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精神时,我国地方行政部门面临着目标不明确,专业课程体系不合理和教学成果不佳等实际问题。因此,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着重培养管理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并针对有能力的培训目标,根据经济和社会需要,建立创新型专家,应用体系和课程要素;培养创新增加创新实践的教学内容,并通过竞争与教育的融合促进了职业教育与创新在管理,行政和创业教育中的有机融合。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应注重培养的能力方面:宋林霖(2020)在《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能力培养探析》中发现,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能力差距上的不适应,其实际能力与目标能力实有较大差距,诸如行政管理基本理论学习能力、行政管理专业实践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应用与处理能力等。

对于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计方面:杨荣帆(2018)在《浅析普通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高效课堂建设》中认为普通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高效课堂建设可以缓解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行政管理知识较难与课堂内容相衔接的问题,通过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大学生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能力的客观要求。

通过对现有文献分析,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的问卷采集,发现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在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因此,笔者结合现有文献发现其他山东交通学院问题及解决措施提出个人建议及有效措施。

2调研分析

  2.1调研的基本情况

  2.1.1调查对象

该问卷主要选取大学期间就读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并且毕业后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这部分人群进行填写。

 2.1.2调查过程

(1)问卷设计:

通过在网络上收集对研究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现有企、事业对行政管理人才能力的需求有利的文献和书籍,在此之上仔细阅读,整理分析有价值的内容,查阅目前企、事业对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更看重哪些能力,为问卷的设计打下基础。同时据此来奠定问卷的框架,此问卷框架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学生角度下山东交通学院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能及学识培养,第三部分为员工视角下企、事业单位对行政管理岗位的各要素职位需求情况,第四部分为山东交通学院培养模式转变的需要和建议。

(2)问卷发放及回收:

借用人际网络,向我校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同学发放链接,并向其同事发放。同时通过在行政管理专业QQ群、各大山东交通学院的行政管理专业贴吧等社交平台发放问卷链接的方式,向不同区域和行业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发放正式封闭式问卷。问卷共填写327份,虽然在问卷填写说明中有强调填写者须同时满足行政管理本科毕业及目前从事的是本领域工作,但仍存在部分不符合条件者填写了问卷的情况,故对这部分问卷予以剔除,共回收有效问卷242份,问卷有效率是74%。其中从事行政管理事业未到一年的人员占30.29%,一年到两年占30.28%,两年到三年占24.77%,三年以上占14.68%。同时调查对象也分布在各个行业,房地产21.71%,互联网21.1%,金融业16.21%,教育行业12.84%,林牧农渔占10.4%,其它行业9.79%,服务业7.95%。

(3)数据分析:

采用Excel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2企业员工视角下企业对行政管理岗位的能力要求

近年来企业各岗位一直存在“用工荒”问题,行政管理专业也不例外。通过对行政管理专业并从事行政管理的员工的调研,发现山东交通学院在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与企业对其职位需求的能力有所偏差。为了更好的说明企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位需求,以下是从企业员工角度出发调查在从事行政管理相关岗位时重要的能力,并用表格帮助直观论证。

  2.2.1职业素养调查分析

表2.1行政管理相关岗位职业素质调查表

题目\选项 非常重要 比较重要 一般 不太重要 非常不重要
职业素养 敬业精神 101(30.89%) 117(35.78%) 89(27.22%) 11(3.36%) 9(2.75%)
合作的态度 95(29.05%) 85(25.99%) 116(35.47%) 22(6.73%) 9(2.75%)

从表2.1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合作的态度来说,敬业精神更为重要,敬业不仅仅是艰辛努力,更重要的是在公司分配的每项工作中都做好工作,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岗位,员工的主观敬业有利于使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和发展,员工对工作的敬业度不高,会造成企业人员流动率大的问题,从而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也不利于人力资源管部门对员工的管理和考核,同时也增加了相关部门的工作量;合作的态度就是要求员工在生活上为人谦逊、在工作上虚心学习,以打造符合企业工作与岗位要求的优秀员工。但无论是员工关系处理、本职工作完成、企业创新与发展都离不开合作态度与敬业精神的培养。

