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纪以来,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而被社会大众所接受。但是互联网在创造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网络热点事件的产生。要知道,网络的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网络热点事件也侧面反映出了一些社会问题,这些网络热点事件的产生原因、过程、结果以及造成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大众的极大关注和对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些网络热点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和处理,如何理智的的看待。对于XX而言,如何辩证的、合理的处理这些网络热点事件,如何正确的引导社会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值得社会学者们的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网络热点;公众影响;解决对策
引言
网络热点事件是指社会大众较为关注,并且积极参与反映强烈的一类事件,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生成,人们越来越习惯用用网络来进行聊天、交谈和分享新鲜的事物,网络社会也成为和现实社会一样重要的第二社会。网络热点事件是网络社会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而言,通过网络,我们了解到了各种各样新兴的热点事件,但如果这些热点事件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和处理的话,将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的发生,甚至危害现实社会的安全建设。XX总XX曾在2016年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所以,对于网络热点事件的分析和处理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热点事件产生的背景及内涵
(一)网络热点事件产生的背景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勾勒出了我们的网络“自画像”: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40岁以下网民超过50%,学生网民最多,占比为21.0%。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国民数量也是巨大的,因此,网络热点事件对我国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则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应该严肃认真的对待网络热点事件。
(二)网络热点事件的具体内涵
何为热点?简单的定义来说,热点就是指比较受广大群众所关注,或者欢迎的新闻或信息或在某个时期引人注目的相关问题。但对于“网络热点”而言,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明确的定义。我认为,网络热点事件就是一种能激起广大网民兴趣,且能明显反映现实的网络信息。这种信息可以是一段文字、一张图片、一段录音或者一段视频等等。要知道,互联网是一个大而广的虚拟环境,并不是随便的某一条信息就能成为网络热点,所以,必须要激起广大网民的关注才属于网络热点事件。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热点事件对社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使得人们开始认识到网络热点事件需要被认真的对待。
网络热点事件实际上就是社会热点事件在互联网上的表现,也就是社会热点的反映。网络热点对于传统的社会热点而言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传统的社会热点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民茶余饭后的谈资,且不易获取;而网络热点则不同,随时随地可以被发现,也随时随地可以谈论和分享。
二、网络热点事件的特点及分类
(一)网络热点事件的特点
网络热点事件的特点大致可以被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即时性、具有关注性、具有猎奇性、具有随意性、具有影响力,下面进行具体阐述
1.网络热点事件具有即时性
相对于传统的报纸、收音机、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而言,网络以其很强的时效性而逐渐的代替了传统媒体。不论是国内信息还是国外的信息,全球各地的信息简单的动动手指就能被获取到,而传统媒体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搜寻以及编辑。同时,网络热点事件的即时性还体现在人们的遗忘速度上,当各种各样的网络热点事件进入我们的视野中时,很多在没有被大范围传播前就被淹没在信息流中了,只有一直保持事件的进展,才有可能获得大部份网民们的关注。
2.网络热点事件具有关注性
网络热点事件之所以会成为网络热点,首先关注到的就是‘热’这个字,它表现在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甚至它还引起了广大网民所关注或涉及的热点事件,这些网络热点事件能够引起网民们的注意,引起网民们的兴趣,如xx腐败问题、社会福利问题等等和人们生活相关、利益相关的相关问题都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同时,网络热点事件还常常和一些时政新闻事件紧密联系,更加能够带动大部分网民群体,使其相互讨论和传播。
3.网络热点事件具有猎奇性
网络热点事件能够在互联网中广泛的传播,依靠的是其很强的猎奇性,很多人对新鲜的事物都感到好奇,而网络热点事件往往也是人们感兴趣较高的一类事件,正是由于这种好奇的心理,使得网络热点事件近年数量不断递增,且更加充满了猎奇性。猎奇性通常体现在娱乐新闻中,人们关注的某某当红女星的绯闻事件,某某明星夫妻离婚结婚,等等。这些类型的网络热点事件目前占到了所有网络热点事件的三分之一左右。