 2.2.2理论知识调查分析

由表2.2可知有33.03%的员工认为管理理论知识十分重要,这说明在发展各种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掌握管理理论知识同等重要,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在从事行政管理相关工作时,必须要对行政管理中管理知识有着充分的了解,若没有充分掌握,在从事行政管理相关岗位时会无从下手,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发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降低了工作效率。

表2.2行政管理相关岗位理论知识调查表

题目\选项 非常重要 比较重要 一般 不太重要 非常不重要
理论知识 行政管理知识 127(38.84%) 87(26.61%) 87(26.61%) 21(6.42%) 5(1.53%)
经济类知识 113(34.56%) 98(29.97%) 98(29.97%) 11(3.36%) 7(2.14%)
管理理论知识 108(33.03%) 103(31.5%) 94(28.75%) 12(3.67%) 10(3.06%)
秘书学知识 98(29.97%) 112(34.25%) 92(28.13%) 16(4.89%) 9(2.75%)
人文知识 97(29.66%) 105(32.11%) 99(30.28%) 15(4.59%) 11(3.36%)

从表2.2可知有34.56%的行政管理工作者认为掌握经济类知识在工作时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现代行政管理工作者不仅仅是要求掌握行政管理相关知识的能力,还需要掌握有关企业类的各方面知识,例如营销类,经济类等,这要求学校应该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掌握行政管理相关知识上,同时也要对其他知识有一定的提升。近年来,随着行政管理相关岗位与企业业绩联系越来越紧密,人力资源有关岗位也与营销挂钩,所以若想要对行政管理相关工作顺利开展,掌握营销和经济类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

  2.2.3实践能力调查分析

表2.3行政管理相关岗位实践能力调查表

题目\选项 非常重要 比较重要 一般 不太重要 非常不重要
实践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 107(30.89%) 101(32.72%) 96(29.36%) 17(5.2%) 6(1.83%)
团队合作能力 97(29.66%) 106(32.42%) 98(29.97%) 12(3.67%) 14(4.28%)
人际关系 93(28.44%) 114(34.86%) 98(29.97%) 11(3.36%) 11(3.36%)
沟通能力 83(25.38%) 109(33.33%) 114(34.86%) 11(3.36%) 10(3.06%)
线上办公能力 101(30.89%) 100(30.58%) 96(29.36%) 16(4.89%) 14(4.28%)

由表2.3可知有30.89%行政管理工作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员工对行政管理实践能力中的组织协调能力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这里的组织协调能力主要是指对于人力资源的及时收集、合理分配能力。员工认为有能力的人很多,但能够转化资本,并且能有效的同身边的人一起合作互助的人很少,这要求我们在企业中不单要个人能力突出,还能够组织协调团队人员,让团队发挥最大优势。

 2.3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现状及分析

山东交通学院虽然是个案,但在中国,大学本科同专业教育同质性较强,本科院校之间的培养问题、课程设置、专业发展等有许多共同之处。根据企业视角下调查问卷结果比例及个人对山东交通学院本专业实际情况分析,在抛除部分不具代表性问题之后,笔者对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部分问题做一简要汇总。推出现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部分问题。

2.3.1产学研用结合度差,教学方法着重点存有偏差

由图1我们可知我校的主要教学方法有:理论教学法(以教学理论为基础,老师通过提供两难的情景来传授知识)其占61.76%,实践教学(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完成项目,老师指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占60.13%,案例教学占33.30%,其它占27.08%,其中最多的为项目教学法,但从图2.1可以看,我校目前最主要的教学方式中,实践教学是各种教学方法中更有效的培养方式其占63.77%,然后依次是理论教学(53.47%)、案例教学法(39.25%)、其他方法(25.22%),这说明调查部分人员认为我校需要加强校企合作这一教学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也不能忽视其它教学方法。

98756d675d064841ab4ffa46e549966f  图2.1 我校行政管理专业主要授课方式

特别是实践教学方面投入较少,早在2009年教育部曾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产学研教育主要说明等文件,明确产学研用结合的核心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它已完全融入科学和工程领域,但在社会科学领域一直是联系不密切。就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而言,对于确切的学科方向至今尚无学术共识,那些研究本专业的人知道它与“XX管理”涉及很多方面,但由于XX管理涉及的面太广,整个现代文明社会完全处于XX的有效管理内,而XX管理是XX本身的源泉,与企业等非XX性质组织管理有异同,因此到现在,定位问题一直困惑,当前至少有政治、管理和法律三大研究路径,所有这些路径都从特定方面理解行政管理,不能有效地相互结合。但也有本专业实力较强的某些院校从较小的某个领域着手进行产学研用,已经开始在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等领域中进行教育,研究和应用。通过这种合作关系,我们能够促进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完成自然过渡。

 2.3.2实习周期短,实践条件较为薄弱

由于山东交通学院该专业未形成长久且固定培养方向,实习周期较短,难以与部分企业达成长久合作,从而无法为学生提供稳定且适宜发展的实习岗位,但跟随用人单位需求而对专业方向的变动也是当下市场所求使然,这就需要我们在借助良好实践条件的发挥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然而不同的专业对实践平台的需求是基本不同的。尽可能地让当地XX给予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学习及实践所面临重点的是XX部门。以我校行政管理专业为例,目前的实践基地多为当地部分XX部门、部分工程类企业单位、校内行政部门、创业园区等,且数量比较少,学生到这些部门大多只能做一些端茶倒水、打字复印等非较强专业性事情,实践的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状态。虽然我们在对行政管理专业实践进行调研时,发现其他高校甚至985、211的高校也会出现类似于这样的问题,但是其他院校对于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的方向多为研究性建设,而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强调应用性的培养与建设,因此,在此类实践问题中,本校表现得更为严重。

 2.3.3职业能力的提升途径较少

通过对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现设专业开设类型及开设方式调查可知,主要包括通识课程(包括选修课+必修课)、学科课程(包括学科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课程(包括职能能力课程+独立实践)三部分组成。学生除了可以通过课堂来获取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学校举办的相关活动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3%的调查人员会选择参加社会实践,59.33%的同学选择参加学科竞赛,55.35%选择实习,25.69%选择其他实践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调查人员的选择是学校硬性要求的实习或者是学科竞赛和听学术报告对巩固理论知识有帮助的实践方式,缺少对职业能力提升的积极性,同时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调查人员认为学校缺少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平台,因此我校领导在对该专业课程开设及授课过程设计中应积极打造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平台,同时要调动学生自主提升职业能力的积极性。

我校可以通过增加实践能力考试中的比例,增加小组课题研究的教学方式,与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实习,增加实践课课时,构建“教师、专家、企业家”知识共享平台,增加课堂讨论、学生轮讲等新兴教学方式等途径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中增加实践能力在考试能力中的比例是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可行的方式。

 2.3.4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偏差

表2.4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提升的素养

需提升的素养 小计 比例 课程 总课时 总课程数
团队合作能力 144 44.04% 人力资源管理(48)、人员素质测评与招聘(40)、演讲与口才(32)、公共关系学(32)、管理沟通(32)、全校思政类课程(288)、员工关系管理(40)、现代领导科学(32) 544 9
敬业精神 115 35.17% 行政管理学(48)、员工关系管理(48)、全校思政类课程(288)、专业期刊导读(32)、大学生职业规划(32)、秘书学(32) 480 9

由表2.4可知,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提升的素养中,职业素养包括团队合作能力与敬业精神,本校针对这两种素养的培养课程投入比列较为合理,无需改动。