4.网络热点事件具有随意性
网络热点事件十分具有随意性,由于互联网是十分活跃和随意的,这些随意性虽然很自由,给了每个人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和场所,可以较为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也正是因为这种随意性,导致了一些不和谐、恶意的网络热点事件发生。同时,我们也也无法分辨网络热点事件的真实性,很多自媒体,甚至部分官方媒体为了增加媒体的关注度,在还没有搞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就大肆在网络上传播,部分网络热点事件发展到最后都出现了大的反转,这也是网络热点事件的随意性所导致的。
5.网络热点事件具有影响力
目前而言,网络作为人们社交和娱乐的最重要的工具,完全的渗透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网络中的热点事件,对于我们的影响则是巨大的,中国庞大的网民群体所产生的舆论效应也是巨大的,网络热点事件所引起的舆论对整个互联网社会甚至现实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网络热点事件经过媒体的报道,其社会影响力逐渐加大。所以,如何正确处理网络热点事件,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是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
(二)网络热点事件的分类
网络热点事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社会新闻类事件、政治类事件、文体娱乐类事件三大类事件。
1.社会新闻类网络热点事件
在所有的网络热点事件中,社会新闻类事件是所占比重最高的一类热点事件,因为它常常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这类事件通常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一些现状,可以当作现实社会中的一个缩影。在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民们讨论和浏览量最高的社会新闻类网络热点事件便是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这是因为当时中国所处的现实社会环境所导致的,除此之外,例如2022年凉山州森林大火,提示人们应该关注森林山火,提前注意防护等;2022年7月份发生在贵州的公交车坠湖事件,提醒人们要注意社会公共安全等。这些社会新闻类网络热点事件虽然已经发生了,但是它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则是值得深思的。
2.政治类网络热点事件
政治类网络热点事件大多与现阶段国内和国际形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2022年中国实现全面脱贫,标志着困扰着我国几千年来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2022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全面建成,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导航系统;2022年发生在X的白人警察暴力执法事件,加剧了X的种族歧视问题;2022年黎巴嫩港口大爆炸事件等等。
3.文体娱乐类网络热点事件
文体娱乐类网络热点问题是仅次于社会新闻类网络热点问题的第二大类热点事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体娱乐类网络事件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将各种明星的日常琐事、明星的花边新闻等作为网络热点事件的重点,例如某某女星的代孕弃养事件,一直被社会大众所关注,此事件甚至闹上了法庭,女星的公众地位也急速下降;X某男星同时交往多个女性朋友,此报道一出即引起了网友广泛的谈论。此类娱乐事件报道的过多,不适宜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使得青少年过早的接触浊气过重的网络事件,影响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养成,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娱乐热点问题辨不出孰是孰非,所以文体娱乐类热点问题需要尤其谨慎的对待。
三、网络热点事件的影响
网络热点事件的影响主要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
(一)网络热点事件的积极影响
1.网络热点事件更加促进了人们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都来源于不同的地方,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新的信息。正是因为它没有限制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得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大量的网络热点事件可以增加我们的认识,开阔我们的眼界,无论国内外的大事小事,只要我们想,都可以获取得到,这也是网络热点事件带给我们的积极影响之一。
2.网络热点事件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网络热点事件十分有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因为它们都可以犀利的指出我国现阶段社会存在的相关问题,例如前几年大火的‘扶不扶’问题、学术xx问题,均可以反映出人们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认识网络热点事件,使得社会中存在的一切问题逐渐放大,人们也开始愈发的关注这些社会问题,进而可以促使其处理和解决,有利于额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网络热点事件的消极影响