表2.5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提升的学识

需提升的学识 小计 比例 课程 总课时 总课程数
营销类知识 123 37.61% 调查与统计(48)、应用写作(48)、管理沟通(32)、管理学(48)、秘书学(32) 208 5
管理理论知识 29 8.87% 行政管理专业导论(16)、人力资源管理(48)、管理学(48)、专业英语(48)、行政管理学(48)、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32)、公共关系学(32)、人员素质测评与招聘(40)、培训与开发(40)、薪酬管理(40)、绩效管理(40)、危机管理(32)、员工关系管理(40)、管理沟通(32) 536 14
人文知识 19 5.81% 思政类课程(288)、专业英语(48)、应用写作(48)、演讲与口才(32)、公共关系学(48) 464 9
信息管理知识 13 3.98% 全校思政类课程(288)、调查与统计(48)、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32)、培训与开发(40)、薪酬管理(40)、应用写作(48)、演讲与口才(32)、公共关系学(32)、现代领导科学(32)、大学生职业规划(32) 624 14
经济类知识 9 2.75% 高等数学(96)、会计学(48)、经济学(40)、公共关系学(32)、经济法(48) 264 5

由表2.5可知,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提升的学识中,理论学识包括信息管理知识、营销类知识、管理理论知识、人文知识、经济类知识;营销学理论需求较大,但课程设置较少,而管理理论知识及信息管理知识需求较小,但课程设置较多;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删减部分管理理论知识及信息管理知识培养的课程或课时以增加到营销类知识的学识培养中。

表2.6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提升的能力

需提升的能力 小计 比例 课程 总课时 总课程数
组织协调能力 194 59.33% 调查与统计(48)、公共关系学(32)、员工关系管理(40)、秘书学(48)、管理学(40) 208 5
沟通能力 179 54.74% 演讲与口才(32)、心理素质训练(48)、应用写作(48)、管理沟通(32)、公共关系学(32)、申论(32)、专业期刊导读(32)、求职面试技巧(32)、专业英语(48)、秘书学(32) 368 10
线上办公能力 55 16.82% 现代办公技术(48) 48 1
人际关系 15 4.59% 全校思政类课程(288)、专业英语(48)、应用写作(48)、演讲与口才(32)、现代领导科学(32)、公共关系学(32)、管理沟通(32)、人力资源管理(48)、秘书学(32) 544 13
其它 8 2.45%

由表2.6可知,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提升的能力中,汇总有以下几方面。员工职业素养(团队合作能力、敬业精神)(79.21%),实践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线上办公能力)(76.15%),人际沟通能力(沟通能力、人际关系)(59.33%),其它(23.85%)。借助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参考,以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计为例,人际关系属于企业要求低,但开设课程多的课程,实践能力属于企业要求高、但开设课程少的课程。对于人际关系的培养中,课程开设完全能够满足学生沟通能力与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提升需求,而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及相应课时较少,仅仅设置调查与统计、公共关系学、员工关系管理、管理学、线上办公能力等课程,共304个课时;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删减部分人际关系培养的课程或课时以增加到线上办公能力等其他企业要求高但开设课程少的能力培养中。

 3 提升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措施

  3.1用项目带动产学研用结合,实现教学方法的有效过度

对于高校来说,“产学研用”是在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高校、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教学资源和环境,通过生产、学习、科研与实际进行有效的融合的方式,以促进课堂学识与能力、素养的并驾齐驱。相比较理工类学科的在推广之前进行“专利发明”的传统途径,行政管理专业等这种文学类学科,要想保证应用型的发展,就必须以项目驱动搞产学研用结合。对于理论研究项目,相比较更倾向于研究型课题的纵向项目,我们更应该争取的是横向项目。这是因为横向项目基本上都是实际应用的,能够让学生参与到项目实践过程工作中,以便学生可以通过该项目进行联系和合作。

要想实现人才培养的自然过渡,就迫切需要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此外,从这门学科发展趋势和进程的方向来看,行政管理的法规研究还不像世界范围的实证研究那样广泛,并不是规范研究并不重要,而是在诸多的现实社会问题面前,行政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努力方向一直得到普遍认可,这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想法,从这个角度看,行政管理专业的产学研用结合也是学科发展趋势,而不仅是山东交通学院的权宜之计。

 3.2加强与实践单位的深度合作

如上所述,就行政管理专业实践而言,拥有实践单位只是学生实践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学生真正能够获得真刀真枪的实践机会,“一个萝卜一个坑”才有切实的收获。通过相关调查了解,由于三方面原因导致实践单位普遍不愿让学生顶岗实践:一是实习期较短,组织工作很不便捷;目前的实习时间通常只有一两个月,将学生进行暂时性顶岗安置会破坏工作的连续性。二是某些工作责任较大,实践单位则害怕出现问题;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很难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实践单位人手不缺,不需实习学生;一些实践单位的工作并不饱和,平时上班时间工作内容少,学生去那里之后,他们会无事可做,更不用说自己进行专业实习了。我们认为,要真正做到顶岗实践,就需要充分考虑和改变实践单位的上述实际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实践方案。

以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实习情况来说,目前,学生正在寻找实习单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学生被分配到人手不足的各个部门,尽管学生的表现受到高度赞赏,但由于上述原因,他们仍然无法完成顶岗实践,离我们的理想情况仍有许多差距。实际上,我们可以考虑从多个方面改变当前的实践状态:一是延长实习时间;例如,可以用整个学期甚至一年的实习时间,并且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开始实习。具体时间可在三、四年级单独列一个学期以供实习,形成成“3.5+0.5”或“3+1”实习模式:理论学习3年或3.5年,实践1年或0.5年。二是实施实践导师制。需要由实践单位指定一名实践导师,而学生则是该教师的代理人,将帮助实践导师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利益推动。学校应给实习单位足够的利益,不一定完全依托经费方面,可以通过院校教授为实习单位提供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心理健康讲座、公关策划等进行等价交换,进而激发实习单位的积极性。对于行政管理专业来说,现实状况基本是实习单位被动提供实习机会。是我们主动求单位提供实习机会,因此需要适当的经济激励。笔者认为,通过这些方式,该专业学生的实践素质与素养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3.3找准优劣,实现人才优势性差异化培养

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同市场人才培养要求存有差距是客观事实,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我们要正视这个现实。以该校为例,在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可遵照如下几点:首先,与985、211类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相比,我校可以走应用型之路,培养的学生重点在会熟练应用能扎根地方,这也是目前山东交通学院的普遍思路。其次,可以依托工程类企业背景进行人才培养办学,培养有交通特色的行政管理人才;最后,借助近几年的考公热情况,学校应当结合本专业的学科渊源来拓展培养方向,提高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XX管理理论的掌握,以帮助学生提升学识理论,拓宽就业方向,有助于促进学生就业。

 3.4完善与岗位需求相匹配的培养机制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在山东交通学院对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过程中,应当着重参考毕业生毕业工作后的岗位培养需求相匹配。由于现阶段山东交通学院的人才培养以理论教育为主,而忽视了对于工作后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于本专业的理解与实践能力的相结合。如行政管理岗位工作中对于人际沟通能力,信息管理知识,职业素质的培养,同时在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实践能力上的培养都需要加强。

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之时应充分考虑大学生未来就业方向及当下社会岗位需求,做好事前调研;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该校行政管理专业大学生在毕业时对接岗位为工程类企业的人力资源专员岗、办公室文书岗、秘书岗位等,而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办公室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应积极对接工程类企业的管理层及此类岗位的员工等,通过线上问卷、线下座谈等方式,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如:专业方向、课程安排等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有交通类特色的大学生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根据以上笔者对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培养问题研究,现提出部分课程改善,建议可以删除秘书学(48课时)与应用写作(48课时)两门课程,增设常用软件基础(32课时)、秘书与写作实务(64课时)两门课程,本专业课程就基本完善,

 1、 常用软件基础

课程特点:本课程结合本专业大学生平均计算机水平,从实际出发,在保证全课程上机操作的基础上,将企业中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线上办公工作内容划入课程用以案例讲解。