1.容易造成社会大众的盲目或随大流选择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其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时,网络的群体化现象也愈加凸显出来。作为群居动物,人们通常具有很强的从众心理。为了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观点,他们经常会盲目跟风,很容易同意别人的观点。群体规模越大的网络社交平台,成员越多,相同的想法也就越多,网络热点社会问题和意见将逐渐相同,和少数的意见将覆盖了绝大多数,因此导致群体极化。在一些热门的网络热点事件发生后,人们倾向于通过社交平台传播或获取信息。虽然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毫无关系,但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共同关注一个热门的社会事件,从而形成集群。如今,只要网络上有热点事件,网民们就会做出反应。通过在网络上表达个人观点,使得情绪逐渐相同,从而引发舆论,通过网民之间的交流形成共识。在这一时期,消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比积极情绪更容易被分享,错误的观点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然后通过不同的社交平台继续传播,再传播给他人,导致群体极化越来越严重。
2.容易产生不同的观点,引发‘口水战’进而污染网络环境
截至2022年底的统计数据可知,学生网民在所有网民中占比最高,达到了21%,尽管这他们可以把网络推广和发展的欣欣向荣,但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知识系统尚不完善,加上作为一个青年而言缺乏社会经验和情感宣泄,导致他们的想法是相对狭窄,对问题更倾向于采取更激进的方式来处理,由于缺乏理性和说服力,导致网络上充斥着“言语暴力”。言语暴力往往具有传染性。在网络社区中,大众都有着很高的认同感,特别是同样的生活经历,同样的工作经历和同样具有相似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的网民更容易接受信息和观点。网络群体的两极分化与现实社会有着高度的相关性,表现为网络上极端情绪的发泄和言语暴力的扩张。因此,极端情绪如果催化出极端意见,就会形成舆论,甚至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3.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违法乱纪现象产生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正常生活离不开社会规范。同样,网络社会也需要网络监管。网络热点事件所引发的违法乱纪现象则是脱离正常的网络规范而产生的,是一种由正确走向错误的行为。为什么网络热点事件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违法乱纪现象呢?究其原因是由网络的特性所决定的。网络社会中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任何人都可以仅凭着一个或者多个不同的虚拟账号进入网络,参与网络热点事件的讨论,对于某些心术不正的不法分子而言,在网络中并没有道德的约束,极容易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没有法律和道德的控制,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在这种环境下,网络就成为滋生道德失范行为甚至违法乱纪现象的温床。
四、网络热点事件负面影响的解决对策
(一)健全相关机构监管机制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可以向人们展示一个‘新’的世界,也可以引发大量的社会问题,要想知道如何解决网络带来的相关社会问题,首先要明白网络舆论发展的过程:在舆论的初期,是由大量的‘水军’(是指在网络中针对某种特定内容而被雇佣的网络写手)引发出的焦点问题,进而引发大多普通网民的关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对待和处理网络所引发的相关?首先,应推进社会大众的网络舆论,在此层面对XX和国家提供更多、更准确、更真实的舆论支持,并实行舆论监督政策,以减少网络‘水军’对舆论的影响,将网络还给人们,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真实的的心声;其次,推进以网络治理为辅的治理方法,通过网络进行社会动员和整合社会资源,并通过网络的力量促进社会的壮大,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其最大的功效;最后,XX以及相关机构应建立完备的监管机制,以强制手段维护和建设良好的网络秩序,正确引导社会价值,正确的看待网络事件。互联网发展到现在也不过五六十年的时间,所以它仍然是一个‘新’的东西,如何正确的利用网络,使其产生正面效应值得深思。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压力也日益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热点事件的确很符合人们的需要,也渐渐成为了休闲时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这种网络热点事件也加快了信息的流通和传播,可以让人们缓解和释放生活中的压力,但由于其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监管体系,现有的监管体系也不适合于此类网络热点事件,所以才可能会造成其引发一些社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正确的方法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娱乐类网络热点事件为例,娱乐类网络热点事件中不乏一些低俗、没有营养的东西,这些东西会严重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这是因为青少年价值观还尚未形成完全,对不良文化的辨识度较低,更容易被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设健康安全的文化环境,此外,对于自身而言,我们应该增强社会公民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维护我们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XX相关部门应积极处理和应对