课程目的:旨在完成现代办公技术课程之后进一步提高本专业学生计算机办公能力,将教学内容的重点侧放在对于数据库的学习与实践上,以改变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与层次水平,通过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技能的学习,也为日后工作需要中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实践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线上办公能力。

 2、 秘书与写作实务

课程特点:所有课程均以公司办公室文秘职位为基础,满足公司文秘技能要求,而非常规秘书工作。立足于会议任务、办公任务、组织协调任务等以为企业培养出色的文职人员为目标,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在任务驱动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方式,解析企业事务文书、公关礼仪文书、行政公文、宣传文书、营销策划等办公室文秘写作知识。

课程目的:“有效的管理离不开写作”。无论是在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手段,写作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写作能力及工作效率,为市场需求下的企业培养优秀的写作人才,以实践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组织协调能力。

 结 论

如今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各所山东交通学院纷纷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况且当前我校处于升大学、申请硕士点的关键时期,任何决定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我校因为各种原因暂时停办行政管理专业,这只会损伤已经毕业的同学对母校的感情,削弱我校的综合实力,不利于我校综合性大学的建设。

本文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我校2017版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与其他山东交通学院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对比,从中发现我校既有专业特色,又有不足,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本文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并对我校行政管理专业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师资力量强大,专业综合实力雄厚,毕业生质量较高,仍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只要我校本专业在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构建培养目标明确、专业课程完备、校外实习丰富的人才培养体系,就能加快我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山东交通学院的优势专业,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栋梁之才。

 致谢

感谢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和教诲,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老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提纲拟定、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编写到最后论文正文撰写,都给予了我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倾注了老师大量心血。其次我还要感谢我的舍友及朋友,不论是缺少写作工具还是写作思路,是他们在我寻求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同时我还要感谢系里其他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在此我对所有帮助指导我的人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是你们让我的论文变得更加充实、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黎敏.行政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困境与优化路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0,41(06):94-96.

[2]宋林霖,李家鹏.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能力培养探析[J].中国轻工教育,2020(05):36-41.

[3]杨荣帆.浅析普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高效课堂建设[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10):43-44.

[4]陈振明.中国公共管理学40年——创建一个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公共管理学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7)

[5]程建新,何力平,赵书山.论素质导向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一一理论与实践的复合审视[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 (1):37-40.

[6]于志勇.普通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 (10):31-33.

[7]宁有才.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现存的焦点问题与发展态势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

[8] 行政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研究——以博睿社工服务中心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1)

[9]张雄.对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模式的思考[J].教学实践研究2010(5)

[10]罗向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2012(7).

[11]教军章,刁利明,付传.从专业实习馈析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实施理路[J].黑龙江教育.2011(3)

[12] 杨运姣,罗超群.公共管理专业课研究性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498-503.

[13] 李庆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7(12)

[14] 徐自强,周敏.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视角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18(3)

[15]邓雪琳,郭阳.对我国行政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反思[J].高教论坛.2011(12)

[16] 吴波,孟霞光.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体系对比分析——基于对国内20所山东交通学院的调研[J].2012

[17]文显平.工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定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9)

[18]庄仕文,崔晓.交通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0

[19]丁刚,陈倩.提升我国山东交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的策略分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20]乔成邦,黄闯.完善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哲学社会科学报.2011.(6)

[21]Alery, Jonathan E,Craig E. Landry and John A. List Field Experiments onthe Anchoring of Econonic Valuaions. Economic Inquiy [J]. 2015.53(3)2 1522- -38.

[22]Andersen,,Simon Calmat, and Morten Hiortskov. Cognitive Biass inPerformance Evaluations. Jowrnal ofPublic Adminisation Researcb and Thery2015.26(4): 647- 62.

[23]Bouwman, Robin, and Stephan Grimmelikhuijsen.Experimental PublicAdministration frorm 1992 to 2014: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cw and Ways[J]2016.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分析研究 ——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分析研究 ——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7月22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6539.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7月22日
Next 2023年7月2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