现阶段,我国依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这些日益渐增的社会问题以及网络热点问题很多都涉及到社会利益,而这时,XX以及有关部门应该如何处理和应对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XX部门,在社会问题和网络热点问题面前,首先应该积极的应对以及合理的处理这些问题,作为新时代的XX部门,应时刻关注民意,尤其是网络舆论以及网络民意,这是由我国当前网民数量所决定的,因此,XX及其相关部门能否及时了解舆论的发展,成为现阶段XX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首先,XX及其相关部门应以大局为重,积极关心了解大众所关注的问题以及舆论问题,深入到群众中去,放下身段与大众一起商讨解决途径或整改措施;其次,作为XX及其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面对群众所指出的问题并虚心接受建议,切忌不可‘装聋作哑’,这样只会使得大众对XX的信任度下降;最后,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可以求稳怕乱的心态对待群众,学会正确的克服难处,以获得公众的爱戴。
五、结论
自从网络进入平常百姓的家庭,使得人们愈发依赖网络,尽管网络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可磨灭的。既有网络,那么网络热点问题也随之而来,网络热点问题需要被妥当的解决和正方面的传播,更应该被认真的对待。网络热点问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了解,没有什么限制,不同于以往的局限性。网络热点问题具有即时性、关注性、猎奇性、随意性和影响力的特点,网络信息往往是庞大复杂真假难辨的,稍有不慎就会产生危害社会安全建设性的问题,每个热点问题的产生都源于民众无数的关注,以及网络群众的讨论和感叹,所以我们应该共同为建设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添砖加瓦,营造出天朗气清的网络精神家园。XX要加大对网络空间的管理力度;公民要正确看待网络热点问题,不偏不倚,不过分解读热点问题;新媒体工作者报道热点事件要实事求是。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两面性的,网络容易对公民的精神世界造成冲击,但是我们应该学会慢慢冷静下来对待问题,重新营造出一个干净健康的网络世界,使其成为社会的一部分,而不是主宰者。
参考文献
[1] 张俊笑. 网络公共事件中主流媒体对网民负面情绪的影响–以“长生疫苗xx事件”为例[D]. 山东:山东大学,2019.
[2] 阚晨旭. 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问题分析及XX治理策略[J]. 赤子,2019(36):263.
[3] 徐非非. 网络热点事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贵州:遵义医学院,2018.
[4] 苟艳. 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20):60-6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20.030.
[5] 鲍中义,熊龙.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校的实现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22例受访者的访问调查[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1):109-113. DOI:10.3969/j.issn.1008-7540.2017.01.024.
[6] 徐沛瑶. 网络热点事件图像的媒介衍生现象分析[D]. 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19.
[7] 赵蓉.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热点事件情感传播特征与引导研究——以“上海警察绊摔小孩事件”为例[D]. 湖南:湘潭大学,2018.
[8] 郭志权. 从网络热点事件舆情传播特点看当前社会心态[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8):128.
[9] 孟育耀. 网络热点事件传播的XX舆情应对 ——基于”吃穿山甲”事件的个案分析[J]. 传媒,2017(19):86-88. DOI:10.3969/j.issn.1009-9263.2017.19.031.
[10] 张婷. 网络热点事件中情感传播对舆论导向的影响分析——以”西安奔驰维权事件”为例[J]. 视听,2022(2):196-197. DOI:10.3969/j.issn.1674-246X.2022.02.102.
[11] 李彪. 网络事件传播空间结构及其特征研究——以近年来40个网络热点事件为例[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3):90-99.
[12] 李爽. 当前大学生参与网络热点事件的主体特征和主要方式[J]. 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3(9):72-76. DOI:10.3969/j.issn.1007-192X(s).2013.09.013.
[13] 陈慧东. 当前社会舆情场域态势下网络集群效应研究——以2016-2017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为例[D]. 陕西:西北大学,2018.
谢 辞
时光飞逝,经过了几个月的论文撰写后,我顺利完成了我的毕业论文。回想之前在法学院学习的点点滴滴都令我难忘,在此,我要感谢法学院的培养,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行政管理的专业课,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其次,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从论文的选题、初稿的完成到最后的定稿,没有老师的帮助和鼓励我是无法完成的;再次,我要感谢对于我论文给予极大支持的相关参考文献;最后,我要感谢在我论文撰写过程中帮助过我和激励过我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在此,请接受我的感谢!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7688.html,